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附中屬於什麼級別

廣州附中屬於什麼級別

發布時間: 2022-06-17 14:35:57

㈠ 廣州市中山大學附屬中學是不是公辦學校

你好,不是公辦,是民辦學校來的。你可以去網路那裡查一下,
2003年評為廣東省首屆十佳民辦中學。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於1924年開辦,和中山大學[2] 一樣具有光榮的歷史傳統,後因歷史變遷,成為華南地區名校——省實和華附的前身。1993年9月以國有民辦的新機制復辦,成為中山大學新的增長點。該校堅持走內涵發展的道路,以高起點、高標准、嚴要求為原則,確立「以學生發展為目的,以學校發展為中心,以教師發展為基礎」的辦學理念,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科研強校」的辦學方針,樹立「科技教育」辦學特色,以「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科學文化基礎、突出的個性特長」為培養目標,2006年評為「廣東省(民辦)一級學校」,2007年評為「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9年被廣州地區贈譽為「廣東省『十佳』民辦中小學」和「最具競爭力民辦中學

㈡ 廣大附中 (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是不是省一級高中 是不是示範性高中 簡答不要復制的

是省一級高中和示範性高中。
挺不錯的。

㈢ 廣州華師附中什麼行政級別

華南師范大學是正廳級單位,

對應的附屬中學則是正處級單位。

㈣ 「廣東省一級學校」在廣東算什麼級別

這類學校就是教學器材場地達到省政府標准,准許掛省一級的牌子。

廣東省一級中學代表的含義
以下學校都是省一級。

省重點就是華師附中,廣東省實驗中學兩間而已!直接按照省直屬公務員的工資水平,米巨多。
市重點就是每個市的第一中學。廣州比較例外,有好幾間,其中最厲害就是廣雅、執信(能夠跟華師附中,廣東省實驗中學齊名,都是年年出高考狀元)、稍遜一些就是六中、二中、廣州大學附中。這些都是廣州市政府直接管理。稍差一點。
以上兩類學校都被稱為A類學校。

接著就是區(縣)屬重點省一級中學。
每個區就有幾所,例如廣州東山區就有7中,16中,培正,育才等。
這就是B類學校。

A類和B類學校都是全國示範性高中。

然後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省一級學校。
這類學校就是教學器材場地達到省政府標准,准許掛省一級的牌子。
這個就是C類。

之後就不是了。
市一級(D類)
區一級(E類)

㈤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是名校嗎

是不是名校,看自己的心理定義啦,比如你心中的高校是華南理工大學,那就華工的附屬學校才算是名校啦。但是是不是名校,唯一一點可以肯定,它直屬廣州大學管理,是廣州大學的一級院校,在大學城本部周邊有分校,有時間可以過去參觀;還有臨近整個華南高校聚集區,應該算是不差的吧!

㈥ 廣州市的初中學校(包括民辦、公辦),檔次怎樣分

一擋
華附
省實二檔
二中、廣雅
、中大、16中、執信、六中、廣大附中三檔
越秀:僑外、八一、培正、育才天河:省實天河、暨大附、華工附海珠:珠江中學、南武實驗、97重點、五中重點、江南重點、海實英語荔灣:真光實驗、一中實驗、四中聚賢番禺:華附番禺、祈福英校白雲:廣外附設、華附新世界、培英實驗增城:香江育才等等。。。。。。。。。。。。。僅供參考

㈦ 廣州市高中里中大附中,培正, 育才,五中,16中,南武哪個中學比較好注我兒子今年中考住在番禺,是海珠區戶口

按水平從高到低排名:1、省實,和執信、華附、廣雅、2中一個檔次,廣州最好的中學。

2、5中,16中僅次於1提到的幾家中學,也是傳統的重點中學,同檔次的有1中3中、5中、7中、8中(培英)、廣大附中等。

3、育才原來也叫64中,這10來年發展迅速,級別已經和1、2提到的中
學屬於同一級別都是省級示範性高中,但教學還是稍微底於2里的中學,培正同育才類似,不過培正英語比較強,歷史底蘊也比育才稍微好點。

4、南武歷史也很悠久,但在列出的學校中,水平他最低,中大附中應該類似南武。

㈧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是公辦還是民辦

黃埔區又有兩所民辦學校更名。

這次是常年霸榜黃埔區初中成績前三的黃埔廣附實驗學校和玉岩天健實驗學校。

黃埔觀察獨家獲悉,近日,黃埔區教育局批復同意了這兩所民辦學校的校名變更。

廣州市黃埔廣附實驗學校,更名為:廣州市黃埔區戎光實驗學校。頒發新的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有效期至2025年7月31日止,其他事項不變。

