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手房量價齊跌,打新暴利受限,「炒房第二城」也涼了
杭州樓市長達5年只漲不跌的神話終於破滅了。
虛火旺盛的杭州二手樓市,進入了量價齊跌的下行通道,預計8月成交量相比4個月前腰斬,不少大戶型業主開始降價百萬出貨,有熱門小區房價跌了三成。
在2015年觸底後,從2016年開始至今杭州樓市已經度過5年「慢牛期」,杭州牛市周期之長,已經遠遠超越了北上廣深。
根據安居客數據,杭州房價均價從2016年1月份的17271元/平方米,一路漲至今年8月份的31667元/平方米。根據中國房價行情網,杭州住宅平均單價從2017年時的兩萬出頭達到了現在的接近38000元/平方米。受到城市規劃概念利好,部分熱點板塊漲幅更是驚人。
瘋狂搶人、天量賣地,一二手嚴重倒掛導致「打新」謀求暴利的風氣充斥全城,曾經的電商網紅之城被貼上如同深圳一樣的「炒房之城」標簽。
「8·5調控新政」出台後,「萬人搖」消失了,二手房價格下行,杭州樓市正在重回正軌。
二手房「逃頂」時刻提前來臨
「很多杭州人都認為亞運會是樓市『逃頂』最後機會,沒想到這個時刻提前來了。」去年「打新」了杭州一套房子的新杭州人牛薇對第一財經說。
在「8·5樓市新政」出台後,杭州大約30%的房票被廢,隨即2萬多套新房集中入市,讓虛高的二手房市場雪上加霜,終於有業主按捺不住開始降價。
新政頒布首日,杭州就有多達711套二手房降價,是漲價房源的4倍多。降價也賣不動,成了杭州二手樓市的常態。
在杭州價值最高、最熱門板塊錢江新城,近一個月不少豪宅房源開始降價。
「我這邊一套總價3150萬的房子,上周業主降價100萬;還有一套1550萬的房子,在調控出台5天以後降了50萬。這幾套房子近一個月都只有個位數的帶看,基本沒有成交意向。」杭州錢江新城一家中介門店的經紀人告訴第一財經。
大熱板塊錢江世紀城有亞運會概念加持,紅盤不斷,但二手房也進入下行通道。「有一套900多萬的房子,業主一直在糾結要不要降價,降10萬、漲5萬這樣反復操作,但是新政以後還是一下子降了20萬。最近一個月很多帶看是0的房源,我們也會打電話勸業主把價格再下調些。」錢江世紀城板塊一位中介表示。
從杭州二手房過往成交歷史看,月成交量達到12000套,是歷史較高水平,而6000套則是成交低位。這樣大的起伏在不到半年間已在杭州市場上演。
今年3月,由於大批購房者在1月-2月的一輪樓市「打新」中鎩羽而歸,杭州二手房市場迎來一波高潮,當月成交超過11500套,4月為10029套,但之後就在不斷下滑。
5月份,杭州二手房成交量跌破一萬套,為9013套;6月份成交量僅剩8000多套;7月實現四連降,只有6314套。8月前三周頹勢加劇,全月預計大概率跌倒6000套以下,同比也大降約40%。
從4月到8月,杭州二手房市場成交量「腰斬」,上一次月成交量跌破6000套還是三年前。
一開始多數業主還抱持惜售心態,市面上降價房源非常少,到了7月份,由於對調控政策有預判,杭州所有區域內的降價小區數量均已超過漲價小區,降價趨勢十分明顯。
根據中國房價行情網,今年7月杭州13個區縣中,只有四個區的平均單價是環比上漲的,還有9個區均下跌,最高環比跌幅接近7%。
根據杭州當地媒體報道,跌幅最大的小區是濱江區繽紛西苑,跌幅為30.71%,杭州主城區大戶型二手房降價百萬也不是個案,城西的文鼎苑、拱墅的合景天鑾等小區都有降價超過100萬的二手房。
「房子是這幾年來杭城最熱話題,但大家肯定不認為房價能一直漲,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很多城市在辦完大型運動會以後,房價就會下跌。」牛薇說。
在一些市民眼裡,部分熱點板塊過去幾年漲幅尤其驚人。錢江新城,從五年前單價約4萬多元,漲至現在掛牌價普遍超過10萬元/平方米;錢江世紀城,借著亞運會的東風,從2016年是兩三萬的價格,漲至如今二手掛牌價達八九萬;未來科技城從2.5萬元漲至6萬元;不限購的臨安近5年從7000元/平方米的均價漲到現在的兩萬均價,房價翻了3倍。
「我希望杭州的房價能跌一跌,現在很多板塊的二手房價是虛高的,根本不合理。這次樓市調控新政終於沒有玩虛的,確實讓杭州樓市降火了。」在一家國企工作十多年的楊蔓已經在杭州買了兩套房,手中沒有了房票,她認為二手房價虛高對有意置換的市民來說並無好處。
紅盤「打新」信念正在動搖
杭州樓市有個熱門詞彙——紅盤。
不是區位好、質量好或者開發商品牌響,就能被稱為「紅盤」。在杭州買房,要學會區分紅盤、偽紅盤、粉盤、雞肋盤。紅,代表著熱度,即參與打新的人數是否遠遠超過預期,如果出現上萬人報名登記,樓盤就穩居紅盤范疇之內。
杭州第一個「萬人搖」紅盤是良渚的融信瀾天,當時凍資剛開始實行,浩浩盪盪的搖號大軍擠滿了杭州各大銀行,後來,杭州人對這種現象已見怪不怪。
紅盤背後,往往是板塊內一二手房的嚴重倒掛。嚴重到什麼程度?很多杭州人認為,只要打新到一套紅盤的房子,紙面財富就能增加幾百萬乃至幾千萬,相比上班掙錢來說這才是真正的「躺贏」。還有不少外地人把戶口遷到杭州,就是為了掙一次樓市打新紅利。
比如核心板塊錢江新城,一二手房的最高價差達到了6萬元/平方米,新房限價7萬元/平方米,板塊內部分次新二手房單價高達十二三萬。對於購房者來說,「買一套、賺一套」的心理預期強烈。
