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州本地人姓什麼的多姓陸的多嗎
基本上都是劉、李、張、王、陳這5個姓居多!
姓陸的比較少!
『貳』 廣州獵德村和冼村本地人的主要姓氏
獵德是姓李的,冼村主要是姓冼(佔七成以上)和姓盧(約兩成)。
八百多年來,獵德村裡聚居著李、林、梁、麥等姓氏的村民。而至明朝中葉,冼村已經成為有陳、羅、古、邱、冼、盧、梁等姓的大村,其中冼氏人口最盛,而陳氏已經遷出,人們遂將陳公村改稱冼村。因為借珠江新城興建的東風,2007年拆遷興建37棟復建房,一舉晉身CBD地段新貴。所以獵德村有錢。
(2)廣州姓什麼的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獵德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網交錯,土地肥沃。祖輩以農業耕種為主,少部分人經商,極少數人海外謀生。獵德盛產楊桃、甜橙等水果,是有名的水果產地和集散地。
同時,該村還修建了一座村莊歷史博物館,展出了轉型前的所有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上世紀80年代使用的舊龍舟龍頭。此外,還有犁、桶和水行,都沾滿了黃色的泥漿。所有這些古老的東西,都在悄悄地訴說著洪德文化,展現著洪德村的歷史變遷。
『叄』 廣州現在什麼姓最多
「李」
7%左右
『肆』 廣州哪個姓氏的人最多,求解
看地域的吧?
黃埔這邊的村 很多都是姓朱 也有姓秦 還有籮岡姓鍾的 也比較多
『伍』 廣州、佛山、中山那邊為什麼姓梁的那麼多
當代梁姓的人口已達到1100多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93%,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2013年,根據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過綜合分析,發布的中國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梁姓人口排名22位。 [1] 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廣西、廣東兩省,大約占梁姓總人口的53%,其次分布於河南、四川、河北、山東,這四省又集中了17%。廣西為當代梁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梁姓總人口的28.5%。全國形成了兩廣為中心的梁姓聚集區。梁姓是兩廣地區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在廣西、廣東、海南(2015年,海南省梁姓人口超過10萬 [22] )、雲南東端、黔湘贛南部,梁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08%以上,在中心地區的比例高達6%以上,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7.3%,居住了大約46%的梁姓人群。在黔湘北部、江西中部、福建西部、雲南東部、四川大部、渝鄂、陝寧、晉冀豫京津、安徽北部、廣東大部、內蒙古大部、甘肅南部、遼吉黑西部,梁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54%一1.08%,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4.2%,居住了大約41%的梁姓人群
看了這些數據,難道梁姓不能多嗎?
『陸』 廣東省姓何的在那個城市最多
廣州市何姓人口最多就貴一郎<何棠下,良田>番禺,白雲,新市,花都後裔太多了,
