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州很發達嗎
作為嶺南都會和中國一線城市,其綜合實力不言而喻。一切實力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經濟實力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和支柱。我們看看廣州的經濟實力有多強。
2. 東莞,廣州,深圳,這幾個城市,經濟發展上,有什麼特點
沒什麼特色,都是製造業,排名的話是廣州,深圳,佛山,東莞。
如果要說非製造業的話,那就是深圳啦,畢竟有深交所,是金融中心,不僅有老牌國企在這里上市,還有中小板和創業板(相當於美國的納斯達克),一些新興的中小企業都會來深圳上市融資。一天成交量都是多少萬億。
廣州治安超級好,我們廣州買刀是實名制的,如果你一從廣州火車站出來就被人砍了,沒關系,通過鑒定刀痕,馬上能找出兇手。走在街上要看好自己的包,遇到難事找警察要先辨別真假,別被假警察拐跑了。
3. 中國最具有競爭力城市排名
我國綜合競爭力前1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廣州、台北、無錫、蘇州、佛山、澳門。 而規模競爭力前十名依次為: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武漢。 人才競爭力前十位分別是:香港、台北、北京、上海、高雄、廣州、新竹、台中、武漢、台南。
4. 我國最具競爭力的五大城市,你所在的城市排第幾
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想必大家也有目共睹,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大。有一些城市的發展速度,更是在國際之中都享有盛譽。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最具有“競爭力”的五大城市,來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排行第幾吧!
一:上海
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有著深厚的底蘊文化,地處於中國東部,是多朝古都。雖然說南京的經濟水平並沒有其他一線城市那麼發達,但是南京的總和水平實力平均,對於不少的朋友來說,南京是一座有發展的城市。
這些地方有你所在的城市嗎?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5. 廣州作為廣東省會,為何經濟被深圳甩得越來越遠
原因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廣州產業格局已經落後了和原因二是深圳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領先廣州很多步,因此廣州的經濟暫時落後深圳的。
就算廣州利用自己是省會城市的來壓制深圳,也是走不通的,要知道深圳是特區,有一些的政策是不受省會的制衡的,因此在短時間來說深圳經濟發展肯定是比廣州好。可是從長遠來看,廣州經濟未必不可以超越深圳,畢竟深圳目前面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沒有可以開發的土地,而廣州有大把地未開發。
6. 為何廣州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口碑最好,經濟發展卻最差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如今總共有四座一線城市,分別是北京、廣州、深圳、上海四大城市,每一座一線城市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從數據上來說你就能夠明白了,我國最發達的一線城市上海,其經濟總量幾乎可以碾壓世界上一大部分的國家,甚至一座城市,就是一個省份的GDP。
作為去過幾次廣州的人來說,我也還是比較喜歡廣州的,就因為美食實在是太多了,光是吃廣州出名的店鋪是不夠的,可能街邊那種隨便開的店鋪,都別有一番風味。不知道你有沒有來過廣州呢?你對廣州的印象是怎樣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7. 為什麼說,一線城市裡廣州最有前途
一個城市是否有前途,要從衣、食、住、行幾個方面全面對比。
衣,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在廣州,中高檔的十三行、白馬片區;中低檔的廣園西、沙河大街,只要你在廣州有個住所,保持一個不錯的身材,在廣州買衣服的錢可以忽略不計,換季的時候,一百塊幾件做工精細的體恤,一百塊三四件棉衣,兩件全掛里風衣都不是開玩笑,那是實實在在的事實,當然,如果你對穿著很講究,廣州隨處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不怕你錢多。
食,食在廣州,這個我就不啰嗦了。全世界都知道,在廣州幾塊錢可以吃飽肚子,幾千幾萬一頓的大餐也處處都有,你能想到想不到的在廣州都能吃到,廣州的飲食清淡營養還環保。
8. 廣州實力不如京滬,為何卻和北京上海並列北上廣
