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肺科醫院哪個醫生
擴展閱讀
北京b40分動箱鏈條怎麼換 2025-07-09 19:18:19
北京電影大學有哪些系 2025-07-09 18:53:50

福州肺科醫院哪個醫生

發布時間: 2023-03-19 00:40:16

㈠ 福州哪家醫院治療肺科比較好

福州市肺科醫院比較不錯,是專科的醫院!裡面的醫生也比較權威,上回我媽咳嗽看了幾家大醫院,又是打針又是掛瓶,一點效果都沒有,最後去了肺科醫院吃了兩天他們醫院自配的葯就好了!所以還是推薦你去肺科醫院看看,在灣邊那邊,坐18路車可以到!

㈡ 肺炎是什麼症狀 肺炎,胸膜炎 是什麼胸膜炎

你好,我做CT檢查得了胸膜炎,
福州肺科醫院胸外科吳鴻念:
你好,胸膜炎有50%是結首芹裂核性的,因此有必要檢查PPD以及胸膜活檢,以排除結核的可能。胸膜是濕潤的雙層的粘膜,包繞著肺臟,緊貼肋骨。胸膜炎是致病因素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由多種病因引起,如感染、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病、肺栓塞等。結核性胸膜炎是最常見的一種。乾性胸膜炎時,胸膜表面有少量纖維滲出,者閉表現為劇烈胸痛,似針刺狀。滲出性胸膜炎時,首帶隨著胸膜腔內滲出液的增多,胸痛減弱或消失,病人的咳嗽也可減輕,但可有呼吸困難。福州肺科醫院胸外科吳鴻念胸膜炎可使呼吸極度疼痛,如果不立即治療,可致胸膜滲出,滲於兩胸膜之間,稱為胸腔積液,嚴格地講,胸膜炎和胸膜滲出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肺部感染或其他疾病,如充血性心衰、胸外傷等引起的胸膜滲出。病毒感染風濕性關節炎也可以刺激胸膜引起炎症,胸膜炎和胸膜滲出通常和原發病一樣嚴重,要對原發病進行治療,應引起高度注意。

福州哪個醫生看寶貝的感冒比較好的

去鼓樓醫院的鄭蘭醫生看的,一般我是開中葯吃.或者省立醫院的中醫鄭星宇醫生,他看呼吸道也很好.

㈣ 福州哪家醫院看肺科最專業

省立醫院設備好,醫生經驗豐富,可以先去看看.福州有一家專門的福州市肺科醫院,在上渡洋恰口,到火車站、鼓樓車站乘18路車可以到,如果要專門看肺病,可以考慮(建議先去省立醫院如果不行再去肺科醫院)

㈤ 請問福州哪裡有治療間質性肺炎的醫院或者醫生

去肺科醫院去賀和吧,專禪談盯科醫院,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福灣路2號
電侍余話: 0591-83443081(醫務科),83438484(院辦公室)
可以坐6、727、24、47、726、81、18路公交車

㈥ 福州肺科醫院

你可以直接問郭志平醫生

㈦ 林友飛是哪裡人

是福建省福州人。
央廣網福州3月20日消息(記者張子亞)林友飛醫生,來自福建省福州肺科醫院呼吸內科。林友飛工作20餘年,經歷過2003年「非典」、2010年甲型H1N1流感還有2015年禽流感等數場公共衛生戰役。林飛坦言,在今年與新冠病毒的對抗中,還是第一次有了緊張感。

讓林友飛醫生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對福建全省首例確診患者的救治。據他介紹,1月22日,農歷臘月二十八,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連江縣是福建省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當天,林友飛就被派往連江開展救治工作,和在那裡的醫療團隊給這個病人制定了可行的診療計劃,但很遺憾的是在1月23日凌晨,患者病情急轉直下突然惡化,出現嚴重呼吸衰竭,無法維持正常的氧氣供應。林友飛說,在醫學上這時候為了挽救患者生命,他與醫療團隊決定實施插管手術。但是插管過程中避免不了會接觸到患者分泌物,且有極大的職業暴露風險。手術前,團隊又相互仔細為隊友檢查一遍防護裝備,氣管插管、纖支鏡吸痰等隨即展開。通過團隊大概近7個小時的緊張手術,使患者轉危為安,患者的病情也慢慢平穩下來了,但是患者的危險並沒有解除,挑戰仍在繼續。

