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州四季度gdp為什麼高
因為福州四季度到了冬天,人們消費需求增加,所以gdp增長更快。
福州的「黑」不僅在於排名的「偷襲」,還在於其四季度的神勇表現。對比前三季度數據可以看出,2021年四季度,福州GDP勁增3692.5億元,幾乎是其前三季度總量的一半,四季度佔比全年超過32.6%。而大多數地區四季度GDP全年佔比在28%左右。
不僅如此,在2021年的排名中,福州歷史性地超過了福建經濟總量最高的泉州。長期以來,作為福建省會,福州在省內的地位比較尷尬,從經濟總量上看,GDP不如省內最高的泉州;從城市行政級別來看,又不如副省級城市廈門,因此,其省內首位度不高。
福州分析
最近幾年,福建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2021年,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又發布《關於支持福州實施強省會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福州GDP達1.7萬億元以上,年均增長7%以上,常住人口超1000萬人,城市首位度25%以上。
與福州一樣,合肥和濟南也是實施強省會戰略的城市,2011年和2019年,合肥和濟南分別通過合並巢湖部分地區和萊蕪市壯大省會城市,是通過行政區劃調整強省會的先行者。通過實施強省會戰略,省會城市經濟實力、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都迅速擴張。
在GDP萬億元城市俱樂部中,很多城市是強省會戰略的受益者。24個城市中除去4個直轄市,20個城市中11個是省會城市,基本上都是實施強省會戰略的城市,包括西部的成都和西安、中部的武漢和鄭州,也有濟南、南京和福州等東部沿海省會。
預計強省會戰略仍將是未來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競爭的主要政策,越來越多的省會在推行。2021年11月召開的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也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長沙將力爭2026年GDP達到2萬億元、經濟首位度超過30%、常住人口突破1200萬,用五年時間實現強省會。
② 廈門或者福州有沒有可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呢
廈門市副省級城市,計劃列單元城市,而福州市福建省的省會城市,廈門或者福州有沒有可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呢?我想答案是有可能,但目前希望不大。
想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至少需要輻射1億人口的經濟腹地,福建省本省就只有4000多萬人,旁邊的廣東和浙江又無法撼動,跟江西也隔著武夷山脈,從近期的經濟發展來看,廈門或者福州市是很難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
③ 福州市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福州市人口2021總人數是842萬人。比2020年末常住人口增加10萬人,2021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3%,比2020年提高0.5個百分點。
根據去年發布的福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普查標准時點2020年11月1日零時,福州全市常住人口829萬人,十年共增加117萬人。福州常住人口總數僅次於泉州,位居全省第二位。根據福州市統計局透露的消息,去年泉州常住人口達到885萬人。
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時的878萬,去年常住人口增加了7萬人。2021年泉州常住人口達到885萬人,而福州常住人口842萬人,福州與泉州差距進一步縮小至43萬人,說明2021年福州常住人口比泉州多增加了7萬人。
福州市經濟發展
2020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20.02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60.70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0.77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5618.55億元,增長4.4%。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6%。
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8.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6.1%。2021年福州市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631.98億元,同比增長8.9%,兩年平均增長6.0%,分別高出全省、全國0.4、0.8個百分點。2021年,福州市GDP總量(11324.48億元),超過了泉州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州
④ 2021年福建各市gdp排名
1.泉州市8352.72億
2.福州市7631.98億
3.廈門市5294.27億
4.漳州市3719.36億
5.莆田市2286.1億
6.龍岩市2197.09億
7.寧德市2152.21億
8.三明市2055.6億
9.南平市1489.68億
泉州市以GDP總量8352.72億元排名全省第一,佔全省GDP總量的23.74%,GDP增量880.47億元,名義增速11.78%。
省會福州市以GDP總量7631.98億元排名全省第二,佔全省GDP總量的21.69%,GDP增量872.64億元,名義增速12.91%。
廈門市以GDP總量5294.27億元排名全省第三,佔全省GDP總量的15.05%,GDP增量552.91億元,名義增速11.66%。
3000億級別的城市為漳州市,2000億級別的城市有莆田市、龍岩市、寧德市和三明市,1000億級別的城市有南平市。其中寧德市名義增速19.85%排名全省第一,南平市名義增速8.88%排名全省最後。
拓展資料: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出產的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理論上計算結果相同。
⑤ 關於福州的經濟形勢
福州的消費水平不高,租房子的費用單間300~500.明年福建的GDP計劃10%,還是有機會的。
⑥ 2022中國城市gdp一覽表
圖片說明: 一季度中國GDP增長好於預期。圖為18日,大批出口轎車在山東煙台港等待裝船。
