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糕點有哪些帶走
擴展閱讀
北京人如何出差 2025-05-16 23:45:43
廈門常用乾燥設備哪個好 2025-05-16 23:29:20

廣州糕點有哪些帶走

發布時間: 2022-11-06 08:51:26

1. 廣州特產有哪些可帶走的

可以帶潮式餅食及粵式甜點、千層酥、核桃餅,酥脆鮮甜,還有老婆餅、南瓜餅,清甜軟糯等。

其次是潮式餅食及粵式甜點,不分上下,看個人喜好,潮式餅食一般用油及花生較多,味道醇厚鮮香;粵式甜點,比如千層酥、核桃餅,酥脆鮮甜,還有老婆餅、南瓜餅,清甜軟糯;

在一個推薦海鮮干貨,魷魚絲、炸魚仔,現在都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買不同的口味,香辣、香酥、咸香、五香等等,沿海地區海鮮干貨也不會很貴,小孩子大人都很喜歡吃。

2. 廣州能帶走的好吃的「特產」零食或者糕點

廣州特色的零食和糕點有廣式臘味、各種餅類糕點、雞公欖、干貨海味和湯料等。

3. 想問下廣州有什麼特產可以帶回家鄉的,謝謝~

廣州的臘味是最有名的,百年老店皇上皇的臘腸不錯,我每年回家都會帶幾斤。另外,廣州的糕點也很精緻美味,口味偏甜,中秋節快到了,可以試試陶陶居、蓮香樓(前兩家上下九路就有,皇上皇也在上下九)、廣州酒家、東海堂等老字型大小的月餅,如果不喜歡甜食的,就算了。廣州糕點比較有特色的還有雞仔餅,榴槤酥等,就是之前提到的幾家。雙皮奶和姜撞奶也是地方特色,現在已經出了粉狀獨立包裝的,回家沖一下就可以品嘗到了,很方便。個人覺得食品方面的就這些吧。
上下九步行街,可以坐地鐵1號線到長壽路站,再通過寶華路走去,十多分鍾到。

4. 廣州有些什麼特產適合過年帶回家呢

缽仔糕、龜苓膏、白切雞、鹽焗雞、糯米雞、老婆餅等等。廣州有很多小吃都適合帶回家當特產。廣州菜集南海菜、番禺菜、東莞菜、順德菜、中山菜等地方風味的特色,它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且隨季節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濃郁。

5. 廣州有什麼特產必帶

一、5大好吃特產 二、值得收藏的特產

廣州匯聚了嶺南文化的精髓元素,這里的美食文化也是天下一絕,廣州的早茶文化和湯文化都是天下一絕,讓人大贊不已,下面給大家分享廣州的特產。

一、5大好吃特產

1、廣式糕點

推薦理由:一盅兩件是廣州的早茶名片,而其中的廣式糕點就是可以捎回家的手信。廣式糕點的口味非常大眾,老少皆宜,不需要擔心會被吃不慣哦。

購買地方:廣州酒家、陶陶居

2、泮塘五秀

推薦理由:泮塘五秀指古時中國廣州泮塘一帶種植的五種水生植物,分別是:蓮藕、馬蹄、菱角、茭筍、茨菇。泮塘五秀在粵菜里的運用范圍之廣,沒有任何植物能與之媲美。作為廣州的老字型大小,這里的出品的確是實力的擔當啊,看看人氣和銷量就知道了。

購買地方:荔灣區泮塘路手信街

3、致美齋

推薦理由:作為會吃的廣東人,美味佳餚除了用料上乘,做法新穎多樣以外,別有風味的調味品也是具有很重要的的位置的。而在廣州,作為老字型大小招牌的致美齋,早已名聲遠揚了,秉承了三百餘年的歷史。這么有「份量」的手信,送起來真是大方得體呀。

購買地方:越秀區盤福路朱紫街30號或其他分店

4、廣式臘味

推薦理由:廣式臘味品種繁多,光是臘腸就已經十支手指數不過來,每一樣都別具風味,廣州著名的品牌皇上皇臘味已經擁有悠久的歷史了,其中銷量最大的,仍然是傳統的一級臘腸,採用廣東人最熟悉的膠袋包裝,「內容很實惠」。

