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主會場現在有多少人
擴展閱讀
福州買衣服去哪裡進貨 2025-08-03 11:06:15

福州主會場現在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3-01-14 16:42:25

Ⅰ 深圳大運會主會場可以進多少人

深圳灣體育中心

深圳灣體育中心又名「春繭」,位於深圳市南山後海中心區東北角、深圳灣15公里濱海休閑帶中段,毗鄰香港,北臨濱海大道,西臨科苑南路,東臨沙河西路,南臨深圳灣內湖,規劃用地面積為30多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近33萬平方米。作為深圳大運會的主要場館之一,深圳灣體育中心將在大運會期間承擔開幕式、乒乓球預決賽等項目。該處場館建設已全部完成,其中承辦開幕式的體育場正在搭建布景,並同步進行緊張的排練。承擔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體育館已經可以使用,6月份曾成功舉辦了深圳大運會前最高級別的測試賽——中國乒乓球公開賽。

深圳灣體育中心位於南山後海中心區東北角、深圳灣15公里濱海休閑帶中段,毗鄰香港,是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要分會場, 也是深圳未來的重點城市景觀和公共活動空間。整個項目佔地約30.74公頃,總建築面積達25.6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深圳市的又一座標志性建築。

目錄

簡介
地理位置及地形
節能環保設計
四大平台
五大特點
「一場兩館」
活動賽事
經濟戰略展開
編輯本段
簡介

項目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運動員接待服務中心、體育主題公園及商業運營設施。其中,規劃建設2萬個固定座位的主體育場將承擔大運會足球預賽的比賽和訓練功能;可容納1.3萬名觀眾的主體育館將成為大運會兵乓球比賽的主要場館;同時游泳館也將承擔游泳比賽的訓練功能。
深圳灣體育中心在設計上也是體育建築的一大創新,名為「春繭」的獨特設計通過用白色巨型網架結構做成的大屋面將「一場兩館」和商業設施進行建築空間一體化的整合,另外該項目一體化、復合化、活性化的設計對賽前賽後的綜合利用十分有利。
大運會之後,該中心,面對廣大市民開放,成為全民健身的核心場所以及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的重要賽場。目前深圳灣體育中心工程正在進行軟基處理階段,計劃2010年4月30日完成鋼結構吊裝,2010年8月30日完成整體屋面封閉,2010年12月31日工程竣工驗收,2011年6月進行體育設施驗收。
主體育館「春繭」
編輯本段
地理位置及地形

外形酷似「春繭」的深圳灣體育中心,位於南山區海德三道與科苑大道交口處,是一個大型綜合性體育場館。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30.7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3.6萬平方米
地圖位置
,主要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中心、運動員接待服務中心、體育主體公園及商業運營設施。
?這個設計中最大的亮點是能看到海的體育場。在設計之初,中日兩家設計方就充分考慮了體育中心與周邊環境的融合。深圳灣畔的這個地塊是南山的一塊寶地,將來的規劃是高端的金融商務區,可以說是「寸土寸金」,所以,深圳灣體育中心將3個主要設施「一場兩館」在南部進行了一體化緊湊設計,以鋼結構的單層空間網殼構成一個整體,將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三大設施覆蓋在一個屋面下的、動態的一體化空間下,整合成一個新穎的體育設施。這樣的設計方式是國內首創,同際鮮有,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保留最大的、利於今後發展的室外用地。同時,這一場兩館又不像傳統的場館,有封閉的圍牆,它是開放式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均有通透的開口,均可以通過舒展的緩坡輕松進入,方便市民出入,也達到了人與自然的融合。特別是最東端(體育場一邊),結合深圳灣靠海的特點,大膽地「切」出了一個通透的剖面,橫跨100多米,像一個開放的「落地窗」,這樣,坐在體育場里就可以看到大海,為了更加突出這種無敵景觀,這個剖面上又設計了一個橫跨120米的展望天橋,屆時,市民可以在那裡喝著咖啡,一邊看比賽,一邊賞海景。
編輯本段
節能環保設計

