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艮山是個什麼地方
擴展閱讀
北京到萊州火車有哪些 2025-05-15 18:55:33
在北京如何當好處長 2025-05-15 18:54:09

杭州艮山是個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6-27 19:47:54

① 杭州艮山門的名字有什麼寓意

艮山門是杭城古代的東北門,五代吳越時築羅城,為十城門之一的保德門,南宋紹興年間移門址於菜市河以西,改名為艮山門。艮為北,艮山,為城北之小山。北宋汴京有「艮岳」,南宋取名艮山,有思念故國之意。艮山門內有順應橋,俗稱壩子橋,艮山門因而也被稱為壩子門。

1276年元兵進占杭州城,艮山門被毀。元末在保德門的故址上重建艮山門。艮山門一帶,宋元以來就為馳名中外的「杭紡」主要產地,這里絲織戶與機紡作坊遍布,機紓之聲,比戶相聞,因此杭州民謠有「壩子門外絲籃兒」之稱。

② 誰給我一些關於杭州古10大城門的介紹

杭州十大古城門

南宋以前,杭州有旱門十三,水門五個。自元、明、清以來,杭州城已固定為十個城門,從前人們把十大城門及各門的物產編成杭曲小調:「百官(武林)門外魚擔兒,壩子(艮山)門外絲籃兒,正陽(鳳山)門外跑馬兒,螺螄(清泰)門外鹽擔兒,草橋(望江)門外菜擔兒,候潮門外酒壇兒,清波門外柴擔兒,涌金門外劃船兒,錢塘門外香籃兒,太平(慶春)門外糞擔兒。幾經滄桑,隨著杭州城池的不斷變遷,昔日起重要作用的城門均已湮沒,取而代之的是古城門遺址的石碑。

望江門外菜擔兒

望江門是杭城古代東南部的城門,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名叫新門。因為它的東面有茅山河草橋,又名草橋門。宋末元初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進占杭城,望江門也毀於戰火。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拓展東城三里,在此建門改永昌,因在此登城樓可遠望錢塘江潮,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名望江。

望江門外原為郊區,這里鄉民以種菜為業,然後挑到城裡來賣,因而有「草橋(望江)門外菜擔兒」之民謠。望江門早在元代起就是「觀賞錢塘八景」之一的「浙江秋濤」所在,「秋濤路」也因此得名。

清泰門外鹽擔兒

清泰門是杭城古代的東門,南宋初,在其南面另闢一門叫崇新門,門近薦橋,因此亦名薦橋門。南宋末元初時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攻佔杭城,城門毀。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往東延伸三里築門,名清泰門。

清泰門俗稱螺螄門。因清泰門外水網交錯,河中多產螺螄,故有螺螄門之稱。清泰門外沿江一帶直至江水入海處,是古代煮海鹽之處,沿江多鹽,因而民謠有「螺螄門外鹽擔兒」之說。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滬杭鐵路設車站於清泰門內,鐵路自城外而入,於是拆城門及城牆數十丈,這是杭城最早拆的城門。

艮山門外絲籃兒

艮山門是杭城古代的東北門,五代吳越時築羅城(外城),為十城門之一的保德門,南宋紹興二十八年,移門址於菜市河以西,改名艮山門(艮為北,艮山,為城北之小山。北宋汴京有「艮岳」,南宋取名艮山,有思念故國之意)。艮山門內有順應橋,俗稱壩子橋,艮山門因而也名壩子門。

元初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進占杭州城,艮山門被毀。元末至正十九年在保德門故址重建艮山門。艮山門一帶,宋元以來就為馳名中外的「杭紡」主要產地,這里個體絲織戶與機紡作坊遍布,機紓之聲,比戶相聞,因此杭州民謠有「壩子門外絲籃兒」之稱。艮山門於民國初期(1913年)因築路被拆除,故址上立有石碑。

艮山門如今是杭城的東大門,進出杭城和到滬杭甬高速公路都可由此出入。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長途汽車站——汽車東站也坐落在艮山東路上。