盡管GDP不再是各地政府爭相追捧的主要「指揮棒」,但是GDP總量能夠反映一座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其排名也仍然是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2019年城市統計數據出爐後,我們看到第一梯隊的城市排序發生了值得關注的微妙變化:上海和北京逐漸拉大了同深圳和廣州的差距,也將四城以外的其他城市遠遠甩在後面。
從GDP總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來看,三大經濟圈佔了12個。除了北上廣深以外,長三角經濟圈的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無錫等榜上有名,珠三角經濟圈的佛山和東莞位列其中,而京津冀地區只有天津。由此可見,上海所在的長三角經濟圈拔得頭籌,整體實力是全國最強的,並為上海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源動力。廣深引領的珠三角經濟圈也同樣表現搶眼,多個製造業城市都有望躋身中國城市經濟總量前列。
相對來說,北京所在的京津冀地區缺少旗鼓相當的夥伴城市。這同城市群的結構有關,因為北京在京津冀城市群的「首位度」較高,其次是上海,而廣州和深圳則較低。
區域中心城市如何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通過「自轉帶動公轉」,引領周邊城市協同發展,是未來城市競爭的關鍵所在。
9. 全國GDP第四城出爐,廣州這座城市的GDP有多厲害
全國GDP第四城出爐,廣州這座城市的GDP有多厲害?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廣州市作為廣東省的省級城市,也是有 一定的限行政策歪斜的,而且也會在一定水平上有一個更強的優點,廣州市可以充分發揮自身作為省級城市的優點,而且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可以能夠更好地去推動自身大城市裡邊經濟發展的發展,而且也能讓人民感受到越來越多的開心快樂,其實力是有效的。
10. 廣州和深圳是怎麼躋身北上廣深之列的
為什麼廣州/深圳能夠晉身為一線城市,而天津、重慶、蘇州這些GDP相近的城市不能?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線城市的標準是什麼。
肯定不是GDP,也不是政治層級。
一線城市,和二線的區別就是:在重要的產業經濟領域內,是否具有全國性的影響力。
比如說,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經濟金融中心,而各地省會就僅僅是各省的經濟中心,或者華東、華北、東北、華中等區域的中心。
首先看廣州,廣州是廣東的省會,華南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但是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廣州的地位和武漢、沈陽、成都就沒有什麼分別了。
廣州最大的優勢是:這里是中國的商業中心。什麼?不是上海嗎?還真不是。
廣州有一個外號,「黑人之都」,說的是廣州目前生活有30萬非洲黑人。這些黑人為什麼來廣州,而不是去上海?因為廣州是中國商品的貿易中心,在這里,他們能夠一站式采購到銷往亞非拉地區的絕大部分商品。
對外:廣交會,又名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每年兩次,萬商雲集。
對內:遍布廣州大街小巷的批發集市,衣服鞋襪、五金日雜,無數的商品從沿海的加工廠匯集到這里,然後批發到內陸的二線、三線、四線城市。對於仍然處於勞動密集型產業階段的中國製造來說,廣州的中轉貿易中心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然後看深圳,深圳的gdp老四的位置已經岌岌可危,又不是直轄市,很多人就不服氣了。但是在我看來,即使未來天津、重慶、蘇州的GDP統統超過,深圳的一線城市地位依然牢固。
因為深圳是中國的科技產業中心。深圳就是中國的矽谷。什麼?不是北京嗎?還真不是。
深圳有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騰訊,有中國最大的通訊製造商華為和中興,有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比亞迪,有中國最大的手機觸摸屏製造商歐菲光,有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企業邁瑞,有中國最大的激光器械企業大族激光……有A股上市公司中最多的民營科技企業。
由於深圳的創業風氣,創業板的金融支持,在IT製造業領域內的強大產業生態,在邁向產業升級的中國經濟地圖中,深圳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
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經濟金融中心;廣州,商業貿易中心;深圳,科技創新中心。這就是北上廣深位居一線城市的主要競爭力所在。
————————
廣州VS上海
有一個常見的說法是,隨著長三角的崛起,上海擁有更廣闊的腹地,廣東將無可避免的被邊緣化。
真的是這樣嗎?
