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葉子植物有哪些 多說點!!
大葉子的植物很多:椰子、芭蕉、棕櫚樹。 馬蹄蓮、滴水觀音、荷花等。
2. 關於王蓮(植物)的資料
植物名稱:王蓮
植物別名:亞馬遜王蓮
拉 丁 名:Vistoria amazornica
科 名:睡蓮科
屬 名:王蓮屬
原產南美亞馬遜河流域。
形態特徵:
大型多年生水生植物,我國常做一年生栽培。根狀莖短而直立,有刺,根系很發達,但無主根。發芽後第1-4片葉小,為錐形,第5片葉後葉子逐漸由戟形至橢圓形到圓形,第10片後。葉緣向上反卷,成籮篩狀,對著葉柄的兩端有缺口,成熟葉片巨大,直徑可達1.6-2.5m,直立的邊緣4-
生長習性:
性喜高溫高濕,陽光充足球環境和肥沃的土壤。在氣溫30-35℃空氣濕度80%左右時生長良好。秋季氣溫下降至20℃時生長停止,冬季休眠,需在高溫溫室的水池內保存宿根越冬。
培育繁殖:
生產上多採用播種繁殖。方法是冬季或春季在溫室中播種於裝有肥沃河泥的淺盆中,連盆放在能加溫的水池中,水溫保持30-35℃播種盆土在水面下約5-10cm,不能過深,10-20d可以發芽,發芽後逐漸增加浸水深度.王蓮播種苗的根長約3cm時即可上盆,盆土採用肥沃的河泥或砂質壤土,將根埋入土中,種子本身埋土一半,另一半露在土面,注意不可將生長點埋入土中,不然容易爛壞,盆底先放一層砂,栽植之後土面再放一層砂可使土壤不至沖入水中,保持盆中清潔.栽植之後將盆放至溫水池中,水深約使幼
景觀用途:
王蓮為著名的水生觀賞花卉,種子粒大可食,含豐富澱粉.
3. 金線蓮哪個品種好
金線蓮比較常見的品種有福建金線蓮、台
灣金線蓮、野生金線蓮、大葉紅霞和紅桿紅霞金線蓮,福建金線蓮葉片尖、條紋呈金色,是公認的正宗金線蓮,台灣金線蓮線條偏銀白色,野生金線蓮的表面是棕褐色,大葉紅霞和紅桿紅霞表面為紅色。
金線蓮有什麼品種
1、福建金線蓮
福建金線蓮生長在人煙稀少的原始森林中,整個植株的高度可以達到10-18厘米,它的葉面和線條都是金黃色的,因此被人們稱作為最正宗的金線蓮,其葉片比較小而且厚實,直徑在1-3厘米。
2、台 灣金線蓮
台灣金線蓮的高度在20厘米左右,它的線條顏色是銀白色的,因此也叫台灣銀線蘭,葉片上是絨毛狀的墨綠色,花莖的高度能夠達到15厘米,總狀花序一共有3-5朵花朵,花瓣是白色的鐮狀。
3、野生金線蓮
野生的金線蓮起源於我國的台灣,後來逐漸傳入到福建、廣東和廣西等地區,植株表面呈現送褐色,莖節比較分明,它的葉片多數是整體蜷縮在一起的,少數野生金線蓮的葉脈呈現紫紅色。
4、紅桿紅霞金線蓮
紅桿紅霞的金線蓮葉片非常大,線條和福建金線蓮一樣呈現金黃色,但是它的莖干更加的粗壯和黑硬,煮出來的水會更紅一些,是一種比較完美的金線蓮,目前還沒有投入批量生產,價格也比較高。.
真偽鑒別:散裝金線蓮,全部取出平鋪紙上;禮盒包裝的,要拆開包裝,將葉子攤平,先粗看,再仔細觀察每株的性狀,最重要是看其是否具有細密的金(銀)線葉脈形成網狀,莖是否細長,葉基是否具鞘抱莖形成莖節。金線蓮葉交互而...
2.
品種鑒別:福建金線蓮:葉脈金色細密網紋,而台灣金線蓮則為白色。葉面為墨綠色,滇越金線蓮葉形很大,金色網脈粗大而稀疏。
3.
