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多少個狀元
擴展閱讀
北京哪裡有假雪的 2025-07-09 06:12:55
廈門在哪裡練網球 2025-07-09 06:12:19
廈門塑料大盆哪裡有賣 2025-07-09 06:08:24

杭州多少個狀元

發布時間: 2022-06-30 20:59:02

㈠ 2011年杭州市中考狀元是誰考了幾分

文瀾中學初三9班的徐恩迪。
語文108;數學120【滿分】;英語117;科學173;體育30,總分548分。

㈡ 浙江歷屆高考文理科狀元

2000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高考理科第一名 周翔 桐鄉市高級中學 655分

陸文 嘉善高級中學 655分

省高考文科第一名 鄭靜 諸暨中學 632分

2001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高考理科狀元 林賽華 溫州十五中 696分

王烽 嵊州二中 696分

省高考文科狀元 徐舒揚 嵊州一中 656分

2002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劉英豪 鎮海中學 708分

孫思思 餘姚中學 708分

省文科第一名 朱蘿伊 寧波市象山中學 684分

2003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張穎心 杭州外國語學校 698分

省文科第一名 陳杭霞 浦江中學 661分

2004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吳傑行 紹興魯迅中學 711分

省文科第一名 周之悅 海寧宏達學校 682分

2005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章捷瓊 瑞安中學 709分

省文科第一名 徐語婧 衢州二中 666分

2006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盧毅 杭二中實驗班 705分

省文科第一名 陳雄超 舟山中學 678分

2007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李清揚 杭州學軍中學 699分

張琛 湖州中學 699分

省文科第一名 求芝蓉 新昌中學 644分
2008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陳琨 寧波鎮海中學 703分

省文科第一名 申屠李融 杭州高級中學 654分

2009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文科第一名 沈凌波 紹興魯迅中學 709分
省理科第一名 唐聿劼 杭州外國語學校 768分

2010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文科第一名 鍾雋儀 海鹽元濟高級中學 725分
省理科第一名 李樂 鎮海中學 740分

浙江2011年高考狀元
省文科第一名 杭二中,王子君,687分;舟山中學,朱嫻靜,687分。
省理科第一名 溫州中學,施朝,738分

㈢ 誰能幫我找一下浙江歷年的高考狀元

2000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高考理科第一名 周翔 桐鄉市高級中學 655分

陸文 嘉善高級中學 655分

省高考文科第一名 鄭靜 諸暨中學 632分

2001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高考理科狀元 林賽華 溫州十五中 696分

王烽 嵊州二中 696分

省高考文科狀元 徐舒揚 嵊州一中 656分

2002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劉英豪 鎮海中學 708分

孫思思 餘姚中學 708分

省文科第一名 朱蘿伊 寧波市象山中學 684分

2003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張穎心 杭州外國語學校 698分

省文科第一名 陳杭霞 浦江中學 661分

2004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吳傑行 紹興魯迅中學 711分

省文科第一名 周之悅 海寧宏達學校 682分

2005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章捷瓊 瑞安中學 709分

省文科第一名 徐語婧 衢州二中 666分

2006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盧毅 杭二中實驗班 705分

省文科第一名 陳雄超 舟山中學 678分

2007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李清揚 杭州學軍中學 699分

張琛 湖州中學 699分

省文科第一名 求芝蓉 新昌中學 644分
2008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陳琨 寧波鎮海中學 703分

省文科第一名 申屠李融 杭州高級中學 654分

2009年浙江高考狀元
省文科第一名 蔡林峰 紹興縣魯迅中學 703分

省理科第一名 王寧川 台州第一中學 752分

㈣ 杭州繪狀元畫室真的名副其實有很多狀元嗎

嗯,是真的,去年他們浙江省省考出了27個單科狀元,有4個校考狀元,歷年出了五十幾個校考狀元呢,不然能叫繪狀元嘛。

㈤ 杭州六月畫室聽說這些年考出了好多個狀元真的嗎

真的,我在他們官網上找來了數據,你可以看看「2020年9人參加中國美術學院校考,斬獲合格證13張,並斬獲設計類全國狀元、造型類全國第四、色彩單科狀元的佳績」,他們家因為是小班化教學,所以人數比較少,這種成績真的很棒了。

㈥ 江南歷代狀元有哪些

略微統計了一下十二個古代科舉大府的歷代進士與狀元人數。以清末的名稱為准,此十二府是:吳地的蘇州府、常州府、嘉興府;越地的杭州府、紹興府、寧波府;皖南的徽州府;江右的吉安府、撫州府;福建的福州府、泉州府、興化府(今莆田市)。

為此參閱了甚多資料,各種資料說法不一,統計標准也有出入。我一般採取其中較為可信的說法,譬如公布於政府官方網站的數據。雖然依舊不甚准確,但至少可以確保大致數量,進士數量的上下誤差當在100以內。

