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多少人援助莆田
擴展閱讀
福州初中體育哪裡好 2025-07-27 18:22:24
天津米亞醫院怎麼樣 2025-07-27 18:22:21
天津鬼城有哪些 2025-07-27 18:22:19

福州多少人援助莆田

發布時間: 2022-11-18 21:26:11

1. 莆田人是哪裡人

莆田是中國福建省的一個市。
莆田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之一。莆田有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大海灣,陸域總面積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達329萬人。
莆田市地處福建沿海中部,東面台灣海峽與台灣隔海相望,北依福州,南接泉州。莆田是著名的僑鄉,截至2012年,莆田市共有海外僑胞150萬人,分布在8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華僑31.43萬人、華人118.57萬人;
莆田市累計批准僑資企業1518家,合同總投資75.77億美元,合同利用僑資70.02億美元,占莆田市全部利用外資75%以上。

2. 為什麼好多福州人,莆田人對泉州廈門很不屑

一個外省人客觀看待,泉州看不起福州,福州看不起泉州,廈門,莆田泉州互看不起,廈門看不起福州,反正福建是全國第一大內斗省。說對了給我滿分。

3. 去莆田算是離開福州市嗎

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這里風景優美,人材輩出,是有福之州,莆田市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區,跟福州市相鄰,莆田人善於做生意,民營醫院,民營加油站,木材市場形成龍頭,去莆田就是離開的福州市。

4. 大家對莆田人的評價都是怎麼樣的。絕非無聊!

在福建人當中,最有個性特徵的,非莆田人莫屬。莆田人特徵明顯,是從內到外、從語言到個性的。你遇到一個陌生莆田人,從和他講第一句話起,就知道他是從莆田「來」的,大凡都是因為他那口濃得叫你費解的興化方言腔。一道歌里有這樣一句詞,「愛情像流水,管他去愛誰」,可在莆田人的口中,這句普通話的話就變成 「愛情像牛嘴,管他聚愛追」 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聽閩粵人講普通話」。外地人聽南方人,特別是廣東、福建人講普通話,本就是一件很吃力的事了,而莆田話又是福建人心中的「廣東、福建話」。有笑話說,過去部隊招偵察兵,要的都是莆仙人,因為他之間講話不怕敵方竊聽。筆者敢肯定,編這個笑話的一定是個福建人,因為也只有福建人才這么了解莆田話的。不過,莆田人成為許多福建人茶餘飯後談資的,不是莆田話,更多的還是莆田人與大多數閩人很不相同的個性。

莆田、仙游兩縣古屬興化郡,所以莆仙人又稱興化人。福建人私下提到莆田人多稱為「地瓜掃」,不知是莆田盛產地瓜,過去人們三餐糧食都是把地瓜切片,曬成「番著錢」當飯吃(其實,福建各地都產這種大家平時都稱之為番著的糧食作物,只不過莆仙一帶的加工方法不同把它切成的片而已,如閩東一帶就是把地瓜刨成絲狀,叫「番著米」)而叫開的,還是因為莆田人罵人時(甚至可以說只是一種莆仙地區的口頭語,這與福州人遇上熟人「灑尼訥餓,灑尼訥餓」開場白有棄曲同工之妙),總是帶著「地我掃」、「地我掃」的這么一句口頭禪之故,反正,某些對莆田人有偏見的福建人,說到「地瓜掃」時是帶有自己情緒的。

就像國人提到上海人時,就會想到上海人小氣一樣,許多福建百姓說到莆田人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那不是小氣,而是彼此間的「地方性格」不同得就像是東西方文化沖突,人們的感覺是,「與莆田人難相處」:莆田人太精明、太計較、太不懂人情世故。其實,莆田雖然小(習慣意義上講,是福建省內很特殊的,只有兩個縣的一個小地區),但卻處於福建沿海的中心地帶,按理說莆田人應該是福建地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福建人個性的代表,可不知是興化話在福建省內自成一統,莆田腔的普通話又難以讓人聽懂,外界與興化人缺乏很好的溝通之故,還是什麼原因,反正莆田性格不但沒有同化周邊的福建人,反而是福建人個性一個不折不扣的異化。

