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州當地有什麼習俗
1 宴席
談談福州傳統宴會中的禮俗和禁忌
轉:福州壹佳壹數碼0591112.com
語言上的客套。設宴請客,客人來了,主人多說「勞駕,勞駕」,客人呢?遇壽慶抱拳說「拜壽」,時髦的說「健康長壽」;其他的喜慶均統說「恭喜」,唯喪宴,客人以肅然不語表示哀痛為佳,低頭緊握主人的手,至多說一聲「保重」,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甚至「無聲勝有聲」。在宴會上,主人勸酒說「請重酌」,「沒好菜,給儂騙啦」(因為收人家紅包,只好謙說「騙」了);客人說「吃好了」,不說「吃完了」(不吉利)或「吃真飽了」(粗魯)。
宴中的待吃和不吃。福州的壽宴和其他喜宴必有一碗太平燕。太平燕謂大菜,出大菜要放鞭炮,放過鞭炮還要等待主人來敬酒,在這之前是不能動筷的。有小孩不懂規矩的,大人就會制止,這是待吃。不吃呢?不吃是最後一道「全頭魚」。全頭魚「有頭有尾」且象徵有餘,豈能吃掉?不吃,最後由主人收起,作喜慶後期的「飯配」(下飯菜)或送鄰里親友共享。
盤碗碟的重與不重。婚喪兩種宴席,吃完一道菜,盤碗碟皆不能重迭,工作人員來收時也不能重,這是怕觸「重喪」和「重婚」的彩頭。除此以外,其他的大多可以重。
菜餚中宜與不宜。婚宴和添丁「彌月」宴等不能上鯧魚,不論桔汁鯧、燉鯧都與「娼」諧音,故不宜;喪宴必須有一碗羊肉,俗稱「羊肉袋」,因羊懂哺乳之恩,有跪著哺乳的舉動,所以食羊肉表孝心。喜宴要有一碗太平燕,現在的壽宴第一碗是炒線面。面與命諧音,吃炒線面象徵長命。
「依奶」(母親)不能「做八十」。福州有一句罵人的話叫「依奶做八十」,所以為母親做生日不是七十九歲就是八十一歲;即使每年都做的,八十歲這一年也不做。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福州話中八十與「拔直」(死亡)諧音,做了八十便意味著「拔直」。其次,傳說羅隱的母親生前十分悍惡,死後被關入地獄,時年八十歲。
2 生活例習
福州習俗喜講「三」
福州人喜紅忌日
寫「火」字忌用正貼
行走覷路忌「路踢」
穿衣何以多禁忌
只講「好」而忌講「完」
晾衣掛褲要避目
大門加避路直沖
掃地忌由內掃外
大廳各房應均衡
大宅最忌無後門
院內栽花忌出牆
打標為記齊守約
桃花不能插花瓶
「不買一個枕頭」釋
庭院不栽夾竹桃
門懸仙人掌握圖吉
風箏忌落他人屋
楊梅不得送親家
鞭炮不能斷斷響
灶口多喜朝向西
夜間叫人不叫名
飯碗忌用筷子敲
豬舌賣音稱「豬賺」
牛肉何以多忌食
燕窠結梁應保護
忌將扁擔當柴燒
度繩門扇使篾箍
度繩豈能做「細索」
拾「字紙」和「字紙爐」
石壓失物做標記
漁家作客不翻魚
漁家鴨蛋講「太平」
鯧魚忌請親家母
婚嫁喜慶
從「六禮」衍生婚俗
男女當婚先「起帖」
三查六問選聯姻
上盤禮和下盤禮
納彩俗稱為「答帖」
喜日要送「日子單」
洞房掛帳鋪眠床
男家迎親和接親
從伴娘到男、女伴
男家親迎新人來
外甥先來接新人
新人入門公婆避
新娘入門先坐廳
新娘出廳見公婆
婆婆加添「四季花」
伴娘喝彩下灶前
婚宴席上補見禮
婚宴席上茶三巡
婚宴全魚留主人
新房要擺五子碟
洞房坐床和「合巹」
婚宴夕請「佳期酒」
客歌詩敲洞房門
嬸母妗婆看嫁妝
洞房花燭亮天明
新娘試廚煮豆腐
親戚朋友贈「花餅」
出閣之前先「試妝」
出門酒和回門酒
請回門和請簡酌
新郎在岳家被「撮食」
元宵送燈盼添丁
嫁後過節不留宿
分娩期間食有忌
分娩三日才開奶
嬰兒三旦「縛手關」