因此,雖然北上廣深、蘇州、南京都經歷了樓市周期波動,從2018年4月起實施購房搖號的杭州,其樓市熱度卻經久不絕。
而動輒5%以下甚至1%以下的中簽率,也讓很多急著買房的購房者流向了二手房市場,板塊內二手房又因為新房的難買程度而繼續抬價,新房因二手房房價上漲而更加火爆、去化更快。
如今,隨著二手房市場量價齊跌,紅盤的倒掛神話也在破滅。
原本市場期待度超高的「亞運村三兄弟」,在「8·5新政」後,4300多套房源一次性集中入市。按照杭州奧體板塊的一二手倒掛價差來算,無論搖中哪一套,都能「賺」個三五百萬。結果,紅盤「褪色」,最終登記情況略冷,已結束登記的綠城桂冠東方首批房源整體中簽率高達15.2%,既不觸發限售,也不觸發拼社保。
「我幸運地搖中綠城亞運村第一批的大戶型,但是最終放棄了。」在一個杭州本地購房群中,網友「曉艾」對第一財經說。
曉艾表示,亞運村大戶型房源非常好,但是自己預算不夠,搖中後,他一度想找親朋好友合作購房,結果被拒絕了,「這在以前很難想像,現在大家都怕高位接盤,一是對虛高二手房的後市不太看好,二是現在杭州的貸款利率也非常高,超過6.2%」。
杭州人民可以參考的一個城市是深圳。一年多前,深圳也有嚴重的一二手倒掛和「萬人搖」現象,在經歷嚴厲調控後,深圳二手樓市速凍。
「最近一直有消息在傳,說杭州也可能學習深圳,出台二手房指導價,這可是針對房價虛高的大殺器。」曉艾表示。
今年3月,杭州就已經開始管控二手房房價,要求中介機構不得受理並對外發布掛牌價格明顯高於合理成交價格的房屋信息,所有二手房掛牌之前,都必須通過官方二手房備案系統審核。這被稱為二手房價管控的「杭州模式」,相較深圳模式更溫柔一點,但很難說更嚴厲的調控是否已經在路上。
賣地第一城
5年前,作為電商網紅之城,擁有數量較多的新興科技企業,且房價低於一線城市,杭州被很多青年人才視為友好的安家落戶之地。
而現在,經歷瘋狂搶人、天量賣地、調整區劃等一系列「精準」的操作,杭州維持了超長周期的樓市慢牛。一次次樓市「萬人搖」、上千萬元的「炒樓」暴利以及火爆的土拍,讓杭州短期很難撕下「炒房之城」的標簽。
從2017年起,杭州開始領跑新一線城市的搶人大戰,並且不斷放寬落戶條件,至2019年時只要求大專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即可落戶。
到了2020年,杭州常住人口達到1194萬,比2010年多了324萬。這三百多萬人,大部分都是2017年以後才湧入杭州的。
從2011-2014年,杭州每年新增常住人口僅為3.76萬、6.4萬、4.2萬、4.8萬人、12.6萬人。
根據杭州發改委統計數據,到了最近五年,杭州年均增加了55萬人!人口突然大量湧入,造成了短期樓市供不應求的局面,杭州二手房房價的暴漲也正契合人口上漲周期。
吸入人口的同時,杭州開啟了天量賣地。2018年,杭州賣地攬金2440億元,超過北上廣深;2019年全年賣地2840億元,再居全國首位;2020全年賣地收入2500億,僅此於上海,是深圳5倍;今年上半年,賣地收入超過2000億,又回到了全國第一。
配合大規模賣地,杭州調整區劃,擴大城區面積,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未來科技城、錢塘新區、奧體、城西科創大走廊、杭州雲城等各種板塊崛起,一方面,基礎建設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布局趨向更合理;而另一方面,許多熱點板塊的房價被炒至虛高。
今年5月,杭州第一次集中供地,又創下一個全國攬金第一名的紀錄,44宗土地到達封頂價,多個板塊創樓面價新高,但這也許是杭州土拍最後的瘋狂。
杭州地價高到本地房企都受不了了。宋都股份寧願損失5000萬保證金也要退地,本土房企「老大哥」濱江對投資者公開訴苦稱拿地利潤率只剩下1%-2%,也有外來拿地房企測算要虧損10%以上。
原本房價相對友好的杭州,成為了處處炒樓市概念的城市,就連去年螞蟻集團籌備A H股上市,都成為了未來科技城板塊樓市炒作的理由,結果螞蟻上市之路中斷,杭州樓市現在也終至拐點。
最新的消息是,杭州重新發布第二批宅地集中出讓公告,未來土拍不會再有超過15%的溢價。
㈡ 杭州五月份房價有漲嗎
杭州5月二手房均價27855 元/m
杭州4月二手房均價27600 元/m
環比上月上漲0.92%
㈢ 70城房價出爐,62城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哪些城市漲幅最大
有一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了70城的房價,在這個數據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有62個城市的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其中漲幅最大的城市,就是一線排名靠前的幾個城市,他們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也由此可見,在這些一線發達城市,大家對於房產的需求量仍然很大,而正因為大家的這種需求量,所以導致出現這種增長趨勢,對於房產行業的發展來說,這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對於我們廣大消費者而言,這個也是非常不力的,是啊,房價上漲,意味著,我們購房成本的增加,這壓力可不是一點點的大啊,那麼大家是否知道,除了這些因素,還有哪些因素會導致房價上漲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聊一聊。
