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賣瓶裝飲料賺錢嗎
賣礦泉水和飲料
1.礦泉水有好點的,有差點,一般一瓶普通礦泉的批發價基本是0.4元到0.6元左右,賣的價格是1元。大概利潤是四五毛左右!比如百歲山,怡寶,稍微好些的都是賣2-3元一瓶,批發價格也就是0.9元到1.5元之間,利潤是0.8元到1.2元左右!每個場所的價格弧度不一樣,利潤也會有所變化,上面所講的只普通商店大概的營銷利潤。
2飲料有很多種,有普遍一點的賣3元到5元之間的,批發價格2.5元元至4.5元左右,一瓶普通飲料的利潤基本都0.5元至1元。每個場所的價格弧度不一樣,利潤也沒有所變化,上面所講的只是普通商店大概營銷利潤。
⑵ 廣州十大利潤生意
1、水果零售生意,因為成本價格低,因此在廣州的利潤非常大。
2、廣州化妝品行業,不僅利潤大,而且非常具有發展前景。
3、廣州的家政中介行業。
4、配鏡行業,不僅成本價低,並且利潤非常大。
5、保健品行業,非常符合廣州的社會環境,因此利潤大。
6、廣州葯品行業,發展非常快,利潤及高。
7、牙齒種植行業,一直都是廣州行業利潤的老大。
8、廣州理發行業,非常火爆,不需要成本,利潤大。
9、網遊行業在廣州,不僅人流量大,而且需求量多。
10、汽車美容生意,同樣成本低,利潤大。
⑶ 小店賣飲料的利潤有多少
利潤根據各地物價計算,目前百事的采購價格為47.5元/ 24瓶x600ml ,價格為2.5-3.0元。采購價格為12元/ 24瓶x200ml,價格為1.0-1.5元。康師傅水14.5元/ 24瓶1.5-2.0元。康師傅紅、綠茶30.5元/盒,x15瓶價格3.0元。娃哈哈基本上和康師傅一樣。拓展資料雖然商圈生意興隆,但租金也很高,很多利潤都被租金吞噬了,競爭對手也很多。雖然這里的流量不大,但周圍沒有競爭對手,所以利潤自然高。此外,還有一個門道:「走轉角和路。」 首先,所謂的持口占角,就是把我的飲料店開在一個十字路口的拐角處,這樣我的飲料店就可以被更多的路人看到,無端的增加了一定的客流量。我做了一個統計,可能不是很科學,但是十字路口拐角的客流量比馬路一邊的高近40%。 第二,佔領道路。其實這主要是指學生客戶。每天上學的時間相對比較緊。學生沒有時間關注我的商店,不會光顧。相反,放學後,時間並不緊。吃零食和買飲料是正常的。很多顧客會光顧我的飲料店。 第三,靠近公交車站是理想的。雖然我的店不近,但也不遠,大約150米。很多人會在等車的時候買一杯飲料。 另外,一定要遠離餐館集中的地方,至少300-500米。因為,首先,餐廳本身是賣飲料的,這和我形成了競爭,去餐廳的人很少有用杯子端飲料的習慣;第二,餐廳周圍有很多吸煙的酒店。他們還賣飲料和我競爭。由於客戶需求不同,我的競爭優勢不大。 我需要靠近銷售外賣食品的地區,比如特色食品店(烤雞店,披薩店)。因為這些食物沒有飲料,人們習慣在吃飯的時候喝飲料,這就形成了一種互補。 客戶的秘密:社區是一座無形的金礦 很多人認為靠近社區,生意就會少很多。事實上,恰恰相反,靠近社區比靠近商業街更有利可圖。 余先生說,除了前面提到的競爭對手少的因素外,還有幾個原因: 首先,喝酒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現在很多年輕人在家不喝白開水或純凈水。他們喜歡喝各種飲料。喝特色飲料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像社區附近的便利店一樣,除了一些快餐和香煙,飲料在銷售榜上排名第三,說明社區對飲料的需求很大。
⑷ 誰知道飲料經銷商的利潤...
一般飲料利潤不超過10%,如果是成熟品牌,利潤就更低了。
即使象一些二線品牌,利潤(加上經銷商促銷返點)最高也就10個點左右。舉例,新疆一家胡蘿卜汁飲料十一對經銷商促銷,全部返點加起來只有9個點,而這9個點造成的結果就是經銷商大量購進,這些飲料是以出量謀求總利潤的。
做經銷商不要只看單件利潤,要看總利潤。
總利潤=單件利潤*銷量
⑸ 請問大家在廣州的自營便利店大概有多少利潤呀
請問大家在廣州的自營便利店大概有多少利潤呀?一般的毛利都在30%左右,最高的可以達到40%。這主要是因為便利店實行小而精的經營原則,價格比一般大型超市高10%左右。據悉知道,便利店的毛利大概在25點,熟食類50點,百貨類可以到25點左右,日回化類25點左右,煙有10到15點利潤,酒大概15%到22%利潤,飲料35%到80%的利潤,瓶裝水之類的產品利潤可以到90%,總得來說,開便利店是比較賺錢的。
便利店裡上了貨架的商品,都是一些銷量比較大的商品。商品的周轉快,庫存也就相對減少,而且還可以根據銷量從供貨商那裡獲得一些返利。開便利店賺錢嗎?經營得好的便利店每個月幾萬元的收入是可以保證的。
⑹ 飲料代理商一年賺多少錢
你好,飲料屬於季節性商品,利潤大概在30%左右。至於一年能夠賺多少,具體要看您的市場覆蓋率及活動宣傳的力度決定。通俗而言就是:付出才有回報。不可能僅僅拿到代理就可以坐等收錢了。
⑺ 小賣店賣出一瓶三塊的飲料能掙多少錢開小賣店是不是成本高,利潤底
小店賣出一瓶三塊的飲料,利潤在五角左右。
小賣部,實行的是薄利多銷,根據小賣部的地理位置可適當加大利潤空間。利潤都不大,因為小賣鋪競爭太激烈,隨處可見。只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吧,想要致富不太現實。
拓展資料:
小賣部,又稱小賣鋪,是市場經濟活動中規模最小的零售企業,主要出售糖果、點心、冷飲、煙酒、日用品等。小賣部廣泛分布在城鄉各處,學校、小區附近或內部居多。港台歐美有類似的便利店。
發展情況
1、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經濟體制和經營體制逐漸靈活,市場上的商品日益豐富,原來以單一形式存在的百貨商場和供銷社供不應求,無法適應群眾的生活需要。隨著市場進步,城市和農村出現小賣部。小賣部一般設在城市內的社區和農村的繁華地段,主營生活日用商品,有著經營成本小、規模小、商品種類少、分布廣等特點。
2、近幾年,市場商品極大的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實體小賣部逐漸被應運而生的大小超市所取代。
3、2016年3月13日,廣西南寧市一中學小賣部年租金173萬,經過44輪競價成交。扣除假期和周末,每天4萬元營業額才能保本,業內人士稱正常[2] 。
部委發文
2019年12月3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對校外供餐單位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具備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原則上要採用自營方式供餐;食品小賣部和超市要從非寄宿制中小學、幼兒園中逐步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