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州市區的范圍是什麼包括哪些區
州管轄的城市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市本級統籌區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簡稱「老七區」。東山、芳村、蘿崗原為老七區之一,後因合並而撤銷,南沙為新的老七區組成部分。
老四區原指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但是區域調整之後,就採用老三區(老城區),指越秀、荔灣、海珠;新四區為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
參考資料
廣州地處中國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中國南海,東連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三水、南海和順德,北靠清遠市區和佛岡縣及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相望,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中國的「南大門」,是廣佛都市圈、粵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廣州地處亞熱帶沿海,北回歸線從中南部穿過,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以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為特徵。全年平均氣溫20-22為攝氏度,是中國年平均溫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熱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氣溫達28.7℃。最冷月為1月份,月平均氣溫為9~16℃。平均相對濕度77%,市區年降雨量約為1720毫米。全年中,4至6月為雨季,7至9月天氣炎熱,多台風,10月、11月、和3月氣溫適中,12至2月為陰涼的冬季。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利於植物生長,為四季常綠、花團錦簇的「花城」。
Ⅱ 什麼是計容和不計容面積
計容面積又稱計容建築面積,即計算容積率部分的建築面積。一般情況下可以理解為地上建築面積。不計容面積是指可以使用但不能計做產權部分的面積。
大多數有過購房經驗的人都聽說過容積率這個名詞,但是可能還有小部分人對這個名詞並不是很了解。小編提醒大家,買房前一定要把不清楚的名詞了解清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准備了一篇關於容積率的文章,希望能幫到大家。什麼是計容和不計容面積?容積率多少合適?一起來看看這篇關於容積率的文章吧。
一、什麼是計容面積?
通常我們把可出售的總建築面積稱之為計容建築面積,其中包括可申報產權的部分建築面積,如車庫或者停車場。總建築面積=地上建築面積+地下建築面積。地上建築面積=計容積率地上建築面積+不計容積率地上建築面積。計容積率地上建築面積=地上建築面積-不計容積率的地上建築面積+特殊多倍計容積率的面積
二、什麼是不計容面積?
通常我們把不計算在內的建築面積稱之為不計容建築面積,不計容建築面積包括:建築物通道、建築物內的設備管道夾層、建築物內分隔的單層房間,舞台及後台懸掛幕布、布景的天橋、挑台、屋頂花架、涼棚、露台、露天游泳池、建築物內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裝箱和罐體的平台、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獨立煙囪、煙道、地溝、氣櫃、水塔、油(水)罐、貯油(水)池、貯倉、棧橋、地下人防通道等。
三、容積率多少合適?
其實建築園區的容積率是有一定要求的,高層住宅的住宅小區,容積率正常不應超過5,綠化率不應低於30%。如果容積率過高,會給居民帶來不利影響,容積率過高,居住密度大,可能會給居民帶來很多不利影響。一般來說,公寓性質的房屋居住密度會比較大,公寓的樓層高、每層居住人數多、電梯少。在發生意外情況時,居民從樓內撤離可能會造成擁擠,發生踩踏等意外事件。
容積率過高,綠地規劃也會減少,小區環境較差。因為容積率高的住宅項目意味著小區內房子建得密雜,而這類的住宅必定會帶來高密度的居住人口,最終導致小區內居住者的生活舒適度下降。還有就是,高密度的居住人口還會對小區內的健身場所、兒童活動區域、會所核心以及樓宇內的電梯、消防通道形成比較大的壓力。頻繁地使用會加速這些設施的老化率,因此在購買高密度小區時應該對此保留一定的要求。
Ⅲ 《2020年廣州經營性用地供地藍皮書》公布
今年廣州有哪些地塊可供出讓?土地供應的重點區域在哪裡呢?4月9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了《2020年廣州經營性用地供地藍皮書》,對收錄藍皮書中的173宗土地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住宅用地74宗(449.2公頃),商服地塊92宗(153公頃),其他地塊7宗(44.2公頃)。金融城起步區、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白雲新城商務區、番禺南站片區等區域是商服用地的主要分布區,而住宅用地則主要分布在白雲、增城、番禺、花都等區域。
