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漳州和福州哪個好
擴展閱讀
杭州it工程師怎麼學 2025-05-23 22:36:50
北京小吃主要有哪些 2025-05-23 22:09:48
廣州到江蘇的需要多久 2025-05-23 22:00:55

漳州和福州哪個好

發布時間: 2022-04-22 09:43:30

⑴ 福州泉州廈門漳州哪個好

廈門城市規劃建設,配置都完善一些,但是泉州福州有很好的人文氣氛

⑵ 漳州和福州哪全發達

漳州和福州哪個最發達?

當然是福州發達了,福州是福建省省會,漳州屬於福建省轄地級市,位於福建省最南部。

福州簡稱榕,別稱榕城,是福建省省會,國W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福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中國東部Z區L軍J關駐地,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開放城市、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2154平方千米,其中市區總面積1786平方千米。南部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為山地,從西南向東傾斜;西部為中低山地;東部丘陵平原相間。山地、丘陵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72.68%,其中山地佔32.41%,丘陵佔40.27%。鷲峰、戴雲兩山脈斜切南北,閩江橫貫市區東流入海。

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宜,溫暖濕潤,四季常青,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夏長冬短,無霜期達326天,福州冬季一般無雪,有時在鼓山等海拔較高地區有零星降雪。不過冬季有雨,氣候相對較為濕潤。

以上回答 僅供參考

⑶ 漳州和泉州有什麼區別

歷史上一直將倆州統稱為漳泉,所以給人感覺漳州泉州沒多大差別,其實差別還是挺大的。
這次來聊聊由泛閩南區域的稱呼所容易使人產生的誤會、錯覺。
史上一直以「漳泉」來稱呼閩南地區的漳州和泉州,有些人就很膚淺的認為那是因為漳州歷史上比泉州強,所以才叫漳泉,把漳州排在前面,泉州排後面,並對泉州歷史有種不服之感。
不論是福建還是漳泉,以稱呼作為標准來排地位高低都是十分膚淺的,稱呼除了看作用,還要考慮押韻,順口。最早像五代時期留從效割據漳泉二州,《宋史》稱之為「漳泉留氏」漳泉二州。,當時泉州是絕對的中心這是不需要說的。明初設立的「漳泉道」也是以泉州為中心。興泉道,興泉省,都是以泉州為中心,興化為附屬。明清時期漳州與汀州、龍岩區域劃分的汀漳道、汀漳龍道,是以漳州市區為中心的,所以說按照名稱順序來排地位的高低論是經不起輕微推敲的,如果光看名稱也能導致有些膚淺的人對泉州歷史不服,那我們只能深入淺出的攤開歷史來看看到底有什麼好不服的?

漳州在明代之前都是屬於下州的級別,而泉州在唐代就已經達到上州級別了,泉州在宋代成為望州,元代泉州是上等州路的級別,事實上在地區開發發展上漳州比泉州落後了好幾檔,論歷史上輝煌久遠的程度根本沒有可比性。
有人說過陳元光(686年)設立漳州時還沒有泉州,實際他只是看到了名稱的表面,沒有看到內涵,唐初陳元光初設的漳州范圍只有今漳州南部的部分地區,州治在今雲霄縣西林村(過了30年後的開元四年(716年)移至漳浦縣城,等到漳州設立100年後(786年)州治才移至今漳州市區,泉州市區在700年就確定了州治中心位置,當時漳州中心還在雲霄縣)。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福建一詞剛出現時,漳州龍溪縣(包括漳州平原精華區,今漳州市區和龍海)還是屬於今閩南泉州的轄區,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才割給漳州,唐大歷十一年(776年),觀察使皇甫政奏請析汀州龍岩縣來屬漳州;翌年獲准,時漳州轄漳浦、龍溪、龍岩3縣。龍溪地處漳浦、龍岩2縣之間,為州境中心地帶,故貞元二年(786年)。州治所又從漳浦縣李澳川移至龍溪縣(今漳州市區)。