『柒』 廣東人姓什麼的最多
廣東陳李張黃何,或,廣東陳、天下李,這些都是廣東珠三角地區的說法,並不是整個廣東省都是這樣說的,粵東地區的說法是:廣東陳林蔡天下半,粵西地區說法是:廣東陳林李打人冇識死,還有部分地區說法是,廣東陳林李蔡天下一半的等等說法。 廣東省是:陳,林,兩姓為多,廣東是陳林半天下之稱,廣東每一個縣市陳都是數一數二或十大姓氏之一,陳姓在廣東省三大民系都是巨族,粵東、粵西,粵北,珠三角,陳姓都是頂級大姓,陳姓是廣東省人口第一大姓。廣東林姓也非常突出,林姓在廣東三大民系都是巨族,也布遍,粵東、粵西、粵北、珠三角,都是頂級大姓、即是(數一數二或十大姓內)廣東省到處都是一片片大規模姓林,萬幾人以上至十幾萬人大規模連綿姓林片,約百大片之多,一、兩萬人不成片的姓林鎮及幾千姓林的村委會在廣東省到處都是,廣東省林姓人口僅次於陳姓,所以說:整個廣東實際姓稱是:廣東陳林半天下的說法,如:廣東所有姓氏PK,綜合各方面姓氏第一優勢作比較的話,林姓是廣東省第一最牛的姓氏。備註:陳林半天下,黃張滿街排,這是中國南方四大姓氏巨族稱號,南方歷來有陳林半天下之稱,因為南方多個省份都是稱為:陳林半天下,如:福建省、台灣省、廣東省、浙江省,海南省等等都有陳林半天下的說法,事實上南方陳林半天下是名不虛傳的,陳、林,在南方14個省區佔了一半以上省區都是頂級大姓,其他省區都是極大姓氏,例如:林姓在南方14省區佔半有七個省區林姓是頂級大姓,有:福建、廣東、浙江、台灣、海南、香港、澳門,這些省區林姓是數一數二或十大姓前列稱為頂級大姓,還有七個省區林姓都是較大姓或大姓,超百萬姓林以上的較大姓省份有,江西,廣西,其他省區:雲南,貴州、湖南、江蘇、上海,林姓都是幾十萬以上百萬以下的大姓,所以中國南方歷來有:陳林半天下之稱,是名不虛傳的。
『捌』 當今我國廣東省十大姓是那十大
一 陳姓
陳姓在潮汕人口超過10%,在澄海甚至超過20%,在湛江市區也超過10%,在廣東的比例應該超過了8.5%,接近9%(考慮到在廣州、粵北、客家等許多地區比例只有7%左右甚至更低).
二 李姓
李姓在茂名是第一大姓,比例達到10%(如電白、化州,原茂南區則不如陳姓),另外還是鶴山、懷集、梅縣、五華等地的頭號大姓,在潮汕地區總體比例只有6%,在全省來看應該有7.5%左右.
三 黃姓
黃姓在很多地方都是第三大姓,不過在台山這些地方有著極高的比例,全省應在6%-7%之間。
四 張姓
張姓在粵語地區普遍比例不高,只有2%-5%之間(如中山只有2%-3%,在高州超過5%算較高的了,據說在開平更是前兩大姓),而在潮汕地區張姓有4%-5%的比例,張姓在粵北、粵東北的客家地區是五大姓之一(陳李張劉黃),在大埔、蕉嶺等地普遍有5%以上的比例,個別地區達到7%以上,就全省來看張姓大概有4.5%左右,穩坐第四位.
五 梁姓
梁姓是純粵語地區的前四大姓(陳李梁黃),特別是肇慶、雲浮地區的超級大姓(我們要留意這正是粵語的發源地),在至少兩個縣是第一大姓,還有幾個縣是第二或第三,比例超過6%個別縣甚至達到10%!
另外在順德、中山、新會、高要梁姓都是第一大姓超過10%,同屬粵語區的茂名梁姓也普遍在4%-6%之間,即便在雷州話地區的湛江梁姓也是大姓,但因為梁姓在潮汕、客家地區的比例偏低(普遍只有1%),所以在全省的比例只能在張姓之後,大約在4%-4.5%之間.
六 林姓
林姓和梁姓正好相反,是東多中少,林姓在潮汕地區排第二,達到8%左右,在其他地方相對較少,普遍不到3%(在新會及個別縣超過5%),就全省來看總人口和梁姓相仿但還要略少.
七 劉姓
劉姓是客家地區五大姓之一,在興寧、南雄等地人數極多,超過6%,在廣州的粵語區前五名不入,但一到客家人多的增城馬上就成了第二大姓(陳姓當地最多),另外在個別粵語區也有很好的表現如高州,不過由於在珠三角、粵語區及潮汕片的比例偏低,全省人口比例應該接近4%但不如梁林多.
八 吳姓
吳姓是南方大姓,在粵語、客家、潮汕等地普遍都有超過3%的比例,在中山甚至排到了前三,但由於超過4%的"超級倉庫"不多,所以人數還不如劉姓多。這是第四到第八大姓的排位.
