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手串戴著菩薩的要多少錢一串
擴展閱讀
福州基礎閱讀培訓哪裡好 2025-07-29 14:19:59
北京豐台晚上哪裡人最多 2025-07-29 13:56:23

福州手串戴著菩薩的要多少錢一串

發布時間: 2023-01-21 16:42:44

❶ 奇楠手串鑒定下得多少錢

菩薩奇楠並非是奇楠香,只是因為其香味類似於奇楠香才被這么叫。菩薩奇楠18g的現在要買起碼也得兩三萬吧

❷ 18克的1.6 14菩薩沉香手串多少錢

菩薩正區料手串價格比星洲的貴些,2000左右!

❸ 菩提根手串一般多少錢

您的問題,這樣的品種的手串,市場上一般喊價在300元左右;超過這一個價格,市場上可以大量供應的;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❹ 去九華山求一個帶手上面佛珠大概要多少錢

便宜的,有十元的綠檀,幾十元的,一兩百元的都有。
其實佛珠不必請貴的,合適上手就好。最主要的是這份對佛菩薩的恭敬心。一份恭敬,就會有一份感應。

❺ 正月菩薩子一串是多少好

做裝飾用無所謂幾顆,長短合適即可;做念珠用是有講究的。具體如下:
品級意義
一、念珠按品級劃分,念珠可分四品:
1.最上品為一千零八十粒。但這種念珠因太長,僅為少數高僧大德和潛修人者使用,或為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品,此外極少人使用。
2.上品為一百零八粒。密宗行者用一百一十粒。為修行中記數方便,現也有穿為二百一十六粒或三百六十粒的。
3.中品為五十四粒。
4.下品為二十七粒。
二、按粒數劃分,念珠可分為十種:
(1)、一千零八十粒:
(2)、一百零八粒:
(3)、五十四粒
(4)、四十二粒:
(5)、三十六粒;
(6)、三十三粒;
(7)、二十七粒:
(8)、二十一粒;
(9)、十八粒;
(10)、十四粒。
三、念珠不同的粒數,又有其代表的意義:
1.一千零八十粒,包括十法界的一百零八個數。
十法界」指迷與悟的世界,分為十種類,即六凡界和四聖界:
①.地獄界:②.餓鬼界:③.畜生界:④修羅界:⑤人間界:⑥.天上界:⑦.聲聞界:⑧.緣覺界:⑧ 菩薩界;⑩.佛界。前六界為凡夫的迷界,即六道輪回的世界,
後四界是聖悟者的悟界,超陀人間。
2.一百零八粒,代表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而證得一百零八種無量三昧。
三昧即是心安住於一境的寂靜狀態而不散亂,也就是正定中的境界。
百八三昧是指大乘菩薩所修的首楞嚴三昧,寶印三昧,妙月三昧,
獅子游戲三昧,無住三昧,妙行三昧,觀頂三昧,歡喜三昧,寶聚三昧,釋名三昧,
無去三昧,無憎愛三昧,凈相三昧,滅相三昧等一百零八種三昧。
一百零八種煩惱即眾生之煩惱種種,能生種種惡業。
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
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總共為三十六種,配以過去、
一百零八種煩惱又稱一百零八種結業。
也解釋為三界之見惑有八十八使,即貪,嗔,痴,慢,疑,身見(執取五蘊根身),
邊見(執取常斷見),邪見(謗無岡果,壞渚善果事),見取見(執持成見,非果計果),
戒禁取見(執持不戒,非岡計因),合稱九十八隨眠,再加上無慚,無愧,嫉,慳,悔,睡眠,掉舉,昏沉,嗔忿,覆等十纏,便成一百零八種煩惱。
一百零八粒也可表示一百零八尊佛的功德,或表示本有:的五十四個階位和修證的五十四個階位,當然還有其它含義。
宋朝陳善在《捫虱新語》里記載:韓愈問大顛和尚的歲多數,
大顛笑著提起念珠說:晝夜一百八。語含機鋒。
3.五十四粒,是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五十四階位,即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十地,再加上四善根。
4.四十二粒.是表示菩薩修行的四十二個階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加上等覺和妙覺。
5.三十六粒,含義與一百零八粒相同,為攜帶方便遂三分之為三十六而制。
6.在藏密中也有三十三粒的念珠,或表示觀音菩薩的
三十三種化身,或表示三十三天。
7.二十七粒,是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和第四果阿羅漢的"九無學"。
8.二十一粒,是表示本有十地與修生十地和佛果,或表示十地,十波羅密和佛果。
9.十八粒,意義與一百零八粒同,為攜帶方便,遂六分之為十八;或謂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10.十四粒表示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觀音菩薩以金剛三昧無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與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眾生獲十四種無畏功德:或也可表示《純王經》所說的十四忍。
四、念珠結構分為兩大類:
l、單組念珠。即一串念珠由一粒母珠和其它不同數目的子珠組成。
2.復組念珠。即一串念珠,除母珠和子珠外,還有隔珠(又稱為數取),弟子珠(又稱為記子),記子留,或一些飾物。母珠通常只有一粒,也有兩粒的。唐蜜修法的念珠為兩粒母珠,代表自度度他。
一百零八顆的,和五十四顆的念珠,每二十七粒用一隔珠:二十七粒的每九粒用一隔珠:十八粒的每六粒用一隔珠。
弟予珠一般體積較小,有十粒或二十粒.系串在母珠前另一端.以十粒為一小串的,表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十種波羅密。弟子珠也可用來記數之用,每念一串珠,撥一粒弟子珠。

