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各種塑料材料的用途
塑料材料的用途:
1——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常見於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等飲料容器。溫度達到70℃時易變形,且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融了。
2——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見於白色葯瓶、清潔用品、沐浴產品。不要用來做水杯,或者做儲物容器裝其他物品。
3——PVC:聚氯乙烯
常見於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優良,價錢便宜,故使用很普遍,耐熱至81℃時達到頂點,高溫時容易產生有害物質,很少被用於食品包裝。難清洗、易殘留,不要循環使用。
4——PE:聚乙烯
常見於保鮮膜、塑料膜等。高溫時有有害物質產生,有毒物質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等疾病。
5——PP:聚丙烯
常見於豆漿瓶、優酪乳瓶、微波爐餐盒,熔點高達167℃,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製品,可在小心清潔後重復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微波爐餐盒,盒體以5號PP製造,但盒蓋卻以1號PET製造,由於PET不能抵受高溫,故不能與盒體一並放進微波爐。
6——PS:聚苯乙烯
常見於碗裝泡麵盒、快餐盒。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放出有害化學物質。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滾燙的食物,別用微波爐煮碗裝方便麵。
7——PC:其他類
常見於水壺、太空杯、奶瓶。百貨公司常用這些材質的水杯當贈品。不過,這種材質的水杯很容易釋放出有毒物質雙酚A,對人體有害。另外,使用這種水杯時不要加熱,避免暴曬在強烈的陽光下。
(1)福州傳真機活塞桿多少錢擴展閱讀
塑料是以單體為原料,通過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俗稱塑料(plastics)或樹脂(resin),可以自由改變成分及形體樣式,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樹脂。樹脂這一名詞最初是由動植物分泌出的脂質而得名,如松香、蟲膠等,樹脂是指尚未和各種添加劑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樹脂約占塑料總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決定於樹脂的本性,但添加劑也起著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樹脂所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劑,如有機玻璃、聚苯乙烯等。
『貳』 鏡面是什麼意思
鏡面是機械切削加工後,能清晰倒影出物品影像的金屬表面。鏡面是金屬切削加工的最高境界,是提高機械部件使用壽命的最有效手段。
無論用何種金屬加工方法加工,在零件表面總會留下微細的凸凹不平的刀痕,出現交錯起伏的峰谷現象,粗加工後的表面用肉眼就能看到,精加工後的表面用放大鏡或顯微鏡仍能觀察到。這就是零件加工後的表面粗糙度,過去稱為表面光潔度。國家規定表面粗糙度的參數由高度參數、間距參數和綜合參數組成。鏡面加工一般是工件表面粗糙度<0.8um的表面時,稱:鏡面加工。
(2)福州傳真機活塞桿多少錢擴展閱讀
鏡面加工要求應用非常廣泛,汽車、工程機械、船舶、火車、印刷機械、傳真機等幾乎所有的機械上都有鏡面加工要求。
特別是:液壓行業的油缸、液壓閥、活塞桿要求不但要光,還要耐磨損,同時不能對密封圈或密封件產生磨損。中國大多數工程機械的液壓缸用一段時間後就會在密封蓋處出現滲漏,就是因為運動時對密封圈或密封件產生了磨損。
『叄』 氣彈簧工作原理
氣彈簧是以氣體和液體為工作介質的一種彈性元件,由壓力管,活塞,活塞桿及若干聯接件組成,其內部充有高壓氮氣,由於在活塞內部設有通孔,活塞兩端氣體壓力相等,而活塞兩側的截面積不同,一端接有活塞桿而另一端沒有,在氣體壓力作用下,產生向截面積小的一側的壓力,即氣彈簧的彈力,彈力的大小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氮氣壓力或者不同直徑的活塞桿而設定。與機械彈簧不同的是,氣彈簧具有近乎線性的彈性曲線。標准氣彈簧的彈性系數X介於1.2和1.4之間,其他參數可根據要求及工況靈活定義
上海潛合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是德國STABILUS認可的銷售商。STABILUS是全球最大的氣彈簧生產商,在汽車行業市場佔有率高達75%,國內暢銷的奧迪A6,帕薩特B5,君威,君越,凱美瑞,天籟,馬自達6,蒙迪歐,寶來,速騰,福克斯等,均配備STABILUS氣彈簧。
