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地震時廣州對口援建是哪裡

地震時廣州對口援建是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6-17 13:18:25

A. 求汶川地震中,全國各城市對口援建的清單。比如上海對接都江堰,其他什麼的。。。

我是遼寧的 知道遼寧對口安縣。網上應該有,你搜搜!

B. 汶川異地重建在啥地方

汶川縣城重建將縮減規模 三年建成特色旅遊城市
(10月1日)是國慶節,四川汶川縣威州鎮茨里村村民余朝琴一大早便從村委會領到了5床棉被,高興地告訴記者:「全家老小可以過一個暖和的冬天了,再也不用擔心著涼受凍。」據悉,廣州市首批支援汶川地震災區價值638萬元的27194件越冬物資9月28日抵達汶川縣威州鎮後,連夜分發到各村。
昨日,全鎮幾乎全部災民都領到了棉衣、棉被等物資。
部分學生安排在廣州上學
記者昨日走訪了威州鎮牛腦寨村,發現這些村寨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災後重建難度很大。連接牛腦寨村與鎮里的村級公路在地震中全部被毀,前不久廣州援建的簡易泥土盤山公路竣工,才得以解決村民的出行問題。
說起重建,村主任佘蘇俊有點犯難地說:「村寨都建在山坡上,公路在地震中被徹底填埋了。建設物資要靠村民背上山,費工又費時。」
羌族村民杜少秀得知記者是廣州日報的記者,便拉著記者的手說:「我女兒在廣州讀初二,你能不能幫我捎句話,要她好好讀書,不要想家。」據介紹,地震過後,汶川縣各村7歲以上的中小學生幾乎全部由政府安排在廣州、西昌等異地就學。
據威州鎮政府負責人介紹,全鎮重建計劃項目總投資37.89億元,其中需廣州市直接對口支援投資總額21.36億元。
汶川縣城重建將縮減規模
汶川縣縣城威州鎮有布瓦黃泥土碉群及姜維城等國家級文物單位,七盤溝省級風景名勝區、茨里高山水庫等旅遊資源。據威州鎮政府負責人介紹,受地形地貌限制,縣城將縮減規模,外遷部分企業及單位。「靠近姜維山的一側塌了的不再重建,靠近岷江的一側將建一條沿江路,縣城都得往裡縮。但目前外遷的選址和重建難度都非常大,情況非常復雜。」
廣州支援汶川地震災區重建前線工作組目前正在組織開展恢復重建規劃前期准備工作,組織廣州有關單位前來汶川全面分析現有災後地質、測繪、水文、環境評估等基礎資料,規劃編制所需要的地質、水文、地籍調查。廣州市公路勘查設計院工作人員龍翔對記者說:「根據目前初步勘查情況,有關援建公路的難度比想像中大得多。」
四川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 不再考慮整體搬遷
昨日,汶川縣委宣傳部吳部長向記者透露,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不再考慮整體搬遷的計劃。
據了解,震後汶川縣城周邊的地質災害點為3750處,為保證災後群眾生命安全,全縣已對7萬餘人進行了緊急避險安置。在隨後的重建計劃中,由於主張選址重建和就地重建的專家各執一詞,因此重建計劃始終沒有形成。
「就地重建的大方向已經確立。」昨日,汶川縣縣委宣傳部吳部長說,經過長時間的權衡,懸而未決的重建規劃已於近日敲定。
在該計劃中,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其中受地質災害影響較大的地點將進行整體搬遷,目前選定的新址為兩處,其間可能性較大的一處為縣城以外、棉池鎮以內的地段。
吳部長透露,此方案的主要思路為,科學選址就地安置。對於實在無法安置的災民,縣政府將進行認真統計後逐級上報,以求解決。
目前,指揮部已對急需恢復或安置的重點單位進行了排序,例如所有學校已遷出縣城進行異地復課,對於醫院、廣播電視台等重要部門將優先考慮重建。(記者 崔木楊)
汶川將原址重建卧龍鎮 將其打造成大熊貓保護區
根據災後評估,汶川縣擬在原址重建卧龍鎮、耿達鄉、草坡鄉、三江鄉,將其打造成為大熊貓保護區和生態旅遊觀光集鎮。這是記者從日前出台的《汶川縣災後恢復重建接受對口支援初步實施意見》中獲悉的。
實施意見中,汶川還將重建威州鎮,按生態環境容量測算,建設一個歷史文化名鎮;重建映秀鎮,保留汶川縣「5�6�112」大地震遺址;重建水磨鎮、漩口鎮,將其打造成為汶川縣現代工業園區;綿虒鎮、雁門鄉、龍溪鄉、銀杏鄉等4個鄉鎮將依託原有產業在原址重建。
以旅遊為骨乾的文化產業將是震後汶川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汶川將與廣東省合作進一步挖掘旅遊資源,高品質策劃和開發羌文化、大禹文化、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和地震遺址博物館等人文、自然景觀。

