❶ 我是福州人,有沒人告訴我福州詳細的歷史
詳細到什麼程度呀,野史也算嗎?
❷ 福州地理
福州資源地理
福州地理
福州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部的閩江口,東經118°08'~120°31',北緯25°15'~26°29'之間。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從漢代至今都是中國東南沿海貿易良港,素有"福海寶地"之譽。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城區位於盆區中央。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1043平方公里;總人口660多萬,其中城區人口243萬。現轄鼓樓、台江、倉山、馬尾、晉安五個區和福清、閩侯、羅源、連江、長樂、平潭、閩清、永泰等二市六縣。居民以漢族為主,還有畲、滿、苗、回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氣候宜人,綠樹長青,屬暖濕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無霜期長達326天,氣候溫和,年均氣溫在16~20℃左右,年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均降水量為900~2100毫米,年相對濕度約77%。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4-11月.
發源於武夷山脈的閩江,在水口鎮流入福州境內,自西向東流經閩清、閩侯、市區、長樂,分別從長門水道和梅花水道注入東海。閩江流經福州境內長達150公里,流域達6.09萬平方公里。其餘支流有大目溪、梅溪、新店溪、營前溪等。除了閩江是福州境內最大的主河流外,還有龍江、鰲江和大漳溪分別是福清市、連江縣和永泰縣的主要水系。福州市區水道密布,有晉安河、白馬河、光明港、安泰河等30多條。市區內的港汊都與閩江溝通,水質良好。.
福州環境優美,全區共有山林1000多萬畝,是發展林、牧、副業的理想地方,同時也為發展林產加工業提供了充足的材料;福州自然資源豐富,葉臘石、花岡石、硅砂等非金屬礦,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一定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水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福州由於位於福建省第一大河流閩江的下游,在福州興業,用水方面可以絕對保障。
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岸線總長的三分之一,沿海多天然良港,可興建1—20萬噸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有100多個,福清灣、羅源灣、興化灣久負盛名,是全國少有的深水港灣,東部沿海的海壇島面積251.4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大島,全國第五大島,島上的三十六腳湖,湖面積達2.1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大淡水湖。其它較大的島嶼有江陰島、琅歧島、粗蘆島、川石島、大練島等。沿岸淺海區水質良好,水產資源豐富,海洋礦藏、潮汐能、風能等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廣闊。農作物一侮三熟,盛產稻、麥、油菜、甘薯。淡水養殖魚類有120種,海洋魚類500多種,陸生動物屬保護和禁僭的有20多種。全市現有林地面積63.4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5%左右,是中國三大林業基地之一。地層礦藏資源52種,主要有葉臘石、石英砂、花崗石等,是聞名中外的壽山石雕原產地。市區地熱總儲量達9800立方米,是中國三大溫泉區之一。
福州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侯,全年冬短夏長,溫暖濕潤,無霜期達326天,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6~20℃,最冷月1~2月,平均氣溫達6~10℃;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為24~29℃。近年來常出現熱島效應,夏季中午氣溫高達36℃以上。福州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偏南風為主,7~9月是台風活動期,每年平均台風直接登陸市境有2次。
福州分屬南亞熱帶季雨林和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兩種植被地帶。受多種自然條件影響,植被類型復雜,植物種鑼繁多。由於近代遭受人為砍伐影響,原生植被多遭破壞,目前主要植被以次生植物為主,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杉木、竹林、柳林、榕樹、相思樹-、樟木、木麻黃、灌木叢等,沿海地區有紅樹林、沙生草木等。人工植被以各種農作物為主。閩清雄江鄉黃褚林是現今唯一保存良好的較完整的常綠闊葉林,已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地帶性土壤以紅壤、赤紅壤、黃壤為主,耕地以水稻土為主。
