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共有多少個國畫院,各是哪些
1北京畫院
2西安中國畫院
3重慶畫院
4福建省畫院
5成都畫院
6汕頭中國畫院
7上海中國畫院
8貴州畫院
9中國國家畫院
10淄博書畫院
11甘肅畫院
12深圳畫院
13蘇州畫院
14福州畫院
15東華書畫院
16廣州畫院漁洋畫院
17泰山山水畫院
18珠城書畫院
19揚州八怪書畫院
20山東畫院
21黑龍江省畫院
22浙江畫院
23西泠書畫院……
(排名不分先後,其實你看名字也看得出來孰優孰劣)
中國幾乎所有大中城市都有國畫院,所有省份也都有省國畫院
⑵ 鄭百重的藝術年表
1945年 生於福州。
1951-1957年福州塔頭小學畢業。
1957-1963年福州第十中學畢業;
1958年 拜陳子奮老師門下學畫;
1963-1964年 自學
1965年 參加工作,在福州儀表儀器厰當工人;
1970-1973年 上山邵武桂林公社;
1973年 調入福州玉雕廠任設計師;
1977年 設計玉雕作品《團扇掛框》加全國工藝美展,獲優秀獎。作品《四季花鳥》為北京人民大堂陳列;
1978年 赴楊州參加全國漆木傢俱評選會,作品《小亮格六扇屏風》獲優秀獎;
1979年 開始兼任福建省藝術學校、福建省教育學院、福州市工藝美術學校中國畫和美術史教師;
1979-1980年 赴河南、湖北、雲南、遼寧等地采購玉雕材料,並寫生;
1981年 編著《中國美術史略》。作品《源遠流長》參加全國美展,獲優秀獎;
調入福州畫院為專業畫家;
1982年 參加《全國八大城市十位中青年山水畫聯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作品被收藏;
拜陸儼少老師學畫;
1983年 作品《繼往開來》參加《全國衛生美術攝影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並獲優秀奘;
《鄭百重書畫冊》在新加坡出版;
1984年 作品《香遠圖》參加馬尼拉《當代著名書畫展》、刊入《中國藝術十周年特刊》。
南京市美協、浙江省文化會堂、福州市美協聯合主辦《鄭百重畫展》在杭州舉辦;
1985年作品《巴山夜雨》,參加在日本東京舉辦的《中國著名書畫展》,刊入《現代書畫作品集》;
獲全國自學成材一等獎,由福建省人事局破格錄用為國家幹部,任福州畫院院務委員、政協畫室副主任;
1986年 開始出訪美國衣阿華大學講授中國畫史;
1987年 作品《香遠益清》參加《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為《李可染紀念館》收藏;
1988年 應邀赴美國文化交流,在芝加哥藝術學院、紐約大學、衣阿華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講學,坎尼市長致贈榮譽市民證;
作品《閩山碧》參加香港《中國現代著名書畫展》獲金牌獎,刊入《八八、求索》畫集;
赴漢城國立美術大學文化交流;
加入中國美術家恊會;
1989年 作品《松風高士》參加第四屇國際畫展(加拿大);
作《揚帆千里》參加雙羽杯全國書畫邀請賽獲國畫紀念獎;
1991年 正式應邀以大陸傑出人士訪台,在台北、高雄舉辦個人畫展,刊入《台灣美術年監》;
《百重畫冊》在台北出版、《鄭百重畫集》在高雄出版;
在台灣輔仁大學、東海大學進行文化交流,獲榮譽金筆獎;
作品《閩江千里》參加東京第十六回日本畫展、獲眾議院獎;
1992年赴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
「美育」、期刊發表《當代中國山水畫分析》論文;
京西賓館收藏作品《山清水秀》等五幅
1993年 作品《驟雨初歇》參加日本東京第三回國際藝術家招待展,獲得藝術院獎;
江蘇美術館、上海市美術協家協會、浙江美術學院、浙江省畫院、廣州畫院、福州畫院共同舉辦《鄭百重畫展》;
在上海、南京、杭州巡迴;展出。作品《石頭城》等三幅為江蘇美術館收藏。應聘為閩江大學客座教授;
作品《巴山夜雨》參加第三回國際藝術家招待展(東京);
中央電視台攝制《山水畫家鄭百重》專題在書壇藝苑播出;
擔任第八屇福建政協委員
1994年 在香港大會堂舉辦個人畫展,《鄭百重山水集》由收藏天地出版社出版;
作品《群峰競秀圖》為浙江博物館收藏;
作品《岩壑幽深圖》為中國美術學院收藏;
1995年 由福建省人事局評為一級美術師、
應台灣中視文化公司邀請再次赴台灣文化交流,台灣海基會和台灣省教師美術會聯合舉辦《鄭百重畫展》;
作品《江流天地外》、《桃花潭水》為中國文化部收藏;
作品《春江月》參加國際佳士得公司拍賣;
作品《觀瀑》由中國美術收藏;
赴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中國畫,獲加州大學榮譽獎。
1996年 在洛杉機大學、美術館、東方藝術中心舉辦個展,美國中華藝術學會聯合會致贈《譽滿美洲》獎牌;
作品《源遠流長》參加佳士得國際拍賣;
以傑出藝術家身份定居美國;
1997年 《鄭百重作品集》在香港出版;
赴台北參加國際書法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佛教與中國書畫》台灣文建會頒榮譽獎;
