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的土地還夠供應多久啊

廣州的土地還夠供應多久啊

發布時間: 2023-02-13 21:25:47

❶ 廣州2023年經營性用地供地藍皮書出爐 住宅地塊供應77宗

觀點網訊:1月16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2023經營性用地供地藍皮書》,共收錄土地176宗(743公頃),其中商服地塊80宗,住宅地塊77宗、工業地塊10宗、其他地塊9宗。
從全市11個區來看,白雲區今年可出讓地塊數量最多,達到35宗,其中17宗商服用地、14宗商品住宅用地、2宗工業用地、2宗其他用地。值得關注的是,白雲新城今年有12宗可出讓地塊,以商業設施兼容商務設施用地為主。
番禺區共計劃供應18宗住宅用地,是今年廣州全市宅地供地最多的區。其中,萬博、大石、市橋、橋南是主力。
越秀區今年將只有1宗可出讓地塊——動物園北門公交站場地塊,用地面積6124平方米,容積率8.9,該地塊位於越秀區東部,先烈中路南側、雲鶴北街西側,坐落國家高新區及黃花崗科技園內。將以黃花崗科技園區為載體,建設人工智慧產業園等一批價值創新園區。
海珠區方面,有22宗可出讓地塊,其中14宗商服用地、5宗商品住宅用地、3宗其他用地。今年海珠區的可出讓地塊主要集中在琶洲西區和琶洲中二區。
荔灣區今年有21宗可出讓地塊,其中7宗商服用地、8宗商品住宅用地、3宗工業用地、3宗其他用地。
天河區今年可出讓地塊達到了31宗,其中,25宗商服用地、5宗商品住宅用地、1宗其他用地。可出讓地塊主要集中在金融城起步區和金融城東區,全部為商服用地。金融城起步區發展定位為數字金融總部核心區,重點發展金融總部、金融科技、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應用示範,高端專業服務業。
黃埔區共計劃供應2宗住宅用地,分別是科學城、長嶺居板塊。
貝殼研究院廣州分院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廣州土拍市場成交大幅縮減,幾乎均由央企、國企托底底價成交。 2022 年廣州共進行了四次集中土拍,推出58幅宅地,成交48幅,成交率為83%,明顯高於去年69%,這主要由於央企、國企托底導致流拍減少。從成交來看,今年共成交48幅地塊,相比去年減少44%,房企尤其是民營房企對土地市場的熱情相對平淡,幾乎清一色央企、國企底價成交,平均溢價率僅1.6%。

❷ 廣州市二調現狀建設用地

廣州市天河區2021年度第二批次使用0.9679公頃城市建設用地。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審批廣州市天河區2021年度第二批次城市建設用地的請示》收悉,現批復如下:一、同意廣州市天河區2021年度第二批次使用0.9679公頃城市建設用地,即同意你市天河區將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0.9679公頃(其中耕地0.6530公頃)轉為建設用地並辦理征地手續。
上述0.9679公頃用地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確定的用途供應,用於城市建設。

❸ 土地閑置滿2年無償收回政策

法律分析:根據《廣州市閑置土地處理辦法》規定:閑置土地臨時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過2年。臨時使用期限屆滿,用地單位應當在30日內清理場地、完善開工相關手續並動工開發建設。已完善建設用地手續的閑置土地,閑置期間累計滿2年的,政府可以無償收回。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行為或者動工開發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動工開發遲延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行為或者動工開發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閑置,且已完善建設用地手續的閑置土地,可採取五種方式進行處置,其中包括延長開發建設時間、改變土地用途、安排臨時使用、有償收回閑置土地等。但明確,使用延長開發建設時間方式處置時,自閑置土地處置方案批准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1年。

法律依據:《廣州市閑置土地處理辦法》第十一條因不可抗力、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行為或者動工開發必需的前期工作(不含用地單位應承擔的工作)造成無法開發建設或者取得建設用地批准書的,用地單位可以在下列期限內以書面形式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一)不可抗力、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行為發生之日起15日內;(二)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期限屆滿60日前;(三)閑置土地調查通知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用地單位按照前款規定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交證明材料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材料之日起7日內啟動調查。對符合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經查證屬實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作出順延期限的決定或者擬訂閑置土地處置方案;情況復雜的,可以會同相關部門聯合上報同級人民政府審議後決定。第十七條已領取國有土地使用證的閑置土地,用地單位提出申請的,可以按照下列方式安排臨時使用:(一)由用地單位負責建設、養護臨時綠地、廣場等;(二)臨時用作停車場。經批准臨時用作停車場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廣州市停車場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閑置土地臨時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過2年。臨時使用期限屆滿,用地單位應當在30日內清理場地、完善開工相關手續並動工開發建設。第十八條已完善建設用地手續的閑置土地,閑置期間累計滿2年的,政府可以無償收回。