慶春門外糞擔兒

慶春門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八年,為杭州古代東城門之一。原名東青門,因門外有菜市,又稱菜市門。宋末元初,元兵進占杭州城,城門被毀。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往東拓展三里,新門臨近太平橋,改稱太平門。明初,朱元璋部將常遇春由此門入城,故而改名慶春門。

慶春門內的慶春街,歷來為杭城繁華街道之一。門外為郊區農民的菜地,菜農運菜進城,擔糞出城,均由此門出入,故民謠有「太平門外糞擔兒」之說。慶春門殘存城牆於1958年築環城東路時拆去,在貼沙河西邊的慶春立交橋旁立有「古慶春門」石碑。

如今的慶春門外已難覓郊區的跡象,隨著城市東擴,這一帶將是未來杭城新的城市中心地帶。

清波門外柴擔兒

清波門在五代吳越時為涵水門,南宋紹興二十八年增築杭城,清波門是西城門之一,門樓瀕西湖之東南,取「清波」之意名門,為歷代沿用。清波門因有暗溝引湖水入城,俗稱暗門。

清波門一帶古跡甚多,歷史上曾是文人墨客及書畫家寓居之地,又因門通南山,古時候市民需用柴炭多從此門運入,故有「清波門外柴擔兒」之民謠。清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挖地道破清波門城牆數丈,進占杭州。民國二年,杭州開始拆城,繼拆「旗營」之後,清波、涌金、錢塘三門及城牆均被拆除,改建南山路、湖濱路,於清波門故址立有石碑。

清波門一帶向來是休閑賞景的好地方,「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就在西邊,附近還有「聚景園」、「錢王祠」遺址,它的東邊是「新西湖十景」之一的「吳山天風」和河坊街。

錢塘門外香籃兒

在杭州慶春路和湖濱路交叉處,立有一塊「古錢塘門」的石碑,這就是古時杭州十城門之一的「錢塘門」舊址。

錢塘門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為杭州西城門之一。而杭州有「錢塘」之名,始自秦朝。自宋以來,錢塘門外多佛寺、樓台。出昭慶寺(今青少年宮)、看經樓(望湖樓)直通靈隱、天竺。古時往靈隱天竺進香之人,必由錢塘門出入,故有「錢塘門外香籃兒」之民謠。民國二年,當時杭州拆除錢塘、涌金、清波三門的城牆,改建湖濱路、南山路,從此西湖又與市區連接。如今這一帶已是游覽西湖的最佳地段。

候潮門外酒壇兒

候潮門始建於五代吳越時,當時名竹車門。因築城時以竹籠盛巨石,用車運去以定城牆的基石,故名。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在竹車門舊基重建候潮門。因城門瀕臨錢塘江,每日兩次可以候潮,故而名候潮門。

南宋時,候潮門以北有保安門、保安水門,它的南面是便門和南北水門,西面是六部橋,東臨錢塘江。古代,杭州城內的紹興老酒都由候潮門入城,因此,杭諺有「候潮門外酒壇兒」之稱。候潮門於民國二年(1913年)杭城拆城築路時被拆除,在原址上立有石碑。

如今的候潮門一帶建設日新月異,規劃中的錢江四橋也將在候潮門以南連接錢江兩岸。

武林門外魚擔兒

武林門是杭州老城區最古老的北大門,始建於隋代(約公元589-610年),約有1300多年的歷史。五代吳越國(公元983年)時築羅城,建北關門(諧稱百官門),在今夾城巷;宋高宗時移城門於此,明代改稱武林門。

武林門外自隋代以來一直是溝通我國南北京杭大運河的起迄點,檣帆卸泊,百貨登市。每當夜晚「篝火燭照,如同白日」,趕集的人「熙熙攘攘,人影雜沓,不減元宵燈市」。這就是古時被稱為錢塘八景之一的「北關夜市」。從武林門至湖墅一帶,歷來是杭嘉湖淡水魚聚散地,因此杭諺有「百官門外魚擔兒」之說,賣魚橋也由此而得名。