當然除了這些,可能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導致其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說決定房價的因素有很多,哪怕是同一個區域,都有可能存在不一樣的房價,關鍵還是在於我們自己的選擇。
㈣ 2021年4月全國70城房價出爐,哪些城市的房價漲幅較高
2021年有70座城的一個房價已經出爐了,那麼房價漲幅最高的其實是重慶市。四川重慶它的環比上漲幅度達到了1.4%,重慶的房價我想大家也清楚,重慶它是一個直轄市,不了解不知道,只有了解了,那麼才知道重慶它的一個房價具體是在什麼一個價位。根據網路上的一些消息,重慶朵力迎賓大道,那裡有一個樓盤大概是11,700多塊錢一個平方,天怡碧桂苑的房價是9000多塊錢,有的漲幅達到了9%,有的漲幅達到了10%。重慶市在全國70多座城市當中漲幅排行第一,那個可不是開玩笑的,對於我們這些買不起房的人,終究是買不起呀。
接下來是北京,北京的一個房價上漲的速度是在0.6%,這個還算是控制的相當不錯的,畢竟是首府房住不炒的政策實施的比較好。現在一直提倡房住不炒,穩房價,對於房價上漲不會像以前那樣子一年漲幅達到30%,甚至達到了50%,根據現在的政策落實,很少會出現這種情形。
㈤ 3月份70城房價出爐,這一數據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3月份70城房價出爐,這一數據透露出了哪些信息?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調控政策釋放壓力的城市中,3月石家莊、南昌、濟南、青島的新房子環比價錢已至上漲,杭州、成都等網路熱點二線城市房子價格上漲的力度比較顯著。一方面可以看得出調控政策釋放壓力針對一部分城市的功效早已呈現,另一方面網路熱點二線城市的恢復主要表現顯著好於預估。但福州、哈爾濱、大連等城市的新樓盤價格環比下挫仍然不斷,這種城市的釋放壓力現行政策大多數在3月頒布,預估4月、5月的銷售市場或有反映。
㈥ 省會城市房價變化榜出爐,哪些城市分別名列前茅
廣州、杭州和南京主要排在前幾位,而之前暴漲的武漢和鄭州已經跌落到了中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實全國主要的省會城市的房價變化並沒有那麼大,有些城市的房價甚至出現了小幅回落的狀況,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鄭州和武漢,這兩個地方已經跌了2%左右。
全國省會城市的房價變化已經出爐。
首先需要強調一下,這個數據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官方數據,是一項關於二手房銷售的房價情況。從這個數據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廣州和杭州的房價依然非常高,處在了歷史比較高的位置,同比上漲了8%~10%。這個數據對於廣州和杭州來說依然非常高,因為目前這兩個地方已經經過了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按理說應該會出現下跌的行情,不應該繼續上漲。
㈦ 杭州跟廣州的房價是多少
搜房廣州二手房網數據顯示,廣州二手房均價為13988元/平米,環比上漲0.7%。白雲區均價達12017元/平米,漲幅全市最大。荔灣區均價達12330元/平米,漲幅全市第二。越秀區均價達18181元/平米,逼近兩萬,全市最高。
㈧ 15個新一線城市最新房價:9城超兩萬
除一線城市外,新一線城市也是當下人口流入的重點地區。那麼,新一線城市的房價水平如何?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中國房價行情平台上15個新一線城市的平均單價數據發現,有9個城市超過了2萬元/平方米,其中杭州位居第一,南京第二,中西部的武漢和西安均價也都超過了2萬元/平方米。
根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近期發布的《2021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成都、杭州、重慶、西安、蘇州、武漢、南京、天津、鄭州、長沙、東莞、佛山、寧波、青島和沈陽成為了2021年的新一線城市。
杭州第一南京第二