外婆「雞米」挑頭擔
賀人添丁贈雞面
三旦酒和滿月酒
嬰兒忌「稱重講肥」
嬰兒多穿百衲衣
嬰兒剃頭分喜糕
嬰兒擇日抓周禮
祝兒健步「割腳筋」
外婆送來「狀元燈」
牙牙學語先「領名」
嬰兒穿戴綉「虎頭」
乞拜神為寄兒女
做壽、禳壽和避壽
祝壽喜選「壽桃包」
生日吃碗「太平面」
做壽一起不能斷
「送十」禮品要「十全」
3節慶日:
亨崇說,早在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君之前,福州人便開始為新年而忙碌。按福州人傳統,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後便不殺生,所以正月要食用的肉類就得在這之前准備。家中婦女把殺好的雞和豬吊在天花板上,等晾乾後燉熟,放在瓮內用酒及多種配料腌制。
侯亨崇說,這樣一瓮食品,不僅是團圓飯桌上的佳餚,往往還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底。
到了除夕,吃團圓飯前,福州人都要先祭祖,在眾多祭品中侯亨崇對馬蹄和年糕的印象最深刻。馬蹄長在田地里,生命力很強,以馬蹄祭祖,有希望祖先保佑有關人家後繼有人的含義。
福州人的年糕跟本地市場常見的年糕不同,它的大小猶如一個托盤,口味也不一樣,所以每年福州會館都會替會員訂制年糕,好讓鄉親能品嘗到別具福州風味的年糕。
祭祖時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後盛在盤里擺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視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團圓飯桌上的一道飯後甜品,即使不吃,飯桌上也少不了它。此外,紅糟雞、福州魚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團圓飯桌上的美味食品。
福州人還有一個頗有趣的年俗。吃過團圓飯後,父母都要用衛生紙替小孩抹嘴,意思是童言無忌,若小孩說錯了什麼話,希望神明不會怪罪於他。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門拜年之前,必須先祭天,竹篾飯是必備的祭品。飯是盛在一個竹篾編的容器中,當中要插一朵紙紅花,周圍則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之意。
根據傳統這天福州人還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紅糟雞雞湯泡的面線,面里還要加兩個雞蛋,現在也有人以鵪鶉蛋取代。顧名思義,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侯亨崇記得,福州人的元宵節也很熱鬧。游神是一大節慶,響徹雲霄的鼓樂聲,簇擁的群眾,此起彼落的爆竹聲,把喜慶的氣氛推向最高潮。 福州春節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算起
那天要祭灶,但是福州的小年是臘月29(就是除夕前一天)
除夕晚上要留下一碗飯(意為年年有餘)
初一人們不喜歡出門,呆在家裡
初五要拜訪老師
春節的習俗: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還有爆竹,年糕,初一早上的長壽面我就不說了.
