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福州資訊 » 福州市一米香多少家
擴展閱讀
北京西站怎麼進到候車場 2024-03-29 22:29:06

福州市一米香多少家

發布時間: 2022-05-27 23:52:17

1. 福州市一米香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不管哪家一米香,分量總是那麼小,男生也許吃不飽,商鋪名稱:一米香(世紀聯華店)」商鋪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中亭街H區世紀聯華旁商鋪電話:15859926771營業時間:10:00-24:00商鋪簡介:福州一米香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主要以經營中式快餐為主的全國連鎖店,旗下有多家連鎖門店。一米香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個有著強烈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企業,又是一個擁有朝氣蓬勃,奮發向上,有愛心的企業。一米香的前身是位於台江的峰記快餐,在順利經營幾年後,為了讓福州、乃至福建百姓大眾能享用美味實惠,健康營養的快餐,為了讓更多創業者能在一米香打造的平台上,誠信成長,實現共同成長的使命,他們家於2012年9月13日,在群眾路開了第一家一米香連鎖店。自此,他們家華麗麗滴走上了連鎖經營的康莊大道!商鋪菜品:功夫雞排咖喱飯】他們家打包的咖喱飯非常香,雞排和咖喱和飯都是分開裝的。雞排送到的時候已經微軟了,因此沒有很酥脆,如果在店裡吃,味道應該更棒!一打開他們家的包裝盒,一股濃重的咖喱味道以及炸雞排的味道立即飄到十萬八千里!馬上引誘各種味覺!黃色咖喱裡面有黃瓜片、土豆塊、胡蘿卜塊,還有一個湯包以及湯包盒子,用於裝湯,湯也很好喝哦!綜合評價:一米香」在福州開了好幾家連鎖店,大部分都有送外賣的哦!他們家送外賣的速度還算可以,用各種團購還可以優惠一些呢!對於住在附近或者在附近上班的那些大夏天不愛出門覓食的孩紙們,可以考慮他們家的外賣哦!但是,建議不要點炸物類的,因為送到的時候由於時間差,吃的時候不會那麼酥脆。其他的可以考慮哦!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一米香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2. 清明節吃的青團是用什麼草來製作的

1、青團要軟糯不塌陷,和面很關鍵。首先准備80g土豆澱粉或小麥澱粉,用100g剛燒開的開水,燙成稠糊狀,加入一點澱粉,做出來的青團不容易塌陷。

2、再加入300g糯米粉,20g食用油,40g白糖,攪拌均勻,分次加入180g開水,攪拌成面絮狀,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不同糯米粉的吸水性不同,水量要酌情調整。開水和面,更軟糯好吃。

3、面團和好後,放在蒸屜上按扁,開水上鍋蒸20分鍾,蒸到沒有白心就熟透了。

4、蒸糯米面的同時處理艾草,提前燒一鍋開水,加1小勺食用鹼,1小勺鹽,放入400g洗凈的艾葉焯水2分鍾,撈出迅速過涼水,再擠干水分,加入少許涼白開或純凈水榨汁,水加到機器能運轉即可,榨汁後再過濾一下。

5、把艾草汁水充分擠壓出去,只要艾草泥,放入蒸熟的糯米面團中。擠出來的艾草汁可以喝。

6、戴上一次性手套,把艾草泥和面團充分揉到一起,揉到顏色一致即可,蓋上保鮮膜備用。糯米團蒸熟後再放艾葉泥,這樣艾葉不用經過長時間的蒸制,可以保持翠綠不變色。

7、我准備了3種餡料。【蛋黃肉鬆餡】10個鹹蛋黃蒸熟壓碎,150g肉鬆,50g沙拉醬(沒有可不放),揉好後分成30g的小球;【豆沙餡】300g豆沙,分成30g的豆沙球;【花生芝麻餡】100g熟花生,50g熟芝麻,30g白糖,放絞肉機中絞碎。還可以准備喜歡的水果餡。

8、現在來包青團,揪一小團面,由外向里折疊出一個光面,再捏扁放上餡料包起來。我常用的有3種包法,包包子手法,虎口收攏法,折疊法(先左右折疊、再上下折疊,下圖為折疊法)。