如今的武林門一帶高樓林立,一派現代都市氣派。雖然沒了「北關夜市」的景象,但這里依然是杭城最繁華的商業中心。

涌金門外劃船兒

涌金門為古代杭州西城門之一。五代天福元年(936年),吳越王錢引西湖水入城,在此開築涌金池,築涌金門,門瀕西湖,東側有水門(亦稱涌金閘)。傳說西湖中「金牛涌現」即在此地,因而得名。

涌金門歷來是杭州城裡到西湖游覽的通道,為市區繁華地段。涌金門也稱小金門,宋代詩人楊萬里有詩「未說湖山佳處在,清晨湧出小金門」就是寫涌金門。涌金門早在古代就有遊船碼頭,西湖遊船多在此聚散,因而有「涌金門外劃船兒」之諺。

涌金門在1913年與清波門、錢塘門同年拆除,從此西湖與市區連接。

鳳山門外跑馬兒

鳳山門是古時候杭州城的南大門。宋高宗趙構偏安江南,把杭州改為臨安,於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在鳳凰山一帶築皇城,又築外城,城門十三座,此地為大內北門和寧門所在。元初(1276年)元兵進占杭城,不久,南宋皇宮大內毀於戰火,鳳山門也遭毀。元至正十九年重建城牆,在此處築城門名鳳山門(因位於鳳凰山麓而得名),又名正陽門。

鳳山門為南宋御街南端,它的旁邊有六部橋,是南宋朝廷三省六部諸官署所在地,為南宋時的政治中心。鳳山門外萬松嶺一帶,是連接江干一帶和游覽西湖的交通要道,風景優美,成為遊人騎馬踏青之處,因此杭州人有「正陽(即鳳山門)門外跑馬兒」的民謠。在古鳳山門的遺址處立有石碑。如今,鳳山門附近被杭州市劃定為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有中山南路傳統商業街保護區、南宋皇城遺址保護區、南宋太廟、三省六部遺址保護區。

③ 艮山怎麼造句

公路距杭州市區艮山門28公里。
捍海塘南起六和塔,北至艮山門外。
艮山門,位於杭州舊城的正北偏東。
28年,杭州艮山門廠房與設備全被日軍燒毀。
水月庵原型為杭州艮山門外水月老人庵。

④ 杭州艮山西路什麼區

艮山西路經過下城區和江干區

⑤ 艮山門的介紹

杭州十大古城門之艮山門。艮山門是杭城古代的東北門,五代吳越時築羅城,為十城門之一保德門,南宋紹興二十八年,移門址於菜市河西,改名艮山門(《易》:「艮」為「北」,艮山,為城北之小山。汴京有「艮岳」,南宋取名艮山,有故國之思)。門內有順應橋,俗稱壩子橋,故而也名壩子門。南宋末,元兵進占杭城,門毀。至正十九年將城外展三里,在保德國門故址得建艮山門。艮山門一帶,宋元以來個體絲織與機紡作坊遍布,機杼之聲,比戶相聞,為弛名中外的「杭紡」主要產地,故有「壩子門外絲籃兒」之謠。艮山門於民國初期因築路拆除。為使後人明了城池變遷,於故址立碑誌念。

⑥ 杭州十大古城門在歷史上是什麼樣子的,都經歷了什麼

對於中國歷史上的古都,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先有四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陽”,1983年“杭州、開封”正式列入六大古都,1988年“安陽”成為七大古都之一,2004年認定“鄭州”為八大古都之一,2010年又認定“大同”為九大古都之一,最後將成都列入古都,組合成十大古都。

但對於古都的個數一直爭論不斷,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有太多的城市曾經擔任過都城的角色。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無論是四大古都還是十大古都,保存有完整古城牆的只有西安、南京、開封三個城市。