深圳灣體育中心的設計中,節能是很重要的一塊。由於有眾多的通口,這里自然通風會非常好,同時利用峰谷電價,採取冰蓄冷的方式,可以節約很多空調電力。體育館屋頂採用的是LOW-E玻璃,透光不透熱,兩側的玻璃幕牆是可開啟的。同時,體育中心還充分利用環境特點,因地制宜,有效利用海水,採用海水源熱泵系統及其他包括太陽能在內的各種節能系統。
體育中心結構的各個小板塊連接處,都有一個個槽,設計師稱之為天溝,將來雨水將通過數以萬計的天溝收集,用於整個體育中心的冷卻水、綠化用水等。
考慮到深圳灣體育中心靠海,鋼結構將受到海鹽腐蝕的考驗,鋼結構將塗上特別的防護塗料,屋面則採用不銹鋼,同時,這些材料也有一定的自潔性,通過雨水的沖刷,在將來的運營中起到自我清潔的功能。
形似「春繭」的鋼結構外殼讓這里成為標志性的城市景觀,深圳灣體育中心將鋼結構屋架的形式通過合理的設計表面化鋼結構屋架既是結構構件,又具有裝飾功能,表裡如一。通過屋面的鋼結構與巧妙設計的支撐柱體,創造出一種具有開放感、輕快感、真實自然的建築空間。支撐大屋面的柱子在端部緩慢的分成4個曲線支撐體,與上部的格子梁交叉處連接,形成樹狀支撐體系。
編輯本段
四大平台

深圳灣體育中心是以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一場兩館」為主體,以大運會舉行為契機,以大型賽事為依託,以全民健身為重點,集體育比賽、運動訓練、全民健身、會展博覽、商貿購物、文藝匯演、休閑娛樂、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國際化綜合性大型體育中心。深圳市及體育中心所在的南山區,將充分開發利用中心的復合功能,打造四大平台——
品牌賽事平台
目前,深圳後海體育中心F1摩托艇落戶南山10年,2008年直線競速車王挑戰賽總決賽也將籌備舉行。深圳灣體育中心將依託優越的場館設施、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深圳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整合各項場館設施、科研攻關、營養配餐、運動損傷康復和理療等機構,以高科技、系統化、多功能的綜合服務吸引各級別運動隊、運動員前來訓練。經過一定時期的經營、發展與完善後,體育中心將成為全方位、多功能、現代化的專業訓練和業余培訓服務中心,培育出適合南山的品牌賽事。
休閑健身平台
深圳灣體育中心除保證訓練、競賽、商務辦公外,還將向社會開放,開展多元化經營活動,提供豐富多彩的休閑健身活動,滿足深圳市民的體育消費需求。針對南山區人口結構以高學歷、高技術居多的特徵,以及一般大眾的健身娛樂需求,可以引入體育公園的概念,強調人的體育文化、體育休閑意識和大型體育設施的公園化;利用「一場兩館」及其室外的空間,可建籃球場、小型足球場、乒乓球台等,供群眾平時健身娛樂使用,也可以作為開展三人籃球賽、五人足球賽等群眾性體育比賽的場地;體育廣場則為老年人提供了晨練場地,青少年也可以在此開展輪滑活動;針對區內部分較高消費能力的人群開設網球俱樂部,利用「一場兩館」的室內空間,開設高級的健身會所。
文化娛樂平台
深圳灣體育中心的運營充分考慮其體育戰略意義和文化戰略意義,強調體育場館的專業功能與綜合功能相結合,即堅持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相結合,體育和文化娛樂相結合,體育與商業相結合。深圳灣體育中心內體育場觀眾席設置20000固定座位,體育館10000固定座位,音響、照明、電視直播等設備的現代化程度高,服務設施齊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建成後的深圳灣體育中心將實現包括舉辦重大體育賽事、會議、文藝、展覽等商務活動,提供市民休閑、健身、娛樂三項主要功能。
商貿服務平台
體育服務業具有傳統服務業附加值高、產值大、帶動能力強的優勢,又作為新興服務業具有吸納和集聚能力強的特點,是社會經濟發展興奮點。未來的深圳灣體育中心將形成以體育為主,集會議、會展、特色餐飲、零售、保健、培訓等商貿服務行業於一體的綜合商貿服務系統。
編輯本段
五大特點

