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湖公園正對面的那個紀念碑叫作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7
㈡ 福州西湖公園的雕像是誰
李白、李綱、辛棄疾、朱熹……昨天,本報報道了福州西湖公園宛在堂前古人雕像身份成謎一事,有近百名讀者打來電話,引經據典熱議古人雕像的身份。
上世紀80年代,李先生曾在福州石膏雕刻廠工作。他告訴主持人,1983年西湖詩廊改造時,他是其中的工人之一。當時雕塑是依據資料圖片雕刻的,並附有人物的詳細介紹,上面寫的就是李綱。
不少讀者支持李先生的說法,一讀者說看到本報報道後,特地到西湖公園看了古人雕像,「我拍了照片回家和歷史書對照,發現雕像人物的帽子,就是宋朝文人戴的那種。」
王先生則很確定地認為雕像原型是辛棄疾。他說1995年考導游證時,復習大綱上有對西湖景點的介紹,裡面對這個塑像人物的介紹就是辛棄疾。昨天,也有讀者找來一些文史資料,上面都寫著:「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任福州太守兼安撫使時,對福州西湖情有獨鍾,在宛在堂寫下了《賀新郎》、《山雨中游西湖》等詞篇。如今,堂前還豎著一尊高大的辛棄疾塑像。」
可林小姐覺得是李白,因為她在西湖散步的時候,曾聽到許多老人家在那說過,那是李白的塑像。
大夥兒眾說紛紜之際,讀者蘇先生為我們打探到了雕像的創作者。原來,他看了我們的報道後,馬上聯系了曾在福州工藝美術界工作過的朋友、同學,幾番打聽,終於得知這尊雕像的作者叫高金旺。
高老今年69歲,上個世紀80年代初,他在福州市工藝美術學校當老師時,接到了市裡在西湖公園安放雕像的任務。「當時對宛在堂前這尊雕像要以誰為原型還起了不小的爭議。」高老回憶,當時有關部門對雕像的要求就是一個文人的形象,以配合宛在堂的歷史。「最初定的是以李白為原型,後來又有人考慮到他與福州的淵源不深,提出辛棄疾、李綱兩個方案,因為他們都曾到過福州,也都是著名文人。」幾經商榷,最後定下的方案是融合三者的形象,製作一尊代表詩人的雕像,「面部神情比較接近李白,身上穿的是明代文人衣服,帽子的樣子是宋代的。」
高老說,他們當年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採用假石原料製作出這尊高2米多的雕像。20多年過去了,他有空就會到西湖公園看看這尊雕像,「想不到直到現在,還有這么多人關注著它。」
㈢ 福州西湖公園大門的字是誰提的是什麼體
福州「西湖公園」這四個魏體燙金大字橫匾就是陳奮武先生二十年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㈣ 福州西湖公園的介紹
福州西湖公園位於福州市區中心區域,至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福州西湖為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所鑿,在唐末就已經是游覽勝地;五代時,福州西湖成為閩王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的御花園;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則徐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辟為西湖公園。
㈤ 福州市有什麼名勝古跡
1、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
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區是集峽谷、森林、瀑布、古火山口、高山牧場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旅遊景點有九天瀑布、青龍瀑布、雲天石廊、桫欏神谷景區及單獨管理的天池草甸景區(中國雲頂)。2003年7月31日,永泰青雲山風景名勝區獲得4A級風景名勝區榮譽。
2、福州華林寺
福州華林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州鼓樓區北隅、屏山南麓,福建省人民政府東側。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吳越國王錢氏割據時,福州郡守為祈求國境安寧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禪院」。
宋高宗趙構賜御書「越名「越山吉祥禪院」。宋高宗趙構賜御書「越山、環峰」,明正統九年(1444年)賜額「華林寺」。名臣李綱、張浚等均曾寓游於此。
3、林則徐墓
林則徐墓在福州市省軍區內,交馬鞍村金獅山麓,坐北向南偏東南,面對五鳳山。平面呈如意形,其墓為三合土夯築,五層墓埕,面寬14.6米,縱深37米。
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後護坡正中飾一圓形的「壽」字,直徑0.82米。封土前豎立一塊高1.08米、寬2.55米、厚0.16為的墓碑,一是御賜祭文,一是御賜碑文。
4、曇石山文化遺址
曇石山文化遺址位於福建省閩侯縣甘蔗鎮曇石村,發現於1954年1月,先後進行8次發掘,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共發現墓葬89座、陶窯9座、壕溝2條,出土大批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
以曇石山遺址命名的曇石山文化,分布於閩江下游,直達沿海地區,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先秦時期閩台兩岸海洋文化的源頭。
5、烏塔
塔位於福州市內烏石山東麓,與於山白塔遙遙相對,原名 「崇妙保聖堅牢塔」。因塔身為花崗岩青石所砌呈烏黑色,故稱烏塔。它的前身系唐貞元十五年(799年)所建「凈光塔」。
唐乾符六年(879年)被毀。閩永隆三年(公元941年),閩王王審知第七子王延曦准備在舊址上重建九層寶塔,方到七層,王延曦被臣屬所殺,工程遂告結束。
㈥ 西湖邊有什麼寺廟 .
