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杭州區域劃分有那麼
截止2021年4月,杭州市下轄10個市轄區、2個縣、1個縣級市。
10個市轄區: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臨安區
2個縣:桐廬縣、淳安縣
1個縣級市:建德市
1、上城區
上城區位於杭州市中部偏南,東臨錢塘江,西貼西湖,南枕玉皇山。總面積26.06平方千米。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也是南宋皇城所在地,是杭州商貿旅遊中心、文創中心。是浙江省面積最小、單位GDP最高的城區。上城區轄6個街道,共有54個社區,總人口35.13萬人。
2、下城區
下城區地處杭州市城區中心,北依京杭古運河,南瀕秀麗的西子湖,西靠省委、省政府駐地、北靠市委、市政府駐地,東臨古城河貼沙河。總面積29.33平方千米[1],總人口52.61萬人(2010年),轄八個街道,區政府駐文暉路1號。
3、江干區
江干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位於杭州大都市東部,面積200.00平方千米。
4、拱墅區
拱墅區,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最南端,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因舊時境內以最古老的拱橋拱宸橋和最繁華的湖墅地區而各取一字得區名。全區面積69.25平方千米。
5、西湖區
西湖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位於杭州市區西部,是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機關所在地。
6、濱江區
濱江區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轄的一個區,位於錢塘江南岸,原屬浙江省蕭山市,1996年12月12日由原蕭山市西興鎮、長河鎮、浦沿鎮三鎮成立,濱江區東面與南面與蕭山區相臨。[1]全區面積72.22平方千米。
7、蕭山區
蕭山區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位於浙江省北部、杭州灣南岸、錢塘江南岸,地處中國縣域經濟最為活躍的長三角南翼,東鄰紹興市柯橋區,南接諸暨市,西連富陽區,西北臨錢塘江,與杭州主城區一江之隔,北頻杭州灣,與海寧市隔江相望,陸域總面積1417.83平方千米。
8、餘杭區
餘杭區地處杭州市區西、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是「中華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素稱「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餘杭區總面積1228.41平方千米,轄6個鎮、14個街道,截止2016年末,全區戶籍人口98.46萬人。
9、富陽區
富陽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角,古稱富春,杭州市轄區。與西湖區、蕭山區、餘杭區接壤,距武林廣場32公里。富陽轄區總面積1821.03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13個鎮、6個鄉,戶籍人口67.16萬(2016年年末),富春江橫貫全境。2016年富陽區生產總值697.4億元,2016年財政總收入97.2億元。
10、臨安區
臨安區是杭州市轄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地處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區,東鄰餘杭區,南連富陽區和桐廬縣、淳安縣,西接安徽省歙縣,北接安吉縣及安徽省績溪縣、寧國市。臨安區境東西寬約100千米,南北長約50千米,總面積3118.77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13個鄉鎮298個行政村。區人民政府設在錦城街道。
(1)杭州貼沙河游泳區域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撤銷蕭山市餘杭市設立杭州市蕭山區餘杭區的批復。