特色一:體育建築的創新
「春繭」創造了高效的體育文化設施,在黃金地段建造高集聚性體育設施,營造一個城市價值高密度化、具有都市度假性質、市民體育休閑的環境,與周邊的城市酒店、商業文化中心共同形成休閑度假地;「一場兩館」一體化設計,並同時與商業設施、運動員接待中心復合,相對於獨立設置的單體建築,更能有效、靈活的互相利用各種配套設施;有氧健身運動中心、健身俱樂部等體育綜合體設施面向市民,市民可以根據醫學數據的分析與專業指導,綜合自身年齡、體力等素質選擇不同的項目,輕松體驗健康運動。
特色二:優美的建築造型與活性化空間
大屋面聯系「一場兩館」,通過視覺上一體感的空間構成,形成標志性的城市景觀;中心的「綠樹廣場」將向市民開放,可舉辦各種活動;體育用品專賣店、體育文化展示及其他服務設施,將成為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間。
特色三:人性化的設計
考慮到使用者及步行者的安全,「春繭」以「人車分流理念」為基礎進行了剖面設計,將位於標高6米處的二層平台設定為主要通道,作為通往會場的步行者專用空間,既確保行人安全,又能在避難疏導上有效的發揮作用。其次,在一層設置了體育館內部人員車道、後勤車道和貴賓專用車道,作為專用的車行空間進行規劃。再次,將南北走向的次幹道設置在地下一層,最終將行人與車輛分離開。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看,體育中心臨海豐富的自然環境與西部商業文化中心,通過大屋面下的空間聯系在一起,並可以步行穿越其中。同時,體育中心通過人行天橋,與西側、南側的F1商務中心區及北側的高新技術區形成緊密的聯系。
從建築設計的角度看,中心用地四面均可以通過舒展的緩坡輕松進入。各設施之間緊湊、一體化設計,盡可能縮短行走距離,配套設施布局簡潔,內部流線簡明清晰,標識設計醒目易懂的。觀眾坐席、設施用房、衛生間、停車場均設置無障礙設施,為市民提供可輕松進出的、開放性的空間。
特色四:結構與建築一體化設計
「春繭」的鋼結構屋架被設計成具有裝飾性的外形,既是結構構件,又具有裝飾功能,表裡如一。「綠樹廣場」位於設施中心,是設施整體的主要入口空間,集公共性、聚會性於一體,是具有較高利用率的廣場空間。「綠樹廣場」使人們情不自禁地聯想到充滿光與影的「紅樹林」。在「綠樹廣場」周邊配置有體育用品專賣店及體育文化產業設施。
特色五:節能、節地、節材
「一場兩館」一體化緊湊設計,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保留住利於今後發展的最大室外用地;各種設施緊湊集約設置,避免功能的重復,節省空間,節約建築材料,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除常規的節能措施外,因地制宜,在建築中盡量採用中水、太陽能等其他各種節能系統;採用自然採光、自然通風等節能措施,利用大屋面收集雨水循環使用,能夠降低運行成本。
編輯本段
「一場兩館」

體育場
深圳灣體育中心體育場設有1個標准田徑場和1個熱身場,共有2萬個座位,主要看台設在西側,該側約1.2萬個座位,分為上下兩層,中間設18個包廂。在西看台下設計了附屬配套比賽用房。罩棚最高處平均高度約40米,滿足燈具防眩光的要求,東側設置透空天空走廊,讓人們在觀看比賽時能感受到海的氣息。
體育館
1萬多個座位的近圓形體育館,比賽場地40×70米,可布置16張乒乓球台。熱身場地37×51米,可布置12張乒乓球台。
在比賽場地周圍設計了附屬配套比賽用房。體育館場地凈空不低於15米,比賽(熱身)場地、比賽用房設置及流線組織符合大運會比賽的需要。固定座位合計1萬席,可動座位3000席。
游泳館
游泳館建築面積達19,730平方米;比賽大廳設有固定觀眾坐席675個;游泳館設有一個50×25米標准比賽池和一個25×25米訓練熱身池,可作為全國性和單項國際比賽(游泳、水球等)、群眾體育活動、業余及專業隊伍訓練等場地。
編輯本段
活動賽事

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中國深圳舉行。作為大運會比賽場館之一的深圳灣體育中心,佔地面積30.74公頃,位於深圳南山後海中心區,毗鄰深圳灣和香港,主要建設內容有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運動員接待服務中心、體育主題公園及商業運營設施,總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屆時將承擔足球預賽、乒乓球決賽、游泳等比賽和運動訓練功能。
深圳灣體育中心將是深圳未來的重點城市景觀和公共活動空間,市政府希望打造成標志性建築、城市精品
編輯本段
經濟戰略

