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山西菜有哪些
擴展閱讀
北京人如何出差 2025-05-16 23:45:43
廈門常用乾燥設備哪個好 2025-05-16 23:29:20

廣州山西菜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1-06 08:45:27

A. 山西菜在廣州哪裡吃得到

三元里大道的山西大廈就有
另外就是九毛九山西老面館
黃埔大道688號賽馬場內美食街
江南西路66號潤匯大廈二層
水蔭路115號天溢大廈首層
廣州大道北1811號嘉裕太陽城廣場3樓
天河南二路33號萬佳百貨1樓

B. 山西最著名的10道名菜,濃濃的地方特色,看得人直咽口水

一說山西,大家就會想到麵食或是煤黑子,有錢,還會想到晉商,比如喬家大院, 王家大院 ,還有老謀子拍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面爭風吃醋的婆姨們,還是一個有錢,但我也是個地道的山西人,生在中條山下,長在黃河邊上,山上除了硬邦邦的石頭還是石頭,山下一眼望去都是蘋果樹,還有我們的母親河,嘿嘿,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不窮。言歸正傳,咱們就來說說我們山西最著名的10道名菜,它們具有濃濃的地方特色, 美食 看的會讓你直咽口水。

一,山西過油肉

過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傳統菜餚,屬晉菜,它號稱「三晉一味」,去晉城此次我必點,它在2018年9月10的時候,「中國菜」正式發布「山西過油肉」被評為山西十大經典名菜。它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各地的做法配菜均有不同,但最著名的要屬大同、太原、陽泉、晉城過油肉。不管是從選料到刀工,從腌浸到烹飪都是與眾不同的,特別是在調味料的運用上,具有獨特之處,體現了我們山西人愛吃醋的特點。過油肉除了精選瘦肉,然後切薄片上漿,過油,在配上天然黑木耳,蘑菇,冬筍炒過,此菜就成,看似很簡單,但它是已過油而名,控制火候是關鍵,油溫在165度左右,菜品色澤才會金黃鮮艷,味道咸鮮,出鍋前順著鍋邊噴點醋,聞著會有醋意,但吃不出來,肉質感外軟里嫩,芡汁透明,不薄不厚,好吃不膩,既可佐酒,又可用來拌米飯和麵食,是一道很美味的佳餚。

二,山西什錦火鍋

山西什錦火鍋是我們山西的一道特色的色香味俱全的名餚,這時候吃剛剛好,尤其是下雪天三五個朋友或一家人聚在火鍋前,吃著美味的菜餚,喝著小酒,火鍋的煙囪上再烤個饃,就著吃,或是把煮好的白條肉沾在煙囪的一圈,烤一下,油是滋滋響,吃著肥而不膩,那是好不快意,它屬於冬令時菜,也是晉菜。山西什錦火鍋以大同、太原的「什錦火鍋」出名,是把多種食材裝入碳鍋中,食材不受限制,非常的豐富,有海鮮,肉類,豆製品,菌菇類,蔬菜類等,有時加入枸杞,大棗,黨參,很是滋補。做法就是先將主料丸子、海鮮,炸過的白條肉、粉條、豆腐、以及各類蔬菜一起放入銅火鍋中,再加入特製的湯料,然後用木炭加熱煮熟,這是傳統的火鍋,我們家現在用的是電火鍋。此火鍋是帶煙囪的,可不是我們平時火鍋店裡的火鍋哦。它也是被評為「十大名優晉菜」的。

三,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種特色名吃,是晉式第一蒸,屬於山西晉菜中的晉北菜,相傳它 歷史 悠久,創制於隋唐,盛行於明清,是當地進貢宮廷的貢品,在清代早期傳入民間,現在是當地民間宴席上必備佳餚之一,吃法獨特,此菜冷熱均可食用,味道堪稱一絕。定襄蒸肉做法獨特,以精瘦豬肉為主,肉切絲,加入土豆泥,然後調味,腌制2個小時左右,再拌入澱粉和麵粉上鍋大火蒸制40分鍾,蒸熟蒸透,再壓緊密,繼續改小火復蒸三四個小時,關火後放置一會就可開吃,成菜脆而不酥,食用時可冷吃,也可切塊加熱,是當地過去「九簋八盤」宴席的主打菜。