3. 糍粑的來歷

[編輯本段]概述糍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舀、石槽里搗碎成糊狀製作而成,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編輯本段]製作工藝糍粑,閩北各縣市都有,又以武夷山最為盛行,糍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里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現街頭商販多用腳踩三輪車叫賣,飯泥用保溫性能好的特製鐵桶裝放,搖動把手,飯泥從圓孔鑽出。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具體做法:糯米浸泡一天以上,濾干水,置木甑里蒸熟。爾後倒入石臼舂爛至膠狀,在干凈的器皿上灑些糯米粉,將舂爛的糯米置其上揉搓,捏成小團或餅狀,還可以用特製的模具印成各種圖案,置通風乾燥處陰干。陰干後可浸泡在水中,能長時期保存。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還可用微波爐加熱。 [編輯本段]各地差異多數地區的人習慣於在臘月打糍粑;在梅州客家地區每逢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四川地區的人在中秋節前製作,象徵豐收、喜慶和團圓,是中秋節和月餅其名的必備佳品。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搗製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黃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另一些地方在熱糍粑中裹入熟紅豆等豆製品、加入適量食鹽,切成橢圓狀片塊放到熟菜油中油炸,作出的紅豆油糍粑,色、香、味俱佳。
客家--在梅州客家地區,每逢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都有做糍粑的習俗。糍粑的製法是:取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凈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里蒸糯米飯,放進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舂糍粑的杵槌,要用光滑的木杵,糯米飯粒便粘不住。經過用力舂搗,使之成羹狀,然後做成如雞蛋般大小的糍粑。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黃糖等配製的佐料粉,吃起來柔韌鮮滑,香甜可口。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燒。」說的是每逢農歷十月初一,家家戶戶做的糍粑熱氣騰騰。
閩清--在清代古民居薈萃的閩清坂東鎮,糍粑,是當地人用當地優質糯米經水泡後,放進飯甑蒸熟後倒進石臼,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動,一下一下,直舂到米飯粘稠如泥狀,挑起不斷為止,民間俗稱「打糍」。然後裝進盆里,加香油點潤,用手搓成塊,搓成丸,放進裝有炒熟磨細的芝麻、花生、豆、糖的碗中滾過沾滿後即可食用。味道清香,甜潤可口,舒氣和胃,多吃不膩。考究的吃法是將糍粑搓成丸子,和肉片、菜梗、香菇、墨魚、大蒜、辣椒等一起拌炒,香辣可口,是餐桌上的一道好菜。