福州是中國著名的僑鄉之一,旅居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福州籍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胞達250萬人,其中不乏熱心家鄉建設的富商巨要、專家學者和社會名流,福州與台灣島僅一水之隔,是中國大陸離台灣最近的地方,榕台兩地空中直航時間僅25分峙中,平潭縣東澳至台灣新竹僅68海里,連江距馬祖最近處僅8000公尺,福州至基隆149海里,凡帆往來,朝發夕至,福州港區去年被國家確定為海峽兩岸船舶直航試點口岸。
福州市還是國家批准率先進一步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先後設立了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保稅區、台商投資區、高新科技園區、元洪投資區等國家級開發區、投資區,此外,還有一批省、市政府批准設立的投資區,並享受國家賦予的綜合改革、金融改革、土地批租試點城市等特殊政策,是中國開放層次最多、功能最齊全、優惠政策覆蓋面最廣的地區之一。
v概況
政策資源
福州是全國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經國家批准設有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科技園區、軟體園、台商投資區、元洪投資區、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等國家級開發區,享有國家賦予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福州還是國家確定的海峽兩岸直航試點口岸;福州還享受國家授予的綜合改革、金融改革、土地批租試點城市和優秀旅遊城市的優惠政策,是中國目前開放功能最齊全、優惠政策覆蓋面最廣的城市。
自然資源
海洋資源:福州是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港口,沿海天然港灣眾多。淺海和灘塗面積廣闊,水質狀況好,海洋魚類500多種,淡水養殖魚類120多種;礦產資源50多種,具有綜合開發潛力。
水資源:淡水資源極為豐富,閩江水年徑流量達630億立方米,居全國各大江河第七位。福州是中國三大溫泉區之一,溫泉具有水量大、水溫高、水質好、分布面廣且處在市中心的特點。
森林資源:福州市林地面積7792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65%,現有森林總面積947萬畝,林木總蓄積量16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7.8%,綠化程度達88.6%。
礦產資源:福州市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地下礦產資源有30多種,其中葉臘石、明礬石、花崗石、高嶺土、硅砂蘊藏量較大,部分非金屬礦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人才資源
現有各種科研機構100多個,普通高校13所,中等專業學校46所,普通中學、職業中學417所,有各種專業技術人員10餘萬人。全市每年大專以上畢業生1萬餘人,勞動力資源豐富,且素質較高。
華僑資源
福州是中國著名僑鄉和台灣祖籍地,旅外華人、華僑和港澳同胞達300萬,在台灣地區有60多萬福州鄉親。
市場資源
福州作為省會中心城市,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連續3年居全國商業中心城市之首,具有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密集優勢,其市場有很強的集聚和輻射能力,3小時的車程幅射人口達2000萬人。目前福州已建成一批大型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批發市場,世界商業三大巨頭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已在福州投資設立大型倉儲超市。
旅遊資源
福州有2200年建城歷史,素有"海濱鄒魯"、"福地寶地"的美譽。福州山青水秀、風光綺麗,獨具濱江濱海和山水園林旅遊城市風貌,名山、名寺、名園、名居繁多,是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2001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市擁有平潭海壇、鼓山、青雲山、十八重溪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青芝山、石竹山等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及一大批旅遊區、度假區。著名的歷史古跡有150多處,其中林則徐墓、華林寺、烏塔、鼓山摩崖石刻、馬江海戰紀念館、馬尾船政學院遺址、福清彌勒岩、閩侯曇石山文化遺址、羅源陳太尉宮等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較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古跡還有:被譽為「福州碑林」的鼓山摩崖石刻,江南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華林寺,被譽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賜琅琊王德政碑」,被稱為書法藝術瑰寶的李陽冰烏山摩崖石刻,記載明代鄭和航海史料的《天妃靈應之記碑》,被譽為中國金石史上的奇跡雪峰枯木庵內的「樹腹碑」。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福州名山古剎尤多。有號為「左旗右鼓、八閩二絕」的鼓山、旗山風景區,返樸歸真的青雲山,「九仙留跡」的於山,域中蓬萊的烏山,岩洞千姿百態盛產靈芝而得名的連江青芝山,具「雅勝石鼓」美名的福清石竹山,葛嶺仙居永泰方廣岩,「八閩岳祖」白岩,洞中有寺的羅源碧岩,怪石崢嶸的福清瑞岩等勝景。全國佛教重點保護寺廟、福州五大禪林之冠的怡山西禪寺,鼓山湧泉寺,閩江砥柱中流金山寺,北郊崇福寺,北峰林陽寺,閩侯雪峰寺,福清黃檗山萬福寺等古剎居於靈山秀水之間,熠熠生輝。