四,山西糖醋鯉魚

在山西糖醋鯉魚,堪稱一絕,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餚,也被評為"中國菜"山西十大經典名菜的。山西自古以來就有食鯉魚的習俗,在我們黃河一帶的人特別喜歡吃,它肉質鮮美,一點都不腥,而在湖北長江一帶,人們很少有人吃鯉魚,大概是地處原因,長江一帶的鯉魚帶有腥味,相傳他們老一輩人認為鯉魚是發物,吃了對身體不好。個人看法,因為他們是魚米之鄉,魚類品種太多,不稀罕。作為山西代表菜,糖醋鯉魚和其他地方的做法肯定是不同的,它重點突出山西特色,就是醋,汁中是酸中帶甜,魚外焦里嫩,肉質鮮美,沒有魚的腥味,可以作為開胃菜來食用,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五,黃芪煨羊肉

黃芪煨羊肉,是我們山西著名的傳統菜式,也是晉菜,屬於榜上有名,被評為「中國菜」山西十大經典名菜,更是被山西省在「晉人晉菜晉味道」活動中評為山西「十大名優晉菜」的,它屬於一道傳統式的葯膳湯品。黃芪渾身都是寶,在中葯中稱為補氣之長,而恆山黃芪,是山西省渾源縣特產,因為黃芪數量多質量好,用恆山黃芪烹飪的黃芪羊肉,不但營養高,肉也熟得快,肉酥軟綿爛,不膻不腥,香味撲鼻,鮮美異常,也就成了恆山地區的人們待女婿和接待貴賓的必備佳餚,在遠近也是出了名的。

六,醬梅肉荷葉餅

醬梅肉荷葉餅也是我們山西傳統名菜,屬於晉中菜,是晉商庄菜的代表菜,稱為晉式第三蒸,醬豆腐汁和五花肉相蒸,去腥去膩而得名。在一起只有過年或是宴席上才能吃到,現在隨時想吃,自己在家或是飯店都有的賣,我不喜歡吃肥肉,但是母親做好的醬梅肉,我是百吃不厭,把醬梅肉夾在饅頭或是荷葉餅中,那是一個吃得歡快。醬梅肉荷葉餅是進了晉中八碗八碟宴席中的,它是用煮至5-6成熟的白肉加入醬豆腐蒸制而成,此菜肉質色澤嫣紅粉嫩,入口濃香酥爛,肥而不膩,保證吃過之後讓你回味,總會想到它。

七,沙棘開口笑

沙棘開口笑是一種使用沙棘製作的甜品菜,屬於晉菜,也是山西特色 美食 ,它被山西省在「晉人晉菜晉味道」活動中評為山西「十大名優晉菜」的。材料有大棗,南瓜,紅豆,黃米,沙棘汁加糖,把大棗去核,半開,放入蒸熟的黃米南瓜豆子,澆上加糖的沙棘汁,里糯外帶酸甜,一盤不夠吃。此菜還有一個典故,相傳蔣介石帶著自己的夫人來到山西,閻錫山全家上下一起親自接待,然後為他們准備了豐盛的宴席,來款待。為了討好蔣夫人,特意安排廚子用我們地方特產和雜糧製作一了這道菜,當廚子端上來,蔣夫人一看,便問,這棗怎麼沒有合攏嘴?廚子搶先回答道:因為你們的到來我們主人感到非常榮幸,特別開心,用這道菜表達心情。蔣夫人聽後非常地激動,當時就把這道菜命名為沙棘開口笑,品嘗後也是特別的滿意,還特意要求廚子把做法告訴她。

八,太原府半爐雞

太原府半爐雞是太原經典名菜,是晉中菜。此菜的特點是雞肉咸香,有青蒜味道,還要有火烤的味道,選用的雞是熟料,是清燴方式,烹飪前要撕去雞皮和小骨頭,要求撕均勻,大小一致,燴制時推動要輕,防止破碎,調味要輕,淡而不薄,突出燴菜的特點,此菜不管是用來佐酒,還是拌飯都是別具一格的美味。這菜也有一個典故,相傳慈禧慌逃時,半夜至太原府,飢渴難耐,因為是半夜,不知去哪裡買菜,廚房只有半隻燒雞和半隻白條雞,所以廚師湊合著把它做成了燉菜,吃後慈禧大加贊賞,誇贊比皇宮中的御膳都好吃,問廚師菜名,廚師就胡鄒鄒起了個名字,叫半爐雞,從此之後太原府半爐雞就廣為流傳,不過味道真的是一絕。