數據顯示,目前15個新一線城市中,9個城市超過了2萬元/平方米,其中,杭州和南京這兩個長三角的特大城市超過了2萬元/平方米。杭州以每平方米37558元位居第一。自從去年底杭州房價超越南京後,目前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拉大,杭州房價每平米比南京高出3500元。
近年來,在數字經濟引領下,杭州經濟快速發展,收入水平較高,人口大量流入,房地產市場也較為火熱。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1120億元,同比增長28.1%,兩年平均增長16.6%,佔GDP的26.7%。相關產業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產業同比增長39.8%,兩年平均增長14.4%。
根據智聯招聘7月2日發布的《2021年夏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杭州的平均月薪達到10499元,僅次於北上深,位居全國第四。
今年的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0年,杭州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持續增大。2020年,杭州市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43.6萬人,人才凈流入率持續保持全國第一。
南京以每平方米34016元位居第二。2020年南京實現GDP14817.95億元,經濟總量繼2016年首次進入全國GDP萬億元俱樂部城市後,又首次躋身全國十強之列。南京土地市場也較為火熱。今年5月20~21日,經過兩天激烈競拍,南京首批集中供應的51宗住宅用地全部成功出讓,總攬金992.516億元,整體溢價率18.15%。
為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7月15日晚,南京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規范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報名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針對部分關注度較高的商品住房項目,採取集中供應方式上市銷售」。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認為,一方面限制申購人僅可參加一個集中供應項目的購房報名,特別是在集中供地背景下可能帶來的項目集中入市,此舉可從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場熱度虛高,引導購房人理性選擇。同時,搭建新房線上購房平台將更利於優先保障「無房家庭」等剛需購房者權益,這也是南京5月28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優化無房家庭購房工作的通知》的進一步補充和優化。
西安武漢均價超2萬
值得注意的是,9個單價超過2萬元/平方米的新一線城市中,前7個均來自東部沿海地區。此外,來自中西部的武漢和西安單價分別達到了20257元/平方米和20197元/平方米。
這其中,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5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6月西安新建商品房住宅銷售環比上漲1%,同比上漲8.2%,這已經是西安新房連續63個月上漲。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對第一財經分析,西安房價上漲有幾方面因素,其一是西安在2016年和眾多省會城市相比房價偏低,例如當時武漢、鄭州、合肥的房價都明顯超過西安,低起點導致房價在近幾年上漲態勢表現明顯。其二是西安的經濟發展增速和人口導入增速在二線城市中都處於前列,導致房產的需求量常年保持高位,拉動房價不斷提升。第三,西安也是房企重點布局的城市,部分區域發展快速,加之新房集中供應,導致板塊的熱度上升較高,也在一定程度推升了房價表現。
在樓市面臨上漲壓力的情況下,西安的樓市調控也在不斷升級。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7月8日發布的《關於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的通知》明確,西安市房產交易管理中心以住宅小區為單位,充分參考二手住房網簽成交價格、評估價格等因素,經調查分析,形成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涉及二手房交易各環節的有關機構要將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作為參考依據,引導二手住房理性交易,穩定市場預期。房地產經紀機構、房地產網路信息發布平台要對已掛牌房源開展自查,下架價格虛高的二手住房房源。