購買地方:皇上皇、廣州酒家

5、廣式餅食

推薦理由:位於上下九的蓮香樓,裝修一新的餅鋪中,仍然保持著最傳統的嫁女餅,每天出品8000個,售完即止。尤其是其最馳名的蓮蓉月,最受海外遊客及華僑歡迎。

購買地方:成珠樓、蓮香樓、陶陶居

二、值得收藏的特產

嶺南盆景、廣州木雕、廣州玉雕、廣州牙雕、廣州織金彩瓷、絨綉、粵綉。

6. 在廣州旅遊想帶點特產,好吃的回家能推薦一下嗎謝謝

方便帶走的廣州特產有這些:

1、西關雞仔餅:相傳此餅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是廣州有名的特產。

主要成分:精麵粉、花生、豬肉等。

2、豬油糕:豬油糕當初創名時取其軟滑、滋潤之意,實質不含點滴豬油。

主要成分:葡萄糖、澱粉、花生。

3、沙河香米餅:此餅在清初已享譽南粵。

主要成分:香米粉、鮮雞蛋、花生仁等。

4、從化荔枝幹:可作口果,也可與雞、鴨、鵝、豬等肉類煲湯,也可煲粥、浸酒等。

5、老婆餅:老婆餅又名冬茸酥,由廣州蓮香樓獨創。

主要成分:麵粉、芝麻、椰茸、冬瓜茸。

6、杏仁餅:始創於1918年,因其外形似杏仁得名。

主要成分:綠豆粉、鮮雞蛋、杏仁。

(6)廣州糕點有哪些帶走擴展閱讀:

廣州旅遊資源豐富,其中以花城廣場、廣州塔、白雲山、長隆旅遊度假區、珠江夜遊、陳家祠、寶墨園、沙面、聖心大教堂、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越秀公園、南越王博物館、中山紀念堂、黃埔軍校、南沙濕地公園、海珠湖國家濕地公園、從化溫泉等景點最為盛名。

廣州的文物古跡眾多,截至2010年,已公布的國家、省、市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共322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3處。南越王墓、光孝寺、六榕寺、懷聖寺等都有1000多年的歷史。此外,還有始建於隋朝的南海神廟,明朝的五仙觀、鎮海樓、蓮花塔,清朝的陳家祠、余蔭山房等。近代革命歷史紀念地有毛澤東同志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埔軍校、中山紀念堂、洪秀全故居等。 廣州傳統有波羅誕廟會、廣府廟會等節日。

7. 廣州特產點心有哪些

廣州特產點心有哪些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州特產點心有哪些?跟著我一起去看看吧。

1、酥皮雞蛋撻 [廣東廣州海珠區]

蛋撻,英文叫custard tart,custard是一種用牛奶雞蛋和糖做成的凍,中國人稱其為蛋,tart則取其音。這種蛋撻早在中世紀就出現了,不過看上去跟現在的蛋撻會很不一樣。按照現在的做法,皮會很軟;中世紀做蛋撻是既沒有蛋撻模又沒有齒輪切割器,蛋撻皮要用手捏起來,所以蛋撻皮發得很硬,吃中世紀的蛋撻其實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做蛋撻皮要放不少糖,中世紀糖很貴,所以有糖也只是加到蛋汁里,至於外面的殼則給窮人和乞丐吃或者扔掉。 中國人知道蛋撻這個東西是在香港被割讓後,英國人的蛋撻傳到了香港,香港人便開始仿製,甚至比英國人做得更好。蛋撻店除了蛋撻外還賣另外兩樣東西:奶茶和咖啡。那時候的蛋撻要比現在的蛋撻大兩三倍,甚至有一段時間,一個大蛋撻一杯咖啡或奶茶成了香港人標准早餐。六十年代香港逐漸富裕起來,香港人開始在蛋撻里加燕窩鮑魚之類,「大補」;但過了幾年這種蛋撻又沒有了。

2、薄皮鮮蝦餃 [廣東廣州海珠區]