一、同意撤銷縣級蕭山市,設立杭州市蕭山區,以原縣級蕭山市的行政區域為蕭山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城廂鎮。
二、撤銷縣級餘杭市,設立杭州市餘杭區,以原縣級餘杭市的行政區域為餘杭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臨平鎮。
上述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置,所需經費和人員編制由你省自行解決。在行政區劃調整中,要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做好乾部群眾的工作,確保當地社會穩定和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的順利進行。
② 杭州的進。三里亭附近的游泳館在哪裡
好巧啊 我也住三里亭
往德勝有工大的體育館 再過去大關那兒也有一個 在東苑 錢潮路上有個江干區文體中心游泳館
往南肖埠那邊農大 就是浙大華家池 好像也有一個 很小的 我小時候去過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了
貼沙河邊上靠近鐵軌那兒有一個 也不大的
再遠點就要到市中心了吧……天水的杭州游泳館 杭州日報的游泳館
別的像包玉剛 陳經綸 都在黃龍 另外城西也有 但這些都遠了
以上都是本人去過的……別的你去網路地圖找找說不定有更近的
③ 杭州有幾個區啊,分別是哪些啊
杭州有10個市轄區。
1.上城區
上城區位於杭州市中部偏南,東臨錢塘江,西貼西湖,南枕玉皇山。總面積26.06平方千米。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也是南宋皇城所在地,是杭州商貿旅遊中心、文創中心。是浙江省面積最小、單位GDP最高的城區。上城區轄6個街道,共有54個社區,總人口35.13萬人。
2.下城區
下城區地處杭州市城區中心,北依京杭古運河,南瀕秀麗的西子湖,西靠省委、省政府駐地、北靠市委、市政府駐地,東臨古城河貼沙河。總面積29.33平方千米[1],總人口52.61萬人(2010年),轄八個街道,區政府駐文暉路1號。
3.江干區
江干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區之一,位於杭州大都市東部,面積200.00平方千米。
4.拱墅區
拱墅區,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最南端,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因舊時境內以最古老的拱橋拱宸橋和最繁華的湖墅地區而各取一字得區名。全區面積69.25平方千米。
5.西湖區
西湖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位於杭州市區西部,是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機關所在地。
6.濱江區
濱江區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轄的一個區,位於錢塘江南岸,原屬浙江省蕭山市,1996年12月12日由原蕭山市西興鎮、長河鎮、浦沿鎮三鎮成立,濱江區東面與南面與蕭山區相臨。[1]全區面積72.22平方千米。
7.蕭山區
蕭山區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位於浙江省北部、杭州灣南岸、錢塘江南岸,地處中國縣域經濟最為活躍的長三角南翼,東鄰紹興市柯橋區,南接諸暨市,西連富陽區,西北臨錢塘江,與杭州主城區一江之隔,北頻杭州灣,與海寧市隔江相望,陸域總面積1417.83平方千米。
8.餘杭區
餘杭區地處杭州市區西、北部,位於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是長江三角洲的圓心地,是「中華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素稱「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餘杭區總面積1228.41平方千米,轄6個鎮、14個街道,截止2016年末,全區戶籍人口98.46萬人。
9.富陽區
富陽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角,古稱富春,杭州市轄區。與西湖區、蕭山區、餘杭區接壤,距武林廣場32公里。富陽轄區總面積1821.03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13個鎮、6個鄉,戶籍人口67.16萬(2016年年末),富春江橫貫全境。2016年富陽區生產總值697.4億元,2016年財政總收入97.2億元。