4 諺語習俗(這個要好好學習,不然被人罵了也聽不懂)
福州俗語、諺語:
十八歲見二十四代。(不懂又亂說)
棺材料做牙簽。(大材小用)
賊去了關門。(亡羊補牢的意思)
安眠葯落腹。(吃了定心丸)
鼓樓前拾柴配。(喻好友關系)
沒水泅九鋪。(一鋪十華里,喻人機靈,辦法多)
斧頭打鑿鑿打柴。(一級給一級下任務,施壓力)
過橋扔拐,船過水沒痕。(忘恩負義)
企(站)高高山看凡間北子落難。(袖手旁觀,見死不救,見難不幫)
烏犬偷吃白犬當罪。(喻替死鬼)
頭發青甲(相處)到頭發白。(夫妻白頭到老)有嘴講別人,沒嘴講自家。(對己寬對人嚴)
鴨牳跟鳳去飛。(喻不自量力,無自知之明)
養鼠咬布袋。(吃裡爬外)
銜飯等配(菜)。(喻資金短缺,等著錢用)
開飯店怕大吃飯。(這種怕沒理由,多餘)
故(還)克(擠)中亭街。(最擠的地方)
水口差到閩安鎮。(一在上游,一在下游,相距太遠了)
鼓山尾涼風。(喻心寬,無後顧之憂)
鹽瓮自生蟲。(內部出奸細)
騎馬連具(拄)杖。(太小心,膽子過小)
做馬夫挨打,做大王又挨打。(左右為難)
江中不去討,碗里相爭吃。(喻不向外發展而在家裡或內部爭待遇、利益)
吃大豬料,叫豬囝聲。(拿很高的待遇,只能做很少的事)
三十六扛箱揀了筆墨紙硯。(運氣欠佳,揀來揀去揀個最差的)
肖蛇多心思。(善愁多感或心眼多)
曹操多疑。(喻疑心重的人)
程咬金三下斧。(做事沒後勁)
去洪塘賣篦梳。(洪塘是產篦梳的地方)
和尚寺借篦梳。(和尚光頭哪會備篦梳)
羊死目伓克。(不閉,喻不甘心)
一時韭菜一時蔥。(變化多端)
上半瞑(夜)肖雞,下半瞑(夜)肖鴨。(反復無常)
下界爺爬橫頭桌。(小人一時得志)
府里又誤縣里又誤。(兩頭的事都沒做好)
又淺又拍淺。(溢出,喻越窮越易遭損失)
犬囝抱過門限也要錢。(意即什麼都講錢)
犬藉虎威。(藉勢欺人)
劉伯溫尋沒主。(找不到主顧)
沒見嚴嵩先見嚴年。(要見官就要先見管家或秘書)
大王補庫,弟子出錢。(官府做事殃及百姓)
有天沒曰頭。(太冤枉,太不合理)
手指做門閂。(不頂用或沒辦法而為之)
有鑼有鼓有得對。(興趣相同,意氣相投好做事)
刣死雞救活雞。(放棄沒希望的去救有希望的)見了先生就看命。(不管有用無用都去問,都去做)
打落身(人工流產)以為做喜事。(把壞事當好事看)
到你做歲(除夕)天沒月。(做事落人之後總做不成)
鐵打延平府,紙糊福州城(南平難攻,福州易失)。
眠床下踢毽平平懸(床下踢毽子同樣高,不分高低)。
七哥問八哥共汝差不多(保守者只求不比人差就行)。
心肝搭搭,伓驚菩薩(問心無愧,不怕鬼神)。
十八歲見二十四代。(不懂又亂說)
鴨牳跟鳳去飛。(喻不自量力,無自知之明)
雞歪怪桶漏。(指沒把事情做好,卻怪環境因素)
⑵ 福州人過生日有很多習俗,你知道哪些
一:吃太平面一年一次的生日,是很多人最期待的節日吧,跟其他節日不同,這個節日是紀念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證明,也飽含著人們的祝福,祝福你又健康的成長了。不同地方過生日也有不同的習俗,有的吃蛋糕,有的吃雞蛋,有的吃長壽面,像俄羅斯孩子過生日時不吃生日蛋糕,而是吃生日餡餅。像愛爾蘭 小孩過生日有“生日撞頭”的習俗。過生日的孩子被小心地頭朝下拎起來,輕輕地一下一下撞地板,一歲撞一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福州人過生日的習俗。