不過,只是從語言的隔閡上講,似乎也很難解釋得通。筆者小時候在閩東的一座小城讀書,班裡有四分之一同學是三沙人(說閩南話,與當地閩東方言不通),當年,操本土方言的同學們普遍與三沙人交情都不太好,不過,大家走上社會後發現,其實,三沙人也是很不錯的。當時與三沙的同學之不太玩得來,只是那時缺乏溝通而已。但是,不難發現許多福建人與莆田人有堵牆,不只是話語的事了。不是嘛,閩西人說客家話,這在語言聯合國的福建來說,彼此之間的土話也是無法溝通的,但似乎還沒有聽說過,客家人個性與大多數福建人有什麼不同。可以說,莆田人的個性化原因已從語言的封閉深入到文化的自閉性層次了。

有人說,興化人給人的最明顯印象是太過於斤斤計較和摳門,什麼事都想放到天平上稱稱個你半斤我八兩的,所以在一個單位里,總是讓人有同事不夠大氣、「太精」的感覺。有人做了這樣一個比方。外資公司年終為員工發紅包後,福州人拆開信封時會說,怎只有這么多——即使已發給三薪了。而莆田人的第一反應卻是:我該不是最少的吧?這說的是福州人的不足天性,和莆田人的多疑的個性;而當莆田人從四處打聽到別人的包中之物多寡後,發現這一年大家發到的幾千獎金都差不了多少,只是老闆為了表現出不搞平均主義,每檔獎金多少以一百元區別開。這時比別人少一百元的福州人會說,又少啜了一小餐了,而莆田人卻會埋怨:我哪一點比人家差,還是問問主管這獎到底是怎麼評出的?這里反映出的是福州人好吃愛玩,莆田人的斤斤計較。莆田人中有一句話「天下沒有莆田人辦不成的事」,說的是莆田人精明至極,善於做「買賣」、生意。而在福建也有一句話「神仙難掙莆仙的錢」,這足見莆田人的「摳」功絕頂。

莆田人的性格與其他福建人截然不同,這幾乎是個不爭的事實。但不管怎麼說,興化人是福建人當中最有生存能力的一個群體。興化地少人多,多年來的莆田縣都是福建人口最多的縣,曾一時達到了150多萬,為福建之最。過去經濟不夠發達,為了生存,莆田人的中跡遍及全國及海外,他們特別能吃苦也特別精明,有「中國的猶太人」之說。

改革開放前的興化人,為了擺脫困境,大都有選擇讀書謀出路。過去當地家家戶戶最愛貼的一幅對聯是「地瘦種松柏,家貧子讀書」,當地教育子女就是「考上大學穿皮鞋,老不上大學穿草鞋」所以當地出了許多官員、教授……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開放了,興化人又轉為從商,令人不解的是興化人和溫州人一樣,總能把一件人們看似不常的小生意做成能家糊口的買賣,做成一樁大事業。湄洲灣邊的忠門鎮人口19萬,為柘榮縣人口的兩倍多,當地人均不足四分耕地。於是,這里人擅長做蒸籠,過去他們靠肩挑蒸籠叫賣行走江湖。可是,曾幾何時,數萬忠門人闖京城,一舉佔領了北京的木材市場。他們還紮寨京城建立了赫赫有名的木材村,成了京郊四大村之一。每年春節,在北京打工的興化人居然是包了專列回閩探親。這種氣魄,不由讓人對興化人耳目一為之一振。

但善於做生意的莆仙人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在外地,就是不管當時周圍有多少外鄉人在場,兩個莆仙人管他們認不識只要碰在一起,就肆無忌憚地大聲講著外鄉全然聽不懂的興化話。有人說,興化人老鄉觀念太濃;一個單位里如有三五個興化人,則必然聚在一塊、玩在一起,如同兄弟一般。不還,在本土興化人之間卻有一個不太團結和愛告狀的的壞名聲,這或許是由於莆田那地方人口過於密集且又過於精明的約故吧。

一個在某上市公司當行政主管的朋友說,他老闆很不喜歡莆田人,在新進的員工中,要是沒有特殊的情況不想再進莆田的員工。當時,筆者有點不以為然,因為雖然人們在心目中對莆田有一種成見,但起碼不至於把這種生活化帶有偏見情緒上升到工作事業當中。不過,在福州國際會展中心的一次招聘會現場,筆者可是領教過了某些招聘人員的這種太過於偏見的習氣。在一家省里很有名的電視台的招聘攤位前,除了專業以外,打出的惟一條件是只招應屆生。可是,當許多男男女女好不容易排著擠著自己的材料送上時,招聘人員瞄一下籍貫是莆田,一切就黃了。筆者問一位氣沖沖斥責著「太過分了,地方歧視」,從人群中擠出的小男生,為何如此生氣。這位小年輕沒有好氣地說「那位搞登記的說,是領導吩咐不招莆田人」。

