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未來廣州會發展成什麼樣
擴展閱讀
廣州去哪裡的高鐵便宜 2025-08-16 09:42:52
廣州市會議日是什麼 2025-08-16 09:37:56
廈門哪裡有農場 2025-08-16 09:37:56

未來廣州會發展成什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7-13 17:45:00

『壹』 廣州「十四五」規劃綱要來啦!細品之下,未來廣州置業高地在哪

「創新」和「科技」是廣州未來發展的重頭戲,而政策是未來廣州各板塊樓市發展的風向標。

根據今日下午(5月19日),《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發布的內容,廣州未來重點發展的區域有哪些呢?還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

重點區域方面:

未來,廣州將以 " 一區三城 " 為基點,鏈接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州科學城、廣州國際生物島、天河智慧城、廣州大學城、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等關鍵節點的科技創新軸,串聯廣州三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完善沿線產業規劃、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集聚國際一流的人才資源、科技基礎設施、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科技型企業。

「一區」指的是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范圍包含:琶洲核心片區(含廣州大學城),未來將建成世界一流的數字經濟集聚區;魚珠片區,未來將打造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城示範區;廣州國際金融城片區,未來將建成金融科技先行示範區。

「三城」是指南沙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廣州科學城。

其中,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是舉全力建設,而南沙科學城和南沙國際金融島則是定位為高標准建設,中新廣州知識城則定位為深入推進,廣州科學城則是提質升級。

以上這些重點區域未來廣州將會著重發展,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各區布局方面:

以珠江為脈絡,立足北部山林、中部都會、南部濱海自然地理稟賦,優化樞紐型網路城市格局。

中部突出數字牽引、國際都會功能,著重優化中心城區功能,加快城市發展向內涵提升轉變,深化城市更新,提升行政管理、科教文衛、數字經濟、高端服務等核心功能,增強高端資源配置能力,建設與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城市中心。

南部突出科創引領、灣區門戶功能,著重提升南沙城市副中心,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深化與深圳西部及佛山、珠海、中山聯通發展,創建廣深「雙城」聯動先行示範區。高品質規劃建設蓮花灣片區,打造連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

東部突出知識創新、智造高地功能,著重建設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打造國家知識中心和中國智造中心,做強增城現代化中等規模生態城區,促進與深圳優質資源要素暢通流動,積極推動與東莞融合發展。

西部突出區域聯動、同城示範功能,著重加快廣佛全方位深度融合發展,強化交界區結對合作,提升廣佛極點輻射力,加快打造廣州南站門戶樞紐。

北部突出城鄉融合、生態屏障功能,著重做優做強生態功能、綠色經濟,高水平發展臨空經濟,加快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提升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質量。

無論是中部地區的天河、海珠、白雲,還是南部的增城、南沙,都將承載不同的功能建設。總而言之,各區分工明確,發展規劃清晰。

產業發展方面:

產業的規劃布局,從大的方面將會提升整個區域的發展價值,從小的方面,對於板塊的配套、交通、基建都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和提高。

一是做優做高沿江產業帶。

著力提升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優化升級天河中央商務區、天河高新區、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範區、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海珠廣場文化金融產業創新區、中大國際創新生態谷、白鵝潭商務區等產業平台,打造數字經濟、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集群。

二是做強做大東南部產業帶。

充分發揮廣州開發區、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埔—從化產業共建合作區、從化溫泉生態經濟總部集聚區、廣州國際生物島、黃埔港新貿易創新中心、穗港智造合作區、穗港科技合作園、穗澳合作示範園、廣州東部交通樞紐商務區、番禺經濟技術開發區、萬博長隆片區、廣州番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粵港深度合作園等重點平台帶動作用,形成集中度顯示度更高的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三是做實做特西部產業帶。

建設廣州南站商務區、廣州北站商務區、花都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廣州民營科技園、白雲新城總部集聚區、海龍廣佛高質量發展科創示範區等重點平台,建設製造業、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特色產業集群,提升產出效益。

產業集聚意味著人才集聚和人口紅利,人口集聚與生產要素的空間配置效率密切相關,配置更有效率的地區,在接下來的10年裡更易吸引人口流入,因而產業結構能更好地篩選出來人才的屬性,相互促進。對於樓市而言,資源投入重點和產業發展方向所在的區域,也會成為置業的方向和熱點。

交通樞紐方面:

密集的軌道交通網路和對產業布局的注重,將增強區域的自身輻射力。

一是構建以白雲國際機場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

完善以白雲國際機場為中心的綜合交通體系,加強空鐵聯運,推動機場30分鍾直達中心城區、1小時通達珠三角城市、3小時聯通泛珠三角城市。推進白雲國際機場第三航站樓(T3)綜合交通中心建設,將高鐵、城際、地鐵引入機場,實現與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高鐵互聯;建設白雲國際機場至廣州北站快速軌道交通,推動空鐵雙樞紐一體化規劃建設,增強對泛珠三角地區的輻射能力。