上海是中國的金融和經濟中心,的確是這樣。她依靠的主要是以下四根支柱:中國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上交所,中國最大的物流港口上海港,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上汽集團,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寶鋼。以及在這四根支柱之上的一個屋頂:外資跨國公司總部基地。
總的來說,上海的強項在於:金融、工業、高端服務業。廣州在這幾個領域無疑是遜了一籌的,沒有證交所,港口、汽車、鋼鐵都只是小跟班,外資企業比較大的也只有一個寶潔。
那麼廣州有什麼知名的本土企業嗎?
廣州最知名,並且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企業全部集中於房地產行業:恆大地產、保利地產、碧桂園地產、富力地產、雅居樂地產、合景泰富地產、合生創展地產、星河灣地產,他們組成的「華南軍團」開創了大盤開發模式,開創了高周轉高效率的地產運作模式,是中國房地產業最市場化的地區。
(與廣州相比,深圳的房地產行業競爭力也很強,萬科、中海、招商、金地、華僑城,在業內名聲顯赫)
房地產不但是中國的第一大產業,具有類金融行業的特徵,更是現代城市的平台運營者。他們不但建房子,更有物業管理,運營寫字樓、shopping mall、酒店、批發市場、零售專賣,提供城市運行的各種專業服務。
強大的房地產行業對於一個城市的意義,就相當於淘寶平台對於電子商務的意義一般。淘寶平台的專業服務構建了一個龐大的電商生態系統,使得每一個淘寶店主雖然並不知名,但是仍然可以實現高效率的商品交易。因此,廣州並沒有什麼知名的商業連鎖企業,但是數十百萬的批發市場檔口、高品質的CBD商業區在恆大地產們的運營下,成就了廣州的商業貿易中心地位。
近十年來,在恆大、富力等地產企業的強力運作下,珠江新城CBD開始成為廣州的一張新名片。截止2013年,廣州已建成和在建的300米以上摩天大廈數量全國第一,超過了上海。現代化和高效率的中央商業區,將使得廣州的商業中心地位更加穩固。
廣州與上海的關系,在我看來,更像是美國洛杉磯和紐約的關系,洛杉磯同樣沒有廣闊的平原腹地,但是紐約再繁華,也掩蓋不了洛杉磯的光芒。
ps:關於評論區里童鞋們討論比較熱烈的美食之都的問題,我在中國的吃貨聖地在哪裡?這篇答問里嘗試做出回答,歡迎移步探討。
————————
深圳VS北京
最常見的說法是,北京中關村是中國的矽谷。
北京的科技企業集中在兩個領域——
一派是以聯想和小米為代表的PC和手機企業,他們的競爭力體現在品牌、渠道和營銷,技術上並無過人之處。
聯想和小米,就是美國的惠普和戴爾的翻版。惠普和聯想都是通過終端渠道的廣泛覆蓋實現規模優勢,戴爾通過電話直銷渠道崛起,小米通過互聯網直銷渠道崛起,縮短供應鏈獲得成本優勢,內涵上是一樣的。因此,他們只有科技之名,並不能體現北京科技產業的實力。
另一派是名聲在外的互聯網企業。
網路、奇虎、新浪、搜狐、優酷、愛奇異、京東、當當、人人、搜房、汽車之家、易車、58同城、去哪兒、螞蜂窩、完美世界、智聯招聘、豆瓣、知乎、美團、拉手、窩窩團等等。
數量非常多,但是我們細細分析就會發現,除了京東、當當、完美世界這三家屬於電商和游戲的企業以外,數量眾多的企業幾乎都是新媒體企業。
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搶的是報紙的生意,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搶的是電視台的生意,搜房汽車之家易車螞蜂窩等垂直媒體搶的是雜志的生意,智聯招聘58同城搶的是分類信息廣告的生意,人人豆瓣知乎搶的是社區投遞廣告的生意,美團拉手窩窩團搶的是促銷傳單的生意,網路和去哪兒是信息入口,搶的是其他所有媒體的生意,奇虎雖然是安全平台,但主要收入也是靠網址導航和搜索,搶的是網路的生意。
是的,北京90%以上的互聯網企業,其商業模式都是建立在廣告之上的,統稱為新媒體企業。即使數量再多,也不過是互聯網媒體產業生態上的瓜和藤。
他們之所以集中在北京,那是因為北京是新華社、CCTV、人民日報的基地,有人脈、有信息源,更適合媒體企業的發展,這不正說明北京是文化中心嗎?
