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大蒜價格為什麼這么低
擴展閱讀
上海迪士尼花了多少億 2025-07-13 07:03:46

廣州大蒜價格為什麼這么低

發布時間: 2022-12-30 11:00:45

Ⅰ 大蒜為什麼一年便宜一年貴這背後有人在操控嗎

這種現象很正常,不是人炒作。

人們通常說的“物以稀為貴”,在農村其實包括了很多種農產品。就像山裡的花椒、核桃銷售行情一樣,一年一個價,通過這幾年的規律觀察,這些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那麼銷售行情為什麼會一年便宜一年貴呢?

我記得以前我們這兒的核桃樹還沒有引進優種核桃樹的時候,之前的老品種核桃銷量非常好,而且非常受外地朋友的喜歡。山貨嘛,少、精,自然是受歡迎的。但自從引進優種核桃樹後,核桃產量上大了許多,但味道和質量上已經沒有了老品種核桃的感覺。價格也隨著一跌再跌,一直沒漲起來。

花椒的銷售行情也是一樣,比如今年豐收了,那價格自然會落下來,第二年因為頭一年豐收的原因,通常會減產,所以銷售行情會因為這個市場原因回升。

大蒜行情如同一轍,種的多、產量多,銷售價格就回落。你再看下一年,因為頭年價格回落種的少了,自然銷售行情會回升。

這也算是市場行情的自然規律性吧。

Ⅱ 金年的大蒜價格怎麼這么低啊蒜農們還不夠本錢呢。請哪位高人來做一下分析

去年價格比較貴都有不少收入,所以今年就有很多地方很多人都種它,造成了市場飽和現象所以便宜

Ⅲ 大蒜價格忽高忽低,是怎麼回事

物價波動的本質是需求與供應的變換,漲價無非就是產量減少,批發商卡價格。大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原產地的大蒜生產商不願出售,供應減少。由於成本高昂和資金損失,大蒜貿易商並不是少數,而虧損的原因主要受今年新大蒜的市場狀況影響。

今年大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產地大蒜價格上漲,大蒜種植面積小和總產量下降。今年大蒜價格上漲是基於去年的低成本損失。而且今年的大蒜市場非常好,明年的大蒜種植面積肯定不會減少,大蒜的供應充足,自然沒有明顯的增長空間。如果種植大蒜的地區過多,價格可能會下降。根據這些趨勢,明年大蒜種植面積將增加,產量有望超過今年,因此到2020年,大蒜的價格可能不會達到今年的最高水平。但具體的價格波動仍需等待明年的市場供求。

Ⅳ 導致大蒜價格低迷原因都有哪些

根本原因是受疫情影響,我們的大蒜主要靠出口創匯,指望國內銷售寥寥無幾,如果單一的靠自主銷售,我們處於供大於求的局面,我們的大蒜能剩餘一半以上,內銷只能消化一部分,很大一部分還需要出口國外,國際市場因為疫情關系對於大蒜的需求很小,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年前農戶對於種植大蒜保持樂觀的心態,造成了當今供大於求的現狀


Ⅳ 為什麼超市裡面的蒜黃價格比較低蒜黃容易種植嗎

因為超市裡的菜好多都是直接與菜農對接,所以算是只加了一次價,批發市場里的菜不知道經過幾個人加價了,所以現在超市裡的菜比批發市場便宜,許多超市都有自己蔬菜供給基地,拿貨的價格會低於市場,還有超市經常會拿出幾種蔬菜虧本銷售,來帶動超市人氣,促進其它商品銷售。

蒜黃管理:蒜黃管理主要為水分和溫度管理。首先是水分管理,要保持蒜黃生長環境的土壤濕潤,同時又不能出現田間積水問題。在蒜種播種後澆透水,促進蒜種發芽。此後每隔4到5天澆灌一次水,在蒜黃收割前5天停止澆水,收割後三天之後再進行澆水,不可在蒜黃收割後直接澆水。其次是溫度管理問題,蒜黃播種後,適當提高溫度,促進蒜黃發芽,一般窖內溫度需要保持在25到28度左右,在蒜黃苗期,溫度控制在22度左右,在蒜黃生長後期,溫度要降到18到20度之間,有利於提高蒜黃收獲後的品質。

