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三姓如何
擴展閱讀
深圳哪裡有cd碟 2025-07-16 06:28:45
廈門英語培訓去哪裡 2025-07-16 06:21:35

廣州三姓如何

發布時間: 2022-05-29 18:38:38

1. 廣州南沙區三姓圍村屬於什麼鎮

舊鎮啊,和附近好幾個村都是舊鎮的。

2. 我男朋友姓「三」,哪位高手知道「三姓」的來源

三姓即叄姓的簡寫。
叄姓是個極為冷僻的姓氏。
單一來源:源於地名,出自滿族古居地叄牲,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叄牲,為古女真族居住故地名稱,即今黑龍江省伊蘭市,曾一度為沙皇俄國所霸侵。
三牲,是指東北地區各民族的三寶,即馬、犬、鹿,以其名合命城名。其地原住居民多為女真族、蒙古族和鄂倫春族,亦有少量赫哲族人。
東漢朝中葉至唐朝時期,大批漢族人開始遷居該地。其地女真族、蒙古族人多有以居地名稱為姓氏,稱叄牲氏、叄布氏,後有省文簡化為漢字單姓者,稱叄氏。再後有簡文為三氏者。

3. 明天從廣州南沙三姓圍村去深圳要不要隔離

目前從廣州出發去往外地,不需要隔離,但需要核酸檢測 。
6月6日上午最新消息:離穗出省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6月6日,廣州發布《關於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7號)》,明確離穗、出省的人員,需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48小時內陰性證明要求自6月7日12時起實施)。

4. 當今我國廣東省十大姓是那十大

一 陳姓

陳姓在潮汕人口超過10%,在澄海甚至超過20%,在湛江市區也超過10%,在廣東的比例應該超過了8.5%,接近9%(考慮到在廣州、粵北、客家等許多地區比例只有7%左右甚至更低).

二 李姓

李姓在茂名是第一大姓,比例達到10%(如電白、化州,原茂南區則不如陳姓),另外還是鶴山、懷集、梅縣、五華等地的頭號大姓,在潮汕地區總體比例只有6%,在全省來看應該有7.5%左右.

三 黃姓

黃姓在很多地方都是第三大姓,不過在台山這些地方有著極高的比例,全省應在6%-7%之間。

四 張姓
張姓在粵語地區普遍比例不高,只有2%-5%之間(如中山只有2%-3%,在高州超過5%算較高的了,據說在開平更是前兩大姓),而在潮汕地區張姓有4%-5%的比例,張姓在粵北、粵東北的客家地區是五大姓之一(陳李張劉黃),在大埔、蕉嶺等地普遍有5%以上的比例,個別地區達到7%以上,就全省來看張姓大概有4.5%左右,穩坐第四位.

五 梁姓

梁姓是純粵語地區的前四大姓(陳李梁黃),特別是肇慶、雲浮地區的超級大姓(我們要留意這正是粵語的發源地),在至少兩個縣是第一大姓,還有幾個縣是第二或第三,比例超過6%個別縣甚至達到10%!

另外在順德、中山、新會、高要梁姓都是第一大姓超過10%,同屬粵語區的茂名梁姓也普遍在4%-6%之間,即便在雷州話地區的湛江梁姓也是大姓,但因為梁姓在潮汕、客家地區的比例偏低(普遍只有1%),所以在全省的比例只能在張姓之後,大約在4%-4.5%之間.

六 林姓

林姓和梁姓正好相反,是東多中少,林姓在潮汕地區排第二,達到8%左右,在其他地方相對較少,普遍不到3%(在新會及個別縣超過5%),就全省來看總人口和梁姓相仿但還要略少.

七 劉姓

劉姓是客家地區五大姓之一,在興寧、南雄等地人數極多,超過6%,在廣州的粵語區前五名不入,但一到客家人多的增城馬上就成了第二大姓(陳姓當地最多),另外在個別粵語區也有很好的表現如高州,不過由於在珠三角、粵語區及潮汕片的比例偏低,全省人口比例應該接近4%但不如梁林多.

八 吳姓

吳姓是南方大姓,在粵語、客家、潮汕等地普遍都有超過3%的比例,在中山甚至排到了前三,但由於超過4%的"超級倉庫"不多,所以人數還不如劉姓多。這是第四到第八大姓的排位.

九 楊姓

楊姓在全省各地普遍都有超過1.5%的比例,而潮汕、客家更超過了2%到3%,在如電白(6%第三大姓)和翁源等地比例更高,總體應該超過2%.

十 羅姓

羅姓在粵語、客家地區普遍有超過1.5%甚至3%的表現(部分地區更多),但很難超過2. %的人口比例.