莆田人的個性是夠明顯的了,在中國很難像莆田這樣的族群。不過,如果一定要把興化人與國內各地人作個比較的話,筆者認為興化人在生活上最像上海人。上海以精,小氣著稱。在精明方面,的確人確實很上海,日常生活中人情世故味道較淡。但在缺乏人情味的之餘,莆田人卻沒有上海人原則,在處事搞關繫上,莆田人甚至比哪個福建人都深諳此道,特別是打聽到對方是莆田老鄉時,他們更是信心十足。這也是莆田人自豪的「沒有莆田人幹不了的事」的別一註解。也就是說,在事業上莆田人似乎更像浙江特別是溫州人。浙江人挑著貨郎擔、拎著手提包全國各地謀生計、跑生意,興化人也然。難怪興化人都會很自豪地說「凡有人的地方都有莆仙人」。

5. 福州市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福州市人口2021總人數是842萬人。2月15日,福州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說,2021年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結果顯示,福州市常住人口達到842萬人,比2020年增加10萬人。其中不含平潭的常住人口803萬人。

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1786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

福州位於歐亞大陸東南邊緣,東臨太平洋,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中東部的閩江口,與台灣省隔海相望。位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東瀕東海,西鄰南平、三明,北接寧德,南接莆田,居於亞太經濟圈中國東南的黃金海岸。

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137千米。城市建成區面積約為357平方公里。

6. 莆田人口總數2022

莆田人口總數2022年最新的莆田人口統計數據暫未發布,下面是2020年公布的數據,可供參考!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為3210714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77850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32206人,增長15.56%,年平均增長率為1.46%。

莆田,福建省轄地級市,位居閩中,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地理優勢明顯,地處福建省沿海中部,北連省會城市福州,南接歷史名城泉州,西依戴雲山,東南瀕臨台灣海峽,與台灣隔海相望。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莆田現轄一縣四區兩個管委會(仙游縣、荔城區、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湄洲島管委會、湄洲灣北岸管委會),陸域面積420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2020年末戶籍人口數為365.5萬人,常住人口321.1萬人。

莆田境內大小港灣眾多,較大的有湄洲灣、興化灣和平海灣等。是福建省重點打造的大宗散貨運輸核心港區,也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得天獨厚的港口條件,成為莆田市最具發展潛力的不可多得的資源。

莆田市地理環境優越,特產資源豐富,諸如「四大」名果(指龍眼、荔枝、枇杷、蜜柚)、興化米粉、松花皮蛋、風味名菜等等名優稀特產品,構成了莆田獨有的特產資源。植物資源境內有215科,1403種。森林樹種種類繁多,其中有國家級與省級的黃楠、花櫚木、青岡櫟、木夾紅、豆樹、香椿等樹種。礦產資源具有鐵、錳、鋁、鋅、鎳、銀、銅等有色金屬礦;非金屬礦目前開采量較大的是花崗岩。

莆田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橫剖面呈馬鞍狀。背倚戴雲山脈,面對台灣海峽。西北部多為中低山,海拔500—1800米,總面積960平方公里,約佔全市土地面積的24%。莆田市地處北回歸線北側邊緣,東瀕海洋,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溫度適宜是本市氣候的一大特徵。

7. 福州人為什麼對莆田人那麼反感,跟我女朋友在一起2年,因為她家裡所以人反對,逼她和我分開,要說有錢的

一個泉州,一個福州。我們莆田欠他們老祖八輩子債還不完。

8. 福州首批醫療隊什麼時候赴莆田

9月11日,福州市首批醫療隊伍集結,支援莆田疫情防控核酸采樣和檢測。當日下午,接到具體支援地址後,福州醫療隊於13點50分出發,16點到達莆田市仙游縣楓亭鎮人民政府。

