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都是生吃魚肉,「廣東廣西」的魚生有啥區別,誰的做法最鮮美
魚肉是我們日常飲食中,最常見的一種肉食,那麼「魚」究竟有多少種吃法呢?怎麼樣吃才最鮮美呢?
餐桌上「魚」的做法有 紅燒、水煮、或香煎等……, 而最能保留魚肉本味的烹飪方法則是 清蒸, 也就是「清蒸魚」這種做法能更好品嘗魚的鮮美。
還有一種吃法就是 生吃,這種吃法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但是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吃過刺身的人都知道生吃魚片是一種什麼樣的味覺體驗,「 刺身」指的生魚片,來源於日本料理,我們常見的就有三文魚、金槍魚等。
而我們所說的 魚生 指的淡水魚,最有名氣的就屬廣東的 順德魚生, 「草魚、海鱸魚、羅非魚」等皆可做,只需將魚放血、去皮、去骨、去紅肉,然後將魚肉切成很薄的片,蘸上配料就可以吃,生魚片放進嘴裡細細咀嚼鮮嫩脆爽,雖說生吃魚片有寄生蟲的風險,盡管如此也抵擋不了順德人對魚生的喜愛。
順德魚生雖然出名,但他並非是最鮮美的做法,廣東的毗鄰廣西也有吃魚生的習慣,比較有名的是廣西的橫縣,當地人稱之為 橫縣魚生, 廣西的橫縣魚生雖然沒有廣東順德魚生名氣大,但是做出來的魚生卻是最鮮美的。
都是生吃魚肉,「廣東廣西」的魚生有啥區別呢?為什麼說廣西魚生更鮮美,看完以下幾點便明白。
(1) 放血不同
製作魚生第一步是要放血,順德魚生傳統的做法是,將鮮活的魚尾巴斬掉,放入水池中游盪令其血水流完為止,但是這種做法比較慢。一些酒樓食肆為了提高效率,則想到一種更快的放血方法,先將魚尾巴斬掉再用針管在喉嚨血管處插入沖水,這種方法魚肉雖晶瑩透白,但同時魚鮮味也流失、口感也不爽脆了,等同於灌水牛肉。
而廣西的 橫縣魚生 放血則是干放,是不需沖水、不需游水的做法。只需將魚尾巴斬斷,然後用吊著讓魚血從尾巴處流出,所以切出來的魚肉是紅紅的,並不像順德魚生那麼晶瑩剔透,但是鮮美程度要比順德魚生更好。
(2) 做法不同
順德魚生不僅要血液沖干凈,還要將魚紅肉(也稱魚瘦肉)去干凈,而橫縣魚生則不需要去得那麼干凈,只需去皮、去腩骨切薄即可。
(3) 配料不同
順德魚生的配料有:姜絲、京蔥絲、洋蔥絲、酸蕎頭、炸花生、炸芋絲、紅蘿卜絲、檸檬絲等……
而橫縣魚生則多了紫蘇葉、薄荷葉、木瓜絲等……
有人說!橫縣魚生的吃法是順德魚生無法感受到的脆爽與鮮美,也有人說!橫縣魚生是順德魚生無法感受到的腥味,因為水都不沖、血水不凈不腥才怪,這么鮮美的魚生,你是否有勇氣挑戰一下呢?
② 廣式魚生配料
廣式魚生配料
廣式魚生配料,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當地特色的美食。以下分享廣式魚生配料有哪些?