任台北師范學院應用語言研究所指導導師;
赴索羅瑪大學教授中國畫,在博物館舉辦個展,獲榮譽獎;
1998年 第二屆鄭百重師生畫展在法國巴黎華僑文化中心展出;
赴義大利、英國、法國三國旅行寫生
任台灣輔仁大學文學院客座教授;
發表論文《中國書法發展的幾種傾向性》
1999年 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舉辦個人畫展;
發表論文《揚州八怪的藝術》、《六法漫談》、《青銅器時代的藝術與書法》;
受聘台灣輔仁大學文學院.教授;
2000年 第三屇《鄭百重師生畫展》在美國洛杉磯展出;
同年在洛杉磯舉辦鄭百重作品展;
赴台灣環島為中小學美術教師研習班演講三個月;
2000年九月獲美國參議院頒發藝術成就和教育成果獎;
2001年 《鄭百重作品展》在洛杉磯偉博文化中心展出;
帶領十位學生赴十七裏海灣寫生;獲美國眾議院教育成果獎和藝術成就獎;
2002年應加拿大卑詩大學亞洲中心邀請赴加拿大舉辦個展;
帶學生赴洛磯山寫生;
在加州舉辦馬年新春特別展;
赴台灣高雄文化中心舉辦個人畫展;
由廣州美協主持《鄭百重畫展》在廣東順德博物館展出;
香港出版社出版《百重山水》1
獲美國加州奧斯納市金鑰匙獎;
2003年 由廣州市文聯、廣州美協、廣州書畫研究院、廣州畫院聯合主辦《鄭百重藝術畫展》在廣東畫院展出;
在美國加州托倫斯市舉辦《鄭百重畫展》;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上海市文聯,上海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鄭百重藝術展》,在上海美術館展出。作品《月下威尼斯》被上海市美協收藏;
受聘台灣明道管理學院中文系教授;
2004年 作品《水繞四門》參加第十屆全國美展;
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美術》雜志社、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鄭百重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作品《水繞四門》、《碧山秋雲》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美術》十月號海外美術家專題,發表文章「中國文脈與異軍突起——讀鄭百重畫有感」、刊登作品《水繞四門》、《笑傲江湖》、《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春水滿四澤》、《祥春瑞雪》等作品;
《百重山水》Ⅱ由香港畫藝出版社出版;;
2005年 作品《碧波萬頃》參加第二屇北京國際雙年展,作品由全國美協收藏;
參加文化部主辦的「中華魂——海峽兩岸藝術采風之旅,赴台寫生,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中國近現代名家精品叢書《鄭百重作品精選》;
《百重山水》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山東省美協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博物館,青島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
《鄭百重山水畫展》在濟南和青島展出,《美術》雜志專題報導並刊登作品;
應聘為閩江學院教授;
2006年 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陝西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百重藝術展》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出;
作品《馬爾他共和國》參加「同一世界」中國畫家彩繪聯合國大家庭藝術大展;
赴華山、黃河寫生半個月;
2007年 作品《秋江積翠》參加第三屆中國畫展;
作品《古往今來》由中國工程院收藏
出版《百重山水》第四冊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作品《山川之美》參加改革開放三十年全國中國畫學會展;
赴五台山寫生。
2008年 作品《綠遍武陵源》參加第三屆北京國際雙年展;並在美術雜志上發表
作品《高山仰止》、《清泉石上流》參加當代盛世中國畫展,由中國美術出版社總社舉辦;
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保利藝術博物館,閩江學院聯合舉辦《百重藝術》在北京新保利大廈舉辦,《青山綠水》畫冊由保利藝術博物館出版;
慶祝閩江學院五十周年校慶,舉辦鄭百重藝術專題展,在福州展出;
由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保利藝術博物館、福建閩江學院、蘭州畫院聯合舉辦,當代著名畫家鄭百重《青綠山水畫展》在蘭州美術館展出;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奧委會舉辦永遠的奧運,展出作品《倫敦》《沉醉九寨溝》出版奧林匹克詩畫卷;