九,高平十大碗

高平十大碗在晉城一帶是相當有名的菜餚,一碗一個味道,它是用碗裝而不是盤,而高平水席是我國古老的名筵之一,也是山西晉城地區宴席名菜,因為道道菜都帶湯水,吃一道換一道,件件是湯菜各半,因此素有「湯碗菜」之說。十大碗做工特別精細講究,它們會選用一頭上好的肥豬,殺洗處理後,廚師把鮮嫩的豬肉分成三六九等,再用刀精雕細做,有水白肉、核桃肉、碗子肉、小酥肉,川湯肉軟米飯、天和蛋、扁豆湯、素丸子湯、粉皮芥末湯、腸子湯,共10道,沒吃過的你是不是看了都直流口水。

十,西紅柿燴魚魚

山西本身就是以麵食而聞名,麵食做出來的花樣能讓人眼花,這個魚魚就是面魚,是山西晉中、呂梁、晉北忻州地區百姓粗糧細做的經典麵食,也是晉西北鄉村特有的農家菜餚,屬於晉菜,它也是山西省在「晉人晉菜晉味道」活動中評為山西「十大名優晉菜」的。西紅柿燴魚魚做法其實很簡單,莜麵先燙再蒸,再把面團放到案板上,然後用手搓製成光滑如「小魚」般的形體,鍋中倒油,油溫燒至7成熟,依次放入野韭菜花、蔥,姜,蒜煸炒出香味,再把西紅柿丁,土豆丁和豆腐丁等放入鍋里翻炒,加入水煮沸,最後把搓好的莜麵魚魚放入鍋里燴幾分鍾,就可以出鍋,我每次能吃一大碗。

以上就是山西最著名的10道名菜,具有濃濃的地方特色,是不是特別饞人,看得讓你直咽口水,那麼大家來山西 旅遊 ,在觀賞美景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品嘗我們山西的這些特色 美食 哦。

C. 山西有什麼特色菜

1、鍋燒羊肉

蔥爆柏籽羊肉是山西菜菜譜之一,以羊肉為製作主料,蔥爆柏籽羊肉的烹飪技巧以爆菜蔥爆為主,口味屬於蔥香味。柏籽羊肉是山西中陽縣的特產,素以鮮嫩清香、不腥不膻而聞名,當地人稱之為土人參、補心丸。

(3)廣州山西菜有哪些擴展閱讀:

晉菜,是以山西為發源地的菜系,基本風味以咸香為主,甜酸為輔。晉菜選料朴實,烹飪注重火功,成菜後講究原汁原味,擅長爆、炒、熘、煨、燒、燴、扒、蒸等多種烹飪技法,地域特點明顯,風味特色各異。

菜點可分為南、北、中三派。

  • 南路以運城、晉城、臨汾、長治地區為主,菜品口味偏清淡,菜餚擅長熏、湯、鹵、燒、燜、蒸等技法。

  • 北路以大同、五台山為代表,菜餚講究重油重色。

  • 中路菜以太原為主,兼收南北之長,選料精細,切配講究,以鹹味為主,酸甜為輔,菜餚具有酥爛、香嫩、重色、重味的特點。


參考資料:網路-山西菜

D. 廣州吃山西菜去哪比較好求推薦

有個山西飯店不錯的,你網路地圖-廣州地圖-搜「老山西」就知道了,下塘西路那個,我的山西朋友很喜歡去那的

E. 急求廣州正宗的山西菜館

建議到「老山西」菜館看看。地址:白雲區下塘西路647號(雕塑公園往北200米,廣園客運站往南300米)

