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州市滿65周歲能辦半價公交卡嗎
福州沒有半價公交卡,但是有敬老卡,滿60周歲就能辦理,而且敬老卡是免費乘坐公交的。
B. 老年公交卡多少歲可以辦
法律分析:老年公交卡辦理年齡以各地方政府規定為標准,一般而言對於年滿65周歲的老人可以辦理老年公交卡,首次辦理老年卡為免費,遺失補辦時可能需要交納制卡工本費等,具體細則建議咨詢當地交通部門。
法律依據:《老年乘車卡辦理及使用管理辦法》第二條,1953年6月30日之前出生年滿65周歲的老年人集中辦理老年卡。1953年7月1日之後出生的老年人,按照身份證出生日期滿65周歲,隨時到公交IC卡中心預約免費辦理老年卡。首次辦理老年卡為免費。
C. 公交老年卡多少歲可以辦理免費的
老年公交卡辦理年齡各地政府規定為准,以長治為例,長治老年公交卡的辦理年齡為65歲。首次辦理老年卡為免費。
以長治為例,根據《老年乘車卡辦理及使用管理辦法》第二條1953年6月30日之前出生年滿65周歲的老年人集中辦理老年卡。1953年7月1日之後出生的老年人,按照身份證出生日期滿65周歲,隨時到公交IC卡中心預約免費辦理老年卡。首次辦理老年卡為免費。
法律依據
《老年乘車卡辦理及使用管理辦法》第二條 1953年6月30日之前出生年滿65周歲的老年人集中辦理老年卡。1953年7月1日之後出生的老年人,按照身份證出生日期滿65周歲,隨時到公交IC卡中心預約免費辦理老年卡。首次辦理老年卡為免費。
D. 三叉街地鐵站有辦老人免費公交卡
有。三叉街站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六一南路、則徐大道與三高路路口,是福州地鐵1號線的一座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於2016年5月18日啟用。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三叉街地鐵站辦理老人免費公交卡的地方為地鐵站內的福州市民卡窗口即可申請,首次辦理交納28元。公交老年卡也就是60歲以上的老年公交免費卡,各省的免費公交卡年齡免費不同,一般為60歲。
E. 連江縣的外來人口65周歲的老人可以辦福州市區的老人免費公交卡嗎
目前,福州65周歲以上憑敬老卡免費乘坐公交。
辦理條件
常住福州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辦理材料
1、身份證
2、一寸免冠彩照一張
3、如果是非福州六區六縣戶籍,還需提供居住證
注:證件需要原件及復印件
辦理流程
1、戶籍在本市的65周歲(含)以上老人領取《福州市敬老卡》要到戶籍所在的村、社區領取,
2、常住在福州戶籍為外地(福州六區六縣以外)年滿65周歲的老人,前往福州市公交集團公司直營網點或入駐地鐵站內的榕城通營業點辦理敬老卡
F. 老年公交卡多少歲可以辦
公交老年卡屬於乘坐公交免費的卡種,不同的地區對辦理年齡的要求不同,一般情況下是在60周歲以上到70周歲可以領取。辦理老年公交卡的時候,需要提前去當地的相關部門咨詢,明確當地的辦理條件。確定自己符合當地的辦理政策,可以攜帶相關證件到當地辦理。
老年公交卡辦理的地點有兩個,分別是:
1、可以去當地的社區服務部門辦理相關卡片,辦理的時候需要攜帶本人的身份證,一寸免冠相片,戶口本以及戶口本復印件。准備完成後將所有資料提交給工作人員,由工作人員審驗確定資格符合會給予老年公交卡辦理,辦理完之後當天公交卡就可以領回。
2、如果當地已經開通網上辦理,可以在網上操作辦卡。網上辦卡流程相對比較簡單,找到辦卡的微信公眾號或者是相關APP,裡面找到老年卡服務。找到了年卡服務後,根據操作步驟提示填寫身份證姓名手機號碼,居住地點提交審核。系統審核完畢後,會提示繳納郵費以及卡費,將費用交納完畢,等待郵寄就可以。
老年公交卡辦理完成後,只能夠本人乘坐公交車時使用。本人乘坐公交車在規定的地點使用屬於免費,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配合工作人員的檢查。
G. 公交老年卡多少歲可以辦理免費的
有的地方按不同年齡發放享受待遇不同的老年卡,60周歲-69周歲的領綠色卡,70周歲以上的領桔紅色卡,60-70周歲的半價,70周歲以上的免費。有的地方沒有區分;
老年公交卡辦理年齡各地政府規定為准
1、發放年齡起點不同,有的城市規定60歲就可以領取老年卡,有的要到65歲甚至70歲;
例如山東省:《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七款規定:「六十五周歲以上免費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不滿六十五周歲按照當地有關規定免費或者半價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
2、發放的方式不同,有的地方按不同年齡發放享受待遇不同的老年卡,60周歲-69周歲的領綠色卡,70周歲以上的領桔紅色卡,60-70周歲的半價,70周歲以上的免費。有的地方沒有區分;
3、老年卡使用限制不同,有的地方對老年卡享受公交刷卡按月限制次數,如規定可在工作日非高峰時段(工作日高峰時段7點至9點,17點至19點)和節假日全天免費乘坐地鐵,每月免費限乘80次,在工作日高峰期乘坐地鐵需另行付費等,有的地方不限制。
(7)福州多少年齡能辦免費公交卡擴展閱讀
辦理老年公交卡所需證件:優惠卡和優待卡都需要憑老年證、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戶口簿、一張一寸照片辦理,省外老年人需持省內老年證和當地的居住證。
持卡人乘坐公共汽車必須刷卡。刷卡機提示音為「老年卡」。聽到提示音後,刷卡一次。5分鍾內不能連續刷信用卡。
老年證有效期為一年,年檢和滿車時間以身份證出生年月的月份為准。年檢、繳費請持身份證、老年卡到長治公交IC卡中心辦理。老年卡一年只能收取一次,免費收取1000次。未年檢和充值時間的老年卡不能繼續使用。
老年公交卡申報材料
1.身份證地址在本街道的居民:身份證復印件、一張一寸免冠照片
2.身份證地址不在本街道而戶口在本街的居民:身份證復印件、一張一寸免冠照片,戶口本復印件
