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廣州地鐵1~5號線的車型,1~5號線里,那號線的車最快
你好!
1、2號線是A型車,6節車廂設計最高時速80公里每小時;3號線是B車車,6節車廂,部分為3+3,設計最高時速120公里每小時;4、5、6號線為L型車,4、6號線是4節車廂,5號線是6節車廂,設計最高時速100公里每小時,爬坡能力最強。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② 廣州地鐵4號線的車輛介紹
車輛方面,四號線列車採用了有日本技術的直線電機(直線電機由株洲時菱提供),其爬坡能力比使用傳統旋轉電機的車輛優勝。此外,該線為全中國首條使用直線電機的輪軌系統。
廣州地鐵四號線首抽列車由日本川崎重工公司與南車集團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製造。 車輛的車型為L型,採用四卡編組列車,四卡編組列車長約71米、寬2.8米,車體側面為鼓形結構,最高運行速度為90公里/小時。車體結構採用大端面擠壓鋁型材全焊接結構,地板、車頂、側牆、端牆採用隔熱和隔音材料,每卡車卡每側設置三套塞拉門。 列車以淺白色為主色調,車體兩邊各有一條鮮艷的玫瑰紅飾帶,列車的外玻璃窗寬闊通透,現代感十足。每卡車卡的兩側各有2個長座椅,2個短座椅,縱向靠牆布置,座椅表面採用壓紋的不銹鋼製成。車卡內牆面與天花板以月白色調為主,使列車內顯得清爽優雅。
因四號線線路坡度達55‰(一、二號線均小於33‰),客觀條件要求四號線列車必須要有超強的爬坡能力,而通用的旋轉電機列車是無法勝任的。廣州地鐵大膽採用在國際地鐵界已有成熟經驗,但在我國還是一片空白的直線電機系統。直線電機傳動是利用直線電機和軌道中間安裝的感應板之間的電磁效應產生的推力作為列車的牽引力或電制動力,此牽引力或電制動力與輪軌間的粘著無關,因此列車的爬坡能力遠大於採用旋轉電機的車輛,成功解決了四號線的客觀困難。廣州地鐵四號線的列車為全動車,爬坡能力可達到70‰以上。
另外,四號線車輛可通過受電弓或集電靴受電。其中車廠內以柔性接觸網受電方式受電,提供了車輛段內檢修人員的安全性;隧道內、高架線路區段採用第三軌下部受電方式,試車線可採用接觸網或第三軌受電;高架線路區段以第三軌下部受電,保證了城市的景觀不受破壞。 四號線的直線電機車輛由於重量輕,同時牽引及電制動的傳遞不需通過輪軌的粘著,使得傳統電機機械牽引傳動部件所產生的雜訊沒有了、輪軌產生的雜訊和振動也大大減少,所以四號線車輛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雜訊和振動遠遠低於旋轉電機車輛,乘坐起來更加安靜舒適。
四號線每抽車設有兩台薄型車頂一體式空調機組及控制系統,保證為車內提供溫度小於26℃、濕度為60%的舒適乘車環境。每卡車卡內設置四個LCD可視頻顯示單元。播放高質量的視頻圖像和對圖解圖像進行顯示,每節車廂內的每對車門上方設置閃燈式車站地圖報站裝置,用於顯示車輛運行方向、換乘信息及站名顯示。每列列車上裝備兩台交流驅動的空氣壓縮機以及與之配套的空氣供給系統。
此外,四號線列車具有全自動駕駛功能。列車控制可將車輛狀態與故障自診斷信息通過車載的無線設備傳輸給位於車廠的檢修中心,從而實現在線維修。列車常用制動平均減速度≥1.0m/s²,緊急制動平均減速度≥1.3m/s²。列車停放可以使承受超負荷的列車在60‰坡道上制停住;也可以使空車的列車在70‰坡道上制停住。
③ 廣州地鐵快車和普通車有什麼區別
廣州地鐵快車和普通車的區別是地鐵車廂只有一種布局,火車有硬座、硬卧、軟座、軟卧等多種布局。地鐵只有輕型機車,火車還重型機車。地鐵由電力驅動,火車有蒸汽、內燃、電力等多種類型。
一、地鐵時速
普通地鐵時速是80公里每小時。現在國內的地鐵(或城軌)系統是有時速100以上的線路的,但大部分線路仍是設計時速80的類型,這一般是由於線路站距,列車性能,及整體造價的問題。國內的地鐵或城軌系統目前設計時速多為整數的80,100,120,140,乃至160。時速100的線路設計大致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方案,目前有在中大城市推廣開的趨勢,而時速120的線路設計,是一種在市郊或近郊軌。
二、公交車與地鐵的區別
區別概念:公共汽車,城市客車,即巴士或大巴,是客車類中大、中型客車的典型車型,是為專門解決城市和城郊運輸而設計及裝備的商用車。地鐵,為鐵路運輸的一種形式,對該詞有兩種理解:指在地下運行為主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即「地下鐵道」或「地下鐵」的簡稱;許多此類系統為了配合修築的環境,並考量建造及營運成本,可能會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區轉成地面或高架路段。主要區別對比:一般公交車運行在地上,佔用地上公共資源較多;地鐵一般修建在地下,可以節省地面土地資源,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公交車使用地面公路,審批相對簡單,建設成本較低。地鐵需要運行在軌道上,而且工程路線長,影響范圍廣,審批需要實驗論證,時間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可以正常運行,而且造價相對高很多;公交車往往受道路交通情況影響比較大,而且地面噪音也比較明顯。
地鐵不僅已成為引領一二線城市經濟前行的重要引擎,甚至還能進一步開發三四線城市的有限客流和經濟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