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廣仁路屬於哪個街道
擴展閱讀
廣州去哪裡可以看抑鬱症 2025-07-15 19:00:36
深圳釣蝦的地方在哪裡 2025-07-15 18:56:57

廣州廣仁路屬於哪個街道

發布時間: 2023-05-10 01:33:52

Ⅰ 廣州北京路怎麼去的,那邊好玩嗎。

北京路是廣州市越秀區一條集文化、娛樂、商業於一體的街道,地處廣州市中心,是廣州城建之始所在地,也是廣州歷史上最繁華的商業集散地。
地鐵
公園前站E出口(地鐵2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197米
廣州地鐵一號線工程地鐵控制中心停車場(出口)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350米
公園前站D出口(地鐵2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382米
公園前站F出入口(地鐵1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406米
公園前站C出口(地鐵1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427米
公園前站H出口(地鐵2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449米
公園前站J出口(地鐵1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454米
公園前站B入口(地鐵2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495米
公園前站I1出口(地鐵1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519米
公園前站A出口(地鐵2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591米
農講所站D出口(地鐵1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638米
農講所站A出口(地鐵1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644米

農講所站C入口(地鐵1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727米
農講所站B入口(地鐵1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771米
北京路站A出口(地鐵6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797米

紀念堂站C出入口(地鐵2號線)地鐵站
距北京路步行街直線距離約1000米

公交車
廣仁路總站(約 359 米)
264路;517路;b4a路;b4快;b4路
東風中路(約 661 米)
56路;62路;74路;85路;185路;204路;;229路;261路;276路;283路;297路;高峰快線14路;夜38路
主要景點
千年古道

2002年7月,北京路的北段出土了自唐代直到民國時期共五朝的十一層路面,而南段則發掘出宋代至明清時期共5層的拱北樓建築基址。出土的文物包括大量石條、牆磚,以及宋代拱北樓基址、明代拱北樓抱鼓石。遺跡現用玻璃覆蓋,原地保留。

商業步行街
1997年2月,北京路正式開通為雙休日步行街,逢雙休日實施只允許公共汽車行駛的准步行。從1998年到2001年期間,北京路逢節假日實施所有車輛均不能行駛的全步行;2002年元旦起,北京路正式實施全日制步行。北京路是百年老店和廣州老字型大小商鋪的集中地,店鋪眾多,規模大,經營樣式齊全,各類商鋪賣場,以及酒樓、餐飲食肆、文化娛樂場所和銀行等總計超過五百家。沿街商鋪以經營服裝、百貨、鞋類、餐飲、珠寶為主,現有時裝、皮具專賣店近300多家,服裝、鞋業、精品、百貨等綜合商場20多家。廣州市最早的肉菜市場——禺山市場亦位於北京路上。現代化的大百貨公司則有建於20世紀40年代的新大新百貨公司,廣州百貨公司、銀座、五月花商業廣場等大商店。2008年,天河城百貨還進駐了早前新的名盛廣場,令附近的商業變得更加興旺。

街道特色
根據史料和專家考證,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邊區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出的歷史文化遺地有:秦番禺城遺址、秦漢造船工地遺址、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唐清海軍樓遺址、南漢御花園、明大佛寺、明城隍廟、明清大南門遺址、清廬江書院、廣州起義紀念館等十多個朝代的十多個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文物古跡。現今,這一區域雖歷經十多個朝代及兩千多年的滄桑,但其中心地位始終沒有改變,這一奇特現象,不僅創造了國內外城市建設中罕見的歷史景觀,同時也造就了這塊神奇土地燦爛無比的歷史文化。改革開放之後,北京路更匯集了廣州百貨大廈、新大新公司、天河城百貨北京路店等市級大百貨商店以及一批著名的時裝商場。
北京路美食
北京路的美食非常的多,腸粉,牛雜,大頭蝦,燉品,甜品,燒乳鴿都是北京路眾多美食之一。也有很多老字型大小門店,如太平館,廣州酒家,百花甜品等。

Ⅱ 想知道:廣州市 正南路 在哪

廣州似乎並沒有官方的一條檔鄭散街道
杜甫街

地方,你正在尋找悅華路和行氏南路交匯處
(緊鄰叢鎮中央公園,新大新部門,王光偉參考)

Ⅲ 廣州北京路在廣州哪個位置,應該在那個地鐵站下上下九呢

廣州北京路在廣州市荔灣區。北京路商業步行街以中山四路與北京路交叉處為中心向四方伸展的商店群區,東起倉邊路,西至廣州起義路,北起財廳前,南至大新路,延及高第街一帶。