在榜尾端,有4個城市單價低於1.5萬元/平方米,分別是長沙、沈陽、重慶和鄭州,這些城市來自中西部和東北。其中中部強省會每平方米11065元,不到杭州的三分之一,在新一線城市中最便宜。
數據顯示,2020年,長沙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77.60元,同比增長5.7%,收入水平位居中西部主要城市第一位,超過了東部沿海的青島、天津、福州、泉州等地。不過,長沙的物價、房價都保持較為穩定的水平。
今年5月,貝殼研究院發布的《2021新一線城市居住報告》統計出114個城市的居住負擔情況。相比之下,長沙、沈陽、重慶的房價收入比相對偏低,其中長沙是典型的居住友好型城市,收入漲幅明顯跑贏房價,房價收入比僅為6.35。
㈨ 杭州購房首現萬人搖號了嗎
搖號買房,似乎正成了一種潮流。截至目前,上海、南京、長沙、成都、杭州、西安、武漢和深圳8個城市實行搖號買房。但是搖號買房亂象頻出,深圳樓盤搖號先交500萬誠意金,西安出現搖號丑聞,杭州最為誇張:萬人搖號買房。
一、二手房價格倒掛,同時二手房價格漲幅超新房。杭州某房地產中介人士表示,近期二手房市場開始出現惜售情緒,新房市場越熱,二手房市場預期價位就越高。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杭州新房房價環比上漲0.1%,同比下降0.3%,已連續下跌7個月。自2017年以來,杭州二手房持續上漲。同比上漲6.6%。4月二手房環比上漲0.8%,值得注意的是,二手房房價環比漲幅均超新房。
2016年杭州G20峰會後,杭州房價持續上漲,此後杭州出台了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杭州家庭限購1套,單身限購1套,外地人購房需繳納2年社保或個稅,同時限購1套。同時提高貸款比例,大部分商貸首付60%。限購限貸提高購房成本打擊炒房客,從邏輯上講,杭州即使一、二手房價格倒掛,應該也很難出現萬人排隊買房的盛況。
其實,杭州買房家庭很多是拆遷戶。據悉,2017杭州拆遷量最大的一年,媒體戲言滿城盡是拆遷戶。2017年杭州發布《杭州市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十三五」主城區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堅行動計劃,多個城中村在改造名單中。2017年杭州市區拆遷力度空前,可能有5萬多戶。拆遷的基本都是城中村,居民大多兩代人甚至三代人居住在一起,目前杭州實行貨幣化安置,拆遷導致大量住房需求被釋放。杭州拆遷戶資金雄厚,持幣進入樓市,由此出現萬人搖號的狀況。供不應求,杭州房價上漲在所難免。根據規劃,未來城中村改造將不斷推進,拆遷戶將大量涌現。
杭州房價上漲的重要原因是土地出讓金上漲。據中指院數據,2017年,杭州(范圍含十區三縣市)共成交288宗地塊(同比增17.55%),總成交金額2262.1億元元(同比增37.28%)。2018年4月,杭州土地出讓金179億元,同比上漲237%。截至目前,杭州市區今年成交85宗地塊,其中涉宅用地有56宗。麵粉上漲,麵包豈有不漲的道理。
杭州房價持續上漲,從長遠來看,杭州樓市也存在潛在的風險。大部分購房者多是投資性購房和恐慌性購房,購房人群多為拆遷戶。這批人購房完畢之後,未來幾年市場購房預期可能會明顯下降,畢竟杭州房價高,杭州普通工薪一族購買力有限,未來有能力接盤的人群比較少。杭州購房,投資需謹慎,剛需還是盡早上車。
㈩ 調控顯效:7月70城房價漲幅整體回落 熱點城市「降溫」
8月16日,國家統計局「7月70城房價變動」數據出爐。根據其發布的《2021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今年7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漲幅總體回落。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解讀稱,7月份,從環比來看,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回落或轉降;從同比來看,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與上月相同。
北上廣新房價格漲幅回落,青島、海口等領漲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7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環比分別上漲0.8%、0.4%和0.2%,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1、0.1和0.8個百分點;深圳上漲0.5%,漲幅與上月相同。
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環比分別上漲0.4%和0.2%,漲幅均比上月分別回落0.1個百分點。
