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參加廣州的婚禮意味著什麼
擴展閱讀
天津晶元有哪些 2025-05-18 03:56:11
杭州到北海怎麼走 2025-05-18 03:35:02

參加廣州的婚禮意味著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18 01:17:59

1. 廣東結婚有什麼風俗

過大禮,過大禮是廣東人結婚的重要風俗之一,一般是在結婚之前15-20天進行。通常情況下,是男方確定好一個合適的日
子,然後將聘金和聘禮送至女方家,女方在收到聘金和聘禮之後也是要進行回禮的。

一般男方過大禮需要准備的禮品大致如下: 結婚禮餅(2盒龍鳳禮餅,1盒西式禮餅); 龍鳳燭2對; 裝聘金的禮金封包2個茶葉、芝麻各2盒,椰子2對;三牲封2個(三牲指雞、魚、豬肉); 扁柏1包; 生果吉子籃。

安床,在婚禮前幾天,會有專門的好命婆根據風水等將新床安置在合適的方位,並且鋪好床,在床上撒下桂圓、簾子、紅棗
等堅果,寓意「早生貴子」。在鋪好床之後,大家都不能夠隨意碰婚床,且孕婦、戴孝者、寡婦等都不能進入婚房。

在婚禮前一天,要安排小小孩跳床,也就是一般婚俗中的「壓床」,寓意早生貴子。
三、上閣
在廣東,婚禮前幾天新娘是要待在閨房之中的,而新娘的閨蜜朋友等在此期間也是要陪伴新娘的,幫助新娘忘卻平時
的生活習慣,方便其婚後更快地接受男方家的生活習慣。

在現在廣州的結婚風俗中,上閣一般都是在婚禮前一天進
行,新娘的朋友也將會徹夜留在新娘家中、陪伴新娘。

2. 參加婚禮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婚禮的真正含義,我覺得就是告訴親朋好友,你結婚了,很簡單的事情,沒必要復雜化,至於您反感的這些東西,這是社會風氣問題,非我等小民可化解的。唉!

3. 小弟參加朋友在廣州某酒家的婚宴,早到可以提前30分鍾入場嗎婚宴過程要注意些什麼

一、最好不要早到,離約定時間晚十五分鍾較為合適;
二、最好結伴而行,跟一些關系比較好的朋友做一桌,才比較有話題,切忌坐到陌生人圈中去;
三、婚宴過程倒沒什麼注意的,最像平常跟朋友到酒店去喝酒一樣,一群朋友坐一起聊聊天,中途新郎新娘會過來敬酒,你可以對他們說一些祝福的話語;
差不多就是這些啦,當主持司儀宣布新郎新娘入場時,要鼓掌以示歡迎,當主持結束完講話就可以開餐啦。當然每個人的婚禮也會因人而異,你隨機應變就行啦。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4. 廣州婚禮

http://you.video.sina.com.cn/b/4474696-1197161133.html
看一下吧!
三書六禮《三書六禮》是中國傳統婚俗的基本,早在先秦時代已經定下。所謂《三書》則是奉行《六禮》應具備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是古時保障婚姻有效的文字記錄。所謂《六禮》則是娶妻必須辦妥的六項手續。每段婚姻均須完成這六個步驟,才算得到正式承認。
《三書》[聘書]:男女雙方在訂婚時男家交予女家的書柬,用作確定婚約。

[禮書]:男家在過大禮時女家的書信,詳細列明過大禮時的物品和數量。

[迎書]:迎親當日,男家送給女家的書柬。

這三書是整個婚禮程序中男女互相致敬的書柬。

《六禮》[納采]是古時婚禮之首。男方屬意女方便會請媒人做媒[提親]。[提親]的禮物用[雁],代表婦人從天不失時,不失節,不相跨越,從一而終。

[問名]女方家長接納提親後,會將女方的出生年、月、日(即年庚八字)交給媒人,媒人會將準新娘的八字、姓名、籍貫及三代資料等寫在紅紙上(稱為「庚貼」)交給男家以占卜吉凶,目的在於防止近親婚姻,以及占卜其婚姻是否適宜,亦即*夾八字*。

[納吉]又稱[過文定]。男家會請算命先生根據男女雙方的年庚八字推算雙方是否互相配合,以決定這婚事是否吉利。如果男女雙方年庚八字無相沖相剋,便可帶備薄禮到女家,奉上聘書,告知女家議婚可以進行並商量訂親條件。所以以前算命先生對婚事掌有最大的權柄,親事成與不成全憑他的一句話,有人稱這種儀式叫[小定]。

[納征]又稱過大禮。是三書六禮中保留下來較完整,同時也較受重視的傳統禮節,此舉代表了男方對女方的愛護與尊敬,亦顯示著財勢。這種習俗延至現在仍是婚嫁禮儀中最為重要的。過大禮一般在大婚前一個月至兩周進行,男女雙方家長洽商妥了婚事的一切條件,男家會依照議定的條件送聘禮(俗稱定禮或茶禮)到女家,當日男家會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她們必須是全福之人,即是既有丈夫、兒女,而公婆、父母皆在)會同媒人,帶備聘金、禮金及大批禮品到女方家中。點收大禮的工作一定要由女家長輩代辦。男家備禮金和多種禮物送到女家,作為訂親儀式。通常過禮應用的有禮餅、禮金、禮品等,數量均用偶數,即取成雙成對之意。除送贈聘禮外,男方亦會先擇取兩、三個吉日,於過大禮當日請女家決定大婚之期。男家聘禮送到後,男家的女賓會打開禮盒挑選幾件金飾為新娘戴上,邊說吉祥話,之後大家互相祝賀道喜,過大禮的儀式便算完成。

[請期]亦即[擇日],男家請算命先生擇定良辰吉日,找個迎娶的好日子,以求婚事順利,二人和順。當吉期擇定後,再通知女家為女兒出嫁作好准備,便是請期。

[搬嫁妝]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友好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盂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頃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安床]婚禮前數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於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鋪上龍鳳被,並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後新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此外,安床後,要讓小孩跳床,並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上閣]舉行婚禮前最重要的儀式、禮節是「上閣」及「上頭」。「上閣」是準新娘出嫁前一段短時間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閨房或閣樓之內,由一班閏中姊妹、密友陪伴,暫時擺脫平日的生活習慣,做妤心理准備,以求日後能適應男家陌生的生活環境。新娘會直至出嫁當日才離開閣樓,因此,俗稱姑娘出嫁為「出閣」。現代人亦有類似「上閣」的活動,新娘於婚禮前一晚邀請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訴心事,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階段作好准備。雖然偶然也有姊妹們情緒激動落淚的情況,但整體氣氛仍是充滿歡欣的。