電話:021-64896883
傳真:021- 64897885
『肆』 什麼是運動軸
運動軸可直接用於油缸、汽缸、減震器、活塞桿,並廣泛用於液壓氣動、防止印染、印刷機械導軌、壓鑄機、注塑機導桿、頂桿及四柱油壓機導柱;傳真機、復印機、告訴油印機、列印機等現代辦公機械導軸等一些以精密細長軸為部件的產品。
『伍』 活塞桿直經30mm,伸縮長度為25cm,液壓油缸, 能頂兩噸嗎。雙做用油缸多少錢。
是由介質或油泵的工作壓力決定的,但這種情況要用超高壓油泵(約30mpa)才可以頂動2噸物體
『陸』 現代110挖掘機中臂活塞桿多少錢
現代110挖掘機中臂活塞桿價格在1150元。這個是江蘇常州的價格。
『柒』 繼電器的工作原理結構是
一、繼電器(relay)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當輸入量(如電壓、電流、溫度等)達到規定值時,使被控制的輸出電路導通或斷開的電器。可分為電氣量(如電流、電壓、頻率、功率等)繼電器及非電量(如溫度、壓力、速度等)繼電器兩大類。具有動作快、工作穩定、使用壽命長、體積小等優點。廣泛應用於電力保護、自動化、運動、遙控、測量和通信等裝置中。 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迴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迴路),通常應用於自動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去控制較大電流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1、電磁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電磁式繼電器一般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的。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流過一定的電流,從而產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當線圈斷電後,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吸合。這樣吸合、釋放,從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對於繼電器的「常開、常閉」觸點,可以這樣來區分:繼電器線圈未通電時處於斷開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開觸點」;處於接通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閉觸點」。 2、熱敏干簧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熱敏干簧繼電器是一種利用熱敏磁性材料檢測和控制溫度的新型熱敏開關。它由感溫磁環、恆磁環、干簧管、導熱安裝片、塑料襯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組成。熱敏干簧繼電器不用線圈勵磁,而由恆磁環產生的磁力驅動開關動作。恆磁環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溫磁環的溫控特性決定的。 3、固態繼電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態繼電器是一種兩個接線端為輸入端,另兩個接線端為輸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間採用隔離器件實現輸入輸出的電隔離。 固態繼電器按負載電源類型可分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開關型式可分為常開型和常閉型。按隔離型式可分為混合型、變壓器隔離型和光電隔離型,以光電隔離型為最多。 二、繼電器主要產品技術參數 1、額定工作電壓 是指繼電器正常工作時線圈所需要的電壓。根據繼電器的型號不同,可以是交流電壓,也可以是直流電壓。 2、直流電阻 是指繼電器中線圈的直流電阻,可以通過萬能表測量。 3、吸合電流 是指繼電器能夠產生吸合動作的最小電流。在正常使用時,給定的電流必須略大於吸合電流,這樣繼電器才能穩定地工作。而對於線圈所加的工作電壓,一般不要超過額定工作電壓的1.5倍,否則會產生較大的電流而把線圈燒毀。 4、釋放電流 是指繼電器產生釋放動作的最大電流。當繼電器吸合狀態的電流減小到一定程度時,繼電器就會恢復到未通電的釋放狀態。這時的電流遠遠小於吸合電流。 5、觸點切換電壓和電流 是指繼電器允許載入的電壓和電流。它決定了繼電器能控制電壓和電流的大小,使用時不能超過此值,否則很容易損壞繼電器的觸點。 三、繼電器測試 1、測觸點電阻 用萬能表的電阻檔,測量常閉觸點與動點電阻,其阻值應為0;而常開觸點與動點的阻值就為無窮大。由此可以區別出那個是常閉觸點,那個是常開觸點。 2、測線圈電阻 可用萬能表R×10Ω檔測量繼電器線圈的阻值,從而判斷該線圈是否存在著開路現象。 