C. 汶川地震廣東支援哪裡

按照《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
廣東省對口援建汶川縣,深圳市對口援建甘肅受災地區。

D. 求一些512汶川地震後重建的資料!!

一年前,這里遭遇著震後救援的「十里不同天」,現在,他們同樣感受著另番重建體驗

姚渡大橋的兩岸,去年臘月已經開工的余家灣小學,工程一直「走走停停」,半年後推土機仍在掘土平地。而對岸今年年初才奠基的姚渡中學已經建到第二層。

余家灣屬於甘肅省文縣,姚渡則屬於四川省青川,僅隔一條白水江。在兩岸的百姓眼裡,這更像是一場隔岸相望的重建競賽,盡管主導者都不願意承認。

一年前,「5·12」震後,川甘兩地的老百姓正是從這條江的兩岸感受著救援的「十里不同天」,文縣災情,曾一度被低估和忽視(詳見《甘肅文縣:被低估的震災》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

現在,民間的對比慣性仍在延續,余家灣的一些百姓見到記者就湊過來說,這里比起對岸重建「慢得很」。

文縣轄下的碧口鎮因為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或嚴重受損,而居民們至今仍住在危房中,或是白水江邊的帳篷里。

「邊搖邊建」

但現實是,文縣農村的重建的啟動速度之快,絕不亞於四川。縣里建設局副局長丁興文說,2008年7月10日,他們的第一批重點村就已開工建設。

當地一官員稱,震情被低估的遭遇,多少刺激了上級領導的「重建心切」。可資佐證的是,文縣所在的甘肅省隴南市,去年7月就宣布要在兩年內全面完成災後重建任務。同一目標的提出,四川晚了半年。

文縣縣長張宏曾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了擔心,災後重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三年並兩年」,實際上是將這個系統濃縮了,給地方政府帶來諸多挑戰。

緊急啟動的代價是規劃編制和論證不夠充分。一位負責重建的官員承認,他們「邊恢復邊規劃」,文縣的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就是單位湊了幾個人做的」,現在看來,准備工作有些不足,「造成我們也很被動」。

最直白的例子或許是道路建設的相對滯後。自北向南穿越文縣的「生命線」212國道,受地震破壞嚴重,幾乎天天在堵車,嚴重影響外地重建物資的運入。直到重建開始8個月後,這條路才啟動「升等改造」建設。文縣官員說,「國道市縣管不了」。

重建進度亦很難有序推進。文縣的123個重建村,原計劃分為三批建設,不過,重建辦副主任杜小斌發現,「批次全亂了」。去年底,中廟鄉幾乎所有的重建戶都已經開工。

「5·12」以後,餘震不斷,去年5月和8月最大的兩次,距離青川最近的文縣遭受重創。但這並未阻止它加快重建的步伐,上述官員笑稱,「我們是邊搖邊建」。

一度有人反對,中廟鄉一鄉幹部證實,去年8月餘震之後,有災民集體請求緩建,鄉政府由此打報告給縣政府,希望 「推遲一點」。

由於擔心工程質量問題,在深圳援建的清水坪村,村民也一度阻攔施工。村主任楊德明至今記憶猶新,他說,援建的新村就在湍急的白水江邊,施工單位太早進入,平整地基卻不到指定地方拉沙土,打地基來不得半點馬虎。