質量鑒別: 無其它雜草摻入,植株較大完整,莖細長,葉片完整無脫落,根部無泥沙,清香氣濃郁僅供參考哦
4. 全國最好的油茶是什麼品種哪裡的苗好聽說是福建矮化的雜優油茶苗最好是不是
福建高產油茶苗種植示範基地是一家致力於經營優質果樹苗木的企業。主營無性系高產油茶種苗等果樹苗木產業的現代化農林科技企業, 1986年9月成立,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公司依託中國科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雄厚的科研力量,技術顧問團高級專家中有中國科學院 教授、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基地以建立建成我省良種油茶定點采穗圃、定點苗木生產基地為近期發展方向。成為集良種收集保護、選育實驗、優質豐產示範、科技推廣、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高產油茶專業企業。
福建高產油茶苗種植示範基地積極響應國家和我省油茶產業體系布局規劃,並以保障國家糧油戰略安全、生態安全為長遠發展目標,實施、推進高產油茶產業建設。為實現國家糧油戰略安全、林業產業大發展貢獻力量,並切實推進產業扶貧、促進林農收入增長。
公司以培育高產油茶優良品種為研發目標,彌補福建省缺乏本土選育優良品種尤其是缺乏國家審定良種的空白。現有油茶種質資源基地 1600 畝,位於福州郊縣,是 70 年代初省林業廳所指定的福州地區油茶種苗培育試驗點之一。該點選育實驗成果被福建林業廳評為科技成果進步獎,目前該區域油茶種源林保存完整,生長良好,優質高產。現經福建農業大學經濟林研究中心的認真篩選,已新選育出優質鄉土良種 12 個,並對經選定的良種植株掛牌進行監測。公司把其中表現最優良的植株作為種質資源進行繁殖,為推進我省的油茶苗木生產提供優良的鄉土品種。
經營油茶、果樹苗品種有:
無性系高產油茶樹苗品種:雜優1-32,閩優系油茶苗及農家油茶品種,湘林系列油茶苗,
長林系列油茶苗,贛無系列油茶苗,紅花大果油茶苗,廣西軟枝油茶。
李樹苗品種有: 永泰芙蓉李苗,美國紅心李樹苗,蘋果李樹苗,秋姬,布朗李,脆紅李 ,胭脂李,
奈李(油奈),三華李,烏龍李,黑布李。
柚子樹苗品種有:白肉密柚苗,紅肉密柚苗,黃肉蜜柚苗,三紅蜜柚苗,順昌紅心柚苗。
楊桃樹苗品種有:甜楊桃3號,台灣四季紅楊桃。
桃樹苗品種有:古田水蜜桃,脆美桃,春雪。
楊梅苗品種:晚稻楊梅苗,東魁楊梅苗,黑高峰楊梅苗。
枇耙苗品種:早鍾枇耙苗,大五星枇耙苗,解放鍾枇耙苗。
其它品種:永泰青梅苗,沙糖桔苗,卡拉卡拉臍橙(紅肉),贛南臍橙,錐栗苗,台灣紅肉番石榴,
珍珠番石榴,板粟苗,柿子苗,儲良龍眼苗,水南一號龍眼苗。
5. 世界上什麼葉子最大
種名: 王蓮
學名:Victoria amazonica
科: 睡蓮科
屬: 王蓮屬
簡介:神奇的蓮中王——王蓮,生長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蓮,直徑2m多,最大可達4m,圓形,葉緣向上捲曲,浮於水面,每葉片可承重數十公斤,二,三十公斤重的小孩坐在上面也不會沉沒。王蓮是水生有花植物中葉片最大的植物,為極有名的大型花卉。原產南美巴西,現已引種到世界各地大植物園和公園。十分受人們的歡迎。
形態特徵:王蓮,屬睡蓮科,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葉草本。有直立的根狀短莖和發達的不定須根,白色;
王蓮的初生葉呈針狀,2~3片葉呈矛狀,4~5片葉呈戟形,6~10片葉呈橢圓形至圓形,11片葉後葉緣上翹呈盤狀,葉緣直立,葉片圓形,像圓盤浮在水面,直徑可達2米以上,葉面光滑,綠色略帶微紅,有皺褶,背面紫紅色,葉柄綠色,長1~3m,葉子背面和葉柄有許多堅硬的剌,葉脈為放射網狀;
王蓮的花很大,單生,直徑25厘米~40厘米,萼片4片,卵狀三角形,綠褐色,外面全被刺;花瓣多數,倒卵形,長10~22cm,雄蕊多數,花絲扁平,長8~10mm;子房下位密被粗刺。王蓮的花傍晚伸出水面開放,甚芳香,第一天白色,有白蘭花香氣,次日逐漸閉合,傍晚再次開放,花瓣變為淡紅色至深紅色,第3天閉合並沉入水中。
王蓮的漿果呈球形,種子黑色。花果期7~9月。