(有朋友說,網路是媒體,難道谷歌也是媒體嗎?我的觀點是:如果谷歌只有搜索引擎,那她就只是媒體企業,但谷歌還有安卓操作系統,移動互聯網的底層平台。這是網路和谷歌的根本區別。)
相比起來,深圳無疑更適合科技企業的發展,包括東莞、廣州在內的整個珠江灣區,
擁有以騰訊、迅雷、網易、YY、UCweb、GO桌面、唯品會為代表的互聯網非媒體產業,著重構建互聯網產品底層平台,通過娛樂、電商、增值服務收費等方式實現價值創新;
擁有以華為、中興、酷派、OPPO、魅族、全志、台電、昂達、TPlink、歐菲光、萊寶高科、華星光電、德賽電池、欣旺達、長盈精密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和硬體科技產業,代表中國在海外參與全球產業競爭;
擁有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現代工業的皇冠——汽車產業向新能源和智能化升級上實現長遠布局。
矽谷之所以為美國的科技創新中心,因為這里有蘋果的智能手機,谷歌的移動操作系統,特斯拉的電動車。
深圳之所以為中國的科技創新中心,因為這里有華為的海思晶元,騰訊的移動社交平台,比亞迪的電動車。
他們代表著現代科技產業三大領域:IT硬體創新,移動互聯網,新能源智能汽車的最頂尖水平。
深圳和矽谷最像的地方就在於:這里遠離政治中心,這里離自由更近。
有些人要說到深圳缺乏知名大學。事實上,在美國,最知名的大學是哈佛和麻省理工,他們在東海岸的波士頓,那裡也是國防軍工企業的集中地,離華盛頓很近。而在矽谷興起的1960年代,斯坦福大學只是一座二流大學,在美國大學排行榜中甚至進不了20名,遠遠不如今日的地位。
對於科技研發創新來說,自由公平的競爭環境才是最重要的土壤。
-----------------------
中國第五城在哪裡?
四大一線城市之外,天津,重慶,成都,武漢,蘇州,杭州,哪一座是中國的第五城?