二是引導貨運功能向南沙港區、新沙港區、黃埔新港港口集聚。

建成南沙港區四期,加快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南沙港區五期等項目建設,更好適應運輸船舶大型化發展趨勢。

三是構建廣州站、廣州東站、白雲站「三站一體」中心組合樞紐。

建成白雲站並升級廣州站、廣州東站,建設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廣州至廣州東三四線;實施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新建魚珠站,增強高鐵進中心城區能力;擴建廣州北站為北部重要樞紐客站,提升南沙站鐵路樞紐地位。

四是以城際鐵路為骨架,打造以廣州為中心的1小時軌道都市圈。

加快建設廣佛環城際、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等,規劃建設中新廣州知識城連接南沙科學城的快速通道。

五是重點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一)在建項目:3號線東延段、5號線東延段、7號線二期、7號線西延段、10號線、11號線、12號線、13號線二期、14號線二期、18號線、22號線。

(二)規劃建設項目:8號線白雲湖至廣州北站段、8號線萬勝圍至蓮花段、24號線。

(三)規劃研究項目:22號線南延線、城市軌道第四期建設規劃線路。

路通財通,交通對於人才和產業的集聚起到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未來,各區的經濟發展提速,交通絕對是一大重要影響因素。

總而言之,《綱要》與市民未來的居住置業息息相關,看懂《綱要》,才能看懂廣州未來樓市的高地在哪,值得在廣州想要置業的購房者深讀。

『貳』 廣州未來發展規劃

法律分析:廣州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市新聞中心舉行。會上介紹了《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相關情況。

《綱要》作為謀劃廣州「十四五」發展的總綱領、總目標和總要求,突出體現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三個新」的核心要義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清晰描繪了廣州市「十四五」時期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宏偉藍圖。《綱要》共17章79節,涵蓋了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超過10萬字。

《綱要》在科技創新、現代產業、智慧城市、交通樞紐、城市更新、城鄉融合、生態環保、文化建設、民生福祉、安全保障等方面,梳理了「十四五」時期十大工程作為附件,共58個大項,預計總投資超5萬億元,「十四五」時期投資超2.6萬億元,旨在強化實施支撐,推動《綱要》擘畫的美好藍圖落到實處。

法律依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第一章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我市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1,鞏固提升城市發展位勢的關鍵階段。

『叄』 為什麼說,一線城市裡廣州最有前途

一個城市是否有前途,要從衣、食、住、行幾個方面全面對比。

衣,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在廣州,中高檔的十三行、白馬片區;中低檔的廣園西、沙河大街,只要你在廣州有個住所,保持一個不錯的身材,在廣州買衣服的錢可以忽略不計,換季的時候,一百塊幾件做工精細的體恤,一百塊三四件棉衣,兩件全掛里風衣都不是開玩笑,那是實實在在的事實,當然,如果你對穿著很講究,廣州隨處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不怕你錢多。

食,食在廣州,這個我就不啰嗦了。全世界都知道,在廣州幾塊錢可以吃飽肚子,幾千幾萬一頓的大餐也處處都有,你能想到想不到的在廣州都能吃到,廣州的飲食清淡營養還環保。

『肆』 廣州哪個區的經濟發展潛力比較大

廣州哪個區經歷發展比較大,首選增城石灘Tod板塊。
第一、增城作為廣州東進的重點發展規劃,從撤市並區以來,經濟和交通發展得到了飛速發展。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創走廊的橋頭堡位置,增城連接東莞,廣州,惠州3地交匯的重要位置,從新塘Tod的建成,目前已實現通車,對城市發展有了核心價值。從而石灘Tod的建立,未來連接新塘,廣州東站,深圳,汕尾和汕頭,也將整個珠三角的交通動脈連成一體。實現珠三角1小時生活圈。
第二、經歷發展離不開產業,廣州教育城已經選址增城,未來大批的科技型人才將在增城學習就業,帶動經歷發展。並列廣州經濟開發區,南山開發區,作為廣州三大國家開發區,引進了廣汽本田研發中心,東鵬飲料,阿里巴巴,京東,中國聯通,豐樂醫療研發中心等優質企業,還有低碳總部園提供了優質企業的辦公環境,相信未來增城的發展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第三、增城除了產業發達,交通便利,教育配套和醫療配套,環境優美,適宜居住。引進的華師附中,還有百年名校廣州中考排名第二增城第一的黃岡中學,天恩雙語學校,碧桂園中英文學校,都作為廣州優等學府,家鄉為了小孩讀書提供了優厚的環境,還有前海人壽醫院,目前增城醫療環境和設備都在國家領先水平,多達780個床位,集養生,醫療,檢查商業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為了附近居住的業主提供了強大的後盾。