產地分布:原產南美洲熱帶水域,自生於河灣、湖畔水域。
繁殖:常用播種繁殖。種子10月中旬成熟,洗凈用清水貯藏。長江中下游地區於4月上旬用25-28℃加溫進行室內催芽,可將種子放在培養皿中,加水深2.5~3.0cm,每天換水一次,播種後1周發芽。種子發芽後待長出第2幼葉的芽時即可移人盛有淤泥的培養皿中,待長出2片葉,移栽到花盆中。6月上旬幼苗6-7片葉時可定植露地水池內。用播種法繁殖,當年播種當年開花結果,作一年生栽培。喜陽光充足、肥沃深厚的土壤、 大量的肥料,要求高水溫和氣溫,播種水溫30℃左右。種子不能離開水。冬春播種,春季下水定植,夏季開花。
品種:王蓮(Victoria regia)屬睡蓮科、王蓮屬,共有兩個種:亞馬遜王蓮(Victoria amazonica,分布於南美亞馬遜流域)、克魯茲王蓮(Victoria cruziana,產於巴拉那流域),還有一個兩者的雜交品種Longwood。其葉是世界上最大的蓮葉,狀如簸箕,最大直徑可達1.8米至2米;王蓮性喜高水溫(25℃至35℃)和高氣溫(25℃至35℃),要求光照充足和肥沃的壤土。20世紀50年代我國引入兩個品種,即亞馬遜王蓮和克魯茲王蓮。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相繼從國外引種,克魯茲王蓮在中國曾有栽培,但現在我國只保留亞馬遜蓮一個種,也是大家現在在各展覽溫室及雲南等處所見到的。
栽培:王蓮屬大型觀賞植物,株叢大,葉片更新快。要求在高溫、高濕、陽光充足的環境中生長發育。幼苗期需要12小時以上的光照。生長適宜的溫度為2 5~3 5℃,對水溫十分敏感,以2 1~24℃最為適宜,生長迅速,3~5天出現新葉1片,當水溫略高於氣溫時,對王蓮生長更為有利。氣溫低於20℃時,植株停止生長;降至10℃,植株則枯萎死亡。
王蓮的栽植台必須有1立方米,土壤肥沃,栽前施足基肥。幼苗定植後逐步加深水面,7-9月葉片生長旺盛期,追肥1-2次,並不斷去除老葉,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潔,使水面上保持8-9片完好葉。11月初葉片枯萎死亡,採用貯藏室內越冬。
病蟲害:主要蟲害有斜紋夜蛾和蚜蟲。斜紋夜蛾用90%敵百蟲原葯800倍液噴灑。蚜蟲用50%來蚜松乳油1000倍液噴灑防治。幼苗定植期要預防魚類啃食。
應用:王蓮以巨大廳物的盤葉和美麗濃香的花朵而著稱。觀葉期150天,觀花期90天,若將王蓮與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搭配布置,將形成一個完美、獨特的水體景觀,讓人難以忘懷。如今王蓮已是現代園林水景中必不可少的觀賞植物,也是城市花卉展覽中必備的珍貴花卉,能夠形成獨特的熱帶水景特色。家庭中的小型水池同樣可以配植觀賞。大型單株具多個葉盤,孤植於小水體效果好。在大型水體多株形成群體,氣勢恢弘。
王蓮葉片巨大肥厚,花形奇特,花大、香,色美,漂浮在水面,十分壯觀,具很高的觀賞價值,又能美化水體,惹人喜愛,被世界各大植物園、公園的溫室引種栽培。種子含豐富澱粉,可供食用。王蓮栽培選育:王蓮為著名的園林觀賞植物,可根據所屬的環境選材,克魯茲王蓮株型小些,葉碧綠,適合庭院觀賞;亞馬遜環形蓮株型較大,更適合大型水域栽培。
6. 我國哪幾個地方栽種王蓮想想哪個地方要安排暖房給王蓮居住
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相繼從世界引種,在一下地方有王蓮: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西安植物園三種王蓮夏天相繼開放。
為了幫助你了解王蓮,先將一些王蓮栽種的要點發給你,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1.分株繁殖
分株時間: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凍後進行。
分株方法: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餘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盡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的根系,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以利於成活。