廣式魚生配料1
配料:魚生草(不是魚腥草)、紫蘇、假蔞、辣蓼、薄荷、紅蘿卜絲、木瓜絲、蕎頭、酸蘿卜絲、辣椒絲、炸芋頭絲、洋蔥、山姜絲、姜絲、瓜英、炸花生、蔥花、香菜、橫縣大頭菜絲、檸檬、大蒜、酸姜、大蔥等。醬料:花生油、生抽醬油、胡椒粉。
魚生用料主要是鯇魚,也有用鯉魚的,絕少用其他魚。配料最普遍用蘿卜,也有用蓮藕或雪梨代替,再加蕎頭、酸姜、花生、芝麻、薄脆、芫荽、檸檬葉、胡椒粉、玉桂末等香料。
加上熟油、香醋、燒酒等,酌情而定,可加減變易,有的還多至三四十種配料,除花生、芝麻、薄脆需經炸炒熟食外,其餘都是吃生的。 做法頗為考究,鯇魚去皮洗凈,連魚瘦肉也得除去,以干布抹凈血水,晾乾後,以鋒利快刀切成極薄片。
蘿卜、姜蕎等均切成幼絲狀,和之以熟油、香料、香醋、高度酒等等。也有人喜用調味醬的,視各人嗜好,亦因各地區習慣。
下料先後次序有別,最後才加上薄脆即成(也有用炸粉絲的)。 少不了的還是吃魚生時必飲酒,之後還必食一碗滾粥。那些不敢吃魚生的,只有把生魚肉放入滾粥內燙食,或挑揀薄脆花生而吃。誠然,其中燒酒、香醋亦有消毒作用,但生食魚肉畢竟利口不利腹。
廣式魚生配料2
廣式魚生怎麼做
准備香菜,米醋,蔥,花椒,魚肉,姜蔥末,魚肉片切薄片。
蔥,姜切絲,紅椒切絲,香菜切段,米醋跟蒜末混合均勻。
將魚片擺放在盤中,放上蔥絲,姜絲,紅椒絲,香菜,魚片將蔥姜絲,紅椒絲,香菜捲起,蘸米醋汁食用即可。
總結如下。
廣式魚生配料3
魚生撈起,廣東人的特色魚生吃法
今天我們的頭牌菜品必須是魚生。
只見服務員先上桌的是擺放整齊美觀的配料碟,有姜絲、洋蔥、蒜片、香芋絲、檸檬葉、蕎頭、酸蘿卜絲、炒花生、瓜子仁、香蔥、魚露、花生油、醬油等十幾種,看樣子跟之前常吃的芥末醬油魚生吃法大不一樣。
接著上桌的是一個方形盒子,裡面分層放置著各碟魚生,魚生薄透如紙、晶瑩剔透、雪白誘人。
魚生分碟擺放,每人一碟,這樣更衛生;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搭配配料,各取所好,也更能解決眾口難調的難題,然後將配料和魚生撈在一起。
這種吃法叫魚生撈起,是源於廣東美食之鄉的順德魚生吃法。廣東人吃飯很講究好意頭,這種吃法的寓意是「撈起撈起,風生水起」。撈的時候還有講究,撈得越高,以後的日子越順暢,祈望之事越能成。
一入口,屬貓吃貨瞬間被征服,魚片肉甘鮮嫩、清涼爽滑,入口即化,恰到好處,一點都沒有魚腥味。
魚生要做得好,裡面大有門道,從魚的運輸、宰殺、放血、切片、擺盤、蘸料等等,處處是學問,特別是放血這道工序特別關鍵,只有魚血放干凈了,切出來的魚片才能晶瑩剔透,沒有紅色血絲,更不會有腥味。
而且做魚生的原料也大有講究,一般的順德魚生,普遍用的是鯇魚或福壽魚等淡水魚,而亞洲魚生用的是生猛海魚,有游水金鯛、朝鮮黑立、淺海海鱸、章紅魚等。
起肉剩下的'魚頭骨腩還可以有其他吃法,如涼拌魚皮、椒鹽骨腩、魚骨腩濃湯米線等,一點都不浪費。
廣東人最講究的飲食文化是靚湯,已經形成一種獨特的湯文化。
說到濃湯米線,店裡推出的主食有用頑固濃湯烹制的各種魚湯米線和濃湯泡飯,濃濃的、乳白色的湯和蟹黃膏、波士頓龍蝦等搭配烹制而成的這些菜品,色香味俱全,最關鍵在於湯好。
