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什麼年份實行視同繳費年限
擴展閱讀
廣州飛長樂需要多久 2025-07-14 08:30:28
福州到哪裡需要1000公里 2025-07-14 08:27:10
天津哪裡可以撿到山石 2025-07-14 08:26:15

廣州什麼年份實行視同繳費年限

發布時間: 2022-11-20 23:40:58

A. 廣東省韶關市的職工醫保的視同繳費年限是從什麼時候算起止的

從正式上班的時間開始算起的。
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勞動者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職工繳費之前的連續工作年限,不用再繳費,視同繳費了。所謂的視同繳費年限,其實就是各地實行社保統籌制度之前,職工未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工作年限,叫視同繳費年限。

B. 視同繳費年限從哪一年開始算

不是必須繳費。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 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並且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發養老保險金。另外,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調入企業後,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下鄉知識青年被招為合同制工人,且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軍齡及下鄉期間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
實際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後,按規定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理解實際繳費年限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實際繳費年限是職工個人的繳費年限,不應與職工所在企業的繳費情況聯系在一起。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把實際繳費年限與企業的繳費情況掛鉤,規定若企業不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則不計算該企業職工的實際繳費年限,這種做法侵害了職工個人的利益。二是職工個人必須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若是非足額繳納,欠繳年限暫時不能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待職工補齊欠繳本金和利息後方能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C. 視同繳費年限從哪一年開始算

國家與2015年出台相關政策,但各省市執行開始的時間不盡相同。2015年1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在改革政策中明確:1、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改按新辦法計發養老金,對於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間退休的人員,設置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辦法對比,保低限高;2、對於符合納入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條件的人員,其改革前在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年限作為視同繳費年限,與改革後的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發基本養老金。《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D. 廣東省社保視同繳費起始時間什麼時候

視同繳費年限的開始時間取決於職工個人參加工作的時間;而視同繳費年限的截止時間則取決於當地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開始的時間。參保職工在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前的工作年限是可以視同為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的,而在新制度實施之後的工作年限,則要有實際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才行。養老金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那麼繳費年限越長的,退休的時候核算出來的養老金待遇自然也會越高,所以視同繳費年限的長短會影響養老金待遇的高低。

E. 視同繳費從哪一年開始算

視同繳費年限,是從哪一年開始計算的?必須是1992年嗎?這個其實各個地區的規定是有所不同的。但為什麼很多人認為是1992年,這是由於我們國家,最早建立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是從1992年開始實施並執行的。那麼言而知義,就意味著1992年之前的工作年限,都可以被認定為是視同工齡。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地區都是從1992年開始,實際繳納養老保險。

就全國來看,大概是1992年到1996年這將近4年多的時間,逐步的在落實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所以有些地區比較早,也就是說他1992年可能建立了實際繳費。但是有些地區可能比較晚,在1993年或者說1994年,才建立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甚至有些地區更晚一些,那麼就到了1995年,最晚是不晚於1996年建立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

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地區,從1996年才開始建立實際繳費年限。那麼也就意味著1996年之前的工作年限,都可以被認定為是視同公民。所以相對於其他地區而言,自己的視同工齡可能也會更長一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1992年之前參加工作的人群會變得越來越少,因為他們都是屬於退休人員了,所以不存在這樣的在職人員。所以將來企業單位的退休職工,可能就不再擁有視同工齡。最終都按這實際社保的交費,來確定自己養老金的待遇。

那麼我們的視同工齡,對於我們個人今後養老金的待遇有什麼好處呢?可能很多人並不了解,其實擁有視同繳費年限和沒有視同繳費年限是有很大的差距。視同繳費年限這一部分,是直接可以計算成為我們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擁有的視同繳費年限,而且你的視同繳費年限比較長,那麼你最終可以單獨的額外的,獲得一部分過渡性養老金。並且視同繳費年限的平均繳費指數也是比較高的,一般都可以達到120%~140%左右。就算是比較低的地區,大概都是100%。比起很多人的實際繳費的平均繳費指數還是要高一些的。所以說這就是擁有視同工齡的好處,因為你可以多獲得更高的退休養老金。

如果自己擁有將近10年左右的視同工齡,那麼你的養老金,至少可以多增加幾百塊錢,甚至接近於1000塊錢的水平。反之如果說自己沒有這10年左右的視同工齡,也就意味著你的養老金總額,可能會減少1000塊錢。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從2014年10月份開始,交納機關養老保險。如果說你是2014年9月份,就已經參加了機關事業單位,並且是屬於在編人員。那麼都可以認定成為視同工齡,最終如果按照新辦法來計算養老金的話,2014年9月份之前都是你的視同工齡,最終都按照過渡性養老金來計算。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F. 廣州視同繳費年限