廣州市黃埔區玉岩天健實驗學校,更名為:廣州市黃埔區天健學校。頒發新的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有效期至2023年7月31日止,其他事項不變。

01

天健學校的名字變動不大,只是將「玉岩」去掉而已。

黃埔廣附變化太大,用的是一個全新的名字——「戎光」。單獨拎出來,相信絕大多數的人搞不清它的來歷。

相比起類似「華師附中新世界學校」更名為「華新學校」,掐頭去尾,好歹還有點痕跡。而黃埔廣附顯得很「決絕」,讓人挺意外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相信校方也不是隨意取個名,何況這還是黃埔數一數二的王牌初中,更不會胡來。

那「戎光」二字是啥意思呢?

照字面意思來看,「戎」,本義兵器,引申義從軍;「光」,很好理解,乃為「光明、榮耀」之義。兩字組合,寓意陽剛強悍、勇往直前,也有光大傳承紅色文化之意。

說到紅色文化,這就和黃埔廣附的淵源扯上關系了。廣大附中是一所真正具有「紅色基因」的學校,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幹部子弟學校」。

也因此,廣大附中被列為教育部首批國防特色教育學校。軍訓、國防班、紅色研學活動是「廣附系」學校的一大特色。

比如,知乎上有黃埔廣附的學子提到,初中三年,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體能訓練。

「晨跑是廣附的老傳統了,每次1公里都是常規操作。一天跑兩次,晨跑+大課間。不出意外的話,從初一跑到初三是躲不過的。中考前的下午還會有限定套餐,運動量可以說是相當的高。」

再回頭看此次更名的「黃埔區戎光實驗學校」,也就好理解了。盡管外人覺得這名沒那麼「高大上」,甚至還有種天上掉入地上的落差感,但無礙人家強大的文化自信和教育教學實力。

黃埔廣附創辦於2012年11月,是由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和黃埔區教育局合作承辦的國有民辦初中寄宿學校。學校創辦以來,中考成績,常年雄踞黃埔初中前列。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黃埔廣附中考成績相當耀眼:750分以上6人,720分以上(廣附線)120人,700以上超70%,錄取廣附高中人數在集團內遙遙領先,推動廣大附中高中錄取分全市第一。

02

再來說說玉岩天健。

這次更名為「天健學校」,去掉了原來的「玉岩」和「實驗」字眼,這么多年來總算是徹底和玉岩中學劃清了界限。

玉岩天健實驗學校位於開發大道422號,於2013年創立,是一所全寄宿制民辦初中,採取小班教學模式。

學校官網資料顯示,全校有教職員工117人,其中專任教師100人,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3人,省、市、區、校骨幹教師佔35%;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4人,其餘均為大學本科畢業,80%的教師具有三年以上教學經驗。

由於學校名字前冠以「玉岩」二字,一直以來讓很多人搞不清這所學校和玉岩中學究竟是啥關系。

簡單說,曾經有點關系;現在,沒有任何關系。

加上「玉岩」二字並非無緣無故的。創辦之初,由玉岩中學承辦並全面參運作,玉岩天健第一屆學生在玉岩中學就讀。最初玉岩中學也輸出了部分老師,算是資源共享。

可以說,玉岩天健是玉岩中學一手帶大的。

但論性質,一個公辦,一個民辦,兩個終究是兩條平行線。前幾年,玉岩中學和玉岩天健徹底撇清關系,無論師資還是學校管理,玉岩中學全面撤出。

說到天健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是不錯的。連續五屆中考成績合格率、優秀率、示範性高中錄取率、人均總分等指標均位列黃埔區前三名。

03

上周,已有4所民辦學校陸續更名——

廣州市黃埔區中大附屬外國語實驗學校,更名為:廣州市黃埔區中黃外國語實驗學校。辦學許可有效期至2023 年7月31日止,其他事項不變。

廣州市二中蘇元實驗學校,更名為:廣州市黃埔區蘇元學校。辦學許可有效期至2022年7月31日止,其他事項不變。

廣州市黃埔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初級中學,更名為:廣州市黃埔區華實初級中學。辦學許可有效期至2026 年 7 月31日止,其他事項不變。