這些濃湯,是用老雞、赤肉、海魚、瑤柱等原料,武火加文火持續熬煮90分鍾,讓肉類的營養精華充分釋放,並和海鮮的營養相互交融,濃郁、甘鮮、不肥膩、無腥味。
除了魚生、米線外,店裡還有各種刺身,我們點的是貝拉生蚝刺身,肥美的生蚝肉,一口下去,鮮活滑嫩,汁流滿口,鮮美滿足。
還試了店長推薦的富士火山牛肉,七成熟鮮紅的牛肉,用了酸沙律醬、牛肉汁、伊賀蛋醬三種醬汁淋蘸,牛肉鮮嫩爽滑,口感豐富多樣,讓人回味無窮。
③ 順德魚生是用什麼魚做的
鱸魚。順德魚生起片時比較講究,魚要先放血,然後鋒利的刀壓著魚來起片。順德魚生是廣東省順德地區一道漢族傳統名菜,順德自古都是富庶之地,當地人勞作之餘,喜用本地物產精心烹調,互相品評,整體廚藝頗高,廚師輸往廣州、港澳及東南亞,素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一說。
鱸魚。順德魚生起片時比較講究,魚要先放血,然後鋒利的刀壓著魚來起片。順德魚生是廣東省順德地區一道漢族傳統名菜,順德自古都是富庶之地,當地人勞作之餘,喜用本地物產精心烹調,互相品評,整體廚藝頗高,廚師輸往廣州、港澳及東南亞,素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一說。
順德菜是粵菜的一個重要分支,但在選材方面不似眾多粵式經典名菜好用山珍海味,亦非「什麼都敢吃」般地使用奇特食材,順德菜式多以常見的淡水河鮮為主角,與各色食材相結合,以清、鮮、爽、嫩、滑為特色。在聞名的炒牛奶、頂骨大鱔之外,菊花魚生更具其代表性風格。除特色地方菜外,順德還有各色著名小吃如大良鎮的雙皮奶、均安的魚餅 、倫教糕等等。
④ 番禺魚生怎樣做
一般魚生是選用鯇魚,兩斤重的最佳,把尾巴切了放水池裡讓它游,放血,完了就起肉切片,盡量要薄,切好後要放在一個冰盤上,至於配料,就根據個人喜歡了
⑤ 魚生是什麼
yú shēng,指的是食品名,生魚膾。
1解釋
拼音:yúshēng
解釋:1.食品名。生魚膾。鮮活魚切成薄片,洗凈血腥,加蒜、姜、醋等佐料而成。
2簡介
中國食魚生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歷經眾多朝代,數度興盛,形成了豐富的魚生飲食文化。
3歷史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出現了用香柔花葉或金橙絲調制魚膾的新法,用這兩種調味料調製成的魚膾都稱做「金齏玉膾」。傳說隋煬帝楊廣曾贊美「金齏玉膾,東南佳味也」。
而唐代是食膾盛行的朝代。「在唐代,食魚生的習俗曾經達到過一個飲食文化的高峰」。中國著名烹飪史學家、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教授熊四智先生說。「作為當時飲食文化的一個代表,魚生技藝在唐代廚師的手中已經成為一門令人稱贊的絕技,在切法、調料和裝盤造型方面都十分講究。」
挪威三文魚
食魚生的傳統源自中國,而健康的三文魚來自挪威。挪威三文魚受到大眾的青睞,除了美味之外,還因其健康,值得一提的是挪威三文魚富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適合人們追求健康的美食概念。