過大禮過大禮

訂親最隆重之儀式,約在婚禮十五至二十天前進進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時至今日,由於這種傳統婚嫁禮儀繁瑣需時,甚少會採用全套「三書六禮」儀式,多化繁為簡,最廣為重視的便是過大禮這一環:男家(過大禮)女家(回禮)

過大禮的物品包括:

(一)禮餅:龍鳳禮餅兩盒。禮餅可分四式、六式及八式,全取雙數。

(二)椰子:父母健在用兩對,否則宜用一對。

(三)茶葉、芝麻:皆因茶樹不能移植,種植之時須用種子,故贈以茶葉為禮物,即祝願種植不移之子。亦有暗喻一經締結婚約,女子便要守信不渝,絕無反悔,亦即所謂油麻茶禮。

(四)檳榔兩對。

(五)三牲:雞或鵝兩對,兩雌兩雄(如父母不健在,只需一對)。豬肉起雙飛,即若干斤一片開二而底部相連。魚一對,通常為大魚。(現多以三牲金[利市]代替)

(六)海味:通常為四式海味,高級的可選用鮑魚、海參、魚翅、魚肚、瑤柱;較經濟的可選用魷魚、蝦米、冬菇、蚝豉。豐儉由人,(可用利市代替)。

(七)帖盒:禮金盒內當然要有禮金,其餘還要放入蓮子、百合、紅豆、綠豆、合桃、花生、桂圓干、荔枝幹八京果、扁柏、利是等。其中利是兩對,上寫:「五代同堂,百子千孫」。

(八)其它:煙、酒、水果,悉隨尊便。龍鳳燭兩對,千萬不要遺漏,以及對聯兩副。(對聯最遲出嫁前一晚貼於大門前,千萬不要將左右兩邊錯誤對調。)

當女家收到男家聘禮後也要將其中屬於男家福分的物品回禮。

回禮包括:

(一)男家聘禮的一半或若干,但必須成雙。

(二)茶葉、芝麻、水果。

(三)蓮藕、芋頭、石榴各一對。(蓮藕選擇有枝有芽為最好)

(四)賀帷巾(即雙喜毛巾)。

(五)送給女婿的西裝或衣料,皮帶、銀包(內置利是)、鞋一對及襪兩對。

(因服裝尺寸因人而異,為免有所偏差,故建議用利是代替。)

(六)檳榔一對。

(七)大茶禮:包括金錢、煎堆、龍利、大發松糕等。

小貼士:

可一切從簡,以利是代替,寫上「過大禮大利是」。如代替豬肉的「豬肉金」、代替衣料的「衣料金」。但一些重要的禮品,應盡量親自攜來,包括:龍鳳餅一對、唐餅數個(約八個)、龍鳳燭一對、對聯一幅及生果等

聘禮中物品寓意吉祥,數量則必須成雙,忌用單數。
女家收到男家聘禮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屬於男家福分的物品,則需要回禮

禮品中不可送手帕,因有分手之意。

嫁女餅

嫁女餅

根據中國傳統,結婚派餅是不可輕率的一環,是顯出對該婚禮的重視和隆重程度。男家過大禮時送的禮餅(嫁女餅),女家會分派給親朋好友隆重其事,所謂派「嫁女餅」,向親朋好友宣布女兒將出嫁的喜訊。派禮餅可就親疏長幼輩份而定派餅數目,亦可分四式、六式及八式,取其成雙成對的意頭。

現時的中式禮餅有三、四十款之多,最受歡迎的有:

五彩皮蛋酥 蛋黃蓮蓉酥 紅綾蓮蓉酥

?黃綾豆蓉酥 欖仁合桃酥 蛋黃蓮蓉雞蛋糕

?雞油蛋黃酥 雞蛋白椰山

嫁妝

嫁妝

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友好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盂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頃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近年為了順應做足禮節、細節從簡的潮流,市面上出現了做工考究的微型嫁妝,她以原物為藍本,設計上更富有中國特色喜慶的造型,選用上乘樟木貼切喜慶傳統風俗,深得准婚人士的喜愛。

安床、上頭

安床

婚禮前數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於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鋪上龍鳳被,並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後新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此外,安床後,要讓小孩跳床,並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

上頭現代婚嫁禮俗中,在迎親之前,男女兩家仍會分別進行上頭儀式。上頭儀式於大婚前一晚或正日舉行,上頭象徵一對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階段,要組織新家庭,肩負起開枝散葉的使命。須擇好時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小時,男女雙方需先沐浴,並由「全福」之人(俗稱好命佬/好命婆,為男女方家族中的長輩,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澆水洗身(柚葉據說可滌除污穢)。之後換上全新的內衣褲及睡衣,靠一個可以看見月亮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頭。新娘的頭發會梳成發髻,以示她嫁作人婦後踏入成人階段。邊梳頭的同時,「好命佬」或「好命婆」要邊說出押韻的吉祥語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語意是祝頌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滿。最後,「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紅頭繩系在新郎或新娘頭上,這樣才算完成上頭儀式。由於上頭是父母為兒女祝福的一種儀式,所以較為重視。

男方上頭

上頭前應先行用碌柚葉淋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及睡衣,取其新的開始之意。案前應准備湯圓三碗(每碗九粒)、鏡、紅頭繩、尖梳、子孫尺、鉸剪,至吉時便由好命人上頭(梳頭),並誠心向天參拜,上頭完畢後,便可與家人及兄弟們同吃湯圓,分享結婚的喜悅。

女方上頭

上頭前應先行用碌柚葉淋浴及穿上全新的內衣褲及睡衣,然後要擇一個看見月亮的窗口,燃起龍鳳燭後要連同三碗湯圓、生果、燒肉、雞,誠心向天參拜,更要准備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針線包、紅絲巾;而剪刀代表有利、子孫尺、鏡乃取其光明繼後之意,即所謂「龍頭鏡,鉸剪尺」。

入門

入門

到達男家後,新娘由大妗攙扶下踏入男方家門。在大門坎外會預先放一個燃木炭的火盆(銅盆或鐵盆均可),新娘需從火盆中跨過,這叫「過火盆」,取其發旺、趕邪之意。接下來是拜堂儀式,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參拜家翁家姑。拜過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禮後,一對新人便會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並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後再按家中各人輩份和長幼逐一向長輩敬茶,至於跪下與否,則視乎敬、受雙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後,新人會互相對拜,大妗姐不斷說些吉祥話,在互租對拜後,拜堂才告禮成。

