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烏山風景區在哪裡
擴展閱讀
天津汽車指標值多少錢 2025-07-12 22:32:45
深圳兒童公園門票多少 2025-07-12 22:22:09

福州烏山風景區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2-22 18:20:03

⑴ 烏山風景區的烏山

千米以上山峰如笏沖天,這里峰巒奇妙,景色天然,具有泰岳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岳之煙雲,峨嵋之清涼等名山的優點,又有雄、奇、秀、險、幽等特色,是遊客獵奇、探險、尋幽的最佳去處。烏山還是原中共閩南地委機關所在地,電台處,軍械所秘密通道等十多處革命勝跡可供人們游覽。是中國南方一塊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地。
如巨笏沖天,四周陡峭險要。叢崖、幽谷、深 澗、巨壑、構成了烏山獨特景觀。這里有可容納2000人以上的龍床石、筍石、仙人灶盞、筆架山、五指山以及深不可測的石井、盤曲連綿數十里的天然隧道、石門壘天然屏障等自然景觀,使人流連忘返。
1934-1949年,中國工農紅軍和游擊隊在烏山一帶活動,並建立閩粵邊革命根據地,先後為中共閩粵邊區特委和閩南地委機關駐地,故有閩南革命搖籃之稱。現區內還有閩粵邊特委機關所在地、《前哨報》編輯部、邊縱第八隊誕生地等一批革命勝跡和根據地創始人盧叨同志墓地。周邊獨特的客家民俗風情,更給景區增添了神奇而迷人的色彩。