食家認為,中西結合的這股魚生食風,將有望成為廣州人食桌上的一個主角。
釀皮三文魚
釀皮三文魚製作過程比較簡單,在家裡也能自己動手,先將三文魚切成薄片,釀皮切成絲,再將三文魚薄片包卷釀皮絲成卷即可,但調制麻醬汁比較費勁,芝麻醬、檸檬汁、香醋、麻醬、香油等調料的分量都要恰到好處。特點是色澤美觀,醬味香美。
4做法
4.1選魚
魚生的做法還是比較講究的,首先是選魚。魚有許多種,最常見是四大家魚:鯉、鰱、草、鯪,還有花魚、羅非魚、大頭魚、鯽魚等等,實際上,凡是有鱗的魚都可以用來做魚生,但無鱗的魚就不宜做,如塘角魚、鯰魚等就不宜做,主要是因為這些無鱗魚都會有一些粘液,很難處理。一般來說,這些魚類可以分為上品、中品、下品。
首先是下品,稱之為下品主要是因為這些魚較便宜,肉薄,刺多,口感差。主要是鰱魚和大頭魚。
其次是中品,中品的特點是肉較厚,味清甜,刺主要是大骨,口感較好,有鯉魚、草魚。
上品是花魚、鯽魚、羅非魚,這類魚的特點是肉筋道,口感極好,味甜,而且做出來的魚生顏色好,讓人看了禁不住食慾大增,口水直流。
選魚還要注意看魚的產地,凡是污水塘養出來的不要,網箱的魚盡量不要(如果在干凈的河道上的網箱,還是可以要的),最好的是泉水魚,清水河魚、水庫魚,實在沒有,鄉下清水塘養出來的魚也可以。選魚的時候看看魚是否生猛,魚鰓是否有雜物,要挑那些生猛、魚鰓干凈的魚,注意,一定要是活魚,死魚切切不可用來做魚生。
4.2製作
下面開始介紹做魚生的方法。
用料:魚一隻或多隻,視吃的人數而定,一般一斤半以上,如果有多人喜歡吃的話,大魚最好,我用過15斤以上的草魚做。如果是羅非魚,一定要選水庫的野生羅非魚,由於這類魚個頭一般比較小,可用多隻。姜、蒜白或蔥白、芫茜、紫蘇葉、魚腥草、香茅草等,花生米,如果喜歡,還可以加上只生木瓜;純凈花生油(這個很重要,魚生的香、味很大程度上取絕於用油,不可用別的油代替。),鹽、生抽、白砂塘,最後最重要的是:醋,醋要選新鮮的米醋,不要用醋精,不要用陳醋,如果能買到鄉下酒坊自釀的米醋那是最好的,這個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最後成品的口感。
1、先處理魚,先用刀背在魚頭和身子結合處用力敲一下,把魚敲暈,馬上放血。放血的方法是剝掉魚鰓,然後將魚倒吊起來,一定要將血放干凈,不然做出的魚肉發紅,有腥氣。等到血放干凈時,將魚鱗刮凈,用干凈的消毒毛巾或吸水性強的紙將魚身抹乾,但不要將魚開膛,切記。
2、將砧板洗凈,用吸水紙或毛巾擦乾,將魚平放,沿魚脊背用刀輕切開一條縫,看清魚骨走向,再用刀順著魚骨切下,在魚尾和魚頭與魚身結合處割開,片到魚胸骨的三分之二,片下一條無刺的魚肉,馬上用吸水紙(要用干凈,吸水性強的草紙或紗紙,不要用捲筒紙,因為會掉紙屑)或消毒過的干凈毛巾包好,內外都要包,以吸掉魚肉中的水分。將魚翻身,在另一邊也片下一條魚肉。最後在魚前鰭處割開,伸進兩個手指,用力撕下魚肚的凈肉,用紙擦凈魚肚內的黑色部分,也用吸水紙包好。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弄破魚腸或魚膽,如果弄破了,這魚的魚肉就不能要了。魚的內臟可以處理一下,魚鰾也可以和魚肉一樣處理。將片下的魚肉處理好先放置一邊約十幾分鍾,等水份幹了再處理。
