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州七中在哪個鎮
福州七中簡介: 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
福州第七中學創辦於1942年,她的前身是閩侯縣立初級商業學校,校址設在福州北門外嶺下。此後,校址幾經變遷,學校走過了草創時期的艱辛歲月,1951年秋,遷至北郊中心——浮倉山。這座被名山環抱,孤突於閩江下游沉積平原的小山丘,北坐蓮峰、西儀五鳳、東眺石鼓、南禮三山,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是我省早期發現的三處新石器遺址之一。「風水吉地,人傑地靈」,孕育了一代代優秀的七中人。1953年學校定名為福州第七中學。1955年,學校增辦高中部,由初級中學發展為完全中學,並保持教學質量穩步上升;歷屆畢業生不少已成為祖國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經過六十年的發展,學校逐步擴大辦學規模,現有44個班級,學生2300人,在職教職工近200人,校園面積近100畝。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被福州市列為三所最早實行校長負責制的試點校之一。90年代《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猶如煦暖的春風,給學校的辦學帶來了蓬勃的生機。學校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提出了「二次創業」的口號,興建了3500平方米的初中教學樓、3000平方米的可容納800名學生的公寓樓;改建了300米標准八跑道的田徑場和1100平方米的圖書館(藏書量5萬余冊、引進電腦化管理,2000年12月被評為「省達標圖書館」);配置了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等設施,並進行大面積的校園綠化美化。昔日舊貌,喜變新顏。徜徉校園,綠林陰翳,移步換景,清幽宜人。
年年桃李,歲歲芬芳。學校的工作,歷來得到上級領導和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支持,在全體師生員工的努力下,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獲得了許多獎勵和榮譽。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先後獲得了「市先進單位」、「市文明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市先進職工之家」、「市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市軍民共建先進單位」、「省綠色學校」、「省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省第八屆文明學校」、「省花園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質朴而勤勞的七中人,以聖潔的理想,不息的熱情,懷揣教書育人的信念,手捧為人師表的名貼,堅持走五育並舉道路,以「五星」評比為養成日常規范的教育杠桿,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把理想的種子撒播在學生心中,用心血和汗水培育著祖國的未來。教師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學校歷屆領導都很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教師成才。目前有29名高級教師,55名一級教師;先後有28名青年被評為省、市「優秀青年教師」;5人被評為省市勞模;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質朴而激越的七中人,目光穿越流金歲月,展望新世紀,滿懷豪情,團結奮進,為促進「文明、守紀、求實、奮進」好校風的形成而不斷努力,牢牢抓住一個目標:創建一流校園、規范一流管理、培育一流人才;把握一個中心:一切為了學校,一切為了教師,一切為了學生;抓好兩項工作:立德樹人、提高教學質量。
質朴而奮發的七中人,必將不斷開創新局面,為爭創一流名校譜寫新的篇章。
2. 在福州七中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福州七中就讀體驗非常棒;該校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師資力量非常雄厚;具體介紹如下:
福州第七中學的校址設在福州北門外嶺下,前身是閩侯縣立初級商業學校。於1953年學校定名為福州第七中學。1955年,學校增辦高中部,由初級中學發展為完全中學,並保持教學質量穩步上升;歷屆畢業生不少已成為祖國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經過六十年的發展,學校逐步擴大辦學規模,現有44個班級,學生2300人,在職教職工近200人,校園面積近100畝。
師資力量
教師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學校歷屆領導都很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教師成才。目前有29名高級教師,55名一級教師;先後有28名青年被評為省、市「優秀青年教師」;5人被評為省市勞模;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質朴而激越的七中人,目光穿越流金歲月,展望新世紀,滿懷豪情,團結奮進,為促進「文明、守紀、求實、奮進」好校風的形成而不斷努力,牢牢抓住一個目標:創建一流校園、規范一流管理、培育一流人才;把握一個中心:
一切為了學校,一切為了教師,一切為了學生;抓好兩項工作:立德樹人、提高教學質量。質朴而奮發的七中人,必將不斷開創新局面,為爭創一流名校譜寫新的篇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州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