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敬茶是一個很重要的禮節。新人在拜過祖先,要向父母敬茶,這樣不單代表答謝父母養育之恩,同時亦代表雙方家長接納新郎或新娘為家族中的新成員,是身份備受確認的象徵。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內,通常都放上兩枚紅棗和蓮子,寓意早生貴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長輩喝了新娘這杯茶後,會送上金手鐲、玉器等首飾作為新媳婦的見面禮,又會在盛托香茶的盤上(俗稱「檳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為大妗姐的賞錢。

出門出門

抵達女家後,第一關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的測試,必要時還要宣讀愛的宣言(賣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給予眾姐妹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姐妹滿意後才開門。入門後,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帶出來交給新娘的父親,再由父親把新娘交給新郎,正式行夫妻見面禮。跟著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雙親奉茶跪拜,接新娘儀式就此完成。

完成上述儀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摻扶並打紅傘,寓意開枝散葉,其它姊妹也須邊走邊撒米及紅、綠豆、金紙碎,俗稱「喂金雞」,據說可防止金雞啄新娘。上花車前,新娘要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表謝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過門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須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過門,如果新娘早於兄長結婚,須將兄長的褲掛於門口之處,由新人在褲襠下穿過,假若早於姐姐結婚的話,則送一條裙給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門或過門,應暫時迴避。

三朝回門

三朝回門

回門雖然並沒列在三書六禮中,卻是中國人傳統一個極重要的嫁娶禮儀,絕不可掉以輕心。從前,新娘出嫁後,會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新娘在回門時,要穿我國傳統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紅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潔的身份,只有黃花閨女才可穿。同時男家一定要送回金豬一隻,以示新娘子的貞潔。女家收到金豬後即分予親戚朋友、街坊鄰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兒不辱門楣。傳統上,岳丈母需留回門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飯,但現在大多數新人為省時間,都選擇即日回門,即新人在男家拜過天地及奉茶給翁姑後,便即時進行回門儀式,之後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樓,新人亦可於第二天回門,但切不可超過第三天,這代表男家不滿意新娘,不批準新娘回娘家。現在回門大部分禮品都由利是代替,但乳豬例外。

回門禮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

金豬一隻、西餅兩盒、酒兩瓶、生雞一對、豬肚及豬肉各兩斤、水果兩籃(代表生生猛猛)、有頭生菜(風生水起)、蔥(鬆鬆動動)、伊面兩盒(代表恩愛纏綿)、有頭尾甘蔗兩根

回門回禮:2(由女家送到男家)

金豬頭、尾、手腳各一隻、豬舌半邊、西餅一盒、有頭甘蔗、有頭生菜

婚嫁禁忌

婚嫁禁忌

新人依照傳統婚俗舉辦婚禮,其實有一些禁忌是要注意的:

1、結婚之日,新娘出門時,嫂嫂不能相送,因為[嫂]與掃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門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的財運。

2、婚禮未舉辦完畢,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頭都病在床上。

3、新娘結婚當天必須穿新鞋,寓意將舊物丟掉。

4、新娘出門時,必須要佩戴耳環,以示聽話,沒有穿耳的可佩戴夾耳環。

5、新人的長輩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時候,應在他(她)應坐的位置上 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後順便移一下凳子,再讓下一位就座。

5. 參加廣東人婚禮該注意些什麼

廣東婚嫁禁忌:

1、結婚之日,新娘出門時,嫂嫂不能相送,因為「嫂」與「掃」(掃把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門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的財運。

2、婚禮未舉辦完畢,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頭都病在床上。

3、新娘結婚當天必須穿新鞋,寓意將舊物丟掉。

4、新娘出門時,必須要佩戴耳環,以示聽話,沒有穿耳的可佩戴夾耳環。

5、新人的長輩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時候,應在他(她)應坐的位置上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後順便移一下凳子,再讓下一位就座。

問題相關:

一、婚禮前的禮儀

1. 送聘禮:婚禮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著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福)、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意味著男方家有錢,會讓女子嫁過去享福。

2. 安床:在結婚前一晚上,女方會找一個有福氣的男人(家庭美滿,父母健在,有兒子)來安新房的新床,並且把花生、紅棗、核桃等意味著早生貴子等好意頭的食品放在床頭。

3. 嫁妝:新娘會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備的嫁妝裝在一隻紅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帶到婆家去。

4. 上頭:結婚前晚,會選擇一個吉時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並且會通知男方在同一時間拜。

5. 梳頭:新娘會請一個有福氣的長輩來給自己梳頭。

6. 吃湯圓:意味著可以圓滿成婚,圓滿幸福。

小貼士:可一切從簡的,以利是代替,寫上(過大禮利是)就可以了。如代替豬肉的(豬肉金)、代替前料的(衣料金)、但是一些重要的禮品,應盡量親自找來,包括:龍鳳餅一對、唐餅數個(約八個)、龍鳳燭一對、對聯一幅及生果等。聘禮中物品寓意吉祥,數量則必須成雙成對,忌用單數。女家收到男家的聘禮並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屬於男家的物品,則需要回禮;禮品中不可以送手帕,因為有分手之意。

二、婚禮當天的禮儀

1. 迎親:婚禮上午,男方的接親隊伍就要來女方家接親了。

2. 找婚鞋:新郎會在接新娘的房間里找給新娘穿的婚鞋,給新娘穿上後才能把新娘帶走。

3. 出門:從出門到婚車,從婚車到男方家,路上要由伴娘或新娘弟弟撐婚傘,新娘在婚傘下走。

4. 入門:到達男家後,新娘由大妗姐(有些地方是由伴娘或婆家嬸嬸之類的長輩代替)攙扶下踏入男方家門

5. 拜神:新人敬茶給長輩,等吉時新人一起拜家神(祖宗或土地公),拜完神後就可以出門去婚宴擺酒處迎賓。

6. 迎賓:新人要站在門口迎接賓客,講究的地方是伴娘連同姐妹都要陪伴新娘迎賓。

7. 敬茶:新人要向每一桌賓客敬茶或敬酒。講究的地方會讓姐妹團一起陪著新娘子敬茶,新娘敬茶的同時,姐妹要講吉利話:「飲杯新抱茶,富貴又榮華。」(喝杯媳婦茶,富貴又榮華)