福州太平面,是用福州本地產的手工線面為主料,再加入兩顆白水煮的鴨蛋,澆上一勺熱騰騰的番鴨湯(也有人澆的是雞湯、排骨湯),一碗湯鮮味美的太平線面便可享用了。 面里加的兩顆鴨蛋被福州人叫做"太平蛋"。這是因為福州東臨大海,當地人們的生活與海息息相關。不管是出海捕撈,還是外出做生意,都離不開水運。而人們出海時,最擔心遇見風浪。而鴨蛋在福州方言中的發音接近於"壓浪",因此人們便取其"太平"之寓意,將其稱為"太平蛋",並加入人們日常所食的線面中,取名為"太平面"。在生日的時候吃,也希望被祝福的人平平安安。
⑶ 生日要怎麼安排福州哪些地方比較好
1、井大路比比香對面的大食館,水煮田雞,拍黃瓜,酸辣粉,實在好吃。水煮田雞一定要沾店裡特指的調料。
2、井大路鄉里人家的蜂窩玉米,鹹淡黃茄子,雙味魚頭,魚頭里加了粉絲,粉絲每次都會被搶光。
3、東泰路鄭記重慶米線店,裡面的重慶米線味道不錯,配一碗冰粉,爽。
4、東泰路香香川菜館的桑拿田雞,螞蟻上樹不錯,尤其螞蟻上樹印象特別深刻。
5、辣不辣酸菜魚,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酸菜魚。
6、五一廣場買電動車那條街,九頻道新疆菜館的羊肉串,紅扒羊蹄,大盤雞,爆炒羊頭肉都不錯,價格也實在。
7、晉安河邊的實達溫泉公寓門口的天山雪,大盤雞不錯。
8、鼓東路上的苗家酸湯魚火鍋,那個魚很怪,怎麼煮都很嫩,湯味道也特別,一段時間不去九有點想去。就是偏貴了一點。
9、慶城市場門口依土撈化對面那個榕城古街牛雜店,大家都說依土好吃,我覺得古街比依土更好,裡面的煎包也很不錯。
10、別有天茶藝居的蘿卜酥餅,是我吃過最香的蘿卜酥餅,現作現吃,端上來燙手的很。另外,別有天的杭州菜也很精緻,不過在那裡喝茶實在冷清。
11、京門大酒樓的醉雞,用一個小酒壇子封著,味道很醇,也很新鮮。
12、大利嘉城對面一條小路裡面的建甌光餅很香,一塊錢四個還是五個,裡面夾著霉乾菜,我每次去都要去買兩塊吃吃看。
13、紅葉蛋糕的波士頓派很不錯,看起來不起眼,吃起來口感極好,一塊九塊多好像。
14、屏東東方紅附近有一個「榕樹下」,那個小店在福州也蠻有名的,那裡的豬腰鹵面我喜歡,上次跟一群朋友去,外地朋友很驚訝,你們連面條都能做成甜的,可是一吃就放不下筷子了。
15、溫泉路的百味館,裡面的粉干煮的真好吃,加了泥鰍,糟,酸菜,我在閩清吃過一直戀戀不忘,沒想在福州也吃到了。
16、水煮魚吃來吃去還是東泰路的東泰川菜館作得最好,但是也最貴,一斤16元。原來鼓東路的重慶小辣椒作得也不錯,前一陣又去了一次,頗感失望。
17、東方樓旁一小路,去煤炭醫院的,路口第一家湘菜館「桃苑湘菜館」,酸菜魚,芝麻牛肉,都是我每次必點的,而且每每都點上兩份。
18、大洋底層的香榭麗舍,湖東路的超亞,還有紅葉蛋糕都有提拉米蘇賣,個人覺得比提拉米蘇西餐廳里賣的好吃,而且價格也只有餐廳里的二分之一。
19、黎明大酒店樓下的全聚德,雖然有假冒嫌疑,但是裡面的烤鴨味道也不錯,可以半隻買,皮和肉片下來包面餅吃,骨頭架子熬湯,味道都不錯。值得一提的是,那裡的面餅比較特別,作得跟別家不太一樣,每次帶遙遙去,他都要生吃那個面餅,說好吃。那裡價格也不算太貴,去了幾次,人均消費在50左右吧。
20、鼓屏路上過瞧迷陷,最近很多人喜歡吃過橋米線,我也喜歡。建議過去的只要吃最普通的過橋米線,吃一份三四十的純粹浪費,而且你不曉得到底這幾十米貴在哪裡。但是那邊的裝修俗氣,俗氣的不行。
21、烏山路拐到西營里市場的路口的聚福園小吃是福州最好的. 燒賣,馬蹄糕,糯米糕...正宗福州地道小吃.
