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生活中福州地區主要少數民族的
福建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漢族外,少數民族分布很廣,歷史悠久。福建現有人口3488萬,民族成份共有54個,漢族人口居多;有53個少數民族(缺基諾族、赫哲族),人口58.38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71%,是祖國大陸畲族人口最多和高山族人口較多的省份,也是回族發祥地之一。
全省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寧德市,其次為福州市,再次為泉州市。全省少數民族人口萬人以上的縣(市、區)17個(福安、霞浦、福鼎、漳浦、蕉城、羅源、晉江、惠安、連江等),千人以上的鄉(鎮、街道)150個;有18個民族鄉(其中:畲族鄉17個,回族鄉1個)和一個省級民族經濟開發區(福安畲族經濟開發區),527個少數民族聚居村。
2. 福州屬於哪個省呢
福州屬於福建省。
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隸屬於福建省,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
福州位於歐亞大陸東南邊緣,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中東部的閩江口,與台灣省隔海相望。位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西鄰南平、三明,北接寧德市,南接莆田市,東瀕東海,居於亞太經濟圈中國東南的黃金海岸。
全市陸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78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60平方公里。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
(2)福州屬於哪個族擴展閱讀: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 等稱號。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57萬人,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復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25位。
參考資料:網路-福州
3. 福州是屬於哪個城市
福州是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東部、閩江下游沿岸,是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海峽西岸經濟區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國綜合實力五十強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城市,2013、2014連續兩年被《第一財經周刊》評為新一線城市。福州具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福州不僅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而且是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全市常住人口為728萬人(含平潭,截止2012年),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4. 福州有什麼少數民族
福州全市有43個少數民族,約8.87萬人,佔1.32%,其中畲族人口4.7萬人,約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52.86%。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畲族、回族、滿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9個民族。城區少數民族人口9000多人,主要有畲族、滿族、回族。
2017年,福州市總戶數200萬戶,總人口數649.03萬人(人口數據不含平潭,下同),較上年增加5.75萬人,平均每戶3.25人。其中,市區(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五區,下同)總戶數68.5萬戶,總人口數205.57萬人,較上年增加2.5萬人;
男女比例:男性331.63萬人,佔50.84%,女性317.4萬人,佔49.16%,男比女多14.23萬人,比幅較上年略有縮小。市區男性101.39萬人,女性104.18萬人,女比男多2.79萬人;七縣(市)區男性230.25萬人,女性213.21萬人,男比女多17.04萬人。
(4)福州屬於哪個族擴展閱讀:
少數民族人口分布相對比較集中,有羅源縣霍口鄉和連江縣小滄鄉2個畲族民族鄉。有民族行政村85個,其中畲族村79個,主要分布在羅源、連江、永泰、晉安、福清一帶;
回族村5個,分布在福清市一帶;滿族村1個,分布在長樂區。有民族自然村358個,其中羅源縣151個、連江縣55個、永泰縣76個、福清市29個、晉安區14個、閩侯縣8個、閩清縣2個、長樂區1個、馬尾區1個。
5. 福州的人口民族
人口: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福州市常住人口為7115370人,家庭戶2177483戶、635325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92人;男性人口為3630096人,佔51.02%,女性人口為3485274人,佔48.98%,
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104.16%。
年齡構成上,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031136人,佔14.49%;15-59歲人口為5224094人,佔73.42%;60歲及以上人口為860140人,佔12.0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584126人,佔8.21%。
受教育程度上,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886514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2066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596485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10326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29904人,文盲率5.89%。
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為2374956人,其中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為338673人。具有市外戶籍的遷入人口為1230743人。 第六次人口普查福州市人口地區分布情況地區人口數(人)比重(%)福州市 7115370 100.00 鼓樓區 687706 9.67 台江區 446891 6.28 倉山區 762746 10.72 馬尾區 231929 3.26 晉安區 792491 11.14 閩侯縣 662118 9.31 連江縣 561490 7.89 羅源縣 207677 2.92 閩清縣 237643 3.34 永泰縣 249455 3.51 平潭縣3577605.03福清市 1234838 17.35 長樂市 682626 9.59 註:1.資料來源;2.平潭縣,由福建平潭綜合試驗區管委會管轄,2013年7月25日改由福建省派機構區管委會管轄。 民族:福州漢族人口居多,截至2010年漢族人口佔全市人口總數的98.69%。全市有43個少數民族,約8.87萬人,佔1.32%,其中畲族人口4.7萬人,約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52.86%。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畲族、回族、滿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9個民族。城區少數民族人口9000多人,主要有畲族、滿族、回族。
少數民族人口分布相對比較集中,有羅源縣霍口鄉和連江縣小滄鄉2個畲族民族鄉。有民族行政村85個,其中畲族村79個,主要分布在羅源、連江、永泰、晉安、福清一帶;回族村5個,分布在福清市、平潭縣一帶;滿族村1個,分布在長樂市。有民族自然村358個,其中羅源縣151個、連江縣55個、永泰縣76個、福清市29個、平潭縣21個、晉安區14個、閩侯縣8個、閩清縣2個、長樂市1個、馬尾區1個。
6. 福州地名的來歷是什麼
福州歷史悠久,建城已有2200多年,「福州」一詞是由唐代開元年間始用,並延用至今。 戰國秦漢時期,福州閩族先民與越王勾踐後裔融合形成閩越族地方政權。漢武帝平定閩越,遷民於江淮之間後,福州這一繁榮的地方王國曾一度凋零衰落。
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早在秦漢時期名為「冶」,而後因為境內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
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