與此同時,福州、廈門抽調2個移動方艙實驗室和1台移動檢測車,抵達莆田,莆田市全市核酸檢測能力可達一天檢測12萬管。

11日當天下午,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防控最新情況稱,截至11日16時,此次疫情累計報告新冠病毒核酸陽性24例,其中6例確診、18例無症狀感染者。

莆田市交通管控通知:

據莆田市疾控中心介紹,根據流調結果,判定仙游縣楓亭鎮秀峰村、耕豐村、九社村、蘭友社區、霞街社區為中風險地區,仙游縣楓亭鎮鋪頭社區、麟山村為高風險地區。

11日當天,莆田汽車站、莆田市公交集團、仙游縣公交公司先後發布停運通知。

莆田汽車站通知,因疫情防控需要,自9月11日起所有省、市際班車全部停止運行,何時恢復運行待另行通知。

自2021年9月11日起,莆田市公交集團651路、652路、658路、659路、152路、555路、559路、K05路、150路、551路、155路等11條公交線路及所有跨地市客運線路全部停運,具體恢復時間根據要求另行通知。

仙游縣公交公司通知,應疫情防控的要求,自9月11日起,仙游縣公交公司所有公交車輛暫停運行,恢復運行時間另行通知。

以上內容參考 環球網-212名福州醫護人員馳援莆田核酸采樣、檢測

9. 莆田人不認同自己是閩南人,莆田跟潮汕和閩南跟汕尾有什麼不同

讓莆田人承認自己是屬於閩南人,就好比讓上海人承認自己是江蘇人,讓福清人、長樂人承認自己是莆田人,一樣讓人覺得可笑。

一般只有潮汕、海南、廣東粵西,等地方的人,他們祖上有些是來自莆田的,現在他們所講的母語和閩南話相似,他們才會覺得莆田是屬於閩南體系的。

而在福建的本省,個別閩南人樂於見到自己多了一個小弟,也開始刻意宣傳、甚至偷換概念說莆田人是屬於閩南人。

莆田人自古以來就不屬於閩南地區

根據莆田縣志所記載,在石器時代,莆田就有人類生活的痕跡,福建以前是屬於百越中的閩越,到了封建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福建被稱為閩中郡。 閩中郡所屬的范圍,不單是現在福建全省,廣東的潮汕、梅州,浙江的溫州等地,在當時也是屬於閩中郡。

從早期的閩中郡(福建)行政劃分,也能解釋,為什麼現在廣東潮汕、梅州、浙江溫州等地,他們的族譜記載著祖先是從福建遷移過來的。秦統一六國後,只廢除掉閩越王的王號,名義上建立了閩中郡,實際上並未派官吏,實施有效統治。

後來漢高祖上位後,恢復了之前的閩越國,把騶無諸(勾踐的後裔)重新封為閩越王。

時間到了西晉,在西晉太康三年,將原建安郡,拆分為建安、晉安兩郡。

到梁天監年間(502年~519年),又從晉安郡分出一個梁安郡,轄興化、泉、漳等地。

興化也就是莆田的別稱,福建現在的八閩,也是後來的明朝洪武元年,將福建八路改為福州、建寧、延平、邵武、興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

雖然在封建時代,興化也曾一度是掛在南安郡(今閩南的泉州)所轄下,但並不代表著,莆田就屬於閩南。 如果你非要把封建時期的管轄說成莆田人就是閩南人,那你也可以說福建人,其實就是浙江人、江蘇人,因為早期的閩越也曾劃入揚州、浙江管轄的范圍之下。

福建第一次人口有規模性的入遷、遷出,應該就是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到了西晉時期有次最大的中原人與閩人的交會,史稱八姓入閩。

以及後來的唐、宋時期等等,不同時期都有中原人遷入福建生活,這些從中原入閩的人,他們所選擇的目的地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我家族有記載,在唐末入閩的分為兩類,一個是直接在閩北安家,另一個是在閩南安家。

這里的閩南並不是講,莆田屬於閩南人, 莆田是屬於福建最早設縣地之一 ,根據莆田縣志及其他史書所記載:

南朝陳光大二年(568年)第一次為莆田置縣,後來又廢除了,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又置莆田縣,又被廢掉。