從前,閩清鄉下家家戶戶都備有木杵、石臼等打糍粑的工具,逢年過節,每家都會打糍粑。這時,孩子們歡天喜地圍看大人們打糍粑,直看到大人把打好的糍粑放在盆里,搓成丸子,香噴噴的金黃透亮的糍粑真饞人,恨不得馬上吃到口。吃糍粑真得費一番工夫,糍粑又粘又稠,沒法掰開吃,偏偏鄉下人喜歡大塊吃肉,大口喝酒,自然也喜歡把糍粑丸子搓成巨型,吃起來才有味道,這苦了溫文爾雅的城裡人,面對這巨型糍粑丸子,真是又想吃又怕粘,更怕吃相不雅被人笑。不過廚師想到了這點,把傳統的糍粑碩丸細化,做成蘋果大小的小丸,但還是能掰開吃,仍不失原來特色。不過,要想品出吃粘糍粑味,最好是試試吃大糍粑丸,佐以大塊豬肉,大碗的燒酒,體驗農家生活,別有情趣。
桂林--糍粑製作工藝精細。把上好糯米蒸熟後,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飯全融,像棉團狀,然後再取出糯漿做成圓團,放入蒸籠蒸熟而成。水糍粑多放內餡,如豆蓉、蓮蓉、芝麻桂花糖等,質地細膩柔韌、 潔白晶美,如趁出籠時熱氣騰騰,再裹上點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鮮,口感細滑沁甜。為桂林名小吃之一。
貴州——納灰村裡打糍粑 納灰村,位於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郊萬峰林風景區下五屯,是一個布依族聚居的村寨。納灰村的遊客不多,隨意去村裡任何一家都可以學習到打糍粑。當地人說如果要做糍粑,頭天就要把精選的糯米用清水泡在桶里,等完全泡漲了,就裝到專用的蒸飯器具——甑里去蒸。甑是用厚厚的木片箍成,直徑通常在半米左右,上寬下窄,下部置一竹篾片編成尖頂斗笠形的隔板,既可以使米不沾上鍋里的水,又方便蒸汽進入。
濃濃的米香已經開始不斷地從廚房溢出,蒸到九分熟的時候,起鍋,將蒸好的糯米飯倒進石臼里。打糍粑看起來容易,打起來還真不簡單。一般初學者的木棍不是一會被糯米黏住,提不起來,就是一會相互「打架」,沒多久就會感到手臂軟綿綿地沒有力氣。當地村民結實說打糍粑其實是個技術活,講究快、准、穩、狠,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黏糊糊的有韌性。
把打好的糍粑從石臼中取出,放在事先鋪好一層黃豆粉的簸箕里,在這里進行最後的加工。在手上黏蜂蠟或茶油,從糍粑上取下一小塊,搓成坨,然後壓扁,包上黃豆粉、芝麻、引子也就是蘇麻等佐料,一個熱乎乎的糍粑團就做好了。
湖南--用當本特產的大型香葉包糍粑
1,用糯米蒸成米飯,
2,用石器將糯米飯打成粘狀.
3,從山上采來當地特產的一種大型葉類植物的葉子, 雙手掌大小
4,將葉子洗凈, 把粘狀糯米包成單手掌大小, 糍粑做成.
5,放置陰涼處, 可保存15天到30天左右. 可能與葉子的特殊作用有關.
6,吃的時候, 將粑浸水片刻,再埋到灰火堆里,10分鍾取出.
此時將外面的葉子撕掉, 糍粑松軟,香氣撲鼻. 與葉子的香味有關.
湖南紫鵲界——水車打糍粑 逢春節來臨,農歷臘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據鄉土志書記載:「糯米飯就石槽中杵如泥,壓成團形,形如滿月。大者直徑1尺5,尋常者約4寸許,3至8分厚不等。」
糯米曬幹了,洗凈了,放進木甑,上了氣蒸。蒸到九分熟的時候,起鍋,兩個人提了甑把,疾步走進院落,兜頭倒進一個巨大的石臼里。兩條粗壯漢子舉起手腕粗的棗木大棍,呼兒嘿喲地打起來。這打糍粑很有講究,追求「快、准、穩、狠」四個字。兩個人圍了石臼,各站一方,手中的木棍下去要快,收起也要快,糯米粘性太強,免得棍子和米粘在一起;准頭要足,兩根木棍此起彼伏,都要打在同一個地方,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穩說的是握棍的手要緊,用力要均勻,不能前面噼里啪啦賽疾風驟雨,後面力氣用盡了,軟綿綿的跟不上趟,那這臼糯米就算廢了;狠不用說,當然是手腕子、臂膀的力氣要綳得足,散得暢……如此這般,漢子們一身汗,那臼糯米被打成了粘乎乎得一個團,兩支木棍架起來,擱上撒麵粉的案板,分成大小不一的小團,塞進刻花的木模,那糍粑就成形了。
剛做好的糍粑是軟的,從木模里拿出來後,手腕一抖,糍粑在空中轉上幾個圈,圓圓地落在曬席上,再蓋上被單,溫度降下來後就好了。做糍粑很講究,手粘蜂蠟或茶油,先搓坨,後用手或木板壓,做得光滑,美觀。小糍粑做完後,由心靈手巧最會做糍粑的婦女,再做幾個大糍粑,小則三五斤,大則十多斤。這叫「破籠粑」,象徵「五穀豐登」,又顯示農家人大方。