又稱蝦餃。以熟淀面即澱粉(又稱澄粉)面團作皮,鮮蝦肉、豬肉泥、嫩竹筍等拌勻作餡,包成餃形蒸制而成。皮薄白,半透明,軟韌而爽,味鮮香醇,被外省同行稱為三絕。因其形似彎梳,故又稱彎梳餃。皮薄、爽軟,色白,晶瑩透亮,餃內餡料隱約可見;餡心鮮美,形態精緻玲瓏。此品是20世紀30年代廣州市河南區伍村伍鳳鄉的一間家庭式小茶樓首創。起初,用料和造型都較粗糙,但因它選用剛從河裡捕的鮮蝦作餡,鮮美異常,為早茶市食客鍾愛。後來,傳入廣州市區各大茶樓、酒家被廣為流傳,經久不衰。淀面,是從麵粉中分解出來的,用於作點心,目前僅限於廣東,此粉性軟,延伸性小,可塑性大,點心師們利用其特性,逐步改製成龍珠餃、鳳眼餃、百花餃等多種精美點心,款式多樣而新穎。簡介 廣東點心。又稱蝦餃。以澱粉(又稱澄粉)面團作皮,鮮蝦肉、豬肉等拌勻兒餡,包成餃形,蒸制而成。

3、廣州叉燒包 [廣東廣州天河區]

廣州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干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蚝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好的叉燒包採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微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又有一說傳統叉燒包的標准要求是:「高身雀籠型,大肚收篤,爆口而僅微微露餡」。 做法 將麵粉放台板上,放下發粉和少量清水,將麵粉揉搓,搓至麵粉柔軟適中時,隨用一條半濕的毛巾蓋著,讓它自行發酵約四、五小時。待麵粉發酵至一定程度時,即將沙糖、鹼水、豬油一同倒入,並再搓勻候用。肥、瘦叉燒切成小片,用干蔥頭起鍋爆炒,然後加調味料會煮成叉燒包餡料。

4、荷香糯米雞 [廣東廣州海珠區]

(3-4人份)鮮荷葉3張、長粒糯米500g、雞翅中500g、香菇10朵、油3湯匙、蔥姜幾片、老抽1湯匙、生抽2湯匙、八角1個、水100ml、鹽1茶匙。做法 1、糯米提前浸泡2小時以上。然後瀝干水份,入鍋蒸熟,打散放涼備用。 2、雞翅中一剁兩半,入涼水浸泡一會洗凈血水,入鍋焯一下撈 荷香糯米雞出洗凈。香菇切片。鍋里熱油,加蔥姜爆香,加入雞翅和香菇,加老抽生抽翻炒均勻,倒入100ml水,加入八角,中火燉至湯汁濃稠,差不多收干,盛出放涼備用。蒸熟的米飯與炒好的雞翅,加一茶匙鹽拌勻。 3.、鮮荷葉洗凈,或可過水焯半分鍾(我是直接用的)。荷葉很大的話,一分為二,去掉中間的老梗。荷葉平鋪,先鋪一層米飯,中間放雞翅(注意有骨頭那端朝里,避免露出把荷葉扎破)。上面再蓋一層米飯,如圖包起荷葉。一共可做5-6個荷包。 4、入蒸鍋,水開後30分鍾即可。也可以多蒸會。

5、雲吞面 [廣東廣州番禺]

雲吞面或叫做餛飩面,雲吞面是廣東省地道的漢族小吃。一般以雲吞拌面,分為湯面與撈面。是一種在中國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餛飩和蛋面,加入熱湯即成。廣州人愛吃雲吞面,一碗上乘的雲吞面,要有「三講」:一講面,必須是竹升打的銀絲面;二講雲吞,要三七開肥瘦的豬肉,還要用雞蛋黃漿住肉味;三講湯,要大地魚和豬骨熬成的濃湯。小小雲吞面,承載著豐富的本地元素。吃雲吞面也有講究,不要以為幾顆餛飩一把面加點湯就叫雲吞面。正牌的雲吞面需要「三講」:一講面。地道的面要從麵粉加雞蛋做起,而且最講究的.應該一點水都不用,完全靠雞蛋。這樣做出來的面煮出來帶點韌度,吃到嘴裡非常爽脆。二講雲吞。關鍵在於裡面的餡,用新鮮的蝦球,也是一口咬下「剝剝翠」。三講湯。用柴魚蝦殼熬出來的湯即要有鮮味還有清,加味精是大忌。辨別雲吞面真假還有一招:韭黃一定不能缺(正宗廣式雲吞面只放韭黃不放青菜)。

6、艇仔粥 [廣東廣州荔灣區]