10.臨安區
臨安區是杭州市轄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地處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區,東鄰餘杭區,南連富陽區和桐廬縣、淳安縣,西接安徽省歙縣,北接安吉縣及安徽省績溪縣、寧國市。臨安區境東西寬約100千米,南北長約50千米,總面積3118.77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13個鄉鎮298個行政村。區人民政府設在錦城街道。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截至2017年,杭州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853.57平方千米。
(3)杭州貼沙河游泳區域在哪裡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市相接,西南與衢州市相接,北與湖州市、嘉興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水系分布
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佔總面積的65.6%,平原佔26.4%,江、河、湖、水庫佔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過。
氣候特徵
西湖遠眺
杭州處於亞熱帶季風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7.8℃,平均相對濕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時數1765小時。夏季氣候炎熱,濕潤,是新四大火爐之一。相反,冬季寒冷,乾燥。春秋兩季氣候宜人,是觀光旅遊的黃金季節。
地形地貌
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沿和錢塘江流域,地形復雜多樣。杭州市西部屬浙西丘陵區,主幹山脈有天目山等。東部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密布,物產豐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徵。
參考資料:網路-杭州
④ 杭州市體育場路屬於杭州的哪個區域
杭州體育場路屬於下城區。
⑤ 杭州市中心是哪個區
杭州市中心是上城區和下城區,杭州的市區包括十個區,其中上城區和下城區處於杭州市的最繁華地帶。⑥ 杭州貼沙河大概資料
貼沙河的水最深處有四五米,最淺也有兩米多,河岸邊都沒有隔離護欄,安全得不到保障。貼沙河是杭州的備用水源地,不過每年都有人在這里游泳,既影響飲用水安全,也影響城市景觀,而且每年都有人在這里溺水身亡,很不安全。自來水廠的抽水會對貼沙河產生漩渦,從而使我下沉捲入.這倒不至於。
⑦ 描寫貼沙河環境好描寫的短文
貼沙河是杭州一級保護河道。雖然說是杭州保護河道,但很多人不顧溫馨提示牌,只想著自己的喜好。拆除四周的欄桿,跳進河裡去游泳。有些人是在破壞河裡的環境,拿個網或者拿個漁具去撈螺絲或者去釣魚。
在貼沙河的新聞中,每年都有人在那條河裡溺水死亡,但他們並不害怕死亡,而且還更大膽的在水裡面游來游去!我在河裡看不見小魚小蝦在河裡游,到能看見人們在河裡面游來游去;河面看不見蜻蜓飛來飛去,倒可以看見許多垃圾和青苔在水面上浮著。魚竿在水面上盪來盪去,等待著小魚游上來。我想提醒那些不安規矩做的人:「人命要緊,水資源也要緊,你們不去游泳,不就是一舉兩得了嗎?」
在河的附近不僅有人釣魚,還有人在欣賞風景。但是,欣賞風景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在欣賞河道里的風景,而是在欣賞周圍的風景(貼沙河周圍的風景也很美)。但偶爾也有幾個人在欣賞河面的風景,如:就在前幾個月,有一位大伯在欣賞河面風景時,打了一個噴嚏,千萬快的假牙掉進河裡;一個月前,一位叔叔在看河時,發現和里有許多藍藻;因為發現人們越來越喜歡在貼沙河裡游泳,徵求市民意見是否要裝鐵圍欄。
從現在開始,節約每一滴水,保護每一滴水,讓保護水資源成為全球人民的責任!
⑧ 杭州貼沙河的水從哪裡流過來的又流到哪裡去了水質受錢塘江水源的影響是不是很大
貼沙河的水就是從錢塘江來,是杭州的飲用水備用水,在清泰立交橋下有個水廠
⑨ 有關杭州貼沙河的歷史背景介紹以及涉及的文化和人物