(4)廣州三姓如何擴展閱讀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如智姓),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

姓氏: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系的標志和符號。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志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系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志。

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資料參考:網路-姓氏

5. 有沒有姓三的

有姓三的。

三姓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桓公子御說,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宋國有個國君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說,是宋湣公(宋閔公)子捷之弟。周莊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大夫南宮長萬因受到君主戲弄和侮辱,忿殺宋湣公,立公子子游為君。

其他諸公子借曹國軍隊反擊,殺公子子游,立公子子御說為君,是為宋桓公。宋桓公這個君主的寵妃特別多,生有七個兒子:子茲甫、子目夷、子三種、子四魚、子五盪、子六鱗、子七肸。

一直到周襄王姬鄭元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春天,宋桓公病逝,由長子子茲甫繼位,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二、愚仁宋襄公。

在宋桓公的第三子子三種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齒序名字為姓氏者,稱三氏、種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5)廣州三姓如何擴展閱讀

三姓名人:

1,三繼堂

1936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同濟大學、鄭州大學兼職教授。

2,叄布·拉諾日布

叄布·拉諾日布(公元1954~今),蒙古族;內蒙古扎魯特旗人。著名當代民族藝術理論家。內蒙古哲里木盟文學藝術研究所副所長。

1980年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師范學院蒙文系,1971年在哲里木盟扎魯特旗烏蘭牧騎當演員,1987年從哲里木盟群眾藝術館調到哲盟文學藝術研究所。

系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哲盟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等。

6. 廣州石牌村的姓氏

姓氏狀況及來源
石牌村在幾百年發展歷史中,一直是多姓氏的村莊,其中以池、董、潘姓的人口最多,占總人口的85.4%,其次是陳、冼、及其他姓氏。
董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相傳該姓為帝舜賜名。漢代時已有董姓後裔南遷到廣東,現石牌村的董姓人,最近的祖根在南雄珠璣巷,於南宋咸淳年間來廣東永泰鄉董村。
池姓先民原是殷商之民,淹池是池姓先民的發源地,在漫長風月中,社會屢經變亂,池姓一部分人南遷,約在元末年和明朝初期才到廣東定居於永泰鄉蜆殼牆,比董姓來這里稍晚。
潘姓最早源於周朝時期在楚地中有一個潘邑,約在唐朝期間,南下福建廣東,後也遷南雄的珠璣巷,在宋末元初的時候有從珠璣巷到廣州石牌地區。池、董、潘三姓後裔遷到石牌地區定居,從毗鄰而居到成為一個村。
多姓氏的村社關系
石牌村在城市化進程中是由鄉村行社區向城市社區過渡,而石牌村作為社區,在歷史上 形成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①姓氏中幾大姓氏人口占總人口絕大多數;②幾個大姓氏人口聚集一村,歷史長達數百年;③姓氏之間關系較為和諧。他們在長時期聚居的歷史過程中相互之間未有產生過嚴重的宗族糾紛的事件,而是共同聯系和互相尊重。表現在村莊內部權力配置也是比較穩定和協調的。村幹部、村權力核心沒有被一姓把持,領導權力的授權和履行也沒有因姓氏宗族關系的障礙而發生困難。
石牌村地處大城市廣州市郊,由於長期以來受城市文化觀念的影響較多,石牌村各姓氏的宗族組織功能比較單一,主要是管理宗祠田產,尋根祭祖。因此宗族組織一方面在權力分配上起協調作用,另一方面又沒有與當時行政權力產生分庭抗禮的狀況,而是起協助作用。

7. 廣東什麼姓氏最多...