等料,等工匠

尷尬的局面並沒有因為重建的決心而避免,至少目前重建進度正面臨資金、物價和交通等多重壓力而逐漸放緩。

重建工程的「遍地開花」,使得文縣建材一度全面告急,尤其是磚塊,就連政府支持的深圳援建的聯豐村,也曾因缺少磚塊而推遲十天。

現在,機磚依然嚴重緊缺。一個月前,甘肅文縣組織對全縣農村重建情況進行檢查,約有1/5新房成了「半拉子」 工程,處於「等料」狀態。

大渡壩村村主任桂金全剛剛才拉到了3萬塊磚,這距離他打基地已經半年了。「連燒得最差的磚都拉不上。」他說,當地磚廠的磚,已經被預約到了年底。

桂金全從四川遂寧請來的施工隊承包了包括他家在內的村裡6戶的重建工程,4戶因為缺磚而停工,工人們不得不暫時返回四川。而全村,有30%的重建戶還在「等料」。

供求緊張已經導致物價上漲。除了鋼筋外,水泥和機磚價格,都比震前漲了一倍以上。

文縣物價局不得已對磚、水泥、鋼筋等建材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政策。但政府「有形的手」,看起來難敵市場「無形的手」。不久前,縣物價局給本地的三家磚廠開出了罰單——它們的出廠價太高,但取證卻費盡周折。後來水泥價格稍有回落,鋼材價格趨於穩定,某種程度上得益於酒泉鋼鐵集團總經理助理掛職到文縣當了副縣長。

工價也在飛漲。桂金全僱用的四川施工隊,開出的人工費200元/平米,地震前,只需要80-90元。當地老百姓說,「四川師傅」比磚頭更為搶手,沒有任意議價的餘地。

要錢,要政策

這是一個至今仍頂著國家貧困縣帽子的縣,25萬人口中貧困人口佔了70%以上,縣財政從來都靠上級轉移支付。遇及這等史無前例的震後重建,自力更生談何容易。

4月中旬,國務院災後重建辦一副主任前來文縣調研,在文縣官方的匯報材料中,重建資金缺口大,以及貸款難,列為最主要的「存在問題」。

文縣重建辦副主任杜小斌坦言,若僅靠災民自籌,自建戶中,恐怕有80%無法建成入住。

在「半拉子」工程中,他了解到,相當一部分是因為資金鏈斷裂。因為「來錢快」,不少農民只能暫時擱置重建家園,前往內蒙古挖煤,「今日打工,明天修房」。

物價的上漲,多少沖淡了國家給予的補助力度。文縣縣長張宏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給予重建戶2萬元的補助,實際上現在只相當於原來1.2萬元的購買力。

在四川,災民還可以利用銀行的貸款來彌補,但文縣,自去年到現在,僅發放貸款2.56億元,缺口高達7.5億元;僅有8972戶重建戶獲得貸款,尚有26027戶在著急等待。

在中廟鄉農村信用社,每天都有災民失望而歸。一位婦女高聲抱怨她已經跑了4趟。自去年9月底10月初,文縣信用社發放第一批貸款之後,就停止了重建項目的信貸業務。

今年文縣又與隴南市協調了3000萬的貸款,為了用在刀刃上,只允許發放給最困難的群體,為了惠及更多重建戶,每筆貸款不超過1萬元。

然而,在貸出1000多萬元後,3000萬元計劃戛然而止。4月28日,文縣信用社不得不停止大部分正常信貸業務,原因是沒錢可發了。信用社目前基本依賴人民銀行再貸款維持,而這些錢是不能用於重建這樣的長期項目,他們曾被監管部門發現並糾正。