這些古都中,杭州的存在感比較弱,這跟杭州較少參與這些古都之爭有關。提起杭州,大家都能想到南宋,想到岳飛,其實杭州對於南宋來說只是一個行在,名義上不是首都,實質上已經是首都了。而對於杭州的老城牆,現在很多年輕人的記憶大概就是那些掩映在樹木花叢中的古城門遺址的石碑。

杭州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於生活居住是個好地方,於修建城池進行防禦卻非常地不方便。杭州山多水多,無法像北方城市一樣可以修一個非常方正的城牆。杭州的古城牆呈長方形,南北長,東西窄,杭州的城門建設分為三個時期,隋唐築城、南宋巔峰、明清穩固。

杭州的歷史非常悠久,築城的歷史可追溯到隋朝時期,當年隋朝大臣楊素連續平定江南的叛亂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並桐廬入錢唐縣,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當時杭州只有四座城門:西北面的錢唐門,南面的鳳凰門,北面的鹽橋門,東面的炭橋新門。

杭州的城門數量在南宋時期達到頂峰。一方面是定都杭州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宋高宗趙構是一路難逃到杭州,還曾經在海上漂泊,因此有強烈的不安全感,趙構剛來到杭州,顧不上什麼風水,加上又比較窮,就把皇宮定在鳳凰山上,一來這是當時杭州的制高點,方便他控制全城,二來這里靠近錢塘江,對於已經是驚弓之鳥的趙構來說,如果金人一旦攻打杭州,他可以隨時從錢塘江逃往海上。於是趙構臨時使用早些朝代的皇宮遺址修築,整個皇宮內城只有三個城門:和寧門、東華門和西華門。

但杭州作為南宋實質上的首都,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商貿發達,很快人口倍增,於是南宋朝廷只好把城區往外擴張。經過不斷的修建和擴張,杭州外城的城牆形成旱城門13座、水城門5座的規模。旱城門的東城樓有便門、候潮門、保安門、新開門、崇新門、東青門、艮山門;南面的城樓有嘉會門;北面的城樓有餘杭門;西面有錢湖門、清波門、豐豫門、錢塘門。此外的水門五座,分別為保安、南水、北水、天宗、餘杭。

水門可以說杭州城牆的獨特所在,南宋之所以要修建水門,主要原因還是杭州的水系發達,既要滿足關防的需要,也要為城內生活用水、水利灌溉和舟船交通提供便利。杭州古時的河道就是通過水門穿越出城的。

宋人吳自牧所著的《夢粱錄》對臨安城有的城門有詳細的記載:

旱門僅十有三,水門者五。城南門者一曰嘉會,城樓絢彩,為諸門冠,蓋此門為御道,遇南郊,五輅從此幸郊台路。城東南門者七:曰北水門,曰南水門,蓋禁中水從此流出,注鐵沙河及橫河橋下,其門有鐵窗柵鎖閉,不曾輒開;曰便門,曰候潮門,曰保安水門,河通跨浦橋,與江相隔耳;曰保安門,俗呼小堰門是也;曰新開門。城東門者三:曰崇新門,俗呼薦橋門;曰東青門,俗呼“菜市”;曰艮山門。城北門者三:曰天宗水門,曰餘杭水門,曰餘杭門,舊名“北關”是也。蓋北門浙西、蘇、湖、常、秀,直到江、淮諸道,水陸俱通。城西門者曰:曰錢塘門,曰豐豫門,即涌金;曰清波,即俗呼“衺門”也;曰錢湖門。其諸門內便門東青、艮山,皆瓮城。水門皆平屋。其餘旱門,皆造樓閣。諸城壁各高三丈余,橫闊丈余。禁約嚴切,人不敢登,犯者准條治罪。城內元三門俱廢之,獨朝天門止存兩城壁,杭人猶以門稱之。

