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農業中學要多少分
擴展閱讀
杭州搬家公司哪個便宜 2025-07-19 16:01:42

福州農業中學要多少分

發布時間: 2022-11-05 14:16:23

『壹』 涇縣職高直升班要多少分

240分。
涇縣職高直升班錄取分數線是240分。涇縣職高創辦於1958年,前身是涇縣農業中學、涇縣初級農林學校、涇縣五七大學、涇縣師范班、涇縣第三中學、涇縣農業技術學校、涇縣高級職業中學,學校與涇縣職業與成人教育中心、涇縣電大合署辦學,屬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安徽省首批合格職教中心。
直升班是參加所招生的學校自主考試,達到了該學校的各項錄取條件了,就可以直升該校。

『貳』 合浦縣山口中學多少分能上

450分。合浦縣山口中學,是一所全日制高完中,創建於一九五六年,其前身系山口公社農業中學。2021年的錄取分數上劃到了450分,只要夠這個分數的都能上。

『叄』 白埕農業中學發展歷程

    曾幾何時,白埕農業中學是東山中等職業教育的一面旗幟,從村辦學校升格為縣辦學校,其先進事跡登上了《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白埕農業中學是農民心中的大品牌,學校的教師是農民爭先延請的師傅,學校培育的種苗、推廣的肥料都是農民爭先搶購的產品;白埕農業中學是農業技術的研發中心,其研發推廣的「地瓜堆高產栽培技術」讓地瓜種植取得大豐收,解決了農民溫飽問題,其研發的「蘆筍留母莖栽培技術」讓蘆筍在東山紮根生長,解決了農民致富問題,惠民無數,何其壯哉。直至20世紀90年代末,因教育改革、生源不足等問題,學校逐步走向沒落,何其可惜。筆者通過查找資料、采訪當事人,將白埕農業中學發展歷程整理如下:

    一、東山農業中學發展歷程

    (一)興辦背景。農業中學(簡稱農中,下同)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在我國農村出現的一種半耕半讀的學校。它由勞動人民集體創辦,以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有生產知識技能的新型勞動者為目標。1958年,農業中學首先在江蘇省創辦,並短時間內在全國各地大量發展起來。

    (二)發展過程。1958年,東山縣興建6所農中,至1964年全縣有康美、杏陳、梧龍、岱南、白埕、湖塘、樟塘7所農中,在校學生7班193人。因「大躍進」影響,1958年興辦的農中辦大部分條件不成熟,設備和師資嚴重不足,以勞動代替教學,有的學校有名無實。1968年,7所農中僅剩下白埕農中和湖塘農中,至1973年,湖塘農中關停,至此,全縣僅剩白埕農中一家獨秀。1975年,全省學習大寨、昔陽教育革命經驗會議在白埕農中開現場會後,全縣各大隊又紛紛辦起農中,至1976年3月,全縣各大隊辦的農中共93班,在校學生2200多人。隨後又由於師資、經費、設備等困難,大部分農中又逐漸停辦。至1983年,全縣農中剩白埕、岱南、黃山、湖塘、山東、岐下6所。

    (三)學制與課程。農中開設初期,課程分為文化課和專業課。文化課開設語文、政治、數學,教材採用初中、小學教材,個別採用掃盲教材;專業課為農業基本知識和勞動。學制定為3年,實行半農半讀。1981年後,農中課程的文化課設置為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體育;專業課開設因地制宜,以農業基本知識和農業機械為主。文化課與專業課的課時比例為6:4。

    二、白埕農業中學發展歷程

    (一)初創期(1963-1974):一窮二白,師生墾荒

    白埕農中創辦初期,校址設在白埕村東廟,校長由村長林爐兼任,委託當時白埕小學校長何水玉主持、策劃、創辦。首屆招收1個班21位學生,教師3名,學制3年,屬村辦村管,學生實行半農半讀。1964年白埕農中遷到白埕車路井大食堂,辦2個班,學生56人,教師4人。因場所有限,師生利用閑暇時間墾荒,改造鹽鹼地為學農基地。

    (二)發展期(1974-1979):擴大規模,增設專業

    1974年,因為辦學規模擴大,學校遷到大窟邊新校區,增設女子初中部(招收小學三年級以上輟學生和讀完夜校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學制5年,達到初中畢業),當時學校已有4個教學班,學生128人,教師12名,已擁有18畝學農基地和一個養豬場、一個養兔場。

