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級精神病能領多少錢
法律分析:二級精神殘疾的補助資金是每人每年80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護法》 第四十一條 國家和社會對生活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各種渠道給予補助和救濟,國家和社會對五勞動能力的、無法定撫養人、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按規定供養、救濟。
Ⅱ 二級精神殘疾補助標准
二級精神殘疾的補助標準是每人每年八百元。具體的補助標准由各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殘疾人生活保障需求、長期照護需求統籌確定,並適時調整。 《殘疾人保障法》第五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領導,綜合協調,並將殘疾人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 相關部門制定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制定本行政區域的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使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殘疾人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殘疾人事業的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密切聯系殘疾人,聽取殘疾人的意見,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殘疾人工作。
Ⅲ 精神2級殘疾證享受哪些待遇
沒有全國統一的標准。精神二級殘疾政府補貼和當地經濟與政策有關。以北京市為例:殘疾人救助標准為二級貧困殘疾人救助標准為每人每年800元,勞動年齡段內18
55如果是重殘無業的殘疾人,享受當地低保同等待遇(現在520元/月),精神二級殘疾與低保掛鉤,一般是發放至低保存摺。經濟條件貧困的可以申請醫療救助或治療補助;醫療保險由政府代為交納。低保不分等級,只有差額和全額說,還和當地的最低生活標准有關。殘疾人二級,屬重度殘疾,申請低保評估家庭收入時按無勞動能力認定。是否能申辦下低保,低保救助金額的多少,主要看家庭收入情況,然後才是殘疾等級有上浮。具體情況可以到當地殘聯咨詢,雖然針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很多,但是每一個政策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圍,惠及不同對象,有年齡區別、有殘疾等級區別,也有家庭經濟狀況的區別。因此,殘疾人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需求,對應適合自己的優惠政策。只有對國家作出貢獻的殘疾軍人和殘疾人民警察才能享受殘疾優惠票;乘普快是半價優惠;乘動車一等座、商務座不優惠,二等座七五折優惠。普通殘疾人不享受優惠,但在一些大車站可以享受優先買票或殘疾人專用通道的便利。
有精神二級殘疾證可以申請以下補助:
1.可以申請低保;
2.經濟條件貧困的可以申請醫療救助或治療補助;
3.醫療保險由政府代為交納。
4.具體情況可以到當地殘聯咨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第四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多種渠道給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會救助。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應當採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各級人民政府對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必要的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救助。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第五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殘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便利和優惠。殘疾人可以免費攜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盲人持有效證件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地鐵、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盲人讀物郵件免費寄遞。國家鼓勵和支持提供電信、廣播電視服務的單位對盲人、聽力殘疾人、言語殘疾人給予優惠。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增加對殘疾人的其他照顧和扶助。
Ⅳ 二級精神殘疾人補助
精神殘疾是指各類精神障礙持續一年以上未痊癒,存在認知、情感和行為障礙,影響日常生活和活動參與的狀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二級精神殘疾人補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級精神殘疾人補助 1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20個省份建立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20個省份建立了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其中13個省份同時建立了兩項補貼制度,27個省份建立了一項或兩項補貼制度,但存在形式不一、標准差別較大、覆蓋范圍較窄的情況。
民政部副部長鄒銘表示,兩項補貼制度將成為首個全國性殘疾人專項福利補貼制度。
據介紹,對於補貼對象,意見做出了清晰界定,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殘疾人列為生活補貼對象,將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列為護理補貼對象。
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擴大補貼范圍。
殘疾人生活護理補貼政策調整 預計惠及千萬殘疾人
1、殘疾人的所得,經批准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注意:是減征不是免徵,要申請當地地方稅務局審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五條規定)
2、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
3、對安置殘疾人的單位,實行由稅務機關按單位實際安置殘疾人的人數,限額即征即退增值稅或減征營業稅的辦法。(財稅[2007]92號)
4、單位支付給殘疾人的實際工資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據實扣除,並可按支付給殘疾人實際工資的100%加計扣除。(財稅[2007]92號)
5、國家對從事個體經營的殘疾人,免除行政事業性收費。(《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三十六條)
6、國家鼓勵扶持殘疾人自主擇業、自主創業。
對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的,應當依法給予稅收優惠,有關部門應當在經營場地等方面給予照顧,並按照規 定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國家對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的殘疾人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小額信貸等扶持。(《殘疾人就業條例》第十九條)
7、城鄉殘疾人機動輪椅車車主可獲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財政部 中國殘聯關於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的通知 財社[2010]256號)
8、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全國平均標准為每人每月80元。
二級精神殘疾人補助 2
一、補貼對象