福州河汊縱橫,湖塘相連,閩江、烏龍江穿城而過,獨具山水園林城市風貌與江南水城的神韻。福州現有各類園林37座,市區內河42條,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了一幅清秀迷人的畫卷。
近年來,福州市還新建了閩江公園、金山公園、船政文化主題公園、金牛山公園、烏龍江濕地公園、溫泉公園、光明港公園等10多個各具特色的生態休閑公園,為廣大群眾休閑度假提供了新的好去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福州擁有濱海城市的獨特風貌與宜人景色,平潭海壇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長樂閩江口旅遊走廊、琅岐旅遊度假區、連江黃岐海濱風光旅遊區、福清目嶼島度假區等一批濱海旅遊景區也為廣大海內外朋友提供了度假休閑的好去處。沿海外向的地域特色,也形成了福州開放博大、兼容並蓄的城市文化底蘊。
❸ 福州和泉州那個歷史悠久哪個影響力大那個人口多
建城歷史福州要久點,自唐代福建成型大發展開始歷代福建人口最多的州府在福州和泉州之間轉換,古代人口是一個地區開發以及發達與否的重要標准,影響力的話看下面吧,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跟第二批的歷史文化差別。
因為泉州歷史文化達到的高度跟價值高於福州。在文武官商方面,以及推動歷史進程方面泉州都是代表。
唐朝韓愈說的福州閩越有長才,他說的閩越長才的代表就是泉州人歐陽詹,在他給歐陽詹寫的哀辭里就有。
商業貢獻方面,宋元泉州成為國際化大都市,代表了整個中華的輝煌。明朝泉州的私商跟清朝的郊商是福建海商的代表。
科舉文化方面,北宋福州人陳襄言:天下士儒,惟言泉、福、建、興化諸郡為盛,其間中高第、歷顯官、福吾天子之民者為不少。宋元時期福州人承認的泉州科舉文化的地位在福州之前,特別是進士成材率,以質取勝,而不是量。明清在資本主義萌芽的的明嘉靖至清乾隆為止這段時間泉州科舉文化也是超過福州的,各種人才集中涌現,將福建文化推向高峰。
所以唐宋交接的留從效,宋元交接的蒲受庚,明清交接的鄭氏集團,歷代福建朝代交替的主動權都掌握在泉州手裡,福州歷史的鼎盛在晚清,也是因清初泉州人將台灣納入致使省城福州地位大幅提升成為閩浙總督駐地,成為閩浙台戰略中心,地位甚至超過江南的浙江,才得以在乾隆後期國家衰敗,福建各地大幅衰落之際於晚清集全省之資源,一枝獨秀,達到歷史鼎盛。
誰對歷史的貢獻大,推動大,誰的歷史文化就是代表,因泉州大批歷史輝煌的遺存證據需要重點保護,所以泉州肯定是首批,福州肯定是二批。
❹ 有中國國籍的華人有多少
不得不供認華人的身影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可以找到據統計,海外華僑華人人數已達6000多萬,分布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說起海外華人。
世界各地華人人數排行榜TOP10
No.1印度尼西亞華人:超1000萬
先說說印尼。印度尼西亞是一個有約17500多個島嶼組成的世界最大群島國家,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度尼西亞人口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事實上,印尼是公認的華人最多的國家。據統計,印尼大約有5%人口是華人,數量超越1000萬人,其中90%以上已加入印尼籍。印尼華人大多來自於中國的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印尼華人大多分布於鄉村如雅加達、泗水、棉蘭、北乾巴魯、三寶瓏、坤甸(龐提納克)錫江(馬卡薩)巨港、萬隆及邦加檳港等。不過,由於一些特殊的歷史原因,當地華人對自己的華族身份比較敏感。近年來,印尼政府實行民主改革開放政策,供認華族是印尼民族大家庭的一員,華人的地位有所改善。依照印尼官方人口普查,目前供認華族身份的印尼華人大約有280萬。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以及與印尼的關系逐步改善,越來越多的印尼華人可以理直氣壯的聲稱自己是華人。
No.2泰國華人:約1000萬
目前,泰國一共有30多個民族,人口總數達到6000多萬。該國的主要民族是泰族,占據泰國人口40%比例。人口第二多的民族是佬族,占據總人口35%比例。華族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14%馬來族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2.3%這幾個民族在泰國的總人口當中佔比最大,其它民族佔比較少。現在泰國的華人數量將近有1000萬人,大部分在泰國的華人都來自於我國廣東、潮汕、廈門等地區。泰國華人歷史悠久,人數眾多,為泰國的發展做出了相當的貢獻。
No.3馬來西亞:740萬