林友飛介紹,1月28日這名患者轉診至福州肺科醫院負壓病房進一步治療。在隔離病房,為了讓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療,這個病人還是在麻醉的情況下,氣管插著管,用呼吸機幫助他呼吸。每天按診療規范,每天給病人翻身進行俯卧位通氣,並進行呼吸機參數動態調整及經常性氣管鏡氣道管理等工作和操作。做俯卧位通氣時,因病人體重近200斤,翻身時還得保證插著的管不扭曲、不脫落,而醫護人員又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這樣一個平斯看似簡單的動作,這時候往往需要七八個醫護人員合力才能完成。而給病人進行氣管鏡操作,要為他做氣管性吸痰,具有很高的暴露及被感染風險,因此在開展相關操作時精力需高度集中。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林友飛醫生帶領團隊頂著相當於平時幾倍、幾十倍的工作量開展救治工作,一天幾個小時下來,脫下防護服和護目鏡時,常常渾身濕透,臉上滿是勒痕。林友飛說,我們是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沒有選擇亦不能逃避。經歷患者救治的整個過程,從插管到拔管,從入院到出院,感慨良多。患者拔管後第一句話說「想吃武漢熱乾麵了」,2月19日出院時開玩笑地說「要介紹護士給兒子做女朋友」。林友飛說,這些稀鬆平常的對話既鼓舞了他們,也溫暖了彼此,使醫生和患者的關系也寬鬆了很多。

整個疫情期間,林友飛和他的同事共收治了72名患者,林醫生也經歷了福建輸入性病例暴發期,也參與救治了多位危重症和重症患者。這其中,有九旬高齡的老人,懷著身孕的媽媽,也有嗷嗷待哺的嬰兒,甚至還有插管的危重症患者。3月5日,福州最後一例確診患者也順利出院。林友飛說,確診病例治癒不代表病毒清零,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休整,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㈧ CROTC小氣道論壇南區第一場——大咖共話小氣道功能障礙

小氣道功能障礙(SAD)是一種常見但是易被忽視的肺組織功能障礙。由於小氣道分支多、管徑狹窄、橫截面積大、呼吸流速緩慢等生理學特點,更易發生病變,成為空氣污染物主要的沉積部位。對於 健康 人,小氣道阻力對氣道總阻力變化影響小,被稱為「肺部的沉默區域」。近年來基礎和臨床研究證實,小氣道功能障礙與諸多肺部疾病關系密切,在哮喘和慢阻肺中占據重要地位,小氣道病功能障礙因此越來越受到領域內學者的關注。

6月8日,「多學科協作推動中國呼吸疾病優化治療(CROTC)小氣道論壇」於線上成功舉辦。大會邀請了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周新教授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賴國祥教授 擔任主席,由 上海市普陀區利群醫擾伏廳院張雲鳳教授 分享《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讀》, 深圳大學總醫院任新玲教授 分享《「靶」握小氣道,優化哮喘管理》,以及 龍岩市第一醫院馬志益教授 分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解讀(2021年修訂版)》,並邀請多位領域內學者圍繞小氣道功能障礙最新進展進行學術交流與探討。本次學術匯報精彩,專家見解獨到,吸引了數千名醫生線上觀看。現整理會議精彩內容,以饗讀者。

推動呼吸系統疾病的規范化診療

大會主席:周新教授

大會主席:賴國祥教授

會議伊始, 大會主席周新教授 表示,此次「CROTC小氣道論壇」系列線上研討會吸引了眾多領域內同仁一起聚焦慢性呼吸道疾病,共同探討小氣道領域的關鍵問題與最新進展。 大會主席賴國祥教授 表示,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小氣道炎症,但目前臨床一線醫生對此缺乏認知。在中國醫學論壇報和拜耳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希望通過本次「CROTC小氣道論壇」系列研討會,與領域內同仁共同探討和交流,認識小氣道炎症與呼吸道感染及難治性感染的關系,從而提高呼吸道炎症與呼吸道感染的診療水平。

《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讀

會議講者:張雲鳳教授

據統計, 2017年我國30個城市門診的支氣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僅為28.5%,支氣管哮喘的患病率高、負擔重,但控制率低。根據患者臨床表現,《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對哮喘分期進行了更新,慢性廳派持續期和臨床控制期有了明確的定義和區分,新指南增加過敏原檢測,及血清總IgE檢測和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兩項評估方法。此外,新指南首次提及小氣道和哮喘的關系,表明近半數咳嗽變異性哮喘(CVA)患者存在小氣道功能障礙。 張雲鳳教授 圍繞哮喘的鑒別診斷及哮喘慢性持續期的治療,以及重度哮喘的定義、分類和評估,深入解讀了《中國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對於重度哮喘存在小氣道功能障礙的患者,超細顆粒的ICS/LABA吸入可使治療葯物更多地沉積在小氣道,更好地改善小氣道功能、控制哮喘。