3、在等待魚肉水分乾的時間里,將砧板洗干凈,擦乾。洗凈姜、蔥白等生料,姜切成極細的絲,蔥白拍扁後也切成細絲,芫茜、紫蘇葉、魚腥草、香茅草等切成極碎,。花生下油鍋炸熟。米醋與蒜蓉拌勻為蒜蓉醋,喜歡吃辣的可以加入生指天椒。五華的做法是配料放在各人的碗里,然後等魚肉片經過蒜蓉醋浸泡片刻就吃。
4、切魚肉:要求所用刀要利,砧板要干凈,不掉屑的。將用吸水紙包好的魚肉剝去,不要在魚肉上留下紙屑。魚皮朝下放在砧板上,用刀斜著下刀,將魚肉切成大片、極薄(約2毫米厚)的薄肉片,另處放入盤中,魚肚處的肉較薄,不能切片,就切成細長的絲。
5、五華縣多數地方的做法是將切好的魚肉片放入盛有蒜蓉醋的碗中先浸泡片刻後撈起,再放入倒有純凈的花生油的碗里,然後各自夾一定份量到各自的碗里與各人所需要的配料如花生米、姜絲、魚腥草、香茅草、蔥白、胡椒等混合起來吃.
6、然後再飲上一小口米酒以壓腥,另一說法是去菌。
⑥ 廣東假生魚是什麼魚
很多人以為魚生是日韓料理的代表作,是舶來品,其實不然,魚生是地道的中國菜餚,是名副其實出口轉內銷的菜餚。廣東人吃魚生以其對魚生配料和食材的極致追求,引得人們的強烈關注。
在廣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的說法,傳統吃魚生的時候是冬季,因為其時的魚類最肥美。
對於商家而言,春節初七人日這天,是請員工吃開年飯的好時機,說說鼓勵的話語,表達一下關愛之意,延續著新春的蓬勃氣息。近年有一款出口轉內銷的「七彩撈魚生」,成為了極受歡迎的人日宴的頭盤,說到這款魚生,還有一段故事發生。
很多華僑在馬來西亞從事餐飲業,他們將廣東人吃魚生的習慣也帶去他國,不過這魚生多在大排檔檔次的餐廳出現。在1964年,新加坡有四位廚師,後來他們被封為獅城的「餐飲四大天王」的,他們在考慮春節期間,該用什麼好看又好吃的菜式,來增加餐廳的營利,在一次宵夜閑聊之中,突發奇想,決定將廣東人喜歡吃的魚生改良,傳統的魚生在魚類肥美的冬春季節食用,配料雖多,色彩上卻略顯得素寡,為了令魚生的色彩繽紛,帶有喜慶的色彩,他們揉合潮汕人和順德人所吃的傳統魚生的特色,配料上選用了紅色的胡蘿卜絲,綠色的生菜絲,爽口的西芹絲,再以酸梅膏加桔子汁,調成甜酸可口的金黃色醬汁,取名為「七彩魚生」。
⑦ 順德魚生是用什麼魚做的
順德魚生多以淡水河塘魚為主。
順德魚生這種膾炙人口的美食,在「舌尖」播出街後廣為人知,就連著名美食家蔡瀾先生都不止一次表達了對順德的喜愛,就是因為這道菜——順德魚生。
吃魚生可不是單純的活魚切片,在順德,製作魚生可謂是一項嚴謹的技術活。從選料、放血、刀工、配料、擺盤,到入口的那一刻,都是有講究的。就是因為講究,才會把一條魚做得淋漓盡致啊。
半透明的魚片,十分誘人。放入口中,輕輕咬嚼,魚的鮮味迅速滑入口腔,細膩爽滑,滿嘴的幸福感。
入口鮮、甜、嫩、滑,只需加點鹽、花生油拌勻即可,也可以放入蒜片、姜絲、蔥絲、洋蔥絲、椒絲、醬油、花生碎、芝麻、指天椒、香芋絲、炸粉絲……這些配菜,有些去腥,有些提味,有些增加口感,有些適合重口味,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口味,選擇調配組合。