馬來西亞華人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約有740萬人,占馬來西亞總人口約23%資料顯示,馬來西亞華人(或華裔)大馬華人是指自明清起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遷徙至馬來亞的移民及其後代。目前,馬來西亞的人口結構中,華人所佔比例正在逐年減少。根據馬來西亞最大的獨立智庫「亞洲戰略與領導研究院」統計數據,如果該國目前的外向移民趨勢不變的話,2030年,馬來西亞華人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將從1957年的38.2%下降到19.6%
No.4美國華人:508萬
美籍華人包括來自於中國及世界各地、後來歸化成為美國公民的華人及他後代。根據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發布的最新數據,美國亞裔總人口已達2140萬,其中華裔人口以508萬人居首。大多數集中在加州、紐約和大都會鄉村。美國華人主要來自中國福建長樂、連江、福清等地區,河北石家莊藁城、衡水等地區,東北地區。
No.5新加坡華人:298萬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以華族人口佔多數的國家。截至2019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570萬,公民和永久居民403萬。華人佔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其餘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馬來語為其國語,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行政用語。事實上,新加坡早期的貿易和作為商業中心的發展見證了殖民地內龐大的華人社群的生長。華人主要來自廣東、福建、海南等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的閩南話、潮州話、粵語、客家語、瓊語、福州話群體,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
No.6加拿大華人:177萬
據加拿大統計局人口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加拿大現有華人約177萬,而溫哥華的華人比例已經達到21%華人數量占總人口的5.1%排在所有族裔的第七位,前六位分別是加拿大裔,英國裔,蘇格蘭裔、法國裔、愛爾蘭裔和德國裔。而同樣是移民大國的美國,華人所佔比例不到1%
No.7緬甸華人:163萬
緬甸與中國毗鄰,兩國有著2000多公里的共同邊境。兩國是山水相依、休戚與共的友好鄰邦。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即組成商隊,翻山越嶺,進行商物交換的貿易活動。由於古時兩國分界並不明確,雲南與八莫間的陸上貿易,導致了山地中國人」季節性地移居緬甸。目前緬甸大約有163萬華人,占緬甸人口大約3%緬甸的華族社群,居住在不同的地區。從分布上看,仰光等城市,華人人口以廣東人(包括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等)和福建人為主,多數經營小生意;有些則與新加坡、香港與台灣資本家投資較大的聯營企業。果敢華人與回教徒華人,則主要聚居在中緬邊區。
No.8菲律賓華人:135萬
目前菲律賓有135萬華人。其先祖來自福建閩南者(泉州、漳州、廈門)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為最。所有菲律賓華人之中,不論其已否菲化,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屬閩南裔;其餘約百分之十,以廣東籍為多,其它省籍為數無幾。閩南語(當地稱福建話)菲華社區的通行語。實際上,菲律賓民族中,華人血統約佔20%以菲律賓現有1.2億人口來說,有華人血統的可能超越1000萬人。然而,過去由於華人教育不發達,大部分具華人血統的鮮有機會接受華文教育。加之信奉天主教,結果變成地道的菲律賓人。
No.9秘魯華人:130萬
目前秘魯有130萬華人。秘魯,秘魯亞洲人被估計至少佔了其人口的5%一份原始資料聲稱有著中國血統的公民人數或高達500萬,等同於該國總人口的15%16%不過,目前尚無考證。大多數秘魯華人都會說多種語言,除了西班牙語或克丘亞語,中許多人還至少能說漢語普通話和方言,這其中包括粵語、客家話、普通話、閩南話。由於第一批華人移民來自澳門,所以他中也有一些人能說葡萄牙語。
No.10澳大利亞華人:121.4萬
目前,全澳華人人口總數約為121.4萬,佔到總人口數的3.9%華人群體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除英語以外的第一大非英語少數民族社區群體。目前選擇留在澳洲華人團體,從上一次的澳洲統計局(ABS發布的全澳人口普查數據中來看,華人不只在澳洲的數量越來越多,對這個國家的影響越來越大,也對加強兩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結語
除了上述10個國家,華人人口逾越百萬的還有越南、韓國、柬埔寨三國。此外,居住華僑華人人口在10萬以上的有法國、日本、英國、委內瑞拉、南非、義大利、巴西、俄羅斯、西班牙、紐西蘭、荷蘭、德國、印度等國按國家和地區劃分,超越70%華僑華人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僅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三國,就佔世界華僑華人總數大約60%如今,華僑華人作為溝通中國與居住國橋梁和紐帶,已經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支重要力量。