廣東什麼姓氏都有,最大的姓有四個,陳、林、李、黃,廣東四大巨族,分布廣東:粵東,粵西、粵北、粵中珠三角全省及三大民繫到處都是大姓,講下四巨姓特點各有所長,(1)陳姓:南方巨姓,是稱廣東最多人口的姓氏,舊廣東七二縣都是多為大姓,也是廣東分布最廣的姓氏,還在廣州省府建陳家祠,這代表著陳氏在廣東最大家族人口最多的意思,稱為:廣東陳、最多人,即人口第一大姓。弱點就是廣東歷史上從未有出過狀元和榜眼,缺乏分量級人物,陳姓可稱為廣東第一大姓即系人口最多,廣東陳姓綜合全省第一優勢有以下幾點,(1)陳有廣東省人口第一大姓,(2)陳有廣東省第一祠堂陳家祠,(3)陳有廣東省第一大村鄉,就是大長隴村委會一姓陳有4.5萬人,廣東陳可能還有一二點吧,以上是陳姓綜合全省第一的優勢。(2)林姓:南方巨姓,廣東巨族,也是全省分布廣泛及三大民系為巨族,廣東林姓:粵民系珠三角地區林姓:是十大姓氏之一,粵北地區林姓:也是十大姓氏之一,粵東客家地區稱為客家十大姓氏,潮汕巨族稱號:陳、林、蔡,天下半,粵西巨族稱號:陳、林、李,打人冇識死,廣東集族且居規模最大姓氏,揭西錢坑鎮和周邊幾鎮連綿大規模主姓林,約三十個村委會一姓或林佔多數叫主要姓林連連綿綿姓林成大片、范圍極廣、人口眾多、現本地林姓人口十幾萬人,還不計外遷,廣東沒有一個姓氏規模比林大的、這是第1點(林姓是廣東省姓氏規模第一大姓),還有廣東歷史上有揭陽林半縣之稱,歷代揭陽縣縣長直至民國必須為林姓做,這一點在廣東其他姓氏也是沒有的,這是第2點:(林姓是廣東第一士族),廣東歷史上科舉狀元最多的姓氏,三狀元一榜眼,文狀元,林大欽、林召棠,武狀元,林德佣,文榜眼,林彭年,單:三狀元一榜眼、在廣東歷史上沒有任何姓氏能夠比林姓多,這是第3點(林是廣東第一望族)廣東歷史上林姓還有很多大官、貴人、名人、也極多的是人才百出的姓氏,明朝植民第一人,明朝海上霸主,林阿鳳、四萬軍隊曾多次攻打菲律賓、和多次大規模植民東南亞各國,林道乾四千兵馬,敗後帶二千多人移民泰國北大年地區還當大官,這點在廣東為較早、較多、較大規模移民,其他姓氏沒有如此厲害的,這是第4點(林姓是廣東歷史上移民第一大姓),也是現代海外華人第一大姓的原因,廣東省歷史上最大㭜斗:廣東陳林械鬥,結果林姓贏,證明林姓是廣東最惹不起的宗族,這是第5點(林姓是廣東歷史上第一惡姓),廣東一姓鎮,揭西錢坑鎮,是廣東省唯一姓氏最純正的鎮達到99%都姓林有46000千多人,是一鎮一姓一祖宗的姓氏大鎮,這是第6點(林姓是廣東第一最純姓氏鎮)第7點是廣東省揭陽市地區市姓氏人口最多達100萬人姓林,這個我發覺廣東沒有一個姓氏能夠在一個地區市內擁有100萬的姓氏人口,這個在全廣東省計應該只有林姓有的,以上為全廣東省綜合第一的林姓優勢,以下為綜合第二,有廣東省第二祠堂之稱的林家廟,僅次於陳家祠,林姓有廣東省第二祠堂,林家廟地址新會區羅坑石咀鄉,廣東林姓宗族基本人口數據分布如下,單揭陽地區100萬,還有潮州、汕頭兩地區共有100萬左右,潮汕地區共200萬林姓左右,加汕尾地區,有60多萬姓林,即整個粵東福民系計260萬,還加粵東梅州、河源,兩地區的客家民系有四,五十萬的林姓,整個大粵東地區:共300萬林姓,珠三角粵民系林姓最少有100萬以上的,分布在,肇慶20萬左右,江門20多萬,廣州15萬,佛山10萬,中山、珠海10萬,惠州20多萬,東莞、深圳10萬,為珠三角地區最基本數據,粵西地區比珠三角還要多的,有100多萬,粵北地區還有幾十萬姓林,整個廣東省總計:粵東300+珠三角100+粵西100+粵北幾十萬,等於廣東五百幾萬人姓林,在廣東林姓僅次於陳姓,相對也不會少於李姓和黃姓二姓的,廣東林姓人口眾多,樣樣都比較突出是最了不起的姓氏,廣東林姓綜合全省第一優勢綜合和其他姓氏作對比的話,林姓是廣東省最牛的姓名。以上可網路證實,或可實地考察證實。(3)廣東李姓:布片各縣市,較為常見,廣東曾經:粵民系有無李不成村的說法,粵東、粵西,粵北,及珠三角,都是大姓,李姓人口數百萬,有客家武狀元李威光,及其它人物,廣東李姓是前幾名巨姓,廣東望族,也不得了的,(4)廣東黃姓:分布廣泛,到處縣市都是有排名的姓氏,東、西,北,及珠三角地區成大姓,黃姓人囗數百萬,廣東歷史上有文武兩狀元,即黃仕俊、黃仁勇,是人才百出的姓,可稱為廣東第二望族,廣東黃姓也了不起。以上四姓是廣東最大的姓氏,廣東四大巨姓。

8. 廣東客家三大姓是什麼

廣東共有275.5萬吳姓人口,占廣東人口的2.5%。吳姓是南方大姓,在粵語、客家、潮汕等地普遍都有超過3%的比例。目前中國吳姓人口為3300多萬,是中國第七大姓。

