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舌尖上的中國到了哪些地方
廣東 8次
(另外香港3次,澳門1次)
浙江 8次
雲南 7次
北京 江蘇 4次
陝西 3次
上海 廣西 吉林 安徽 2次
山東 黑龍江 蒙古 山西 湖北 海南 福建 台灣 新疆 貴州 甘肅 河南 西藏 四川 重慶 遼寧 1次
廣府地區(8次):
1、廣州(出現3次)
竹升面,鮮蝦雲吞面(出現在第二集)
沙河粉(河粉,出自沙河村,又名沙河粉)干炒牛河 (出現在第二集)
美食家莊臣的故事(主持美食節目) 清蒸魚、白切雞、上下九姜醋(出現在第六集)
2、佛山順德 1次
均安村宴 歐陽廣業的故事 均安蒸煮 粉葛蒸肉(出現在第五集)
3、澳門 1次
陳皮鴨,其實陳皮鴨是廣東新會的.
4、香港 3次
畫家梁以湖的敬老生活 (出現在第五集)
臘味煲仔飯 (出現在第四集) 南安臘鴨
臘味煲仔飯是廣州的,好不好(東莞的也很出名)
大澳蝦醬 (出現在第四集)
5、客家地區 1次
惠東縣、龍門縣 鹽的故事 (出現在第六集)
鹽焗雞、菜乾
6、潮汕地區 2次
汕頭 採集野生紫菜 紫菜肉丸湯(出現在第六集)
製糖、醬香風味
浙江 出現次數7次
冬筍、筍湯
1、寧波 年糕(出現在第二集)、艾草的年糕
2、嘉興肉粽(出現在第二集)
吃粽子是楚文化的體現嗎,貌似南方都會吃粽子過端午爬龍舟
3、紹興 安昌古鎮 臘味(出現在第三集) 釀酒 釀醬
4、梁子庚創意餐飲概念工作室 西湖醋魚 鹹蛋(出現在第五集)
5、金華火腿 蜜汁火方(出現在第四集)
6、天台山佛教素食
雲南 7次
1、采松茸 (出現在第一集)
2、大理 出現兩次
乳扇 、諾鄧火腿
3、建水古城 豆腐(出現在第三集)
4、香格里拉 尼西黑陶(出現在第五集)
5、昆明 汽鍋雞(出現在第五集)
6、長街宴(出現在第七集)
江蘇 5次
1、揚州 大師居長龍返鄉協助籌建淮揚菜博物館
2、鎮江醋排(出現在第六集)
3、太湖 靖江 大閘蟹 蟹黃湯包
4、興化芋頭(出現在第七集)
5、無錫排骨 出現在第六集
北京 總共4個
1、蒙古餐廳,烤羊背(出現在第三集)
2、餃子 過年團圓(出現在第二集)
3、魚頭泡餅(出現在第一集)
4、樓頂種菜(出現在第七集)
陝西 出現總數3次
1、西安肉夾饃(出現在第三集)
2、綏德 黃饃饃(出現在第二集)
3、岐山 臊子面(出現在第二集)
上海 總共出現兩次
1、醉蟹
2上海人吃大閘蟹(出現在第七集)
安徽 總共出現2次
1、毛豆腐(出現在第三集)
2、徽州 臘八豆腐(出現在第四集)
吉林 總共出現2次
1、查干湖冬捕 (出現在第一集)
2、腌泡菜(出現在第四集)
湖南 總共出現2次
1、長沙 周賽群的廚藝班 長沙臭豆腐(出現在第五集)
2、靖州 腌魚
四川 出現次數1次
魚香肉絲
重慶 出現次數1次
麻辣火鍋(出現在第六集)
貴州 出現次數1次
黎平 辣湯米粉
河南 總共出現1次
丁村長壽面(出現在第二集)
西藏 總共出現1次
青稞酒 酥油茶
甘肅 總共出現1次
蘭州拉麵(出現在第二集)
新疆 總共出現1次
庫車薄餅(出現在第二集)
內蒙古 總共出現1次
錫林郭勒 奶豆腐 奶茶(出現在第三集)
廣西 出現次數2次
柳州春筍(出現在第一集)
高蹺捕魚(出現在第一集)
黑龍江 出現次數1次
依蘭 大豆做醬(出現在第三集)
湖北 出現次數1次
嘉魚挖藕(出現在第一集)
海南 出現次數1次
南海捕魚
福建 出現次數1次
霞浦紫菜種植(出現在第四集)
台灣 出現次數1次
烏魚子
2. 廣州哪家酒家的點心比較好吃
聲明一下,我雖然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但也僅僅只是普通的廣州人,跟大多老廣州一樣喜歡飲早午茶,沒什麼權威性,唯一的優勢只是離得近,食過廣州酒家、利苑、陶陶居、和苑、南園……
俗話說食在廣州,廣州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廣州美食種類繁多,包含粵式早茶、腸粉、叉燒、老火靚湯甜品等…其中不乏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美食。
吃完之後結賬的賬單可以在他們旁邊的廣州酒家的伴手禮店買東西。
憑賬單會打九折,我朋友買了一盒!不過偷偷跟你們說,如果到外面的廣州酒家餅店,有時有特價,反而便宜;
提供給大家參考啰!