莆田與閩南一直是獨立的存在,只有在不同時期,所屬的管轄地被變來變去的。

最為重要的一點在於,語言上,莆田話與閩南話差別還是很大的,莆田人聽不懂閩南話,閩南人也聽不懂莆田話。

莆田人,跟潮汕和閩南跟汕尾有什麼不同

莆田人與潮汕、閩南、汕尾都屬於沿海地區,這幾個地方相同之處在於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特別是久遠時期的祖先信仰,在這幾個地方都很重視,春節可以不回家,但清明節祭祖,卻不能不回去。

這一點可以從這幾個地方的農村,每個村都有宗祠就能看出來,宗祠供奉的並不是神明,而是自己的祖先,這是屬於祖先的信仰。

除此之外,這幾個地方的人,都是很勤勞、團結,特別能吃苦。

要說這幾個地方的不同之處,應該是在於語繫上的分別 ,潮汕的語系更接近閩南系,哪怕是祖上從莆田的語系遷移過去的,但莆田語系一直不是當地的主流,會被當地的閩南語系所同化。

但你要是覺得,潮汕這些地方,不會說莆田話,就表達莆田以前也是閩南語系,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這種情況很正常,像是現在很多有方言的地方,他們的後代,長期生活在普通話的地方,他們都不會講自己家鄉的方言了。

但你能因為他們不會說自己家鄉的方言,就認定,他們是外地人嗎?並不是他們只是被大環境同化罷了,骨子裡的基因,還是父母給的。

除了語言上的不同,飲食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莆田的很多飲食都保留著中原人的特點,再根據當地的氣候、食物進行改良成適合當地人吃的食品。

比如中原地區的河南水煎包,在莆田叫煎包,莆田的煎包餡料更豐富,個頭也更大。

河南人喜歡以麵食為主食,莆田同樣也有,莆田的鹵面就是屬於正餐,而把麵食當成正餐,在南方很少會有。

中原人冬至有吃水餃的習俗,莆田吃的是湯圓,這個湯圓和水餃差不多,裡面所包的都是肉餡的。

最後莆田一些農村,至今還保留著冬至掃墓的習俗,而不是在清明節掃墓。

結論:

莆田是屬於閩中地區,自古以來就不屬於閩南,閩南人與莆田人一樣,他們的祖先,大多數都是從中原遷移過來的。

不能因為在某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把莆田劃到閩南系的泉州管轄之下,就認為莆田人屬於閩南體系的。

莆田與閩南一樣是屬於百越中里的閩越,經過幾次衣冠南渡之後,閩越與中原人同化,造成了莆田獨特的方言體系。

現在莆田所居住的人,從他們族譜上都可以看出來,就是以前的古原人,而不是同為閩越的閩南人。

至於莆田與閩南、潮汕的關系,也只限於 歷史 上幾次衣冠南渡,家族的變遷,讓他們族譜上有同一個祖先。

在早期的時候,整個福建都是屬於江南所管轄的,閩浙一家親的說法在民間很流行,而在廣東除了廣府人所佔據的為主導,其他地方也有閩粵一家親的說法。

其實不管是閩浙一家親還是閩粵一家親,都是 歷史 上幾次重大的人口,大變遷造成的。對於莆田與閩南來說,因為距離很近,這種變遷是相互的,比如莆田秀嶼區居住著一些惠安遷過來的人,他們會講閩南話也會講莆田話,惠安也有莆田遷過去的,這種兩個地方交界處人口相互遷移,代表不了什麼。

莆田是閩中,自然不是閩南人。莆田和泉州(閩南)毗鄰而居,古代也曾有過共同行政管理,人員來往密切(莆田有的先祖來自閩南,閩南也有先祖來自莆田),在文化習俗上肯定會互相往來,互相影響。潮汕人的先祖很多是從古代莆田移民過去(如李嘉誠的潮汕先祖就來自莆田,當然古代莆田人很多來自中原),潮汕的一些習俗也有跟莆田類似之處。人類會移居,文化會融合發展,沒法說誰是正統原汁原味。

莆田人肯定不是閩南人,也不是福州人!就是這樣的。語言上有些接近閩南語,莆仙戲都傳多久下來了。古代的興化府所在地仙游的游洋鎮。所以很多仙遊人都不會主動說自己是莆田人而只會說我是仙遊人。而且建國後有段時間莆田地區轄區里有永泰,閩清,長樂,福清,閩侯,知道華為二號人物鄭寶用嗎?以前都說是莆田地區的。因為到1983年,行政區調整後長樂才劃歸福州。現在的福建地級市,基本上都是按方言劃分。