地鐵線路:

1、乘坐地鐵1號線於公元前站下,在E出口出距離最近;

2、乘坐地鐵6號線於北京路站下。

3、乘坐地鐵1號線於農講所站下,在D出口出站距離最近。

廣州上下九路在廣州市荔灣區,即老城區西關,東起上下九路,西至第十甫西,橫貫寶華路、文昌路,全長1237多米。薈萃了嶺南文化中的老西關美食文化、嶺南飲食文化和嶺南民鋒慶俗風情。

地鐵線路:

乘坐廣州地鐵1號線於長壽路站下,在D1出口出。

下圖為北京路:

(3)廣州廣仁路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北京路步行街商業盛況:

從2002年元旦起,北京路正式實施全日制步行。北京路是百年老店和廣州老字型大小商鋪的集中地,店鋪眾多,規模大,經營樣式齊全,各類商鋪賣場,以及酒樓、餐飲食肆、文化娛樂場所和銀行等總計超過五百家。

沿街商鋪以經營服裝、百貨、鞋類、餐飲、珠寶為主,現有時裝、皮具專賣店近300多家,服裝、鞋業、精品、百貨等綜合商場20多家。

現代化的大百貨公司則有建於20世紀40年代的新大新百貨公司,廣州百貨公司、銀座、五月花商業廣場等大商店。2008年,天河城百貨還進駐了早前新的名盛廣場,令附近的商業變得更加興旺。

上下九路步行街棗攜商業盛況:

上、下九路歷來是廣州與全國及海內外進行貿易往來的一個重要窗口。其周邊亦衍生出多個與之相關的專業集市,如光復中路紙類批發市場、縫紉機專業市場等。

而第十甫路(現為步行街路段)有百年老店--陶陶居,蓮香樓以及眾多大小食肆;銀岩握北有長壽路理發用品專業市場、打金行業、金銀珠寶業;歷史悠久的西來正街玉器墟、酸枝傢具街;源勝街「古玩街」等。

構織成縱橫近2.5平方公里的龐大商業網路,網羅了各類型的商品,適應了不同類型的貨商和市民的需求。

Ⅳ 梧州新華路派出所地址

梧州市萬秀區城南街道廣仁路19號。新華路派出所全體民警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持服務人民的立警之本,用實際行動裂橡頃肆陸辦實事、解民憂。該所成功幫助群眾辦理居如啟住證明獲贈錦旗。

Ⅳ 中國有幾個紅樓派出所

中國有1個紅樓鉛並稿派出所。根據查詢相關公開蔽肆信息,梧州市公安局紅樓派出所,地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萬槐孝秀區城南街道廣仁路19號。

Ⅵ 有無人知道廣州市各個地名既來歷啊

廣州名字的由來:在周朝的時候,現在的廣州叫做「楚庭」。秦朝的時候現在的廣州叫做番禺(南海郡的郡治,南海郡包括今廣東大部)。漢朝的時候,交州的州治廣信(梧州,一說封開)。三國的時候,吳國孫權曾把交州分治,分成交州和廣州,因為把州治從廣信東遷到番禺,故名廣州,當時的廣州的范圍包括南海、蒼梧、鬱林、合浦四郡 ,州治在番禺(今廣州)。

吾粵首府廣州,歷2000多年山川演化暨人文租叢點染,所產生或大基湮滅的地名,真不知凡幾。久遠的說來也話長,約略回顧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廣州地名的沿襲及更替,那是很有意思的話題。