深圳灣體育中心地處深圳灣海域和南頭半島交匯處,緊鄰未來南山高密度金融商業區,濱海大道和深港西部跨海大橋在這里交匯,優美的環境、便捷的交通和無與倫比的區位優勢,將有效地吸引深、港、澳和珠三角地區的廣大消費群體。
深圳灣體育中心是以一場兩館為主體,以大運會舉行為契機,以大型賽事為依託,以全民健身為重點,集體育比賽、運動訓練、全民健身、會展博覽、商貿購物、文藝匯演、休閑娛樂、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國際化綜合性大型體育中心。在完成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規定的比賽任務以後,該中心將成為南山區全民健身的核心場所,成為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的重要賽場,深、港、澳博覽會展的靚麗平台,逐步發展為輻射珠三角的知名演藝中心,全區老百姓休閑娛樂的理想去處和旅遊觀光點,成為南山吸引國際友人健身、娛樂、投資的主要窗口,成為拉動南山經濟發展、文化創新、商業繁榮的有力引擎。
佔地2.4平方公里的南山後海中心區是深圳灣十五公里濱海岸線的重要相關城市功能區域,也是未來南山城區空間系統和城市活動向海東擴連接深圳灣的核心濱海城市功能區段,與目前已經開發建設完成的南山商業文化中心區一起承擔區域中心功能。
南山後海中心區的基本功能定位為:依據深圳城市雙中心的發展結構,形成服務南山主城區的核心區,包括商務辦公、金融、酒店、商業、文化、體育、娛樂、服務業在內的多種城市中心區職能,並結合良好的南山內湖以及深圳灣自然環境,建設體現濱水環境特徵的核心城區,積極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間形態,在生態環境、公共空間、步行系統、綠化環境、商業環境、濱水岸線等方面形成特徵。
交通
附近乘車路線:地鐵2號線 後海站
公交:72路及其他路線 濱海之窗站

Ⅱ 人民大會堂主會場最多容納多少人,它的面積是多少

人民大會堂建於1959年,建築面積達171,800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要大。大會堂壯觀巍峨,黃綠相間的琉璃瓦屋檐,高大魁偉的廊柱,以及四周層次分明的建築,構成了一幅天安門廣場整體的庄嚴絢麗的圖畫。

一層設座位3693個,二層3515個,三層2518個,主席台可設座300-500個,總計可容納1萬人。

Ⅲ 福州目前街上有人嗎

有人。現在疫情防控放開一個月的時間了,有一部分人已經康復,現在福州街上人流量已經很大了。福州是福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Ⅳ 十一屆全運會資料