3、測量吸合電壓和吸合電流 找來可調穩壓電源和電流表,給繼電器輸入一組電壓,且在供電迴路中串入電流表進行監測。慢慢調高電源電壓,聽到繼電器吸合聲時,記下該吸合電壓和吸合電流。為求准確,可以試多幾次而求平均值。 4、測量釋放電壓和釋放電流 也是像上述那樣連接測試,當繼電器發生吸合後,再逐漸降低供電電壓,當聽到繼電器再次發生釋放聲音時,記下此時的電壓和電流,亦可嘗試多幾次而取得平均的釋放電壓和釋放電流。一般情況下,繼電器的釋放電壓約在吸合電壓的10~50%,如果釋放電壓太小(小於1/10的吸合電壓),則不能正常使用了,這樣會對電路的穩定性造成威脅,工作不可靠。 四、繼電器的電符號和觸點形式 繼電器線圈在電路中用一個長方框符號表示,如果繼電器有兩個線圈,就畫兩個並列的長方框。同時在長方框內或長方框旁標上繼電器的文字元號「J」。繼電器的觸點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把它們直接畫在長方框一側,這種表示法較為直觀。另一種是按照電路連接的需要,把各個觸點分別畫到各自的控制電路中,通常在同一繼電器的觸點與線圈旁分別標註上相同的文字元號,並將觸點組編上號碼,以示區別。繼電器的觸點有三種基本形式: 1.動合型(H型)線圈不通電時兩觸點是斷開的,通電後,兩個觸點就閉合。以合字的拼音字頭「H」表示。 2.動斷型(D型)線圈不通電時兩觸點是閉合的,通電後兩個觸點就斷開。用斷字的拼音字頭「D」表示。 3.轉換型(Z型)這是觸點組型。這種觸點組共有三個觸點,即中間是動觸點,上下各一個靜觸點。線圈不通電時,動觸點和其中一個靜觸點斷開和另一個閉合,線圈通電後,動觸點就移動,使原來斷開的成閉合,原來閉合的成斷開狀態,達到轉換的目的。這樣的觸點組稱為轉換觸點。用「轉」字的拼音字頭「z」表示。 五、繼電器的選用 1.先了解必要的條件 ①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能提供的最大電流; ②被控制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 ③被控電路需要幾組、什麼形式的觸點。選用繼電器時,一般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可作為選用的依據。控制電路應能給繼電器提供足夠的工作電流,否則繼電器吸合是不穩定的。 2.查閱有關資料確定使用條件後,可查找相關資料,找出需要的繼電器的型號和規格號。若手頭已有繼電器,可依據資料核對是否可以利用。最後考慮尺寸是否合適。 3.注意器具的容積。若是用於一般用電器,除考慮機箱容積外,小型繼電器主要考慮電路板安裝布局。對於小型電器,如玩具、遙控裝置則應選用超小型繼電器產品。 繼電器技術的發展 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光電子技術以及空間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繼電器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藝、新技術的發展無疑對繼電器技術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微電子技術和超大規模IC的飛速發展對繼電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是小型化和片狀化。如IC封裝的軍用TO-5(8.5×8.5×7.0mm)繼電器,它具有很高的抗振性,可使設備更加可靠;第二是組合化和多功能化,能與IC兼容、可內置放大器,要求靈敏度提高到微瓦級;第三是全固體化。固體繼電器靈敏度高,可防電磁干擾和射頻干擾。 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使得微機用繼電器的需求量顯著增加,帶微處理器的繼電器將迅速發展。80年代初,美國生產的數字式時間繼電器就可用指令對繼電器進行控制,繼電器與微處理器的組合發展,可形成一個小巧完善的控制系統。由計算機控制的工業機器人目前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現在,計算機控制的生產體制已能在一條生產線上生產多種低成本的繼電器,並可自動完成多種操作及測試工作。 通訊技術的發展對繼電器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一方面是由於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使整個繼電器的應用增加。另一方面,由於光纖將是未來信息社會傳輸的主動脈,在光纖通訊、光感測、光計算機、光信息處理技術的推動下將出現光纖繼電器、舌簧管光纖開關等新型繼電器。 光電子技術對於繼電器技術將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為實現光計算機的可靠運行,目前已試制出雙穩態繼電器。 為了提高航空、航天繼電器的可靠性,期望繼電器失效率應由目前的0.1PPM降至0.01PPM;載人空間站則要求達到0.001PPM。耐溫要達到200℃以上,耐振要求高於490m/s,同時應能承受2.32×10(4)C/Kg的α射線輻射。為滿足空間要求,必須加強可靠性研究,並建立專門的高可靠生產線。 