裝盆消毒:把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鍾後取出涼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後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後的管理: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於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3~4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因此,在分株後的3~4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3次(溫度高多噴,溫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後,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要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2.分球繁殖
某些花卉的地下部分有鱗莖或者球莖、塊莖、塊根等,這些鱗莖或者球莖、塊莖、塊根等在地下生長了一年後,它的周圍會長出小球來的,把這些小球分下來種植就行了,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只是要注意,在栽種時,不要把小球種得太深:通常蓋土的厚度不要超過球徑的一倍。
溫度管理:由於它原產於溫帶或暖溫帶地區,因此對溫度的要求不算太嚴,只要不低於0℃就能安全越冬;不高於33℃就能順利度夏。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0℃。
光照管理:需要充足的直射陽光才能正常生長。如果光線不足,或是把它放在蔽蔭的環境下養護,則葉片會長得薄、黃,枝條或葉柄纖瘦、節間伸長,處於徒長狀態,花瓣小,花色淡甚至開不出花。
3.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它的一生都需要生活在水中。
肥料管理:春季氣溫回升後(8~10℃)即可栽種,盆栽宜選用口徑50公分左右的瓦缸,用瓦片把盆的底
孔蓋好,加入3~5公分厚的塘泥,再放上3公分厚的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其上本覆蓋塘泥,裝到花盆的一半高度,放入根莖,填入塘泥,泥面離盆沿大約12~18公分。
根莖種好,加入清水,深度大約為2公分。小浮葉長出後,就要適時地追施液肥了,建議精心配製的「護花寶」系列家用花肥,這個系列的肥料有專門針對它的配方,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其生長和開花的需要:
春季:氣溫回升後,植株迅發芽、生長,可澆灌「護花寶」。澆「護花寶」之前,把缸內的殘水清理掉,再加入「護花寶」肥液直至盆沿。肥料與水分可按照「護花寶」——清水——「護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時間大約為3~4天。
夏季:這個季節溫度高,濕度大,植株蒸騰作用旺盛,對肥料的需求也多,因此,也要連續澆灌一次「護花寶」再澆一次清水,即「護花寶」——清水——「護花寶」——清水,如此循環,肥和水的間隔天數大約為1~2天,以保持花盆內的清水或肥液不腐臭,避免滋生蚊蠅。
秋季:進入秋季後,它會自然開花,在見到花蕾後,只澆清水就行。
開花後到霜降階段,它會逐漸枯萎,進入休眠狀態,要搬入室內,並保持盆內大約只有一公分深的水或者乾脆把水倒掉,只維持盆土濕潤。
種植要點
王蓮屬大型觀賞植物,株叢大,葉片更新快。要求在高溫、高濕、陽光和土壤養