『伍』 你認為那些方面在廣州未來的發展中還要注意呢

這個提案專家們已經提交過了,

建議的是政府搬遷到南沙。




專家力挺搬遷到南沙


在地產界有一定年頭的小夥伴都知道南沙一直是不缺規劃利好的;近期的大灣區中心、廣州唯一副中心等等,但還有誰記得當年南沙可是號稱政府計劃搬遷到此的?


在「香港租借南沙」之後「南沙自貿區」之前,專家們曾建議廣州升級為直轄市並擴容佛山部分片區。然後將省府或市府其一搬遷到南沙。


這個建議當年引發了熱議,特別是南沙本地人,南沙新業主以及部分行業專家熱議。


為此周老還詳述了遷都南沙的九大積極意義。



可惜南沙獲得「自貿區」的新利好後,遷都一事不再被提起





老城限制城市發展


廣州老城區的確發展空間已經不大了,特別是省府與市府所在的越秀區已經難以升級了,例如前年的署前路地鐵改造,在公眾利益下仍無法推進,改造之難可見一斑。


由於規劃建設時間較早,廣州老城區普遍存在各種規劃缺陷,

  • 例如交通動線混亂、道路狹窄對於日益增大的出行需求日顯吃力;

  • 老舊寫字樓偏多,導致國家化公司只能到天河/琶洲的甲級超甲級寫字樓落戶;

  • 城中村及老舊社區居多,與廣州國際化大都匯的定位不相符;

  • 商業配套不足、臨街商業老舊,不能滿足新生代消費;

  • 等等…………

    均是老城區不利於廣州發展的理由,但新城區亦不是完美的

    新城發展緩慢

    近年發展的「新城」規劃較新能滿足廣州國際化的需求,

  • 道路寬趟交通方便;

  • 商貿區甲級超甲級寫字樓,商業綜合體林立;

  • 大型社區高聳,城市形象好;

  • 表面看來是非常好,但是

  • 發展一個新城需要很多年的時間,而且不一定能發展得好,

    其中發展得最好的珠江新城也要十餘年才算發展起來。

    其餘的琶洲、金融城、廣鋼新城、萬博新城尚在完善中,

    生活、商貿便利程度與老城區還有一定差別,

    不少落戶於此的公司還需日常往老城區「跑」

    已經有些時間沒聽聞提起的還有廣紙新城、廣佛新城、白鵝潭CBD等等

    老雷覺得,廣州的「新城」可以有很多,珠江新城只有一個。

    搬遷牽連甚廣,不敢貿然決定

    相比於老城區「城市更新」,將市府搬到新區也是一個方法。

    但是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個大型公司搬遷都要謀劃數年何況是政府部門?

    老雷覺得可以現將部分非行政機構先往新區搬遷,然後是事業性單位,最後才是部門機構。

    例如注冊在南沙的【廣州期貨交易所】在珠江新城「臨時辦公」已經一定時間了,

    如果能加快南沙辦公地址的建設或者選點現將其搬到南沙,也算對遷都走出的重要一步。

    我相信南沙業主以及地產從業者會感激泣零的。

『陸』 廣州未來十年發展規劃

法律分析:繼2000年廣州開國內大城市先河制定了《廣州城市建設總體戰略概念規劃綱要》之後,昨日廣州召開了《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2010-2020年》專家研討會,再開國內先河,首次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三規合一」。根據規劃,廣州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世界先進城市為標桿,按照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的定位,加快建設成為廣東宜居城鄉的 「首善之區」,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柒』 廣州未來的發展

廣州化工和重工工業主要向南沙發展,把南沙作為化工和重工工業區.
輕工業和高新技術工業向蘿崗區發展,包括保稅區,科學城工業區等.
市區主要向珠江新城發展,包括建設世界最高的電視塔,和新地標高層建築.
居民住宅區主要向金沙洲方向和天河東圃方向發展.現在新的樓盤幾乎都是向這兩個地帶建設.