在古代戰爭紛飛的年代,北方老百姓為了躲避戰亂,紛紛向南方遷移,福建大多數人都是河南、陝西、山西一帶遷移過來的,只是很多遷移到莆田的,住了一段時間後,又有很多繼續向閩南、廣東遷移,所以有很多潮汕族譜有記載是由莆田遷移過去的,或許是他們想念故鄉的緣故吧。

我是潮陽人,先祖來自莆田縣,我以前也認為莆田是閩南人,因為潮汕話被國家分為閩南語支系,還有地有漳潮之異、俗無漳潮之分的傳言。後來有一段時間因工作關系在海南認識了來自莆田的老鄉和海南本地人,他們的語言好多都能相通,因為海南祖籍好多也是莆田的。可能是潮汕比較接近閩南地區的關系,也可能是莆田老家後來因 歷史 的原因語言有所改變。不管怎麼說這幾個地方的人在外都是最團結的,也是最拼搏的一群人。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同,我們先祖都是來自中原,我們是最純真的漢人,我們都保留著中原最傳統的文化。

宋末蒙軍入閩,莆田衛頑強抵抗,導致遭到蒙軍屠殺,剩餘莆田人大量遷徙到潮汕。莆田衛變成空城後,興化軍入駐,這個興化軍是北方兵和江浙的混合兵團。隨著幾百年融合,形成現在的莆田人(不含仙游)。所以莆田語言既不像閩南,也不像福州,但是福清曾經被管轄過一段時間,所以人口有所融合,有少部分語言接近。由於古代莆田縣歸晉江管轄,所以汕頭潮州揭陽〔饒平除外〕語言接近泉府腔。饒平接近漳州腔。至於海陸豐更像是四百年前的漳州腔,這估計是跟南明族群遷徙有關。

從語系和人情風俗有很多相同,比喻我是潮汕人,我鄉族薄就寫明是六百年左右從莆田移民到潮汕建村的。

提問的人有毛病,九成九是神經病。

莆田市是閩中,說閩語系莆仙方言/興化話。

古稱興化,有千年興化史。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美稱。

歷史 上很多莆田官員奉旨外派到廣東任職,定居在廣東,成為當地姓氏創派一世祖。

大規模移民的就有三次。

兩次抵抗少數民族保護漢室,犧牲巨大。一次為抗蒙保宋,莆田做抵抗蒙古兵最激烈的戰場,有十幾萬老百姓被迫往粵東粵西遷移;二次是返清復明,被清朝狗皇帝截界,十幾萬老百姓再次被迫向粵東粵西遷移;

還有一次明朝後期,東南沿海倭亂,也有大批老百姓向粵東粵西遷移。

莆田潮汕淵源流長,兄弟關系、老宗親關系。

古代莆田曾經是閩南一部分,後來被閩東福州滲透形成了現在的莆田文化,泉州要感謝莆田

莆田肯定不是閩南人,也不是福州人,前幾年到潮州買陶瓷,老闆說他祖籍福建莆田,閩南是福建省的,汕尾是廣東省的,閩南跟仙尾有什麼不同,應該是語言不同吧?

10. 福州人口2022總人數是多少

截至2022年10月,福州市沒有更新新的人口普查數據,根據2021年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結果顯示,福州市常住人口達到842萬人。

根據2021年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結果顯示,福州市常住人口達到842萬人,比2020年增加10萬人。 福州市2021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3%,比2020年提高0.5個百分點,排名僅次於廈門,位居全省第二。

福州漢族人口居多,漢族人口佔全市人口總數的98.69%。全市有43個少數民族,約8.87萬人,佔1.32%,其中畲族人口4.7萬人,約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52.86%。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畲族、回族、滿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9個民族。城區少數民族人口9000多人,主要有畲族、滿族、回族。

福州簡介

福州,簡稱「榕」,別稱榕城,史稱閩都, 福建省轄地級市、省會、福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中東部的閩江口,與台灣省隔海相望。位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之間,西鄰南平、三明,北接寧德,南接莆田,東瀕東海。

截至2020年底,全市下轄6個市轄區、6個縣及1個縣級市,總面積11968平方千米, 建成區面積416平方公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