❹ 廣州加強住房保障,到2025年建設籌集66萬套保障性住房

9月14日,從廣州市政府官網獲悉,為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工作,廣州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以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問題為主要出發點,充分發揮政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各類主體作用,多渠道籌集建設保障性住房,不斷完善符合廣州實際的住房保障體系。到2025年,全面完成66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任務(含公租房3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60萬套、共有產權住房3萬套);逐步提高戶籍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保障標准,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意見》提到,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多渠道供應土地,其中包括推動集體建設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產業園區配建保障性租賃住房;鼓勵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以及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供應力度。
按照《意見》,在編制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時,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優先安排、應保盡保,提高住宅用地中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供應比例。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可採取出讓、租賃或劃撥等方式供應,其中以出讓或租賃方式供應的,可將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價格及調整方式作為出讓或租賃的前置條件,允許出讓價款分期收取。鼓勵在地鐵上蓋物業中建設一定比例的保障性租賃住房。
同時,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由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聯合會商編制,合理確定單獨供應的保障性住房用地規模,逐宗明確配建地塊配建保障性住房類型和面積,確保「十四五」期間年度商品住宅用地出讓配建保障性住房建築面積總體上不低於總出讓住宅建築面積的10%。
在推動多主體參與籌建方面,《意見》提到,支持整租各類房源用作公租房。支持住房保障部門和市屬國有專業化住房租賃公司整體租賃符合條件的城市更新復建安置房、集體土地上房屋以及各類市場租賃住房用作公租房。落實城市更新舊村全面改造科學配建保障性住房、配置中小戶型住房。
同時,支持存量房源整租運營。出台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提升城中村租賃住房品質指導性文件,支持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整租未納入全面改造計劃的城中村以及整治類城中村住房,按照保障性租賃住房標准進行品質化提升後統一運營,提高租住品質。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市、區兩級按規定落實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公租房建設資金優先足額保障。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資金支持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同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運營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向保障性租賃住房自持主體提供長期貸款;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向改建、改造存量房屋形成非自有產權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住房租賃企業提供貸款。完善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相適應的貸款統計,在實施房地產信貸管理時予以差別化對待。
《意見》還提到,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募集資金用於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投放。支持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公司信用類債券,用於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運營。企業持有運營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具有持續穩定現金流的,可將物業抵押作為信用增進,發行住房租賃擔保債券。支持商業保險資金按照市場化原則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
在落實國家稅費優惠方面,《意見》顯示,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取得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後,比照適用住房租賃增值稅、房產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❺ 廣州地下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年限

根據1990年(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1、居住用地七十年;

2、工業用地五十年;

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4、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5、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商業用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作為很多商業的經營者,在租賃場地時考慮的問題之一就是商業土地使用期限。商業土地的使用期限對商業活動的開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訂立買賣和租賃商業用地時要予以明確。

❻ 2021年廣州土地出讓情況

根據2021年廣州市政府土地出讓統計數據,該市總計出讓土地206個,出讓面積達220.6公頃。

❼ 土地供應

(1)建設用地供應穩步增長

2012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69萬公頃,同比增長17.5%。從年內情況看,第三季度建設用地供應同比增幅降至最低,第四季度止跌回升,同國民經濟第三季度緩中趨穩、第四季度景氣回升、全年穩中有進的變化情況一致。增速最高的是基礎設施等其他用地(以下簡稱基礎設施用地),同比增長43.4%(圖2-1);其次是工礦倉儲用地,同比增長5.6%。基礎設施用地持續迅猛增長帶來土地供應結構的顯著變化,2011年基礎設施用地首次超過工礦倉儲用地,躍居供地首位,占供地總面積的38.8%,2102年佔比攀升至47.3%,提高了8.5個百分點,比2008年(占供地總量的22.5%)提高了24.8個百分點。