6. 廣州婚禮的習俗

婚嫁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是建立一個新的家庭的開始,所以特別為人們所重視。由此而生化出來的種種婚嫁習俗,自古以來,繁復頗多。我生活在廣州,長這么大也親身經歷過幾次婚禮,也得以從中窺探到廣州婚嫁的一角,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節奏的加快,廣州的婚俗也相應進化與簡化,不過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婚俗總是熱鬧、吉祥、歡樂的,其中的意味頗值得一研。
一、 廣州的新、舊式婚俗對比
廣州的舊式婚俗一直貫穿著中原的古代傳統婚俗,而中原古代婚俗則是沿襲《周禮》之六禮而來,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六個環節,既繁瑣又不能有絲毫的輕待,廣州民間的舊式婚禮順序大約是這樣進行的:
(一)、送年庚古代稱「問名」即女子的庚貼,俗稱「問八字」。男家托媒人詢問女方名字和出生的年、月、日、時,女家接到庚貼後,用紅柬寫上「坤①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生」,由媒人帶回男家,男家將女家的庚貼放在祖先案前或米缸內3-7日,如果家裡沒有打破器物和發生不吉利之事,就將女庚和男庚同時交給算命先生推算,若男女「八字」相配,即將男子年庚亦用紅柬寫上「乾①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生」托媒人交給女方,如彼此合意,即擇日下定。如遇「八字」相沖,婚事就到此為止。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廣州的知識青年開始崇尚自由戀愛,基本沖破了單純由父母包辦、媒酌之言的封建枷鎖,青年男女經媒人引見後,可以直接相見(相睇:相親之意),如雙方合意,男方即要封「利市」(紅包之意)給媒人表示答謝之意。時至今日,雖然男女的交往比以前贈多,可是由於很多大齡男女的存在,讓相睇在廣州還是沿襲到今,媒人只不過是牽針引線,讓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刻相遇,也算是一種功德之事,並不是在乎那封媒人利市。
(二)、小聘即男女雙方的家庭經過交換年庚後,把「雙造八字」寫在龍鳳禮書上,和聘禮一起交由媒人交給女家決定婚約,至此,姻親關系也就算成立了,今日廣州此做法相當於定婚的儀式,有些青年男女比較注重,定婚儀式也鄭重其事,擺酒宴請賓客。
(三)、大聘即結婚前兩家親家互送聘禮的儀式。男方向女方送去的聘禮應有禮金、禮聯、魚肉、鴨蛋、海味、香煙、禮餅、糖果、檳榔等;女方回以響糖、棋子餅,以及新郎所穿用的衣帽、錢包、鞋襪等物。此過程是不能疏忽的,還有一些細節要注意:
1、哭嫁待嫁新娘此時便被「軟禁」起來,叫「住閣」或稱「上閣」。請一些年齡相仿的女友相陪(伴閣),開始「嘆情」即哭嫁,一般多為嘆父母的恩德,捨不得離開父母以及痛罵媒人割斷父母和女兒之情等,此俗在各省各地都比較流傳,譬如湖南土家族姑娘的哭嫁,那才是堪稱一絕,有的長達兩個月,短的也有十天半月,不僅是一種離情別緒的傾訴,也是一種聰明才智的顯露,出嫁當日要放聲大哭,旁人常被感動得潸然淚下,可見哭嫁是一種歡慶的體現,可是到現在廣州基本上是淡化了此俗,出嫁女依依不捨之情是有的,可是在喜慶之日歡樂吉祥才是最濃厚的色彩,現今姑娘待嫁是笑口吟吟,甜得入心入肺,哪還有哭俗的存在?
2、安床男方在迎親之前,將新房粉刷一新後,安置新房是一道重要的程序,這關繫到男女雙方在婚後是否能夠幸福、生兒育女、瓜瓞連綿。因此安床要選擇良辰吉日,邀請家境富有、兒孫滿堂的「好命婆」來主持儀式,在新房內擺上各種供品,安置好新床,念四句「百年偕老,福祿鴛鴦,琴敦瑟好,牙笏滿床。」這里有個習俗最為可喜,若在安床時,放一個小孩童,如果恰逢小孩童能在上面拉一泡童子尿就更加吉祥如意了。
(四)、送嫁妝這是一項非常繁雜的送嫁禮儀,諸如日常生活用品,除了睡床之外,都一應俱全,盡顯女家的豐厚,俗話有說「貼身家嫁女」(賠盡全部財產嫁女兒之意)一點都不假,嫁妝的豐厚顯示了女方日後在夫家的身份地位,時至今日,在男女雙方趨向平等地位的歷史大環境下,嫁妝也沒有絲毫地含糊,大致有金銀珠寶(象徵性的一兩件即可,代表父母長輩的祝福)、四季衣服、被褥帳簾、錦綉花枕、火鉗、剪刀、盅盂碗碟、台椅箱櫃、漆器盆盒、刀尺針指等,其中有一件物事是決不可少的就是「子孫桶」(便桶),此桶外邊漆成紅色,桶內裝有紅線穿連的銅錢、百果等,桶面上蓋上兩塊紅綠布,在親友中找一個男童開蓋,放在新人房榻側,代表子孫連綿。時至今日,此桶用紅色的高腳毯盂來代替,但此俗決不能免除。
(五)迎親禮這是整個婚禮中最惹人注目的儀式,古時男家要預先聘請專業儀仗隊,大致有高燈、大燈籠、彩亭、彩旗、八音鑼鼓、花轎等,現如今已經用高級豪華的轎車代替,通常都是在良辰吉時到達女方家門,在門外大聲叫門,門內的伴娘與女友們則緊閉大門,大索「開門利市」,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鬥志斗勇的戰爭」。這開門有兩道門,一道為大門,另外一道則為「閨房」之門,大門特別難以叫開,女友出盡方法「刁難」新郎,有的讓新郎做一百個俯卧撐,有的要新郎唱歌傳情達意,有的要新郎跳舞盡顯新人的身手敏捷,場面非常熱鬧,而此時,能說會道的伴郎與伴娘則增添了不少的樂趣,他們充當著「鬧事者」與「調節者」的雙重身份,既不讓場面冷淡又不讓場面鬧得不可開交。「開門利市」是免不了的,通常取其吉祥的意味,「八八八」、「六六六」、「二八八」、「一六八」都不等,女伴的本事越高,得到的利事就越高,由女伴共同分取。「閨房之門」也不是那麼好開的!男方要全家的尋找翻遍,尋找女方的鞋子,然後找到之後門才能開,由新郎親自為新娘穿上新鞋,兩人幸福美滿地手拉手步出閨閣,也算是保存了古代「出閣」的傳統。