作品《霧都倫敦》參加世界華人慶奧運名家書畫展;
在中國教育台作《國畫大講堂》8集,在全國20多個城市播出;
《鄭百重國畫作品》展,在煙台美術博物館舉行
參加《世界畫家.畫世界》德國行,在萊因河采風;
2009年 由中國美協主辦,《中國美術六十年》作品《碧波萬傾》參加在巴黎展出,並出版;
由中國美協主辦,《靈感高原展》作品《雅魯藏布江之歌》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由中國文化部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主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青山綠水—百重山水畫展》在日本東京中日友好會館展出;
作品《走向香格里拉》、《源遠流長》為釣魚台國賓館收藏;
作品《萬壑送風》參加2009年全國中國畫展;
慶祝人民美術出版社成立六十年作品《江漢秋聲》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作品《誰知白雲里別有綠夢春》、《高秋山色》參加正當代.盛世中國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參加《藝術縱橫》中國畫家走世界,赴歐洲四國采風
由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聘為來華工作外國專家.,擔任閩江學院中國畫研究院院長;
2010年 由中國美協主辦《翰墨家園》中國畫百名邀請展,作品《長嘯高山頭》參加展出;
參加中國美協《紅色之旅》創作寫生團赴貴州采風;
作品《青山綠水》參加中-國著名畫家走進柳州展;
應美中友好協會邀請出席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年會,作品《錦綉家園》由美國通用公司收藏;
2011年 由中國美協、保利藝術博物館、閩江學院、榮寶齋畫院聯合主辦,鄭百重《青綠山水作品》品讀會在北京釣魚台舉行;
參加中國美術世界行,作品《大地之花》在葡萄牙中國當代國畫精品展展出;
2012年 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辦公廳邀請創作,作品《華岳晴秀圖》為人大會堂第三會議陳列;
作品《千年樹木》、《走進香格里拉》參加2012年法國盧浮宮國際美術展,赴巴黎參加文化交流;
作品《天台山中》參加第二屇中國畫節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作品展;
作品《聖潔珠峰》參加中國美術世界行,在德國展出,入選《中國當代美術作品集》;
在美國卡耐基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題為《高山與大海》,其中作品《月亮》由卡耐基博物館收藏並永久陳列;
為慶祝中德建交四十年,參加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赴德國文化交流;
參加《當代中國畫五十家作品展》在全國政協機關舉辦,展出作品《門泊東吳萬里船》等三幅
參加中國美協代表團赴內蒙古大草原寫翻;
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
2013年 應邀出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次代表大會;
作品《土樓月》參加當代中國畫精品展同時參加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赴模里西斯文化交流;
參加中國美協主辦,中國美術家眼中的世界美展作品《地中海的陽光》在北京展出;
參加中國美協寫生團赴雲南寫生;
作品《茶馬古道》參加全國工筆畫學術展,中國美術館展出。在「美術」期刊發表;
中國文聯舉辦,「中華情.中國夢」展出作品《偶然值鄰叟》;
帶榮寶畫院學生赴太行山、燕山等地寫生;
由中國美協、上海美協、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鄭百重《盛世青綠》作品在陸儼少藝術院舉行;
應聘廈門大學兼職教授;
2014年 作品《百年樹人千年樹木》參加第十二屇全國美展。作品刊登在《美術》期刊;
《科學的腳印》參加第二屇現代工筆畫大展(北京);
由中國美協主辦,作品《海闊天高》參加中國美術世界行—《中國美術家眼中的美國》畫展;
由中國美協主辦,作品《茶馬古道》參加《七彩雲南》中國美術作品術展,中國美術館展出;
《美術》9月號發表「名師風彩」鄭百重專題,發表馮遠文章《百重.百重》,刊登作品《天開畫屏》、《到處呈錦綉》、《魚米之鄉》、《千年樹木百年樹人》、《春水滿四澤》;
應邀擔任「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評委.