信用社亦是有苦難言,貸款採取「農戶聯保」方式,「擔保只是走過場而已。」信用社副主任呂向陽說,「風險全在我們的頭上。」

呂轉述,在近期的一次總結會上,縣長張宏激動地說:「3年後,農民還不起怎麼辦?信用社可能就倒閉了。」幾乎沒有人認為,災民們能在三年內具備償還能力。

作為縣長,張宏只能掌控信用社這惟一的金融機構。2.56億貸款中,信用社佔了2.44億元。商業銀行大多「 袖手旁觀」,只有農業銀行,放出了1200多萬元的貸款,且條件「苛刻」——必須有「拿工資的」公職人員擔保。

4月17日在文縣向國務院災後重建辦的匯報中,7條建議,5條與資金相關,它希望獲得中央財政更大的支持。此外,還請求協調金融部門及時落實居民住房重建貸款等。

「大鍋飯」

一年過去,文縣人仍感受到,外界的關註明顯少於四川,即便在媒體替其呼籲被忽視的遭遇之後。

文縣財政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16日,文縣共收到單位、企業、社會各界捐款1302萬元,這甚至少於四川一些學校獲得的捐款數。

中廟鄉鄉長張文東說,震後至今,該鄉活動板房只有二百多套。多數災民,只能在帳篷中過冬。

兩周前,中廟鄉余家灣小學終於迎來一個成都的葉老師和第一車文具。中廟鄉對面的青川姚渡鎮由浙江玉環縣對口支援,而它所在的青川縣,由浙江省對口支援。而負責對口援建文縣的深圳一市,實際上面向的是隴南市2縣1區(文縣、康縣、武都區)以及甘南州的舟曲縣。「地震初期確定深圳對口援助文縣,後來變成援建三縣一區,一家變成四家,一鍋飯變成四個人吃。」文縣一位官員說。

盡管在隴南地區,文縣受災最重,但在深圳的援建項目中,他獲得的資金卻並不是最多的。

重災區碧口鎮,全部受災。當地災民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原本以為援建碧口的項目,落在了八十多公里外的城關鎮。

中央專門下發災區的災後恢復重建三年切塊包干基金,也面臨著共享的遭遇,有官員說,這筆錢,除了受災較重的文縣、武都區和康縣外,隴南市各縣市均有份。文縣的份額位居全市縣區第二,僅15.69%。

縣長張宏現在只能反復向來自深圳的記者呼籲,希望深圳加大援助文縣的力度,並希望借當地媒體,呼籲企業家和慈善機構,支持文縣的教育、醫療等「愛心項目」。

後遺症

除了爭取外界支持外,文縣的官員還提出,希望災民們不要「等靠要」。去年10月,文縣在縣城兩側的高山上,建設了夜景工程,夜幕降臨,山上「星光」與月亮交相輝映。一位官員說,這些太陽能燈還能打出標語,一條是「建設和諧文縣 」,一條是「文縣的明天更美好」。他說,這可以激發文縣人重建家園的勇氣。

現實的情形擺在那裡,即便受災較重的中廟鄉,3600多戶全部受災,而涉及深圳援助的總共才360戶。也就是說,90%的災民需要依靠自己的雙手重建家園。

依照震後上級既定的要求,今年11月底,文縣必須完成農村的重建任務。

至少從數據上看,幾個示範援建點的「深圳速度」,的確帶動了全縣的重建熱情。文縣向國務院重建辦匯報的數據稱,全縣農村災後需要重建的34999戶農戶中,94%已動工,其中,竣工的24099戶,占重建戶的68.8%。

今年1月,清水坪村村民在歡歡喜喜參加完入住儀式後,又返回了山上居住,沒有在新居中過年。

清水坪村甚至尚未分配房子,難題是土地,無地農民需要交納「佔地費」,而這一問題本應在開工前就解決。47歲的清水坪村農婦張桃雲歸咎於「人心不齊」,「當時都高高興興地想下去,現在要交錢沒錢了,都住不成了。」

而在清水坪村主任楊德明看來,土地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新村無法接上水、電,排污設施也不知在哪,按方案,這些基礎設施配套由政府承擔,而立項申請報告才剛剛上遞。