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盡管這一數字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也比市場此前預期的要好,但部分主要指標增速放緩,特別是3月份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輿論普遍認為,這主要是由於3月份以來世界局勢復雜演變,特別是國內疫情影響持續,一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不過,一些西方媒體由此看衰中國經濟,聲稱「中國經濟正處於危險時刻」,甚至幸災樂禍地稱這是「為『動態清零』付出的代價」。但18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多名中國學者都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大、韌性足、市場空間廣的特點沒有改變,只要協調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中國進出口總額在去年高速增長21.5%的基礎上一季度增長10.7%,特別是出口增長13.4%,說明了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更讓其他國家羨慕的是,中國一季度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增長1.1%。美國彭博社日前稱,在應對通貨膨脹問題上,「中國可以給西方上一課」。
中國經濟增長面臨挑戰
法新社稱,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8%。這一數字超出了此前西方媒體和經濟專家的預測,彭博社此前估計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長率僅為4.3%,路透社的估計是4.4%。
俄羅斯「金融市場」網站稱,中國保持經濟增長勢頭並不容易,這一數字是在中國部分經濟中心城市因為疫情而封閉的情況下取得的。隨著俄烏沖突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持續,加之疫情的不確定性,中國要實現年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還需繼續努力。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1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一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他指出,今年以來,「國際形勢動盪不安,全球疫情擴散蔓延,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加大,國內疫情散發多發,一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報道稱,由於防控措施得力,中國是最早擺脫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但隨著今年奧密克戎在多地暴發,對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
當被問及上海等地疫情是否會影響今年經濟增速目標的實現時,付凌暉表示,我國產業體系全,超大規模市場空間廣,改革開放紅利多,經濟治理能力強,能夠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從全年看,我國經濟有望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得益於1月和2月令人驚訝的良好經濟表現,這兩個月的經濟指標超過了分析家的預測。不過,中國多地3月暴發了兩年來最嚴重的疫情,多項經濟數據出現大幅下滑,比如3月的零售消費額同比下降,這是中國2020年7月以來的首次。俄烏沖突升級則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全球供應鏈受到沖擊。這些都令未來幾個月的經濟增長更加艱難。
韓聯社18日的報道稱,中國經濟當前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疫情,中國目前有45個城市由於疫情實施了全面或部分封控,今年第一季度採取全面和部分封控地區的人口和GDP分別佔中國總數的25%和50%,這不可避免會影響居民的消費心理和企業的生產。
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經濟發出看衰之聲。英國《金融時報》稱,由於多地因疫情暴發而採取封控政策,引發了供應鏈中斷的擔憂,中國經濟「正處於危險時刻」。美國彭博社則幸災樂禍地稱,經濟數據顯示中國正在「為『動態清零』付出代價」。
「關鍵是要穩定信心」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是要穩定信心」,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18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一季度各項經濟數據表明,中國經濟面臨現實困難。不過,考慮到疫情和國際環境一些超預期壓力的因素,中國經濟發展的形勢比之前預想的要好。
陳鳳英說,實際上,中國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有不少亮點。首先,第一產業同比增長6.0%,其中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這證明我們的糧食生產是喜人的。當前全球農業形勢不好,全球缺糧,我們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其次,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2%、8.1%,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140.8%、24.3%、10.2%。這證明中國經濟在轉型過程中,高端製造業和新經濟發展形勢不錯。
「今年中國GDP增速將達5.6%」,彭博社引述國際知名投行瑞士信貸的預測稱,中國最重要的經濟數據是工業生產,而不是零售銷售等需求指標。該投行認為,第一,封控對中國工業生產的影響將小於對消費的影響;第二,政府和企業投資將強勁增長;第三,盡管房地產銷售不景氣,但住房投資仍在增長。報道認為,今年中國經濟的驅動力將是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投資。英國《金融時報》也稱,與消費支出疲軟形成對比的是,中國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報道稱,工業生產是中國從2020年疫情中復甦的一大推動力。
「中國政府發力穩增長」