圖2-3 分地區國有建設用地供應情況

❽ 《2020年廣州經營性用地供地藍皮書》公布

今年廣州有哪些地塊可供出讓?土地供應的重點區域在哪裡呢?4月9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了《2020年廣州經營性用地供地藍皮書》,對收錄藍皮書中的173宗土地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住宅用地74宗(449.2公頃),商服地塊92宗(153公頃),其他地塊7宗(44.2公頃)。金融城起步區、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白雲新城商務區、番禺南站片區等區域是商服用地的主要分布區,而住宅用地則主要分布在白雲、增城、番禺、花都等區域。
●南方日報記者 劉懷宇 通訊員 穗規資宣
住宅用地主要分布在四個區
依據保障城鄉發展、產業用地有序有效供給和房地產用地持續穩定供應的原則,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節選了2020年廣州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部分經營性用地,編制了《2020年廣州經營性用地供地藍皮書》。本次藍皮書中共收錄173宗土地,其中住宅用地74宗(449.2公頃),增城區20宗、白雲區22宗、從化區5宗、番禺區9宗、花都區7宗、天河區3宗、荔灣區4宗、南沙區2宗、越秀區1宗、海珠區1宗,主要分布在白雲、番禺、花都、增城等區域;商服地塊92宗(153公頃),荔灣區6宗、天河區7宗、白雲區35宗、黃埔區2宗、花都區4宗、海珠區13宗、番禺區25宗,主要分布在金融城起步區、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白雲新城商務區、番禺南站片區等區域;其他地塊7宗(44.2公頃),番禺區1宗、海珠區1宗、花都區5宗。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廣州市將進一步夯實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用地保障,堅持發展主線促轉型,引導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保障產業用地有序供應,增強住宅用地有效供給,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為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土地要素支撐。
海珠區出讓地塊主要集中在琶洲
海珠區今年出讓的各類地塊共有15宗,除了一宗位於金輝路的住宅用地外,其餘全部位於琶洲地區。琶洲西區有10塊商服用地,和一塊文化設施兼容商務辦公用地;琶洲中一、中二區有4塊商服用地。
琶洲西區作為廣州黃金三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高水平規劃建設,對標國際先進創新區域,實現互聯網創新要素高度聚集,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建設成為互聯網創新集聚區,打造廣州緊湊型新CBD,打造有文化底蘊、有嶺南特色、有開放魅力的總部商貿區。琶洲西區將結合配套商業,從而創建一個多功能的地區供人們生活、工作、學習。規劃配套完善、多元活力的地下功能布局,打造自然舒適、立體豐富的地下空間環境和成熟先進、設施完備的市政及防災體系。
琶洲中一區出讓地塊為一宗商服用地,位於琶洲城市副中心,臨近琶洲會展中心,華南快速東側,新港東路南側,臨近地鐵8號線新港東站,交通便利。琶洲中二區可出讓地塊為3宗商服用地,位於科韻路東側,新港東路南側,附近有地鐵8號線、地鐵4號線萬勝圍站,居民出行便利。周邊教育資源、醫院、銀行、超市等生活配套俱全。
海珠區唯一的一宗住宅用地位於金輝路39號,附近有地鐵廣佛線石溪站、地鐵2號線東曉南站,居民出行便利。用地面積10200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30600平方米,容積率3.0。
金融城起步區將有地下商業綜合體
天河區今年出讓地塊最集中的還是金融城起步區,共有6塊商服用地出讓,容積率在5.7到13.8之間。金融城起步區是廣州建設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抓手,是廣州高水平打造總部金融創新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區域,承載了廣州發展高端金融產業、成為跨國企業區域總部的使命,將建成國內領先的金融集聚區,嶺南特色的中央活力區。
金融城的水街建築與公共空間的景觀建築參考傳統嶺南建築的性質,結合照壁、山牆、漏窗花牆、燈籠、木格柵、雕花玻璃等構件,形成虛實結合的建築空間。戲台建築採用四角塔樓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視角觀賞效果,濃重的中國紅體現傳統戲劇特色。門樓結合商業街的節點設計,牆頭採用鑊耳式山牆還原嶺南符號特徵。
地下公共服務空間布局與地面公共服務中心相對應;地下公共服務空間布局與地面、地下交通樞紐相結合;地下公共服務空間布局與特殊的使用需求相適應。地下商業服務設施包括地下商場、餐飲設施等。花城大道地下設置東西向地下商業街連通科韻路站與車陂南站,灣融路和水融路設置兩條南北向地下商業街,科韻路站周邊和標志性建築設置地下商業綜合體。
白雲區可出讓地塊位列全市各區之首
白雲區今年可出讓地塊共有57宗,位列全市各區之首。其中,商服用地35宗,住宅用地22宗。其中,白雲新城的蕭崗地鐵站周邊將推出15塊商服用地;金沙洲有兩塊住宅用地。
番禺區今年可出讓地塊共有35宗,其中25宗商服用地,9宗住宅用地,還有1宗其他用地。廣州南站仍然是今年番禺區地塊出讓的重點,其中謝村體育、商業商務用地備受關注,地塊用地面積301062平方米,建築面積941998.1 平方米,容積率2.0—5.0之間。地塊北至漢溪大道、南至興業大道,位於重點功能片區廣州南站片區,該片區規劃為華南片區重要的交通集散樞紐,擬打造成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國際化高端商務區;靠近廣州南站、地鐵7號線謝村站,交通便利;北側靠近大象崗森林公園,景觀環境良好;該片區擬建超大型專業足球場,將吸引粵港澳大灣區更多體育運動愛好者。據悉,謝村地塊已於今年3月17日掛牌出讓,限時競價開始時間為4月16日10時。
此外,值得關注的還有番禺廣場地下空間和中銀大廈南側地塊,地塊位於番禺區番禺大道與亞運大道交會處、番禺區人民政府南側,臨近地鐵3號線番禺廣場站,同時也是規劃地鐵18、22號線的交會處。根據規劃,這一區域將打造成番禺區的新中心,建設5層地下空間。
白鵝潭有商服用地出讓容積率最高達20.6
位於老城中心區的越秀南地塊是今年越秀區唯一一宗可供出讓的住宅用地,位於東濠涌和越秀南路西側,萬福路南側,與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相鄰,距離地鐵6號線團一大廣場站約200米。該地塊已於今年3月拍出。
此外,今年荔灣區有4宗住宅用地,其中廣鋼新城的一宗宅地地塊位於廣鋼公園南側,位置優越。東臨芳村大道、西接花地大道、北靠鶴洞路、南鄰環城路。7分鍾直達廣州南站,距離白鵝潭商業中心2.5公里。該地塊用地面積46675平方米,建築面積210037.5平方米,容積率4.5。此外,位於白鵝潭的陸居路地塊和新隆沙地塊均有商服用地出讓,其中,靠近芳村地鐵站的一塊商業辦公兼容交通樞紐用地,容積率達到了20.6;緊鄰珠江的新隆沙地塊內的商業、居住、辦公、公交站場用地的容積率最高也達到了14.7。