F. 明天一個山西的朋友來廣州 請問廣州有什麼好的山西菜館

樓主在廣州要想吃正宗山西菜建議你去老山西,飯店還有個微博,名字:老山西V
非常的不錯
而且服務也很周到

G. 山西十大特色菜

晉菜,是以山西為發源地的菜系,基本風味以咸香為主,甜酸為輔。

晉菜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淀,特別是在晉商的帶動下,晉菜眾取所長,體系優異,風行一時,一批晉菜也曾走出娘子關,歷史上晉菜影響勢力強勁,歷史輝煌,曾讓三晉人民引以為榮。

菜點可分為南、北、中三派

晉中菜是以省城太原為中心,兼蓄明清兩代商業較為發達的太谷、平遙、祁縣等地的錢庄、票號等大字型大小的私家菜餚烹飪技藝,並吸納了其他菜系(主要是魯菜)的烹飪方法,逐步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地方特色菜餚。一般可分為「庄菜」和「行菜」兩幫。「庄菜」乃舊時大商號、票號、金店等食用的堂菜。「行菜」,就是市肆飲食行業經營的飯菜,技法全面,用料廣泛,講究色澤和造型。代表名菜有:「頭腦」、「過油肉」、「糖醋佛手卷「、「山西燒鴨」等。

晉南菜以臨汾、運城為代表,該地區生活食俗與陝西中部相近,口味偏重於辣、甜,烹制技法多用熘、炒、氽、燴,代表名菜有:「拔絲葫蘆」、「油納肝」、「糖醋雞卷」,「醋熘肉片」等。

晉東南菜是以上黨盆地的長治,澤州盆地的晉城為代表,代表作品為有高平的十大碗。

晉北菜以大同、忻州菜餚為主,此地歷史上大部是半農半牧區,生活習俗與內蒙古有相似之處,烹調擅長燒、烤、燉、涮,口味偏重油厚香咸,代表名菜有:「燜柏籽羊肉」、「鍋燒羊肉」、「烤白菜卷」、「鵪鶉茄子」等。

此外還有以五台山為代表的齋菜系列則是以當地盛產的台蘑、各種菌類植物以及蔬菜為主的佛家菜餚,體現出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齋菜特點,受到了餐飲界人士很高的評價。

山西十大經典名菜

1

過油肉

說起晉菜,過油肉絕對是被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過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傳統特色菜餚,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後來傳到太原一帶民間,再逐漸傳播至山西其他地區。除了傳統的用精選瘦肉經過上漿、拉油,配天然黑木耳、蘑菇、冬筍炒過,現在還有台蘑過油肉(台蘑,是對產於五台山區蘑菇的簡稱,是一種營養極高的食用菌,又稱「天花菜」。)

10

全晉醬梅肉

北方人總說無肉不成席,無酒不成宴。在山西,除了面點,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最常見的還有這道醬梅肉。就是不愛吃肥肉的人也忍不住要吃幾塊兒的,塞在嘴巴里,香爛可口,肥而不膩,獨具特色。而且製作工藝很簡便,自己在家同樣可以燒出這樣的美味兒。

H. 在廣州吃山西菜,去哪家菜館正宗

樓住,想吃正宗的山西菜,老山西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那裡的山西菜口味絕對正宗,是我吃過的最好的山西菜!我可是他們酒店的常客了,服務也很好!對了,地址在:你網路地圖-廣州地圖-搜「老山西」就知道了,下塘西路那個
,建議你有時間的話,可以去嘗嘗哦,希望不讓你失望,呵呵!

I. 山西菜的主菜

山西菜在全國並沒有太大的名氣,至少不能算作名牌。就拿廣州而言,各地風味皆有陳列,但以山西菜命名的食店卻屈指可數。當然,這不包括街頭巷尾偶有專賣刀削麵的小鋪子。

聽說,最近城中出現了不少山西菜覓食之所,於是呼朋引伴召集同好,一行人浩浩盪盪直奔目的地而去。

做飛刀削麵的面點師站在沸水鍋前,一手托面,

一手拿刀,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刀不離面、面不離刀,胳膊挺直手端平,手眼一條線,一棱趕一棱,平刀是面片,彎刀是三棱。只見刀光閃閃中,一條條粗細均勻、八寸長短,被削成魚肚、三棱柳葉形的面條如張張柳葉,飛入鍋內,干凈利落。