❻ 急急急!!福州哪裡可以買到普賢菩薩的玉墜

西門藏天園去過沒有,也許那裡有

❼ 去九華山求一個帶手上面佛珠大概要多少錢

光開光兩個字就有問題了,佛教開光,除佛、菩薩、金剛等本尊像外,其它的物品不叫開光,只作加持。大悲寺妙祥法師說:「佛教並不存在開光一事。現在很多寺院將開光變成一種斂財的方式。
佛珠手鏈更有問題了,這就是噱頭假的,完全是挾佛斂財,估計是某寶上幾塊錢一串批來的。
這只手串戴那隻手手完全沒講究,那隻方便戴那隻吧~

❽ 檀木佛珠一般多少錢

一般來說綠檀便宜,紫檀貴點。一般的綠檀幾十塊,紫檀的話算小葉紫檀,有100多的也有近1千的。
佛珠,又稱數珠、珠數、誦珠、咒珠、佛珠,以線貫串一定數目之珠粒,於稱名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提醒道念,庄嚴威儀之隨身法具,好的佛珠可以令人心生歡喜,得菩薩加被。
紫檀佛珠
小葉紫檀佛珠是用小葉紫檀材料製成的佛珠,經過選料--開料--成圓--打孔--磨光--拋光,最後形成成品佛珠。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小葉紫檀佛珠2010年以來也倍受市場歡迎,價格一路瘋漲。
紫檀佛珠等級:第一等級:金星小葉紫檀佛珠,工藝標准:同料、順紋、小孔、正圓。 第二等級:同料小葉紫檀佛珠,工藝標准:同料、順紋、小孔、正圓。 第三等級:順紋小孔小葉紫檀佛珠,工藝標准:順紋、小孔、正圓。 第四等級:正圓小葉紫檀佛珠,工藝標准:只是正圓。
保養
檀木佛珠的養護方法,大致如下:
1、有人在購請新檀香佛珠之後,並不馬上持用盤帶,而是將其自然放置大約一周左右,目的是讓佛珠自然乾燥,使其表面均勻的空氣相接觸,以形成細密均勻的氧化保護層。
2、然後用柔軟的棉布或戴白手套盤玩一周,算是進一步拋光。此時軟布或白手套表面可能會留下一些痕跡,這應該算是正常現象,大約一周後,顏色就會變淡。
3、接下來可以用洗凈ing且干透了的手開始盤玩。盤玩時,切忌急功近利,務必注意佛珠孔口周圍一定要盤到,不能錯過落下。如此盤玩大約一到兩周後,便可以感覺珠體略有粘阻感,著說明珠體表面已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包漿。此時可以暫時再放置一周左右,令其自然乾燥,並使包漿進一步硬化。如此重復約三個月,便會看到類似玻璃般的靈氣光澤。
4、如果一旦發現珠體表面呈現輕微臟色,可以用略微濕潤的棉布反復擦拭幾遍,然後放置一段時間再盤玩就好了。如果的確較臟,也有人用搓澡布用力搓其表面,以便清潔珠體表面的蠟層、臟色並進行再拋光。
5、檀木佛珠很怕曝曬,強烈的陽光會使檀木變質,所以佩戴檀木佛珠時最好不要讓其暴露在超過攝氏40度的溫度下。

❾ 目前國內象牙手串多少錢

1400-1600。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本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種類型。

