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是什麼地形

福州是什麼地形

發布時間: 2022-05-01 18:34:33

Ⅰ 福州地形屬於盆地還是丘陵

福州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屬於閩浙丘陵,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Ⅱ 急需福州的地形和特點大家快幫忙。

福州地形地貌是 沖積三角洲平原。希望可以幫助你!
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1786平方公里。南部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為山地,從西南向東傾斜;西部為中低山地;東部丘陵平原相間。山地、丘陵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72.68%,其中山地佔32.41%,丘陵佔40.27%。鷲峰、戴雲兩山脈斜切南北,閩江橫貫市區東流入海。

Ⅲ 福建是以哪種地形類型為主

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由西、中兩列大山帶構成福建地形的骨架.
蜿蜒於閩贛邊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帶,由武夷山脈、杉嶺山脈等組成,北接浙江仙霞嶺,南連廣東九連山,長約530多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是閩贛兩省水系的分水嶺。山帶北高南低,有不少15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黃崗山,位於武夷山市境內,海拔2158米,是中國東南沿海諸省的最高峰。山帶中,有不少因斷層陷落或古老河谷被抬升而形成的埡口,通稱為「關」、「隘」、「口」,自古為福建與江西、浙江陸上的天然通道和軍事要沖。浦城縣楓嶺隘、武夷山市分水關、光澤縣杉關、邵武市黃土隘、建寧縣甘家隘、長汀縣古城口等,地勢都十分險要。
斜貫福建省中部的閩中大山帶,被閩江、九龍江截為三部分。閩江幹流以北為鷲峰山脈;閩江與九龍江之間稱戴雲山脈;九龍江以南為博平嶺。山帶中段的山勢最高,山體最寬。德化境內的戴雲山主峰,海拔1856米,為閩中大山帶最高峰。
以兩大山帶的主要山脈為脊干,分別向各個方向延伸出許多支脈,形成縱橫交錯的峰嶺。山地外側與沿海地帶,則廣泛分布著丘陵。它們或森列於河谷兩側,或環峙於盆地四周,或屹立於海岸岬角、濱海平原,或錯落於巍峨群山之間。
在沿海地區,最近的地質歷史時期曾發生過多次海侵、海退,形成多級不同高度的海濱階地、海蝕平台。原先的古海灣,由於河海的交互堆積,形成沖積、海積平原。著名的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總面積1865平方公里,是福建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

Ⅳ 福州的地形地貌是什麼

福州地形地貌是 沖積三角洲平原。希望可以幫助你!

Ⅳ 福州一年四季的氣候是什麼樣的

福州的氣候屬於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年相對濕度約77%,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氣溫達6~10℃;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為33~37℃。極端氣溫最高42.3℃,最低-2.5℃。

福州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氣溫高達36℃以上。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偏南風為主。7~9月天氣炎熱,是台風活動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風直接登陸市境有2次。

(5)福州是什麼地形擴展閱讀

地理:

福州位於中國大陸東南部,福建東部的閩江口地區,東經118°08』~120°31』,北緯25°15』~26°29』之間,總面積12,154平方公里。福州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北部相望,南部與泉州市和莆田市,西部與三明市,北部與南平市和寧德市分別接壤。

全境地勢西高東低,自西部的鷲峰山—戴雲山脈往東面的台灣海峽,其間地貌類型由中部山陵而至低山而較高的丘陵而至台地平原最後則是大海,山地丘陵面積占總面積的72.68%。

閩江是境內最大河流,自西北向東南方向橫切山脈形成狹窄幽深的沿江峽谷,自安仁溪口以下河谷逐漸開闊,水流趨緩,並在下游福州盆地形成福州境內最大的福州平原。

文化:

福州有著多種的本土戲劇劇種、曲藝曲種和民間音樂形式,其通行范圍基本上在以福州族群為主的福州十邑地區以及海外的福州族群聚居區,而像閩劇這樣影響力較大的劇種還擴散到到周邊的一些地區。

閩劇是福州最主要的本土戲劇,亦稱福州戲,是用福州話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以福州市為中心的閩東地區。

由於儒家思想的長期熏陶,福州的宗族觀念較深,祠堂眾多,有統計數據認為福州的祠堂有2000多座,而祭祖在福州的社會生活中也相當重要。

Ⅵ 福建省省會福州市屬於溫帶氣候

福州市不屬於溫帶氣候,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宜,溫暖濕潤,四季常青,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夏長冬短,無霜期達326天。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氣溫達6~10℃;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為33~37℃。極端氣溫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為四大火爐之首。年相對濕度約77%。常出現熱島效應,又福州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氣溫高達36℃以上。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偏南風為主。7~9月天氣炎熱,是台風活動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風直接登陸市境有2次。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4~11月。福州冬季一般無雪。有時在鼓山等海拔較高地區有零星降雪。不過冬季有雨,氣候相對較為濕潤。
福州位於歐亞大陸東南邊緣,東臨太平洋,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中東部的閩江口,與台灣省隔海相望。位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東瀕東海,西鄰南平、三明,北接寧德,南接莆田,居於亞太經濟圈中國東南的黃金海岸。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1786平方公里。南部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為山地,從西南向東傾斜;西部為中低山地;東部丘陵平原相間。山地、丘陵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72.68%,其中山地佔32.41%,丘陵佔40.27%。鷲峰、戴雲兩山脈斜切南北,閩江橫貫市區東流入海。