⑵ 烏山風景區怎麼樣

烏山風景區,說是風景區,就是一座海拔不是很高的山咩。景色不錯哦
,半山腰有個道教道觀香火很旺,走走看看不錯,空氣很好
,這個比雲頂值得去,離三坊七巷很近

⑶ 福州於山,烏山景區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福州於山 上有大士殿、定光塔、戚公祠以及摩崖石刻等諸景。 大士殿在古代是福州城中的百官遙拜皇帝地方,現為福州市博物館。大士殿東鄰「護國寺」,西接「真龍庵」。定光塔坐落在於山西麓的定光塔寺旁,是一座高41米的七層八角型白塔,遊客可登塔頂俯瞰城區。戚公祠位於定光塔寺東,專為祭祀抗倭名將戚繼光而設。相傳戚繼光當年率兵在福建抗倭,連打了三次大勝仗,福州官紳在於山平遠台設宴慶功。後人在此建戚公祠。現祠為1918年重建。祠正廳塑戚公坐像,廳兩側壁上懸掛著四幅畫卷歌頌了戚公抗倭的功績。 戚繼光祠 位於福州於山白塔寺東,在補山精舍之側,為祭祀抗倭名將戚繼光而設。浙江參將戚繼光(1528一1587),明代傑出軍事家,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寧德橫嶼、福清牛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大勝仗,給倭寇以沉重的打擊。班師回浙江時,福州官紳在於山平遠台設宴接風,勒碑紀其功。後人在此建戚公祠,後廢。現祠是1918年重建。祠廳建在石崗上,旁有五株蒼松,前為平遠台,崗台之間跨有天橋。廳東怪石迭壘,中有一石如榻,上鐫「醉石」二字,相傳為戚公醉卧處。石畔為醉石亭,亭北有蓬萊閣,又有榕壽岩、補山精舍諸勝。祠正廳塑戚公座像,廳兩側壁上懸掛「海疆倭患」、「率兵援閩」、「激戰三捷」、「平遠慶功」四幅歷史畫卷,歌頌了戚公抗倭功績。 福州烏山又稱烏石山,福州烏山海拔86米,福州烏山游覽面積25公頃。唐天寶八年(749年),敕名為閩山。宋熙寧初郡守程師孟登山攬勝,認為此山可與道家蓬萊、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為道山。其東麓在天皇嶺處稱第一山;西南麓在城外的部分稱豹頭山,亦作豹屏山。烏石山怪石嶙峋,林壑幽勝,天然形肖。景分山東、山西、山陰、山陽、山脊5路,36景最為奇,福州烏山素有"蓬萊仙境"的美稱。 從福州烏山的東南麓福州烏山路拾級登山,行數十步,就到天香台。向西折,為沖天台,是36奇景之一。在後壁鐫刻楷書"古放鶴亭"4字。台旁還有宋程師孟的篆書石刻"沖天台"3字。"沖天台"畔有兩方夾峙的大岩石,岩頂橫著一塊天然條岩,這就是"天台橋"。此橋奇險,據說只有"肯捨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順台階再行數十步,就是道山亭。此亭也是程師孟所建,並立了道山亭題刻。當時他還約請前任福州太守兼福建路兵馬領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作《道山亭記》。由於曾鞏文章的張揚,道山亭更馳名遠近。 從道山亭沿石崗西下,至天章台。這是元代詩人薩都剌吟詠「晚涼上福州烏山,置酒天章台」詩句的所在。篆書天章台3字石刻依然躍於石上。過天章台,攀上一小峰,峰上有「霹靂岩」。此石長達10米多,分裂成兩半,中留縫隙。 霹靂岩左面石崗上高矗著一座長方形亭子,是紀念明代抗倭名將黎鵬舉的黎公亭。離亭200多步,還有一塊形如襆頭巾的岩石,刻有「烏石在,黎公在」6個楷書大字,俗稱黎公岩。黎鵬舉,字沖霄,安微合肥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任指揮僉事,時倭寇侵犯,閩江口五虎門陷落,福州形勢危急。黎鵬舉親率一支水師,在馬尾羅星塔、閩安鎮一帶大殲頑敵,使福州轉危為安。後人建此亭,永紀他的功績。 霹靂岩右方,原有一座清冷台,通往山下便是清冷門,這是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福建省最高長官--平章政事燕赤不華所建。清冷是靜肅的意思,意在勉勵自己為國家幹事。可是他說歸說,做歸做,時常宴樂其間,早把清冷拋之九霄雲外。任職數月,他便身敗名裂,亭台也隨之倒塌。