接著新郎與新娘拜別父母,新郎要對岳父母說放心將女兒交給我吧,然後新郎抱著新娘一直抱進新車,不讓新娘沾地是自古以來都應牢記的道理。娘家的父輩要送女兒到半路才回家,如果新娘有胞弟,則胞弟需要陪著姐姐到新郎家,俗稱「舅爺仔」。說到此處還有一個說法,就是「舅爺鞋」、「姨仔裙」這兩樣東西決不能含糊,必須由男方出錢為女家的胞弟、胞妹購買新鞋子,新裙子,也算是男家的門面光輝。
接新娘的轎車選擇的路線都很長有講究:廣州人無論遠近都喜歡兜路一定要經過:吉祥路、恆福路、長壽路等寓意吉祥富貴的路。接新娘的轎車來到男家門口,新郎必須還得做體力運動,將新娘一直抱到家門口。兩人要跨過放置在門檻上的火盆,登堂與新郎並排向外拜天地,轉身向內拜祖宗,然後夫妻對拜。還要特邀請「壽星公」為新郎新娘祝福,舉起玉如意向新娘輕揚三下,口念:「多福多壽多男子,大富大貴大吉祥。」祝福完畢後,由禮生(現稱司儀)高喊贊禮:「梁鴻配孟光,五世得其昌,共挽同心結,牽紅如洞房。」接著交一條長紅布給新郎牽著新娘擁進洞房,現在這些程序上已經簡化,但是並沒有消除。緊接著要舉行「撒帳」儀式,新郎新娘並排坐在床沿,放下簾帳,由「好命婆」向帳前帳後撒紅筷子,意祝新娘「快生貴子」,撒畢,再由「好命婆」向新郎與新娘餵食蓮子羹,意為「連生貴子」,交杯酒也是保留的傳統的節目。
然後由男家宴請雙方賓客,稱為「新抱」宴,大宴賓客,大家酒酣暢快,喝「新抱茶」。如今男女平等顯示在雙方聯姻的行為上,婚宴由雙方共同宴請,場面更加浩大。宴畢,鬧新房是必不可免的,多為新郎新娘的姑表兄弟姐妹朋友同學等,發展到今日,鬧新房已經有外挪到卡啦OK的趨勢,既方便了大家盡興,又不妨礙新婚。
婚禮最後一項目就是三朝回門,回門又稱「歸寧」,即新郎新娘陪伴新娘三日之後回娘家,送金豬以示感謝女家培養了如此優秀的媳婦給男家之意。
這些習俗雖然很繁瑣,雖然時代變遷,儀式簡化了不少,但還是很累人,不過人一生結婚只有一次,即使再累也是值得的,現今結婚,全過程都有攝像機拍攝,刻錄成VCD值得一生的留念。
以上是廣州的新舊的婚禮習俗的變更,大體上還是沿襲以前的古俗,但無論如何變遷,吉祥、歡快、幸福還是主旋律。
以下要說的幾個婚俗基本上已經消失,但在廣州的民俗中是不得不提的一些風俗舊貌,在此簡略描述且權作緬懷昔日風情民俗。
二、「公雞代婚」
以前廣州有一種陋習,即用公雞代替新郎與新娘拜堂成親,它是一件不平等婚姻的體現,其歷史根源為廣東地區多僑居國外的子弟,到了當婚年齡希望在家鄉找一女子為妻,以便照顧年邁的父母,於是「公雞代婚」的陋習就產生了,一切過程都與正式的婚禮相同,可是新郎卻是公雞。女子的悲慘命運只是開端,有的女子結婚一輩子都是守著活寡,於是有了「螟蛉子」的產生,此種婚姻是可悲的,是封建和貧窮的產物,是一種不平等的婚姻,到現在已基本上消失了。
三、 冥婚
相對於「公雞代婚」的不平等的婚姻來說,冥婚則顯得活稽,是過去廣州婚姻陋俗中一宗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
所謂冥婚或鬼婚就是雙方家長為未婚先死的兒女締結姻緣。日期一般選擇在三月清明、七月盂蘭節(鬼節)、九月重陽節進行,手續比較正式的婚禮較簡便,此陋俗在建國後就已基本消失。
四、 阻頭、跨頭與貞女
因兄姐未娶嫁而延誤弟妹的婚期者被稱為「阻頭」;若弟妹先於兄姐婚娶的則稱為「跨頭」。廣州地區有「阻頭不便,跨頭不詳」的忌諱,但時至今日,此忌諱就用送新褲子來避邪擋災,也就過去了。
過去廣州的婦女最重視貞潔,到處出現節婦、烈婦、貞女,究其根源產生的原因有三:
1、 夫死後不能再嫁,再嫁則不容於人。
2、 守寡後,不能有瓜田李下之嫌疑,否則招來殺身之禍。
3、 有種認為與人同房為羞辱之事者,逃婚或乾脆離家讓丈夫另娶小妾,落得自身「干凈」,1958年之後新的婚姻法開始頒布實施後,婚姻自由使到婦女有了平等自由的婚姻。
五、 自梳女與不落家
自梳女與不落家是封建制度下於清代後期興起的一種畸形的風俗。大家可能對於八十年代港產電視《紅頭巾》的記憶猶新,裡面描述的就是自梳女悲慘經歷,基本上可以說是一部自梳女的悲壯人生的真實史記。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自梳女逐漸消失。
廣州是珠江三角洲的經濟中心,特別是順德、南海、番禺、中山等縣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尤其是繅絲業的昌盛,造就了獨立自主的新一代女性,他們為了避免結婚後在男家遭受苦累與生兒育女的折磨,自食其力後便發誓永不嫁人。「姑婆屋」大家可能並不陌生,就是自梳女的居住地方,自梳女在經濟上獨立,通常都有自己的一門看家本領,能夠在經濟上獨立自主,而不依靠男人。
「不落家」與自梳女有相同的背景,無法「梳起」就在朋友的幫忙下避免與丈夫同房,然後「三朝回門」後就獨身,名曰已婚,實則獨身,俗稱「不落家」。這些風俗在建國後就逐漸消失,在男女趨向平等的今日,相信不久的將來「自梳女」「姑婆屋」都會成為歷史的沉澱之物。
六、 重行花燭
廣州尚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奇特風俗,即老夫妻結婚滿60年時,再舉行一次婚禮,俗稱「重行花燭」,或稱「再行金婚」。即是夫妻結婚期滿60年之外還要符合以下條件:
1、 妻子是原配。
2、 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孫子、外孫齊全。
3、 老夫妻身體健朗。
4、 家庭經濟寬裕。
因為要具備以上條件的人確實不多,因此顯得特別的珍貴,其儀式舉辦得比初婚還要隆重,熱熱鬧鬧,皆大歡喜。
不過時下流行的什麼「銀婚」、「鑽石婚」、「銅婚」、名目繁多,不過無論什麼形式都只是對婚姻的一種尊重與慶祝與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與期待。
結婚是人一生中重要的時刻,傳統風俗妙趣橫生,為婚禮增添了無限歡樂,在如今男女趨向平等地位的同時,我們要憑著平等、自由的原則尊重婚姻,締造婚姻,維護婚姻。
我相信婚姻,我熱愛婚姻,我期待著婚姻,雖然知道在婚禮中要承受繁雜風俗風情,但我願意承擔這一切甜蜜的歡樂。

