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地鐵如何穿越江流
擴展閱讀
廈門西站在哪裡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鋪多少錢 2025-07-05 14:58:01

廣州地鐵如何穿越江流

發布時間: 2022-11-07 17:37:32

『壹』 怎麼去夜遊珠江

廣州的珠江只有白天才是幾塊錢的。晚上都是幾十塊的。如果你一定要用幾塊錢又要夜遊珠江的話,只能利用下午的時候大概5.30分坐地鐵2號線,在海珠廣場站A 出口。走一百米到天字碼頭,就可以坐(天字碼頭—中大碼頭)的航線。1塊錢。到了中大碼頭就上岸,在附近走走,有中山大學牌坊等,風景不錯的。等到最後一班回程的船,就買到芳村終站的票,2塊錢。這時候夜幕也開始降臨了,兩岸的燈光全都亮起來了,全程都是夜遊的享受了。哈

『貳』 廣州地鐵5號線的建設技術

第一條盾構機成功穿越溶洞的線路;
第一次用盾構機挖出最小曲線半徑只有206米的隧道;
第一次採用先隧道後車站的創新工法施工(五羊邨站);
第一次在富水沙層進行暗挖礦山法施工(珠江新城-獵德);
第一次採用礦山法洞內樁基托換;
第一次採用網路監測系統進行信息化施工
採用盾構法施工最多的線路(22.2公里,佔全線的69%);
暗挖車站最多(7個);
跨度最大的車站(區庄站:24米);
地鐵線路中隧道最高(動物園站隧道高壓21米,是一般隧道高度的2倍);
動物園站至楊箕為一單洞隧道,左右線疊加布置全長129.3米,標准斷面開挖跨度11.2m,開挖高度18.205m,是亞洲最大的單洞重疊地鐵隧道。

『叄』 廣州地鐵5號線的建設歷程

挖掘難,「逛」遍「地質博物館」
廣州地鐵五號線全長32公里,幾近一、二號線線路長的總和,是廣州地鐵建設史上迄今為止最復雜、最困難的一條線。廣州地鐵總公司建設總部副總經理譚文介紹,地鐵五號線行走於廣州繁華城區,穿越上千棟房屋、七次穿越斷裂帶、兩過珠江、六次穿越廣茂鐵路,艱難中創下六個全國第一的施工奇跡。32公里長的線路所經之處,一個不落地把廣州的「地質博物館」「逛」了一遍:紅層、花崗岩地層、灰岩地層、混合岩地層、淤泥砂層,穿越了斷裂帶、富水破碎地層、溶洞。在之前廣州地鐵已建成的一二三四號線,也遇到過許多復雜地質形態,但沒有一條像五號線一樣,全都「中招」。
比如越秀山下來,溶洞最高幾十米,盾構機穿越溶洞,這是全國首例。盾構機隨時都可能掉下,機毀人亡;市汽車站外,空洞、破碎帶、覆水也是險境重重,盾構機推進,舉步維艱……
為了照顧好脆弱的地層,施工方要通過反射波掃描,給土層做CT,看有沒有空洞,然後對溶洞進行全填充,最後注入大量的水泥漿。盾構通過之前,要考慮到最壞的可能,一發現馬上處理,把風險控制住。 防護難,穿越房屋1000棟
由於五號線隧道行走於廣州市繁華城區,下穿大量的房屋、架空橋梁、鐵路和城市主幹道。全線隧道穿越的房屋超過1000棟,而且以老房子居多,部分甚至是上世紀60年代的磚木結構房屋,任何輕微的沉降均可導致房屋沉降開裂。
在環市路下,有超過5公里的線路與內環路並行,涉及上百個內環路橋墩。架空橋上車輛川流不息,地下潛龍穿行。如控制不當,極易造成橋墩下沉、橋體開裂,危及行車安全。在鐵路線下,盾構機6次下穿繁忙的廣茂鐵路大動脈,地下挖隧道,地面每天有100多趟火車疾馳而過,如掘進控制不當而造成路基坍塌,列車隨時脫軌、翻車。處處是風險。但是地鐵方面把這些風險控制住了,做到了超前勘察、超前研究、超前預測、超前保護和超前預案。 施工難,疊加隧道拐急彎
廣州地質非常復雜性,往往是相隔1米地層就不一樣,這就使得有些險情防不勝防。地鐵線路施工前,會對全線進行一次鑽孔勘測,每隔25米左右就會打個鑽孔,探測地下的地質情況。為了控制好安全風險,地鐵施工人員還採取「四超前法」,即在工程動工之前進行大量的超前性工作:超前勘查、超前預測、超前研究、超前處理,以及對可能出現的險情開工前做好詳細的應急預案。
動物園站是五號線中最有特色的一個站。許多人不知道,5號線在規劃中是沒有這個站的,但是市民強烈要求在動物園設站,所以隧道不得不轉一個大彎,光這一個轉彎,就耗資1.5億人民幣,並且帶來大量施工難題,由於隧道轉彎半徑小(206米,常規至少需要350米),只好因地制宜,兩條隧道由常規的平行,變為上下疊加,往滘口方向的列車在上層,往文沖方向的列車在下層,單線上下轉乘在廣州地鐵歷史上沒有先例。同時,兩條隧道疊起來,才能使動物園站到楊箕站線路以接近90度轉彎避開道路兩側密集建築物群。此外,動物園站至楊箕為一單洞隧道,開挖高度18.205米,是亞洲最大的單洞重疊地鐵隧道,施工難度巨大。動物園站近22米的開挖高度,在淺埋暗挖法施工中是比較少見。 結構難,首創大跨度暗挖隧道
難度最大的要數區庄站了。區庄站是地鐵五號線與六號線的轉乘站。區庄站位於環市東路與農林下路交叉口處,站址地面交通繁忙,地鐵施工期間交通不能中斷;地下管線繁多,車站結構型式非常復雜,轉乘站採用暗挖法施工在國內是個首創。五號線月台主隧道是24米寬的大跨度暗挖隧道;六號線車站是上下兩層三聯拱(三個隧道相套的斷面)暗挖車站,外包寬度達24.15m,高度16.6米,長度62米;五號線、六號線主體隧道與其上方北站廳的3號通道形成「三層立體交叉」的重疊隧道,而車站圍岩是風化程度較高的紅色砂泥岩,遇水易崩解,施工難度堪稱之最。 過江難,架空隧道兩過珠江
廣州地鐵五號線起點為芳村區的滘口,向東經大坦沙島抵達中山八站,須兩次穿越珠江。其中,滘口站至坦尾站段為架空線線路,五號線啟程就把珠江踩在腳下。坦尾站至中山八站為地下線路,地鐵隧道出發不到100米就要過珠江,江面寬260多米,盾構機需在大坡度、淺覆蓋層的情況下過江。該區段工程中坡度 55%。的隧道長達600米,地面標高從8.2米在珠江堤壩邊突降到2米,隧道覆蓋層厚度突變對切口水壓控制提出新挑戰,稍有不慎會造成堤壩開裂或下沉擊穿珠江。
2007年隧道施工時,盾構機頭頂與滔滔江水只相隔5米多,還要爬大坡。盡管困難重重,但仍然保持了過江速度全國之最。地鐵建設者嚴格控制掘進參數,精心施工,僅用了26天就安全通過珠江,平均每天掘進達10米,保持了該盾構機在建設地鐵三號線時創下的全國紀錄。 爬坡難,穿過珠江上架空
地鐵列車經過隧道往橋中方向穿越珠江時,幾乎一出隧道就上架空,意味著坡度很大列車需要爬大坡。
五號線繼續採用了和四號線一樣的L型直線電機列車,這種列車的爬坡和轉彎能力在幾種地鐵列車中都是最強的,除了能完全勝任這樣的坡度外,還能乘客坐得非常穩當,不會有坐過山車的感覺。 減震難,增加半億成本更平穩
為了給乘客營造更舒適的乘坐環境,五號線借鑒在三、四號線鋪軌施工中的成功經驗,在繁華路段下,施工單位在靠近居民區、學校、醫院等敏感段,採用了世界先進的英國先鋒減振扣件,總里程達6公里長。這種扣件減振效果好、應用范圍廣,現已在世界十多個國家的軌道線路中應用,廣州地鐵三、四號線部分線路採用該系統後,列車運行時可大幅降低軌道引起的振動,減振效果非常好,坐在車上乘客會感覺更平穩舒適。僅僅只是加裝減震扣件一項,每公里的成本因此增加近1000萬元。 安裝難,車站機電安裝繁又雜
地鐵公司建設總部車站設備部趙軍經理介紹說,地鐵車站機電裝修過程「繁」而「雜」,雖然比不上土建階段會出現不可預料的風險,但由於場地有限等條件受限,有時候甚至會遇到比土建階段更為復雜的困難,主要包括:施工場地交接;集中冷站施工和調試;周邊和現場協調管理;綜合管線布置;大型設備吊裝運輸;軌行區施工;管線的防火封堵;綜合調試;成品和半成品保護等。