共和國誕生之初,廣州老城百廢待興,除了產生出東區、西區、北區、中區、河南區等一些簡單化的新政區名,其它地名基本照舊,這是為了穩定政局和民心。大多數附著舊人文色彩的老路老街名,諸如一德路、洪德路、狀元坊、龍虎牆、應元路、將軍路、濠畔街、瑪瑙巷、許地等等,因各自特定的含義,都完好沿用到現在,讓我們這座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得以保護了大筆非物質的文化遺產。不過,事有例外,1948年才改稱的「中正路」,隨著蔣家王朝退出大陸政治舞台而換牌。解放軍進城翌年,即1950年,該路就恢復使用「維新路」這個30年前命定的名字。直到1954年,廣州的路街名才見較大變數,原來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動脈「中華路」,易名為「解放路」,用以紀念廣州解放。
上世紀50年代最先出現的幹道有黃沙大道、黃埔大道等,都是按慣例,用所經處地名加上通名而命名的。1952年,集合型的新工業區崛起在一片農田上,因此催生了一條工業大道。1957年,珠水南漵填灘築路,這便有了濱江路。較具規模的環市東路和環市中路,也先後在1957年和1958年建成通車,顧名思義,那是環繞城區的幹道。也就在這一時期,新聚落次第而出,裝點古老的羊城
周恩來總理多次指示,要盡快幫助世代苦困於「浮家浮宅」的珠江水上居民遷居陸地,於是,芳村大建水上居民宿舍,紀此功德的陸居路也修成了。頗大面積的新住宅區連片開發,大都嵌上「新村」兩字,如1952年始建的建設新村、1955年奠基而3年後竣工的華僑新村、1958年落成的素社新村和漁民新村,還有工人新村、農民新村、曉港新村、盤福新村、幸福新村等等。一個個「新村」美名,寓新生活之意。有趣的是,原來一些陋不雅聽的地名,竟逐漸被新居民點「消滅」掉了。越秀山附近的大蛇地,又賤稱「屎園崗」,向來都是荒冢亂墳,到了1951年,其上赫然立起一排排新住宅,毫不客氣地挪用相鄰小丘「桂花崗」這芳名做本片名,舊的地名也就「無地自容」而漸漸被遺忘了

「文化大弊仿櫻革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一次災難性的大沖擊。在那年頭,地名文化也立時畸變,許多打上了「大紅印記」:東西中三段龍津路和東西兩段惠福路,變稱「向陽路」;東西兩段長壽路,變稱「曙光路」;南北中三段光復路,變稱「光明路」;恩寧路、第十甫路、下九路、上九路、大德路這五條老路,變稱秀麗路」(此路為紀念向秀麗烈士在當時是有其現實意義的);南北中三段德政路,變稱「立新路」;六榕路、朝天路、米市路這三條路,變稱南北「朝陽路」;天成路、詩書路、紙行路、光孝路這四條路,變稱南北中「紅書路」;大南路、文明路、東西兩段的東華路,變稱「延安路」;東西中三段同福路,變稱「向群路」;河南中路,變稱「躍進路」;始於宋代聚居富商豪紳而得名的高第街,變稱「群眾街」……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筆者記得某個早晨一出門,見街上到處貼著「造反派」誓要把芳村改名為「紅旗」的大字報。
一下子大范圍改動地名,本地人也很難適應。在民間,變稱前的地名仍舊使用,這種無序狀態竟未因為十年浩劫過去而結束。直到1981年,上述變稱過的路街大多恢復原名。當然也有些在「文革」年間變稱了的路名,迄今還用,推究原因,當是前論議及的時代印記,且已普遍為人們所接受的,也就保留。如1966年,太平南路、豐寧路、長庚路、虎長路這四條舊馬路,被合並起來改叫「人民路」,現在還用此名。如今北京路之名,其實也是1966年取代「永漢路」名而定下的,取「嚮往首都北京」的寓意。海珠區前進路之名,也是在1967年替下「雲桂路」名而延用至今的。維新路復名後,因該路有廣州公社(廣州起義中誕生的廣州蘇維埃政府)舊址,而終在1966年讓位給「廣州起義路」這大名。

擢甲里:擢甲,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擢為擢升,甲表示居第一位。兩者合在一起字面理解為提拔到第一的位置,隱含科舉高中的意思。在廣州,類似於擢甲里這樣的地名原先有不少,像現在的紅專里,是從科甲里更名而來的,現在的進步里,之前的名字叫做進士里。文革的時候除四舊,所謂的科甲里、進士里等等都被算為封建主義的糟粕割掉了尾巴,換上的是最有那個時代烙印的詞彙。
在擢甲里的西側,還有一條福地巷,因明代居住此地的倫文敘中了狀元,其子倫以諒、倫以訓先後為探花、榜眼,故取名「福地」,寓人傑地靈之意。嚴格意義上講,福地巷應該是擢甲里的一部分。《廣州城坊志》中記載說「福地巷在西門擢甲里內」,而傳說中的倫文敘故居————福地巷1號就地處擢甲里的中段,兩者構成一個「丁」字型。