22、利嘉城和長安飯店中間的小路上有家豬血大腸化不錯,我不愛吃豬血,可那裡的豬血確實好吃。那裡的牛雜,肉燕,牛排都不錯,以前在台江住的時候就愛吃那裡的牛雜撈化,現在都沒地方找了,也就這里的撈化有點老台江的味道了
23、馬尾煤碼頭的海鮮不錯,新鮮品種也多,有一種蟹以前沒吃過,好吃現在一說起來就又想沖去吃了. 就是比較遠,福州人都是開車下去吃.
24、鼓西路尚干依心拌面扁肉,還有烏山路拐到加洋路上的尚干有冰拌面扁肉.這個算小店了吧. 鼓西路上的太擠了,我還是喜歡到加洋路的那家.這兩家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拌面扁肉了.
25、鼓西路靠西門路口的地方 傅記 晚上生意很好,就是綠豆湯、花生湯、蝦酥、鍋邊、粉干之類的小吃 通常9:00…10:00左右人最多,很多的士司機在那裡吃,常常堵車 我喜歡那裡的綠豆湯和粉干
26、通緝必勝客。自從福州撤的只剩東百那家之後,必勝客作得不是一般的差。 pizza的起士越放越少,而且不賣6寸的了,只賣9寸的,6寸只剩一款中午商務午餐。 烤雞翅的油越來越少,喝水的杯子越來越土,卡布基諾見不到一點奶星,跟黑咖啡似的,還狡辯他們的卡布基諾就這樣。裝沙拉的碗越來越小,碗壁越來越滑。 價格越來越高,雞翅從16變成二十多,沙拉從19變成28,東西卻越來越差,生意還那麼好,實在士沒有天理啊
27、老乾局門口一小攤賣的燒餅很好吃
28、雙子星大廈對面的福新菜場門口的小吃店的拌豬腰真是一絕
29、洪山科級園裡面的實達科技園對面的活魚小鎮的水煮魚很不錯,放的是小辣椒,味道很香!裡面的水煮田雞好!但是現在質量嚴重下降,可能換了廚師!
30、福州總院食堂的蔥爆羊肉很好吃(四樓)
31、在金雞山公園入口有一家武夷農家的邵武菜挺正宗
32、火車站鐵路小學旁味全狗肉味道很好,一夫妻開得小店,冬天吃爽死了,要早去晚了沒肉了
33、達明路的「食頂天」,店鋪不大,上下兩層,但裝修滿有特色。晚上遲去了一般沒有位置。裡面菜一般都在6~8元一盤,味道相當好,炒牛肉什麼的普通家常菜,做起來就是特別好吃。 上次我們五個人,點了一桌子的菜,大概一百元出頭。
35、屏山菜市場對面公交車站旁的鹵味很不錯。那裡的鴨抓最好吃了,一吃起來就停不住了. 每回去都買3.40個鴨抓,回辦公室一下就搶光了.
36、達明路口的忠惠小吃,裡面的鹵味特別好,尤其是鹵鴨腸,吃過的都說好。但是一定要去達明路口的總店吃,井大路有個分店,味道差遠了。
37、上面有人說道實達那裡的橋亭活魚小鎮,其實那家的老店是在鐵道大廈旁邊的小路走進去。叫「全興」,兩家都吃過,感覺老全興比新橋亭味道好,水煮魚,水煮鴨血,鹽煎肉,我都很喜歡。
38、井大路路口,東方大酒店對面,有個小小的元宵店,裡面的元宵味道不錯,價格也很便宜。
39、學生街:前街拐彎路口一小店——浙江燒餅(辣和不辣兩種,極香,1塊一個,現做現吃。)
師大後門再向下走幾步——清真蘭州拉麵店(燴面5元,炒麵6元,新疆拌面8元面任加。清湯極好,天天進一大麻袋骨頭加上葯材現熬肉骨頭湯,不要錢任喝,老闆RP不太有WT。)
40、白孔雀:獨沽一味——沙鍋大魚頭(煲得好,香!才18一份,加白飯夠兩人一餐)。魚香茄子煲(12元)也不壞。
南門老白孔雀西點部有天津麻花(2元)還有一種豆沙加鹹蛋餡的酥皮點心(1。6元)都不錯。
41、安泰樓:芋蓉瓜仁餅(1元)豆沙餡麻團(1元)鹹蛋酥(1。5元)都不錯。
42、遷西板栗:綠招牌紅燈籠的店面。10元/斤小的,12元/斤大的,殼好剝,稱准,不偷,甜得很,天冷時我經常吃它。但是現在不是季節。小個的10-12月最好,大的12-2月最好。
43、金譽麵包屋:
屏東中學旁邊有一家,五一廣場旁邊一家。蓮容堡(5元/盒,8小塊),芝麻薄脆(4元),蛋卷(3元),綠豆餅(1元),肉鬆火腿蛋三文治(2。5元)都不錯。