⑧ 在廣西,有一道地方特色美食叫「魚生」,你喜歡吃嗎
魚生,又稱生魚片,古稱魚膾、膾或鱠,是以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食用的食物總稱。生魚片起源於中國,後傳至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尤其在日本,魚生是很受歡迎的食物。
在我國,食魚生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歷經眾多朝代,數度興盛,形成了豐富的魚生飲食文化。據說在隋唐時期,出現了用香柔花葉或金橙絲調制魚膾的新法,用這兩種調味料調製成的魚膾都稱做「金齏玉膾」。傳說隋煬帝楊廣曾贊美「金齏玉膾,東南佳味也」。
而唐代是食膾盛行的朝代。有關專家介紹,在唐代,食魚生的習俗曾經達到過一個飲食文化的高峰,作為當時飲食文化的一個代表,魚生技藝在唐代廚師的手中已經成為一門令人稱贊的絕技。
食魚生的習慣從古代一直流傳到了今天。在我國不少地方,還有很多人喜歡吃魚生。特別是在廣西,魚生是一種地方特色美食,深受當地人喜愛。每逢招待賓客,當地人菜譜上都有「魚生」這一道菜。
提到魚生,最著名的非廣西橫縣魚生莫屬了。橫縣魚生俗稱兩片,是著名的地方傳統佳餚。歷來被橫縣人稱作「縣菜」,它代表著橫縣的烹飪技術和飲食文化的最高水準、接待客人的最高規格。
在廣西南寧,乃至整個嶺南地區,熟悉橫縣的人都把魚生與橫縣同等在一起,稱橫縣為魚生、稱魚生為橫縣。橫縣魚生之所以出名、美味,與其做法工藝之獨特、選料配料之精細有著密切的關系。
魚生的做法非常講究,首先是選魚。魚有許多種,最常見的是四大家魚:青魚、鰱魚、草魚、鱅魚,還有花魚、羅非魚、大頭魚、鯽魚等等,實際上,凡是有鱗的魚都可以用來做魚生,但無鱗的魚就不宜做,如塘角魚、鯰魚等就不宜做,主要是因為這些無鱗魚都會有一些粘液,很難處理。一般來說,這些魚類可以分為上品、中品、下品。
首先是下品,稱之為下品主要是因為這些魚較便宜,肉薄,刺多,口感差。主要是鰱魚和大頭魚;其次是中品,中品的特點是肉較厚,味清甜,刺主要是大骨,口感較好,有鯉魚、草魚;上品是花魚、鯽魚、羅非魚,這類魚的特點是肉筋道,口感極好,味甜,而且做出來的魚生顏色好,讓人看了禁不住食慾大增,口水直流。另外,做魚生一定要選生猛的活魚,最好是泉水魚、清水河魚或水庫魚。
魚生的做法非常講究。首先是把魚打暈,然後割去一小截魚尾,把魚掛起來讓魚滴干血水,再用專用的魚生吸水紗紙或專用衛生紙包好吸干水份,然後去皮去骨,再用紗紙把魚肉包一會,讓魚肉水份更干,這樣魚肉更顯得晶瑩剔透。之後除去紗紙,再用鋒利的薄刀切成薄薄的魚片(有單飛、雙飛之分),所以做魚生最注重的是刀功。
切魚生前要准備一個干凈大碟,在碟底放些碎冰粒,攤干蒙上保鮮膜,再把魚片擺放在上面,如果想擺放精美一些,則用筷子一塊一塊地按圖案擺好。
除了切魚片時刀法精細、做法講究外,魚生的佐料也非常講究,魚生配料非常豐富,缺一不可。算起來大概有紫蘇、莧西、薄荷、檸檬葉、花生、芝麻、木瓜、生薑、酸姜、蒜絲、芥末、辣椒、洋蔥絲、花生油、醬油、白糖、胡椒粉等20多種。切配料的刀功也十分考究,比如紫蘇、檸檬葉、木瓜、鹽西、薄荷、生薑、酸姜、蒜絲、洋蔥絲要切成細細的絲狀,而花生仁、芝麻等要拍碎研成粉狀。