    (三)輝煌期(1979-1990):致力科研,碩果累累

    1979年學校搬至頂埔新校舍(現在校舍)學校又開設二年制「農技中專班」,擴招「女子綉花班」,村婦女幹部「農技專業」培訓班,在校生764人,教師16人,學校已逐步朝著農職業學校方向發展。1983年學校辦學體制改為縣、隊聯辦,設立職業高中班,面向全縣招生(2個班、學生80人),是時全校8個教學班,學生343人,教職工26人。地瓜堆高產栽培、蘆筍留母莖栽培等技術都是在該階段研發試驗,取得成果後,全縣推廣的。學校及教師、科研成果在此階段收獲了非常多高規格的榮譽。學校被福建省定為省重點中學,地瓜堆高產栽培技術於1979年獲得福建省青少年科技一級成果獎,教師林添發被評為「全國十佳傑出教師」。

    (四)轉型期(1990-2001):職業教育,全面開花

    至1989年,東山縣現有農作物、經濟作物的種植技術研究也告一段落,再加上縣委縣政府為推進「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項目」,縣農業部門從白埕農中抽調林添發等傑出青年人才,導致學校農業科研人才凋零,研究項目無以為繼。白埕農中開始著手轉型。時值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大好時機,白埕農中趁勢而上,轉型發展職業教育。

    1990年學校與縣農機站聯辦「農機維修專業班」,招生24人,與縣農業局聯辦「名優水果栽培技術」培訓班,招生35人。1991年與縣農資公司聯辦「農葯、化肥咨詢員專業班」招生38人。1992年與省「電大」聯合辦學、面向全市招生,開設「鄉鎮企業管理專業」招生40人。1993年與省「農廣校」聯合辦學,開設「會計統計與審計」「市場營銷」兩個專業,學生80人。學校還先後與福州人才交流中心、廈門玖順電腦公司、東山縣委組織部、東山旅遊開發區等單位聯合辦學。

    1994年白埕農中改為「東山第二職業中學」。1996 年學校建造教學大樓、學生宿舍樓和其他配套設施,校園佔地面積36畝,建設面積5503.51㎡。1997 年學校先後設有「鄉鎮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會計、統計與審計」「貿易經濟」「財務會計」「旅遊」「金融與保險」「農村經營管理」等8個專業,18個教學班,在校生672人(含初中部3個教學班,中專函授3個班),教師62人,是學校最旺盛時期。1998年5月6目,學校經福建省教育委員會驗收後升格為「東山島第二職業中專學校」。

    (五)衰落期(2001-2006):生源不足,收縮規模。

    進入90年代末,全國職業教育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引入市行驅動機制的轉型期,職業教育矛盾重重,中等職業教育出現困頓與危機。這一時期的白埕農中也未能倖免,出現了招生困難。2001年秋季,由於生源不足,學校中專部停止招生,僅保留初中部,主要生源來自白埕小學、黃山小學等。2006 年白埕小學畢業生歸西埔中學錄取,學校不再招收初中生,至此白埕農中全面關停。後縣教育局決定在白埕農中現有設備基礎上進行完善配套,建成漳州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該基地佔地面積6550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3039平方米,總投資8000萬元,分三期建設,現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建設任務,並於2017年年試運營。

    三、白埕農中對東山農業農村的貢獻

    白埕農中自創辦以來,始終把教學和生產產勞動和農業科學實驗有機結合起來,使學校逐步成為本地的教育中心、農業科技推廣中心、農業生產參謀部。

    (一)研發糧食高產種植技術。白埕農中創辦後,就結合村裡的主要作物——地瓜、水稻、小麥、花生、黃豆,開展了科學種田試驗。1967年學校試驗「土溫床育地瓜苗法」並取得成功,解決了當地地瓜苗誤農時的問題;1971 年試種「三稻一麥」畝產2569斤,「二稻一薯」畝產2816斤,首創糧食畝產跨「四綱」(當時規定一綱800斤);1974年試種秋花生成功,變花生種植單季為雙季。特別是白埕農中研發的「地瓜堆種植法」。據東山高級農藝師林添發口述,從1971年開始以其為主的農作物技術員開始在白埕農中研究地瓜堆高產栽培技術,該技術至1974年趨於成熟,在試驗田中達到畝產5000公斤。作為白埕農中科研成果最先受益的白埕村,糧食產量大幅提高,1978年,全村糧食總產從1963年的66萬斤提高到234萬斤,人均年收入從46元提高到520元。隨後,該栽培技術在全縣、全市乃至全省推廣,據《東山縣志》(1994年版)數據顯示,1982年全縣地瓜種植平均畝產1448.5公斤,為1970年的兩倍。