每串佛珠數目表徵不同的含義。佛珠的質料不勝枚舉,以「七寶」所製成的佛珠最為殊勝尊貴。菩提子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類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時,不要過分地計較它的構造、顆數和質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也就可以早證菩提、成就涅槃了。

千年傳承,讓念珠由參禪悟道的工具演變為眾生大智慧的象徵。

讓人在面對煩惱、喧囂時,不尤不飾,不驕不躁,並祈求平安、長保喜樂。

隨著越來越多人喜歡和佩戴念珠,使佛珠在宗教寓意之外更成為時尚文化的符號。

從現存的實物來看,甘肅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來有一尊十六國時期(304—439)的泥塑彌勒菩薩像,便是一尊頸部掛有佛珠的造像。此外,在日本保存下來有《佛像圖鑒》一書,其中繪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肯定地說,唐代以後,國人使用佛珠已經是相當普遍了。

❿ 佛珠手鏈一般多少顆及其代表的意義

佛珠手鏈一般多少顆及其代表的意義

(1)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2)一千零八十顆: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

(3)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4) 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5) 三十六顆: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6)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7)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二十一個位次, 「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8) 十八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9)十四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一、簡介

(1)佛珠是佛教徒用來念誦計數的法具,從其出現至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可以說佛珠手鏈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很多佛學經文以及相關記載中,不同顆粒的佛珠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2)而事實上對於佛教徒而言佛珠的顆粒並不是很重要,關鍵是心中是否有佛,尤其是一些那些修行身高的高僧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絕不存在說什麼佛珠顆粒越多代表著僧人的修行越高之類的傳言,這二者是毫無關聯。

(3)單純從佛學來講,經書所記載僧侶所戴的掛珠、持珠以及念珠通常是108顆,當然現在看一些佛信徒以及僧侶他們佩戴的佛珠顆粒都比較少,往往都是十幾顆、二十幾顆。

(4)我們也可以看出佛珠的顆粒正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正如那句話,不管佛珠顆粒有多少,心中有佛就足矣!

大多數人戴的都是禪宗十八顆珠的佛珠手鏈,手珠珠子數目,沒有講究非要多少顆,以能正好戴手腕上為原則。
最上等的佛珠一共是由一千零八十顆組成,因為這種佛珠太長了,所以只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佛珠的上品為一百零八顆,中品為五十四顆,剩下就四十二顆、二十一顆、十四顆和凈土宗的三十六顆、禪宗的十八顆等。
佛珠手鏈或者說手串,因為是戴在手腕上的,數目就不固定,是根據珠子的直徑大小,而數目變化。一般來說,在手珠中:
珠子直徑 20MM的是12顆;
珠子直徑 18MM的是13顆;
珠子直徑 16MM的是14顆;
珠子直徑 15MM的是15顆;
珠子直徑 14MM的是16顆;
珠子直徑 12MM的是17、18顆;
珠子直徑 10MM的是19顆。
對於女性來說,一般手腕上戴的手珠或者手鏈,以較小珠子為主,如10MM的直徑19顆,或者12MM手珠18或者17顆。手腕較細的,可以12MM16顆。佛珠手鏈戴在手上,就是時時刻刻提醒人們要慈悲,時時刻刻修行,從善去惡。佛珠手鏈一般戴在左手,因為左手相對於右手來說,用比較少,道教也認為左手是善手。佛珠的長珠,是固定數,即108顆,加佛頭一顆,共109顆。

佛珠手鏈一般多少顆及其寓意

一百零八顆: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百八煩惱的內容,有多種不同的說法,總的來說,六根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計三十六種,再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根據藏經的記載,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這種佛珠因為太長,只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為108粒(密宗行者為110粒),中品為54粒,其餘有42粒、21粒、14粒及凈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數各有其義: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個數;108粒,是表示單純的108種煩惱,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種無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27粒的,表示聲聞之27聖賢;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經所說十四忍(三賢、十聖加正覺)。其餘36、18等粒數的佛珠,有的是為了攜帶方便,分108數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則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別無他義。 念珠是佛教的一種用物,是念佛號或經咒時用以計數的工具,所以也稱「佛珠」或「數珠」。 通常用香木車成小圓粒,貫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瑪瑙製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數有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