7. 廣東地區結婚有什麼習俗嗎

廣東結婚習俗過大禮. _
訂親最隆重之儀式,約在婚禮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前進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時到今天,由於這種傳統婚嫁禮儀繁瑣需時,甚少會採用全套[三書六禮]儀式,多化繁為簡,最廣為重要的便是過大禮這一環。. _
男家過大禮如下:. _
· 精裝龍鳳禮餅兩盒、西式禮餅一盒。. _
· 雙喜八樣生果吉子籃(生生猛猛). _
· 椰子兩對(有爺有子)、特長精裝龍鳳燭兩對(長長廣東新娘). _
· 精裝燙金男女家對聯各一對、精裝茶葉、芝麻各兩盒(女子堅貞、守信不移). _
· 雙喜燙金大禮金封兩個(裝聘金用). _
· 百年好合三牲封兩個(雞、魚、豬肉大禮可以三牲利市代替). _
· 雙喜貼盒(核桃、有衣蓮子、百合、紅棗、有殼花生、荔枝幹、龍眼乾、紅豆、綠豆、芝麻、茶葉、十一樣吉祥京果). _
· 扁柏一包、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 _
女家回禮如下:. _
· 金蓮藕船(佳偶天成)、石榴一對(多子多福). _
· 添丁姜、連理芋頭(添丁發財)、芙蓉、扁柏(趨吉避凶)、桔子(大吉大利)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雙喜賀惟巾一對. _
· 大茶禮(大發松糕、金錢、龍利、煎堆、紅包等){油麻茶禮}. _
搬嫁妝. _
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好友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孟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貫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筷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_
新娘嫁妝用品:. _
o 百年好合茶具(一盤、一壺、四杯). _
o 百年好合衣食碗(碗、筷、碟、匙各一對). _
o 百後好合有蓋杯(一對). _
o 真絲刺綉同心筷子雙人套、雙喜全紅子孫桶(痰孟). _
o 雙喜鴛鴦面盤、安床京果盤. _
安床. _
婚禮前數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於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鋪上龍鳳被,並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後親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此外,安床後,要讓小小孩跳床,並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上閣]舉行婚禮前最重要的儀式、禮節是[上閣]及[上頭]。[上閣]是準新娘出嫁前一段時間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閨房或閣樓之內,由一班閨中姊妹、密友陪伴,暫時擺脫平日的生活習慣,做好心理准備,以求日後能適應男家陌生的生活環境。新娘會直至出嫁當日和離開閣樓,因此,俗稱姑娘出嫁為[出閣]。現代人也有類似[上閣]的活動,新娘於婚禮前的一晚邀請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訴心事,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階段作好准備。雖然偶然也有姊妹們情緒激動落淚的情況,但整體氣氛仍是充滿歡欣的。. _
早生貴子子孫桶:. _
(紅棗[早]、花生[生]、桂圓干[貴]、蓮子[子]). _
上頭. _
現代婚嫁禮俗中,在迎親之前,男女兩家都仍會分別進行上頭的儀式。上頭儀式於大婚前的一晚或正日舉行。上頭象徵一對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階段,要組織新家庭,肩負起開枝散葉的使命。須擇好時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小時,男女雙方需先沐浴,並由[全福]之人(俗稱好命佬/好命婆,為男女雙方家族中的長輩,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澆水洗身(柚葉據說可滌除污移)。之後換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靠一個可以看見月光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頭。新娘的頭發會梳成發髻,以示她嫁作為人婦後踏入成人的階段。邊梳頭的同時好命佬或好命婆要邊說出押韻的吉祥語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寓意祝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滿。最後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紅頭繩系在新郎或新娘的頭上,這樣才算是完成的上頭儀式。由於上頭是父母為兒女祝福的一種儀式,所以較為重視。. _
男方上頭. _
上頭前應先用綠柚葉沐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取其新的開始之意,案前應准備湯圓三碗(每碗九粒)、鏡、紅頭繩、尖梳、子孫尺、龍鳳剪刀,到吉時由好命人上頭(梳頭),並誠心向天參拜,上頭完畢後便可與家人及兄弟們同吃湯圓,分享結婚的喜悅。. _
男方吉祥上頭套裝:. _
(尖梳、鏡、龍鳳燭、子孫尺、紅頭繩、龍鳳剪刀、等). _
女方上頭. _
上頭前應先行用綠柚葉沐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然後要擇一個可以看見月亮的窗口,燃起龍鳳燭後要連同三碗湯圓、生果、燒肉、雞,誠心向天參拜,更要准備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針線包、紅絲巾;而龍鳳剪刀代表有利、子孫尺、鏡乃取其光明繼後之意,即所謂[龍頭鏡、鉸剪尺]. _
女方吉祥上頭套裝:. _
(梳、篦、針、線、龍鳳燭、龍鳳剪刀、鏡、紅頭繩、子孫尺等). _
小貼土:. _
可一切從簡的,以利是代替,寫上(過大禮利是)就可以了。如代替豬肉的(豬肉金)、代替前料的(衣料金)、但是一些重要的禮品,應盡量親自找來,包括:龍鳳餅一對、唐餅數個(約八個)、龍鳳燭一對、對聯一幅及生果等。聘禮中物品寓意吉祥,數量則必須成雙成對,忌用單數。女家收到男家的聘禮並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屬於男家的物品,則需要回禮;禮品中不可以送手帕,因為有分手之意。. _
. _
· 婚禮前的禮儀. _
. _
1.送聘禮:婚禮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著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福)、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意味著男方家有錢,會讓女子嫁過去享福。 3.安床:在結婚前一晚上,女方會找一個有福氣的男人(家庭美滿,父母健在,有兒子)來安新房的新床,並且把花生、紅棗、核桃等意味著早生貴子等好意頭的食品放在床頭。. _
. _
4.嫁妝:新娘會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備的嫁妝裝在一隻紅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帶到婆家去。. _
. _
5.上頭:結婚前晚,會選擇一個吉時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並且會通知男方在同一時間拜。. _
. _
6.梳頭:新娘會請一個有福氣的長輩來給自己梳頭。. _
. _
7.吃湯圓:意味著可以圓滿成婚,圓滿幸福。. _
. _
婚禮當天的禮儀. _
. _
1.迎親:婚禮上午,男方的接親隊伍就要來女方家接親了。現今,接新娘是整個婚禮的一大高潮。第一關便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測試,必要時還加上歌情話,但最重要的還是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姊妹滿意後才開門。新郎應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製花球)。. _
. _
2.找紅鞋:新郎會在接新娘的房間里找給新娘穿的紅鞋子,給新娘穿上後才能把新娘帶走。. _
. _
入門. _
. _
到達男家後,新娘由大妗攙扶下踏入男方家門。在大門坎外會預先放一個燃木炭的火盆(銅盆或鐵盆均可),新娘需從火盆中跨過,這叫「過火盆」,取其發旺、趕邪之意。接下來是拜堂儀式,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參拜家翁家姑。拜過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禮後,一對新人便會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並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後再按家中各人輩份和長幼逐一向長輩敬茶,至於跪下與否,則視乎敬、受雙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後,新人會互相對拜,大妗姐不斷說些吉祥話,在互租對拜後,拜堂才告禮成。. _
. _
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敬茶是一個很重要的禮節。新人在拜過祖先,要向父母敬茶,這樣不單代表答謝父母養育之恩,同時亦代表雙方家長接納新郎或新娘為家族中的新成員,是身份備受確認的象徵。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內,通常都放上兩枚紅棗和蓮子,寓意早生貴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長輩喝了新娘這杯茶後,會送上金手鐲、玉器等首飾作為新媳婦的見面禮,又會在盛托香茶的盤上(俗稱「檳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為大妗姐的賞錢。. _
. _
出門. _
. _
抵達女家後,第一關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的測試,必要時還要宣讀愛的宣言(賣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給予眾姐妹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姐妹滿意後才開門。入門後,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帶出來交給新娘的父親,再由父親把新娘交給新郎,正式行夫妻見面禮。跟著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雙親奉茶跪拜,接新娘儀式就此完成。. _
. _
完成上述儀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摻扶並打紅傘,寓意開枝散葉,其它姊妹也須邊走邊撒米及紅、綠豆、金紙碎,俗稱「喂金雞」,據說可防止金雞啄新娘。上花車前,新娘要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表謝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過門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須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過門,如果新娘早於兄長結婚,須將兄長的褲掛於門口之處,由新人在褲襠下穿過,假若早於姐姐結婚的話,則送一條裙給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門或過門,應暫時迴避。. _
三朝回門. _
回門雖然並沒列在三書六禮中,卻是中國人傳統一個極重要的嫁娶禮儀,絕不可掉以輕心。從前,新娘出嫁後,會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新娘在回門時,要穿我國傳統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紅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潔的身份,只有黃花閨女才可穿。同時男家一定要送回金豬一隻,以示新娘子的貞潔。女家收到金豬後即分予親戚朋友、街坊鄰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兒不辱門楣。傳統上,岳丈母需留回門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飯,但現在大多數新人為省時間,都選擇即日回門,即新人在男家拜過天地及奉茶給翁姑後,便即時進行回門儀式,之後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樓,新人亦可於第二天回門,但切不可超過第三天,這代表男家不滿意新娘,不批準新娘回娘家。現在回門大部分禮品都由利是代替,但乳豬例外。. _
回門禮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金豬一隻、西餅兩盒、酒兩瓶、生雞一對、豬肚及豬肉各兩斤、水果兩籃(代表生生猛猛)、有頭生菜(風生水起)、蔥(鬆鬆動動)、伊面兩盒(代表恩愛纏綿)、有頭尾甘蔗兩根. _
回門回禮:2(由女家送到男家)金豬頭、尾、手腳各一隻、豬舌半邊、西餅一盒、有頭甘蔗、有頭生菜. _
婚嫁禁忌. _
1、結婚之日,新娘出門時,嫂嫂不能相送,因為[嫂]與掃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門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的財運。. _
2、婚禮未舉辦完畢,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頭都病在床上。. _
3、新娘結婚當天必須穿新鞋,寓意將舊物丟掉。. _
4、新娘出門時,必須要佩戴耳環,以示聽話,沒有穿耳的可佩戴夾耳環。. _
5、新人的長輩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時候,應在他(她)應坐的位置上 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後順便移一下凳子,再讓下一位就座。