黑名單:6毛一塊7元一打的老婆餅,天啊,吃出竹簽兒,嘔……
44、橫街一家不知名的麵包屋:地點在文化宮入口的斜對面,一個廣場樣的地點,安德魯森麵包屋的旁邊。
蛋撻正點,5元一打,老婆餅5元一打,椰子撻7元一打,其他的點心都很難吃,但上述三樣現烤現吃,絕對極品。
45、紅葉蛋糕(廣達路,兒童公園過去一點蘇非亞婚紗隔壁——PS:蘇非亞攝影的造型化妝都好恐怖,正垃圾= =):
鮮奶蛋糕絕對極品,他們的鮮奶溫度一高就會象冰淇淋一樣化掉,所以做出的蛋糕不花俏,但絕對可以讓不吃奶油的人一吃一大塊,一點不膩。
其他點心推薦:酸乳酪木司(8。9元),黑森林蛋糕塊(5。9元),紅豆抹茶蛋糕(?元),拿破崙(4。9元),提拉米蘇(8元)
46、美可蛋糕:個人僅吃一樣:肉鬆干蝦紫菜餡麵包(3元)
47、提拉米蘇:白馬路上新開店,品種未全。僅推薦提拉米蘇(18元),分量足,味道正,但性價比不高,環境不錯。
48、廣東食街:(井大路)河粉(10元)極好,廣東燒臘也不錯
49、各茶餐廳的經典搭配:干炒河粉+例湯=10元左右,逛街填肚精選
50、香謝麗舍西餐廳:(大洋百貨二樓)套餐吧,33元/份足夠,有麵包,湯,前菜,主菜,蛋糕,咖啡。推薦芝士炬飯。
51、美食街台灣風味小店(名字忘記了= =):太久不去,不知道關了沒。蛋包飯好吃!(6元)
52、枝仔冰城(應該有好幾家,11中附近就有一家,在津泰路和五一路的交*路口):香蕉冰(16元),冰極細,有折扣。
53、慶城市場旁邊一小刨冰店,叫利源冰店:台灣刨冰,干凈。幾十數任選,4種冰已經很大盤才6元。紅豆,芋頭,綠豆,丸子等不錯。
54、仙蹤林:華都百貨後門,明星影城旁。煲仔飯非常正點(16元/套)
55、酸菜魚:(井大路)
重慶小辣椒(16元/斤,另加鍋底。)
醉仙樓:純正芋泥(5元),千萬別買椰蓉,膩死了。
56、糖朝:(東街)一個字:貴。但午茶時間還可以:一個糖水加一個甜品8元,也有其他的港式茶點可以選,環境還好就是。逛街逛到累可以休息一下。
57、必勝客:在福州只剩下一家了吧?最近有下午茶吃,15元,20元,25元 三檔。但堅決不在裡面吃正餐,太貴
⑷ 福州哪些店生日免單
福州部分餐廳在生日時會提供免單優惠,以下是部分生日免單的店鋪:
1. 福州食悅餐廳
福州食悅餐廳在生日時會提供不同程度的優惠。如果你在生日當天光顧該餐廳,就有機會享受到某些菜品的免單優惠。同時,他們還會為生日顧客提供精美的生日蛋糕和溫馨的生日祝福。
2. 福州老福洲酒樓
福州老福洲酒樓也是一家在生日時提供優惠的餐廳。他們會為生日的顧客提供優惠券或者積分卡,累積到一定程度還可以兌換禮品。此外,生日當天前來用餐的顧客還有機會享受菜品免單等驚喜優惠。
3. 福州大福來水餃店
福州大福來水餃店在生日時會為每位顧客送上祝福和優惠。他們會為生日顧客提供一份免費的餃子,讓顧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感受到濃濃的生日氛圍。此外,他們還會定期推出其他優惠活動,讓顧客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實惠的價格。
除了以上這些店鋪,福州還有許多其他的餐廳也會在生日時提供一定的優惠活動。這些優惠活動的具體形式和優惠程度可能因店鋪而異,建議您在生日前提前咨詢和了解相關信息,以便享受更多的優惠和驚喜。同時,也建議您關注各大餐廳的官方網站或社交媒體平台,以獲取最新的優惠信息。
⑸ 福州國惠大酒店
石斑
佛跳牆蔥肉餅光餅 蠣餅紅糟醉香雞 雞茸魚唇 荔枝肉春卷七星魚丸燕皮
芋泥
⑹ 福州的風俗
福州風俗主要為節俗、婚俗、食俗、傳統技藝,具體如下:
1、節俗