E. 「512」地震中援建四川的省份有哪些

「512」地震是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以下是對口支援一覽表:

山東省——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

廣東省——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

浙江省——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

江蘇省——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

北京市——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

河北省——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

遼寧省——四川省綿陽市安縣

河南省——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

福建省——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山西省——四川省阿壩州茂縣

湖南省——四川省阿壩州理縣

吉林省——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

安徽省——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

江西省——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

湖北省——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

海南省——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

黑龍江省——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

F. 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國各省市自治區對口支援的四川

對口支援一覽表

1.山東省——— 四川省北川縣

2.廣東省——— 四川省汶川縣

3.浙江省——— 四川省青川縣

4.江蘇省——— 四川省綿竹市

5.北京市——— 四川省什邡市

6.上海市——— 四川省都江堰市

7.河北省——— 四川省平武縣

8.遼寧省——— 四川省安縣

9.河南省——— 四川省江油市

10.福建省——— 四川省彭州市

11.山西省——— 四川省茂縣

12.湖南省——— 四川省理縣

13.吉林省——— 四川省黑水縣

14.安徽省——— 四川省松潘縣

15.江西省——— 四川省小金縣

16.湖北省——— 四川省漢源縣

17.重慶市——— 四川省崇州市

18.黑龍江省——— 四川省劍閣縣

19.廣東省(主要由深圳市)——— 甘肅省受災嚴重地區

20.天津市——— 陝西省受災嚴重地區

G. 汶川地震對口援建的安排中,北川為什麼由山東對口呢,而不是GDP最大的廣東呢北川可是重建啊

我也一直有這個疑問,但畢竟是國家的一個統籌的安排。

北川從災難中崛起,建設者創造了人間奇跡,山東僅九北川新縣城重建,就要投資43億元。截至2010年5月初,山東省安排各類援建項目260個,已完工163個,完成各類援建投資68億元。

對於對口援建的安排,有個統一的安排方案表,你查一下《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國辦發〔2008〕53號)。

這個方案2010年6月11下發的,地震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顯示了國家對這個事情的重視。
個人感覺,安排山東對口援建北川,會有特殊的意義,你可以看看《北川縣委書記:山東對口支援 我們心裡踏實 》這篇文章。

山東各市對口援建北川鄉鎮情況:

濟南 擂鼓鎮
青島 陳家壩鄉 曲山鎮
淄博 香泉鄉
濰坊 桂溪鄉
臨沂 通口鎮
泰安 墩上鄉
濱州 禹里鄉
萊蕪 開坪鄉
棗庄 小壩鄉
聊城 片口鄉
東營 壩底鄉
濟寧 馬槽鄉
德州 白什鄉
威海 青片鄉
煙台 漩坪鄉和白坭鄉
日照 桃龍鄉
菏澤 都壩鄉和貫嶺鄉

H. 廣東省對口援建四川省汶川縣的是哪13個城市,分別對口支援哪13個鎮(鄉)

《廣東省對口支援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工作方案》中指出,按照「一地級以上市支援汶川縣一鄉(鎮)」的原則,安排珠江三角洲和東西兩翼13個地級以上市對口支援四川省汶川縣。這13市是廣州市、佛山市、東莞市、中山市、珠海市、江門市、惠州市、汕頭市、湛江市、肇慶市、茂名市、揭陽市和潮州市。

1 惠州市對口援建的汶川縣三江鄉衛生院、學校和自來水廠已全部投入使用,5月12日前全鄉可基本完成重建任務。
2 10月26日上午,珠海市對口援建汶川縣綿鎮第一批啟動項目之一綿小學隆重奠基
3 廣州市對口援建項目汶川縣威州鎮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汶川縣羌族骨傷科醫院
4 中山將對口支援四川省汶川縣水磨鎮的重建工作
5 佛山市對口援建的汶川縣水磨鎮
6 汕頭對口支援汶川草坡鄉
7 揭陽市對口支援汶川縣卧龍鎮
8 潮州市對口支援汶川縣耿達鄉。
9 江門市對雁門鄉
10 湛江市對龍溪鄉
11 肇慶市對克枯鄉
12 茂名市對銀杏鄉
13 東莞市對映秀鎮

