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杭州人才補貼
1、新區工作的國內應屆博士畢業生可以拿到一次性生活補貼、安居補貼、主導產業薪酬補貼等各類補貼共計44萬元,碩士畢業生可拿到13.82萬元,本科畢業生可拿到6.88萬元。
2、來新區企業實習的海內外大學生和在校高技能人才每月可以獲得3000元的實習補貼。錢塘新區十分重視發揮企業引才育才用才主體作用。
3、新區企業每培養一名杭州市D類及以上人才,給予企業2萬元激勵,上不封頂,這個激勵政策在杭州市也是「唯一」。
(1)杭州哪些人才技能證書能領補貼擴展閱讀
補貼申請:
人才分類認定和人才安居補貼申請工作全面啟動,在杭州ABCDE五類人才分類認定的基礎上,錢塘新區又延伸了F/G兩類人才。如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才可申請獲得F類人才認定。
具有「985」「211」工程高校全日制本科學歷的人才、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業職務任職資格的人才可申請獲得G類人才認定,相關業務可通過登錄杭州錢塘新區人才就業服務網辦理。
㈡ 杭州住房補助哪些技能證書能用
根據目前杭州市有關政策規定。在杭州能享受政府住房補貼有三種人,一是大專以上學歷的高薪人才,二是有高級職稱以上的技術人員,三是本地生活條件困難人員。只有這三類人可以享受杭州市住房貼。
㈢ 浙江省技能補貼政策標准
法律分析:1、登記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轉業復退軍人、殘疾人在定點機構參加技能培訓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按照補貼標准,每年可享受一次全額標準的培訓鑒定補貼。
2、大學生在定點機構參加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並在杭州市區就業創業,可享受一次50%標準的培訓鑒定補貼。其中,屬當年杭州市緊缺職業(工種),可享受一次全額補貼。杭州市戶籍的學生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即可予以補貼。
3、用人單位職工在定點機構參加技能培訓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可享受一次50%標準的培訓鑒定補貼,取得高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可享受一次80%標準的補貼。如該職業(工種)屬當年杭州市緊缺職業(工種)的,可享受一次全額標准補貼;參加技能提升培訓的,每晉升一個等級,可相應享受一次培訓鑒定補貼。
法律依據:浙人社發〔2019〕53號《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浙江省財政廳關於印發〈浙江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第四條 第一款 完善職業技能培訓的補貼政策 各市、縣(市、區)應根據人力資源市場職業(工種)緊缺程度、技能復雜程度、等級高低,按照同一工種、同一等級、同一補貼標准,制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目錄清單。補貼標准可根據實際適當調整。以獲取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能力證書,下同)為主要依據,對具有當地戶籍、當地常住並辦有居住證、在當地就業創業或在當地辦理失業登記的城鄉勞動者提供普惠同等的培訓補貼。對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家庭勞動力、退役軍人、對口支援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等相關群體以及企業職工,制訂項目制(即沒有職業資格證書的職業、工種)培訓補貼目錄清單,由符合規定的購買主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開展培訓。對項目制培訓以培訓合格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為依據進行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原則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但同一職業(項目)同一等級不可重復享受。享受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的企業,按屬地原則由失業保險參保地進行管理。
㈣ 哪些證書,考下之後國家會給補貼額度是多少
其實很多證書,只要考下了國家都會給補貼:
建築類:建造師、造價工程師(一級與二級的額度不同)、消防工程師、安全工程師
醫衛類:執業醫師、執業葯師
財經類:中級會計師、中級經濟師
教資類:教師資格證
且在各地,官方都有相應規定,比如近期濟南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就公布了2020年度職業技能提升補貼公示名單(技術類第116批),其中以上種類的職業資格證書,都可以領取1500到2000元的補貼。
大家也應該知道,職稱直接關繫到待遇,不過考下這幾類類證書、聘任上職稱後,至於能多拿多少錢,有時候不是政府決定的,」放管服「的指示精神下,職稱評審是由用人單位自主決定的。因此同一職稱,在不同單位、地區,所能享受的待遇可能不大一致,具體還是要看情況。
同時要提醒大家,考下這些證書所能享受到的待遇越來越好,不光證明了證書含金量的提升,其考試難度也越來越高,相信參加過考試的老考生都已經體會到了,因此早做打算更為明智。
㈤ 杭州技能補貼多久才能到賬
杭州技能補貼審核通過後即可到賬。技能補貼要滿足的條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依法參加了失業保險,累計繳納失業保險費12個月以上。技能補貼是指失業保險支持參保職工提升職業技能補貼。
能夠領取補貼的證書包括: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共81項,含准入類5項,水平評價類76項。其中綠色是初級(五級)、藍色是中級(四級)、紅色是高級(三級)。初級(五級)職業資格證書補貼標准一般不超過1000元;中級(四級)職業資格證書補貼標准一般不超過1500元;高(三級)職業資格證書補貼標准一般不超過2000元。具體要看當地人才引進的力度政策。技能補貼是由失業保險基金負責發放的,所以要求是參加失業保險累計繳納36個月,不要求連續。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第十一條 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對貧困家庭子女、貧困勞動力、「兩後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下崗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行動,對高校畢業生和企業職工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對貧困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兩後生」中的農村學員和城市低保家庭學員,在培訓期間按規定通過就業補助資金同時給予生活費補貼。