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榕城是什麼城市的別稱
是福州,簡稱「榕」,別稱榕城,是福建省省會,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福州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晚期曇石山文化至中原商周時期的黃土侖類型表明閩族先民們已在此以漁獵、採集,或從事原始農耕,使用磨製石錛、石斧、石刀等石器;已掌握紡織、制陶等生產技術和相應的裝飾藝術。戰國秦漢,福州閩族先民與越王勾踐後裔融合形成閩越族地方政權。1992年、1998年、1999年,分別在鼓屏路錢塘巷西口基建工地、屏山菜市場基建工地、歐冶池畔省財政廳基建工地,發現漢代文化堆積層,出土有漢代龍鳳紋瓦當、萬歲紋瓦當、布紋磚、筒瓦、板瓦堆積和建築基址等;與此同時,在新店古城村發現漢代城址遺跡等,都為《史記》有關閩越國都冶城的記載提供新的實物佐證。
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2154平方千米,其中市區總面積1786平方千米。南部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為山地,從西南向東傾斜;西部為中低山地;東部丘陵平原相間。山地、丘陵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72.68%,其中山地佔32.41%,丘陵佔40.27%。鷲峰、戴雲兩山脈斜切南北,閩江橫貫市區東流入海。
Ⅱ 福州又叫什麼城
榕城是福州的別稱之一,福州在東晉前叫冶城,東晉福州太守張伯玉號召福州居民遍植榕樹,從此,福州街頭就出現「暑不張蓋,綠蔭滿城」的景觀,從此,福州就有了「榕城」的鴉號。此外,福州還有「閩都」「三山」「左海」 等別你
Ⅲ 福建福州是什麼城之稱
福州有「榕城」「左海」「三山」的雅稱。
福州城內外鬱郁榕蔭,名樹古木良多。早在唐代即有榕城之稱,宋代太守張伯玉編戶植榕,"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因此被稱為「榕城」。
福州東瀕大海,古人以東為左,故也被稱為"左海"。宋代以後,蔡襄、程師孟、曾鞏、趙汝愚、梁克家、辛棄疾等諸多名人相繼主政福州,勵精圖治,促進經濟文化發展,福州遂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
福州城內於山、烏山、屏山三山鼎立,白塔、烏塔兩塔對峙,閩江橫貫城區,構成"三山兩塔一條江"的獨特城市格局,因此,被稱為"三山"。
Ⅳ 榕城指的是哪個城市
榕城指的是福州。福州,別稱榕城,簡稱福、榕,隸屬於福建省,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66萬人,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福州市簡稱「榕」,轄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長樂6個區,閩侯、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6個縣,以及縣級市福清。
(4)福州簡稱什麼城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福州較特殊的區域地質,形成了獨特的礦種結構。已探明的地下礦產資源近四十種,以建材原料非金屬礦為主。
2、植物資源:福州市林地面積7792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65%,現有森林總面積947萬畝,林木總蓄積量16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7.8%,綠化程度達88.6%。
3、地熱資源:福州市市區地熱總儲量達9800立方米,是中國三大溫泉區之一。福州盆地的地熱田是福建省最大的地熱田,其泉脈廣、溫度高、水質優、流量大、埋藏淺,且分布在市區中心。
4、海洋資源:福州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岸線總長的三分之一。沿海多天然良港。
Ⅳ 福州是什麼城
福州稱為「榕城」
福州背山依江面海,氣候宜人,地理環境優越,有榕城、溫泉城之雅稱,還有「江南勝地」之美譽。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9度左右,最佳的旅遊季節為每年的四至十一月。
Ⅵ 福建省每個城市的簡稱是什麼
福州市,別稱榕城,簡稱「榕」,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
廈門市,簡稱鷺,別稱鷺島,福建省省轄市,副省級市,是國務院批復的中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泉州市,福建省下轄地級行政區,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
南平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
寧德市,別稱閩東,中國大黃魚之鄉,國家園林城市。
龍岩市,又稱閩西,位於福建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
三明市,漳州市,莆田市,無簡稱。
Ⅶ 融城,榮城,榕城,蓉城分別指哪些城市
融城,福清市城區別稱「融城」,福清市雅稱「玉融」,融城因面對玉融山而得名,曾稱玉融鎮,後稱為融城鎮,現在的大部分是玉屏街道。
榮城市隸屬山東省,在膠東半島最東端。第一屆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是國家級的旅遊地區,如成山頭、赤山大佛。
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隸屬於福建省,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
蓉城,是四川省會成都的別稱芙蓉城的簡稱。相傳五代後蜀孟昶於宮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成都為芙蓉城,後簡稱蓉城或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
(7)福州簡稱什麼城擴展閱讀
傳說融城有7街36巷
7街:後埔街、魚市街、水陸街、產塘街、小橋街、大北街、宦街;36巷:上巷、河頭巷、鄭巷、旺巷、腳帶巷、相連巷、城隍巷、陽春巷、古夏巷、東巷、高巷、鳳山巷、吳厝巷、石獅巷、道人巷、後巷、十五落、樓錦霞、假山巷、官驛巷、檜亭巷、學尾巷、深巷、杜伯弄、杏園弄、湖濱霞、玉斗園、學前、學後、官塘墘、西塘、金井園、參府前、福塘墘、較場埔墘、五德堂。
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
蓉城即四川省省會成都的別名。
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漢代,成都的織錦業發達,成為朝廷重要貢賦來源,朝廷遂設置錦官管理,並在城西南築「錦官城」,後世因此把錦官城作為成都的別稱,簡稱「錦城」。漢代的成都,經濟已相當繁榮,晉人左思在所著《蜀都賦》中稱「既麗且崇,實號成都」,是西漢時期的著名五都會之一。五代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遍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秀」,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
Ⅷ 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會,它的別稱是
榕城 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隸屬於福建省,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 、「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2] 、「國家環保模範城」[3]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4]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 、「全國文明城市」[5] 等稱號。
Ⅸ 城市別稱福州是什麼泉州市什麼春城是什麼石頭城是什麼
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
泉州,別稱鯉城、刺桐城, 簡稱「鯉」。
昆明,別稱「春城」。
南京,別稱「石頭城」,簡稱「寧」。
Ⅹ 福州簡稱叫什麼
福州簡稱"榕",福州城別稱"榕城"。福州城在唐末就有「榕城」之稱
福州簡稱"榕",福州城別稱"榕城"。福州城在唐末就有「榕城」之稱了,而不是通常所說的:北宋時期,太守張伯玉倡導「編戶植榕」,「滿城綠蔭,暑不張蓋」,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稱。在《全唐詩》第703卷013首〖甲子歲銜命到家至榕城冊封次日閩王降旌旗於新豐市堤餞別〗一詩中,標題中即有「榕城」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