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台胞多少人
擴展閱讀
上海哪裡有鱷魚專賣店 2025-07-25 20:19:01
福州報牌去哪裡報 2025-07-25 20:14:36

福州台胞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12-15 09:36:33

⑴ 請問有沒有人知道泉港這個地方

俺是泉港人,你想知道什麼?

2000年4月12日,泉州市泉港區獲國務院批准成立。同年12月28日,泉港區正式掛牌成立,縣級行政體制從此正式建立。現轄有南埔、界山、後龍、峰尾、山腰、前黃、塗嶺等7個鎮和國有山腰鹽場,下轄99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泉港區位於福建省中部沿海的湄洲灣南岸,東經118° 25′,北緯24° 5′。與福州、廈門分別相距100多公里,正處福州、廈門兩個對台試點直航口岸的中間,是閩東海陸交通的重要通道。與上海港相距510海里,與廣州相距540海里,距台中97海里,基隆178海里,高雄194海里,是最理想的通台、通商、通航口岸,是南中國海上航線的輻射中心。區內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8°C和平均降水量1240.9毫米,相對溫度77%,主導方向為東北風,夏季以西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為7.15米/秒。

轄區陸地面積32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5平方公里,總人口37萬人,居民除漢族外,還有回族、蒙古族、畲族等少數民族。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之一,共有旅居海內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7萬多人,其中台胞16萬人。華僑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南亞,馬來西亞14.7萬,佔69%,其次為新加坡,約有5.3萬,佔25%。

⑵ 台灣人有多少人有大陸身份證

很多人
台胞一般不可以申請大陸的居民身份證,只有在台胞取得了在大陸的定居資格以後,才可以申請大陸的居民身份證。
而申請在大陸定居,是有嚴格條件的:或是因為在台孤身一人,無人贍養,且在大陸擬定居地有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親屬,該親屬有能力贍養並保證贍養,申請人有足夠的生活費用,生活能夠自理;或是與大陸居民結婚3年以上的台灣居民及其未成年子女。

⑶ 安溪縣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安溪縣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121萬人。

根據(福建省)泉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紅黑統計公報庫 顯示安溪縣常住人口為1003599人,男性佔比52.82%,女性佔比47.18%,年齡結構中0-14歲佔比25.25%,15-59歲佔比59.37%,60歲以上佔比15.38%,65歲以上佔比10.67%。

安溪人口分析

2019末2020初全縣常住人口102.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5‰,死亡率為5.2‰,自然增長率5.3‰;常住人口城鎮化水平為49.0%,比上年提升1.1個百分點。年末戶籍人口121.10萬人,其中鄉村人口85.67萬人。

2018根據福建省統計年鑒2019年的數據顯示泉州安溪縣常住人口有102.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有49.09萬人,鄉村人口有53.41萬人,城鎮化率為47.9%。戶籍人口有121.95萬人,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有29.01萬人,鄉村人口有92.94萬人。

男性有65.04萬人,女性有56.91萬人。安溪縣,舊時稱為清溪,是泉州市下轄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閩南地區金三角西北部, 全縣建成區面積約有28平方千米,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

⑷ 在台灣有多少大陸人,在大陸有多少台灣人,2012你覺得台灣誰會當選

問:在台灣有多少大陸人?
台灣在1949年時大約有600萬人,其中除了1%的原住民(非漢族)外,其餘都是大陸去的。其中約500萬人是300多年前明朝滅亡時從福建或廣東移民去的後人;90萬是1949年從大陸撤退去的。

現在說狹義的「大陸人」是指大陸出生長大原來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人。因為台灣以前禁止除了婚姻關系外的大陸同胞到台灣生活或工作。旅遊者不算,現在在台灣的大陸人應該只有一種,就是「大陸配偶」。昨天台灣新聞說陸委會說現在在台灣的「大陸配偶」有30萬人。這是官方的數據,應該比較准確。

在大陸有多少台灣人?
中共官方一直沒有公布這個數字,因此大家只能猜測。以前就一直有傳言說光在上海就有30萬台胞。但不久前有新聞說某官方機構(好像是出入境管理局)說上海有5萬台胞。新聞出來後大家都私下認為這個數字有問題。一般的猜測還是上海有30萬台胞。上海的台胞主要是來上海生活或退休的而工作不完全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地區的台胞則是以工作為主。全國應該有接近但不到一百萬左右。