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參加崗前培訓、安全技能培訓、轉崗轉業培訓或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培訓,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或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職工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的,給予企業每人每年4000元以上的職業培訓補貼,由企業自主用於學徒培訓工作。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扶貧車間等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並開展以工代訓,以及參保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並開展以工代訓的,給予一定期限的職業培訓補貼,最長不超過6個月。
㈥ 職業技能補貼證書都包括哪些
根據《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能夠領取補貼的證書包括: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共81項,含准入類5項,水平評價類76項。其中綠色是初級(五級)、藍色是中級(四級)、紅色是高級(三級)。
初級(五級)職業資格證書補貼標准一般不超過1000元;中級(四級)職業資格證書補貼標准一般不超過1500元;高級(三級)職業資格證書補貼標准一般不超過2000元。具體要看當地人才引進的力度政策。
技能補貼是由失業保險基金負責發放的,所以要求是參加失業保險累計繳納36個月,不要求連續。另一個要求是要在2017年1月1日後,取得的各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㈦ 杭州人才引進補貼領取條件
法律分析:一、申請條件與補貼標准
本實施辦法所稱應屆高學歷畢業生是指應屆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經國家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應屆國(境) 外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歸國留學人員。本實施辦法所稱我市用人單位指市屬用人單位和區(縣、市)屬用人單位。其中,市屬用人單位指市本級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和稅收收入繳入市本級國庫的各類企業;區(縣、市)屬用人單位指各區。
(一)申請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2、畢業時間在2016年11月2日 (含)之後(以學歷證書上載明時間起算。其中,歸國留學人員以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書上載明的畢業時間起算,下同;
3、 畢業後一年內在我市用人單位就業或自主創業;
4、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
(二)補貼標准
碩士研究生每人2萬元,博士研究生每人3萬元。
法律依據:《2021年杭州市人才補貼政策》
1.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
2.對在杭州市無房且未享受公共租賃住房、人才租賃房等住房優惠政策,市、區縣(市)各單位新引進的應屆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大學畢業生發放租房補貼。每戶每年發放1萬元,可發放三年,期滿後收入低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可繼續享受,最長不超過三年。
㈧ 浙江職業技能補貼哪些技能
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等。
勞動者取得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等)的,按規定給予補貼,原則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不可重復享受。
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參加崗前培訓、安全技能培訓、轉崗轉業培訓或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培訓,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或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
㈨ 杭州技能補貼政策2021標准
法律分析:對於滿足條件的企業職工按照不同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證書有不同的補貼。
法律依據:杭州市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的意見》
一、補貼對象及條件 杭州市的企業職工同時符合以下條件,可申領技能提升補貼:(一)依法參加失業保險,累計繳納失業保險費36個月(含)以上的;(二)自2017年1月1日(含)後取得初級(五級)、中級(四級)、高級(三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下稱「證書」)的,以證書核發的時間為准。
二、補貼標准 職工取得初級(五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准為1000元;職工取得中級(四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准為1500元;職工取得高級(三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准為2000元。 同一職業(工種)同一等級只能申請並享受一次技能提升補貼,且不得同時享受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已享受《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杭州市財政局關於印發的通知》(杭人社發〔2016〕27號)中規定的職業技能培訓(鑒定)補貼,崗前、在崗、轉崗技能培訓(鑒定)補貼,賽前訓練補貼的,不再享受技能提升補貼,如遇相關政策變更的,按變更後的政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