還有漳州靠近泉州的長泰縣跟莆田地區一樣,直至宋代初期才從泉州分割出去。更別說唐代之前漳州地區長期都是屬於泉州東安縣、南安郡、豐州等等的管轄,以泉州豐州(古南安豐州今部分屬泉州豐澤區)為區域中心了。
泉州占據泛閩南區域核心的有利地位,所以古代泛閩南區域都是泉州做頭。唐末閩國開閩三王以泉州為大本營,漳州泉州兩州屬於親信州,五代末留從效割據漳泉兩州,直至明代的「漳泉道」(轄區包括漳州,泉州,莆田)都是以泉州為中心。
明末以來跟漳州平原共用九龍江出海口的廈門地位提升,乃至獨立出泉州府,自此漳泉核心之間隔了個廈門。以廈門為界,興泉區域組成一核,清代以來的興泉永道,興泉省,晉江專區都是包含莆田泉州兩個地區,以泉州為中心。漳州汀州(龍岩)區域組成一核,汀漳道,還有汀州,漳州,龍岩的「汀漳龍道」(跟莆田,泉州,永春的興泉永道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將漳州、汀州、龍岩捆綁成一區域。民國戰亂時期臨時存在漳州的閩南護法區也是以比較偏僻的漳州跟龍岩區域以及山區縣為主(是國民黨粵軍護法軍開拓用於抵禦福建的北洋系軍閥的臨時調整區類似延安革命老區),以龍海江東橋為界的九龍江入海口區域,廈門島,泉州沿海核心縣晉江、南安、惠安跟莆田縣這些沿海核心區都不包括在內,跟民國抗戰期三明永安作為臨時省會一樣,偏僻反倒成為優勢。

廈門島再強也僅是泉州一隅,占據漳州平原九龍江入海口核心位置的廈門島對漳州意義就不同了, 清代以來的廈門島是漳州平原九龍江出海口的門戶核心,漳州以廈門島為區域核心。清代的福建水師提督府、台廈兵備道、興泉永道道員駐地、五口通商口岸、民國時期福建第一個建市的廈門特別市,福建僅有的兩個人口20萬以上級別的城市福州與廈門,民國時期的漳廈海軍警備司令部,前身是清朝的水師提督府,駐在廈門島內,不勝枚舉。都是清代以來廈門島作為漳州區域核心優勢的證據。

漳州古代以泉州為區域核心,清代以來又以九龍江出海口的廈門島為區域核心。可以說這個「漳泉」區域漳州就沒有成為泉州核心過。

古代長期作為泛閩南區域核心的泉州不僅僅是在地理區劃上有輻射而已,其核心的影響在人文輻射上也有明顯的體現。
泉州與莆田交界處產生的莆田地區的代表人物,都與泉州有著各種的關聯,交界處湄洲島海神媽祖這個「泉州神女」信仰的傳播,官方的認證都離不開泉州海貿和泉州人。泉莆交界處的楓亭鎮人陳洪進是泉州永春人晉江王割據漳泉二州(包括莆田)奠定大局的留從效的跟班,後來留從效死後被陳洪進繼位,南安人劉昌言是他的幕僚,納土歸宋就是劉昌言建議的,舉家遷往晉江的陳洪進暴政重稅斂財,致使仙游游洋農民起義。從而在宋初設立興化軍使得莆仙地區分離出泉州。陳洪進是泉州的追隨者。
宋代泉州一門四相曾公亮引薦王安石,並且在皇帝面前跟他一唱一和,於是王安石選擇和「福建派」抱團取暖,引薦曾公亮的兒子曾孝寬上位,將女兒嫁給蔡京的弟弟蔡卞,王安石變法最終受益者是蔡京跟泉州呂惠卿這兩個福建派,王安石跟蔡卞說他退休後當今只有三個人才可以取代他,一個是王安石兒子,一個是蔡卞他哥蔡京,還有一個是呂惠卿,王安石認為他的接班人除了他兒子就是「福建派」的人了,可惜的是他看好的福建派的人最後都讓他失望,一個是他變法的實際實施者呂惠卿,後來被他稱為福建子,一個是打著支持他變法旗號做幌子上位後大肆斂財的蔡京。另外蔡京跟他的前輩泉州人蔡確還有蔡確兒子關系親密,蔡京是在泉州晉江人執政宰相溫益支持下當上宰相的,互相抱團。王安石變法新黨改革派的繼位者除了同屬江西派的曾布外其餘五個領袖均是福建派:呂惠卿、蔡確、章惇,蔡卞、蔡京。這里的福建派源於曾公亮、始於呂惠卿。蔡京,蔡卞這兩個福建派也算是被泉州勢力所間接帶動起來的人物。