8. 廣東人結婚的習俗

每個地方的婚宴習俗各不相同,我給大家普及下廣州這邊的習俗。

廣州這邊一般是6時恭候7時開席,而實際開席時間則由主人家視情況而定,一般都是根據客人的上座率來決比較有心思的新人呢,會在開席前准備一些視頻短片,輪回播放他們的婚紗照、甜蜜照片或者視頻,讓賓客們一起分享他們此刻的愉悅,也可以給提前到的賓客看看短片打發時間。新人則是站在宴會廳門口,恭候客人。

敬完一輪酒,新娘就趕緊去換衣服接著敬茶,新郎呢就可以回座位稍作休息(有經驗的朋友都會提醒新人在第一道菜上來時就開始狂吃,後面基本上沒什麼機會正兒八經的吃上幾口);敬茶的時候新娘帶領一幫子姐妹,每到一桌就用粵語喊:飲杯媳婦茶,富貴又榮華,聽曬老婆話!結了婚的客人還得回個喝茶利是(一般都是5元、10元,上不封頂)圖個好意頭,到這為止婚宴的基本流程都完成了;接下去,就是客人自由回敬新人,如果客人鬧得厲害的,新郎在這個時候就得做好心理准備,防止被灌倒了...

喜宴尾聲,新人站在門口恭送客人,至此整個婚宴就算告一段落,喜劇收場啦!~

整個過程,嬉嬉鬧鬧,一般9點到9點30分左右就結束了!