在上海或北京的台胞一般比較傾向國民黨。但在其他鄉下地區辦工廠或工廠里工作的台胞則不一定偏藍。2012馬英九應該還會連任。台胞是否回台投票會影響一些選情,但不是關鍵性因素。

⑸ 2022對台31條優惠政策內容

持續落實「31條措施」,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吸引越來越多台灣同胞來大陸發展的同時,也極大提高了他們在大陸工作的熱情,鼓勵更多台胞成為大陸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今年5月份,繼2名在閩台胞獲得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後,又有5名在閩台籍青年獲得第十六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福州市樂恆公益服務中心主任塗佳榮便是該獎章獲得者之一。來自台灣高雄的塗佳榮從2016年開始在福州市馬尾區當社工,走社區、進學校,他一直忙碌在留守兒童、校園學生等群體中。塗佳榮稱,大陸的社工起步比台灣晚,但發展很快。在塗佳榮看來,獲得「青年五四獎章」,是他作為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設者、參與者,所做實事被認可的最好證明。他認為,與大陸同胞一樣,有付出便有收獲,榮譽稱號鼓勵了更多台胞到福建創新創業,「只要來了就會有舞台,只要努力了就會有成果」。江蘇首位「五一勞動獎章」獲獎台胞簡禎祈十分看好大陸的發展前景。從2011年被公司派駐南京,他見證了大陸的快速發展,他所經營的南京大量數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額從2011年的1億多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4億元。「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問題,政府總是第一時間幫忙解決。我們企業已經實實在在享受到了退稅、獎勵、補貼等惠台政策。無論是辦事還是申報項目,我感覺現在台企、陸企基本沒什麼差別。」簡禎祈說。
拓展資料:越來越多台灣同胞融入大陸,兩岸同胞將有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聯結,在融合過程中將不斷增強認同,從而為實現兩岸和平統一進一步奠基。」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副主任任揮如是說。
法律依據:《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用了110個字、3句話,闡述2022年對台工作的大政方針。這段百餘字的「行動綱領」,簡要而不簡單,信號明確,要點突出。

⑹ 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跟福州莆田寧德同城化比,哪個更有發展潛質

這沒得說,肯定是沿海的城市比較有發展的潛力,一個廈門帶動了周邊的幾個城市,福州雖然是省會,可是明顯近些年發展遠遠跟不上廈門。廈門一線城市的呼聲為什麼那麼高,就是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廈門已經具備了一線城市的標准。

廈門打造的 旅遊 城市名片已經完全秒過福州,天南海北的遊客爭相到來。相對的,廈門的配套設施也一直在起來,什麼演武大橋觀景台,什麼BRT自行車道,都是全國首創。還有廈門人的文明素質都是一直在提高, 旅遊 城市,廈門真心做得不錯。

還有就是廈門政府官員的執法透明度一直在提升,便民服務也一直在增加,什麼微信辦理居住證之類的,真心都是很棒的一些舉措。

去廈門,往往體驗到的大部分是文明,是城市的氣息。
謝邀! 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 ,與福州、莆田、寧德同城化比,哪個更有發展潛力?

我認為,如果將福建省比喻成一隻鳳凰神鳥,那麼,廈、漳、泉同城化與福、莆、寧同城化,將是鳳凰的左翅右膀,只有左翅膀,右翅膀同同發力,將帶的福建省這只鳳凰鳥瀚空飛翔,福建將發展的更快更好!

一,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同城化:
首先廈門、漳州、泉州三市是個鐵三角的關系,市與市之間的文化交流,民間往來頻繁 ,並且同說閩南語,這就多了一層認同感,因此三地民間和睦,交流順暢並且互補性很強。廈門市2017年GDP總量為:4351.18億元,廈門緊挨大小金門,與台灣島內交往密切。自從89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沒立100平方公里的海滄台商投資開發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相當有規模,2017滄海區取得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1058.88億元,及工業投資額高達431億元人民幣的喜人成績。

而泉州市的GDP最大,2017年高達7548.01億元,泉州擁有福建煉油廠大型石化企業等,工業GDP幾乎佔了三個市的一半還多。

如果說廈門、漳州、泉州同組「城市托拉斯」,徹底同城化,那麼三市中的互補性將更加凸現,廈門、泉州沖在前,漳州卻可以成為三市的後花園。

漳州2017年GDP:3563.48億元,漳州是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華僑有70萬之多,並且是台灣的祖居地,台胞中有三分之一是漳州人。如果三地同城這鳳凰之右翅膀是鏗鏘有力的。

二,福州市、莆田市、寧德市同城化:

福州市,本身就是省會城市,帶動莆田、寧德發展是駕輕就熟不費什麼力氣,2017年福州市的GDP是:7104.02億,雖然比泉州市少433.99億元,但福州市GDP排名在福建省省屬地級市中仍處於第二位。而莆田市2017年為:2045.19億元、寧德為為:1793.87億元。

從目前來看福州、莆田、寧德這個「組團」經濟發展弱一些,但是有福州的帶動,肯定會在短期內快速地迎頭趕上。這只鳳凰的右翼肯定也會雄壯起來。屆時福建省的經濟將會越來越好!