狀元坊:說是狀元坊,其實並不是很大的一個廣場什麼的,而只是一條非常狹窄的小街,寬處不過4米左右,而窄的地方更加是1—2米而已。沿街兩邊都是一兩層的小樓房,裝修都是採用米黃帶紅色的瓷磚。
它的位置在市政府西南,人民南路東側,東接天成路。原名泰通坊,因宋代狀元張鎮孫的故居在此,所以更名狀元坊。還有一種說法也認為是紀念宋代狀元張鎮孫,不過詳情是:當時元軍壓境,廣州告急,糧食盡,外援絕,為保廣州城百姓免遭入城元兵的屠殺,張鎮孫寧願自己投降被俘,廣州因此沒有遭屠城之禍。張鎮孫在被元兵押解上京的途中,在大庾嶺憤而自盡。所以廣州人民為張鎮孫故居立了狀元牌坊,將他原來住的街「泰通里」改名為「狀元坊」。歷史上狀元坊曾以經營鍍金首飾、刺綉裙褂、戲服等傳統手工藝品著稱,現在是廣州有名的跳蚤市場,什麼新奇好玩的東西都有。
探花巷:在解放中路魁巷南側內街,街名與魁巷內文魁星有關,至於是不是有人在此中過探花,就記者實地采訪發現,即使是住在這里的人也眾說紛紜,有說真的出過探花的,但有的卻認為這里原來是個熱鬧的花市,故名探花。根據史料上記載,探花巷兩旁原來多為祠堂,而探花一詞,書中無處考證。

學宮街:在解放中路西側,西接米市路,為元、明、清三代南海縣學宮門前街道,故名。

府學西街:北連中山四路,南接文明路,因位於宋代所建的廣州府學宮之西而得名。
學源里:在文明路北側西街,北連聖賢里,南接育賢坊。原為宋代所建的廣州府學,後變為民居。「學源」得名與廣州府學有關。

越華路:東連吉祥路,西接連新路,與正南路、廣仁路相交。清代稱司後街,街內有清代的越華書院,故1920年擴建為馬路時改稱為越華路。

書同巷:在海珠北路西側,西接光孝路。清代時先後是駐粵八旗右翼官學和滿漢八旗義學(後改為明達書院)的所在地,很可能因此俗稱「書院胡同」,以後又簡稱「書同」。

越秀書院街:在北京路西側,西接大馬站街。因位於清代越秀書院之南而得名

白沙巷:明代大儒、詩人陳獻章少年時隨父遷居白沙村(今江門市),世人多稱其為白沙先生,陳獻章曾經在廣州的豐寧路講學,因此此處可以找到名為「白沙巷」的道路。

湛家大街:在法政路北側,西鄰中共廣州市委。因為這一帶是明代尚書湛若水的別墅,故清朝中期拆建時命名為湛家大街。

崔府街:在朝天路西側,西接瑪瑙巷,因為南宋名臣崔與之故第而得名。

聖賢里:在北京路東側,東接府學西街和學源里。可能因為明代著名學者黃瑜、黃佐故居在此而得名。長113米,多為居民住宅。

東山名稱的由來一直沒有準確的考證,只是傳說東門附近有一座小山崗,但此山崗現在也消失了。

廣州倉邊路附近的「史巷」,原來是「屎巷」。

說到建築地名,建國後差不多20年都沒有多少變化,因為沒什麼高大樓房可言,只有1961年始建的羊城賓館(5年後易名東方賓館)才夠資格入錄地名冊。1968年廣州春季交易會開幕時,人們都矚目於新落成迎賓的廣州首棟高層建築———「廣州賓館」,其副名「廿七層」也被渲染出濃濃的神秘色彩。在此之前,幾十年來廣州制高點,都是愛群大廈和南方大廈。廣州賓館獨高8年後,「白雲賓館」的名字響起來了,副名「32層」,又續領風騷好些年。

