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礦物加工專家陳清如院士逝世,他對我國做出了哪些貢獻
在這里表示深深的悲痛和悼念,我國又一位著名的工程院院士和礦物加工專家,陳清如教授,因疾病醫治無效而長辭於世,享年95歲。陳清如院士在他短暫而又不平凡的一生中為我國礦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陳清如院士又被譽為“干法選煤之父”,在這一領域他做出了突破性的和傑出的貢獻。更令人敬佩的是,即使陳清如院士因為長期辛苦勞累的工作而損壞身體,身患癌症之時,他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工作,他仍然在捨身為己地為干法選煤的研究廢寢忘食。這種堅毅不屈、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每一個青年人去學習。
Ⅱ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清如逝世了,他對我國哪個領域中的貢獻最大
陳清如院士他對我國哪個領域中的貢獻最大?
陳清如。男,漢族。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能源利用與化學工程系選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是著名的礦物加工專家教育家礦物加工學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
而在1984年,陳清泉院士提出"干法選媒"法。把之前用的水利用現代科技技術轉換成了空氣流體代替式這種方法來進行選煤操作。在當時諸多西方國家質疑時,陳清泉院士認定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數10年的時間嘔心瀝血。甚至因為腎臟疾病。動用手術切腎。來治療疾病。在等等這樣的困難環境下,陳清泉院士成功研製出了“干法選煤”法。為缺水和高寒地區的煤炭分水提供了高效潔凈的方法。為中國煤炭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Ⅲ 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導師的名字
陳清如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礦物加工工程專家。
1926 年 12 月 3 日 生於浙江杭州, 1948 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學, 1952 年畢業留校任教, 1958~1960 年被國家派往蘇聯莫斯科礦業學院進修。 55 年來一直致力於選礦理論和工程實踐的研究和開發,他建立了「粒群透篩概率」的篩分理論,在國內外首次將近似篩分理論成功地用於解決潮濕細粒煤的干法篩分問題,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煤用概率分級篩。在干法分選領域中建立了「空氣重介穩態流化」的選礦理論,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效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干法選煤廠,該項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礦物加工和潔凈煤制備技術領域的科研、教育和生產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推動了礦物加工工程學科的發展,是我國礦物加工工程學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 1995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現為中南大學名譽教授,河南理工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黑龍江科技學院兼職教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高級顧問、中國顆粒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煤炭學會名譽理事、選煤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Particul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 USA )、《煤炭學報》、《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編委等職。
Ⅳ 礦物加工專家陳清如院士逝世,你知道他生平什麼事跡
在阿里阿姨年5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陳清如院士因病去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陳清如院士享年95歲。
陳清如院士曾經主持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重介質旋流器末煤選煤廠,指導研究了我國第一台塞下空氣室跳汰機,研製出世界第一台煤用概率分級篩,創建了“空氣重介質穩定流態化的選礦”理論與技術,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干法選煤示範廠。陳清如院士一生都為我國礦物加工領域的科研與教育事業忙碌著。陳清如院士教導的優秀學生不計其數,陳清如院士經常對自己的學生說:做學問要頂天立地,頂天就是要站在國際前沿,瞄準世界一流,立地就是要結合行業和產業的需求,解決我們國家的重大問題。陳清如院士是一個真正把學問和知識落在實處的學者,也是我國礦物加工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教導出了許多礦物加工領域的人才。
陳清如院士一生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是我國的國之重器,為我國的國家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我們永遠緬懷陳清如院士。
Ⅳ 陳清如的介紹
陳清如,浙江杭州人,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著名選礦專家,我國礦物加工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博士生導師,主持了我國第一座重介質旋流器末煤選煤廠的設計、建廠、設備安裝、調試和投產的全過程,指導研究設計了我國第一台篩下空氣室跳汰機;在國內外首次將近似篩分理論成功地用於解決潮濕細粒煤的干法篩分問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干法選煤廠,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獲第16屆國際選煤大會「終身成就獎」。
Ⅵ 國立英士大學的部分院士
張嗣瀛,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於1925年6月。194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繫,是年9月至1949年9月任英士大學機械繫助教。英士大學被砍後調入東北大學。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學習。現任青島大學電氣及自動化工程學院教授。
陳清如,1926年生於杭州。1946.9-1948.7在國立英士大學就讀,後轉入唐山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教授、能源利用與化學工程系選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潔凈煤技術規劃領導小組顧問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大鈞,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46-1947年在國立英士大學就讀,後轉入金陵大學。
Ⅶ 國之重器陳清如院士逝世,你對於陳清如院士了解有多少
每一位院士離去都是巨大損失。 陳清如院士出生浙江杭州,陳清如是礦物加工專家、教育家,礦物加工學科奠基者,長期致力於選礦理論與技術研究。陳清如院士1952年,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1952年,在礦業學院選礦教研室工作;1960年,派往蘇聯莫斯科礦業學院進修。
2021年5月26日15時33分,西南交通大學校友陳清如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徐州逝世,享年95歲。陳清如院士為實現煤炭高效潔凈利用作出了突出貢獻。 願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Ⅷ 礦物加工專家陳清如逝世,他生前為我國做出了哪些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礦物加工專家陳清如逝世,接連不斷傳來國家痛失院士的消息,難掩心中的悲痛。
陳清如院士致力於選礦理論和技術研究,他創造了很多個第一,研發出“干法選煤”技術,為世界煤炭高效潔凈利用,以及在礦物加工領域的研究教育做出了極大貢獻,並獲得“終身成就獎”。老一輩的科學家們,奉獻出自己的一生,才有了我們今天如此強大的國家,感謝他們!
礦物加工專家陳清如
陳清如是我國中國工程院院士,礦物加工專家,他出生在浙江省的杭州市,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畢業後,在北京礦業學院選礦教研室工作,隨後輾轉在不同的崗位,但都沒有離開他熱愛的煤礦業,1995年當選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如教授也為國家培養了眾多的棟梁之材,他一共培養了15名碩士,20名博士以及3名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