不知道廣州這邊的習俗是不是跟你家鄉的一樣呢!?

9. 我想知道,廣州婚嫁有哪些習俗

流程如下:
禮金——兩家人約出來吃個飯,談一下禮金要多少(一般都是新人各自跟自己家談妥了,出來就見個面而已)
過大禮——現在那些結婚用品店都會幫你弄齊一套過大禮的東西
好瞭然後就要准備好日子的事情
結婚前一天:新郎先跟兄弟,伴郎去玩一下,喝喝酒啊,什麼都行啦,晚上12點要拜神、上頭。
而新娘一般前一天都會拿衣服、弄頭發、做美容、做指甲等;伴娘和姐妹們會陪新娘過這一晚,要吃湯圓、拜神、上頭……
第二天一早新郎帶兄弟們洗個頭,然後就出發接新娘。
新娘和姐妹們會提早起來化妝……(女家會給所有人紅包)

新郎及兄弟到了後,姐妹們就問要紅包和玩新郎(注意:先給的都是小的,什麼1塊啊,5塊之類,大概玩一段時間,就要給大紅包(這個價錢也是提早談好的,一般是699,999之類),給了大紅包就會進到新娘的家裡;然後會給新娘找一隻鞋,這鞋子姐妹們一般都提早收起的,找到,幫新娘穿上,就可以祭祖、敬茶(飲茶的會給紅包給新人、還有金器)……
出門(新娘是絕對不能回頭的,會意思意思帶上嫁妝)

到新郎家,繼續:祭祖、敬茶、兄弟姐妹鬧洞房(男家會給所有人紅包)

回門:正常應該是結婚第三天才回門的,但現在人為了方便,當天就會回門了,會帶些燒豬等什麼東西回去,然後吃一碗面,再去酒樓(一般跟著回門的就新人以及伴郎、伴娘,其他兄弟姐妹都會先去酒樓打點一下,例如負責分喜糖、喜煙、場地布置等工作)

然後新人到場(下午5點左右吧)
站在酒店門口迎賓……收人情,回禮、嘉賓簽到、拍照等……兄弟姐妹們會帶嘉賓到自己的座位;
人齊了(一般晚上7點左右),一般酒樓都有MC專門玩一下新人,搞一下氣氛(所以大家結婚一般都會給服務員紅包的)
上到第三道菜,新娘就要換晚裝,跟新郎帶著兄弟敬酒,敬完酒,新娘又要換傳統的服飾,帶著姐妹們敬茶(這些都是一圍一圍敬的,重點嘉賓一個一個敬)

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新郎新娘又回到門口……送客
家人及兄弟姐妹合照……
酒席完畢……一般情況下新人會和兄弟姐妹唱唱K什麼的以示感謝

OK……還有太多細節了OH MY GOD

10. 廣州結婚風俗

廣州本地的傳統婚禮程序相當復雜,大體來講可以分為三個「總綱」——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每個總綱之下還有若干具體名目,從最初的「提親」到最末的「回門」,前前後後沒有個把月無法全部完成儀式,用「繁文縟節」來形容最恰當不過。

所以有人說,正式的廣州婚禮是富人和閑人的專屬,而貧民大眾則只是挑其中的某些必要程序執行一二而已。

婚前禮:婚禮前最後的重要程序是迎親。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親;女家收取男家送來的部分禮物(不能全收),並回禮致謝。

婚前的禮儀

1.送聘禮:婚禮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著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福)、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意味著男方家有錢,會讓女子嫁過去享福。

2.回禮:女方家也會接著回禮,禮物包括檳榔(意味著新郎)。

3.安床:在結婚前一晚上,女方會找一個有福氣的男人(家庭美滿,父母健在,有兒子)來安新房的新床,並且把花生、紅棗、核桃等意味著早生貴子等好意頭的食品放在床頭。

4.嫁妝:新娘會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備的嫁妝裝在一隻紅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帶到婆家去。

5.上頭:結婚前晚,會選擇一個吉時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並且會通知男方在同一時間拜。

6.梳頭:新娘會請一個有福氣的長輩來給自己梳頭。

7.吃湯圓:意味著可以圓滿成婚,圓滿幸福。

正婚禮:新娘到男家後當天的禮儀。新娘和新郎雙雙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父母以及夫妻對拜。之後,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向男家父母和年長者以及賀喜的親友獻 「心抱」(即媳婦)茶。被敬茶者喝完茶後,要給新人封「利市」(即紅包)。男家隨後設宴款待親友。宴中,新郎、新娘要逐席敬酒,散席前要敬茶。在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要對飲蓮子糖水,取其「連生貴子」的好意頭;要對飲「百合茶」,取其「百年好合」、「白發齊眉」之意;要吃和順欖,取其和氣、順利、甜蜜的意思。

婚禮當天的禮儀

1.迎親:婚禮上午,男方的接親隊伍就要來女方家接親了。現今,接新娘是整個婚禮的一大高潮。第一關便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測試,必要時還加上歌情話,但最重要的還是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姊妹滿意後才開門。新郎應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製花球)。

2.找紅鞋:新郎會在接新娘的房間里找給新娘穿的紅鞋子,給新娘穿上後才能把新娘帶走。

3.敬茶:新人再向雙親奉茶跪拜(若依照舊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見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新人應站著奉茶給女方父母。不過現時已沒有這么講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4.撐紅傘、撒米:由伴娘撐紅色傘伴新娘新郎出門,並且會邊走邊撒米給雞吃,以免雞啄到新娘。

5.繞吉祥路:迎接新娘的車必須繞著市區的吉祥路名的路走一圈。如吉祥路、惠福路等有好聽吉祥之名的路。

6.過門:過門指新娘由女家出門後正式踏入男家,拜見翁姑及男家其他長輩。

7.婚禮:到酒店舉行儀式,有司儀會主持儀式。

8.敬客:酒宴開始之後等到上魚的時候,新娘換上傳統的龍鳳褂給客人敬茶。

9.入洞房:酒宴結束後新人會和一些朋友開始去新房參觀或者娛樂。

婚後禮:新婚夫婦於婚後第三天回娘家,稱「三朝回門」。這是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回門時,夫家備上禮品,包括燒豬、雞和禮餅等。新婚夫婦必須於當天日落前返回夫家;且往返都要順著迎親時的原路走,不能「三天走兩條道」。

婚後的禮儀

回門:三朝回門指在婚後第三天,新婦由夫婿陪同,帶備燒豬及禮品回娘家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