九 楊姓
楊姓在全省各地普遍都有超過1.5%的比例,而潮汕、客家更超過了2%到3%,在如電白(6%第三大姓)和翁源等地比例更高,總體應該超過2%.
十 羅姓
羅姓在粵語、客家地區普遍有超過1.5%甚至3%的表現(部分地區更多),但很難超過2. %的人口比例.
(8)廣州姓什麼的多擴展閱讀: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如智姓),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
姓氏: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系的標志和符號。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志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系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志。
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資料參考:網路-姓氏
『玖』 廣東廣州姓什麼的多
1至10名:陳黃李張林梁吳劉何王
11至20名:楊鍾羅鄭曾周許謝蘇余
『拾』 廣東十大姓是什麼
廣東十大姓
一
陳姓
陳姓在潮汕人口超過10%,在澄海甚至超過20%,在湛江市區也超過10%,在廣東的比例應該超過了8.5%,接近9%(考慮到在廣州、粵北、客家等許多地區比例只有7%左右甚至更低).
二
李姓
李姓在茂名是第一大姓,比例達到10%(如電白、化州,原茂南區則不如陳姓),另外還是鶴山、懷集、梅縣、五華等地的頭號大姓,在潮汕地區總體比例只有6%,在全省來看應該有7.5%左右.
三
黃姓
黃姓在很多地方都是第三大姓,不過在台山這些地方有著極高的比例,全省應在6%-7%之間。
四
張姓
張姓在粵語地區普遍比例不高,只有2%-5%之間(如中山只有2%-3%,在高州超過5%算較高的了,據說在開平更是前兩大姓),而在潮汕地區張姓有4%-5%的比例,張姓在粵北、粵東北的客家地區是五大姓之一(陳李張劉黃),在大埔、蕉嶺等地普遍有5%以上的比例,個別地區達到7%以上,就全省來看張姓大概有4.5%左右,穩坐第四位.
五
梁姓
梁姓是純粵語地區的前四大姓(陳李梁黃),特別是肇慶、雲浮地區的超級大姓(我們要留意這正是粵語的發源地),在至少兩個縣是第一大姓,還有幾個縣是第二或第三,比例超過6%個別縣甚至達到10%!另外在順德、中山、新會、高要梁姓都是第一大姓超過10%,同屬粵語區的茂名梁姓也普遍在4%-6%之間,即便在雷州話地區的湛江梁姓也是大姓,但因為梁姓在潮汕、客家地區的比例偏低(普遍只有1%),所以在全省的比例只能在張姓之後,大約在4%-4.5%之間.
六
林姓
林姓和梁姓正好相反,是東多中少,林姓在潮汕地區排第二,達到8%左右,在其他地方相對較少,普遍不到3%(在新會及個別縣超過5%),就全省來看總人口和梁姓相仿但還要略少.
七
劉姓
劉姓是客家地區五大姓之一,在興寧、南雄等地人數極多,超過6%,在廣州的粵語區前五名不入,但一到客家人多的增城馬上就成了第二大姓(陳姓當地最多),另外在個別粵語區也有很好的表現如高州,不過由於在珠三角、粵語區及潮汕片的比例偏低,全省人口比例應該接近4%但不如梁林多.
八
吳姓
吳姓是南方大姓,在粵語、客家、潮汕等地普遍都有超過3%的比例,在中山甚至排到了前三,但由於超過4%的"超級倉庫"不多,所以人數還不如劉姓多。這是第四到第八大姓的排位.
九
楊姓,
楊姓在全省各地普遍都有超過1.5%的比例,而潮汕、客家更超過了2%到3%,在如電白(6%第三大姓)和翁源等地比例更高,總體應該超過2%.
十
羅姓
羅姓在粵語、客家地區普遍有超過1.5%甚至3%的表現(部分地區更多),但很難超過2.
%的人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