❺ 福州介紹
福州,簡稱「榕」,位於福建東部、閩江下游沿岸,是福建省會、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海西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福州於公元前202年建城,1946年設市。福州既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又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宋代以來文化教育興盛,是產生進士(4100多人)、狀元(31人)和「兩院」院士(67人)最多的城市之一。福州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 中文名稱:福州外文名稱:Fuzhou(國內普通式)、Hockchew(歷史國際式)別名:榕城、三山、東越、左海行政區類別:省會城市所屬地區:福建省下轄地區:鼓樓區、馬尾區、福清市等政府駐地:鼓樓區安泰街道烏山路24號電話區號:0591郵政區碼:350000地理位置:中國東南沿海面積:11968k㎡ 人口:7115370人(2010年)方言:閩語—閩東話—福州話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三坊七巷、鼓山、烏石山、國家森林公園、西湖公園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福州義序機場火車站:福州站、福州南站車牌代碼:閩A著名高校: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城市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市樹:榕樹市花:茉莉花 福州(閩語平話:Hok-ciu),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閩都,簡稱「榕」,是福建省的省會、第一大城市,同時也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文化、政治、科研中心以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國綜合實力五十強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城市。 位於福建省東部的閩江下游沿海地區的福州,閩越國都城,自南朝陳朝開始的1000多年大部分時間內是福建的行政中心,福州在傳統上是福州十邑(包括閩侯縣、長樂縣、連江縣、閩清縣、永泰縣、古田縣、屏南縣、福清縣、平潭縣、羅源縣)的統稱。現轄5區2縣級市5縣一試驗區,市區人口2921736人,全市總人口7115370人,是福建省最大的城市。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鳥瞰福州[1] 福州是國務院1984年5月首批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祖國大陸離台灣省最近的省會中心城市,也是中國市場化程度和對外開放度較高的地區之一。福州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的健康發展,初具經濟繁榮、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宜居城市風貌,被評為中國持續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之一。 2012年,全市國民生產總值4203億元[2],綜合經濟實力名列全國26個省會城市前列。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先後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和「全國城鄉綠化先進集體」稱號,三次被評為「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連續四次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榮膺「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2011年12月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012年根據央視的調查,休閑時間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十大休閑之城)福州位列第九[3]。「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4]。2012年榮獲「中國特色魅 福州高樓風光力城市」稱號。[5] 地標建築 福州全景福州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祖籍福州的海外華僑、華人多達300餘萬人, 福州解放大橋(4張)分布於五大洲的102個國家和地區。福州地區的歸僑、僑眷人數多達200萬,港澳有福州鄉親近30萬。在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幾乎都有福州人的足跡。不僅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西歐各國,在發展中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有為數眾多的福州鄉親,而且在一些落後國家、小而偏僻的地區如巴貝多、馬紹爾、安地卡及巴布達、獅子山等也有福州人的足跡。