綜合比較這兩間名店
如果大家來廣州想知道哪裡有好吃的點心,其實並不好推薦,就跟小當家一樣,每個特色店鋪都有其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廣州的名店很多,諸如廣州酒家、蓮香樓、點都德、利苑、陶陶居、和苑、南園……,這次真實地點評只出了兩家的廣州酒家、陶陶居。
只從這兩家裡推薦的話,如果要體驗廣州早茶,喜歡人多熱鬧感就去陶陶居;如果要宴客體驗精緻,就去廣州酒家;
另外,酒樓都是早上,甚至某個時間點內進場會有折扣,然後晚上就吃不到這種點心類,價格也會偏高喔!
僅是個人觀點,所有人的口味都不一樣,每家店的點心都能嘗一下肯定是極好的。感興趣的可以留言互相交流下。
3. 舌尖上的廣州,都有哪些值得吃的美食
舌尖上的廣州,都有哪些值得吃的美食
萬眾期待的米其林,終於寵幸到廣州了,2018年第一版米其林指南就在上個月正式發布啦!大致看了一下米其林榜單,卻沒有發現小編心裡的心頭好並沒有上榜!真正想要探尋地道美食並不一定要參照米其林,下面就來看看小編的推薦吧!
吳財記面館。這家曾被BBC采訪過的吃食小店隱藏在神秘的小巷子里,卻抵擋不住當地人對她的喜愛。店裡的面條勁道、雲吞爽滑、湯底醇厚,讓人無法抗拒。基本上來的客人都會點一份炸雲吞,看著很朴實,但味道卻很驚艷。地址:大同路84號和隆里20號。
4.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去過哪些地方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雲南香格里拉、浙江遂昌、大理、湖北嘉魚、吉林查干湖、廣西東興;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山西襄汾丁村、貴州黎平、西安、蘭州、陝西岐山、嘉興、寧波;
第三集轉化的靈感:雲南建水、內蒙古烏珠穆沁、黃山-徽州、紹興、東北地區;
第四集時間的味道:黑龍江綏化、香港、湖南湘西靖州、黃山、金華、上海、福建霞浦、台灣雲林;
第五集廚房的秘密:雲南香格里拉、廣東順德、揚州、長沙、杭州、香港;
第六集五味的調和:汕頭、澳門、無錫、潮州、鎮江、樂山、廣州;
第七集我們的田野:貴州從江、大連獐子島、湖州、江蘇靖江、上海崇明、江蘇興化、日喀則、北京。
5. 《舌尖上的中國——五味調和》中出現的廣州西關美食是在哪裡,還有具體路線和地址
視頻中出現了上下九步行街的茶樓和豬腳姜、牛雜等小吃。長壽路地鐵站D出口出站後往寶華路方向走到盡頭轉左。一條巷子都賣豬腳姜的在陶陶居斜對面。
6. 舌尖上的中國,廣州竹升面地址在哪裡要真實的,現在能吃到的,在線等,我用導航去
現在很多地方都有竹升面吃,只不過沒有傳統上那種真正全人工制的了。頂多都是半人工半機械製作了。
舌尖上的中國那個竹升面,是中國大酒店食街制的。而原和平西路8號那間只是借用名氣來炒作。雖然這間店也是在做竹升面,但其實做得一般,面身做得比較軟。而且這間店已經搬遷了,搬到和平中路去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店面,在一間發型店的旁邊。那店的名字叫竹園竹升面。在那附近有好幾間吃竹升面的地方呢。