3.外地居民在本地居住的:身份證復印件、一張一寸免冠照片,暫住證復印件
H. 新近遷居福州怎麼辦理免費公交卡
能獨立乘車的70歲以上老人,就可以辦理免費公交卡了。
年齡:按照老年人免費乘車證的條件,凡年齡在70歲以上,能獨立乘車的70歲以上老人,均可辦理。
身份證明材料:新辦證者,須憑戶口本(老年證)、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照片:免冠1寸彩色近照2張
保險:辦理保險者需免冠1寸彩色近照3張,工本費5元,保險費15元
簽訂協議:簽協議書,到公共交通總公司各發售網點辦理,辦理時需交乘車卡押金10元。
可持暫住證、身份證(護照)、近期正面免冠二寸彩色照片一張辦理老年優惠乘車卡。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三條國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權益。
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有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
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
第四條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
國家和社會應當採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各項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第八條國家進行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意識。
全社會應當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宣傳教育活動,樹立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風尚。
青少年組織、學校和幼兒園應當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敬老、養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和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制教育。
廣播、電影、電視、報刊、網路等應當反映老年人的生活,開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宣傳,為老年人服務。
I. 福州外地人65歲以上可享受免費公交嗎 持有福州居住證的65歲老人可以辦敬老卡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3
J. 怎樣辦老年免費公交卡
能獨立乘車的70歲以上老人,就可以辦理免費公交卡了。
年齡:按照老年人免費乘車證的條件,凡年齡在70歲以上,能獨立乘車的70歲以上老人,均可辦理。
身份證明材料:新辦證者,須憑戶口本(老年證)、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照片:免冠1寸彩色近照2張
保險:辦理保險者需免冠1寸彩色近照3張,工本費5元,保險費15元
簽訂協議:簽協議書,到公共交通總公司各發售網點辦理,辦理時需交乘車卡押金10元。可持暫住證、身份證(護照)、近期正面免冠二寸彩色照片一張辦理老年優惠乘車卡。根椐政府規定,老年公交卡辦理的年齡界限為65歲,凡年滿65周歲的中國公民均可在當地相關部門辦理老年公交卡。老年公交卡,實際上就是老年人乘坐交通的優待證,是國家、政策將經濟發展的成果與老年人分享的一種優待。申辦人攜帶上述材料到所在市、縣(區)老齡工作機構辦理。2、工作人員當場填寫《老年人申領優待證資料登記表》。3、經核對無誤後,發給申請人《優待證》待領憑證。4、各市、縣(市、區)老齡工作機構在收到《優待證》後的5個工作日內,通知申請人攜帶《優待證》待領憑證前來領取,或直接發放給申請人。
拓展資料:老年公交卡多少歲可以辦?
1、發放年齡起點不同,有的城市規定60歲就可以領取老年卡,有的要到65歲甚至70歲;
例如山東省:《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七款規定:「六十五周歲以上免費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不滿六十五周歲按照當地有關規定免費或者半價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
2、發放的方式不同,有的地方按不同年齡發放享受待遇不同的老年卡,60周歲-69周歲的領綠色卡,70周歲以上的領桔紅色卡,60-70周歲的半價,70周歲以上的免費。有的地方沒有區分;
3、老年卡使用限制不同,有的地方對老年卡享受公交刷卡按月限制次數,如規定可在工作日非高峰時段(工作日高峰時段7點至9點,17點至19點)和節假日全天免費乘坐地鐵,每月免費限乘80次,在工作日高峰期乘坐地鐵需另行付費等,有的地方不限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三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將養老服務設施納入城鄉社區配套設施建設規劃,建立適應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務、文化體育活動、日間照料、疾病護理與康復等服務設施和網點,就近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發揚鄰里互助的傳統,提倡鄰里間關心、幫助有困難的老年人。鼓勵慈善組織、志願者為老年人服務。倡導老年人互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