福州與台灣水相連、地相望、語相通、習相近,民間交往源遠流長,歷來關系十分密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福州去台人員達3萬人,現在台灣地區有27個福福州三縣洲大橋(2張)州同鄉會、60多萬福州鄉親;在福州居住的台灣省籍同胞有1300多人,台屬12萬人。 福州因市區城內有屏山、烏山、於山三山鼎立,別稱「三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兩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滿城綠蔭蔽日,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現轄5區、6縣(一綜合試驗福州風光(42張)區)、兩個縣級市和一個經濟區,即鼓樓區、台江區、倉山區、馬尾區、晉安區5個區,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平潭縣6縣,福清、長樂2個縣級市。全市土地總面積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786平方公里,全市戶籍總人口約711萬人,其中市區戶籍總人口約292.17萬人。全市設34個街道辦事處、105個鎮,48個鄉(含2個民族鄉和馬祖鄉),2795個村(居)委會、社區居委會。通行福州話。 閩菜常列為國宴之一,福州人的口味偏甜、酸。當地的風味小吃有魚丸、肉燕、蝦酥、蠣餅、光餅、鼎邊糊、春卷、炒粉、福州線面、福清光餅等數十餘種。 主要游覽景點有鼓山、烏山、於山、三坊七巷、西禪寺、閩王祠、林則徐祠堂、西湖公園、江濱公園、福州商務區(14張)華林寺、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會展島)、海壇島等。名山有鼓山、旗山、青雲山、於山、烏山、屏山。名墓有王審知墓、李綱墓、林則徐墓。名園有福州西湖公園、溫泉公園、南公園、煙台山公園等。名塔有白塔、烏塔、羅星塔、瑞雲塔、三峰塔。名橋有萬壽橋、回龍橋、龍江橋。名居有林翰尚書故居、林則徐故居、嚴復故居、鄭振鐸故居、陳紹寬故居、林覺民故居、冰心故居、薩鎮冰故居。福州特產有橄欖、福桔、龍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壽山石雕、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牛角梳等。 福州歷史悠久,夏代屬揚州地域,殷商和春秋戰國中期前為七閩之地,戰國中期後歸越國,秦時為閩中郡,漢高祖封閩越王,閩越國都城福州,自南朝陳朝開始的1000多年時間內,大部分是福建的行政中心。南朝陳朝年間,在今福建設置閩州,後改名作為豐州。隋開皇九年(589年)改名為泉州,大業三年泉州廢,改為建安郡,領閩、建安、南安、龍溪4縣,閩縣,郡治在今天的福州。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為建州,六年(623年)復稱名為泉州,八年(625年)又改名豐州,置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再改名為稱泉州,屬嶺南道,景雲二年改為閩州。唐玄宗時設福州都督府,為出現「福州」之名之始。天寶元年(742年)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復稱福州,領閩、侯官、長樂、福唐、連江、長溪、古田、尤溪8縣。閩國開平元年,後梁承認王審知為閩王,閩國貞明年間升福州為大都督府。閩國天成年間王審知子延翰在福州建大閩國。五代十國(948年),地劃入吳越,分出尤溪、德化2縣。宋太平興國三年屬兩浙西南路,六年(981年)由閩縣分立懷安縣,雍熙二年(985年)屬福建路,為治所。南宋景炎元年年間端宗在福州即帝位,升福州為福安府,定為行都。 元朝設置福建行中書省,省治在福州,稱福州路,領閩侯、侯官、懷安、古田、閩清、長樂、連江、羅源、永福9縣及福清、福寧2州,屬福建行中書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福州路為福州府,屬福建布政使司,領閩、侯官、懷、古田、閩清、長樂、連江、羅源、永福、福清10縣,清順治三年(1646年)仍為福州府,屬福建行省,領縣仍舊,清朝前期開始隸屬寧福道(下轄今天的福州地區、今天的寧德地區)。清代時,福州為閩浙總督(總督福建,浙江二處提督軍務、糧饟、管理河道兼巡撫事)的駐地。雍正十二年(1734年)析古田縣增置屏南縣。1912年廢府,設東路,為福建省省會。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閩海省,下轄福州、寧德。民國35年(1946年)成立福州市,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6]。
❻ 全世界的華人祖籍中國的哪個省份
一般華僑在中國各大城市都有,但是廣東省最多的江門市達320多萬,汕頭市達490萬,揭陽市(包括普寧市)413萬,福建省最多的泉州市近760萬.
華僑祖籍城市一覽表:
江門 廣州 惠州 梅州 汕尾 東莞 中山 佛山 開平 深圳 珠海 汕頭 普寧 潮州 揭陽 湛江 茂名 肇慶 雲浮 杭州 寧波 衢州 青田 麗水 舟山 餘姚 象山 寧海 慈溪 鄞州 奉化 鎮海 麗嶴 湘潭 常德 張家界 蘇州 無錫 鎮江 連雲港 常州 揚州 保定 濟南 日照 青島 沈陽 長春 廈門 南平 福州 泉州 莆田 寧德 龍岩 漳州 三明 撫順 成都 武漢 自貢 文昌 萬寧 溫州 湖州 安慶 上饒 桂林 揚中 沈陽 台州 臨海 九江 北京 潮汕華僑的總數達1100多萬,與本地人口數量相當.