『捌』 廣州未來的城市規劃是怎麼樣呢

廣州城市總規劃(2017-2035年)城市規劃草案

城鄉空間網路體系:主城區-副中心-外圍城區-新型城鎮-鄉村


主城區:荔灣、越秀、天河、海珠四區,白雲區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地區、黃埔區九龍鎮以南地區及番禺區廣明高速以北地區。是承擔科技創新、


副中心:南沙區全域。是廣州副中心與功能完整的濱海新城,也是廣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門戶。


外圍城區:花都城區、空港經濟區、知識城、番禺南部城區、從化城區和增城城區,是承接主城區人口、

『玖』 廣州的發展方向是怎麼樣的

廣州區目前而言是東進戰略,即向東發展黃埔和增城

1、首先從產業規劃上看,黃埔區規劃有濱江新城、科學城、中新知識城,未來黃埔將作為繼天河區後的廣州第二CBD。增城區目前規劃也很多,新塘的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朱村教育城,規劃中的新東站和已經落定的增城正果機場

2、交通上看,今年年底地鐵13號線開通,增城出發途經黃埔。另外地鐵21號線預計明年年底開通,從增城廣場出發直達天河員村,而且是廣州唯一一條快慢線,快線時速120公里/,9站到員村。

3、購房政策上看,為了引流增城區還不限購,外地戶口也可購買一套

綜合來講,眾多的產業交通規劃都表明了廣州東進的決心,不管是投資還是自住都建議可以趕緊下手。


『拾』 剛剛看到說:未來廣州將形成「一個都會區、兩個新城、三個副中心」的新城市格局.

廣州打造一個都會區兩個新城三個副中心

2012-11-0513:31:02來源:南方都市報暫無網友評論

分享到: 瀏覽字型大小:大中小|列印本頁|通過Email推薦給好友:

記者魏凱通訊員嚴明昆黃鼎曦余宏炳未來廣州將形成「一個都會區、兩個新城、三個副中心」的新城市格局,整個行政區域將劃分成25個功能組團,各組團集中建設,就近布局居住和就業,將中心城區佔全市交通出行量比例從現狀56%降低到39%。這是昨日新公布的城市功能布局規劃提出的未來發展目標。由單一中心變成多中心這份由市規劃局正式發布的文件說,上述「123」戰略具體內容為:一個都會區包括越秀區、荔灣區、海珠區、天河區、黃埔區、白雲區南部、蘿崗區的南部地區和沙灣水道以北地區;兩個新城是南沙濱海新城,包括南沙區和番禺區在沙灣水道以南地區;東部山水新城,包括蘿崗區的北部地區和增城市的中新鎮、朱村街道;三個副中心則是指花都副中心、增城副中心、從化副中心。在「123」總體框架基礎上,劃分25個功能組團。各組團集中建設,就近布局居住和就業,減少交通出行,實現緊湊集約、低碳高效的發展。和過去的城市格局相比,這一新規劃的亮點在於將目前單一中心格局轉變成多中心組團格局。而且,新格局中廣州主城區從過去的環城高速以內區域,擴展至包括蘿崗南部和番禺沙灣水道以北地區。新城區和副中心承接480萬人口規劃顯示,都會區、新城區和副中心將錯位發展。其中都會區將聚集現代服務功能,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實現人口、交通、製造業、低端服務業向外圍城區疏解,鼓勵引導中心城區教育、醫療、文化和體育等各類優質資源向兩個新城區、三個副中心覆蓋延伸。兩個新城區主要承擔交通樞紐、大宗物流、重型製造業以及會展、研發、教育、醫療等專項高端服務職能,同時完善人居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成為都會區功能、人口疏解的主要承載區,承接新增長的230萬人口。三個副中心,以自然生態保護為本底,作為城鄉統籌的主要載體,相應完善公共服務配套,促進農村地區城市化。承接新增長的250萬人口。配套交通方便,都會區將規劃新增10條通道,疏解中心城區的穿城交通,向北規劃新增和改造8條通道,加強都會區與花都副中心、從化副中心的聯系,向東規劃新增和改造8條通道,加強與東部山水新城、增城副中心的聯系;向南規劃新增和改造5條通道,加強與南沙濱海新城的聯系。各新城與副中心之間也規劃新增和改造12條通道,使得中心城區佔全市交通出行量比例從現狀56%降低到39%。市域面積69%劃禁建區和限建區生態保護方面,規劃將市域面積69%劃入禁建區和限建區,同時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保護5140平方公里的非建設用地。重點保護20.39平方公里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46片、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以及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通過構建三縱三橫、寬度300-1000米、長度約1000公里的生態廊道體系,限定一個都會區、兩個新城區和三個副中心的增長邊界,防止城市無序蔓延,構築城市生態安全格局。同時,完善城市綠地系統、綠道網建設,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打造百座嶺南特色現代建築規劃最後提出,堅持中西合璧、崇尚自然、以人為本的嶺南建築風格,打造百座嶺南特色現代建築精品和一批嶺南風貌展示區。以「三舊」改造為重點,合理提高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的開發強度,綜合開發地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