廈漳泉同城化潛質比福莆寧大很多。一是廈漳泉中廈門和泉州是福建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其中的兩大城市,福莆寧中只有福州算是大城市。二是廈漳泉屬於閩南地區,通行閩南語,而福莆寧這三座城市則是分別講三種不同的方言,語言的不通阻礙了福莆寧同城化的發展。三是廈漳泉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全面超過了福莆寧。綜上所述,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比福州莆寧德同城化更有發展潛質。

個人認為福州莆田寧德同城化比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更有潛質,理由如下:

一,福州莆田寧德三城中福州一家獨大,福州是區域經濟龍頭老大,在未來五年後有可能超過泉州的超級存在。而莆田和寧德則相對弱勢,整合後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發展。

二,福州是省會城市,行政級別高,各種資源雲集,是政治和文化中心,占據絕對話語權。

三,福州與莆田和寧德地理距離很近。 廈門漳州泉州三城中各有千秋,誰也不服誰,由誰來領導同城一體化呢?廈門政治地位最高,即是經濟特區又是計劃單列市還是副省級城市,從常理上來說同城一體化應該由廈門主導進行,事實上這幾年的閩南同城一體化進程確實是由廈門主導,但是成效一般。 為什麼呢?

主要有幾個原因,一,廈門經濟體量太小隻有泉州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比漳州也多不了太多,所以廈門腰桿不硬說話不粗。

二,廈門 歷史 短暫,文化沉澱少,說服力低,泉州早在兩宋時期就是東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文化底蘊濃厚,我們說的閩南愛拼才會贏精神主要就是形容泉州。 就算是漳州 歷史 也比廈門長久很多。

總結這幾點由廈門主導的同城一體化行不通。 既然說廈門主導同城一體化行不通那由泉州和漳州主導行不行?答案顯然不行。你見過由行政級別低的城市同城化行政級別高的城市成功過的案例嗎。所以閩南地區同城一體化難度很大。

這沒的比,首先你廈門要有能力帶動泉州與漳州,才有資格與福州比,福州的條件與潛力比廈門大的更多,
福州目前想要擴大市區,閩候、連江與福清三個縣市都等著改區,而你廈門就沒這條件。
現在省里大力支持福州做大做強省會城市,福州想要廈門港,省里就把廈門港劃給福州,想要金龍 汽車 就給金龍 汽車 ,廈門就沒這優先權,你廈門有什麼可比。
再說你廈門特區也幾十年了,除了同安縣改區了,有帶動泉漳兩地什麼了,而福州在這四十年裡至少增加長樂區、福清市、平潭綜合實驗區、連江縣、羅源縣、永泰縣與閩清縣等一市兩區四個縣。廈門有的比嗎?
廈門想要並入漳州還有可能性,但單靠廈門的經濟永遠不夠的,而廈門是副省級所花的錢必須由中央撥款,省里是不負責的,等中央撥款,你廈門就慢慢排隊嗎,而且在廈門境內的省級企業產值還不算廈門的,必須納入福州財政預算。
福州現在面臨著與莆田、寧德部分和南平部分 並組成大福州,三地城市輕軌已開工建設, 並後的省會大福州的海岸線比你廈門的海岸線更長,是名付其實的沿海城市。現在的福州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地給地,要政策給政策,你廈門要什麼去向中央要吧!千萬別比了!