潮汕各縣市區的華僑分布:
潮州市 【湘橋區】:本土人口36萬 華僑人口42萬 【潮安縣】:本土人口122萬 華僑人口83萬 【饒平縣】:本土人口100萬 華僑人口82萬 汕頭市 【金平區】:本土人口80萬 華僑人口68萬 【龍湖區】:本土人口43萬 華僑人口40萬 【濠江區】:本土人口28萬 華僑人口29萬 【潮陽區】:本土人口156萬 華僑人口130萬 【潮南區】:本土人口120萬 華僑人口112萬 【南澳縣】:本土人口8.2萬 華僑人口14萬 【澄海區】:本土人口75萬 華僑人口93萬 普寧市(揭陽代管) 【普寧市】:本土人口230萬 華僑人口213萬 揭陽市 【榕城區】:本土人口68萬 華僑人口31萬 【揭東縣】:本土人口126萬 華僑人口70萬 【揭西縣】:本土人口95萬 華僑人口57萬 【惠來縣】:本土人口105萬 華僑人口42萬 豐順縣(梅州市轄) 【豐順縣】:本土人口70萬 華僑人口52萬
泉州各縣市區的華僑分布:
泉州籍華僑華人總數達750.93萬人,分布在130多個國家、地區,90%分布在東南亞.泉籍華僑、華人在100萬人以上的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在10萬人以上的有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美國、加拿大.旅居港澳地區的泉籍鄉親有77萬多人,其中香港69.42萬人、澳門5.85萬人. 在台灣,有44.8%的漢族同胞(約900萬人)祖籍泉州. 【晉江】 本土人口104.45萬人 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110多萬人、祖籍晉江的台灣同胞100多萬人. 分布在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東南亞為最多. 【石獅】本土人口30.31萬人 現有旅外華人、華僑21.27萬人,台灣同胞達30萬人 分布在世界33個國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東南亞,特別是菲律賓;有新華人華僑1.62萬人,其中香港同胞5.37萬人、澳門同胞0.86萬人 【惠安】本土人口92.18萬人 旅居海外僑胞90多萬人,台灣漢族同胞中約有90多萬人,分布在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東南亞一帶為主 【南安】本土人口148萬餘人 旅居海外的南安籍華僑華人150萬人、港澳同胞20萬人、台灣同胞達150萬人.華人華僑遍布於東南亞和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西歐等36個國家和地區. 【安溪】本土人口108萬 旅居海外的安溪籍華僑華人100多萬,港澳同胞1萬多人,台灣同胞達28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29個國家和港澳地區. 【永春】本土人口54萬人 現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120萬人,其中華僑華人116萬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47個國家和地區.台同胞有4萬多人 【德化】30.50萬人 籍華僑華人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港澳地區,海外華僑華人12.33萬、港澳同胞0.34萬 【鯉城區】26.74萬人 海外華僑華人24萬多人、港澳台同胞6萬人多人. 【洛江區】17.10萬人 共有華僑華人14.3萬人,港澳同胞2.01萬人, 【泉港區】數據暫無 【豐澤區】數據暫無
❼ "華僑"、"華裔"、"華人"都分別是什麼意思
華僑,亦被稱作「海外華僑」,華僑屬於尚未加入外籍的中國公民,但長期居於國外;包括已取得居住國永久居民身份者,稱之為「華僑」,仍保留本國公民身份,仍然受到本國法律保護。華僑不包括因公在外工作者等其它職業的人,留學生,對外援建工作人員。
華裔是指華僑在僑居國所生並取得僑居國國籍的子女,也可指華夏族的後裔。古代指中原地區。
華人(Ethnic Chinese)即「華夏人」的簡稱,來源於遠古時期黃河游「華」、「夏」部落的聯合,「夏」在羌語和藏語中是「強大、統一」的意思。是對屬於中華民族的人的泛稱。華人是一個血統概念,從民族上講,具有漢族和中國55個少數民族血統的人都是華人,具有外國民族血統認同中華文化的人也是華人。「華人」一詞最初指漢族,但隨著華夏文明擴展到全國各地,「華人」的概念漸由當初單指華夏族(漢朝以後該族又稱為漢族),擴展到受中華文明影響的55個少數民族身上。並成為了全體中華民族之人的代稱,其下包括了「中國人」以及海外「華僑」。
❽ 福州 無錫哪個繁華
你的繁華是指什麼?
若論GDP的話,無錫要在福州之上,去年無錫市 5758.00億元,而福州市3065.00億元
城區大小,影響力,城市建設肯定是福州要好一些,畢竟是福建一省之會。
福州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閩都,簡稱「榕」,閩語平話字為Hok-ciu,是福建省的省會,海西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國綜合實力五十強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城市。位於福建省東部的閩江下游沿海地區,現轄5區2縣級市6縣,市區人口2921736人,全市總人口7115370人,是福建省最大的城市。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福州是福建省的文化、政治、科研中心。自南朝陳朝開始的1000多年大部分時間內是福建地方的行政中心。福州在傳統上是福州十邑(包括閩侯縣、長樂縣、連江縣、閩清縣、永泰縣、古田縣、屏南縣、福清縣、平潭縣、羅源縣)的統稱。
福州是國務院1984年5月首批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福建九個設區市中的第一大城市,
是祖國大陸離台灣省最近的省會中心城市,也是中國市場化程度和對外開放度較高的地區之一。福州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的健康發展,初具經濟繁榮、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城市風貌,被評為中國持續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之一。福州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祖籍福州的海外華僑、華人多達300餘萬人,分布於五大洲的102個國家和地區。福州地區的歸僑、僑眷人數多達200萬,港澳有福州鄉親近30萬。在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幾乎都有福州人的足跡。不僅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西歐各國,在發展中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有為數眾多的福州鄉親,而且在一些落後國家、小而偏僻的地區如巴貝多、馬紹爾、安地卡及巴布達、獅子山等也有福州人的足跡。福州與台灣水相連、地相望、語相通、習相近,民間交往源遠流長,歷來關系十分密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福州去台人員達3萬人,現在台灣地區有27個福州同鄉會、60多萬福州鄉親;在福州居住的台灣省籍同胞有1300多人,台屬12萬人。