現行我國 養老保險 繳費年限包含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其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但視同繳費年限必須審批通過之後方可納入繳費年限。 廣州 廣州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審批流程。 審批所需資料: 1、《廣州市養老保險被保險人視同繳費年限審核表》; 2、《廣州市職工勞動手冊》; 3、職工檔案; 4、參加廣州市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記錄資料; 5、《視同繳費年限審核送審人員一覽表》; 6、送審單位的《 社保 登記證》; 7、單位介紹信; 8、經辦人 身份證 ; 9、其它有關資料。 審批流程: 1、首先送審單位通過廣州社保局網站進行網上預約; 2、然後送審單位根據預約安排時間攜帶規定資料前往廣州社保局辦理送審手續; 3、審核機構審核後,單位領回報送的檔案和審核結果。

G. 社會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執行的

社會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到底是從1995年開始執行的。

1995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規定: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將繳費制度實施之前的連續工齡也納入繳費年限,確保職工合理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2011年《社會保險法》第13條對此進一步確認: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辦理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核準的參保人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1998年1月1日以前曾經在國有或縣以上集體所有制單位工作過,具有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含軍齡);

2、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以身份證登記為准),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達15年;

3、於2018年1月至6月辦理退休手續人員(即1958年1月至6月出生的男幹部/工人;1963年1月至6月出生的女幹部;1968年1至6月出生的女工人)。

(7)廣州什麼年份實行視同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辦理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核准參保人需攜帶一些材料:

1、《參保人員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核准申請表》(可在市社保局官網自行下載列印)一式一份;

2、申請人身份證、戶口本(驗原件、收復印件);

3、如屬代辦應提供代辦人身份證(驗原件、收復印件)、人事檔案原件;

3、工作經歷中有跨統籌區調動的,或屬復員、退伍、轉業軍人及部隊在編職工,還應提供有效證明材料。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聚焦養老保險「視同繳費」:為何有這些人沒份兒?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深圳7月起試點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提前核准

H. 從哪一年開始交醫保,什麼時候視同繳費年限

醫保是從1999年開始的。
1998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8]44號),部署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進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工作,要求1999年內全國基本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醫療保險,是指以保險合同約定的醫療行為的發生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為被保險人接受診療期間的醫療費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險。
一、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1、1995年根據《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制度。改革之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以被認定為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
2、根據「通知」的要求,各地基本在1996年左右執行了個人繳費制度,比如遼寧省就規定1995年12月31日前的連續工齡為視同繳費年限,之後的工齡為「實際繳費年限」。
3、雖然視同繳費不能提高養老金個人賬戶的儲存額,但實際上視同繳費年限對養老金待遇有很大的加持作用。因為一方面「基礎養老金」部分與「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越長則越有利,而這里的「繳費年限」就涵蓋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兩部分。另一方面,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還補充發放「過渡性養老金」。
4、所以從以上兩個角度而言,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對於提高養老金待遇是十分有利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退休人員在辦理退休手續的時候樂此不疲的「翻檔案」以證實自己在1996年前有連續工齡的主要原因所在。
二、退休後醫療保險的累計繳納年限必須達到國家所規定的年限,如此才能在不繳納醫療保險的基礎上繼續享受醫療待遇。而這里所說的「國家所規定的年限」實際上各地要求不一:
1、有的地區是根據年齡劃分的,比如青島、北京要求男累計繳納滿25年、女累計繳納滿20年的醫療保險,才能在退休後繼續享受醫療待遇;
2、而有的地區不做性別上的區分,比如深圳要求21年、杭州要求20年、上海和廣州則要求15年。
3、倘若你退休時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達不到本地區的要求,那麼退休時或者一次性補繳,或者延長繳費年限,但這兩種辦法都需要自己承擔所有費用,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4、當然還有另一種辦法,而且不用額外補交或者延長繳費,可以省下一筆支出,那就是認定「視同繳費年限」。

I. 社會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執行的

四川那年起算視同繳費

J. 廣州市開始繳交退休養老金是哪年

廣州市開始繳交退休養老金是1992年10月開始的。

而視同繳費年限是指: 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並且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發養老保險金。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調入企業後,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下鄉知識青年被招為合同制工人,且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軍齡及下鄉期間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

(10)廣州什麼年份實行視同繳費年限擴展閱讀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