——這就是很有江湖味道的山西麵食。

菜餚與主食同時呈現

大盤大碗是山西菜的一大特色,你簡直分不清誰是主菜———給人以群龍無首的感覺,於是你只好認真地對待眼前的每一道食物。位於五羊新城主營山西菜的「大槐樹」食府也延續了這一傳統。

菜還沒上完,用各種雜糧做成的麵食就紛至沓來:莜麥做成的刀削麵、片兒湯,土豆粉做成的炒粉條……甚至連黃米面做成的糕點也早早地來報到了。據趙師傅介紹,山西人對「飯菜」的劃分本來就不明確,他們把主食也製作得像菜餚一樣色香味俱全。

圖:大碗蒸酥雞

圖:山西過油肉

最負山西特色的三種菜餚——「大碗蒸酥雞」:選用農家雞,將最嫩的雞腿斬塊,精鹽腌制,再和上雞蛋麵粉,下滾油炸至金黃,最後兌高湯蒸一個小時方大功告成,入口松化而又不失鮮嫩。「山西過油肉」:這款曾獲得烹調比賽金獎的菜式,外表看起來與一般家常菜無異,但其內涵才是精華所在,精選瘦肉經過上漿、拉油,配天然東北黑木耳、蘑菇、冬筍炒過之後,爽口、夠鮮。「五花豬臉」:先將豬臉肉鹵四小時以上,再去掉油膏,所以這道菜讓人一點都不覺油膩,而且賣相看起來晶瑩剔透。

體驗麵食的豪情

在珠江新城已開分店的「九毛九山西面王」老面館,光是面種就有莜麵、蕎面、苦蕎、綠豆面、高粱面、玉米面、涼面等多種,飛刀削麵、轉盤剔尖、大刀拔面、小把拉麵是這里的四大工藝面。從師傅們的暢談中,可以看出山西人對面的情深意切,當然這種偏愛中也融入了面的可塑性和山西人的睿智。

吃過山西面的想必都知道有這么句話:吃山西面是飽口福,看山西面是飽眼福。吃面前,師傅特意邀請我們進駐廚房,顯露一手麵食「絕」活。

圖:配料講究的山西面

做飛刀削麵的面點師站在沸水鍋前,一手托面,一手拿刀,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刀不離面、面不離刀,胳膊挺直手端平,手眼一條線,一棱趕一棱,平刀是面片,彎刀是三棱。只見刀光閃閃中,一條條粗細均勻、八寸長短,被削成魚肚、三棱柳葉形的面條如張張柳葉,飛入鍋內,干凈利落。

面的製作精細之外,配料也非常講究,如高湯、炸醬、小炒肉汁、西紅柿醬、素三鮮汁等,食客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搭配。再滴上點老陳醋,十分可口。據說陳醋是從山西空運到廣州,絕對地道。

圖:莜麵栲栳栳

最為人稱道的油糕

山西大面積的丘陵半坡地,較適宜抗旱性強的黍子生長。黍子去皮糠成黃米可做粥,磨成麵粉做油糕吃最為講究。人們尋常不吃油糕,只有在生日、祝壽、婚嫁、喪禮、待客、蓋房時才吃。開在番禺洛溪新城的「百味山西麥子王」就憑著這道黃米油糕,引得行人紛紛下馬。

做糕一般採取撒蒸辦法,即把面放一大容器中,拌成略乾的面塊壘,蒸圈放在大鍋上,將縫隙封嚴,底籠先鋪一層面團蒸熟,然後揭開鍋,一邊加火,一邊往籠中撒濕面,哪裡冒氣往那裡撒。撒完只需蓋鍋十來分鍾,便成面團。面團出籠時廚師們手醮涼水(用鹼水),以極快的速度插入粘燙的糕面中,拖下一塊往抹了水的大案上一摔,再蘸一把涼水,揣揉成一光溜的面團後,擠成劑子,包上紅糖、棗泥等,入油鍋一炸,外脆里軟,筋綿香甜的油糕便做成了。吃時撒少許白糖,外焦里嫩,甜香可口

J. 山西名菜有哪些

1、山西過油肉外軟里嫩,味道咸鮮,聞起來有淡淡的醋香味,口感豐富。過油肉歷史悠久,起源於明代,本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後來傳到民間,歷經百年相傳,「過油肉」成為山西特色菜餚,具有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