廣州開發區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更名為:廣州市黃埔區華外同文外國語學校。辦學許可有效期至2022 年7 月30日止,其他事項不變。

至此,黃埔區內6所「公參民」民辦學校,全部完成更名。

此次初中、小學大規模更名,「公參民」學校改制是主要推力。

今年7月,教育部等八部門下發通知,提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公參民」學校要麼轉為公辦,要麼轉為純民辦,要麼終止辦學,而轉為民辦的學校不得繼續使用公辦學校校名或校名簡稱。

教育人士表示,在「公參民」學校改制過程中,地方能否提供優質的學位以及是否有足夠的教育財政經費將辦學水平維持,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通知》還對「公參民」學校進行了具體的界定,包括公辦學校單獨舉辦的義務教育學校,公辦學校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合作舉辦的義務教育學校,以及公辦學校與其他社會組織、個人合作舉辦的義務教育學校三種。

根據通知,前兩者應辦為公辦學校。轉為公辦後,學校須按義務教育公辦校相關要求,學生就近、免試、免學費入學;政府承擔學校運行和人員經費。

就黃埔6所民辦學校來說,也會有部分學校轉為公辦,目前正在走相關流程。變更名字,只是其中一個環節。

來源:黃埔觀察

㈨ 廣州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是屬於高中還是大專

廣州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簡稱廣州美術學院附中)是面向廣東省和全國招生的美術中專學校(學制三年) 是中專,同高中一樣有參加高考考取大學的權利,途徑也是參加高考

㈩ 廣州大學附中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首批具有實驗性、示範性和先進性的「國家級示範性高級中學」,是廣東省首批一級學校。

學校創辦於上世紀50年代,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幹部子弟學校」(俗稱「八一中學」),後曾在70年代更名為「廣州市第53中學」。1981年,該中學與廣州師范學院合作,成為其附屬中學,故更名為「廣州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簡稱「廣師附中」,「廣附」);2001年,廣州師范學院合並至廣州大學,「廣州師范學院附屬中學」更名為「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廣大附中「,「廣附」)。

2010年,廣附迎來了50年校慶,全國政協葉選平副主席、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洪學智將軍為學校親筆題詞。

中文名: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簡稱:廣大附中,廣附
校訓:礪志、勤學、求實、創新
創辦時間:1950年4月
類別:公立中學
現任校長:鄧雲洲
知名校友:黃文釗等
所屬地區:廣東廣州
主要獎項:國家級示範性高級中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國家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聯合國教科文項目實驗學校
學校前身: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幹部子弟學校
發展目標:國際一流的現代學校
分享
學校簡介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本部位於廣州市越秀區黃華路6號,隸屬於廣州大學的公辦全日制完全中學,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國特色教育示範學校,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廣州市市屬重點中學。

辦學歷史

學校創辦於1950年4月,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幹部子弟學校」,是第四野戰軍在解放戰爭中隨軍南下而先後設立的四所子弟學校中的最後一所。追溯其前身,有如下三所設於不同地域的學校:最早是1948年5月,在哈爾濱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成立的「東北民主聯軍南崗幹部子弟學校」,由林月琴同志任校長;1949年隨軍至天津改名為「第四野戰軍幹部子弟學校,」由余慎同志任校長,林月琴同志改任名譽校長;同年8月,隨著四野渡江南下,學校也遷到漢口,年底由王長德同志任校長,50年4月該校正式命名為「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幹部子弟學校」。

2010年5月,廣大附中大學城校區正式落成,自此,廣大附中由黃華路校區和大學城校區兩校區組成。

2011年,廣大附中金沙洲校區落成。

變遷

六遷校址,十易校名

校名

起止時間

校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幹部子弟學校

1950年3月至12月

廣州東山區達道路

廣東軍區幹部子弟學校

1951年3月至1952年8月

廣東韶關十里

華南軍區幹部子弟學校

1952年8月至1953年8月

廣州沙河雞頸坑

中南軍區第二小學

1953年8月至1955年2月

廣州石牌玉泉山

廣州六一小學

1955年2月至1956年8月

廣州八一小學

1956年8月至1958年8月

廣州黃華路

廣州八一中學(注)

1958年8月至1964年8月

廣州市八一中學

1964年8月至1968年8月

廣州市第53中學

1968年8月至1981年8月

廣州師院附屬中學

1981年8月至2000年10月

(注):當時中學轄下有兩所小學:附一小設在黃華路八一中學校內,附二小設在東山達道路。即今日廣州八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