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杭州國芯上市靠譜嗎
可靠,杭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芯科技」)已同中信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並於近日在浙江證監局備案,擬科創板掛牌上市。
國芯科技曾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2018年摘牌。
成立於2001年的國芯科技總部位於杭州,是專注於物聯網應用領域晶元設計與系統方案開發的晶元企業,通過20年在數字通信、音視頻及人工智慧領域的晶元設計經驗積累,為數字電視、智能語音、智能視覺、工業控制等物聯網應用領域提供晶元、演算法和軟體一體的完整解決方案。
目前有數字電視機頂盒晶元、AIoT晶元及工業物聯網晶元三條產品線,主要產品包括應用於數字電視機頂盒的STB晶元,應用於智能家電家居、智能穿戴及智能車載等終端的AIoT晶元以及應用於民爆行業電子雷管的工業物聯網晶元。
那麼這家公司上市需要什麼條件?
上市是股票可以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每個證券交易所均制定各自的股票上市要求,股票在上市和開始掛牌交易之前必須符合這些要求。股票上市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公眾持股量、股東數目及至少公布若干年的財務報表等,不同的證券交易所也有個別不同的要求。
拓展資料:
杭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專業從事數字電視及音視頻電子產品的集成電路設計、應用方案開發和晶元銷售。公司是經信產部認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是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和浙江省專利示範企業。
公司開發的數字電視晶元產品銷售已超過四千萬片,是國內數字電視領域解調解碼晶元出貨量最大、產品線最齊全的本土晶元設計企業。
⑵ 哪位大佬了解杭州國芯科技這個公司怎麼樣繼續新人的發展嗎
這個公司年資很短。
⑶ 國芯科技怎麼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9
⑷ 杭州國芯科技公司軟體開發待遇怎麼樣
還不錯。。。
⑸ 如何成為一家偉大的IC公司
展會期間,有幸碰見了杭州國芯的幾位高層,在與他們的交談中,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IC公司成長道路上的共同點,在此跟讀者分享。
一、找准市場切入點,解決初創企業生存問題。 還記得幾年前,本土IC設計公司「忽如一夜春風來」,遍布神州大地,多達500多家,一場經濟危機帶來了「多米諾骨牌」的倒閉。IC設計行業被認為是個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三高」行業,前期研發的資金投入較大,「打水漂」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何迅速將技術轉化為產品,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市場,並迅速規模化,讓資金流動起來,進入良性循環,從而解決企業生存下去的問題,儼然是各大初創IC設計公司CEO們最頭疼的事。杭州國芯,在初創時期就擁有一支國內頂尖的技術團隊,揣著領先的技術標准方案,經歷了遙遙無期的國標評測之路後,果斷切入到規模化的成熟市場——衛星數字電視。
由於面對的是全球用戶,衛星數字電視機頂盒每年的市場需求量都在千萬級。該市場的終端生產商較為分散,用戶的定製化要求也是非常復雜的,同時要求快速的本地化技術支持,但利潤空間少,這些產業特點決定了大多歐美IC公司產品將會處於劣勢:晶元功能過於強大,成本高,更不會針對中國高度分散的市場定製晶元;非本土化的技術支持流程復雜,無法滿足客戶的差異化要求;微薄的產品利潤,也無法支撐高額的運營費用。杭州國芯看準市場切入點,揚長避短,明確市場定位。充分發揮貼近市場的本土優勢,切身體會廠家、經銷商乃至最終端用戶的需求,「先客戶之憂而憂」,迅速推出高度靈活化的「客戶定製」+「Turn-key」方案,並提供「24小時全天候待命」的服務宗旨,在短時間內贏得了大批客戶的高度認可,並拿下了50%的市場份額。
記得曾有媒體這樣評價過杭州國芯:「聯發科讓西藏的農民用上了城裡人用的手機;杭州國芯讓廣大的窮困地區農民用上了城裡人用不上的衛星電視」。企業可以創造財富,也可造福百姓!