(一)生活補貼。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生活支出。
對象為:低保家庭內的殘疾人;低保家庭外無固定收入的智力、肢體、精神、盲視力重度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在當地低保標准2倍以內的一戶多殘、依老養殘特殊困難殘疾人。
有條件的地區可優先考慮三、四級智力、精神殘疾人,逐步擴大到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
(二)護理補貼。
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長期照護是指因殘疾產生的特殊護理消費和照護服務支出持續6個月以上時間。
對象為:殘疾等級評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
有條件的縣區可以優先考慮三、四級智力、精神殘疾人,逐步擴大到其他非重度殘疾人,推動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長期照護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
二、補貼標准
(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
低保家庭內的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35%發放生活補貼;低保家庭內的非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25%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內重度殘疾人重殘補貼金政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對殘疾人的增發部分補貼。
低保家庭外的無固定收入智力、肢體、精神、盲視力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100%發放生活補貼。
家庭人均收入在當地低保標准2倍以內一戶多殘、依老養殘特殊困難殘疾人按照不低於當地低保標准60%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外特殊困難殘疾人生活救助金。
(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城鎮、農村分別按不低於120元/月·人、80元/月·人的標准發放。
有條件的縣區可以按照殘疾人的不同困難程度制定兩項補貼的分檔補貼標准,提高制度精準性,加大補貼力度。
各地應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時調整,逐年提高,逐步實現統一城鄉補貼標准。
市民咨詢:對於精神二級殘疾的人員,國家和地方是否有照顧補貼政策?如果有的話,如何辦理?
市殘聯答復:共有兩項補貼費用,其中一項為貧困精神殘疾人葯費補助,每人每年1000元,到戶籍所在地殘聯提供殘疾人證、低保證或民政部門出具的貧困證明、精神病門診或住院治療病歷等證明材料,其中應有當年或上一年度的診療記錄。
另外一項是貧困殘疾人生活救助,二級每人每年800元,同時具備低保的條件,帶著以上材料去戶籍所在地殘聯申請,大概每年3、4月份進行申請。
其他的補助或者救助請轉辦衛計委等有關部門。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國發〔2015〕52號)精神,解決我省殘疾人特殊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省人民政府決定全面建立我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以下簡稱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
為切實做好此項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則
堅持城鄉統籌、公平公開、動態管理的原則,按照補貼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要求,逐步提標擴面,建立科學合理的調整機制。
二、補貼范圍
(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
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生活支出,補貼對象由原來城鄉低保家庭中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貧困殘疾人,擴大到城鄉低保家庭中的所有持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殘疾人。
(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補貼對象由原來城鄉低保家庭外殘疾等級為一級的殘疾人,擴大到所有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重度殘疾人。
三、補貼標准
(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准,由原來每人每月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
(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准,由原來每人每月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
有條件的地方可按照殘疾人的不同困難程度制定分檔補貼標准。
已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市、縣(市、區),超出補貼范圍或高於此標準的,可按原規定執行。
四、補貼方式
殘疾人兩項補貼採取殘疾人自願申請、有關部門逐級審核、定期復核的辦法。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由縣級民政部門負責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由縣級殘聯負責發放。
各市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申請審核補貼發放辦法。
必須做到及時規范、透明便捷。
五、經費保障
殘疾人兩項補貼經費由省、市、縣(市、區)財政按比例負擔,其中省財政承擔50%,市、縣(市、區)財政承擔50%,市縣具體承擔比例由各市確定。
六、政策銜接
(一)城鄉低保家庭中的一級、二級殘疾人,可同時申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殘疾人兩項補貼不計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
(二)既符合殘疾人兩項補貼條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殘等福利性生活補貼(津貼)、護理補貼(津貼)條件的殘疾人,可擇高申領其中一類生活補貼(津貼)、護理補貼(津貼);
(三)享受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殘疾兒童不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可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四)領取工傷保險生活護理費、納入特困人員供養保障的殘疾人不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
七、工作要求
各地要高度重視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結合當地實際盡快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嚴格執行補貼范圍和要求,嚴格按照殘疾人評定標准評估鑒定、審核發證。
嚴禁弄虛作假,嚴禁擠占、挪用、套取補貼資金,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殘聯將採取隨機抽查的方式對發證及補貼情況進行抽查和督查,對違規者將嚴肅追責。
殘疾人兩項補貼自2016年1月1日起實行。
Ⅳ 精神病二級殘疾一個月多少
法律分析:二級殘疾人可以享受不核定家庭收入上浮20%的全額低保,每年約5000元左右。(地方不同略有浮動)。
國家對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員每月發放55元的護理補貼,對低保戶中的殘疾人每月發放70元的生活補貼,滿足兩項條件,可享雙重補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七條殘疾人及其所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