游神、迎神是福州鄉村正月里舉行的一種習俗活動。農歷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時間。以村為單位,有時數村聯合,用敞篷大轎抬著當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鑼鼓和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百姓夾道觀看、迎接,場面熱烈。
福州傳統有個「拗九節」,已出嫁的女兒都要在正月廿九煮「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縣仍保持此俗,但城區的「拗九節」卻漸漸被「母親節」所代替,一到這個節,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樓里也可以看到為父母親而設的宴席。
2、食俗
福州菜是閩菜的代表,閩菜有「福州菜香飄四海,食文化千古流傳」之稱。選料精緻,刀工嚴密謹慎;講究火候,注重調湯;喜用佐料,口味多變。著名湯品如歷史悠久的佛跳牆,有「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的美譽。
福州五大代表菜是佛跳牆、雞湯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雞。五碗代表是太極芋泥、鍋邊糊、肉丸、魚丸、肉燕。福州的素菜也很有名,以麵筋、豆腐皮、豆腐筋、香菇、木耳等植物食物為原料。名素菜有「南海金蓮」、「半月沉江」、「石鼓三鮮」、「湧泉三絲」等30多種。
3、婚俗
福州結婚習俗分為訂婚儀式、男方下聘禮、女方回禮、女方置辦嫁妝、接親、吃太平面、鋪床、見長輩、酒店設酒宴、回門。「過禮」之後,男女雙方即可商定日期,到當地政府辦理結婚證,正式確定婚姻關系。
4、傳統技藝
閩劇,又稱「福州戲」。明代,崑山腔、弋陽腔等傳入福州,福州方言戲曲逐漸興起。清光緒初到辛亥革命前後,稱「閩班」。民國十三年(1924年),鄭振鐸出版傳統劇目《紫玉釵》等,正式以「閩劇」取代了「閩班」的稱號。
評話是福州地區主要曲藝品種,講究唱、說、做、表,有「人文活化石」之美譽。
十番原名「協歡」,意為聲協和而成歡,是福州主要地方樂曲之一,由民間龍燈舞演變發展而來,曲調悠揚動聽。
(6)福州媽媽過生日去哪裡吃飯擴展閱讀:
福州城市標志
1、市標——三山一水
福州城內於山、烏山、屏山「三山」鼎峙,閩江宛如綠帶穿城而過。史載,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於山、烏山、屏山圈入城內,形成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內」的獨特風貌。「三山一水」成為榕城主要標志,故福州亦稱「三山」。
2、市樹——榕樹
福州植榕,古已成風。榕樹四季常青、枝榮葉茂、雄偉挺拔、生機盎然,象徵著福州城市精神風貌。福州城區有古榕樹近千株,其中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榕被譽為福州第一大榕,相傳是北宋冶平年間三位武官在此練武時植下的,樹高20米,樹冠地面投影面積達1330多平方米。
3、市花——茉莉花
福州特產,產量和質量都居中國之首。宋時福州已普遍栽培茉莉。福州城郊有許多成片栽培的茉莉園。它象徵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芬香四播。以茉莉花薰制的福建茉莉花茶亦久負盛名,遠銷海內外。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決定命名茉莉花為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