分充足的環境中生長發育。幼苗期需要12小時以上的光照。王蓮對水溫十分敏感,生長適宜的溫度為2 5~3 5℃,其中以2 1~24℃最為適宜,生長迅速,3~5天就能長出1片新葉,當水溫略高於氣溫時,對王蓮生長更為有利。氣溫低於20℃時,植株停止生長;降至10℃,植株則枯萎死亡。 王蓮的栽植台必須有1立方米,土壤肥沃,栽前施足基肥。幼苗定植後逐步加深水面,7-9月葉片生長旺盛期,追肥1-2次,並不斷去除老葉,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潔,使水面上保持8-9片完好葉。11月初葉片枯萎死亡,採用貯藏室內越冬。
王蓮的繁殖常用播種法,當年冬春播種的王蓮,春季就能下水定植,夏季就可以開花。王蓮的種子在10月中旬成熟,採集後洗凈並用清水貯藏。長江中下游地區於4月上旬用25-28℃加溫進行室內催芽,可將種子放在培養皿中,加水深2.5~3.0cm,每天換水一次,播種後1周發芽。種子發芽後待長出第2幼葉的芽時即可移人盛有淤泥的培養皿中,待長出2片葉,移栽到花盆中。6月上旬幼苗6-7片葉時可定植露地水池內。
王蓮的主要蟲害有斜紋夜蛾和蚜蟲。斜紋夜蛾的防治可用90%敵百蟲原葯800倍液噴灑。而蚜蟲則用50%來蚜松乳油1000倍液噴灑防治。幼苗定植期要預防魚類啃食。
4.育種養護
引進種苗的葉片直徑最好在20厘米以上。擁有較大葉片的種苗光合作用能力
強,能快速適應新環境,從而縮短緩苗過程,盡快成苗。
養護首先要控制水深。剛引種過來的葉片直徑20厘米左右的王蓮,栽植地水深要控制在25至30厘米之間。當葉片直徑達到40厘米時,開始慢慢增加水的深度,最多不超過60厘米。
施肥要講究少量多次,勤施少施。在王蓮定植初期,可以施用農家肥,如餅肥等有機肥。經過一段時間,苗木已經適應了當地環境,再追施復合肥。
水的溫度不能低於25℃,否則將對王蓮生長產生影響。另外,剛引進的種苗,葉片背面有可能攜帶蟲害,於定植地的水中加入少量殺菌劑如敵敵畏等,可起到良好效果。
王蓮種苗長到葉片直徑40厘米時,要及時更換栽培容器,容器口徑最少60厘米,越大越對其生長越有利。此時,也可將王蓮移到水塘中生長。
5.病蟲防治
(1)斜紋夜蛾為害期:7月下旬,8月中下旬為危害盛期,幼蟲嚼食上卷的葉緣部,可用1000倍數敵百蟲或敵殺死噴殺。
(2)蓮縊管蚜為害期:8-10月,以若蟲、成蟲集於葉面、葉緣,吸取汁液。用1000倍40%樂果或2000倍敵殺死防治,後者對魚有葯害;也可用70%滅蚜松可濕潤性粉劑200倍液或3%魚藤精800-1000倍液噴殺。
(3)橢圓蘿卜螺和扁旋螺為害期:6月初至8月中下旬,6月下旬為害盛期。主要為害出水葉片,大部附著在葉背,啃食葉肉造成大小不一的空洞,嫩葉比老葉為害嚴重。防治方法:
①可用人工或西瓜皮誘聚後捕捉:
②放養青魚(螺絲青)吞食:
③種植前周抽乾池水,泥面撒呋喃丹粉劑毒殺。
(4)防止魚害:除金魚外,大部魚類均能為害幼葉和幼根,特別是草魚和鯉魚為害最嚴重。可用蘆葦、竹簾、鉛絲或尼龍網圍上一個月左右;土面覆蓋一層河砂或卵石,可起保苗作用。
7. 王蓮室內栽培的方法是什麼
王蓮又名亞馬遜王蓮,睡蓮科。大型多年生水生植物,具短而直立的莖,根系很發達,無主根,有很多粗壯如指的支根,上生很多須根。葉大,圓形,直徑可達2米,邊緣直立上卷,浮於水面(初生的小葉1~4片為錐形,第五片以後逐漸由橢圓而至圓形)。葉綠色,背面紫紅色,有許多堅硬的刺。葉柄很長,可達2~3米,周圍有刺。花的直徑約30厘米,突出於水面之上,花梗、花萼及子房外壁均布滿刺。每朵花開放時間僅兩天,首日傍晚開放,次日上午閉合,下午再開放,第三日早晨閉合。花初開時為白色,狀似玉蘭,有芳香,次日由白轉淡紅至深紅。花受粉後沉入水中,果實在水中成熟,每果有種子約300粒,形如豌豆,內含大量澱粉,可食。
王蓮喜高溫、高濕,適於早晚溫差小,水深1米左右,陽光充足的環境。在我國,除雲南西雙版納及廣州等地引種露地栽培成功外,其他地區只能在專門溫室內栽培,或室內育苗,5月中下旬栽植於露地的水池中。
在溫室中作一年生栽培,具體操作如下:
(1)采種
花後兩個月種子即可成熟,及時採收,洗凈後,用瓶盛凈水貯藏,備來年播種。
(2)播種
12月至次年2月播種,在30~35℃的水盆中,使水沒過種子5~10厘米,經十餘日或更久可出芽。
(3)上盆
種子發芽,先長出錐形的葉子,然後生根,當根長到3厘米時即可上盆。將根埋入土中,種子一半入土,一半留在外面。要特別注意,不可把生長點埋入土中,否則幼苗容易腐爛。上盆之後,將盆置入水中,使幼苗距水面3厘米。上盆的動作要快,不可使幼苗出水時間過長。
(4)換盆