Ⅵ 蒜價已經下跌到最近三年來最低價格了嗎

據報道,「蒜你狠」曾經是2016年中國最流行的一個詞,當年,大蒜的價格瘋漲,價格甚至超過了肉類蛋類。現在正是今年新蒜上市季節,曾經的「蒜你狠」卻「狠」不起來,價格出現大幅度下跌。

據農業農村部提供的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大蒜平均批發價每公斤5.44元,同比下跌59.9%。5月上旬同比跌幅擴大至64.8%,個別產區大蒜價格一度跌破十年來最低點。山東、河南等地的大蒜,出現了滯銷現象。

文章來源:央廣網

Ⅶ 「去年三毛一斤沒人要,今年暴漲十幾倍」,大蒜的價格為何會「大翻臉」

去年的大蒜兩三毛錢1斤,今年的大蒜漲價到幾塊錢1斤。是因為在前兩年人們跟風種植,去年種的比較多,導致了三毛錢一斤沒有人買,今年種植大蒜的人比較少,價格就比較貴。



第三,今年大蒜的產量不高,今年大蒜的產量不高導致大蒜的價格突飛猛漲。農民伯伯他們在收獲大蒜之後,並不急著馬上出售。他們還想留著大蒜准備種明年的種子,農民伯伯他們的這種作為就會導致市場上大蒜匱乏。他們觀察大蒜的行情,讓大蒜出售滯後。通過這個原因也能夠導致大蒜的價格長變貴,所以今年大蒜的價格能夠那麼貴。也是有以上幾點原因的,因此大蒜那麼貴。

Ⅷ 今年農民種的大蒜行情怎麼樣價格會比較低嗎原因是什麼

今年大蒜行情不如去年的原因,一是種植面積比去年擴大,產量很高。去年由於大蒜行情好,價格很高,蒜農種植利潤空間大,一般蒜農經濟效益很好。因此,去年大蒜行情好,刺激了蒜農,導致今年大蒜種植面積增加,產量勢必比去年高。


小蒜商認為,2021年的凍害對大蒜的質量和產量有很大影響,他們還預計大蒜的價格將從2016年開始收獲時一路上漲。但是,隨著大蒜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土地流轉的加快,2020年大蒜的種植面積將遠遠超過2015年的水平。而面積和產量的雙降卻遠低於預期,厚望落空。大蒜庫衛星遙感網微增2%,全國產量微減5%已成為共識他還表示,考慮到今年的產量和庫存情況,未來幾個月大蒜價格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加強產銷和價格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希望廣大蒜農密切關注市場行情,合理安排今秋新蒜季生產計劃。