●南方日報記者 劉懷宇 通訊員 穗規資宣
住宅用地主要分布在四個區
依據保障城鄉發展、產業用地有序有效供給和房地產用地持續穩定供應的原則,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節選了2020年廣州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部分經營性用地,編制了《2020年廣州經營性用地供地藍皮書》。本次藍皮書中共收錄173宗土地,其中住宅用地74宗(449.2公頃),增城區20宗、白雲區22宗、從化區5宗、番禺區9宗、花都區7宗、天河區3宗、荔灣區4宗、南沙區2宗、越秀區1宗、海珠區1宗,主要分布在白雲、番禺、花都、增城等區域;商服地塊92宗(153公頃),荔灣區6宗、天河區7宗、白雲區35宗、黃埔區2宗、花都區4宗、海珠區13宗、番禺區25宗,主要分布在金融城起步區、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白雲新城商務區、番禺南站片區等區域;其他地塊7宗(44.2公頃),番禺區1宗、海珠區1宗、花都區5宗。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廣州市將進一步夯實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用地保障,堅持發展主線促轉型,引導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保障產業用地有序供應,增強住宅用地有效供給,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為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土地要素支撐。
海珠區出讓地塊主要集中在琶洲
海珠區今年出讓的各類地塊共有15宗,除了一宗位於金輝路的住宅用地外,其餘全部位於琶洲地區。琶洲西區有10塊商服用地,和一塊文化設施兼容商務辦公用地;琶洲中一、中二區有4塊商服用地。
琶洲西區作為廣州黃金三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高水平規劃建設,對標國際先進創新區域,實現互聯網創新要素高度聚集,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建設成為互聯網創新集聚區,打造廣州緊湊型新CBD,打造有文化底蘊、有嶺南特色、有開放魅力的總部商貿區。琶洲西區將結合配套商業,從而創建一個多功能的地區供人們生活、工作、學習。規劃配套完善、多元活力的地下功能布局,打造自然舒適、立體豐富的地下空間環境和成熟先進、設施完備的市政及防災體系。
琶洲中一區出讓地塊為一宗商服用地,位於琶洲城市副中心,臨近琶洲會展中心,華南快速東側,新港東路南側,臨近地鐵8號線新港東站,交通便利。琶洲中二區可出讓地塊為3宗商服用地,位於科韻路東側,新港東路南側,附近有地鐵8號線、地鐵4號線萬勝圍站,居民出行便利。周邊教育資源、醫院、銀行、超市等生活配套俱全。
海珠區唯一的一宗住宅用地位於金輝路39號,附近有地鐵廣佛線石溪站、地鐵2號線東曉南站,居民出行便利。用地面積10200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30600平方米,容積率3.0。
金融城起步區將有地下商業綜合體
天河區今年出讓地塊最集中的還是金融城起步區,共有6塊商服用地出讓,容積率在5.7到13.8之間。金融城起步區是廣州建設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抓手,是廣州高水平打造總部金融創新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區域,承載了廣州發展高端金融產業、成為跨國企業區域總部的使命,將建成國內領先的金融集聚區,嶺南特色的中央活力區。
金融城的水街建築與公共空間的景觀建築參考傳統嶺南建築的性質,結合照壁、山牆、漏窗花牆、燈籠、木格柵、雕花玻璃等構件,形成虛實結合的建築空間。戲台建築採用四角塔樓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視角觀賞效果,濃重的中國紅體現傳統戲劇特色。門樓結合商業街的節點設計,牆頭採用鑊耳式山牆還原嶺南符號特徵。
地下公共服務空間布局與地面公共服務中心相對應;地下公共服務空間布局與地面、地下交通樞紐相結合;地下公共服務空間布局與特殊的使用需求相適應。地下商業服務設施包括地下商場、餐飲設施等。花城大道地下設置東西向地下商業街連通科韻路站與車陂南站,灣融路和水融路設置兩條南北向地下商業街,科韻路站周邊和標志性建築設置地下商業綜合體。
白雲區可出讓地塊位列全市各區之首
白雲區今年可出讓地塊共有57宗,位列全市各區之首。其中,商服用地35宗,住宅用地22宗。其中,白雲新城的蕭崗地鐵站周邊將推出15塊商服用地;金沙洲有兩塊住宅用地。