這個問題回答過,再回答一次。 福莆寧和廈漳泉是完全兩種模式。福莆寧福州一家獨大,莆田寧德的經濟總量省內倒數,加起來只有福州的一半多一點,只要福州願意帶動,莆田寧德就願意融入。廈漳泉是城市集群,泉州漳州誰都不比廈門弱,廈門太小帶不動兩位老大哥,想著向當年劃走同安一樣佔便宜,現在泉漳也不肯。光想著佔好處卻不肯付出的同城化,泉州漳州誰都不會接受!因此過兩年福州發展愈發壯大之後福莆寧平同城化,城際輕軌等會逐漸提上日程。而廈漳泉同城化只是空喊同城化的口號,仍行各自發展之實。若沒有勃大胸懷,用什麼去同城化。

當然是廈漳泉,福州莆田寧德同城化根本不能與廈漳泉同城化相比。

1、直接上干貨,2017年福建各地市GDP數據,泉州7548.01億元居省內第一,廈門和漳州分別是4351.18億元、3563億元,廈漳泉合計GDP為15462億元;而福州為7104.02億元,莆田為2045.19億元,寧德為1793億元,合計10951億元; 兩個片區差了4511億元,整整差了一個廈門。

2、 閩南地區人口和財富往廈門聚集的程度已經越來越明顯。 被稱為閩南「金三角」的廈漳泉,語言、文化、習俗等相近,經濟交往、人員往來更是頻繁,要素的密集度、發展的繁榮度、聯系的緊密度,堪稱全省之最,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因應形勢而生。事實上,近些年一直在喊的只有廈漳泉同城化,並沒有大舉推動福州、莆田和寧德同城化。

3、反過來,福州寧德莆田三地沒有在語言、習俗上沒有任何相通的地方,產業結構也很難達到互補的程度,福州加上自己周邊的顯示本身就是很好的資源體,五區八縣都是福州的大後方,不需要再拉上兄弟地市。而莆田就是一個獨行俠,寧德還需理清自己的發展路線,所以這三個城市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根本無法達成同城化。

作為莆田人,我覺得廈漳泉的發展潛力更大!自古以來省會都是吸血鬼!這個不是危言聳聽,寧德就是太依賴福州,弄的一個沿海城市GDP竟然是副班長的等級!要不是莆田比較靠近泉州!也是寧德的命!所以說這個就是假議題!

取長補短兩區塊,

齊力同心八閩間。

自古分家何高下?

其樂融融和氣年。

⑺ 福建長樂有多少人口為什麼叫長樂

長樂市位於閩江口南岸,處於長江口與珠江口海岸線的正中。屬於國家頒布的沿海開放市(縣)之一。是福建省會福州的門戶,國內屈指可數的空海「兩港」城市。市區距福州市中心29公里,長樂國際機場距福州49公里。世界上最大的迭合梁雙塔雙面斜拉橋青洲大橋和烏龍江特大橋把閩江南北兩岸緊密連在一起。1994年撤縣設市。處於長江口與珠江口海岸線的正中。屬於國家頒布的沿海開放市(縣)之一,全市面積658平方公里,人口66萬,長樂現轄12個鎮、2 個鄉、4個街道,共有231個村、14個社區居委會、6個居委會。
長樂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的啟錨地,也是福建省著名僑鄉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海外僑胞、港澳同胞近30萬人,在台人員及後裔10萬人。長樂歷史悠久,設縣始於唐武德六年(公元623 年),長樂(399年─401年)十六國後燕慕容盛年號。至今有1380 年的歷據史書記載,長樂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夏商時,屬揚州。秦漢時期屬閩。晉春秋和三國時,吳國、東吳在六平吳航頭(今吳航鎮)造船,因此,別稱吳航。晉朝惠帝時,將揚州部太康分為建安郡和晉安郡,長樂屬晉安郡原豐縣。隋朝大業間,晉安郡改為建安郡,長樂屬閩縣。唐武德六年(623 )由閩縣析立,取《 詩經》 「宅新邑,寧厥止」之義,縣名為「新寧」,縣治設敦素里平川(今古槐),不久改稱長樂縣。聖歷二年(699 ) ,析出長樂南部的太平、感德、崇德、孝義、萬安、長東、永樂、永福8 個鄉,設置萬安縣(今福清市)。上元元年(760),防禦史董玠因敦素里地形卑濕,將縣治移到吳航頭。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梁乾化元年(911) ,改縣名為安昌縣;後唐同光元年(923 ) ,復名長樂縣;長興四年(933 ) , 王延鈞稱帝福州,國號大閩,改元龍啟,升福州為長樂府,以閩縣為長樂縣,以長樂縣為侯官縣,以侯官縣為閩興縣;清泰二年(935),閩縣、侯官、長樂均復舊名;後晉天福六年(941 ) ,改閩縣為長樂縣,改長樂縣為安昌縣;天福七年,復為閩縣、長樂縣,均屬長樂府,此後長樂縣名穩定下來。立縣至清,長樂為閩州、福州、長樂郡、福州威武軍、福州彰武軍、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等(均為今福州)所轄。1912 年,中華民國成立,廢府、州、廳,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福建省設東、西、南、北4 路道,長樂屬東路道。1914 年,改東路道為閩海道。1925 年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制,長樂直屬福建省政府管轄。1933 年,以十九路軍將領為核心,在福州發動「福建事變』, 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劃福建為閩海、延建、興泉、龍汀4 省,長樂屬閩海省。1934 年7 月,全省設10 個行政督察區,長樂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地,轄長樂、閩侯、連江、福清、平潭、永泰、羅源等縣。9 月,閩侯縣十三區的光俗、高詳、至德、紹惠、欽仁、江左6 里劃歸長樂第七區,時省府委員陳煌琳實地勘界並立碑太歲坑(今黃石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省設立8 個專區,長樂屬閩侯專區管轄。1955 年,全省改設5 個專區,長樂屬福安專區管轄。1959 年,復屬閩侯專區管轄。1970年改專區為地區,屬閩侯地區管轄。1971 年,改屬莆田地區管轄。1983 年7 月l 日,實行市帶縣體制,長樂屬福州市管轄。1994 年2 月18 日,長樂撤縣設市,仍屬福州市。