    (二)解決蘆筍種植技術難題。1979年,東山縣通過常山罐頭廠引進「瑪麗華盛頓」蘆筍品種,並在全縣設立了10個蘆筍試種點,白埕農中是其中一個。但因技術不完善,且東山所處氣候環境與蘆筍原產地(西班牙沿岸)大相徑庭,種植技術存在不可復制性,所以種植初期蘆筍產量極低,部分農民放棄了蘆筍種植。但白埕農中鍥而不舍,成立攻堅隊伍,經過幾年的時間,研究出一套適應亞熱帶地區的「蘆筍留母莖栽培法」,並在白埕村民的試種下取得成功。1983年,白埕農中的成果引起了縣農業部門、省農科院和農學院等單位的關注,他們先後把試驗基地設在白埕農中,由農中教師主持試驗研究。隨後白埕農中還進行「氮、磷、鉀不同配比及不同施用量的對比實驗」,找到化肥最佳配比施用量方案,開展「蘆筍莖枯病防治」「蘆筍微量元素試驗」以及一些配套試驗共10多項,使得蘆筍生產技術日漸成熟。1989年東山縣蘆筍面積達3.82萬畝,總產值9236萬元,出口創匯3049萬美元,其時東山蘆筍栽培面積占當年全國總面積的1/16,產量佔1/4,東山成為全國最大的縣級蘆筍生產基地。取得如此成績,白埕農中居功至偉。

    (三)培養農業農村人才。白埕農中創辦43年來,培養初中畢業生2206人,中專、高中畢業生1268人。昔日莘莘學子,如今已在不同的崗位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白埕村80%以上的家庭有農中畢業生,現白埕村幹部絕大部分由農中畢業生擔任,成為農村發展經濟的帶頭人。

    參考資料:

    1.《東山縣志》(1994年版)

    3.《我國職業教育30年發展歷程》(網路文庫https://wenku..com/view/ea07a03f1eb91a37f1115c9d.html)

    4.《白埕林氏族譜》

『肆』 福州農大附中好不好

福州農大附中好.
福建農林大學附屬中學於2000年10月隨著福建農業大學與福建林學院合並成立福建農林大學後正式啟用新校名,設福州校區和南平校區,其前身分別是創辦於1978年的福建農學院子弟學校(1982年搬遷至福州後先後更名為福建農學院附中和福建農業大學附中)和福建林學院子弟學校。‍

『伍』 謝華安是誰

謝華安,農學家。男,漢族,1941年8月16日生於福建龍岩。1959年畢業於福建龍岩農業學校。1964年結業於福建農學院(函授)。歷任福建永安縣小陶農業中學、縣農業中學、永安農業職業學校教師。1972年起任福建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助研、副研、副所長,1990年任所長、研究員。

1996年至今任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福建農林大學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指導小組成員。1997年至今兼任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現任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

謝華安工作事跡:

事業和家庭的砝碼放在天平上,總不能平衡。投身育種以來,謝華安遠離家庭的歡樂,次子和女兒出生時,謝華安都遠在天涯海角,是同事們拿著家信,告訴他又做了爸爸。

特別是女兒出世那年,老大得了麻疹,老二很快被傳染上,兄弟倆躺在床上,連下床的力氣都沒有。民間說出麻疹是人脫殼,可見對患者是何等的煎熬與危險。母子四人都有生命危險,作為丈夫、父親,謝華安真想留在家裡看護照料,等妻子分娩後再走。

可是,海南南繁基地育種的季節到了,育種非同一般,誤一天就誤一季。謝華安心急如焚,在痛苦中、在妻子的泣聲中,咬緊牙根,毅然踏上了南下的旅途。這第三個孩子,還是妻子自己接到人世的。

『陸』 福建省高考排名多少能上211

福建省高考排名最高在7257以內才可以考上211大學:

全國211大學在福建的歷史錄取最低分和位次排名圖一

高考填報志願注意事項

1、學習成績優秀,在省級重點中學年級排名位於前列的考生,應首選名牌綜合大學,在此前提下選擇自己相對喜歡的專業。因為在名牌綜合大學里,即使同學對專業不滿意,在入學後仍有很多轉系、轉專業、修第二學位、第二專業等二次選擇的機會。如果是以專業定學校,這部分同學的某些能力就可能得不到發揮,特別是選擇了那些操作性很強、專業面很窄的工科專業。

2、學習成績中等的考生,似乎可選擇的學校數量多,專業也多為操作性很強的工科、社會科學及相關專業,機會要多於學習成績優秀的考生。但事實上是,由於這部分考生為數眾多,高攀不上去,低又不肯屈就,可選擇的餘地就變得很小了。對於這部分考生的志願,應選擇地理位置相對較偏遠的名牌學校,這樣可選擇的餘地會變得更大,競爭會小些,同時也有益於今後的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全國高等學校名單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柒』 中專考大專至少要多少分

中專生考大專的分數一般不高,但是錄取分數的高低因報考學校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在180分以上。