楓亭鎮人蔡襄的母親盧氏為泉州惠安(今泉港)名士盧仁之女,從小在母親的惠安娘家讀書接受教育的蔡襄對母親感情很深,因為盧氏年紀大了他就申請回福建當官。惠安名門盧氏對蔡襄成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蔡襄可以說是半個泉州人。(另泉州南安人李伯玉是莆田白塘李氏的開基祖,莆田古代最著名的富商李富(其父李泮就已富甲莆田)以及李嘉誠、李文正均出於白塘李氏,算是莆田族氏經商典範。曾長期屬於南邊南安(泉州)管轄的莆田民間尊稱泉州人為「南兄」也是很容易令人產生遐想的)。
透過交界處的媽祖、陳洪進、蔡京、蔡卞、蔡襄與泉州的關聯可見泉州核心文化的帶動影響力。

明代實施海禁政策以來,官方禁海商民只能偷偷在偏僻處私自下海貿易,當時對漳泉沿海私商以海為生的記載比比皆是,《明世宗實錄》卷五十四:嘉靖四年(1525年),浙江巡按御史潘仿言,漳泉府黠猾軍民,私造雙桅大舡下海,名為商販,時出剽劫,請一切捕治獲之。漳州龍海人張燮在萬曆年間寫的《東西洋考》載: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有佛郎機船載貨泊浯嶼,漳、泉賈人往貿易焉,巡海使者柯喬發兵攻夷船,而販者不止。〞明清之際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泉、漳二郡商人販東西兩洋,代農賈之利,比比然也。至此,在漳泉商民的推動下,當時泉漳交界處的月港已成為中外海商進行國際貿易的新型大港。由於月港私商的國際貿易己成既定事實,明王朝對此不得不加以承認,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福建巡撫塗澤民的〝議開禁例〞得到明穆宗的採納,明王朝被迫開放海禁,准販東西二洋。自此月港成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隨後設立督餉館,歷史上泉漳交界處的漳州月港所達到的繁盛也離不開泉州力量的注入;這也是漳州歷史上最輝煌鼎盛的時期。由此可見泉州對周邊地區的帶動影響力。正如《媽祖的子民》一書中所說的最早進入海洋商業貿易的泉州對漳州在明代海貿商業的帶動作用是肯定的。
當時泉漳交界處的顏思齊(永春顏慥後裔,今屬廈門海滄青礁人)是古代漳州海商的代表人物(漳州平原跟廈門共用九龍江出海口)。其結拜的28個兄弟裡麵包括了南安縣、晉江縣等在內的泉州人。也是離不開泉州勢力的支持。泉州鄭氏集團帶領的也大多是漳泉之民。
泉州對漳州海商貿易的影響帶動作用也是肯定的。

從與泉州兩邊交界處的兩個代表人物亦可看出泉州人的領頭羊地位,與莆田交界處是陳洪進,泉州留從效開拓清源軍割據勢力,奠定局勢;陳洪進納土稱臣,重稅斂財致使仙游農民起義,莆田獨立。與漳州交界處是顏思齊,占據月港私商港有利地位組成聯盟,鄭芝龍接手後形成壟斷地位,鄭氏集團開疆拓土建立政權。兩邊勢力在開疆拓土、割據一方奠定大局上都是在泉州人的領導下完成的。