殘疾人所在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殘疾人家庭,應當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
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多種渠道給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會救助。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應當採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各級人民政府對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必要的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救助。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Ⅵ 二級精神殘疾補助標准
二級精神殘疾的補助標准為每人每年800元。
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多種渠道給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會救助。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應當採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各級人民政府對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必要的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救助。
通常國家的補貼是根據當地的經濟水平以及人均收入等因素進行計算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六條 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各項社會保障的權利。
政府和社會採取措施,完善對殘疾人的社會保障,保障和改善殘疾人的生活。
第四十七條 殘疾人及其所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
殘疾人所在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殘疾人家庭,應當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
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第四十九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無勞動能力、無扶養人或者扶養人不具有扶養能力、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按照規定予以供養。
國家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舉辦殘疾人供養、托養機構。
殘疾人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侮辱、虐待、遺棄殘疾人。
第四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多種渠道給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會救助。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應當採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各級人民政府對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必要的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救助。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Ⅶ 精神二級殘疾能享受多少補貼
法律分析:精神二級殘疾政府補貼和當地經濟與政策有關,並不是全國統一規定的。 勞動年齡段內18-55如果是重殘無業的殘疾人,享受當地低保同等待遇(現在520元月)如此人以享受低保可申請特困補助100元月; 精神二級殘疾與低保掛鉤,發放至低保存摺。肢體二級屬於重殘可以享受以上政策。 殘疾人救助標准為一、二級貧困殘疾人救助標准為每人每年800元,貧困殘疾人救助標准為每人每年400元。有精神二級殘疾證可以申請以下補助: 可以申請低保; 經濟條件貧困的可以申請醫療救助或治療補助; 醫療保險由政府代為交納。 具體情況可以到當地殘聯咨詢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
補貼標准。殘疾人兩項補貼標准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殘疾人生活保障需求、長期照護需求統籌確定,並適時調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按照殘疾人的不同困難程度制定分檔補貼標准,提高制度精準性,加大補貼力度。
Ⅷ 精神2級殘疾證享受哪些待遇
二級精神殘疾證可享受的待遇包括:
1.搭乘火車、飛機,優先購票和搭乘;
2.市內公共汽車免費;
3.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免費攜帶。殘疾人專用交通工具可就近免費停放;
4.盲人讀物普通郵件免費寄遞;
5.殘疾人就醫,優先掛號、就診,盲人、雙下肢殘疾人、多重殘疾人免交掛號費;
6.殘疾人免費進入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宮)等場所;使用收費公廁免費;
7.影劇院、體育場(館)提供半價優惠;8.鄉鎮、街道以上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及各類企業按本單位在職職工1.5%的比例,安置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在招聘、招工時,給予優先錄用,並在工作、工種上給予照顧,實行同工同酬等。
殘疾人救助標准為一、二級貧困殘疾人救助標准為每人每年800元,勞動年齡段內18-55如果是重殘無業的殘疾人,享受當地低保同等待遇(現在520元/月),精神二級殘疾與低保掛鉤,一般是發放至低保存摺。經濟條件貧困的可以申請醫療救助或治療補助;醫療保險由政府代為交納。低保不分等級,只有差額和全額說,還和當地的最低生活標准有關。殘疾人二級,屬重度殘疾,申請低保評估家庭收入時按無勞動能力認定。是否能申辦下低保,低保救助金額的多少,主要看家庭收入情況,然後才是殘疾等級有上浮。
有精神二級殘疾證可以申請以下補助:
1.可以申請低保;
2.經濟條件貧困的可以申請醫療救助或治療補助;
3.醫療保險由政府代為交納。
4.具體情況可以到當地殘聯咨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第四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多種渠道給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會救助。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應當採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各級人民政府對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必要的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救助。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第五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殘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便利和優惠。殘疾人可以免費攜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盲人持有效證件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地鐵、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盲人讀物郵件免費寄遞。國家鼓勵和支持提供電信、廣播電視服務的單位對盲人、聽力殘疾人、言語殘疾人給予優惠。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增加對殘疾人的其他照顧和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