不少統計是基於現今地市的轄境,我不甚贊成。行政區劃亦是歷史的產物,其大小流變亦反映城市之興衰。而且,歷史上的政區認同感不應用今日之認同感替代。故本文所統計的是歷史行政區轄境內的進士與狀元人數。故海寧縣算入杭州府,餘姚縣算入紹興府,婺源縣算入徽州府,金壇縣、溧陽縣皆不算入常州府。而今日不存在之歷史行政區,則歸入今日相應的行政區,譬如太倉州歸於蘇州府、嚴州府歸於杭州府、建昌府歸於撫州府。

本文統計的進士都是文進士,狀元都是文狀元。

統計過程如下:

從唐至清,寧波共有進士2483人,狀元12人。其中餘姚進士634名,狀元5人。從唐至清,今舟山市轄境內進士共44人,無狀元。故寧波歷代進士共1893人,狀元7人。

今紹興大市境內歷代有進士1965人,加上餘姚634人、蕭山299人,共2898人,狀元19人(含餘姚5人)。

明清蘇州(含太倉)進士共2575人,加上嘉定134人,共2709人;再加上宋代進士638人,共3347人。唐、五代、元數據不詳,若全部相加,根據唐代蘇州科舉先抑後揚的大致走勢,總數應當不會少於3600,但不會多於4000。

今常州市區與武進縣從唐至清共有進士1546人,其中狀元9人。無錫縣(含清代的金匱縣)歷代進士共540人,其中狀元6人。自宋至清江陰曾先後出進士415人。從唐代起,宜興見於史籍記載的進士有385人。靖江明清時屬常州府,共出進士34名。全部相加,常州府歷代進士總人數為2920,其中共有狀元15人。這一榮譽今天當為錫常兩市共有。

嘉興地區的進士,據統計共有1947人,減去海寧366人,共1581人;共出狀元9人。

杭州地區歷代有登科進士3036人,狀元15人(含海寧)。減去蕭山299人,加上海寧366人,則有3103人。

自唐至清,福州考中進士者共4100人,其中僅宋代就有進士2303人。福州狀元共有26人。

莆田歷代進士,莆田縣有1470人,仙游縣有657人,興化縣有88人,總共2215人,其中狀元10人。

自唐至清,泉州計有進士2316人(宋代1484人,明代552人,清代254人),其中狀元11人。

吉安歷代進士共有2936人,狀元16人。

從宋至清,撫州(含原建昌府地區)進士共2450人,其中狀元5人。

徽州六縣歷代共有進士共2081人(宋代740人,明代446人,清代664人),其中狀元24人。

以上數據,多少與真實情況有所出入,僅供參考。筆者唯一有把握的是明代各府的進士人數。

下表是數據匯總:

歷代進士總數 明代進士人數 狀元人數

福州府 4100 606 26

蘇州府 近4000 872 54

杭州府 3103 461 15

吉安府 2936 817 24

紹興府 2898 828 19

常州府 2920 591 15

撫州府 2450 369 5

泉州府 2316 552 11

興化府 2215 473 10

徽州府 2081 446 24

寧波府 1893 543 7

嘉興府 1581 427 9

其實南昌府的科舉業績亦不可小覷,當與寧波、嘉興在伯仲之間,可惜缺具體的數字。

數字不一定精確,望諸公不吝雅正。不過,還是可以得出幾條結論,或者聯想:

1. 近世中國之人文淵藪,全面偏向東南半壁,大致形成吳、越、江右、閩四大人文群落,而徽州是連接吳越與江右之橋梁。

2. 並非只有經濟昌盛的地區科舉才昌盛。明清之江右、福建、皖南遠不及江南諸郡繁華富庶,讀書同樣蔚然成風。所不同者在科舉之外,江南還有發達的市民文學,此為贛、閩、徽諸郡所罕有。

3. 宋代學術最盛者,首推中原(伊洛之學),南渡後則浙東(呂祖謙、陳亮、葉適之事功之學)、江右(陸九淵心學)、閩中(朱熹理學)、湖湘(胡安國之洛學傳承)、蜀中(兼收並蓄理學各家)五分天下,三吳不能及也。宋代詩文最盛者,首推中原、蜀中、江右、南渡後則浙東,三吳亦不能及也。蒙古入侵後,湖湘、蜀中滿地膻腥,浙東人文僅余紹甬。明以降,三吳後來居上,遂執天下人文之牛耳。

㈦ 清朝浙江狀元有多少

共二十名
乾隆元年(1736年):金德瑛 (1701年-1762 年,浙江杭州府仁 和縣人) 乾隆二年(1737年):於敏中(1714年-1779 年,江蘇鎮江府金壇縣人) 乾隆四年(1739年):庄有恭(1713年-1767 年,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人) 乾隆七年(1742年):金甡(1702年-1782年 ,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 乾隆十年(1745年):錢維城(1720年-1772 年,江蘇常州府武進縣人) 乾隆十三年(1748年):梁國治 (1723年-178 6年,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中塘(今屬上虞)人) 乾隆十六年(1751年):吳鴻(1725年-1763 年,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
詳見http://www.docin.com/p-33548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