宋代重文,開放降低科舉門檻,相對於唐時期的道路閉塞在北宋時期已拓順了出閩往北上的道路,且地理位置更近更加便捷(進士主要集中在往北方的主幹道周邊)的建州因為「土狹人貧,讀且耕者十家而五六」所以建州在北宋時期進士數量為福建最多。
南宋偏安於浙江杭州,北方戰亂不止,經常都是只有浙江福建兩省周邊的學子參加科舉考試,其它省參加科考的很少,地理位置更近更便利的福州在南宋時期的進士數量也是福建最多。
跟重農的建州、莆田、福州「家貧子讀書」不同的是重商的泉州,泉州人不僅僅只有耕讀這條出路, 所以南宋莆田人劉克庄詩雲:「閩人務本亦知書,若不樵耕必業儒;唯有桐城南郭外,朝為原憲莫陶朱。」說泉州人不像傳統只會耕讀的福建人,不僅重文還重商。泉州科舉質量突出。科舉最終目的就是為朝廷選拔人才、官員。而不是濫竽充數蜂擁的將種田考科舉當做脫貧的唯一出路。泉州在宋代高官輩出。所以雖然宋代泉州進士數量在福建科舉四大中心裡屬於最少,但是歷來界定的宋代福建的四大科舉文化中心泉州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中心。不僅是因為質量突出,影響力不可或缺且泉州進士主要集中在晉江縣這個能官能商的中心地帶。明代中後期泉州私商開始盛行時期也是泉州科舉文化鼎盛之時。

漳州地區缺乏整體實力作為支撐,漳州市區從來都沒有真正成為閩南區域核心過, 即使在漳州歷史最鼎盛的月港時期,漳州也僅是偏隅局部的鼎盛,月港鼎盛准確說其實是當時泉漳交界處的九龍江入海口區域的鼎盛,當時漳州海商的領袖顏思齊現在已經是廈門海滄人了。在月港達到最鼎盛的明朝中後期,當時泉州科舉文化鼎盛,居福建第一,進士、高官各類人才輩出;當時晉江沿海私商發達,永寧衛城、安平、青陽、石湖等均出現城鎮化繁榮景象,鼎盛時期的漳州相對泉州都沒有絕對優勢,所以明代後期對外貿易中心才會被遷移至泉州安平。無論是月港還是閩南護法區都是因為漳州的偏僻成為優勢才發展的而不是因為漳州本身的繁榮。漳州歷史跟泉州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泉州作為泛閩南區域的一個核心,科舉文化方面當官能影響莆田。經濟文化方面經商能影響漳州,能官能商。泉州自古不僅在地理上是區劃中心,在文化帶動輻射上也是中心。泉州自古作為泛閩南區域的核心是實至名歸的。所以別看到「漳泉」這個表面稱呼就膚淺的給排序下定論。

可查閱漳泉歷史枝脈圖以及漳泉歷代人口圖,令人稱奇的是漳泉歷代人口圖其實大概就是等於漳州與泉州兩地歷史發展圖,漳州除了在明代中期因海禁政策官方禁海,漳泉私商往偏僻港口偷偷貿易而發展起來成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位於當時泉漳交界處九龍江入海口區域)的月港時期以外(晚明泉州鄭氏集團又將對外貿易中心轉移至泉州安平港),其它時間漳州都很平庸。漳州歷史跟泉州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無論在福建還是在閩南,泉州都是「名副其實」的無冕之王。

⑷ 福建最宜居城市,福州、廈門落榜,它為何入選

說到這個福建省啊,大家是不是都比較熟悉呢?福建省如今的發展可以說是還不錯的。和很多省份一樣,福建省下屬的省會城市福州如今的發展也可以說是蒸蒸日上。早年間,由於廈門的名氣太大壓住了福州,讓很多人都只知道福建廈門而不知福建省會福州。但是福州並沒有因為而消沉,而是努力發展自己的經濟,帶動了整個福建省的發展。

漳州還是著名的“中國溫泉之城”。可以說漳州頭上的光環實在是太多了。這擁有了眾多的光環的漳州,怎麼能不算是福建最宜居的城市呢?而且漳州的房價在福建省也並不算很高,可以說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生活的壓力也並不算是很大了。美好的環境,廣闊的發展前景,不算是很大的生活壓力,這種種的前提,讓漳州變成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宜居城市。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⑸ 我想問下 福建的福州和漳州這倆個地方都有什麼特點是福州想對比較好嗎畢竟是省會