湘西土家--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說法。每逢春節來臨,農歷臘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據鄉土志書記載:「糯米飯就石槽中杵如泥,壓成團形,形如滿月。大者直徑1尺5,尋常者約4寸許,3至8分厚不等。」小糍粑做完後,由心靈手巧最會做糍粑的婦女,再做幾個大糍粑,小則三五斤,大則十多斤。這叫「破籠粑」,象徵「五穀豐登」,又顯示土家人大方。打糯米糍粑是一項勞動強度較大的體力活,一般都是後生男子漢打,兩個人對站,先揉後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糍粑也很講究,手粘蜂蠟或茶油,先搓坨,後用手或木板壓,要做得光滑,美觀。
糍粑,湘西一般在的冬日裡才能吃到,吃它的方法很多。最過癮的吃法,就是烤糍粑,冬日的湘西陰寒潮濕,為了作熱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火桶。糍粑便是放在其中的火盆木炭上烤炙的,火盆通常有鐵架,沒有我們就用火鉗作支架。似乎有倔性的糍粑,讓它軟化可不容易。烤糍粑的過程,最考驗人的性情,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糍粑得放在微微明滅的炭火上慢慢烘烤,火氣不能太大,要不然外皮烤焦,內里卻是生硬的。而且要不停的翻邊倒面,使它兩面均勻受熱。受熱後的糍粑可不是好對付的,熾熱的高溫黏著你的手指燙,燙的人幾乎斷了想吃的念頭。但一想入口綿軟香甜,又不得不就範。糍粑在火氣下催的漸漸鼓脹,表皮微微隆起,象一個大包子就大功告成了。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升騰,可見內里雪白,拿在手裡軟乎乎的,心裡升騰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時可就別太心急,以免燙了口舌。
具體做法:
糯米洗凈蒸熟。
茶油中放入黃色的蜂蠟,加熱融化,塗抹在桌面、門板、石臼、木槌等用具的表面。
把糯米放進石臼中,用丁字型的大木槌用力捶搗。糯米粘性很強,一般是兩個強壯的男人來,一上一下地「打」。大冬天的,光著膀子還要流汗。
糯米搗成泥以後,取出放在桌子上,乘熱揪出拳頭大的米團,壓扁成餅,再用門板加重物壓住,等糯米涼了就成型了。
糍粑可以存放很長時間,如果放在大水缸里,用水浸泡,定時換水,可以吃到六七月份。
烤好的糍粑可粘糖,或將糖灌入糍粑中,等其中的熱度將糖溶成糖水,此時糍粑入口甜香無比。糖是常見的白砂糖,如有土製的紅糖片,那就更好。也可將糍粑中裹入豆腐乳(湘西叫霉豆腐),薄薄的鋪上一層,如有廚房設備,糍粑亦可用油煎熟吃, 切塊用甜酒煮熟吃,各有風味。
四川--四川涼糍粑色香味俱佳,糯軟醇甜,入口涼爽,沁人心脾。
四川打糍粑一般都是中秋節。剩下的多餘糍粑可以留到日後加雞蛋或者醪糟煮來吃,比較甜。
製作方法:
1、把糯米淘洗干凈,用溫水泡二三個小時,控干水後裝入飯甑內,用旺火蒸熟,然後,將熟米飯放入石礁窩內。舂茸成糍粑,用熱的帕子搭蓋。
2、把芝麻粉、蜜桂花、白糖、食用桃紅色素拌勻,製成芝麻糖。再把黃豆炒熟,磨成粉待用。
3、糍粑放在案板上晾涼後,分成兩半,一半放在撒有黃豆粉的案板上,攤開壓平成片,將「洗沙」均勻地抹上。將另一半糍粑成大小、厚薄差不多的片,蓋在其上,再把芝麻糖撒在面上,切成塊就可以了。 [編輯本段]打糍粑風俗打糍粑是中國南方各地的春節風俗,各地因民族不同而各有差異。臘月里「打糍粑」是一年中的大喜事,全家都高高興興的,親戚鄰居都來幫忙。小孩子知道,一做糍粑就快要過年了。民國時期的《永順縣風土志》中記載:糯糍粑,系糯米飯在石臼中杵如泥,壓成團形,形如圓月,大者直徑約五尺,尋常者約四寸,厚三分至八分不等。一般的糍粑只有巴掌大小。直徑五尺的糍粑,大約是祭祖等特殊場合才用。