❾ 廣州今年集中供應土地2544公頃 住宅佔25%、分3批出讓

3月30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廣州市2021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的通告,根據《供應計劃》,2021年全市計劃供應各類用地總量為2544公頃。
在總量中,住宅用地634公頃,占計劃總量的25%(其中商品住宅用地485公頃,佔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的76%,占計劃總量的19%;非商品住宅用地149公頃,佔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的24%,占計劃總量的6%)。
商服用地562公頃,占計劃總量的22%;工礦倉儲用地620公頃,占計劃總量的24%;其他用地(包括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特殊用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728公頃,占計劃總量的29%。
空間布局上,11個區的數量和佔全市比例分別為:黃埔區468公頃,佔18%;花都區457公頃,佔18%;南沙區412公頃,佔17%;增城區287公頃,佔11%;白雲區282公頃,佔11%;從化區214公頃,佔8%;番禺區184公頃,佔7%;荔灣區99公頃,佔4%;天河區89公頃,佔3%;海珠區51公頃,佔2%;越秀區2公頃,佔0.06%。
根據2021年度住宅用地供應工作安排,今年還有兩批,計劃6至7月公告出讓約115公頃住宅用地,9至10月公告出讓約120公頃住宅用地。
而在3月26日,廣州公布將掛牌出讓地塊合計48宗,總用地面積超393萬平米,掛牌總價超901億元。

❿ 廣州歷年住宅用地多少宗


廣州有貝殼
2023-01-21 18:00北京
關注
近日,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官網公布了廣州市2018年1-12月土地供應相關情況:

一、土地供應總體情況

2018年1-12月,全市供應各類國有建設用地353宗,用地面積2212.27公頃。

住宅用地供應74宗,用地面積498.79公頃。

商服用地供應89宗,用地面積358.20公頃。

工礦倉儲用地供應90宗,用地面積478.25公頃。

其他類型用地供應100宗,用地面積877.03公頃。


二、土地公開市場情況(已成交情況)

全市公開出讓174宗土地,用地面積1025.11公頃。

住宅用地59宗,用地面積433.34公頃。

商服用地33宗,用地面積154.49公頃。

工礦倉儲用地75宗,用地面積413.30公頃。

其他類型用地7宗,用地面積23.98公頃。


買房裝修交流指南
7427關注 1.1萬討論
進入小組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