Ⅸ 今年大蒜行情怎麼樣 後期會怎麼樣 還會上漲嗎 大約能漲到多少

2011年大蒜行情分析 2011年國內主要生薑產區的生產面積和產量較去年都進一步擴大,今年乃至明年生薑市場供應總量將會比較充足,隨著9、10月份新姜的陸續上市,生薑批發價格下降將成為主趨勢,原來高企的價位也將會逐步回落到合理的水平。雖然近期零售市場上生薑的價格在跟下降的批發價「唱著反調」,但相對滯後的零售市場也將不可避免的跟隨主趨勢進入降價的行列。 不過,生薑的價格要想恢復到去年3、4元一公斤的低價位,短期內恐怕是無法實現的,拋開其它的因素不說,市場上畢竟還存在著「快漲慢跌」的這樣走勢的潛規則。 2011年大蒜後市撲朔迷離,是漲是跌還得看「游資」 相比行情明朗的生薑,2011年大蒜後市的行情依然撲朔迷離。從2011年5月下旬國內大蒜主產區的新蒜陸續上市開始,大蒜的價格本應一路「看跌」,但奇怪的是,廣州市場大蒜的批發價格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緩慢下跌後,從7月開始又重新抬頭,迎來了第二輪「漲潮」,即為二次沖高,在7月下半月甚至創出了12元/公斤這一年內最高價。如果說大蒜價格的漲跌根本上還得看供求關系的變化,那麼在供應大增、需求穩定的情況下反倒又出現了一輪漲勢,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就只能歸咎於「游資炒作」,而後期大蒜的走勢也就得看「游資」的臉色了。 大量游資退出樓市、股市而進駐農產品行列,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從辣椒、茶葉、土豆再到大蒜、綠豆和生薑,這些便於儲存的農產品被挨個炒了個遍,即便是前段時間國家出台了相關政策來打擊農產品炒作行為,市場上的游資也並沒有因此而消停下來。以「中國大蒜之都」山東金鄉為例,在5月下旬新蒜收獲之後不久,便有不少收購商開始大量購進新蒜,然後儲藏到冷庫當中靜觀市場變化。 目前,金鄉的大蒜收購商們根據當下大蒜的市場行情,分成了兩大陣營,一部分人認為大蒜後市的行情將一路下跌,繼續「捂蒜惜售」必將虧得一塌糊塗,而另一部分則樂觀的認為只要堅持下去,目前較低的大蒜價格終將再次迎來新的春天。「看跌陣營」的理由是:①今年金鄉大蒜雖然減產,但其它大蒜產區並沒有減少,甚至有所增加,因此「大蒜減產導致蒜價上漲」的炒作論調很難再站住腳;②大蒜作為一種辛辣調為品,並非消費者生活所必須,如果高企的蒜價讓消費者望而卻步,就很可能會造成大蒜「有價無市」的局面;③國家已經出台了打擊農產品炒作的政策,「頂風作案」的風險太大。「看漲陣營」的理由是:①今年國際市場對大蒜的需求量很大,出口量的大增勢必影響大蒜的內銷,造成儲量減少;②普通人一年消費不了幾頭大蒜,高價蒜並不會造成大蒜需求量的減少;③國家政策的打擊力度有多大、面有多廣,還是一個不確定的問題,「逆勢而行」就會有很大的風險。 所以,大蒜後期的價格走勢,就得看掌握著大量庫存蒜的收購商們對大蒜市場的預期了,如果大部分的人傾向於「堅持就是勝利」,那麼後期大蒜價格很可能會因收購商們的「捂蒜惜售」再次抬頭。反之,如果大部分人傾向於大蒜行情將一路下跌,那隨之而來的低價出手、甚至是拋售庫存蒜的行為將很可能引發蒜價的「跳水」,但是回落的幅度並不大。目前來看,大蒜一度上漲到9.00以上,沖高後小幅回落到8.00,菜市場的小攤位亦有6.00的價位。

Ⅹ 根據市場經濟的有關理論,說明大蒜價格下跌和上漲的原因以及怎樣自覺運用價值規律來更好地指導農業生產

根據價值規律,商品的價格總是在價值上下波動。

去年種大蒜的人多,產量大,所以供過於求價格低。今年,一些農民看到種大蒜不掙錢,就轉向了其他作物。但是這樣的農民多了,大蒜的產量大大減少,但人們的需求每減少,供不應求,自然價格上漲,這都是價值規律的表現。

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客觀經濟規律,只要存在商品經濟,它就像一條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人們的經濟活動。

價值規律的作用有三個:.價值規律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在私有制商品經濟條件下,每個商品生產者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是按照各自的打算進行的,整個社會處於無政府狀態中,盡管如此,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還是保持著大致的平衡;

在現代經濟中,各生產部門、各企業是緊密聯系、相互依存的,客觀上要求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部門之間有一定的比例,某一部門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多了,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會賣不出去,而少了,又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是價值規律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

價格所以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因為供求與價格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商品供求關系會影響價格,使價格上漲或下跌;反過來,價格上漲或下跌,也會影響供求,使供給和需求趨於平衡。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價值規律就像一條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流向,哪裡多了它就指揮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從這個部門流出來;哪裡少了它又指揮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流向這個部門,從而達到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大體上保持平衡。

例如,80年代初,我國冰箱、彩電市場供不應求,價格高,且憑票供應。由於有利可圖,一時間,我國冒出了許多冰箱、彩電生產廠家,到90年代,光是引進義大利阿里斯頓生產紅的冰箱廠家就有7個。

(10)廣州大蒜價格為什麼這么低擴展閱讀:

價值規律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這是因為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實行等價交換的原則,而等價交換又是通過價格和供求雙向制約實現的。

所以,當供不應求時,就會使價格上漲,從而使生產擴大;供過於求會使價格下跌,從而使生產縮減。這里價值規律就像一根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流向。

當一種商品供大於求時,價值規律就指揮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從生產這種商品的部門流出;相反,則指揮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流入生產這種商品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