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LINLEE檸檬茶VS檸季檸檬茶品牌分析報告|懂加盟
1. 品牌背景分析
近年來,手打檸檬茶成為熱門飲品市場中的新寵。本文對比分析了LINLEE手打檸檬茶與檸季手打檸檬茶,旨在為個體戶投資商提供市場洞察與品牌選擇建議。
LINLEE手打檸檬茶,創立於2019年,由王敬源打造,隸屬於廣州昌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品牌以手工製作、追求原生態口感為特色,使用高品質檸檬與茶葉,搭配自然糖分,創造出最佳風味。在廣州市場表現出色,是頗受歡迎的手工飲品品牌之一。
檸季手打檸檬茶成立於2020年,由傅麟雅創立,歸屬於湖南三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品牌同樣注重手工製作,強調健康、營養與天然,採用新鮮原料與少量糖分,帶來清新口感。在湖南市場獲得認可。
兩位創始人年輕有活力,對手工檸檬茶充滿熱情與創新精神。王敬源曾經營水果店,對原料有深厚了解;傅麟雅則熱愛健康與美食,推動了手工飲品創業。
2. 門店數量分析
根據數據,LINLEE手打檸檬茶與檸季手打檸檬茶的門店數量對比分析如下:在過去一段時間內,LINLEE的門店數量持續領先,2022年1月有569家,檸季則有241家。到2022年10月,LINLEE達到849家,比檸季的550家多299家。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檸季門店增長迅速,增加148家,而LINLEE僅增42家。
綜合而言,LINLEE門店數量更多且增長速度較快,但檸季在特定時間段內展現出增長潛力。投資商需根據需求和實際情況選擇品牌。
3. 門店分布分析
數據揭示了LINLEE與檸季手打檸檬茶在全國各省份的門店分布情況。LINLEE主要集中在廣東省,擁有544家門店,占總門店數94.7%。雲南省與北京分別有25家與1家。其他省份門店不超過20家。
相比之下,檸季手打檸檬茶門店分布廣泛,湖南省門店最多,占總門店數帶派的80%以上。湖北省與廣東省分別有49家與2家門店。其他省份門店數量不超過10家。
總體而言,兩個品牌分布存在差異,LINLEE門店主要集中在廣東省與雲南省,而檸季則分布於多個省份。LINLEE門店數量為878家,檸季為659家。品牌方需根據市場需求與競爭環境制定發展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與市場份額。
4. 品牌費用分析
對LINLEE與檸季手打檸檬茶的費用進行深入分析:投資總額方面,LINLEE投資339,200元,檸季則高達392,600元。設備采購、裝修與首批進貨是主要投資項。
LINLEE設備采購80,000元,裝修45,000元,進貨20,000元;檸季裝修80,000元,設備60,000元,進貨30,000元。檸季初期投資風險更大。
毛利率方面,兩個品牌均高,LINLEE為64%,檸季為60%。表明品牌有利潤空間。但毛利率不考慮人工成本、租金等,投資者需綜合其他成本與市場情況。
客單價方面,LINLEE為16.82元,檸季為16.03元,接近,無明顯優勢。綜合考慮,投資商應根據實際需求與市場情況選擇品牌。
5. 品牌點評與市場動態
LINLEE與檸季手打檸檬茶的品牌點評與市場動態如下:LINLEE手打檸檬茶品牌點評共有3條,檸季手打檸檬茶品牌點評共有1條。
LINLEE獲得三七互娛獨家投資數千萬元,加速全國市場擴張,門店規模超過500家,主要位於廣東。檸季在長沙快速擴張,通過年輕團隊、特色產品線、鮮明品牌形象與多渠道營銷策略,成功成為新晉網紅品牌。
檸季近期被曝光衛生問題,官方已整改並加強內部管理。輿情分析顯示,LINLEE與檸季近五年內無特別負面新聞。
LINLEE在2018年成立,2019年更名並開始更換門店與包裝。2020年獲得融資,2021年門店規模超過500家。檸季2018年成立,2019年開店,2020年線上推廣,2021年獲得A輪融資。近期,檸季面臨衛生問題質疑,已採取措施整改。