此外,要想魚生吃得美還要有好的醬料。主要是用花生油(香油)、生抽、胡椒粉等來調配。花生油潤滑,生抽調味,胡椒粉則是調和魚生中的寒性達到暖胃的目的。這些配料既可作裝飾和點綴,又可起到去腥增鮮,增進食慾的效果。
美觀的造型擺設也是廣西魚生的一大特色。切好的魚生配料放在專門供魚生用的圓形或菱形的盤子里,盤子外圍分一格格的三角形格子,盤心為圓形,配料放置盤中,五顏六色,煞是好看。
在廣西品嘗魚生,你可能會不知道如何下筷,因為不同部位的幾碟魚生片和一盤五顏六色的配料擺放在一起,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不要說吃到嘴裡,看著就是一種享受了。
吃魚生時,夾上一大把生鮮猛料,包住一片魚生,放入口中,你馬上會感到香辣酸鮮,濃香沖鼻,味蕾大受刺激,頓時口舌生津,噴涌而出,牙齒也會情不自禁地咀嚼起來。很快,魚生的鮮甜、配料的兇猛,漸漸就出了味道,這個時候你會覺得濃香滿口,齒頰留芬,餘味無窮。
魚生本是古代以打魚為生的漁民應付生活的無奈之舉,沒有油鹽醬醋,只能生吞活剝。未曾料到,這種飽含漁民辛酸的「草根」吃法,經過世事滄桑,逐漸演化為如今遠近聞名的傳統名菜。
生魚片味道鮮美,清香爽口。從營養學角度說,生魚片沒有經過傳統的炒、炸、蒸等烹飪方法,因此營養物質完全沒有流失,是一道營養極為豐富的菜餚;但是從衛生角度考慮,如果生魚片沒有經過很好地處理,也有可能會成為人們患傳染病的根源。所以做魚生時一定要選擇那些無污染、干凈衛生、安全放心的活魚來製作。
有人說,兩廣(即廣東和廣西)人最會吃,而魚生就是他們非常喜歡吃的美味佳餚之一,不少當地人視魚生為上品,甚至從小吃到大。那麼你喜歡吃嗎?
⑨ 魚生是什麼東西呀
魚生又稱生魚片,古稱魚膾、膾或鱠,是以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食用的食物總稱。
魚生在不同的地區吃法是有區別的,在廣東的廣州、佛山一帶主要是蘸醬油和芥末來吃,在廣東的梅州有個叫「五華」的地方,這里不管是大街還是小巷遍地都是魚生店,可見這里的人們是多麼愛吃「魚生」。
魚生製作的要素
1、選魚
雖說有很多魚都可以是用來做魚生,但是每一種魚的肉質不一樣,吃起來的口感和鮮甜度也不一樣,要說好吃首選「河娟」,其實它是生活在江河裡,外觀有點像草魚。
2、刀功
刀功也關乎到這道菜口感和鮮美度,從拿起這條魚到魚切成魚片,這個時間越短魚越鮮,那自然口感就越好。在切的過程中還要保證剔骨的程度和切片的厚度及均勻度,所以說一個刀功不好的廚師就算他廚藝再高超來完成這道菜,那可想而知肯定是不好吃的。
⑩ 魚生是用什麼魚做的
本魚生喜歡用稠魚,鰤魚,鰈魚等,而我國南方喜歡用各種斑類,鯡魚,和三紋魚金槍魚等。北方大多借鑒南方的做法。選用魚生原料基本上都用深海魚類,因為其脂肪含量較少,還富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而且寄生蟲也較淺海和河流湖泊中的魚類少。比較適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