中專生考大專,有兩種途徑:一是高考,二是單招。高考時錄取分數相對高一些,尤其是一些有名氣的老牌大專院校,可能接近本科三批的錄取分數線。但是大部分院校錄取分數不高,300分以上隨便報就可以錄取,200分以上就有很多院校可以選擇。而單招則是中專生上大專的捷徑,大部分院校只要報考,錄取率也很高的。

中專生上大專的途徑:

一、參加職校的對口升學高考。普通高校招生,並發普通高校畢業證.但中專技校應屆畢業生僅可考一次.考試內容是上中專技校中學的內容。

二、自考。帶身份證隨時到當自考辦去報名即可.畢業發自考畢業證。

三、電大。直接到電大報名,畢業發電大畢業證。

『捌』 福州最好的五年專學校是哪所 有收初中畢業生嗎 分數線大概是多少知道嗎

初中畢業可以上的學校及專業
可以去上職業院校啊,根據自己喜歡的專業,想想以後要從事的職業,上上職業院校,學一門技術還是很不錯的哦!給您點建議吧: 1、比較好就業的:汽修、機械、數控、模具、計算機、農業類、電工等; 2、手藝類的:美容美發、廚師烹飪、攝影等; 3、男生熱門專業: 機械專業、模具專業、汽車維修專業、汽車專業、數控專業、電腦維修專業、農校專業、廚師專業、建築類專業、電腦/計算機/IT專業、電子電工專業、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汽車美容專業、電氣專業、工業製造專業、能源專業。
初中生能上技校嗎
技校分兩種,一種是按初中畢業成績,即中考成績來劃檔分配的,這種技校需要中考成績,就需要初中畢業。這樣的學校畢業後不僅僅有技能資格證書,還有高職或中專畢業證,同等於高中學歷。
另外一種就是純技術學習的學校,相對前一種而言,入學門檻低,即不需要初中畢業就可以就讀。相對的學成之後沒有同等高中學歷。但對只是想學技術的同學來說,也是一個好去處。
初中沒畢業需要的條件
只要滿足學校的錄取要求就行了。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初中畢業上中專學校有哪些要求,因為中專學校有不同的種類,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招生要求,所以也不能給大家總結出詳細的要求,如果大家要選擇中專學校的話,還是咨詢一下學校的老師最為穩妥。

『玖』 南京初中排名有哪些

南京市初中2022年排名一覽表:

1、南京玄武外國語學校

2、南京第十三中學紅山校區

3、南京育英第二外國語學校

4、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

5、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初級中學(初中部)

6、六合區龍袍鎮初級中學

7、南京秦淮外國語學校

8、江寧區土橋初級中學

9、江寧區上坊初級中學

10、南京鄭和外國語學校

11、南京營防中學

12、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13、南京文樞中學

14、南京石橋中學

15、南京橫溪初級中學

16、南京仙林中學

17、南京古柏中學

18、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初級中學)

19、六合區東溝鎮初級中學

20、南京農業大學附屬中學

21、六合區玉帶鎮初級中學

22、南京徐州市第十中學

23、南京仕金學校

24、南京麝麟鎮中學

25、南京陽江中學

26、六合區程橋鎮初級中學

27、南京揚子第一中學

28、南京民族中學

29、溧水縣第一初級中學

30、秦淮中學

31、溧水縣白馬初級中學

32、南京作廠初級中學

33、南京第十八中學

34、溧水縣第二初級中學

35、溧水縣東屏初級中學

36、南京福州三山文武學校

37、南京南門中學

38、南京麒麟初級中學

39、南京徐州市第三十三中學

40、溧水縣晶橋初級中學

41、南京春江學校

42、南京上元中學

43、南京古棠初級中學

44、南京第四十中學

45、南京第六十六中學

46、南京滄溪中學

47、南京湯山中學小學

48、南京江蘇省德聖中學

49、南京五中實驗初中

50、南京漆橋中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初中

『拾』 長樂所有初中

長樂市農業中學、 長樂市華僑中學、 長樂市華陽中學、 長樂市厚福中學 、長樂市吳航中學。

長樂華僑中學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會堂路156號。學校創辦於1958年,時為初級中學。1969年停辦,1979年復辦。1985年首次招收高中學生,成為完全中學。1995年被確認為「福建省普通中學三級達標學校」,2003年被確認為「福建省普通中學二級達標學校」,2010年8月被確認為「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2010年開始招收內地新疆高中班。

學校現有61個教學班,教職工編制272人,其中中高級教師職數148人。2006年秋季,學校搬遷到新校區,與長山湖相鄰。新校區佔地130餘畝,校舍面積65989平方米,到2013年創辦了第31屆運動會,以及第19屆文化藝術節,2014年我校高三9班林麗婷同學取得高職高考福建省第一名的好成績,2015年我校新疆班孜巴古麗同學考入北京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樂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