靈隱寺,法華寺,岳王廟,錢王祠,中印寺,靈順寺(財神廟),不是道雷峰塔算不算,就知道這么多了
㈦ 西湖邊有什麼寺廟
一、靈隱寺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
二、凈慈寺
凈慈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對面,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古剎之一,中國著名寺院之一。因為寺內鍾聲宏亮,所以"南屏晚鍾"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三、法喜寺
法喜寺又名上天竺寺,該寺創建於五代吳越王時(907—960年),原名天竺看經院。清代乾隆時改名為「法喜寺」。為天竺三寺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
四、永福禪寺
杭州永福寺以佛教文化之定位而得以恢復,實乃杭州佛教界之一大幸事。其豐厚的佛教歷史人文資源與佛教旅遊文化資源相得益彰,勢必成為靈隱景區內的又一佛教觀光景點,為西湖風景區旅遊事業增色不少。
五、鳳凰寺
鳳凰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上,佔地面積約2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370平方公尺、禮拜殿面積約570平方公尺,寺內有水房及殮建築面積房等附屬設施,是伊斯蘭宗教節慶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杭州伊斯蘭教的禮拜中心。
鳳凰寺於2000年1月被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授予「全國模範清真寺」的榮譽稱號、2001年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伊斯蘭教四大清真寺之一,成為杭州著名的旅遊景點。
㈧ 在福州西湖公園有座寺院,其中有個伽藍殿,裡面供奉的是誰hao
寺廟中伽藍殿設在大雄寶殿右側,殿內正中塑波斯匿王、其左塑陀太子、右塑給孤獨長者,為父子3人,殿的兩側配塑十八伽藍。
㈨ 福州西湖的傳說有那些
據史載,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築子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西湖與南湖連接。
其子延鈞稱帝,在湖濱辟池建水晶宮(在今水關閘附近),造亭、台、樓、榭,在王府與西湖之間又挖設一條復道,便於攜後宮游西湖。西湖成了閩王朝的御花園。此後漸成了游覽區。
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南宋宗室、福州知州兼福建撫使趙汝愚又在湖上建澄瀾閣,並品題「福州西湖八景」:仙橋柳色、大夢松聲、古堞斜陽、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禪曉鍾、湖心春雨、澄瀾曙鶯。
(9)福州西湖公園寺廟叫什麼擴展閱讀
道光九年(1829)二月,重浚西湖工程,「自上年十一月興工起至本年二月底止,先將北湖頭至四炮台下土堤暨梅柳橋之方塘、三角塘工段,挑除七尺至二尺不等,計出土一萬五千餘方,砌石岸七百八十餘丈」。
五月,「又於西湖閘口及開化寺附近挑挖,並湖岸四周砌灘,出土二千五百六十五方」。這時,因農忙和大雨暫時停工。是月間,林則徐興修「褒忠祠」,祀范承謨等。八月竣工。
八月初六日,重浚西湖工程基本完工,除開化寺、褒忠祠兩處尚未砌石外,其餘湖邊四周石堤全部砌築完竣,長一千二百三十六丈五尺。據史料記載:「湖之有石岸,自是始。」也就是說,在湖周築石岸是由林則徐創始的。
㈩ 福州市動物園旁邊的西湖公園是什麼門
福州動物園已經搬走了,現在在森林公園山腳下。
福州西湖公園,湖東路那邊的是正門,博物院那邊的是後門,你所說的原來動物園旁邊的是西湖公園的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