『肆』 廣州地鐵怎樣跨珠江的

其實算不上跨,只是鑽過去而矣。
是從珠江河底下挖了條隧道,地鐵就是這樣順著隧道鑽過去的。

『伍』 廣州地鐵5線怎樣穿過珠江

五號線西段為高架線,以橋梁形式過江

『陸』 廣州地鐵是怎麼穿過珠江的就是想知道地鐵

知道什麼是盾構機嗎?用這個機器挖隧道,邊挖邊補,遇山過山,遇水穿水。

『柒』 廣州地鐵是怎麼過洛溪大橋下面的那條大河的

隧道!!! 另外,那個「大河」叫珠江!!!

『捌』 想問下,廣州地鐵和APM線 過江的那段路 真是從江下修過去的嗎可是那麼深哦。。。

這肯定啦~~所以靠近珠江邊的站都會深一點~~像萬勝圍就是8號線在上,4號線在下~~因為4號線馬上就要過江了嘛~

求採納

『玖』 未來的廣州地鐵11號線怎麼走,他是環線是雙向的嗎否則單向會一站距離繞圈

廣州地鐵11號線(環線)全長42.4公里,共設31坐車站,平均站間距1.42千米。線路起於荔灣區芳村,後穿越珠江,經荔灣湖公園、流花湖公園、廣州火車站、雲台花園、廣州東站、華南師范大學、天河公園、員村、琶洲會展中心、新滘南、逸景路、廣州造船廠,之後沿芳村大道行進至芳村,全線為閉合的環。線路穿越廣州市主城區,串聯廣州市荔灣區、越秀區、白雲區、天河區和海珠區,連接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等大型交通樞紐,同時照顧芳村白鵝譚與員村城市設計,並與1號線、2號線、3號線、5號線、6號線、8號線、10號線、12號線、13號線、14號線、20號線、21號線以及廣佛線換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