貼沙河,在昔日杭州城區東界,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開鑿。以宣洩錢塘江潮水,守護杭城。古時因沙聚河灘,相鄰幾條河曾統稱沙河,俗稱貼沙河。南宋時,分稱里沙河、外沙河、後沙河。明清兩代,貼沙河仍通錢塘江。光緒三十三年(1909年)滬杭鐵路沿河東穿城而入,設車站於清泰門內(即今杭州火車站,又稱「城站」),拆城
門及城牆一段,河道顯現於市區。自1931年8月清泰門自來水廠建成後,劃為水源保護區。歷千餘年變遷,現河道南起候潮路始版橋,北至艮山閘,全長6257米,水面寬25至70米。近幾年,市政府對貼沙河實施全面整治,投資人民幣數億元,舉措六項:截污分流;駁坎河岸;疏浚淤泥;引水盪腐;綠化兩岸;強化管理。今日河水清澈、樹影婆娑。入夜「燈火沙河」,逞其詩韻畫意,妝抹「天堂」東門風姿。
湯壽潛:鐵路燃蜒幾曲長
1909年8月13日,晴。這么好的天氣,老天爺待湯壽潛不薄。湯壽潛對此毫不懷疑:今天這個日子將載入史冊———滬杭鐵路正式通車了。
按常理,前一晚湯壽潛應該會因為激動而難眠,但讓人奇怪的是,他一覺就睡到了天亮。湯壽潛還做了一個夢,火車跑著跑著,就上了天,在雲海里翱翔……要不是擠過窗簾縫的晨光射進了他的眼睛,他也許還要睡上一會兒才會醒。
湯壽潛側目一瞧,夫人已不在身邊。他伸了個懶腰,披上短袖綢衫,走出卧室。樓下的客廳里,夫人和兩個兒子以及女兒、女婿坐在沙發上,在小聲地聊著天。湯壽潛輕輕地咳了一下。他們都站起來了,抬起頭,微笑地看著他。「爸爸,您今天氣色真當好噢!」女兒說。湯壽潛天天在為鐵路的事忙碌著,單是圖紙,不知道修改了多少遍。是啊,四年了,他為鐵路工程的設計和施工而嘔心瀝血,家裡人最明白。如今鐵路終於開通了,他們為他得以解脫而欣慰。
湯壽潛心裡明白,這條鐵路的成功建成,得感謝他的好女婿———後來成了國學大師的馬一浮先生。要不是小馬的提醒,他老湯差點就成了民族罪人了。這件事在這里有必要講述一下。
1905年,為了抵制帝國主義侵略,奪回浙江鐵路建築權,在旅滬浙江同鄉會(此會是清末革命組織光復會的基礎)支持下,湯壽潛與張元濟等成立浙江鐵路公司,自任總理,修築滬杭鐵路。由於當時杭州拱宸橋是日本租界,那裡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因此湯壽潛最初設計的圖紙,是把滬杭鐵路終點站定在艮山門,並准備從艮山門再鋪一支線到拱宸橋。對於這個設想,湯壽潛很滿意,但他萬萬沒想到,他的設計只著眼於經濟,卻忽視了政治因素。
那一年,湯壽潛的愛婿馬一浮從歐美游學歸來了。盡管馬先生當時才20多歲,可他的道德文章已頗有建樹,湯壽潛很喜歡和他聊天。一天,馬一浮來湯家做客,那時湯壽潛正與幕僚們在商議鐵路設計圖紙,他便請女婿也來參議參議。誰知馬大師看後卻一把將圖紙撕成兩半。「這是為啥?」幕僚們大驚失色。馬一浮似乎有些激動,他說:「中國人造鐵路要為中國人著想。為什麼不把終點站定在鬧市區的羊市街(今江城路),再鋪一條支線到南星橋,以便水陸銜接和今後鐵路南延,而要把終點站定在艮山門,鋪支線到拱宸橋租界去方便日本人呢?」幕僚們面面相覷,最後都看著湯壽潛。湯沉吟片刻,覺得馬一浮的話言之有理。不愧是自己的愛婿啊,給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湯壽潛不但不以馬一浮撕圖紙為無禮,還按馬的方案把艮山門改為貨運站,而把終點站定在羊市街北端城內(即今天的城站,1909年滬杭鐵路通車後,在火車站附近建築20米彈石路,為杭城第一條汽車路)。
在這里,我就不描寫湯壽潛在通車儀式上的風光表現了。光榮更應該屬於偉大的中國人民。火車第一次轟鳴著從上海來到了杭州,沿著貼沙河,駛入了城站,那聲浪,和民眾的力量一樣巨大。
儀式結束後,更多的人依舊聚集在城站,久久不願散去。
坐在汽車里,湯壽潛聽到市民唱起了新的民謠:「鐵路燃蜒幾曲長,分支兩滬越錢塘。奇肢飛舞超龍鳳,分付誇娥鑿女牆。」
湯壽潛眯著眼,情不自禁地輕輕拍打著膝蓋,也跟著哼唱起來。
湯壽潛(1857-1917)原名震,字蟄先,山陰天樂鄉(今屬杭州市蕭山區)人。近代著名思想家、學者、實業家。1892年中進士,任安徽青陽知縣,但上任三個月後即辭官,游歷各省。1903年,清政府任命他為兩淮鹽運使,未到任。1905年8月任浙江鐵路公司總理。1906年,與張謇組織預備立憲公會,任幹事,成為立憲派的領袖之一。不久,因反對盛宣懷締約向英借款,積極參與以維護路權為目的的浙路風潮,成為當時的知名人物。1909年任浙江咨議局議長。1911年11月杭州新軍起義,被推舉為浙江都督。1917年病逝。著有《危言》四卷,《爾雅小辨》二十卷,《說文集》二卷,《理財百策》二卷,《三通考輯要》若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