楊廣東共有203.71萬楊性格行為上可簡單判斷:廣府人注重生活品質,與世無爭;潮汕人抱團經商,不問政事;客家人讀書從軍從政。

客家地區(Hakka area),是梅州、惠州、河源、韶關 、深圳、龍岩、三明、贛州 、賀州、桃園、苗栗、新竹所轄區域的統稱,在文化、民俗、語言上相近相親,屬中國客家文化區, 是客家文化形成、傳播與傳承的「主產地」與中心地帶。

一般認為梅州、惠州、河源、韶關、深圳、龍岩、三明、 贛州 等客家人最主要的發源地及集中地 ,是客家民系發展演化,並逐漸形成一個具有比較獨特的客家方言、風俗習慣及文化心態的穩定的客家民系的重要地區, 其中惠州、梅州、贛州和汀州 被稱為客家四州。濱海客家深圳。

中國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共有19個省185個市縣,其中客家人佔95%以上的純客縣50個,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地方是贛南、閩西、粵東、 粵北和珠江口東岸。 范圍包括五江流域(贛江、汀江、梅江、東江和北江流域)。

另外珠三角、閩南、贛北等地,也有大量客家原住民分布,這里分布著不少非純客家縣。如深圳保存下來的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其原住民就是客家人。

據統計,全球約有 8000 萬客家人。其中約
5000 萬人分布在中國的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海南等 19 個省的 180 多個市縣,僅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已達 2500
萬左右,占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

約 1500 萬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美國等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

9. 廣東十大姓是什麼

廣東十大姓

陳姓
陳姓在潮汕人口超過10%,在澄海甚至超過20%,在湛江市區也超過10%,在廣東的比例應該超過了8.5%,接近9%(考慮到在廣州、粵北、客家等許多地區比例只有7%左右甚至更低).

李姓
李姓在茂名是第一大姓,比例達到10%(如電白、化州,原茂南區則不如陳姓),另外還是鶴山、懷集、梅縣、五華等地的頭號大姓,在潮汕地區總體比例只有6%,在全省來看應該有7.5%左右.

黃姓
黃姓在很多地方都是第三大姓,不過在台山這些地方有著極高的比例,全省應在6%-7%之間。

張姓
張姓在粵語地區普遍比例不高,只有2%-5%之間(如中山只有2%-3%,在高州超過5%算較高的了,據說在開平更是前兩大姓),而在潮汕地區張姓有4%-5%的比例,張姓在粵北、粵東北的客家地區是五大姓之一(陳李張劉黃),在大埔、蕉嶺等地普遍有5%以上的比例,個別地區達到7%以上,就全省來看張姓大概有4.5%左右,穩坐第四位.

梁姓
梁姓是純粵語地區的前四大姓(陳李梁黃),特別是肇慶、雲浮地區的超級大姓(我們要留意這正是粵語的發源地),在至少兩個縣是第一大姓,還有幾個縣是第二或第三,比例超過6%個別縣甚至達到10%!另外在順德、中山、新會、高要梁姓都是第一大姓超過10%,同屬粵語區的茂名梁姓也普遍在4%-6%之間,即便在雷州話地區的湛江梁姓也是大姓,但因為梁姓在潮汕、客家地區的比例偏低(普遍只有1%),所以在全省的比例只能在張姓之後,大約在4%-4.5%之間.

林姓
林姓和梁姓正好相反,是東多中少,林姓在潮汕地區排第二,達到8%左右,在其他地方相對較少,普遍不到3%(在新會及個別縣超過5%),就全省來看總人口和梁姓相仿但還要略少.

劉姓
劉姓是客家地區五大姓之一,在興寧、南雄等地人數極多,超過6%,在廣州的粵語區前五名不入,但一到客家人多的增城馬上就成了第二大姓(陳姓當地最多),另外在個別粵語區也有很好的表現如高州,不過由於在珠三角、粵語區及潮汕片的比例偏低,全省人口比例應該接近4%但不如梁林多.

吳姓
吳姓是南方大姓,在粵語、客家、潮汕等地普遍都有超過3%的比例,在中山甚至排到了前三,但由於超過4%的"超級倉庫"不多,所以人數還不如劉姓多。這是第四到第八大姓的排位.

楊姓,
楊姓在全省各地普遍都有超過1.5%的比例,而潮汕、客家更超過了2%到3%,在如電白(6%第三大姓)和翁源等地比例更高,總體應該超過2%.

羅姓
羅姓在粵語、客家地區普遍有超過1.5%甚至3%的表現(部分地區更多),但很難超過2.
%的人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