上盆後的幼苗生長很快,3天即可生出一片新葉,此時注意觀察,見須根由盆底孔中伸出時即需換盆。每次換盆,盆口的直徑可加大2厘米,盆土中也應逐漸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且應調整盆土與水面的距離,由3厘米至15厘米。
北方溫室內播種的王蓮,從出苗開始直至定植到水池中,均需給予人工輔助加光。使光照的時間(包括日照)在12小時左右。可以用白熾燈60~200瓦,距植株30~60厘米。
(5)定植
經過數次換盆,幼苗葉子長到直徑20~30厘米時即可在溫室定植。為使植株充分發育,水池面積不可小於30平方米,池中設能容1.5立方米以上的種植槽,槽中填塘泥和腐熟的有機肥混合而成的培養土備用。池中蓄水深1米左右,水溫要保持25~30℃。一切就緒,即可將幼苗移入種植槽內。動作要迅速,幼株的生長點不可埋入土中。定植後的幼株因為有了充分生長的環境,發育很快,葉子一片比一片大,4月定植的苗,6月可開花。
同屬植物還有克魯茲王蓮,葉面稍小,葉緣直立、稍高,兩面均為綠色。產於巴拿馬、阿根廷及巴拉圭等處。
王蓮的葉和花都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尤其是它的大葉片漂浮水上,能承重50千克左右,一個10歲左右的小孩可以安坐在上面,可謂自然界之奇觀。
圖6-99 王蓮
8. 睡蓮苗價格,睡蓮種苗價格
睡蓮喜強光,通風良好,在岸邊有樹萌的池塘,雖能開花,但生長較弱。對土質要求不嚴,pH值6-8,均生長正常,但喜富含有機質的壤土。生長季節池水深度以不超過80厘米為宜。3~4月萌發長葉,5~8月陸續開花,每朵花開2~5天,日間開放,晚間閉合。花後結實。10~11月莖葉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發。
生長季節池水深度以不超過80厘米為宜。在長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發,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為盛花期,10-11月為黃葉期,11月後進入休眠期。
生於池沼、湖泊中,一些公園的水池中常有栽培。
分熱帶睡蓮與耐寒睡蓮兩個品系。
1、香睡蓮(Nymphaea.『odorata Ait』)
花上午開放,午後閉合,浮水。單朵花期3~4天,群體花期5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花杯狀,粉白色,濃香。葉圓形或長圓形,革質全緣,葉表綠色,葉背紫紅色。地下莖橫走,少分支。適宜水深45~90㎝。
2、瑪珊姑娘(Nymphaea 『Masaniello』)
花上午開放,午後閉合,浮水。單朵花期3~4天,群體花期4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杯狀,內輪花瓣枚紅色,外輪淡一些;微香。葉近圓形,革質全緣,葉表綠色,葉背綠色,幼葉紫紅色。馬利列克型根莖。適宜水深45~90㎝。
3、墨西哥黃睡蓮(N. mexicana Zuccarini ( N. mexicana No.1 ))
中午開花 , 傍晚閉合,挺水。單朵花期2~3天,群體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上旬。花杯狀而後星狀,花瓣深黃色、甜香。葉卵形,邊緣稍具鋸齒。葉表綠色,新葉橄欖綠色,密布紫色或紅褐色斑點;葉背銅紅色,具小的紫色斑點。直立型根莖,跑鞭。適宜水深45~75㎝。
4、洛桑(Nymphaea 『Rose Arey』)
花上午開,午後閉合,浮水。單朵花期3~4天,群體花期5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花杯狀,淺粉色,濃香。葉近圓形,葉表綠色;葉背紫紅色。馬利列克型塊莖。適宜水深35~75㎝。
5、白仙子(Nymphaea 'Gonnere')
花上午開放,午後閉合,浮水。單朵花期4天,群體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下旬。花球型,白色,芳香。葉卵圓形,葉表綠色,葉背深紫銅色。馬利列克型根莖。適宜35~75㎝的水深。