只有楷書鐫刻「清冷台」留存至今,的確是極大的諷刺。 由清冷台踏上30多級石階,就到先薯亭。先薯亭是為紀念明萬曆年間引種和推廣番薯的歸國華僑陳振龍和福建巡撫金學曾而建的。陳振龍原籍福建長樂,遷居福州。早年往呂宋(今菲律賓)經商,在當地發現一種薯類,清甜可口,可充糧食,就想方設法將它引回福州,並在巡撫金學曾的幫助下,試種推廣。當時福建正逢飢荒,番薯的試種、推廣,使人們度過了飢荒。金學曾還在總結陳振龍父子經驗的基礎上,寫成中國第一部有關番薯的專著《金薯傳習略》。從此,番薯逐漸推廣到全國各地。 烏石山的摩崖石刻計有200多段。最著名的要數華嚴岩側的李陽冰"般若台銘"篆書石刻。這是閩中最早的摩崖石刻。石刻高5米,寬2米,小篆,共24字,字徑43厘米。李陽冰的篆字與秦代李斯齊名,被稱為"大小李"。這塊石刻與浙江處州的射驛記、縉雲城隍廟記、麗水忘歸台銘合稱為天下四絕。 烏石山上宋代的石刻較多。許多著名的官吏和文人,如程師孟、陳襄、湛俞、趙汝愚、朱熹、梁克家等,都在山上留下詩文和題記。天秀岩旁,還留有明朝宰相葉向高草書詩刻一首:"檻外林光連百雉,天邊江影落雙虹。峰傳薛人今何在?樽入平原酒不空。"運筆疾如龍蛇飛舞。在清冷台西,有"飲嵐"2字石刻,也系篆書,字徑50厘米,是清代畫家廣陵禹之鼎題。 從先薯亭北出,可觀賞到石壁觀音。相傳此處原有一天然岩石,在1000多年前遭雷火襲擊,岩壁上顯現隱隱約約的現象。後人便將其加工成浮雕的觀世音像。不完整的部分用泥土補足,成為一組石雕與泥塑結合的藝術品。這組浮雕佛像且有晚唐風格,是福州一帶較早的古代雕刻藝術。 烏石山還有一尊石壁觀音,明嘉靖初也因雷火轟擊而成,後人在此建大士閣。現存建築物是清光緒年間重建的。大士閣分正殿、客堂、別殿,外圍宮牆,有著名的濛泉,清冽泉水滲於附近岩石隙間,現在這兒開設茶廳。 鴉浴池在石壁觀音西南,也是雷火擊成的小石池。池寬廣約2米,池內有泉,大旱不涸。古時每到黃昏,"夕陽蕭疏,群鴉亂浴於此",故稱為鴉浴池。鴉浴池泉水清冽,是極好的沏茶礦泉。歷代名人曾在這兒品泉,清代孟超然誇它:"不須陸羽茶經記,也算人間第一泉。" 天秀岩在鴉浴池前方,背倚薛老峰,由一組挺拔奇偉的大岩石構成。天秀岩的名字原於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燕赤不華將元順帝皇太子所賜的"忠孝文武"4字刻於此處岩上,以得天獨秀自詡。100多年後,薛逢(唐咸通中為侯官令,有政績)的後人在此重建薛老莊。明萬曆年間,福州詩人多借庄中結社吟詩。宰相葉向高也曾應薛氏後人邀請,在此唱和,並留下草書詩刻一首。 沿石板路步至向陽峰,可眺望台江、倉山景色。從向陽峰轉北,可達雙峰夢,雙峰夢山巔有兩塊巨石伏地,遠望如兩人沉睡於幻夢之間。兩石之後有凌霄台,凌霄台是烏石山的最高點,檯面寬廣,可容數百人。舊時重陽節,人們便在此登高、放風箏。宋代書法家蔡襄曾寫下《登凌霄台詩》,詩中有"締結青雲上,登臨滄海濱……子夜先看日,陰崖得後春,三山空鎖碎,萬落自塵……",描述福州烏山的峭拔挺秀,同時也說明800年前福州南台還是一片曠野,故登福州烏山可觀日出和望閩江激流風帆。凌霄台東,有三塊天然大岩石相互撐架成一個大岩洞。洞內可坐數十人,岩石上刻有"石天"兩個大字,取以石為天的意思。石天周圍有不少名人題刻,大多是四五百年前的作品。 烏石山上歷代建造的紀念性祠堂不少。如紀念宋代大理學家朱熹的朱子祠,紀念福建省九位著名學者楊時、游酢、胡安國、羅從周、李侗、葵文才、蔡沈、黃干、真德秀的九賢祠,紀念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紀念陳振龍的先薯祠等。烏石山彌陀寺還是福州人民反對英帝國主義霸佔該寺的斗爭遺跡之一。 九賢祠 福州烏山上有「九賢祠」,奉祀著福建省歷史上九位著名學者:游酢、楊時、胡安國、羅從彥、李侗、蔡元定、蔡沈、黃干、真德秀。現介紹九賢首位游酢先生的情況: 游酢,字定夫,號豕山,又稱廣平先生,謚文肅。生於1053年,卒於1123年。福建建陽禾平里長坪村人。宋元豐進士,為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書法家、詩家。歷官太學博士、教授、監察御史、知府、知州、將軍等職。追封朝奉大夫、贈大中大夫。他理政有方,為官清廉。學術上師承二程,並將理學傳於