第十一屆全運會會徽第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定於2009年10月16日在山東省舉行,10月28日舉行閉幕式。[編輯本段]十一屆全運會賽區安排
根據2009年十一屆全運會總體賽區安排,全省17個市均安排競賽項目。除主會場濟南外,青島市將承辦射箭、擊劍等9個項目的比賽;日照市將承辦賽艇、皮劃艇等5項比賽;泰安4項;淄博和煙台各3項;濰坊、威海、臨沂、濱州、棗庄各2項,東營、濟寧、萊蕪、德州、聊城、菏澤各1項。
此外,除花樣滑冰等冰上項目,我省將委託東北有關省、市協助承辦外,馬拉松項目的比賽也將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規定,放在北京市舉辦。
開幕式將在新建的濟南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閉幕式則安排在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開、閉幕式方案都將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向社會公開徵集,力求體現創新、精彩、節儉,體現民族傳統和時代精神,展示中華文化和齊魯文化風采,展現體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2008年8月份,面向社會公開徵集開幕式文體表演方案,明年4月份確定開幕式的具體方案。
會徽吉祥物2008年10月揭曉
2008年10月,第十一屆全運會會徽、吉祥物、主題口號、宣傳畫都揭曉。同時,設立第十一屆全運會倒計時牌,舉行倒計時兩周年宣傳活動。
2008年9月,還公開徵集第十一屆全運會聖火火種採集儀式、火炬式樣和傳遞方案。會歌也於當月揭曉。
2009年5月,舉行聖火火種採集儀式,8月舉行火炬傳遞活動點火起跑啟動儀式及火炬傳遞活動,9月底各路火炬在濟南匯集後,於10月11日在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
濟南承辦23項賽事
第十一屆全運會共設33個大項、360個小項,將分布在全省17市舉行。
在各市申辦的基礎上,經綜合平衡並報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確定了以濟南為主賽區、17個市共同參與、全省設置60個分項賽區的項目布局。
其中濟南承辦23項賽事,包括田徑、游泳(跳水、男子水球)、羽毛球、男子籃球、拳擊、馬術(速度賽馬)、男子足球(小組賽及1-4名)、體操(藝術體操、蹦床)、男子手球、網球、男子排球、女子排球、舉重、摔跤、射擊、曲棍球、棒球、壘球。
青島承辦11項,日照6項,其他各市1到3項。
馬拉松和部分冰雪項目,安排在外省市舉行。
共需新建41個場館
按照節儉、精品、可持續原則,根據賽事需要,全省共需維修、新建130個比賽和訓練場館。其中,利用現有場館71個,新建41個,維修改造18個。
新建場館中,主會場濟南奧體中心已於2007年5月28日開工建設。項目用地81公頃,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包括主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網球館。目前主體育場已經封頂,體育館、游泳館、網球館將於2008年8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整個奧體中心項目2008年底竣工。
其他各市新建的22個場館中,5個已完工,11個已開工,5個將於近期開工,另有一個項目正在落實規劃。
由省體育局承建的6個比賽場館、9個訓練場館,已於2008年5月開工建設。為第十一屆全運會配套建設的廣電主播台、信息中心已規劃落地。
辦賽同時發展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業已被納入到第十一屆全運會辦賽宗旨中來。
山東省計劃將開展了一系列「全民健身與奧運、全運同行」主題活動,制定了「一點三線」全民健身工程和「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規劃,並開始付諸實施。2009年以前,以濟南為中心,以市級城市為支點,結合城市規劃建設改造,建設一批健身中心、健身工程和基層健身站點,構築沿海、沿黃和歷史文化三條全民健身景觀線。
同時,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建設適合農村特點的體育健身設施,力爭2010年基本實現體育設施「村村有」。[編輯本段]十一運會徽
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會徽發布儀式2008年11月18日晚在濟南舉行。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孫大剛等集體創作的 「和諧中華,活力山東」圖案最終被選定為十一運會會徽。
十一運會會徽以「和諧中華、活力山東」命名,以11個「競技人形」為主要構成元素。整體結構創意來源於中國古代文字小篆中繁體「中華」的「華」字,代表此次運動會是全中國人民的一次體育盛會;其中造型語言借鑒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個運動人形的組合,在點明「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的同時還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徵意義;會徽整體圖形創意還融合了中國傳統紋樣「同心結」的概念,寓意此次全運會將是一次「團結、和諧、圓滿」的體育盛會。
據專家介紹,會徽設計中巧妙地融入了具有山東文化傳統特色的特徵元素。會徽中的幾何形構成元素來源於山東濟南出土的戰國時期「錯綠松石銅豆」上的「幾何勾連雷紋」和西漢時期「規矩紋銅鏡」上的規矩紋飾,文化內涵深厚;會徽選用的色彩取材於山東傳統木版年畫中的顏色,蘊含了山東民間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其中的「紅、黃、藍、綠、黑」五種顏色,還代表了奧林匹克五環色彩;同時,會徽表現手法輕松、活潑、現代,既體現了深厚的齊魯文化底蘊,又表現出現代山東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新形象。
十一運會會徽通過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的方式產生。在徵集期間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應征作品3040件。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將於2009年10月在山東舉辦。
[編輯本段]十一運吉祥物「泰山童子」
理念來源:
吉祥物「泰山童子」以充滿文化、自然內涵和動人傳說的泰山為基礎,並結合現代體育理念、國泰民安的吉祥寓意進行創作。泰山地處山東,東臨大海,西近黃河。它濃縮著東方文化精髓,是民族的根、生命的根,是天人合一、社會和諧的美好精神象徵。「登泰山而攬眾山小」,既體現了堅韌不拔、奮勇爭先的體育精神,又展現了登高望遠、憧憬未來的寬廣胸懷。數千年文化精神滲透和現代文明渲染,賦予「五嶽之首」更加豐富的積極內涵。
泰山的歷史由石頭寫起。傳說在巍峨的泰山腳下有一位青年石匠,他體魄強健,武藝高強,行俠仗義,保佑百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保護神,並將其刻在泰山石上,取名「石敢當」,作為鎮宅之寶,祈願平安吉祥。這一獨具特色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並擴展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成為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吉祥信仰。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設計釋義:
吉祥物「泰山童子」主體形象以泰山石為核心表現內容。石頭被譽為「生命之魂」,寓意著「健康與長壽」,特別是2008奧運會獎牌的設計,把中國的石文化推向一個新高潮。
結合動人傳說,通過時空轉換、視覺過渡,形成了一個充滿朝氣、活潑英武、活力四射的卡通形象,給擬人化的泰山石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吉祥寓意,是歷史和自然文化與當代視覺藝術的交流,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憧憬,也表達了好客的齊魯兒女以特有的吉祥形式,贊美第十一屆全運會的空前盛況,激勵中華兒女的拼搏精神,充滿了和諧與圓滿、提高與發展的良好祝福。
「泰山童子」設計將傳統與現代元素融入其中,吉祥紋樣與五官形象巧妙穿插,石與肢體靈活組合,既有整體概括,又有細節體現;既傳達了傳統文化內涵,又強調了現代精神風貌。造型獨特,簡潔大方,生動可愛,積極向上,為吉祥物宣傳推廣與開發應用提供了寬廣的空間,是「和諧中國、全民全運」概念最為直觀的藝術延展。同時,以石頭為基礎進行設計也是吉祥物創作的一個創新。一開始我們設計的是童子張開手向大家揮手致意,後來又改成兩個指頭做V字狀表示勝利,最終還是定了現在豎大拇指的手勢,這個手勢寓意著十一運會要辦成最棒的全運會。在吉祥物的名字上也有爭論,什麼『石敢當』、『泰山娃』、『泰山小子』都想過,後來才改成了『泰山童子』
[編輯本段]十一運會志願者標識