6、海爾芙拉(Nymphaea ' Helvola ')
花午後開放,晚上閉合,浮水。單朵花期3~4天,群體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下旬。花杯狀而後星形,中黃色,淡香。葉卵形,葉表綠色,具深色條紋及深紫色斑塊;葉背紅色,帶深紫斑點。手指型根莖。適宜水深15~23㎝。
睡蓮7、日出(Nymphaea 'Sunrise')
花晨開午合,挺水。單朵花期2~3天,群體花期5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星形,黃色,淡香。葉圓形,葉長稍大於葉寬,葉表綠色,葉背黃色。馬利列克型根莖。適宜水深45~90㎝。
8、科羅拉多(Nymphaea『Colorado』)
花上午開放,午後閉合,挺水。單朵花期3~4天,群體花期6月上旬至11月上旬。花低溫時呈橙黃色,高溫時呈橙紅色;星狀。葉圓形,葉表綠色,葉背邊緣稍帶紅暈。馬利列克型塊莖。適宜水深45~90㎝。
9、火冠(Nymphaea 'Fire Crest')
花晨開午合,挺水。單朵花期3天,群體花期6月上旬至9月上旬。花星形,淡紫粉色,微香。葉圓形,葉表綠色,新葉深紫色;葉背深紫色。香睡蓮型根莖。適宜水深30~60㎝。
10、奧毛斯特(Nymphaea 'Almost Black')
花上午開放,午後閉合,浮水。單朵花期3~4天,群體花期6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杯狀,墨紅色,有香氣。葉圓形,葉表綠色,葉背淺綠色。馬利列克型塊莖。適宜水深45~90㎝。
11、寬瓣白(Nymphaea『Alba Plenssima』 )
上午開放,下午閉合,浮水開放。單朵花期3~4天,群體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下旬。花杯狀至星形,白色,開花當天淡香。葉圓形,葉表綠色;葉背淡黃綠色。馬利列克型根莖。適宜水深45~90㎝。
12、亞克(Nymphaea 'Arc-en-Ciel')
花晨開午合,挺水開放,單朵花期3~4天,群體花期6月上旬至9月下旬。花星形,先殼粉紅色而後白色或近於白色,清香。葉圓形,葉表橄欖綠色,具輻射狀的黃色、奶黃色、粉紅色、紅色的斑點,或粉紅色或微帶紅色的斑塊;葉背棕紅色。香睡蓮型塊莖。適宜水深45~90㎝。
13、埃莉絲(Nymphaea『Ellisiana』)
花上午開放,午後閉合,浮水。單朵花期3~4天,群體花期5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花星狀,花瓣紅色。 葉馬蹄形,幼葉及成葉均為綠色。 馬利列克型塊莖。適宜水深15~23㎝。
14、渴望者 (Nymphaea『Commanche』)
花上午開放,下午閉合,浮水。單朵花期3天,群體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下旬。花杯狀,淡橙黃色,淡香。幼葉面有密集的紅褐色斑點。成葉正面斑點變淡,但是背面還較明顯。馬利列克型塊莖。適宜水深30~45㎝。
15、霞妃(Nymphaea『Sunshine Princess』)
花上午開放,下午閉合,浮於水面。單朵花期4~5天,群體花期6月上旬至9月下旬。花先杯狀後星形,深玫瑰紅色。葉馬蹄形,幼葉暗紅色,有少量深紅色斑點;成葉綠色。適宜水深45~90㎝。
16、克羅馬蒂拉(Nymphaea 'Chromatella')
睡蓮花上午開放,午後閉合,浮水。單朵花期3天,群體花期5月下旬至9月下旬。花杯狀,淡紅黃色,淡香。葉圓形,葉表綠色,新葉綠色具紫色斑點;葉背紫紅色,新葉綠色,具小的紫色斑點。菠蘿型根莖。適宜水深45~75㎝。
17、彼得(Nymphaea 'Peter Slocum')
花上午開放,午後閉合,挺水。單朵花期3~4天,群體花期6月上旬至9月下旬。花牡丹型,中粉紅色,濃香。葉圓形,葉表綠色,葉背紅色,葉片挺出水面時葉背為綠色。香睡蓮型根莖。適宜水深35~75㎝。
18、佛琴納莉斯(Nymphaea『Virginalis 』)
花上午開放,下午閉合,浮水。單朵花期3~4天,群體花期5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花杯狀,白色,基部稍帶紅暈,略有香氣。葉正面綠色,反面淡褐色。馬利列克型塊莖。適宜35~75㎝的水深。