從產業影響力的角度,我們逐一分析。
天津。
四大直轄市之一,地位很高,北方工業中心,名頭很響,鋼鐵和石油是支柱產業,三星電視和空中客車的生產基地,北方第一大港口,地位確實很重要,但仍然缺少全國影響力。
天津最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是國家火箭航天基地,體現了天朝政府要將天津打造為國家戰略國防工業中心的意圖。只是,這個產業的規模目前仍然太小,還不具有帶動全局的影響力。
在國家戰略的強力推動下,天津在過去的十年經濟快速崛起,人均GDP已經超過了北京和上海,但是為什麼在人們關於一線城市的討論中,始終有意無意的被人忽視?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
天津的GDP過於依賴國企投資,缺乏市場化競爭力的產業:無論是航天還是石油,這些產業的決策者都在北京。因此,天津之於北京的關系,更像是北京的郊區,承擔的是北京央企的生產基地角色。
由於這樣的原因,天津的GDP即使繼續膨脹,也不可能獲得一線城市的地位。
重慶。
四大直轄市之一,地位很高,西部工業中心,名頭很響,汽車和IT製造是支柱產業。
重慶在過去的五年裡經濟崛起速度極快,堪稱和天津並列的雙子星。這里也是西部大開發的主戰場,內陸產業轉移的中心。轉移的主要產業就是蘇州的筆記本電腦製造業。但目前仍然處於打工者地位,缺乏行業話語權。
另外一個核心產業,就是以長安和力帆為代表的汽車工業。汽車業的影響力和戰略意義不言而喻,但長安汽車畢竟只是業內老四,被三大集團死死壓住。長春有一汽尚且沒位子,重慶的產業影響力仍然欠點火候。
這就是目前的現實:重慶的經濟規模很大,但是經濟水平距離發達地區仍有差距,一線的人才一般都不會考慮去重慶發展。
十年之後,重慶有潛力發展成為一線城市,但目前還不是。
成都。
西部雙子星之一,曾經被譽為第四城,我理解為這是發展的目標。
成都確實有這個潛力:和重慶一樣,這里是內陸產業轉移的中心,大量的沿海IT企業成群結隊在這里扎營,其規模和影響力正如蘇州在十年前崛起的一般。
是的,目前而言,成都只是蘇州的翻版,雖然外資很多,經濟欣欣向榮,但仍然缺乏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本土企業。
成都的第四城之夢,在十年之後。
武漢。
華中經濟中心,汽車和鋼鐵是兩大支柱。尤其是東風二汽,武漢的所有榮耀和希望都寄託在他之上。
在2010年代的中國,伴隨著產業升級的東風,汽車業和石化業將成為兩大支柱產業。
只可惜,東風汽車的合資夥伴只是行業的二線,他也缺乏民企的靈活機制,這使得東風永遠都不可能成為通用福特一樣的巨頭。
武漢的底特律之夢或許永遠都不可能實現,武漢離一線城市的距離仍然很遠。
蘇州。
蘇州和深圳的gdp之爭曾經炒得很熱。蘇州有這樣的資本:這里是外資跨國企業的主要製造和研發基地,歐美,日本,韓台的跨國資本都視這里為樂土。這里不但能吸引一流的研發人才,而且每年的專利申請量僅次於深圳。
近年來,蘇州也發展起了一批本土民企巨頭:沙鋼集團,恆力石化,波司登服飾,還有一些電纜,電梯等細分行業。
但蘇州的致命傷在於:蘇州的外企只是將生產基地設於蘇州,決策總部仍然在上海或者國外。在這些產業領域內,蘇州不具有話語權,其地位正如天津之於北京,東莞之於深圳。
蘇州的民企所影響的行業,又大多隻是傳統低端產業,不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這實在是件尷尬的事情。
正因如此,蘇州想晉身一線城市,始終缺了些底氣。
杭州。
杭州的gdp是十大城市中最小的,也不是華東區域經濟中心,似乎離一線城市的位置最遙遠。
但我不這么認為。
浙江是中國民營經濟第一大省。在機械,化工,食品,紡織品,外貿出口等諸多領域內具有全國影響力。而浙江民企的總部大多設於杭州。
杭州在全國具有話語權的行業包括:
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電商業,
吉利汽車,萬向零部件,盾安製冷,奧克斯空調為代表的機械工業,
恆逸石化,榮盛石化為代表的化纖業,
娃哈哈為代表的食品業。
正因為有這一大批行業龍頭的存在,杭州對全國一線人才形成了較強的吸引力。
從產業影響力的角度來看,杭州是離一線城市最近的城市,唯一的缺點,只是經濟規模小了那麼一點。但是無論如何,如果要評選中國第五城的話,我認為杭州是最接近的選擇。
中國的經濟地理,歷史上在不斷的演變,隨著沿海的產業轉移,在未來的20年裡,內陸與沿海之間的經濟差距很有可能將得到熨平。我有一個有趣的比喻,從產業影響力和經濟地位來說,各個經濟區和城市將發展演變成如下格局----
上海江蘇作為一個經濟體,將相當於美國的東海岸地區,以金融業,機械製造業為支柱,上海類似紐約,蘇州是費城,南京是華盛頓。
沿著長江溯流而上,長江中游將發展為一個重要的工業區,類似於五大湖區的地位。合肥是匹茲堡,南昌是多倫多,長沙是底特律,武漢是芝加哥。
粵港澳作為一個經濟體,則相當於美國的西海岸,陽光熱帶,以IT科技產業為支柱,香港深圳東莞組成的珠江灣區,類似於矽谷灣區,深圳是聖荷西,香港是舊金山。商業中心廣州則是洛杉磯,澳門相當於拉斯維加斯。
川渝地區作為一個經濟體,是沿海產業轉移的中心,經濟發展迅速,就像工業國中的後起之秀日韓地區。成都作為西部經濟中心,相當於日本東京,重慶相對四川規模小一點,相當於韓國首爾。
海南島像是歐洲的西班牙,作為熱帶海灘度假中心存在。三亞海灘就是中國的太陽海岸。
福建像是義大利,以紡織業和石化業為支柱,福州是羅馬,起著政治中心的作用,廈門是米蘭,泉州是熱那亞。
浙江像是法國,以紡織食品,石化機械為產業支柱,文化薈萃。杭州有著巴黎一樣的浪漫風情,寧波和馬賽一樣是重要港口,紹興和里昂一樣是紡織業中心。
溫州作為沿海地區最早的民間工商業中心,擁有著和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威尼斯商人一般傳奇的名聲。
齊豫地區作為一個經濟體,是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以能源化工,重型機械為支柱,類似德國的地位,青島是漢堡,煙台是不萊梅,濟南是慕尼黑,鄭州和法蘭克福一樣是交通中心,洛陽和柏林一樣是古都。
京津冀作為一個經濟體,類似於英國荷蘭,以金融服務業和資源石化產業為支柱,北京類似於倫敦,天津類似阿姆斯特丹,唐山類似伯明翰。
東北作為一個經濟體,類似於俄羅斯,地大物博,石油和軍工業發達。沈陽類似於莫斯科,大連像是聖彼得堡,長春是喀山,哈爾濱是葉卡捷林堡。
黃河上游經濟區類似於波斯灣,是主要的能源工業基地。鄂爾多斯類似於迪拜,既是能源中心,又是金融中心。西安類似於伊斯坦布爾,作為一個古都和區域經濟中心而存在,太原是利雅得,能源王國的政治中心。
甘疆青藏地區,類似於非洲,地廣人稀,有沙漠有草原,作為重要的能源和資源基地。拉薩和開羅一樣是文化中心,蘭州是約翰內斯堡一樣的工礦業中心,烏魯木齊是突尼西亞,北非石油基地的經濟中心。
雲貴地區類似於南美大陸,民族文化多樣化,山川縱橫,以農產品和礦產品出口為主。南美有大豆,咖啡和金屬礦石,雲貴有煙酒和有色金屬。昆明像是聖保羅,發揮區域經濟中心角色。
廣西像是東南亞,有明媚的海灘,秀麗的山水,南寧和桂林,就是曼谷和清邁。
在未來的20年,如果說上海是紐約,北京是倫敦,廣州是洛杉磯,深圳是矽谷,杭州是巴黎,南京是華盛頓,蘇州是費城,武漢是芝加哥,重慶是首爾,成都是東京,鄭州是法蘭克福,青島是漢堡,濟南是慕尼黑,大連是聖彼得堡,沈陽是莫斯科,天津是阿姆斯特丹,長沙是底特律,合肥是匹茲堡,南昌是多倫多,廈門是米蘭,鄂爾多斯是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