張雲鳳教授 總結,哮喘管理的長期目標是使患者達到良好緩隱的症狀控制並維持正常活動水平,最大程度降低急性發作、固定性氣流受限和葯物不良反應的未來風險。張教授強調,建立醫患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是實現哮喘有效控制的首要的措施,患者教育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應用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慧可以幫助醫生進行患者隨訪和教育。

「靶」握小氣道,優化哮喘管理

會議講者:任新玲教授

全球至少有3億哮喘患者,根據2019年的全國橫斷面中國肺 健康 (CPH)研究數據估算,中國成人哮喘總患病率為4.2%,且近年來全球哮喘患病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2025年受影響的人群可能會新增加1億。 任新玲教授 談到,無論哮喘嚴重程度,超過60%的哮喘患者會存在小氣道功能障礙,而治療葯物難以到達所有氣道是哮喘未控制的常見原因。對於以前未使用過哮喘控制葯物治療的成人或青少年患者,與單獨使用低劑量ICS相比,定期每日予以低劑量ICS/LABA作為初始維持控制葯物治療可減輕哮喘症狀並改善肺功能。而與普通顆粒ICS/LABA相比,超細顆粒倍氯米松/福莫特羅可以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支氣管,肺沉積率更高,同時治療小氣道功能障礙,增加小氣道容量,顯著減少日間症狀和急救葯物使用,有助提升哮喘控制率,使臨床獲益更多。

任新玲教授 總結,哮喘是大、小氣道共患的氣道炎症性疾病,小氣道功能障礙發生率高,影響哮喘控制。氣霧劑適用於肺功能不佳的患者,「超細恆霧」Molite氣霧劑裝置進一步緩解了氣霧劑按-吸協調問題,方便患者使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 (2021年修訂版)》解讀

會議講者:馬志益教授

馬志益教授 談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徵是持續存在的氣流受限和相應的呼吸系統症狀,病理學改變主要是氣道和(或)肺泡異常。診斷慢阻肺時,為減少漏診,應全面採集病史,包括症狀、危險因素暴露史、既往史和合並症等。肺功能檢查仍然是慢阻肺診斷的「金標准」,當基層醫院不具備肺功能檢查條件時,可通過篩查問卷發現慢阻肺高危個體。慢阻肺穩定期的管理目標是減輕當前症狀和降低未來風險,支氣管舒張劑是慢阻肺的基礎一線治療葯物,指南建議吸入糖皮質激素應與長效支氣管擴張劑聯合使用。研究發現,連續應用倍氯米松/福莫特羅超微顆粒治療COPD後,患者臨床症狀和肺功能指標顯著改善;與氟替卡松/沙美特羅相比,倍氯米松/福莫特羅對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更優;與全身糖皮質激素相比,霧化ICS不良反應較小,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全身糖皮質激素。

馬志益教授 總結,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不斷攀升,對於慢阻肺指南,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但這也為後續的研究提供了方向。這個指南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結合了我國的臨床實踐,非常符合我國臨床現狀,值得大家在日常的工作中學習和借鑒。

大咖論道,共話小氣道

討論嘉賓:杜春玲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杜春玲教授 :哮喘應強調規范化的個體化治療,《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把患者評估、嚴重程度分級、治療程度分級等做了詳細描述,但是目前的臨床治療並不是十分規范。對於哮喘,在我們的臨床工作中應根據指南的規范基礎,進行個體化的治療。

討論嘉賓:張宏英教授

福建省福州肺科醫院張宏英教授 :《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與2016年的指南相比,內容更加完善,貼合臨床,並且簡便易懂,實用性較強。對於哮喘的治療,經過多年反復的宣教和葯物的普及,輕中度的哮喘患者在三甲醫院就診少了很多,相對地重度哮喘佔了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患者治療也相對比較困難。指南給出了很多治療方案,為重度哮喘的治療提供了參考。

討論嘉賓:葛德海教授

南京梅山醫院葛德海教授 :哮喘治療的困難有幾個方面需要重視,第一個是患者的依從性不佳,除了經濟條件的限制,有很多患者因為葯物副作用而不願長期使用激素治療。第二個是治療的葯物不能到達所有氣道,如果吸入性葯物2/3到達大氣道,1/3到達小氣道,就可以減少激素的用量,減輕副作用。第三個是吸入裝置的操作便利性,易操作的吸入裝置對於大部分老年患者來說,可以避免由於操作不當造成的治療效果不佳。

討論嘉賓:馮起校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馮起校教授 :大於3 微米的葯物顆粒在大氣道的沉積量較大,而在小氣道里的量非常小,所以現在我們需要尋找超細顆粒的葯物,才能解決小氣道功能障礙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哮喘症狀。1.4微米至1.5微米直徑的葯物在肺中的採集量高達31%,實現了大小氣道均勻分布,降低了激素的用量,可以有效控制哮喘。