⑷ 烏山風景區的介紹

烏山,逶迤於福建省南部的雲霄、詔安、平和三縣的邊界,海拔1117米,脈走閩粵兩省,主峰海拔1050.6米。

⑸ 烏山風景區的景點解析

萬畝梅園—— 萬畝梅園,暗香涌動
推薦賞花點:詔安紅星鄉青梅嶺
最佳賞花時間:大寒之日的前後幾天紅星,全鄉種植青梅3.5萬畝,主要當家品種有青竹梅、白粉梅,紅星青梅屬於果梅,花開白色或粉紅色,梅花以大寒之日為候,而白粉梅在大寒日的前一星期就次第而開,青竹梅在大寒時才陸續登場,為此大寒之日的前後幾天,就是賞梅最佳時候。一進入詔安縣境內,梅跡涌現,路旁一小簇一小簇雪白的梅花映入了眼簾,而車子一轉入紅星鄉,山坡、溝谷,漫山遍野,梅花浪漫,梅樹伸出的枝丫,綴滿了白梅,像是熱情地向我們招手。
紅竹尖——位於常山華僑農場石牌村附近,烏山山脈向東延伸的一座山峰叫紅竹尖。民間傳說的陳吊王故事,及許多怪誕情節都與紅竹尖有關,因此給這座山峰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紅竹尖地形奇特山巒疊嶂,綿延與群山疊嶂之間,目前,仍留有當時陳吊眼起義史跡,如「天星聚講」的磐石、朝天石筍,上有「朝天人怒氣重霄」摩崖石刻及瞭望石等,隨著烏山旅遊業的興起,紅竹尖將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烏山天池——地處常山農場境內,是座石峰托起的一池清水,海拔800米,水面300多畝,積水400萬立方米,都是雨水聚集而成。天池為奇峰怪石所環繞,雄中帶秀,獨具魅力,別具神韻。其中「太極仙翁」、「彌陀慈佛」、「雄獅長嘯」、「金龜出洞」等名石栩栩如生,各具形態,遊客如乘船其中,猶有「碧水雲外,山色有無中」之感,不愧為一處旅遊勝地。

⑹ 福州有哪些大的公園或旅遊景區

西湖公園、左海公園、屏山公園、溫泉公園、金雞山公園、於山風景區、烏山風景區、煙台山公園、森林公園、金牛山公園、西河公園、望龍台公園、江濱公園

其中真正值得去的是:森林公園、於山風景區、烏山風景區,西湖是傳統公園,左海是小孩去玩的公園(兒童娛樂設施多),其他都是區級公園

⑺ 烏山風景區的簡介

烏山風景區,東與雲霄縣交界,北連平和大芹山,在官陂鎮與紅星鄉、金星鄉境內。因山外表呈烏黑色,故名。主峰海拔1050.6米,四周陡峭險要。地勢呈南北走向,南北長45公里,東西寬20公里,面積約900平方公里。地質為燕山期間露出地表的晶潤花崗岩、流紋岩構成。主植被為松和雜木,覆蓋率50%。
1934-1949年,中國工農紅軍和洲擊隊在這一帶活動並建 立革命根據地,是處先後為中國閩粵邊特委和閩南地委機關駐地。烏山南、北側分別有「烏山媽媽」吳阿柔和閩南特委書記盧叨的陵墓。作為革命歷史勝地,烏山現存的景點包括有北蔗革命老區基點村、游擊隊電台室、《前哨報》印刷所、中共閩南地委交通總站舊址、坪坑伏擊戰、雷公陂地雷戰遺址有及地委書記盧叨住所和閩南第八支隊成立處等等 。

⑻ 烏山風景區現在可以進入嗎

烏山風景區現在可以進入的

⑼ 有誰去過福建烏山,好玩嗎

烏山風景區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境紅星鄉北部,與雲霄縣接壤,連接九侯山脈,是中共閩南地委機關駐地和革命根據地,也是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勝地。

⑽ 烏山在哪個地方

福州自古別稱「三山」。烏山是三山之一,為道教勝地,山頂有呂洞賓的道場。 經改造,目前烏山景區已和三坊七巷景區連成一片,成為福州市鼓樓區最重要的接待景點。

烏山又稱烏石山、射烏山,位市中心,與於山、屏山鼎足而立。相傳漢代何氏九仙於重陽節登烏山攬勝,引弓射烏,故又稱「射烏山」。唐天寶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為「閩山」。宋代熙寧年間,郡守程師孟又以此山可與道家蓬萊、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為「道山」。

福州自古別稱「三山」。烏山是三山之一。烏山又稱烏石 山、射烏山,位市中心,與於山、屏山鼎足而立。相傳漢代何氏九仙於重陽節登烏山攬勝,引弓射烏,故又稱「射烏山」。 唐天寶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為「閩山」。宋代熙寧年間,郡守程師孟又以此山可與道家蓬萊、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為「道山」。《道山亭記》。一時洛陽紙貴,馳名遠播。烏山在西,於山在東,屏山在北。因此,"三山"成為福州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