廣州人稱小舟為「艇仔」,艇仔粥就是這些以小艇為生,專營供應水邊及船上顧客的小商販所經營的粥品.主要集中在荔灣和東堤西濠口。光緒年間,在荔枝灣開始流行「扒艇」(劃船),舟穿樹影,畫舫縱橫,有粥艇在其中為遊客供應特製的魚生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遊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很受歡迎。漸漸地,連陸上的小食店也出售這種叫做荔灣艇仔粥的粥品了。艇仔粥主要配料為碎魚肉、瘦肉、碎油條、花生、蔥花,亦有加入豬皮、海蜇、碎牛肉、魷魚等,以粥滑軟綿、芳香鮮味聞名。現在在廣州、香港以至海外各地的廣東粥品店,艇仔粥都是必備的食品。關於艇仔粥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一個家道中落的廣州「西關闊少,他於經濟拮據的窘境中,買了一隻小艇,在荔枝灣做起了賣粥的營生。

7、干蒸燒賣 [廣東廣州花都區]

干蒸燒賣是廣州人喜歡的茶樓傳統早點之一。它用薄麵包裹半露的肉餡料蒸熟,色鮮味美,爽口不膩。各茶樓、酒家均有出售。干蒸燒賣有豬肉乾蒸燒賣和牛肉燒賣兩種。其中牛肉燒賣的歷史有七八十年之久。牛肉燒賣的製作方法是:取牛肉去掉筋絡,用刀剁碎後配以肥豬肉粒、薑汁、酒等拌勻,撻至起膠,擠成一個個丸子上碟。每碟兩粒,放進蒸籠里蒸熟。現在,有配以馬蹄粒、筍粒等爽口配料,使其更加鮮香爽口,肥美不膻。

8、蒸腸粉 [廣東廣州黃埔區]

一種米製品,又叫布拉蒸腸粉。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腸粉成為不少廣州人早餐必選的食品,它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

9、沙河粉 [廣東廣州天河區]

沙河粉:為特製的薄片粉。產於沙河鎮。產品潔白透明,體薄柔韌,爽滑可口,烹調方便,可葷可素。既可作街頭小食品,又可作正餐主食,可湯、可炒,或與調料生拌,若拌以肉絲之類,其味更佳。

10、泮塘馬蹄粉 [廣東廣州海珠區]

泮塘馬蹄粉產於廣東廣州。 馬蹄即荸薺廣州盛產風味獨特的馬蹄粉。這種馬蹄粉,春夏保肝,秋冬養陰,對治療輕度痢疾和肝炎有一定功效。可以作眼葯,能去熱消炎,消除因強光灼傷而引起的眼疾。泮塘馬蹄粉潔白純正,用它製作的馬蹄糕,軟滑爽口,透明且富有彈性;用這種馬蹄粉加紅糖,再用沸水沖成馬蹄粉糖水,有清熱解暑,清肝明目之功效。

;

8. 廣州必帶特產是什麼

1、新墾蓮藕品質優良,風味獨特:夏季採收的蓮藕嫩白爽脆,味道甘甜清香;秋冬季節所收獲的蓮藕肥大豐滿,味道松粉、藕香濃郁。新墾蓮藕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9. 廣東特產有哪些可以方便攜帶的

1、好吃的水果:荔枝幹、眼乾、桂圓肉、荔枝原蜜、龍眼蜜、荔枝酒、龍眼酒。

2、海品:梅香馬鮫魚、生曬蚝豉肉乾、蝦醬、瑤柱蚝油、純蚝油王,可以用來蒸馬鮫魚,可以用瑤柱來煲湯,耗油用來調料。

3、臘味:廣式臘腸、廣式粒粒腸、金錢盞、廣式臘肉都是特別有一番風味,用來炒,蒸都有很多口感。

4、茶品:大鵬雲霧茶。

5、酒品:純米酒、月子糯米黃酒、深圳醇、深圳燒酒、解酒伴侶。

6、特色糕點:荔枝糕點、菊花糕點、南棗糕點、榴槤糕點、蚝油酥、雞仔餅、老婆餅、老公餅、南棗、佛山盲公餅、順德雙皮奶、西樵大餅、九江煎堆、台山蝦羔、都十分的具有地方特色,很有代表性。

(9)廣州糕點有哪些帶走擴展閱讀:

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

全境位於北緯20°13′~25°31′和東經109°39′~117°19′之間。東起南澳縣南澎列島的赤仔嶼,西至雷州市紀家鎮的良坡村,東西跨度約800公里;北自樂昌縣白石鄉上坳村,南至徐聞縣角尾鄉燈樓角,跨度約600公里。北回歸線從南澳—從化—封開一線橫貫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