I. 512地震中廣東援建四川汶川各鄉鎮的省份城市是哪些

四川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 不再考慮整體搬遷昨日,汶川縣委宣傳部吳部長向記者透露,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不再考慮整體搬遷的計劃。 據了解,震後汶川縣城周邊的地質災害點為3750處,為保證災後群眾生命安全,全縣已對7萬餘人進行了緊急避險安置。在隨後的重建計劃中,由於主張選址重建和就地重建的專家各執一詞,因此重建計劃始終沒有形成。 「就地重建的大方向已經確立。」昨日,汶川縣縣委宣傳部吳部長說,經過長時間的權衡,懸而未決的重建規劃已於近日敲定。 在該計劃中,汶川縣城將就地重建,其中受地質災害影響較大的地點將進行整體搬遷,目前選定的新址為兩處,其間可能性較大的一處為縣城以外、棉池鎮以內的地段。 吳部長透露,此方案的主要思路為,科學選址就地安置。對於實在無法安置的災民,縣政府將進行認真統計後逐級上報,以求解決。 目前,指揮部已對急需恢復或安置的重點單位進行了排序,例如所有學校已遷出縣城進行異地復課,對於醫院、廣播電視台等重要部門將優先考慮重建。(記者 崔木楊) 汶川將原址重建卧龍鎮 將其打造成大熊貓保護區根據災後評估,汶川縣擬在原址重建卧龍鎮、耿達鄉、草坡鄉、三江鄉,將其打造成為大熊貓保護區和生態旅遊觀光集鎮。這是記者從日前出台的《汶川縣災後恢復重建接受對口支援初步實施意見》中獲悉的。 實施意見中,汶川還將重建威州鎮,按生態環境容量測算,建設一個歷史文化名鎮;重建映秀鎮,保留汶川縣「5�6�112」大地震遺址;重建水磨鎮、漩口鎮,將其打造成為汶川縣現代工業園區;綿虒鎮、雁門鄉、龍溪鄉、銀杏鄉等4個鄉鎮將依託原有產業在原址重建。 以旅遊為骨乾的文化產業將是震後汶川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汶川將與廣東省合作進一步挖掘旅遊資源,高品質策劃和開發羌文化、大禹文化、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和地震遺址博物館等人文、自然景觀。

J. 為什麼國家當初讓粵魯援建四川地震最嚴重的北川縣和汶

主要是從經濟條件方面考量,大致上是最好的支援受災最嚴重的。
對口支援即經濟發達或實力較強的一方對經濟不發達或實力較弱的一方實施援助的一種政策性行為。主要類型有:災難援助、經濟援助、醫療援助、教育援助。
汶川地震後的災後恢復重建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為舉全國之力,加快地震災區災後恢復重建,並使各地的對口支援工作有序開展,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建立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機制。考慮支援方的經濟實力和受援方的災情程度,兼顧安置受災群眾階段已形成的對口支援格局,對口支援安排如下:
1.山東省——四川省北川縣
2.廣東省——四川省汶川縣
3.浙江省——四川省青川縣
4.江蘇省——四川省綿竹市
5.北京市——四川省什邡市
6.上海市——四川省都江堰市
7.河北省——四川省平武縣
8.遼寧省——四川省安縣
9.河南省——四川省江油市
10.福建省——四川省彭州市
11.山西省——四川省茂縣
12.湖南省——四川省理縣
13.吉林省——四川省黑水縣
14.安徽省——四川省松潘縣
15.江西省——四川省小金縣
16.湖北省——四川省漢源縣
17.重慶市——四川省崇州市
18.黑龍江省——四川省劍閣縣
19.廣東省(主要由深圳市)——甘肅省受災嚴重地區
20.天津市——陝西省受災嚴重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