參加中國美協寫生團赴絲綢之路采風,中央電視台作新聞報導;
《國學頻道》錄制,鄭百重《青綠山水》大講堂,在全國一百多台電視播出;
2015年 作品《神龍騰宵漢》參加《中國畫學會展》中國美術館展出;
在廈門舉辦《咫尺千里》小品展;
在台北舉辦《凝碧積翠》青綠山水展;
應邀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夢.黃山情--全國山水畫作品展」評委。
《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鄭百重》由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
⑶ 福州哪裡有書法字畫店
福州五一路先施旁東方書畫社、於山腳下福州畫院墨園、於山賓館旁畫廊、黎明小柳街福建畫院畫廊。。。都有,知名不知名的書畫作者都有。
⑷ 張英的生平活動
民國38年元旦,張英與李耕在福州南台青年會舉辦師生聯合畫展,深得好評,張英被譽為青年畫家。1951年6月,張英從仙游到福州任福建省人民科學館技術員,8月加入福建美術協會為會員,1952年8月,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同年底省人民科學館撤銷,成立省博物館,張英留任博物館幹事。1953年他與漆器藝人沈忠英合作的脫胎漆器荷葉瓶,參加福建省首屆工藝美展,獲特等獎,1954年,張英加入省文學藝術聯合會為會員。
1957年4月,他調到福州市特種工藝管理局任設計室技術員,同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58年1月下放到福州市工藝美術瓷廠任技術員,1959年他為人民大會堂福建廳繪制了山水畫「武夷之春」、「閩江風光」和漆畫「四季花卉」、「松鶴」等大屏風。同年9月,張英摘掉右派帽子,1961年調任福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設計員,並兼任福州市工藝美術學校教師。1962年張英創作的脫胎人物彩塑「洛神」參加福州市工藝美展,獲一等獎。
1964年4月,他調到福州第一脫胎廠任設計員,此後定居於倉山區。他為工廠創作大量人物繪畫,並培養一批青年技術骨幹。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張英受管制和審查,被迫停止創作活動。
1972年10月以後,張英的歷史問題逐漸平反,開始恢復創作活動。1976年他為鼓山湧泉寺塑一尊1丈6尺的大金剛,深受遊客的好評。1977年他創作的人物彩塑「魯班」參加省第二屆工藝美展,獲得優秀作品獎,此後張英的國畫「羲之愛白鵝」、「草聖張旭」、「賀知章」等相繼在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報刊上發表。在香港及南洋一帶嶄露頭角。
1980年春節,張英的國畫「十八羅漢」參加福州畫院在於山舉辦的第二屆榕城之春畫展,博得盛譽。年底,張英被評為省副工藝美術師,受聘於福州畫院及福州市國畫研究會。1981年底,張英創作的「李白醉酒」、「懷素書蕉」、「彌勒佛」、「觀音」等作品參加在香港舉辦的首屆福建畫展。1983年,張英應省政府邀請,准備一百餘幅畫稿,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取得巨大成功,受到高度評價。
張英秉性耿直,他的作品總是把傳統題材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寄以人民的喜怒哀樂。民國37年,他為抨擊當時民生凋敝的社會現象,創作一幅「粥少僧多」的畫,並題詞曰:「兵荒馬亂盡飢民,粥少僧多誰為憐」。「文化革命」期間,他滿腔義憤地畫「鍾馗捉鬼」圖,寄託著對江青反革命集團倒行逆施的憤怒。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以後,他連夜畫「嫦娥下凡」,題上:「人間傳喜訊,歌舞下廣寒」,抒發人民歡樂的心情。
張英擅長古典人物畫和雕塑,他的作品取材於道、釋和歷史人物故事,在其中寓於濃厚的生活氣息。他擅長以工筆與寫意相結合,粗、細線條並用的手法塑造人物,尤以佛像為佳。他在繼承其師李耕奇拙潑辣的藝術技法基礎上,兼收各派之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筆墨奇拙見清新,潑辣中含嚴謹,構圖情景交融,意境深邃,人物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色彩淡雅,朴實無華。