新型特殊結構材料、新分子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光電子材料,還有吸氧磁性材料、感溫磁性材料、非晶體軟磁材料的發展對研製新型磁保持繼電器、溫度繼電器、電磁繼電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並必將出現新原理、新效應的繼電器。 隨著微型和片式化技術的提高。繼電器將向二維、三維尺寸只有幾毫米的微型和表面貼裝化方向發展;現在國際上有些廠家生產的繼電器,體積只有5~10年前的1/4~1/8。因為電子整機在減小體積時,需要高度不超過其它電子元件的更小的繼電器。通訊設備廠家對密集型繼電器的需求更加熱切,日本Fujitsu Takamisawa 公司生產的一種BA系列超密集信號繼電器的大小隻有14.9(W)×7.4(D)×9.7(H)mm,主要用於傳真機和數據機,能承受3kV的波動電壓。該公司推出的AS系列表面安裝繼電器的體積僅為14(W)×9(D)×6.5(H)mm。 在功率繼電器領域尤其需要安全可靠的繼電器,如高絕緣性繼電器。日本Fujitsu TaKamisawa推出的JV系列功率繼電器內含五個放大器,採用高絕緣性小截面設計,尺寸為17.5(W)×10(D)×12.5(H)mm。由於機芯和外緣之間採用強化絕緣系統,其絕緣性能達到5kV。日本NEC 推出的MR82系列功率繼電器的功耗只有200mW。 在繼電器內部裝入各種放大、延時、消觸點抖動、滅弧、遙控、組合邏輯等電路可使其具有更多的功能。隨著SOP技術(Small Outline Package)的突破,生產廠家有可能把越來越多的功能集成到一起。而繼電器與微處理器的組合將具備更廣泛的專門控制功能,從而實現高智能化。 新技術的成群崛起,將促進不同原理、不同性能、不同結構和用途的各類繼電器競相發展。在科技進步、需求牽引以及敏感、功能材料發展的推動下,特種繼電器,如溫度、射頻、高壓、高絕緣、低熱電勢以及非電量控制等繼電器的性能將日臻完善。 電磁繼電器(EMR)從最初使用電話繼電器算起,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了。伴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光耦合技術的突破,使固態繼電器(SSR,亦稱電子繼電器)異軍突起。同傳統繼電器相比,它具有壽命長、結構簡單、重量輕、性能可靠等優點。固態繼電器沒有機械開關,而且具有諸如與微處理器高度兼容、速度快、抗沖擊、耐振、低漏電等重要特性。同時,由於這種產品沒有機械接點,不產生電磁雜訊,從而不需要附加諸如電阻和電容等元件來保持靜音。而傳統繼電器則需要這些附加元件,因此,傳統繼電器往往笨重而復雜,且成本較高。 今後,小型密封繼電器市場開發的重點是與IC兼容的TO-5繼電器和1/2晶體罩繼電器。軍用繼電器將加速向工業/商業化轉移。美國軍用繼電器約占繼電器總額的20%。通用繼電器市場繼續向小型、薄型和塑封方向發展。小型印製板用繼電器仍將是通用繼電器市場發展的主流產品,固體繼電器將更趨廣泛,價格將繼續下降,並向高可靠、小體積、高抗浪涌電流沖擊和抗干擾性靠攏。舌簧繼電器市場將繼續擴大。表面安裝繼電器的應用領域和需求量將呈上升之勢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9560.html?wtp=tt
『捌』 傳真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法國人
傳真機的發明者--愛德華·貝蘭
--------------------------------------------------------------------------------
19世紀,繼電報發明之後,許多科學家都開始致力於用電報傳送攝影圖片的研究,但沒有取得明顯的成果。這時,正在法國攝影協會大樓地下室里工作的愛德華·貝蘭,也專心致志地投入了這項研究。
位於巴黎的法國攝影協會大樓是巴黎-里昂-波爾多-巴黎電信線路的起始點和終點,這為貝蘭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他一面潛心研究,一面爭取得到電報局的允許,在夜間利用這條通信線路做實驗。經過三年時間廢寢忘食的研究和試驗,他終於在 1907年 11月 8日,在眾目腰陵之下公開了他的研究成果,表演了圖像傳真。這次表演的成功,宣告了傳真電報的誕生。
愛德華·貝蘭並不滿足於自己已取得的初步成功,繼續他在傳真機方面的研究。1913年,他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用於新聞采訪的手提式傳真機。1914年,法國的一家報紙首次刊登了通過傳真機傳送的新聞照片。
愛德華·貝蘭,1876年3月5日出生於法國。他自幼聰慧敏捷,6歲時便仿製了一個有活塞和傳動桿的火車頭,19歲時因製造「秘密照相機」而引起了警方的興趣。大約在他50歲左右,他還來過中國,研究方塊漢字的特點,並幫助建立北京沈陽的傳真通信。1963年,他以87歲的高齡謝世。而他對於傳真以至電視等新技術所作出的貢獻,卻永留人間。
『玖』 小松300二臂油缸火塞桿斷了!原廠多少錢副廠多少錢換活塞桿時還要換別的嗎
原廠的貴了要十萬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