Ⅶ 廣州30大公交樞紐站點

市區內:滘口客運站(位於芳村大道西,珠江大橋西橋西側,廣佛路口)
芳村客運站(位於花地大道中,坑口地鐵站旁)
羅沖圍客運站(位於松南路,金沙洲大橋東面,較靠近增槎路)
中山八路(位於中山八路,接近南岸路、珠江大橋東橋東側)
市客運站(位於環市西路,廣州市客運站,接近廣州火車站及廣東省客運站)
廣州火車站(位於廣州火車站東廣場)
機場路(位於機場路,廣園西路口,機場立交西南側)
廣州火車東站(位於廣州火車東站旁,東站路,接近林和西路、林和中路、廣園快速路)
天河客運站(位於天源路,接近銀河公墓)
海珠客運站(位於南洲路【東曉南路與廣州大道南之間】,洛溪橋西北面,南天商業城及東 南西環高速公路管理公司旁)
文化公園【電車總站】(位於新基路,沿江西路與西堤二馬路之間,毗鄰文化公園與南方大廈)
東圃客運站(位於中山大道東,BRT黃村站附近)
東山&東山口(位於農林下路&東華北路,地鐵東山口站附近,毗鄰中山一路、中山二路)
白雲路(位於白雲路,越秀南路與東川路之間)
赤崗(位於新港中路與江海大道交界處)
赤崗大塘(位於江海大道與聚德北路交界處)
逸景翠園(位於逸景路,逸景翠園南邊,接近廣州大道南【天雄布市附近】)
昌崗路(位於昌崗中路與寶崗大道交界處,寶崗大道地鐵站)
寶崗大道(位於南田路與寶崗大道交界處,內環路邊緣,接近海珠區婦幼)
廣衛路&廣仁路(位於廣衛路、廣仁路,接近北京路步行街、廣東省財政廳、中山五路、人民公園、吉祥路)
體育中心(位於天河體育西路與天河路交界處,體育中心以南,附近有廣州購書中心、天河城、正佳廣場,為廣州BRT西段起點,設有常規公交港灣式站台)
黃石路(位於黃石路)
黃埔客運站(位於黃埔東路,107國道旁)
魚珠&魚珠碼頭(位於黃埔大道東兩側,蟹山西路以南)
西塱(位於花地大道中與鶴洞路交界處,西朗地鐵站旁)
南洲北路(位於南洲北路西段~東曉南地鐵站之間,附近有南洲花園總站及英豪花園總站)
動物園(位於先烈中路,動物園正門外)
天平架(位於廣州大道北、沙太南路、興華路之間)
白雲山制葯廠(位於廣州大道北同和路段,倚綠山莊及白雲山足球訓練基地旁)
天河公交場(位於體育東路和天河東路之間的天河南二路)
永和開發區(位於蘿崗區永順大道以北,是蘿崗區東部重要的樞紐站)
番禺區:洛溪新城(位於G105市廣路段,洛溪橋南,吉祥道東端,番禺公交線路的重點始發站,番禺北部公交樞紐)
番禺客運站(位於清河東路,番禺區公交線路中心樞紐站)
新市橋汽車站(位於市橋東環路與橋興大道交界處,大羅村旁,番禺區未來的公交樞紐)
廣州火車南站(位於廣州火車南站內部,有發往廣州市區、番禺區、南沙區以及佛山市順德區、南海區的公交車)
南村車站(位於番禺區南大幹線南村路段)
廣州碧桂園(位於番禺區洛浦街道南浦島,廣州碧桂園內)
南沙區:蕉門地鐵站……
增城市:新塘客運站(G107旁,新塘大道中)……
從化市:從化汽車站……
花都區:花都客運站、楊屋汽車站、推廣汽車站、炭步車站……
其他部分公交樞紐站有:石溪、革新路(光大花園)、黃沙、泮塘、錦城花園(東風東)、動物園南門、恆福路、大沙頭、海印橋、汾水小區、芳村花園、西華路尾、大學城(中部樞紐)、大學城(科學中心)、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科韻路、小新塘(國家軟體產業基地)、科學城管委會南門、蘿崗演藝中心、蘿崗行政中心、科學城(天泰二路)、南崗、珠江新城、華景新城、珠江醫院、匯僑新城、石崗路、曉港灣、白沙(中海金沙灣)、萬科四季花城、凰崗(錦東服裝城)、石井(慶豐紡織服裝城)、紙廠、赤沙(廣東商學院)、珠江帝景苑、江南大道南、康南路北、豐樂南路、員村(美林花園)、員村(絹麻廠)、楊桃公園(美林湖畔)、華工大、雲台花園、廣州體育館、東平、鍾落潭文化廣場、僑城花園、橋東小區(日後將遷入郭村)、同德圍(陽光花園)、侖頭、太和(謝家莊)、竹料、人和、江高、地鐵嘉禾望崗站、廣園客運站、保稅區(酒博城)、黃埔體育中心、麗江花園、蓮花山、祈福新村、百萬葵園、黃閣地鐵站、錦州地鐵站、濱海花園(南沙)、南沙天後宮……
【由於本人資歷尚淺,目前僅搜集到這些,還有較多不能盡列】
僅僅是打出這些車站的名字都花了我一個半小時,若要編入廣州中學地理課本,除了第一位回答者的那些,估計也不知道要講到何年何月才能講完,因為廣州市內真正的公交樞紐站遠不止30個,佔地非常大的樞紐站也有15~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