一般佛珠手鏈都有多少顆?代表什麼意義

一般佛珠手鏈都有多少顆珠子?不同顆數的佛珠手鏈意義也不同,例如:《桑布扎續》與《金剛空行續》等續部中雲:「息業為一百,增業為一百零八,懷業為五十,誅業則為六十顆。 佛珠也叫作念珠,它是佛教教徒念佛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一種工具,同時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時必備的一咱信物。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時尚或者是為了顯示個性也會戴上一串佛珠手鏈,但是又有幾個人知道不同的佛珠手鏈所包涵的意義呢?據藏經上的記載,最上等的佛珠一共是由一千零八十顆組成,因為這種佛珠太長了,所以只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佛珠的上品為一百零八顆,中品為五十四顆,剩下就四十二顆、二十一顆、十四顆和凈土宗的三十六顆、禪宗的十八顆等。大多數人戴的都是禪宗十八顆珠的佛珠手鏈! 佛珠手鏈或者說手串,因為是戴在手腕上的,數目就不固定,是根據珠子的直徑大小,而數目變化。一般來說,在手珠中: 珠子直徑 20MM的是12顆; 珠子直徑 18MM的是13顆; 珠子直徑 16MM的是14顆; 珠子直徑 15MM的是15顆; 珠子直徑 14MM的是16顆; 珠子直徑 12MM的是17、18顆; 珠子直徑 10MM的是19顆; 手珠珠子數目,沒有講究非要多少顆,以能正好戴手腕上為原則。 對於女性來說,一般手腕上戴的手珠或者手鏈,以較小珠子為主,如10MM的直徑19顆,或者12MM手珠18或者17顆。手腕較細的,當然也可以12MM16顆。佛珠手鏈戴在手上,就是時時刻刻提醒人們要慈悲,時時刻刻修行,從善去惡。佛珠手鏈一般戴在左手,因為左手相對於右手來說,用比較少,道教也認為左手是善手。佛珠的長珠,是固定數,即108顆,加佛頭一顆,共109顆。 溫馨提示:佛珠不僅僅是一種裝飾物,更是一種信仰,一種心中強大而又神秘的信仰。如果你也想擁有一片心靈的凈土,如果你也曾試圖擺脫迷茫的自己,那就為自己找尋一個信仰吧,不需要太過執著,只要心中想著念著即可。戴一串沐心堂高僧加持過的佛珠手鏈,喜怒哀樂看開看淡,閑來無事悟悟禪理,人生可以很簡單,可以很自然,�有那麼多無謂的慾念,�有那麼多糾結的思緒,凡事有因必有果。看開點,什麼都好了!

佛珠手鏈一般多少顆

念珠之顆數,諸經所載不一,略舉較常見之用法:(一)木患子經作一百零八顆。(二)陀羅尼集經卷二作數珠法相品舉出一百零八、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一顆等四種。(三)數珠功德經亦舉出四種,即一百零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顆等。(四)金剛頂瑜伽念珠經以一千零八十顆為上品,一百零八顆為最勝,五十四顆為中品,二十七顆為下品。(五)文殊儀軌經數珠儀則品謂上品一百零八顆,中品五十四顆,下品二十七顆,最上品一千零八十顆。此外,另有三十六顆、十八顆。上記之中,以使用一百零八顆為最普遍。
使用顆數之不同,所代表之意義亦有分別:(一)一百零八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百八煩惱。(二)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之五十四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善根因地。(三)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之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四)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五)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六)十四顆,表示觀音之十四無畏。(七)一千零八十顆,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八)三十六顆與十八顆之意義,一般認為與一百零八顆相同,然為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為三十六,或六分為十八,而非別有深義。然上記顆數與表徵意義之差別,僅系歷代祖師為方便教化所賦予之配合,而非源自原典經文所舉示者。

靈隱寺佛珠坊 上的佛珠手鏈一般都是13/15顆的,長長的叫念珠,也可以戴在手上,一般有108/216顆的,具體還得你自己去看。
希望能夠幫到你。

金剛佛珠手鏈一般多少顆

您好
根據菩提子大小的不同
顆數也會不同
一般常見的有——12,13,14,,18,108

佛珠手鏈一般多少顆,有什麼含義

雖然有不同數字的解釋,其實就是以佩戴舒適為主,由此而產生的「寓意」。

308顆佛珠手鏈的意義

308顆的佛珠手串並不符合佛珠形制,是不如法的沒有特別的含義。
據<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所注佛珠數量如下
念珠分別有四種上品最勝及中下
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勝
五十四珠以為中二十七珠為下類
另有七十二顆與三十六顆之數,並沒有308顆的佛珠,包括十八顆的珠子所謂的十八羅漢都只是後世杜撰而來,經文並無記載。建議去看下老牌佛珠如意藏的珠道文章,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