哈哈,如果要講經濟那漳州跟福州沒得比,福州比漳州好太多了,福州城市面積是福建最大,要比經濟福建內泉州是最好的,要說居住嗎那當然是廈門最好咯,目前漳州剛起步買房子漳州比這三個城市便宜太多了,好像在福建內都不會排外的大家都很好相處吧,我是在廈門感覺廈門都是外來人大家都很文明的,政府對城市規劃文明建設,做得非常好,漳州嗎,水果特別多慢慢的發展也還好。

⑹ 福建沿海6城市熱力圖,寧德、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是怎樣的呢

我國東南沿海的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都很發達,尤其是沿海城市經濟發達,吸引了很多人去打工、求學、創業、做生意等等。在這些東南沿海省份當中,地理位置最東南的就是福建省,福建的電視台叫東南衛視,由此也能看出福建的區位。福建沿海地形山多平地少,沿海城市既挨著大海,也挨著山區。

從廈門熱力圖可以看到,廈門島還是人口最密集的區域,在福建沿海城市當中很顯眼。廈門是福建省最有名的城市,海上花園名城,由於廈門主城區在廈門島上,四面都可以看到大海,還有著名的鼓浪嶼,廈門一直是旅遊熱門目的地。

隨著廈門城市的發展,廈門島已經遠遠不夠,通過修建橋梁和隧道,廈門島對面的陸地都已經發展為市區,由於廈門本身面積就小,廈門在對岸的漳州沿海建立了廈門大學漳州校區。

總的來說,福建沿海6城市熱力圖,福州、廈門、泉州、寧德、莆田、漳州,都是有山有海的城市,希望福建沿海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發展的更好。

⑺ 福州和漳州哪個好,。

我是福州的,在漳州念書

福州:氣候不好,溫差變化大(可是在漳州我感覺這點更嚴重)
空氣不好(這個贊成)
交通不好(不贊成,因為福州的公交車非常發達,去任何地方,轉一次車
都OK,只要你不要下班高峰期出行,一般不會塞車)
消費高(我只能說,kk105513,你是在哪裡消費的?在福州炒個面吃個飯
5塊錢遍地都是啊,就說尚干扁肉拌面一碗都才1.5元到2元,2碗
就撐死你。可是你要到高級餐廳去那沒有辦法啊)

外來人口也多。(我只能說這是福州城市最棒的地方的,不排外。
你到哪個發達點的省會能有這樣的待遇?)

福州明顯比漳州好多了,治安的話看你住在哪裡了,每個地方都有貧民區,每個貧民區治安都不好。我在福州住了這么多年,都沒發生啥事情啊,一個女生,半夜11點在街上走都不怕~)

⑻ 廈門 泉州 福州 漳州哪個城市綜合實力較強

肯定是廈門,廈門雖說不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但是廈門是對台交流最發達的地方,而且廈門最近的發展迅速是明顯的.而且廈門還獲得過全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全國衛生城市等榮譽.

⑼ 福州、泉州、漳州、龍岩、南平這些市哪個好

恩,當然是福州了。福建廈門最好,接著就是福州了。福州是省會。泉州在福建算個第3吧

⑽ 福清和漳州哪個經濟更發達

2008年百強縣市(兩個版本都是真的,但是不知道啥區別...)
5
福建晉江市
R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7福建福清市
R17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2福建南安市
R3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5福建惠安縣
R35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8福建石獅市
R4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1福建長樂市
R6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68福建龍海市
R6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00福建安溪縣
R10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
6
福建晉江市
21
福建福清市
33
福建惠安縣
42
福建石獅市
49
福建南安市
66
福建長樂市
83
福建龍海市
97
福建安溪縣
-------------------------------
福州有兩個縣級市在百強縣市中,漳州只有一個,所以福州的其他縣市也不是很差吖~
也可以說,福州的GDP很大一部分是靠這兩個市提升上的~
福州工業區很大,有很多知名的品牌在福州有製造商,漁業商業旅遊業都發展得很好,而且教育行業帶來的巨大生源,促進了福州餐飲業、服裝等各方各面的發展。作為省會城市,它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
漳州近幾年發展迅速,加上去年南靖土樓申遺成功,整個漳州的受關注度提高了。從樓上的數據中不難看出,漳州GDP的增長速度比福州快,但是並不代表GDP總量比福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