番禺區今年可出讓地塊共有35宗,其中25宗商服用地,9宗住宅用地,還有1宗其他用地。廣州南站仍然是今年番禺區地塊出讓的重點,其中謝村體育、商業商務用地備受關注,地塊用地面積301062平方米,建築面積941998.1 平方米,容積率2.0—5.0之間。地塊北至漢溪大道、南至興業大道,位於重點功能片區廣州南站片區,該片區規劃為華南片區重要的交通集散樞紐,擬打造成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國際化高端商務區;靠近廣州南站、地鐵7號線謝村站,交通便利;北側靠近大象崗森林公園,景觀環境良好;該片區擬建超大型專業足球場,將吸引粵港澳大灣區更多體育運動愛好者。據悉,謝村地塊已於今年3月17日掛牌出讓,限時競價開始時間為4月16日10時。
此外,值得關注的還有番禺廣場地下空間和中銀大廈南側地塊,地塊位於番禺區番禺大道與亞運大道交會處、番禺區人民政府南側,臨近地鐵3號線番禺廣場站,同時也是規劃地鐵18、22號線的交會處。根據規劃,這一區域將打造成番禺區的新中心,建設5層地下空間。
白鵝潭有商服用地出讓容積率最高達20.6
位於老城中心區的越秀南地塊是今年越秀區唯一一宗可供出讓的住宅用地,位於東濠涌和越秀南路西側,萬福路南側,與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相鄰,距離地鐵6號線團一大廣場站約200米。該地塊已於今年3月拍出。
此外,今年荔灣區有4宗住宅用地,其中廣鋼新城的一宗宅地地塊位於廣鋼公園南側,位置優越。東臨芳村大道、西接花地大道、北靠鶴洞路、南鄰環城路。7分鍾直達廣州南站,距離白鵝潭商業中心2.5公里。該地塊用地面積46675平方米,建築面積210037.5平方米,容積率4.5。此外,位於白鵝潭的陸居路地塊和新隆沙地塊均有商服用地出讓,其中,靠近芳村地鐵站的一塊商業辦公兼容交通樞紐用地,容積率達到了20.6;緊鄰珠江的新隆沙地塊內的商業、居住、辦公、公交站場用地的容積率最高也達到了14.7。
Ⅳ 計容建築面積是啥
計容建築面積可以理解成,它等於用規劃建築用地的面積乘以計算容積率,還等於小區內所有計算容積率的建築面積之和。通常情況下,計容建築面積小於建築面積,半地下室算一半的計容建築面積,無產權的地下室不計入計容建築面積。
所以,計容建築面積就是計算容積率面積。計算容積率面積的公式可以寫成:計算容積率面積=規劃條件容積率X規劃建築用地面積。
但要注意的是,規劃建築用地面積應等於或小於總地圖用地面積,建成後項目容積率也只能等於或小於規劃條件容積率。
Ⅳ 計容建築面積是什麼意思
計容建築面積意思是小區內所有計算容積率的建築面積之和。等於規劃建築用地面積乘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是按統一規定計算的建築物的面積,計容面積是按各地方規定計算容積率的建築面積,計容面積小於等於建築面積二,計算方式基本一樣,計容面積有相對應的不計容的面積。
計容建築面積特點
計容面積也叫計容建築面積,也就是容積率部分的建築面積,我們也可以想像成地上建築面積。計容面積等於規劃建築用地面積乘計算容積率,通常計容面積小於等於建築面積,地下室算一半的計容面積,而無產權的地下室不能算入計容面積。
不計容面積是指可以使用,但不能計入產權部分的面積。比如地下室面積,如停車場,儲藏室,設備機房等,在規劃中都屬於不計算容積率的,所以叫做不計容面積,在買房時,應盡量選擇戶型方正的房子,因為這種房子採光好,能夠充分利用室內空間,增加房屋的實用性。
Ⅵ 計容面積和不計容面積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計容建築面積就是指可出售的總建築面積。
不計容建築面積就是不計算在內的建築面積。
2、它們的所佔范圍不同
計容建築面積包括可申報產權的部分建築面積,如車庫或者停車場。
不計容建築面積包括:建築物通道、建築物內的設備管道夾層、建築物內分隔的單層房間,舞台及後台懸掛幕布、布景的天橋、挑台、屋頂花架、涼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建築物內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裝箱和罐體的平台、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獨立煙囪、煙道、地溝、氣櫃、水塔、油(水)罐、貯油(水)池、貯倉、棧橋、地下人防通道等。
3、它們的計算公式不同
總建築面積=地上建築面積+地下建築面積。
地上建築面積=計容積率地上建築面積+不計容積率地上建築面積。
計容積率地上建築面積=地上建築面積-不計容積率的地上建築面積+特殊多倍計容積率的面積。
(6)廣州計容面積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計容和不計容都是針對建築面積而言,和佔地面積是兩個概念。一般的邏輯:佔地面積×容積率=建築面積,但是在大多城市,地下空間是不計入容積率,因此就會出現計容和不計容的區分。
佔地面積相對一定的前提下,是否計入容積率直接影響的是建築面積的大小。
所謂計容面積,就是計算容積率面積,一般情況下:
計算容積率面積= 規劃條件容積率X規劃建築用地面積
註:規劃建築用地面積應等於或小於總地圖用地面積,建成後項目容積率也只能等於或小於規劃條件容積率。
簡單點說,就是能夠寫到房產證上的面積,是房屋正常的。不計容是指可以使用但不能計做產權部分的面積。
只要是地下的面積,無論是做停車場、人防、儲藏室、設備機房等等任何用途,在規劃中都是不計算容積率的。
針對房地產開發項目,計容面積一般情況下可以理解為地上建築面積,不計容面積可以理解為地下部分和其他不計入容積率指標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