南宋滅亡以後,杭州再也沒有成為首都,而元朝明文規定禁止修建城牆,再加上杭州是南宋的首都,對於前朝的首都,元朝總會有意無意的對杭州城牆多加“照顧”。杭州的21座城牆在元朝統治的一百多年間毀壞了很多,到了元代末年,起義軍的一支張士誠佔領了杭州,出於軍事考慮,張士誠更換、廢除了一些城門,杭州的城門變成了13座:清波門、涌金門、錢塘門、餘杭門、和寧門、清平門、天崇門、北新門、艮山門、慶春門、清泰門、永昌門、候潮門。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定都南京,對於臨近南京而又風景秀麗的杭州,明朝進行了修繕,杭州城門名稱和數量發生了變化:原13座城門中清波門、涌金門、錢塘門、候潮門、艮山門、慶春門、清泰門這七個城門的名稱沿用到了今天;和寧門、清平門、天崇門合並修建了鳳山門;餘杭門改稱武林門,因關外有“北關夜市”,也被稱為北關門;永昌門因以永昌為李自成的年號之故,又因登城樓可遠望江潮來處,清康熙五年改名為“望江門”,在附近有草橋,也被稱為草橋門。

從此這十座城門一直延續到清朝民國,成為我們現在熟知的杭州十大城門,沿著杭州的內環線依次分布,這十座城門除了修復過的鳳山水門和慶春門外後造的仿古城牆用以介紹杭州古城牆,其他的城門現在都已經只剩石碑,成為這些地方的地標。

慶春門的糞擔兒多到什麼程度呢?清朝時清朝的大將都不願意守衛這個城門,當時杭州的十大城門九個有清朝八旗把守,漢人不能染指,但唯獨只有慶春門有漢人把守,就是因為旗兵認為這里總擔糞出城,是污穢之門。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古城牆陳列館就位於杭城十大古城門之一的古慶春門遺址上,是杭州在城市改造“五縱六路”建設過程的一個產物,於2006年年底開工興建,2008年正式對外免費開放。陳列館全長不過66米,寬12米, 高6.6米,共分為兩層,內有南宋城牆考古遺址、古城門故事木雕壁畫、文物展示台等展示和陳列,蘊藏著超過1400年的老杭州歷史。

