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現在的外交官有誰
2020年7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司長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向中外記者介紹了她的新搭檔——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副司長汪文斌,他以發言人身份首次正式亮相。汪文斌由此成為外交部第32任發言人。
汪文斌是一位沉穩干練、履歷豐富的資深外交官。他具有多個領域的外交工作經驗,曾長期從事外交政策規劃工作,擔任過駐突尼西亞大使。人們相信,汪文斌副司長豐富的外交閱歷對他擔任外交部發言人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杭州外交家有哪些擴展閱讀
從1983年至今,外交部共產生了32位發言人。他們始終致力於介紹和闡釋中國外交的理念、方針和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尊嚴,增進國內外對中國外交的理解,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他們是:
錢其琛、齊懷遠、俞志忠、王振宇、馬毓真、李肇星、金桂華、李金華、吳建民、段津、范慧娟、李建英、沈國放、陳健、崔天凱、唐國強、朱邦造、孫玉璽、章啟月、孔泉、劉建超、秦剛、姜瑜、馬朝旭、洪磊、劉為民、華春瑩、陸慷、耿爽、趙立堅和汪文斌等。
其中有5位女發言人——李金華、范慧娟、章啟月、姜瑜和華春瑩,堪稱是「外交部發言人天團」里的「五朵金花」。
外交部發言人機制簡介
外交部於1983年正式建立發言人制度,是中國最早建立發言人制度的政府部門。該機制37年來一直延續到今天從未中斷,有著悠久傳承和優良傳統。
今天的外交部發言人制度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外交部是目前中國唯一每個工作日都舉行例行記者會的政府部門。這一做法得到國內外輿論的普遍關注和高度評價。
從1983年至今,外交部共產生了32任發言人。他們始終致力於介紹和闡釋中國外交的理念、方針和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尊嚴,增進國內外對中國外交的理解,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
外交部發言人制度的發展完善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進程,契合了時代進步的潮流,契合了中國同世界關系的發展軌跡,契合了中外相互了解的需求。這是這一制度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展望未來,外交部發言人制度還將會伴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向前邁進。
2. 中國近代史史上的外交官都有哪些
郭嵩燾(1818-1891年),1877年任清政府駐英法公使,1878年被清政府召回,從此閑居。郭嵩燾是第一個正式領銜出使西方,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國人。也是洋務思想家,中國職業外交家的先驅。郭嵩燾對西方的觀察,超越了他的時代,他的主張不容於世,晚景甚為凄涼。1891年,郭嵩燾鬱郁而終。
曾紀澤(1839-1890年),晚清最有影響力的外交家之一。曾先後擔任駐英、法、俄大使。在沙俄侵佔新疆時,與沙俄力爭,改崇厚擅自簽訂的《里瓦幾亞條約》,更立《中俄伊犁條約》,收回伊犁等地。中法戰爭時與法國談判,立場堅定維護清國主權。與英國議定洋葯稅厘並征條約,使清政府每年增加煙稅200萬兩白銀。
張蔭桓(1837-1900),1885年任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三國大臣,辦理華工被害案交涉事宜。張蔭桓多次出使歐美,了解歐美富強之理,每次歸來都為皇上講述,光緒感覺受益良多。維新失敗後被發配新疆。庚子國難後,慈禧將怨恨灑在對開戰有異議的大臣身上,張蔭桓於1900年7月31日被殺。
鄭藻如(1824-1894),咸豐元年恩科第30名鄉試舉人。或內閣中書銜,並得曾國藩、李鴻章賞識,辦理洋務外交。1881年,鄭藻如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三國。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停止華工入美20年的排華法案,鄭向美國總統提出抗議,要求否決這一議案。1886年,鄭藻如患病回國。
施肇基(1877-1958年),祖籍浙江餘杭。1897年伍廷芳為駐美大使,施肇基為隨員。回國後成為張之洞幕僚。1905年隨端方戴鴻慈出國考察憲政。辛亥革命爆發後,施肇基被任命為駐美、西班牙和秘魯公使,未及赴任,清朝滅亡。
梁誠(1864-1917),第四批留美幼童之一。回國後隨張蔭桓赴美,開始外交生涯。1903年,出使美國、秘魯、古巴等國。他不負重託,爭回庚子賠款多出部分用於教育,爭回粵漢鐵路築路權益。在和歐美等國的交往中,表現出愛國精神和出色的外交才能。
伍廷芳(1842-1922)。中國第一個取得英國法律博士學位的人。1882年入李鴻章幕僚,其後主持辦理了北洋水師停泊日本時的「崎案」,1896年為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公使。1899年同墨西哥簽訂《中墨通商條約》。1907年再次出任駐美國、墨西哥、秘魯、古巴公使。