2008年10月13日,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組委會在濟南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十一運會志願者標識。
志願者標識的塑形手法和色彩源自奧運五環及十一運會的會徽,圖形的主要構成元素來源十一運會會徽的設計圖形,用兩個勾連的人形組成了蘊含志願者特徵的「心」形圖案。三個圓點與勾連紋樣的共用形態中,能看到三個緊緊相擁的人形,充分表達出志願者的組織形態和特徵,傳達了十一運會志願者精神「團結協作,真誠奉獻,奮發有為,共創和諧」的核心理念。
據了解,十一運會將招募志願者3萬名。志願者崗位分賽會志願者和城市志願者兩類。賽會志願者從事賽會志願服務,包括開閉幕式服務、場館服務、會務服務、團隊聯絡、技術服務、資料查詢、應急服務等。城市志願者從事城市志願服務,包括文明拉拉隊、禮儀接待、環境整治、導游導購等。
在山東工作、學習、生活,年齡18周歲以上,身體健康,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具備志願服務崗位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充足時間參加十一運會志願服務的社會公眾和在校大學生,均可報名申請成為志願者。
凡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均可登陸十一運會官方網站進行報名。[編輯本段]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火炬「如意」
2009年4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火炬「如意」在濟南揭開面紗,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

十一運會火炬外形由中國傳統吉祥物件「如意」演變而來,取「如意和諧,吉祥美好」之寓意。火炬整體由金銀兩色組成,出火口借鑒元代青花瓷荷花紋飾,殼體採用漢代柳葉紋飾裝飾,突出了濟南「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城市特色。火炬高度為69厘米,簡約明快,典雅大氣。
據介紹,「如意」在環保、安全和性能上延續了奧運火炬「祥雲」的特點。
十一運會火炬外殼採用的是可回收利用的輕質環保材料鋁,內部燃燒器等部件則採用耐高溫的不銹鋼和銅。燃料採用的是丙烷,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如意」火炬的燃燒性能也十分優異,可保障火炬在傳遞過程中的安全。
附:如意火炬技術參數
◇長度:690MM;
◇重量:1Kg左右;
◇燃燒時間:10-15分鍾;
◇零風速下的火焰高度:25-30CM,可調;
◇燃料成分:丙烷;
◇燃料優勢:丙烷是一種價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氫,燃燒後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沒有其他物質,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且其氣化溫度低,氣化速度快,燃燒更可靠;
◇外殼材料:輕薄鋁合金和中空塑件;
◇技術保障:65公里/小時強風、50毫米/小時的降雨下可保持正常燃燒不熄火;
◇火炬內部燃燒系統均參照29屆北京奧運會火炬技術標准進行設計。[編輯本段]十一運會宣傳口號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2、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構建和諧社會
3、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加快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
4、抓住承辦全運會機遇,實現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5、高舉旗幟,科學發展,建設經濟文化強省
6、和諧中國,全民全運
7、體育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8、弘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9、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在山東舉行
10、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圓滿成功
11、齊魯大地煥新顏,同慶祖國60華誕
12、與祖國同慶,與全運同行
13、舉省一致辦全運,展示齊魯新形象
14、人人都是東道主,我為全運做貢獻
15、手拉手當好東道主,心連心辦好全運會
16、支持全運會、參與全運會、奉獻全運會
17、迎全運盛會,創文明城市
18、齊心辦好十一運,攜手共建新山東
19、喜迎全運會,建設新山東
20、當好東道主,辦好全運會
21、和諧齊魯風,精彩全運情
22、相約禮儀之邦,共創全運輝煌
23、全民全心全運會,新風新貌新齊魯
24、相約活力山東,共享激情全運
25、活力新山東,激情十一運
26、齊魯齊心,全民全運
27、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攀登新高峰
28、為全運加油,為健兒喝彩
29、祝全國體育健兒取得優異成績
30、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31、全民全心全運,更快更高更強
32、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33、活力,健康,和諧
34、全民健身,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35、健身,健康,健美
36、運動是健康之源
37、我運動,我快樂
38、與全運同行,與健康為伴
39、大家動起來,全運更精彩
40、人人爭做文明市民,熱情歡迎八方來賓
41、有朋遠方來,全運更精彩
42、山東人民歡迎您
43、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體育健兒
44、感謝全國人民對山東的支持
45、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全運會濟南開,不亦歡呼。