7. 廣州竹升面在舌尖上的中國上面播出來的哪家
你說的竹升面其實就是我們廣州人說的雲吞面
你去老廣記看看吧,廣州雲吞面他們家做得比較早,比較成熟。我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路過他們家,都排很長的隊伍。
8. 《舌尖上的中國》之廣州菜你知道多少
以下觀點純屬個人看法、個人口味,人均也是我們自己最後的付款金額。上面圖片一般是如果第一張圖有標簽,後面的第二三四張沒有標簽,那麼第二三四張和第一張圖是同一家店。這些店不能說全是我的推薦,只是探店體驗分享。
1.後街唐廚(粵菜)
這家店剛開的時候去吃的,現在開了很多家分店了。食物類型我覺得也是創意粵菜類。因為真的不像粵菜,但他給自己的標簽也確實是粵菜。食物有顏值,味道也算可以,可以一試。
人均70+
4.點都德
廣州超級火的早茶店,全天供應點心。所以像我這種早上起不來的人不用怕會錯過早茶時間。必點紅米腸。
人均90+
9. 《舌尖上的中國》中的所有美食
自然的饋贈
香格里拉:松茸
江浙地區:冬筍,油燜冬筍
廣西柳州: 酸筍,黃豆酸筍小黃魚
雲南大理 諾鄧山區:諾鄧鹽,血腸,火腿,萵筍炒火腿,火腿炒飯
湖北嘉魚:藕,蓮藕燉排骨
吉林查干湖:湖水大魚,魚頭泡餅(北京)
海南:香煎馬鮫魚,酸菜魚湯,水煮紅螺
主食的故事
山西襄汾縣:花饃,花捲,油卷
陝西綏德:黃饃饃(糜子面)
新疆庫車:饢餅
中原地區:饅頭
貴州黎平:米粉,湯粉
廣州沙河:河粉,干炒牛河
陝西:西安涼皮
陝西:肉夾饃,牛羊肉泡饃
蘭州:拉麵
廣州:竹升面,雲吞撈面
中原地區:手擀麵
陝西::岐山臊子面
嘉興:粽肉子,蛋黃棕
寧波:年糕(粳米),梭子蟹炒年糕
北方:餃子,燜面(陝西河南)
轉化的靈感
雲南紅河建木縣:碳烤豆腐球,石屏縣,老豆腐
中原地區:石膏豆腐
內蒙古:錫林郭勒旗,奶茶,奶豆腐,奶製品
雲南白族:豆腐皮
北京:蒙古餐廳,烤羊背
浙江:天台山,僧人的素食中豆製品很重要
安徽:毛豆腐
10. 為什麼廣州的一間煲仔飯在上了《舌尖上的中國》後反倒差評持續
都說到了《舌尖》的食材最終全是火的,因此可以上電視的美味就代表著這美味是受到了大夥兒的認可的,而上過電視以後就會有愈來愈多的人樂意去了解去試試看這美味,因此說許多的食材到了《舌尖》以後全是五星好評持續的,可是有好的當然就會有壞的,今日,小編就給大夥兒詳細介紹一下這到了《舌尖》後反倒是差評持續的美味。
因此說許多人在看完舌尖以後會特意去店鋪吃煲仔飯,可是時間長了以後這間店反倒是差評持續的,原本這間店實際上去吃的人全是旅客,通常本地人是也不愛在這間店鋪吃的,因此這間煲仔飯的價錢確實好貴,2個人去吃都能吃掉快100元。
我們都知道煲仔飯實際上是相近快餐的,主要是用物美價廉、量大為主,許多人感覺花100多元去吃煲仔飯還不如用這錢去飯店裡就餐呢!因此餐飯店的環境更強並且吃著也感覺心中安穩,終究是掏錢服務了,可是在這類小店吃一頓還要花上幾百我覺得是很虧的,當地人都說自個吃過一次就也不上當受騙了,這個店是專坑外省人的,遊人到了都想嘗一嘗因此就都花了冤枉錢了。不過好與不好吃我覺得所有人的口感不同是都沒有方法分辨的,只不過是小編感覺這類食材還是性價比高一點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