討論嘉賓:薛青教授

寧德師范學院附屬寧德市醫院薛青教授 :2021年修訂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首次納入了慢阻肺的篩查問卷,除了引用CAT和MMIC評分,同時也更強調中重度急性加重對於判斷疾病風險的重要性。此外,新指南對何時啟用ICS也新增了建議。新指南無論是在診斷還是治療方面,都更貼近我國臨床診療實際情況,特別是對基層慢阻肺患者的管理和預防診治,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指導性文件。

討論嘉賓:李林教授

江西省腫瘤醫院李林教授 :隨著現在醫療水平的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時間也越來越長,也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的提升。在治療過程中相關氣道炎症的處理,以及阻塞性肺炎、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化學性損傷等的處理,對於胸部腫瘤內科醫生來說越來越重要。臨床上使用相關新型氣道擴張劑,對於緩解症狀等效果良好。經過這一次學習,深刻感受到小氣道相關呼吸系統疾病知識的重要性,希望之後能夠有更多學習機會。

大會主席賴國祥教授 在會議總結中表示,通過本次會議討論,大家溫故知新、受益匪淺,對小氣道功能障礙與哮喘和慢阻肺的關系進行了闡述,深入了解了小氣道功能障礙的病理生理機制、治療葯物的作用機制和相關裝置的臨床應用,進一步認識到治療小氣道疾病對吸入性葯物的吸入裝置、吸入流速及葯物顆粒直徑要求更高。倍氯米松/福莫特羅的超細顆粒的直徑達到1.4微米至1.5微米,其吸入後在呼吸道內接近於布朗運動,更容易進入遠端的細支氣管和小氣道,到達小氣道炎症靶點。通過這一次交流學習,深刻認識到小氣道功能障礙相關呼吸系統疾病診療的關鍵點,希望之後能夠有更多的交流平台。

㈨ 肺大泡7.9*6.6需要手術嗎

你好,肺大泡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肺泡破裂,多個肺泡融合形成的含有空氣的囊泡,一般情況下,直徑超過三公分者就需要採取手術的方法進銷猜扒行治療兆陸。對於你說的情況,應該及時虧昌到正規醫院檢查,查清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您要注意休息,避免煙酒刺激。

㈩ 福州肺科醫院的特色科室

醫院放射科成立於1954年,當時稱為照光室。僅有一台上級調撥進口200mAX光機,能進行胸透、拍片、胃腸檢查。
1959年為提高肺結核病空洞診斷率,利用原有200mAX光機,進行土法改裝X射線曝光接觸點,用繩子拉著在跑道上運動,做體層切線攝影檢查獲成功。
1964年購進一台北京產400mAX光機,增加了肺部斷層攝影,為省內首家醫院開展這項檢查。
1959年用自己配製的50%硫酸鋇膠漿缺滾開展支氣管造影,為支氣管擴張症、肺囊腫及不明原因的多次咯血、塊影和肺不張等疾病做輔助檢查,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改用40%碘化油加SD粉劑做試劑進行支氣管造影檢查。
1983年X光機配上電視遙控加強了放射人員防護並提高了X線診斷率。
1991年進口一台美國產(GE)800mA全自動帶遙控電視X光機,拍片質量有明顯提高,同時利用這台機器開展了肺部腫瘤介入治療,通過支氣管動脈進行抗癌葯物大劑量灌注治療及開展支氣管動脈栓塞治療難治性咯血病例。2001年醫院創建三級甲等肺部疾病專科醫院後,醫院對放射科投入大量資金,先後引進具有先進水平的直接數字化X光機三台、電視遙控胸透X光機一台、床邊拍片機4台、2006年11月引進並投入臨床使用的CT掃描系統。同時放射科改為影像科,分為普通放射和CT室。 功能科也稱功能檢查科,包括纖維支氣管鏡室(以下簡稱纖支鏡室)、超聲波室及心電圖室。科室共有醫務技術人員十二人,其中中級職稱五人、初極職稱七人。
福州肺科醫院纖支鏡室是集醫療、教學與科研於一體,以肺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為特談扮型色的科室,歷年來已為全省培訓了二十多位氣管鏡操作醫生。我院氣管鏡自 1980 年開展以來,已做氣管鏡檢查及含猜治療共 15000 多人次。科室擁有目前最先進的 FB-1T260 型電子氣管鏡 2 架及多種型號的纖維支氣管鏡 5 架、心電竟監護儀 2 台、用於採集圖像和列印報告的電腦工作站 2 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