4. 朋友送我一瓶客家黃老酒請這是什麼酒

客家人的釀酒和飲酒方式據說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秉承了許多古中原地區的酒文化基因。起初釀酒時,客家人採用山楂樹的根葉及自已種的高梁和狗尾粟(小米)來釀酒,釀出來的酒有舒筋活絡、驅寒保暖之效。後來,客家人又採用製糖後的甘蔗渣來釀酒,這種酒被稱之為「潷酒」。此外,客家人還用糯米放入蒸籠蒸成飯加入酒餅和紅菊發泡來釀酒,因這種釀酒呈暗黃色,因此客家人又稱它為「客家黃酒」。
客家黃酒就是梅州客家歷代流傳下來的一種自釀黃酒,做酒工藝簡單易懂,酒色呈橙黃色,味道米香濃厚,清甜可口。
客家黃酒,梅州客家人應該都吃過,而且很多人都會做這種酒。就拿我們村裡來說吧!村裡婦女甚至是男人都會做這種酒。
逢年過節,你來梅州做客,主人都會端出一碗熱騰騰地黃酒給你品嘗。當你喝到這酒很甜很甜時,千萬別以為黃酒放了糖。黃酒都是甜的,不過有的人家做得比較甜罷了!這就要看你的手藝如何了。
好酒不要貪杯,甜酒也亦如此。別以為甜的酒喝起來不會醉,相反更會醉人。母親說過越甜的酒,酒精度越高。
記得有一年,父親的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來我家做客。母親按照老習俗,拿出黃酒和一些客家美食來招待那位客人。客人見黃酒很甜,樂著說:「你這酒怎麼像百事可樂!」於是他連喝了好幾碗,作為朋友的父親並沒有勸阻他別喝那麼多,也沒說這甜酒也會醉人的。我想父親可能礙於面子吧!朋友大老遠來,如果不讓人喝個痛快,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父親那位朋友的酒量還是不錯的,從中午吃飯時間一直喝到三點多鍾,喝到最後他說自己不行了,頭很暈要去休息一下。他還說喝白酒都還沒這么醉過。父母親聽了都」呵呵」地笑了,似乎有意讓那位朋友嘗嘗黃酒的「厲害」。
梅州客家還有個習俗,就是客家婦女坐月子,一定要喝黃酒。但這時我們不叫黃酒,叫「雞酒」。因為這黃酒加了老薑紅棗,外加上客家土雞一起燉。這種「雞酒」有補血祛寒等等作用。坐月子婦女一般要喝上一個月的「雞酒」,老人說這也是歷代繼承下來的風俗習慣,可見這「雞酒」對坐月子的婦女是非常有益的。
這「雞酒」可不是人人都能喝,特別是小孩子是不能喝的,母親說小孩子喝了會流鼻血的。小時候聽母親這么說,我們想都不敢想了。
如今,能喝上黃酒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因為我們都出外打工了。
掐指算算,我出門在外有十年了吧!每年回家都有黃酒喝,這酒老少皆宜,一家老少坐在一起,喝喝黃酒吃吃客家美食,一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像這種景像一年碰不到幾次,因為我哥哥在廣州打工,我弟弟在福州打工,而我又在江西工作。也只有逢年過節才能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也只有這個時候才能一起品嘗客家黃酒。
喝黃酒的日子總讓人感到一絲絲的傷感,因為黃酒喝完就得出外打工了。每次出門母親都會幫我用可樂瓶裝上一瓶黃酒,母親說帶到單位給同事們嘗嘗,嘗嘗客家黃酒的獨特風味。
但每次我都捨不得拿出來給同事品嘗,並不是我吝嗇。而是因為每次喝起這酒能讓我想起家鄉,想起家中年邁的父母,想起一家團聚在一起喝黃酒的歡樂時光。

5. 福州有什麼好吃的點心店

1、甜悅

在開元路和朝陽路分別都有開,店雖然很小但是賣的東西看起來很精緻。千層盒子和蛋糕卷俘獲了不少吃貨的心。

很多人最愛的抹茶盒子,上面有撒一些蜜豆,一層抹茶奶油一層抹茶蛋糕,細膩又綿蜜。黑絲絨草莓卷吃起來有點驚艷,蛋糕體加了竹炭粉所以是黑的,中間的奶油在打的時候加入了草莓汁,異常清甜。

2、紅葉蛋糕

極具鄉土氣息的紅葉蛋糕,卻是許多福州人兒時的味道。他家蛋糕的外觀真的老氣又復古,但也是真的好吃,其奶油包、冰淇淋一直廣受好評。

冰櫃里放的是需要冷藏的蛋糕,波士頓派、千層乳酪慕斯、美麗天使乳酪都是紅葉的經典,一次吃兩個都不會膩,再打包幾個帶回家也是必須的。

3、夏家鋪子

五一路上臨街的烘焙小鋪子,僅供打包帶走。干凈明亮的櫃台里,整齊地陳列著各種各樣造型的糕點,從這一頭看到另一頭,一會就選花了眼。

他家的肉鬆卷和三明治絕對值得買。老式麵包體上,爆多的肉鬆,老式醬也超多,不會太干澀。三明治整個被醬包裹著,中間夾著火腿片、芝士片,甜咸結合,一點也不膩。

4、月光寶來

很多人經過這家店會被店外透明櫥窗里的蛋糕所吸引,店裡裝修得很精緻,進去就直接看到一排玻璃櫃擺著各種麵包,還有許多造型獨特的小蛋糕。

海洋之心的造型有點美麗,底下的方形是蛋糕胚+純奶慕斯+草莓果凍夾心;中間的愛心是酸奶慕斯+布丁+芒果+檸檬,慕斯的口感很驚艷。各式精緻的小糕點再配上一壺水果茶,就是一餐很完美的下午茶了。

5、PICK me

網紅小清新,顏值與美味的共存pick me,連裝修風格都是初戀的粉色系,少女們在這里除了吃吃吃就是拍拍拍啦。

主打榴槤千層,燒仙草,爆漿海鹽芝士蛋糕等,還有各種萌萌噠獨角獸、小兔兔。爆漿蛋糕的中間竟然是自調的卡斯達醬,外面是一層奶蓋,整個蛋糕體很軟,但吃多了感覺還是會膩,適合跟朋友分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