Ⅶ 福州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福州位於歐亞大陸東南邊緣,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中東部的閩江口,與台灣省隔海相望。位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西鄰南平、三明,北接寧德市,南接莆田市,東瀕東海,居於亞太經濟圈中國東南的黃金海岸。全市陸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78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60平方公里。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

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宜,溫暖濕潤,四季常青,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夏長冬短,無霜期達326天。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氣溫達6~10℃;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為33~37℃。極端氣溫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為四大火爐之首。年相對濕度約77%。常出現熱島效應,又福州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氣溫高達36℃以上。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偏南風為主。7~9月天氣炎熱,是台風活動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風直接登陸市境有2次。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4~11月。

福州冬季一般無雪。有時在鼓山等海拔較高地區有零星降雪。不過冬季有雨,氣候相對較為濕潤。

Ⅷ 福州的特點

1、地形地貌特點: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2154平方千米,其中市區總面積1786平方千米。南部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為山地,從西南向東傾斜;西部為中低山地;東部丘陵平原相間。山地、丘陵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72.68%,其中山地佔32.41%,丘陵佔40.27%。鷲峰、戴雲兩山脈斜切南北,閩江橫貫市區東流入海。
2、氣候條件特點: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宜、溫暖濕潤、四季常青、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夏長冬短,無霜期達326天。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氣溫達6~10℃;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為33~37℃。極端氣溫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為四大火爐之首。年相對濕度約77%。常出現熱島效應,又福州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氣溫高達36℃以上。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偏南風為主。7~9月天氣炎熱,是台風活動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風直接登陸市境有2次。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4~11月。
3、自然資源特點:福州較特殊的區域地質,形成了獨特的礦種結構。已探明的地下礦產資源近四十種,以建材原料非金屬礦為主,葉蠟石、標准砂、型砂、建築砂、飾面用花崗石、高嶺土、明礬石等儲量多、品位高、分布廣、埋藏淺,具有相當大的經濟價值和開采前景。其中,葉蠟石的保有儲量居中國首位;可廣泛用於工業生產,且是工藝美術製品的重要原料。

Ⅸ 福建的福州是山嗎,土是什麼土,有岩石嗎

福州是中間盆地四周山。


地理位置

福州位於歐亞大陸東南邊緣,東臨太平洋,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中東部的閩江口,與台灣省隔海相望。位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東瀕東海,西鄰南平、三明,北接寧德,南接莆田,居於亞太經濟圈中國東南的黃金海岸。

地形地貌

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盆地內孤山、殘丘散立其中,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全市總面積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1786平方公里。南部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為山地,從西南向東傾斜;西部為中低山地;東部丘陵平原相間。山地、丘陵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72.68%,其中山地佔32.41%,丘陵佔40.27%。鷲峰、戴雲兩山脈斜切南北,閩江橫貫市區東流入海。


福州地區古老地層極少出露,元古界及上三疊統文賓山組僅小面積出露於永泰縣西北部的長慶鄉。上侏羅統、白堊系的陸相火山岩地層則分布廣泛,第四系晚更新統和全新統沿海一帶也較發育。由於地質構造和古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各地地層出露的狀況也有不同。中、新生界按岩石的特徵,從老到新可劃分為8個地層單位,即上侏羅統長林組、南園組、坂頭組、白堊系石帽山群(1990年有人把該群上部紫紅色沉積—火山岩系劃出,定名為石牛山組)、中更新統同安組、上更新統龍海組、全新統東山組和長樂組。


侵入岩系指地下熾熱岩漿侵入地殼內凝固而成的岩石。福州地區侵入岩分布廣泛,岩體百餘個,露布面積約占福州市陸域面積的30%。主要呈岩基、岩株、岩瘤和岩枝狀產出。岩石類型多,岩性復雜,有基性、中性、中酸性和酸性等岩類。根據鹼性氧化物含量,尚有鹼性花崗岩。其中以酸性、中酸性岩類為主。這些侵入岩均屬中生代燕山期多次侵入活動而形成,它們與具有同源、准同生關系的同期火山岩,都是環太平洋中、新生代岩漿活動的組成部分。按侵入活動時間順序分為早、晚兩期,其中以燕山晚期第三、四次活動最強烈、規模最大。較大的酸性、中酸性岩體有丹陽岩體、魁岐岩體、福州岩體、筆架山岩體、埔前岩體和三山岩體,中性岩體有蓮花山岩體,基性岩體有官山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