孫寶琦(1867-1931)。年輕時有經世之志,1886年起,歷任直隸道台、順天府尹、駐外公使等職。1902年,出使法蘭西,力主效法日本以圖自強。1907年出使德意志,籌措討還青島事宜。1911年任山東巡撫,武昌起義後,宣布山東獨立。
梁敦彥(1857-1924年),順德人。是清朝最早留學美國幼童之一。1881年回國,先後在福建船政學堂、天津北洋電報學堂任教習。歷任清朝漢陽海關道、天津海關道,外務部右侍郎,外務部會辦大臣兼尚書,會辦稅務大臣、弼德院顧問大臣等職。
胡惟德(1871-1933),1888年以算學中舉人。1904年任出使俄欽差大臣、外交部右丞,1908年使日欽差大臣,1910年外務部大臣,1911年清末袁世凱內閣外務部副大使。1912年任民國唐紹儀內閣外交次長,歷任北洋政府駐法公使兼駐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公使。1920-1925任駐日公使。
周自齊(1871-1923),早年入同文館學習,後留學美國。1896年任駐美公使館秘書。1899年任紐約領事,1900年任駐古巴代辦。1903年任駐舊金山總領事。次年任駐美公使館一等秘書。1908年任駐美公使館代辦,游美學務處總辦。1909年任外交部左參議,後任外交部右丞。
民國時期也有很多外交官,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顧維鈞、傅秉常、程天放。
3. 美女翻譯張京1985年還是1988
美女翻譯張京是1985年的。
張京,女,浙江杭州人,高中就讀於杭州外國語學校,2007年從外交學院畢業後被外交部錄用。
現任外交部翻譯司高級翻譯。
從讀小學一年級開始,張京就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父母的引導和支持下,張京除了在學校課堂上認真學習完成老師布置的功課之外,特別注重課外的英語練習。
2003年,從杭外(杭州外國語學校)畢業,保送到外交學院英語專業。
在杭外就讀期間,張京成績優異,素質全面,在英語方面尤有特長。
張京人物軼事:
2013年3月1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有關內容和考慮」的記者會。會上,張京因神情專注,不露笑容,吸引了不少媒體攝影師的鏡頭。
2021年3月18日-19日,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會舉行期間,張京以沉穩大氣、完整准確的翻譯表達,充分地展現了新時代大國外交人員的風采。
4. 外交官有哪些人
1、華春瑩(1970.04-),江蘇淮安人,畢業於南京大學。2012年8月接替姜瑜出任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同年11月,擔任外交部發言人。2020年1月1日,被評為「2019十大女性人物」。9月8日,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5. 外交天團成員有哪些
截至2021年4月,在任的外交天團成員有王毅、華春瑩、汪文斌、趙立堅、耿爽。
1、王毅
現任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外交部部長。
王毅出生於1953年10月,今年已經67歲,但他的思路依舊清晰,舉止仍然高雅淡定。王毅面對任何問題都能用最平靜的語氣說最硬氣的話。
6. 浙江省蕭山的歷史偉人有哪些
一、卧薪嘗膽
勾踐(前497—前465),又稱菼執,是春秋後期越國的國君。父名允常,他的祖先,相傳是禹的後裔,帝少康的庶子,被封於會稽。
二、蕭山文化之先河——許詢
許詢,字玄度,號征君,東晉高陽(今屬河北)人,後居蕭山,為蕭山許姓人的始祖。詢父名許歸,字仲仁,從晉元帝司馬睿過長江,任會稽內史。有四子,許詢排行第二。
三、蕭然夢筆傳文化
江淹 (444—505)字文通,南朝文學家,蕭山江寺和夢筆橋的建造者。祖籍濟陽蘭考,(今河南蘭考)祖父南朝宋時任縣令。父江康之南沙縣令。江淹自幼聰穎,6歲能詩,少志以漢時司馬相如為榜樣,勤學上進。十三歲喪父,家境貧寒,曾採薪以養母,孝聞鄉里,且留情文章。
四、大詩人和大書法家賀知章
距今1260多年前,在浙江杭州蕭山出了一位傑出的詩人和書法家,名貫古今,聲揚海外,他就是賀知章。
五、賢良方正蕭山第一個外交官
華氏先祖本姓子,(宋)戴公子食采於華,遂以華為姓。世代為宋卿。後遷居江蘇無錫為盛族。再遷進越會稽郡。至宋代朝奉大夫華鎮(宋代著名詩人),字元仁者,於宋元豐二年(1079)進士,及第後,獨愛蕭山風俗淳厚,山水秀麗,舉家遷居蕭山漁浦,(今義橋鎮民豐村漁浦街)為蕭山華氏始祖,繁衍發族。蕭山華氏世傳:
第一世華鎮、字元仁,官朝奉大夫。(宋代著名詩人)
第二世華初平,官樞密府君。
第三世華貞、華諒,官中書舍人。
第四世華洪卿、華和卿。
第五世華克勤,官山西布政使。
華克勤(1321-1397),字無逸,是蕭山華氏的第五世祖,他品行端方,聰明好學,年輕時隱居延慶寺(位於聞堰鎮凌家塢)苦讀,後舉賢良方正,方入仕為官。
六、大經學家毛奇齡
毛奇齡(1623-1716),字大可,號小毛生,又名毛甡,蕭山城區西河沿人,故稱之西河先生,俗稱毛西河。他還用過很多名號,如齊於,秋晴等等……毛萬齡是他的兄長。
7. 外交部翻譯官張京的資料有哪些
張京,女,浙江杭州人,高中就讀於杭州外國語學校,2007年從外交學院畢業後被外交部錄用,任外交部翻譯司高級翻譯。
人物經歷:
1、2003年,從杭外(杭州外國語學校)畢業,保送到外交學院英語專業。在杭外就讀期間,張京成績優異,素質全面,在英語方面尤有特長。
2、大學期間,張京先後在第十屆「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上榮獲冠軍(與隊友合作)、在第十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榮獲亞軍。
3、2007年,張京畢業於外交學院,同年被外交部錄用。
(7)杭州外交家有哪些擴展閱讀:
微博上流傳一段張京參加2005年第十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的視頻,張京當年是作為外交學院選手參賽的,並獲得亞軍。競賽以北京2008年奧運會為主題,她的演講題目是《全球化影響與中國傳統價值觀》(節選)
早上好,女士們和先生們:
在東西文化密切交流以前,中國人嚮往的一直是中國畫式的生活——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具象畫面、中國古代哲學智慧的精髓——對和諧的嚮往,自古就深深紮根於中國人的心中。
這樣的傳統價值觀有利有弊。一方面,它促成了中華文明獨有的源遠流長,另一方面,國人們過分地滿足現狀,沒有動力去追求進步與改變。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我們理想中的和諧受到了沖擊。
從以上例子中,我們看到了全球化帶來的不和諧結果。但出現這樣的結果,我們要歸咎的並不是全球化,而是我們的態度——如果我們能依舊帶著傳統的和諧心態去追求全球化,那麼成果就必將高於成本。
以我的家鄉杭州為例,多虧了市政府多年來為追求生態發展所付出的艱苦努力——各色水禽們經多年遷徙後回到西湖,繼續在這里安居;湖岸邊,玩滑板和極限運動自行車玩家們在炫技;附近的小廣場上,各年齡層的人們在這里游戲,有踢毽子的,也有放風箏的——這樣的畫面雖然不同於傳統的中國畫,但它傳遞的是全球化時代里的現代和諧感。
8. 外交官有哪些人
如下:
1、華春瑩(1970.04-),江蘇淮安人,畢業於南京大學。2012年8月接替姜瑜出任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同年11月,擔任外交部發言人。2020年1月1日,被評為「2019十大女性人物」。9月8日,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9. 杭州當代還有哪些文化名家
杭州當代的文化名家有:厲聲教、陳從周、張抗抗。
厲聲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籍貫浙江杭州,生於南京,長於上海。傑出外交家、國際法學家、教育家、雙語作家、文史學家、詩詞家,有「詩人外交家」和「當代詩詞名家」之稱,被譽為「溝通中西文化的使者」和「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是當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於一身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在國學文史方面造詣頗深,同時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他的作品影響深遠。
陳從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別號梓室,自稱梓翁。浙江杭州人,聞名中國的古建築園林藝術專家,大學文化,中共黨員,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擅長文、史、兼工詩詞、繪畫。代表作品包括 《說園》、《蘇州園林》、《揚州園林》等。葉聖陶在關於《說園》的一封書信中評價其「熔哲文美術於一爐,以論造園,臻此高境,欽悅無量。」
張抗抗,女,1950年7月3日生,浙江杭州市人,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學(現為杭州高級中學)初中畢業。1969年赴北大荒農場上山下鄉,在農場勞動、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龍江省藝術學校編劇專業,1979年調入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從事專業文學創作至今。現為一級作家、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第七、八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字著作權保護協會副會長、國際筆會中國筆會中心副會長,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2009年被聘為國務院參事。已發表小說、散文共計600餘萬字,出版各類文學專著80餘種。代表作:長篇小說《隱形伴侶》《赤彤丹朱》《情愛畫廊》《作女》《張抗抗自選集》5卷等。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優秀中篇小說獎」、「莊重文文學獎」、「第二屆全國魯迅文學獎」、 三次蟬聯「中國女性文學獎」、多次獲「東北文學獎」、「黑龍江省文藝大獎」「精品工程獎」,曾獲「黑龍江省德藝雙馨獎」、「第十二屆中國人口文化小說金獎」、「第二屆蒲松齡短篇小說獎」,以及全國各類報刊、雜志獎。 2014年獲「中國版權事業卓越成就獎」。