⑵ 廣州旅行,打卡番禺市橋「最著名」的下午茶小吃店:閑記茶餐廳
這是前幾天去廣州旅行時順便打卡的一家粵式茶餐廳。
原本不打算寫它了,因為這家店太有名,在番禺區老城中心市橋一帶名列前茅:用餐高峰期永遠沒有位置、網路卡券上線半小時就被搶購一空、各類探店視頻滿天飛……就連我背著相機、扛著三腳架堂而皇之地在店裡上躥下跳找角度拍照,前台小哥臉上都沒有一絲波瀾——作為「網紅店」,他們都習慣了。
所以我就從一位過路客的角度,簡單來寫寫我對這家粵式小吃的印象吧。
當時情況是這樣的:
下午4點多,我已經東奔西跑了一整天,又曬又累、汗流浹背、飢腸轆轆、想吃好多好吃的東西……然而,晚上8點就要離開廣州,時間只夠簡單吃些快餐——
一般,在旅行路上遇到這種情況,那就別奢求吃什麼大餐了,大家隨便湊合吃點得了。那麼 這家茶餐廳,就是「隨便」之下的驚喜。
店鋪的名字叫做:閑記茶餐廳。
店裡一切對外展示渠道使用的文字都是繁體字。
「老廣東」的感覺。
提到茶餐廳,一般就是指粵式特色的美食店。我個人感覺它的概念有點類似於北京的護國寺小吃,售賣的食物以小吃、點心、飲料為主,沒有「大菜」,立等可取,便捷高效。
就是這種裝修簡單、毫不起眼的鋪子,在廣東的很多城市以及香港,一開就是很多年。
一間好的茶餐廳可以傳三代,街坊從爺爺輩兒吃到孫子輩兒,活生生把它吃出一份地域文化。
介紹一下我這次在閑記茶餐廳都吃了些什麼。
【雞扒芝士滑蛋菠蘿包】
顧名思義,這是由4種食材組成的一個類似於漢堡的食物。
菠蘿包我們常見,很多甜品店裡都有,因外皮的紋理有點像菠蘿而得名。用這種麵包為主料,配上滑蛋和芝士做出來的菠蘿油,在港、粵兩地非常流行。
芝士有一點點鹹味兒、含有黃油,小小一片就使得整個菠蘿油的味道「沸騰」起來。
滑蛋的蛋黃做得恰到好處,不松不緊不會散,也不會老。
再夾上一塊雞排,上桌很快,色香味俱全,看起來什麼人都會做的樣子,其實功夫都在背後。
把這幾片配料拆開看,每一片兒的手藝都是粵式美食文化的百年傳承。
【日式胡麻醬蟹子撈丁】
對於北方人來說,單看這個名字會以為這是一道肉菜,其實它就是「醬拌方便麵」。
胡麻醬是一種經過很多道工序製作出來的、價格有點貴的醬料。這種焙煎醬高糖、高鹽、高油,熱量很高,通常用來拌冷盤、沙拉,更適合拌面條。
作為佐料,只需要加一點點就會很「提神」。
「撈丁」是很具有港味兒的一個名字,其實它就是水煮方便麵,然後把水濾干。
到粵式茶餐廳里享用美食的時候,如果叫了一份撈丁,發現老闆給你上了一盤
拌方便麵,千萬不要驚訝,它是茶餐廳里的經典主食。
這是我在香港的網紅店裡吃到的「方便麵」,哈,是一樣的
當然,面條本身是次要的,精華都在醬料里。
比如我這一次在閑記茶餐廳吃的這一份撈丁,搭配的是比較優質的蟹肉以及新鮮魚子醬,魚子的小球球跳滿口腔,滿嘴都是海鮮的鮮香味兒。
我們平時泡麵,在吃的時候感覺特別香,但是吃完了又有點「惡心」——粵式的撈丁就不會。
這大概也是茶餐廳這種特色產物能夠百年流傳的原因之一: 使用最簡單的食材,搭配最用心的工序,看起來沒什麼特別,卻可以讓你反復回頭。
【 魚蛋 和兩杯飲料】
個人感覺閑記茶餐廳的【魚蛋】味道普普通通,在廣東,要吃魚丸還得去潮汕的小鋪子,在此不做展開。好在它只要幾塊錢,性價比很高。
其實閑記茶餐廳里的所有食物價格都很親民,這也是它可以快速「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檸檬茶】一定要加滿杯的冰,用吸管一點一點慢慢喝,那個生檸檬片的味道會一絲絲鑽進你的嘴裡,瞬間給人降溫,涼得透透的,和撈丁是絕配。
【奶茶】是重點,也是這家店的招牌飲品。
正宗粵式奶茶上桌的時候是苦的,老闆會隨送兩袋糖,但是我本人從不去加那個糖。
沒有糖分的奶茶,不會擾亂你的味覺 ,那不叫「喝」,而是「品」,品那一份純奶味兒。
只有不加糖,才能體會到那種原汁原味的醇香,
乍一喝會很不習慣,但只要喝過3次,以後每次再喝甜的奶茶,都會想念茶餐廳的味道。
我是大紅姐姐,有聲電台旅遊頻道主播,職業旅行玩家,專注小眾玩法,分享冷門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種態度,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