「根據簡單算術平均計算,從7月份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環比漲幅數據看,分別為0.5%、0.4%和0.2%。從漲幅的變動情況看,三類城市均出現了漲幅收窄的態勢,這也說明當前此類城市都面臨降溫的可能。尤其是從7月份交易數據看,各類大城市成交行情是弱於預期的,也容易帶動房價漲幅收窄。」某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在熱點城市新房漲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青島、海口、銀川的新房房價均環比上月上漲1%,領漲全國。此外,無錫、北京、長沙的新房房價環比漲幅分別為0.9%、0.8%和0.8%。
對此,嚴躍進分析稱:「青島、海口和銀川成為7月份房價上漲最快的城市。過去曾經有『南強北弱』的說法,但6月的濟南和7月的青島數據,也都說明北方部分城市房價也有炒作的現象。類似海口和銀川的房價炒作,或也意味著近期政策收緊的概率加大。」
全國二手房價全面回落,深圳出現「三連跌」
在二手房市場方面,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二手房房價漲幅均有回落,而深圳成為一線城市中唯一一個二手房房價下跌的城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和上海環比均上漲0.7%,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6和0.3個百分點;廣州上漲0.6%,漲幅與上月相同;深圳下降0.4%。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稱:「一線城市一、二手房價格漲幅環比紛紛回落,值得關注的是深圳二手房價連續三個月環比下跌。深圳調控的作用顯現力正在不斷體現,預計後續一線城市降溫將是個大概率事件。」
7月份,深圳二手房價已連續第三個月下跌。
同時,二、三線城市二手房市場也進入降溫渠道。二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轉為下降0.1%。
「三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由漲轉跌,顯示出三、四線熱點城市政策升級打『補丁』的效果亦在不斷顯現。從近期被約談的城市來看,三四線城市亦有覆蓋,這也預示著更多三四線城市房地產調控的覆蓋面會進一步擴大,市場降溫的步伐會加快。」 張波表示。
從單個城市來看,海口、長沙、北京、上海四個城市的二手房房價環比漲幅居前,而深圳、昆明、岳陽、南充等城市二手房下跌比較明顯。
嚴躍進分析稱:「從二手房的價格漲幅環比數據看,海口屬於漲幅較大的城市,這也說明近期此類城市也需要強化對於二手房的管控。而從跌幅排行看,需要重點關注岳陽和深圳。其中嶽陽近期出現了『限跌令』,一手房的不景氣和惡性競爭,對二手房市場產生沖擊。而深圳作為全國首個出台參考價制度的城市,當前二手房市場明顯也在擠泡沫。」
二手房市場降溫主要源於調控政策的持續發力。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2021年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個月,全國超過20個城市發布了針對二手房的調控政策測,其中,西安、杭州、東莞,深圳等城市發布了二手房限價政策,另外包括北京、上海等城市也針對二手房市場進行管控。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二手房市場已經占據了市場的主體地位,價格管控的確有利於市場的穩定。」
業內:下半年樓市降溫將是主基調
「從房價上漲城市數量看,7月新建住宅51個城市,二手房住宅41個城市,都是年內最低,而且相比上半年都有非常明顯的減少;而新建住宅16個城市下調,二手房有26個城市下調,也都是2021年最高,整體來看,房地產調控對於房價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張大偉表示。
據中原地產統計,1月-7月房地產調控已經累計達到352次,平均每月超過50次房地產調控,體現了房地產政策的嚴格趨勢。
「越來越收緊加碼的調控政策有望平穩市場。一線城市是2021年上半年房價上漲龍頭,針對經營貸、二手房定價混亂、學區房等調控政策的不斷疊加,已經使得一線城市房價漲幅放緩。預計2021年下半年一線城市大部分將進入調整周期。」張大偉預計。
對於未來的樓市走勢,張波認為,預計在密集的調控壓力下,三季度房價上漲的壓力明顯趨緩。更為重要的是,22城集中供地的土地政策面臨調整和完善,不只單一在限地價上做文章,強調更細致深化房地聯動調控機制,會進一步提升對房價長期穩定的預期。
新京報記者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