二、提升核心競爭力,謀求長遠發展。
經濟危機後,使得客戶更加註重性價比。低端市場的廠家更是雪上加霜,赤裸裸的價格戰,「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歐美IC公司早已嚇得魂飛魄散,退避三尺。杭州國芯的資深副總SVP張明先生這樣形容過:「我們是從血肉模糊的「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兩眼泛著綠光,渾身血跡斑斑!」能立足於茫茫紅海,殺出一條血路的,可見非一般豪傑,但長此下去,也會大傷元氣,絕非長遠之計。「白菜價+足浴式的服務」,不失為初創時期搶奪市場的利器,但光有市場佔有率,卻沒有利潤,干吆喝的苦買賣,如何吸引更大的投資者?
2000多年前的一位老者在《道德經》中提到「上善若水」的觀點,筆者認為這里值得推崇的是,要學習水不斷流動,不斷調整自己,去適應不同容器的品質。對於那些已經撈到第一桶金的IC設計公司,其實這只是暫時的成功,中國人厲害就厲害在學習和模仿,這是美國人和日本人最擔心的,這也是山寨文化大行於神州大地、走向世界的根源。你能做的,別人也可以做,沒有核心競爭力,你的第二桶金就會被千千萬萬個追隨者們迅速瓜分。馬雲在《贏在中國》中向選手發難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就是為了保證他對你的投資不會在短時間內「打水漂」。
杭州國芯的技術總監CTO黃智傑先生這樣說道,在公司邁出了第一步後,領導團隊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公司有著國內頂尖的信道晶元設計團隊,擁有一流的數字晶元單片集成技術,通過兩年時間,全面拓展了數字電視各個領域的產品線,從衛星到有線再到地面,從套片到單片,從低端到高端,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整機解決方案,同時打造了一套由原廠、代理商、方案設計商組成的三維一體的快速技術服務體系,最終形成了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擁有國內最齊全的數字電視產品線,為客戶提供整機解決方案,並提供貼近式、顧問式的技術支持,讓客戶享受高質量的產品和高品質的服務。
擁有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的產品規劃,意味著可持續的合作,這就是包括長虹、創維、海信、同洲等國內數字電視廠家與杭州國芯開展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杭州國芯迅速步入中國本土IC設計公司前列的殺手鐧。
三、攜手產業鏈合作夥伴,引領產業發展。
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合作共贏」已成為各個國家和經濟實體的共識。企業之間,相互分工,相互協助,相互依賴。行業分工越來越細,產業鏈間的合作也越來越密切。IC產業的發展,不但要依賴於晶元設計、製造、測試、封裝技術的進步,也需要軟體設計、整機組裝、信號測試,甚至物流運輸等配套產業的發展。在數字電視產業鏈中,還存在關鍵的運營商、CA商、中間件提供商、設備提供商等重要產業群體。
筆者依稀還記得,2009年出台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為完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支持骨幹企業整合優勢資源,加大創新投入,引導晶元加工企業、晶元設計企業和整機製造企業加強合作,優化產業鏈結構,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
能否在產業鏈中找到強大的合作夥伴,組成緊密的戰略聯盟,直接影響著企業能否在產業鏈中處於主導地位,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引導產業發展。
杭州國芯在IC設計行業和數字電視產業中耕耘了十多年,一直非常重視和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合作關系,同時也十分尊重同行業的競爭對手,這為其積累下了寶貴的合作夥伴群,也培養了一大批客戶群資源。與此同時,還積極參與各項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制定,有效推動著產業發展。他們用行動實現著「國芯人」的宗旨:與夥伴、與產業共同成長。 有人預言:再過5年,中國IC企業將令全球震驚!
⑹ 立創商城和國芯商城怎麼樣,還有沒有不錯的元器件商城
都差不多吧,芯查查商城實力也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