⑦ 杭州市艮山東路屬於哪個區

屬於江干區2000年,江干區轄3個街道、6個鎮。總人口565360人,各鄉鎮人口: 采荷街道 68816 凱旋街道 63905 閘弄口街道 48170 四季青鎮 85971 彭埠鎮 91733 筧橋鎮 87555 丁橋鎮 22954 九堡鎮 32669 下沙鎮 48835 經濟開發區虛擬街道 14752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調整凱旋街道與采荷街道管轄界線,以慶春東路為界,將慶春東路以北原由采荷街道管轄的區域劃歸凱旋街道管轄,將慶春東路以南原由凱旋街道管轄的區域劃歸采荷街道管轄。2001年村(居)調整情況:江干區閘弄口街道撤銷閘弄口第一、閘弄口第二、閘弄口第三、閘弄口第四、閘弄口第五、閘弄口第六、閘弄口第八、濮家第一、濮家第二、濮家第三、濮家第五、機神第一、機神第二、京江橋、三里亭、金菊、幽蘭、紅梅、翠竹、春光、春暉居民區,新建天杭、閘弄口、春暉、天仙、機神、天城、京江橋、濮家、三里亭、聞皇廟、京惠、紅梅社區;采荷街道撤銷采荷第一、采荷第二、芙蓉、翠柳、潔蓮、青蒓、玉荷、紅菱、江汀、江津、怡靜坊、居安坊、靜怡花園、商教新村第一、天水、商教新村第二、凱旋公寓、荷花塘、采荷東區、青荷苑、凱旋第一、凱旋第二、凱旋第三、人民新村、雙菱、紅星第一、紅星第二、水電、常青、金谷、采荷東區第二、玉荷第二、紫藕、思安坊、江浦居民區及杭州茶廠、邵逸夫醫院家屬委員會,新建芙蓉、潔蓮、紅菱、健風、江汀、靜怡、雙菱、人民、綠茗、新凱苑、商教苑、荷花塘、青荷苑、常青苑社區;凱旋街道撤銷景芳第一、景芳第二、景芳第三、景芳第四、景芳第五、景芳第六、景芳第七、景芳第八、景芳第九、景芳第十、南肖埠第一、南肖埠第二、華家池第一、華家池第二、華家池第三、華家池第四、景芳東區、北景西苑、復興苑、水湘苑、慶春苑、景華、景苑、金秋花園、慶春門第一、景芳、綠萍、景元、景芳住宅區第十一、水湘苑第三、水湘苑第五、水湘苑第六居民區及浙大華家池校區、浙大景芳家屬委員會,新建景曇、景芳、景華、華家池、南肖埠、景秀、景新、景湖、金蘭池、慶春門、金秋花園、凱西社區。
2001年,江干區轄3個街道、6個鎮,39個社區、15個居民區、64個行政村。
2002年,江干區轄5個街道、5個鎮,44個社區、15個居民區、59個行政村:凱旋街道、采荷街道、閘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白楊街道、筧橋鎮、彭埠鎮、丁橋鎮、九堡鎮、下沙鎮。
2003年底,江干區轄5個街道、5個鎮,69個社區、1個居民區、49個行政村:凱旋街道、采荷街道、閘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白楊街道、筧橋鎮、彭埠鎮、丁橋鎮、九堡鎮、下沙鎮。
2004年,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杭州市江干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浙政函[2004]107號)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江干區下沙鎮撤鎮建街的批復》(7月13日杭政函[2004]96號):撤銷下沙鎮建制,在原有區域范圍內建立下沙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中沙村。轄中沙、下沙、頭格、七格、上沙、元成、新元、松合、灣南、東方10個行政村;智格、高沙2個社區和下沙1個居民區。常住人口2.35萬,區域面積95.3平方千米。四至為東北從下沙東郊園向南沿海寧市圍墾接壤處至錢塘江邊;南以錢塘江為界;西與九堡鎮八堡村、九堡村接壤,往北與餘杭區喬司鎮吳家村、勝稼村、學稼村接壤;北到喬司監獄往東至省第六監獄與餘杭區喬司鎮吳家村、南苑街道大園村及海寧市許巷鄉唐橋村相接。該區域內的白楊街道(四至范圍為:東至杭州經濟開發區文津路、11號大街;南至12號大街;西至文淵路、2號大街、1號河渠、6號大街、1號大街;北至繞城公路。面積9.4平方千米)除外。
2004年,江干區轄6個街道、4個鎮:凱旋街道、采荷街道、閘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白楊街道、下沙街道、筧橋鎮、彭埠鎮、丁橋鎮、九堡鎮。 參考: http://ke..com/view/581593.htm?fr=ala0_1_1

⑧ 杭州市艮山門水上巴士碼頭具體位置在那裡急!!!

艮山門站位於京杭運河北岸,紹興路運河橋西側100米處,和艮山公園遙相呼應,站房總建築面積189平方米。艮山門碼頭採用的是順岸式布置,分上下兩層:上層為運河觀景平台,這個親水平台的建成,為市民觀賞運河兩岸
美景提供了一個好去處,有效緩解了乘客候船的焦急情緒,讓候船成為一種享受;下層為靠船平台,可供兩艘巴士同時停靠。同時,每個泊位配合運河不同時期的水位設置了3檔乘客上下船平台。

經過艮山門站的水上巴士班次,從上午7:00到下午18:00,時間約為每半小時一班,上午7:00-8:00及下午16:30-18:00這兩個時段的票價為3元/人,其餘時間為5元/人。

⑨ 誰知道杭州下城區艮山上33號具體在什麼位置

下城區艮山路就是環城路附近!艮山橋附近!

⑩ 杭州有個艮山西路,這裡面的讀什麼啊杭州的朋友總知道吧

艮有兩個讀音,分別是gen第三聲和第四聲,在此讀第四聲。

艮是八卦之一,代表山,方位是東北方。杭州東北方原有座山叫艮山,這座小山至明代便已夷平。古杭州在東北角有座城門,叫艮山門。

路在江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