⑻ 漳浦縣多少人口

漳浦縣常住人口為646838人。

漳浦縣,閩南金三角南部縣份,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部沿海縣,唐垂拱二年(686年)置縣,明以後素有「金漳浦」美譽。漳浦縣是著名僑鄉和台胞祖籍地 ,全縣去台人員1.2萬人,台屬2.6萬人,在2300萬多台灣人中漳浦籍佔200多萬。轄17個鄉鎮、9個農林鹽茶場,土地面積1708平方千米。

漳浦縣有南溪、鹿溪、佛潭溪、赤湖溪、杜潯溪、浯江溪等河流,年降水量1600毫米,年均氣溫21.8℃。海岸線216千米,大小島礁178個,海灣6個,港灣5個。漳詔高速公路、324國道、廈深鐵路、漳州沿海大通道過境,水運有下寨和舊鎮碼頭。瀋海高速公路在漳浦設有3個互通口。

歷史沿革:

戰國後期前的夏商西周,屬閩地,後屬於閩越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另說秦始皇三十三年),列入秦版圖,屬閩中郡。漢初,以梁山為界,北屬閩越國,南屬南海國。公元前85年(始元二年),屬會稽郡冶縣。晉至南北朝,北屬南安郡龍溪縣。南朝陳朝年間,在今福建設置閩州,後改名作為豐州,州駐地今福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名為泉州,大業三年(607年)泉州廢,改為建安郡,領閩、建安、南安、龍溪4縣,駐閩縣,郡治在今天的福州。此時閩境僅有1郡4縣,今漳州境屬建安郡(治在今福州)龍溪縣。不久龍溪縣撤銷並入南安縣,不久南安縣也撤銷。

唐垂拱二年(686)設漳州,並置漳浦、懷恩二縣;開元四年(716)州署由盤陀嶺南麓遷李澳川(今漳浦縣城綏安鎮),開元二十九年後,劃龍溪縣、龍岩縣來屬,懷恩縣並入漳浦縣;786年(貞元二年)州治再徙龍溪縣桂林村(今漳州城區)。天寶元年(742)至乾元二年(759)漳州曾改為漳浦郡。

唐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王潮三兄弟隨王緒農民軍進入福建,攻下泉州,福建觀察使陳岩委王潮為泉州刺史,至947年,南唐並吞閩國,漳州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漳浦縣

⑼ 在大陸的台灣人有多少呢

台灣省目前有2300萬人,目前來大陸工作和定居的台灣省居民非常多,根據網上多方統計,大約有200萬人長期在大陸生活。

⑽ 福州的地理特徵

福州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部的閩江口,東經118°08'~120°31',北緯25°15'~26°29'之間。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從漢代至今都是中國東南沿海貿易良港,素有"福海寶地"之譽。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城區位於盆區中央。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1043平方公里;總人口660多萬,其中城區人口243萬。現轄鼓樓、台江、倉山、馬尾、晉安五個區和福清、閩侯、羅源、連江、長樂、平潭、閩清、永泰等二市六縣。居民以漢族為主,還有畲、滿、苗、回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氣候宜人,綠樹長青,屬暖濕的亞熱帶季風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