1984年9月,張英因患胃癌逝世。享年64歲。
⑸ 福州畫院哪個好
福州畫院,坐落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於山路2號,是一幢白牆綠瓦,具有江南民居風格的建築,佔地3.28
畝,建築面積4070平方米。 福州畫院成立於一九七九年十月,是集中國書畫創作、學術研究,以及開展國內外文化交流諸多職能的美術事業單位。現有畫師59名,其中專職畫師10名,特聘畫師49名。被評為高級職稱的畫師達41名。畫院機構設:辦公室、學術部、展覽部、墨園畫廊。畫院有四個展覽大廳,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展線350米,適合舉辦各種類型的藝術品及相關展覽。位於畫院四樓的學術報告廳有200個座位。
⑹ 福建福州於山路屬於什麼區
福州於山路屬於鼓樓區。
於山路是一條東西走路的小路,西起新權路,東至浩然亭,是市民登於山游覽的主要道路。路上有福州市政府接待處的於山賓館、福州畫院的單位。
⑺ 福州哪裡有畫肖像、畫像的地方
建議你可以爬鼓山去,沿路有兩三個畫肖像的師傅長期在那兒擺攤,放鬆身心之餘又達成願望~
⑻ 黃漢民的主要作品
從事建築設計40年來,主持設計了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福州畫院、花園台高層住宅、廈門國際金融中心、泉州千億大廈、福州佳盛廣場、省物資貿易中心、省保險大廈、華福大酒店等 多項省市重點及大型工程,其中福州西湖「古蝶斜陽」、福建省畫院、福建省圖書館、福建會堂等4個項目均榮獲福建省優秀一等獎。
專注於福建傳統民居和福建土樓的研究,出版了《福建土樓——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福建土樓》、《福建傳統民居》、《客家土樓民居》等專著,主編《中國民族建築》福建篇,還參加了《中國建築藝術全集》宅第建築、《建築百家談古論今》等書的編寫工作,並在國內外學術雜志上發表50多篇學術論文。
主要論著、設計或科研成果:
1994年《福建土樓》上、下冊,--獨著,台灣《漢聲》出版公司;
1994年《福建傳統民居》--獨著,廈門鶯江出版社;
1995年《客家土樓民居》--獨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福建土樓——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獨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9年《中國民族建築》第四卷?福建篇,--主編,江蘇科技出版社;
1995年《老房子—福建民居》上、下冊,--合著,江蘇美術出版社;
1995年《福建沿海民居的地方特色》獨著,--日本(株)第一書房出版;
1984年《福建民居的傳統特色與地方風格》--獨著,《建築師》19、20期;
1994年《閩南民居建築文化的特性》--獨著,1994年,「海峽兩岸傳統技術觀摩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
1997年《傳承與創造—新建築地方特色的探索》--獨著,1997年,「傳統民居與現代生活之探討」研討會,台灣省--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際會議廳;
擔任工程負責人、審核審定人的工程有:
「福建畫院」、
「福建省圖書館」、
香港九龍高層集裝箱庫(25層、4000OM2)、
榕城商貿中心(25層、40800M2)、福州佳盛廣場(30層、24層、90000M2)、
福建會堂(6層、37700M2、省重點工程)、
華福大酒店(28層、97800M2)、
宏利大廈(30層、90000M2)、
金龍大廈(30層、6500OM2)、
中山大廈(32層、46600M2)、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1400OM2、省重點工程)、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4層、24000M2、省重點工程)等大型、高層建築數十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