十一運會獎牌設計方案(反面)

十一運會獎牌設計方案(正面)
口號:和諧中國,全民全運。
Harmonious China,Everybody『s Game
十一屆全運會申辦大事記
2004年2月11日,山東省成立了申辦十一屆全運會領導小組。
2004年10月15日,省政府正式向國家體育總局遞交了申辦報告。
2005年2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復函國家體育總局,同意山東省承辦2009年十一屆全運會。
2005年7月19日,經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十一屆全運會山東省籌委會。
2005年8月18日,十一屆全運會山東省籌委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這標志著我省承辦十一屆全運會工作正式啟動。
2006年5月28日,濟南奧體中心正式開工建設。[編輯本段]第十一屆全運會火炬傳遞活動
第十一屆全運會組委會31日在山東濟南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8月1日將在泰山之巔採集「國泰民安」之火,8月16日全運會火炬點火起跑儀式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舉行,火炬主要經過各省會城市及香港、澳門等地,9月19日起在山東境內傳遞,10月15日在濟南傳遞。
火炬傳遞活動路線途經各省省會、直轄市、自治區首府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所在地。總體安排如下:8月16日自北京市點火起跑,經天津、石家莊、沈陽、長春、哈爾濱,到呼和浩特、太原、西安、銀川、蘭州、西寧、烏魯木齊、拉薩、昆明、成都。9月上旬自重慶起,經貴陽、南寧、長沙、武漢、鄭州、合肥、南昌、廣州、海口,抵達澳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9月中旬自福州起,經杭州、上海、南京,傳至山東境內。
9月19日在青島市舉行山東境內火炬接力傳遞啟動儀式。隨後,由組委會運行團隊護送火種,在山東省內其他城市依次舉行火炬傳遞活動,10月15日在濟南市進行最後一站的火炬接力傳遞。
火炬傳遞活動以「祝福祖國 共享全運」為主題,旨在充分表達全國各族人民慶祝新中國60華誕和祝願祖國繁榮昌盛的美好心願,體現共享全運盛會的喜慶氣氛,內涵豐厚,含義深刻。為配合火炬傳遞活動,組委會請曲波作詞,王詠梅作曲,薛瑞光編曲創作了火炬傳遞主題歌《如意的聖火》,歌曲由祖海演唱。

這是官方網址
http://www.11th-games.org.cn/

Ⅳ 第七屆世界閩商大會有沒有邀請張一鳴

有邀請張一鳴。2022年6月的第七屆世界閩商大會,海內外1600多位閩商代表和各界人士在福州主會場,包括張一鳴。

Ⅵ 紹興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能多少人

1500人。根據查詢紹興國際會展中心相關資料顯示,紹興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能容納1500人。紹興國際會展中心選址於金柯橋大道以東、柯袍線以南、鏡水路以西、綢緞路以北區塊,總用地面積約300畝,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