「中國政府發力穩增長」,韓國《亞細亞經濟》稱,中國政府近來頻頻舉行會議,出台各種措施,加大刺激經濟力度。18日,中國政府舉行了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全國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會議並部署十項重要舉措。劉鶴表示,要足量發放使用全國統一通行證;核酸檢測結果48小時內全國互認,實行「即采即走即追」閉環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結果為由限制通行。通過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用於交通物流領域的1000億元再貸款,撬動1萬億元資金。
18日,中國人民銀行和外匯局出台23條舉措對受疫情影響的產業紓困解難。工信部當天也表示,正抓緊建立汽車、集成電路、裝備製造、農用物資、食品、醫葯等重點產業和外貿企業「白名單」制度。《金融時報》引述巴黎銀行新興市場團隊領導桑博的話稱:「我們相信,中國決策者將致力於確保實現增長目標。」
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對《環球時報》表示,出口、投資和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從數據來看,三駕馬車至少有兩駕是給力的。從出口來看,今年一季度整個世界貿易是在收縮的,而中國在去年外貿增長21.5%的基礎上,仍然保持10.7%的增速。目前全國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市場主體有43.2萬家,涉及的就業總人數是1.8億人,對穩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第二駕馬車投資也在大幅增長。2022年前三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3%,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5%,製造業投資增長15.6%。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去年12月基建投資僅增長0.4%,而今年一季度的增長高達8.5%,增長了很多倍。這都將拉動中國經濟穩定增長。
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阿迪特亞·馬圖稱,中國經濟具備很強的韌性,從疫情暴發前兩年的經濟表現來看,一旦中國控制住疫情,其經濟引擎可以迅速恢復。
更令世界其他國家羨慕的是,中國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表現溫和。彭博社日前稱,美國3月通脹率同比飆升8.5%,英國通脹率也升至7%,均創下幾十年來的新高。從最新的通脹數字來看,發達國家正變成「新興市場」。在應對通脹問題上,「中國可以給西方上一課」。
本報駐美國、德國、加拿大、韓國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陶短房 張靜 本報記者 李天陽 陳康 柳玉鵬
","force_purephv":"0","gnid":"9967404f0cb38f9cd","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96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3541911176d26f5.jpg","width":"1282"}]}],"original":0,"pat":"mass_leader,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03246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c2fca3379f5b8cc3","src":"環球時報","tag":[{"clk":"keconomy_1:gdp","k":"gdp","u":""},{"clk":"keconomy_1:金融時報","k":"金融時報","u":""},{"clk":"keconomy_1:疫情","k":"疫情","u":""},{"clk":"keconomy_1:彭博社","k":"彭博社","u":""},{"clk":"keconomy_1:中國政府","k":"中國政府","u":""},{"clk":"keconomy_1:環球時報","k":"環球時報","u":""},{"clk":"keconomy_1:中國","k":"中國","u":""},{"clk":"keconomy_1:國家統計局","k":"國家統計局","u":""}],"title":"中國一季度GDP備受矚目
中國gdp到2025年會達到多少麥肯錫預測?: 麥肯錫亞太區董事長歐高敦每年都會發布有關中國的預測,以下是今年的預測:1.兩個詞很重要:「生產力增長」和「技術破壞」中國將通過支持提高生產率來努力控制...
2025年我國gdp預計將達到多少萬?: 大約25萬億美元吧! 屆時1塊美元可能兌換5塊人民幣.
2025年我國gdp預計達到多少億? : 如果以現在的增速,總量超美國不是問題,08年到13年5年間就翻一倍了,現在9萬億美元,那時候差不多40萬億肯定有
中國GDP總量今年有希望排名世界第三名嗎?與日本的差距有多大: 不出意外的話,中國將在五年內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第三大世界經濟體.因為中國沿海省份的經濟能力已經與日本的區域經濟能力相當,一旦使擁有大量軍工企業的中國中西部省份經濟技術水平提升東南沿海省份的層次,殘酷的國際競爭迫使大陸企業加大在技術研發和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的投入,日本在當前佔住先機的領域將面臨巨大威脅.既沒有資源又沒有強大市場支撐的日本根本無法與中國競爭,淪落也是必然的.
到2022年,我國人均gdp會達到12000美元嗎 - : 我和馬雲一平均那就是幾百億美元何止12000美元
最新中國城市GDP百強榜公布,退出百強榜的有哪幾個城市? - : 2009年統計的中國各城市gdp排名: 上海市 12001.16億 13.3% 滬01 北京市 9006.20億 12.3% 京01 廣州市 7050.78億 14.5% 粵01 深圳市 6765.41億 14.7% 粵02 蘇州市 5700.85億 16.0% 蘇01 天津市 5018.28億 15.1% 津01 重慶市 4111.82億 ...
2020年中國GDP十強城市有哪些變化? - : 「2012年全國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分別是:蘇州、金華、威海、惠州、台中、南寧、信陽、蕪湖、衢州、宜春.
⑦ 2025年我國gdp預計將達到多少萬億
2025年的GDP估計會到25萬億美元,
⑧ 中國gdp到2025年會達到多少 麥肯錫預測
預計,2025年我國GDP將達到22萬億美元。
應答時間:2021-05-0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⑨ 中國GDP超萬億的城市擴至22個!你如何看待我國這張經濟成績單
我認為這張經濟成績單體現了我國經濟的飛躍,我覺得這個是來之不易的,所有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