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千億元大關,達1003.27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名列全國26個省會城市前列。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先後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和「全國城鄉綠化先進集體」稱號,三次被評為「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連續四次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榮膺「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2011年12月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012年根據央視的調查,休閑時間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十大休閑之城)福州位列第九[2]。「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3]。
「太湖明珠」無錫由江蘇省省轄,人間仙境,素有「江南明珠」之稱。地處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瀕太湖,西依錫山、惠山,京杭大運河在境內流過。東鄰上海市128公里,西接省會南京183公里,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無錫是江蘇經濟發達的地區,擁有產業、山水旅遊資源優勢,是長三角先進製造業基地、服務外包與創意設計基地和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職業教育中心、旅遊度假中心。並被《財富》(中文版)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商務城市」。2004年1月2日當選《CCTV》「全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 ,連續多年入選福布斯大陸最佳商業城市。代管的江陰市和宜興市兩個縣級市的經濟實力均列全國百強縣(市)前十分別位居第一、第七位。江陰市的華西村被譽為「天下第一村」。在全國相對富裕地區排行榜中,無錫位列全國第五。(2012年數據)
無錫市位於北緯31°7′至32°2′,東經119°33′至120° 38′ ,位於長江三角洲江湖間走廊部分,北扼長江、南控太湖,是蘇南地區的交通中樞、長江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東鄰蘇州,距上海128.2公里;南控太湖,與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公里;北望長江,與泰州市所轄的靖江市隔江相望。
無錫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繁華富庶,文物之邦,東方之門,人間仙境。無錫自明起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蘇南模式的發祥地。中國民營企業之都。無錫的商業形成了向全國的強勁輻射力。無錫景色優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無錫完善的基礎教育是教授、科學院院士和大學校長的搖籃。「太湖明珠」無錫是一座具有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是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許多文人墨客,至今仍保留著眾多的歷史遺跡。
2010年12月26日,無錫獲選201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無錫頒獎詞:傳承千年的魚米之鄉,歷久彌新的工業搖籃;這里風光絕美,陶冶了人們的文化氣質;這里教育發達,培養了無數的傑出人才。濛濛煙雨,秀美江南,祥和文明,宜居之城。
「2012中國十佳優質生活城市排行」無錫名列第4位。
❾ 福建省的省會城市是哪個
福建省省會為福州市。
福州,別稱榕城,簡稱福、榕,隸屬於福建省,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
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
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
(9)福州華人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福州因市區城內有屏山、烏山、於山三山鼎立,別稱「三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兩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滿城綠蔭蔽日,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
現轄5區、6縣(一綜合試驗區)、兩個縣級市和一個經濟區,即鼓樓區、台江區、倉山區、馬尾區、晉安區5個區,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平潭縣6縣,福清、長樂2個縣級市。
全市土地總面積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786平方公里,全市戶籍總人口約711萬人,其中市區戶籍總人口約292.17萬人。全市設34個街道辦事處、105個鎮,48個鄉(含2個民族鄉和馬祖鄉),2795個村(居)委會、社區居委會。通行福州話。
福州是國務院1984年5月首批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大陸離台灣省最近的省會中心城市,也是中國市場化程度和對外開放度較高的地區之一。
福州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的健康發展,初具經濟繁榮、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宜居城市風貌,被評為中國持續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之一。
福州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祖籍福州的海外華僑、華人多達300餘萬人,分布於五大洲的102個國家和地區。福州地區的歸僑、僑眷人數多達200萬,港澳有福州鄉親近30萬。在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幾乎都有福州人的足跡。
不僅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西歐各國,在發展中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有為數眾多的福州鄉親,而且在一些落後國家、小而偏僻的地區如巴貝多、馬紹爾、安地卡及巴布達、獅子山等也有福州人的足跡。
福州與台灣水相連、地相望、語相通、習相近,民間交往源遠流長,歷來關系十分密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福州去台人員達3萬人,現在台灣地區有27個福州同鄉會、60多萬福州鄉親;在福州居住的台灣省籍同胞有1300多人,台屬1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