19、小白子午蓮
微型睡蓮,花朵精緻芳香。花白色。花徑在2.5cm左右。葉片小,卵形。葉正面綠色,背面紫色。能結實,可播種繁殖。
睡蓮可盆栽或池栽。[3]池栽應在早春將池水放凈,施入基肥後再添入新塘泥然後灌水。灌水應分多次灌足。隨新葉生長逐漸加水,開花季節可保持水深在70~80cm。冬季則應多灌水,水深保持在110cm以上,可使根莖安全越冬。盆栽植株選用的盆至少有40cm×60cm的內徑和深度,應在每年的春分前後結合分株翻盆換泥,並在盆底部加入腐熟的豆餅渣或骨粉、蹄片等富含磷、鉀元素的肥料作基肥,根莖下部應墊至少30cm厚的肥沃河泥,覆土以沒過頂芽為止,然後置於池中或缸中,保持水深40~50cm。高溫季節的水層要保持清潔,時間過長要進行換水以防生長水生藻類而影響觀賞。花後要及時去殘,並酌情追肥。盆栽於室內養護的要在冬季移入冷室內或深水底部越冬。生長期要給予充足的光照,勿長期置於蔭處。
1.盆栽每年春分前後,在花盆底部放入腐熟的豆餅或骨粉、蹄片等肥料,上面放入30厘米以上肥沃河泥。然後將帶有芽眼的根栽入河泥中,覆土沒過頂芽,然後在盆中或缸中加水。高溫季節及時換水,以免藻類的產生而影響其美觀。
2.池栽於早春將水放凈,施入基肥後添入新塘泥,灌入充足的水栽植。冬季灌水深度保持1.1米以上,可使根莖安全越冬。
睡蓮是一種花葉並賞的水面綠化材料,可裝飾噴泉、庭院等,於酷熱的夏季給人們帶來清涼, 在污水處理上還有水體凈化的作用, 目前在很多地方得到推廣,是不可多得的美化、凈化植物。
睡蓮栽培四要點:
一、選好栽培土:睡蓮性喜腐殖質豐富、肥沃的粘性土壤。因此,栽培要選用長期淤積在河內或塘內的淤泥為好。
二、選擇好種莖:睡蓮多採用分株法栽培。種莖選擇的好壞,也是栽培成敗的關鍵一環。種用的地下根狀莖,要選取生長旺盛健壯、無病毒、無損傷、無腐爛,帶有新芽的一段,切成6厘米-10厘米長的段塊。
三、適當淺栽:種用地下莖如果入泥過深,一是泥土溫度偏低,二是氧氣貧乏,不利於早生快發,栽培深度一般保持地下莖上的新芽與土面相平為適中。
睡蓮四、光照充足:睡蓮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潮濕、通風良好的氣候。採取盆缸栽培的睡蓮,一定要置於光照充足的位置,讓其接受全光照。
9. 大王蓮怎樣種植
1. 水位的設定與水流問題
要注意水位的深淺。水位太淺,則外在環境使水溫變化過劇,植株生長不良,開花數減少,冬季容易休眠或死亡。故水位的深淺亦應配合植株大小而定,在種植之初,為了使光線透過水中,以利光合作用,並使水中葉片迅速出水,可將水面調降至10?20cm左右,之後依生長狀況再調升水位。多數的睡蓮品種可生長在深達2公尺以上的水域,但水位太深對於初生的植株生長不利,水池深度應在40?60cm左右,才有利花梗伸長;在睡蓮的生長期水位亦不能經常變換不定。另外水的流動性對睡蓮的生長也有影響,睡蓮流動的水容忍度很少,故須以靜水區較適合栽培。溪流或噴泉等其它因數造成經常性的水流,不適合睡蓮的栽培。
2. 施肥
一般而言睡蓮植株對肥料需求量不多,因水中尚有其它藻類可輔助水中物礦物元素的循環,依生長情況每1?2月後添加一次即可,若肥料過多,則水中藻類滋生過多,妨礙睡蓮的生長,尤以「絲藻」的滋生最為嚴重,因此追肥的施用可以絲藻的生長為指標,且追肥的施用亦須在水中藻類清除後才能施用。另外,總體肥料的施用,切忌使用酸性肥料,否則植株生長不良。
施肥以化肥為主,加上少量有機肥;有機肥過多則藻類容易滋生,而化肥亦應盡量減少磷的比率。一般運用的化肥,氮磷鉀(N.P.K.)比率以近似2:1:3的肥料為佳,之後生長期的追肥應配合花期的生長,如著重鉀肥的施用,可增加花色,亦有助於香味提升。減少氮肥,以避免花莖過軟。
3. 防治病蟲害及其它
主要的害蟲類以水面上的薊馬、蚜蟲,以及水中的螺類為主,病害以葉斑病為主。在栽培時較常發生的問題是水中藻類及其它水生植物的生長競爭,去除水中藻類的問題,除了以人力撈除外,有機的防治方式是在池中加入苦茶或菸葉,但沒有一種控制方法是永久有效,最好的方式是採用自然生態平衡,即是在池中培養可吸收礦物質,且可製造氧氣的植物使其與藻類競爭,如滿江紅,另一種方法是飼養雜食性的魚類如鯽魚類,亦可有效的減少螺類的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